中学法律知识讲座

合集下载

中学生法制教育讲座稿

中学生法制教育讲座稿

法制教育讲座稿内容:学生法制教育知识时间:10月17日主讲人:丁慧君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和探讨一下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有关问题,希望通过本次学习,使同学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如何预防自我犯罪,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学生,使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健康成长,将来做一名建设伟大祖国的栋梁之材。

今天,我们要讲三个问题,一是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有关法律问题给大家作一下简要解释,使大家明确本人及其监护人应该如何遵纪守法。

第二,向大家通报一下,某县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情况,并分析一下犯罪的原因,使大家引以为戒。

第三,要向同学们提出一点希望和要求,希望大家立志成材。

一、与未成年人犯罪法有关的法律我们每一个人,时时刻刻都生活在法制的氛围中。

如我们每天的上课下课,每天的交通安全等等都是由法来决定的,所有能够判断的各种行为的条件只有法,那么,究竟什么是法?首先我们要清楚法的概念。

法:是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由国家判定或认可,受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准则的总称。

自建国以来,我国不断地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各种法律法规相继出台。

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完善了各种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也基本得到了完善,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又于1999年6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于1999年11月1日起实施。

这部法律的颁布,预示着我国把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纳入到法制化的轨道,今天我讲第一个问题就是针对这部法律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和大家进行探讨。

第十四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1.旷课,夜不归宿(偷钱,在游戏厅,网吧过夜现象)2.携带管理刀具(如带匕首等)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别人索要财物(在学生身上发生非常多,以大欺小)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法律基础知识讲座(青少年犯罪)PPT课件

法律基础知识讲座(青少年犯罪)PPT课件

青少年犯罪分析
青少年这个概念在犯罪学中一般是指已 满14周岁而不满25周岁的人。这个概念包含 “青年”和“少年”两个年龄段的人群,横跨
了未 成年人和成年人两个年龄区域。
青少年犯罪分析
未成年人在法律上的含义是指已满14周 岁又未满18周岁的人。
他们刚刚走上生理和心理的成熟之路, 初步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易受外界因 素的干扰,往往容易“近朱者赤,近墨者 黑”。辨别是非能力很差,易冲动,好感情 用事,做事不计后果,而且极易受外界因素 的影响,
《刑法》第十七条规定:
❖ 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 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 刑事责任。
❖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 或减轻处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 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时候, 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未成年人预防犯罪)
我国的法律体系介绍-法律体系
❖ 1 宪法
10、未成年人保护法
❖ 2 行政法
11、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3 民法
❖ 4 商法
❖ 5 经济法
❖ 6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7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 8 刑法
❖ 9 诉讼法
违法与犯罪
❖ 违法和犯罪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 有区别。 违法是指一切违反国家的宪法、法律、法令、行政 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行为,其外延极为广泛。犯罪则 必须符合我国《刑法》关于犯罪的规定,必须具备 以下特征:第一,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行为对 社会的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第二,犯罪 是触犯刑律的行为。也就是说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 同时是触犯《刑法》规定的行为,才构成犯罪。第 三,犯罪必须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只有应受刑 罚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才被认为是犯罪。这就 说明,行为的情节和对社会危害的程度是区分违法 和犯罪的界限。

高中生法制教育讲座讲话稿(精选14篇)

高中生法制教育讲座讲话稿(精选14篇)

高中生法制教育讲座讲话稿(精选14篇)在当下社会,各种讲话稿频频出现,讲话稿是在公务活动中针对特定场合,面对特定听众发表口头讲话的文稿。

你写讲话稿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法制教育讲座讲话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生法制教育讲座讲话稿篇1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意思是说不要以为这件好事太小了而不去做,也不要以为这件坏事太小而去做。

我们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少年首先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从小养成良好习惯,自觉守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怎么样过马路,不能打扰别人休息,不能破坏文物,在乘坐交通工具时要注意什么等等。

有很多事情在一些同学看来是不起眼的小事,像随地吐痰;乱闯红灯;不爱护公物;强行向别人索要钱物等等行为都是法律不允许的,如果情节严重的话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大家要学习法律,增强是非判断能力,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关键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帮助他人遵纪守法。

有人说,我只要自己不违法,别人的事情与我无关,这是不对的。

如果我们身边的同学、朋友甚至家人做出了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我们应当及时阻止,给他们讲解法律,让他们认识到违法的后果,那你就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三、学会自我保护。

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不法侵害,一旦碰到了,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及时向家长或老师汇报。

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我们自己积极学习法律法规,加强自身修养,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做到学法、懂法、守法,奋发向上、健康成长!高中生法制教育讲座讲话稿篇2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法制伴我们健康成长。

在这个社会大家庭里,我们每个人如何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呢?那就是知法懂法。

“法”使我们每个人明确是非的界限,而这也是我们每个公民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法律离我们很近,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与道德、习惯、纪律一样,都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中小学法制安全教育讲座

中小学法制安全教育讲座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法制安全教育讲座,旨在提高大家的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确保我们的校园安全,促进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讲解法制安全知识。

一、法律意识的重要性1. 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石。

在我们的生活中,法律无处不在,它规定了我们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2. 法律意识是每个公民的基本素质。

从小树立法律意识,有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3. 法律意识是预防违法犯罪的有效途径。

了解法律知识,可以让我们在面对诱惑时,明辨是非,远离违法犯罪。

二、校园安全防范1. 校园暴力防范(1)了解校园暴力的表现形式,如欺凌、殴打、辱骂等。

(2)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拒绝和应对校园暴力。

(3)勇敢向老师、家长和警方举报校园暴力行为。

2. 校园交通安全(1)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逆行。

(2)乘坐校车时,注意安全,不将头、手伸出窗外。

(3)步行上学时,走人行道,靠右行走。

3. 校园消防安全(1)了解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学会灭火器的操作。

(2)不乱扔烟头,不玩火。

(3)发生火灾时,保持冷静,迅速逃生。

4. 校园食品安全(1)购买食品时,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成分。

(2)不购买过期、变质、三无食品。

(3)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

三、网络安全教育1. 了解网络诈骗的常见形式,如虚假信息、网络购物诈骗、网络贷款诈骗等。

2. 不轻易泄露个人隐私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

3. 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下载不明软件。

4. 遵守网络道德,不传播谣言、不恶意攻击他人。

四、紧急情况应对1. 遇到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要保持冷静,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2. 遇到火灾,迅速拨打119报警,并采取灭火、逃生等措施。

3. 遇到违法犯罪行为,勇敢报警,寻求警方帮助。

五、总结同学们,法制安全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预防违法犯罪,为我们的校园安全保驾护航。

中学生法律知识讲座学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

中学生法律知识讲座学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

中学生法律知识讲座学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这次法制教育讲座给同学们上了一堂很好的“政治”课,使同学们深深感悟到遵守校规校纪的重要性。

同学们,为了我们能够健康成长,为了我们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严于律己,改掉不良习惯,做一个合格的当代中学生吧!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法律知识讲座心得体会,方便大家学习。

法律知识讲座心得体会1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康德很有幸在上周四下午聆听到恒久律师事务所周律师的一次法制报告会,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小时,但是他所讲述的内容令我和在座的所有同学都收益匪浅。

我们的生命是脆弱的。

我们难以去预料到灾难什么时候来临,什么时候发生在自己身上。

在我们生活中法律意识逐渐淡薄,取而代之的是违法犯罪事件逐年增加。

十五、六岁正是人生最娇嫩的花季年龄,或许就是因为淡薄了法律意识,藐视了法律的威严,从而容易走上违法之路。

在我们同学中有时会发生一些小摩擦,动起受来,如果不能克制,可能就会造成升级,严重时会至伤至残。

到那时才后悔已经晚了…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

而在人生的旅途中,青春则是最美丽的篇章,如果把这最美好的时间浪费在那幽暗而又阴森的且失去自由的屋子里,那一生将会有一道抹不去的阴影,陷入无底深渊,不能自拔。

青少年犯罪,不仅虚度了自己的青春年华,还会连累到自己的所有家人,因为他们把一切都交给了我们,就算是为了他们,我们也不能做出这种伤害他们的事。

所以,加强思想道德的意识必须从我们青少年开始。

发生在某城市的绑架案——违法分子绑架了三个孩子,其中死了两个。

当专案组人员解救出那名获生的小孩时,问他为什么能这么镇定的等到公安叔叔来救他时,令人惊喜的是那位小男孩的话:”我相信公安局和爸爸妈妈能把我救出去的,我不怕!”是呀,正是因为那个小男孩的无畏和相信法律才挽救了他的生命。

一个七岁的小孩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是接受了这么多年教育的人呢!法律是保护我们人生安全的最好武器。

中学生法制教育讲座讲稿

中学生法制教育讲座讲稿

中学生法制教育讲座讲稿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规则不成社会”。

法律就是调整各种行为的规则!今天我们就中学生犯罪方面的原因,中学生表面出现的不良行为以及如何加强中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等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和大家共勉!一、首先我讲讲中学生犯罪方面存在的原因及中学生表面出现的不良行为有哪些?我们知道任何现象的再现,发生都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即我们在哲学中所讲的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同样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的产生也是由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所导致的。

客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有这么三点,一是家庭教育不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亲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二是学校管理不当(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三是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主要是“三厅两室一吧”的影响,即“录像厅、歌厅、卡拉OK厅、台球室、游戏室、网吧”)在这里就不做具体的剖析了!今天主要和大家交流主观上原因即青少年自身的原因,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行为是受心理支配的,如果心理不健康或心理扭曲,那么,就会造成行为的失控,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挖掘这些问题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一)、厌恶学习这些带有不良行为的中学生几乎都是对学习没有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交头接耳,注意力不集中,不交作业,对所学内容反映迟钝,情绪消极,学习成绩差,大部分是班级学习后进的学生。

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轨迹是怎样的呢?是厌恶学习——扰乱课堂——师生、生生间关系紧张——逃学、旷课——结交不良伙伴——不良的消费观念、哥们义气、还有腐朽的生活方式(吃喝玩乐,寻求刺激)等等——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

最后有的进入工读学校学习,有的甚至直接被判刑,有的进入少管所接受履行。

案例:某学生万某,在学校学习期间,厌恶学习,学习成绩很差,经常旷课,在校外结交了一伙朋友,他就和这些朋友拜把子,依仗这伙朋友,长期向学校的学生收保护费,累计人民币1500多元,后来被强行收保护费的学生由于不堪重负,向家长说明了情况,家长到派出所报案,最后这个万某被送入工读学校学习。

校园法律知识讲座(中学生版)

校园法律知识讲座(中学生版)

校园欺凌现象及应对策略
校园欺凌现象
预防与教育
介绍校园欺凌的概念、表现形式及危 害,包括言语侮辱、身体攻击、网络 欺凌等。
强调学校和家庭在预防校园欺凌中的 重要作用,包括加强教育引导、关注 学生心理健康、营造和谐校园环境等 。
应对策略
提供针对校园欺凌的应对策略和方法 ,如及时向老师或学校报告、寻求家 长或专业人士的帮助、加强自我保护 意识等。
03
青少年犯罪预防与自护教育
青少年犯罪特点及原因分析
青少年犯罪特点
犯罪手段暴力化、智能化 ;
年龄偏小,多为未成年人 ;
青少年犯罪特点及原因分析
团伙犯罪现象突出;
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
犯罪后果严重,社会 危害性大。
青少年犯罪特点及原因分析
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暴力、家庭环境不良 等;
社会因素
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网络不良信息诱导等 ;
学生权利与义务概述
01 学生权利
阐述学生在校期间应享有的各项权利,如受教育 权、人身安全权、隐私权、表达权等,并介绍如 何维护自身权益。
02 学生义务
介绍学生在校期间应履行的各项义务,如遵守校 规校纪、尊重师长、努力学习、维护校园秩序等 。
03 权利义务关系
阐述学生权利和义务的相互关系,强调在享有权 利的同时,也要积极履行义务。
学校老师
寻求老师的帮助,了 解学校规章制度,获 得调解和解决方案。
家长支持
与家长沟通,获得他 们的理解和支持,共
同解决问题。
心理咨询
向学校心理老师或专 业机构寻求心理咨询 ,学习情绪管理和沟
通技巧。
法律援助
如果纠纷涉及到违法 行为,可以向律师或 相关机构寻求法律援

校园法律知识讲座(中学生版)

校园法律知识讲座(中学生版)

考试作弊的法律后果
考试作弊定义
预防措施
指在考试过程中,采用不正当手段获 取或传递答案等行为。
学校应加强考风考纪教育,严格考场 管理,提高监考力度,同时加强对学 生诚信意识的培养。
法律后果
考试作弊违反国家考试法等相关法律 法规,作弊者将面临取消考试成绩、 禁考等处罚,情节严重者将承担刑事 责任。
侵犯知识产权的法律责任
校园法律知识讲座 (中学生版)
目录
• 中学生与法律的关系 • 中学生在校园中的法律常识 • 中学生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目录
• 中学生应该了解的法律程序 • 中学生应该知道的法律援助途径
01
中学生与法律的关系
中学生的法律地位
中学生作为公民
享有公民的基本权利,如生命权、受 教育权等。
中学生作为未成年人
05
中学生应该知道的法律援 助途径
法律援助机构介绍
01
02
03
法律援助中心
提供法律咨询、代理案件 等服务的专门机构,旨在 保障经济困难和特殊案件 的当事人获得法律服务。
律师协会
律师行业的自律组织,可 以通过其联系律师提供法 律援助服务。
法律援助基金会
由社会捐赠资金成立的基 金会,旨在为需要法律援 助的人提供资金支持。
行政诉讼程序
总结词
了解行政诉讼程序有助于中学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详细描述
行政诉讼程序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 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诉讼 的解决机制。中学生应了解行政诉讼的基本流程,包 括起诉、受理、审理和判决等环节。同时,要明确行 政诉讼中的特殊制度和规定,如行政复议前置、被告 举证责任等,以便在遇到行政纠纷时能够通过法律途 径维护自身权益,并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偶像
东北F4
容易滑向犯罪边缘的不良行为
• 旷课、夜不归宿
•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 物
• 打架斗殴、辱骂 他人
• 携带管制刀具
• 偷窃、故意损坏财 物
• 参与赌博或者变相 赌博
• 观看、收听色情、 淫秽的音像制品、 读物
• 进入营业性歌舞厅
溺水-意外死亡的头号杀手
• 一、 不到水边玩耍; • 二、 不擅自结伴游泳; • 三、 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未成年人犯罪造成的后果
几种常见的未成年人容易犯罪行为
• 抢劫
• 敲诈勒索 • 收保护费
与不良人员往来
加入帮派、混社会
打架、滋事
盗窃、赌博
抢劫罪的法律规定
• 抢劫罪(刑法第263条),是以非法占有为 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 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 抢走的行为。
•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有下列严重情形之一的,处十 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 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抢劫罪
抢劫罪的加重情节
• 入户抢劫、 •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 抢劫金融机构 • 多次抢劫或抢劫巨额 • 抢劫致人重伤、死亡 • 冒充军警抢劫 • 持枪抢劫 • 抢劫军用物资或抢险、救灾、救济物资
中学法律知识讲座
保护未成年人的主要两部法律
未成年人也应当遵纪守法
什么是未成年人犯罪呢?
• 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 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 负刑事责任。
• 已满 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因对法律无知而造成悲剧
未成年人犯罪造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 并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应受刑法处罚的 犯罪行为。
•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 刑、拘役或者管制。
•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 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 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 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 规定的,依照规定。
四、 不到无安全措施的地方游泳; • 五、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 六、 不下水救落水同伴。
网络游戏害人害己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 小而不为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