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技术导则XJJ 103-2019
关于开展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实施方案范文

关于开展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实施方案范文关于开展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实施方案一、工作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精准修补,提升城市治理能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为优化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质,提升城市形象提供有力支撑,着力打造绿色发展先行区、幸福宜居xx。
第一阶段:xxxx年年底前,在完成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调查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双修”实施方案,完成“城市双修”重要地区城市设计,确定x个“城市双修”示范项目并开工建设。
第二阶段:至xxxx年,“城市双修”工作初见成效,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修复,“城市病”得到有效治理,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城市特色风貌初显。
在项目实施方面,各类项目全面推进,同时促进重点地区率先见到成效。
二、工作范围xx城区,包括伏羲文化产业组团、老城居住组团、新城综合组团、临空产业组团,总面积xx平方公里。
三、基本原则政府主导,协同推进。
将“城市双修”作为城市建设、规划等部门的重要职责,各部门要分工合作,建立长效机制,完善政策,整合资源、资金、项目,共同推进“城市双修”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坚持保护优先原则,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修复受损生态,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关系,科学推进“城市双修”。
四、工作组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握生态的系统性、城市的整体性,科学制定相关规划;成立“城市双修”领导小组,多部门协同,强调公众参与,疑聚共识,共同推进“城市双修”工作;明确各部门分工,细化工作职责,建立“城市双修”在规划、建设、管理三方面的长效协同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城市双修”工作,维护“城市双修”成果。
五、工作内容(一)完善基础工作。
编制完成xx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专项规划,以及“城市双修”重要地区的城市设计。
(二)开展城市生态修复城市水环境深入开展黑臭水体整治工作。
强化水污染全过程控制,按照因地制宜、一河一策的原则,综合采取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等措施,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并确保不再增加新的黑臭水体。
城市湿地生态修复技术与策略探索

城市湿地生态修复技术与策略探索目录1. 内容综述 (2)1.1 城市湿地退化现状及问题 (3)1.2 城市湿地生态修复重要性 (4)1.3 文档目的及研究思路 (5)2. 城市湿地生态恢复技术 (6)2.1 湿地类型及修复方法 (8)2.1.1 湖泊湿地修复技术 (10)2.1.2 河口湿地修复技术 (11)2.1.3 流域湿地修复技术 (13)2.2 主要生态修复技术 (14)2.2.1 天然湿地恢复 (15)2.2.2 人造湿地建设 (16)2.2.3 湿地植被恢复技术 (18)2.2.4 水质治理技术 (19)2.2.5 土壤修复技术 (20)2.3 技术优势、劣势及适用范围 (21)3. 城市湿地生态恢复策略 (23)3.1 策略框架构建 (24)3.1.1 湿地功能评价和修复目标设定 (25)3.1.2 生态保护与城市开发协调发展 (26)3.1.3 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 (28)3.2 不同类型城市湿地的修复策略 (29)3.2.1 城市近郊湿地的修复策略 (31)3.2.2 城市中心湿地的修复策略 (32)3.3 关键技术应用和技术组合 (33)3.3.1 再生退化湿地的修复技术 (35)3.3.2 人工湿地的改造提升技术 (36)4. 案例分析与展望 (37)4.1 典型城市湿地生态修复案例分析 (39)4.2 未来发展趋势 (41)4.3 政策建议及建议方向 (42)1. 内容综述城市湿地生态修复技术与策略探索是一门研究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学科。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城市扩张和人类活动对湿地的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本文档旨在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探讨城市湿地生态修复的技术途径、策略选择以及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回顾湿地生态修复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演变规律,以及湿地生态修复的主要技术手段,如植被恢复、水体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导则2020

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导则2020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日益增长,河湖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为了保护和修复河湖生态环境,我国推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其中《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导则》就是其中的重要文件之一。
本文将就该导则所包含的内容进行详细解读,以期能够更好地推动河湖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一、导则的基本背景《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导则》是由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联合编制的文件,旨在指导和规范河湖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该导则的出台是对当前我国河湖生态环境状况的一种反映,也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河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引导和监督。
二、导则的主要内容1. 生态保护和修复原则导则明确了河湖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原则,即生态保护优先、整体谋划、科学规划、多元治理、全面推进。
这一原则的提出,体现了在进行河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时需要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
2. 工程技术导则导则对河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的技术要求进行了具体阐述,包括水质改善、湿地建设、水生生态修复、植被恢复等方面。
这些技术要求是指导相关工程实施的重要依据,可以有效保障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3. 管理与监测要求导则还规定了河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的管理与监测要求,包括项目立项、设计评审、施工验收、运行监测等环节。
这些要求是确保工程实施过程中能够得到科学有效的管理和监督的重要保障。
4. 保护与修复效果评估导则要求对河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的效果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指标体系、评估方法、效果判定标准等。
这些评估内容是评价工程实施效果的关键,也是提升工程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手段。
三、导则的实施效果自《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导则》出台以来,我国在河湖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通过技术导则的指导,很多地方实施了一系列的河湖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程,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一些地方还建立了相应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对工程实施效果进行了及时监测和评估。
新疆建筑工程规范清单(XJJ)

序号文件编号文件标题受控单位/人/号1XJJ001-2011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2XJJ005-2001家庭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3XJJ013-2012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4XJJ014-2004农村民居抗震鉴定实施细则5XJJ016-200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6XJJ017-2005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标准7XJJ018-200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8XJJ019-2005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9XJJ020-2005钢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0XJJ021-2005屋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1XJJ022-2005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2XJJ023-2005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3XJJ024-2005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4XJJ025-200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5XJJ026-2005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6XJJ027-2005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7XJJ029-2006城镇户外广告设施设置规程18XJJ030-2006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19XJJ034-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实施细则20XJJ035-2006新疆实施国家2001-2004(岩土工程)系列规范细则21XJJ036-2007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22XJJ037-2008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施工规程23XJJ038-2008新疆建筑基坑土钉支护统一技术规定24XJJ039-2008现浇混凝土EPS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规程25XJJ040-2009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26XJJ041-2011建筑用塑料窗技术规程27XJJ042-2010住宅小区通信配套设施建筑标准28XJJ043-2010住宅小区有限电视配套设施建设标准29XJJ044-2010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理规程30XJJ045-2011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31XJJ046-2012城市绿地养护管理标准32XJJ047-2012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规程33XJJ048-2012乌鲁木齐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34XJJ049-2012展览布展防火规程35XJJ050-2012地下水源热泵工程技术规程36XJJ051-2012镇(乡)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程37XJJ052-2012直拔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38XJJ053-2012发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39XJJ054-2012剥肋滚轧直螺纹钢筋机械连接工艺标准40XJJ055-2012预拌混凝土生产施工技术管理规程41XJJ056-2013住宅物业标准42XJJ057-2013建筑工程高强钢筋应用技术导则43XJJ058-2013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技术规程44XJJ059-2013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光纤入户通信配套工程技术规范45XJJ060-2014胶粉聚苯颗粒复合型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46XJJ061-2014EPS模块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工程技术规程47XJJ062-2014建筑护角施工规程受 控 文 件 清 单编号:XJKL/QES-JL-423/445-01 序号: 现行工程建设地方标准48XJJ/T063-2014严寒C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49XJJ064-2014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编制导则50XJJ065-2014火探管式自动灭火装置技术规程51XJJ066-2014电热膜供暖技术规程52XJJ067-2014复合保温钢筋焊接网架混凝土剪力墙(CL)建筑体系53XJJ068-2014民用建筑电气防火设计规范54XJJ088-2018建设工程监理工作规程现行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份数被代替编号XJJ001-1999XJJ013-2004。
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总体工作方案

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总体工作方案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总体工作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以下简称“城市双修”)的决策部署,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在X市开展“城市双修”试点的工作要求,加快推进X市“城市双修”工作,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助推X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和自治区相关工作要求,始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城市双修”工作作为城市发展建设的主要任务,抓紧治理城市病,抓紧补齐城市短板,抓紧推进生态建设,着力完善城市功能、改善环境质量、塑造风貌特色,加快打造现代化山水历史文化名城和品位休闲之都。
二、工作目标在X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我市“城市双修”示范项目建设。
通过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生态和城市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品质较大提升、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风貌特色得到彰显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三、组织机构为加强组织领导,高效推进X市“城市双修”工作,成立X市“城市双修”工作领导小组。
“城市双修”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城市双修”工作的决策部署、工作指导、统筹协调、整体安排、督促落实,议定相关重大事项。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落实“城市双修”工作领导小组议定的各项事宜,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城管委。
办公室主任由市人民政府秘书长X同志兼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由市城管委主任X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副调研员X同志、市规划局局长X同志、市住建委主任X同志、市园林局局长X同志兼任,办公室工作人员从相关单位抽调。
同时,市“城市双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6个专项工作组:(一)生态修复工作组组长(兼):X副组长:X成员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水利局、林业局、园林局、水产畜牧兽医局、城管委,X新区管委会、X 风景名胜区管委会,X工程指挥部及相关城区政府。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日期】2017.03.06•【文号】建规[2017]59号•【施行日期】2017.03.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规[2017]59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城乡规划、园林绿化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和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严峻形势,基础设施短缺、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突出,“城市病”普遍存在,严重制约城市发展模式和治理方式的转型。
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以下统称“城市双修”)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行动,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足城市短板的客观需要,是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全面推进“城市双修”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将“城市双修”作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补足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重点,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治理“城市病”,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协同推进。
将“城市双修”作为各城市住房城乡建设、规划等部门的重要职责,加强与相关部门分工合作,建立长效机制,完善政策,整合资源、资金、项目,协同推进。
河湖生态修复工程运行与维护技术导则说明书

2021-02-08 发布
中国水利企业协会 发布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
2021-04-01 实施
T/CWEC 24—2021 T/CAQI 177—2021
目次
前言....................................................................................................................................................................... Ⅰ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2 4 河湖生态修复工程调查与评价 .....................................................................................................................3
城市河湖生态修复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