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拓 全球治理的反思与展望

合集下载

蔡拓:以全球视野推动治理变革

蔡拓:以全球视野推动治理变革

赶超型 、后发性 的现代化 ,需要 国家集 中全力的引 制 ,通过平等 对话实现 共 同治理 。(来源:《人民日
领 ,需要权力政 策的主导 ,加 以保 障推进 。第三 , 报 》,2O侣年6月28日)
要确 立城 乡居 民权 利平 等待 遇均 等化 的观 念 。第
四,以工补农 、城市反哺农村应是必要的现 代化补 沈 逸 :为 推 进 全 球 网 络 空 间 治 理 贡 献 中 国
中国政 法大 学全 球化 与全 球 问题研 究所 教授 国家催生 的全球 网络空间 巴尔干化 ;二是被非对称
蔡 拓在 《人民 日报 》撰 文认为 ,中国倡 导共商共建 赋 能 的行 为 体 在 全 球 范 围 实现 域 内与 跨 域 挑 战 ;三
共 享 的全 球 治理 观 ,反 对 霸权 主 义和 强权 政 治 ,推 是在典型的脆弱一 敏感型相互依 赖场景下 ,由技术
界发展大 势 ,反映各国人民心 声。事 实证 明 ,处理 发挥重要作用 。具体来说 ,推进全球 网络空 间治理
当代国际事务要 有全球视 野 、全球观 念 ,坚持共商 可 以从 如 下 三 方 面 着 手 :一 是巩 固并 加 速 转 化 已有
共建共享的全球 治理观 ,推动全球治理变革 ,拓宽 成果 ;二是把握窗 口期 ,完善细化 网络主权理论体
Highlight Selection【撷 精汇粹
平 衡 发 展 的重 要 标 准 。第 一 ,“回 乡 市 民 ” 的 自愿 理 的整体性 ,从双边 、局部 、区域治理走 向建立健
程度是判 断城 乡融合度 的主要标尺 。社会发展 的最 全 全 球 治 理 机 制 。三 是 强 调 共 同 参 与 。全 球 治 理
终决定 因素是人 的感受 ,个体 的获得感是判断社会 的参 与主体主要是 国家 ,同时还应积极发挥国际组

全球治理心得体会

全球治理心得体会

全球治理心得体会首先,全球治理需要包容性和均衡性。

在国际关系中,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利益和意见,因此在制定全球治理政策时必须考虑到各方的利益和意见。

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感到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忽视,他们就很可能会采取反对措施,从而阻碍国际合作的进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包容性和均衡性的全球治理体系,使各国和地区都能参与到国际合作中来,共同制定和实施全球治理政策。

其次,全球治理需要更多的民主和透明。

在过去的国际关系中,一些国际组织和决策机构往往只由少数大国或权力集团掌控,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利益常常受到忽视。

这种不平等和不公正的情况已经引起了各方的不满,因此我们需要在全球治理中更多地强调民主和透明原则。

这意味着各国和地区应该有更多的发言权和代表权,国际组织和决策机构应该更加开放和透明,以便让各方都能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共同制定和实施全球治理政策。

第三,全球治理需要更多的全面和系统性。

在当前的国际关系中,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联系和影响日益密切,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全面和系统地考虑全球治理政策的各个方面。

例如,气候变化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环境问题,它还涉及到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多个方面,因此我们需要在全球治理中更多地采取综合性和系统性的措施,以便更好地解决全球性问题和挑战。

最后,全球治理需要更多的国际合作和协调。

在当今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利益和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单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力量和资源就很难解决全球性问题和挑战。

相反,我们需要更多地进行国际合作和协调,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问题和挑战。

这意味着各国和地区需要更多地加强交流和合作,制定更多的共同政策和行动计划,以便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和挑战。

总的来说,全球治理是一个非常复杂和深刻的议题,需要我们在国际研究和实践中做出更多的努力和探索。

在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会更加关注全球治理的包容性、民主性、全面性和合作性,努力为全球治理的改革和发展做出贡献。

讲座全球治理心得体会(优秀5篇)

讲座全球治理心得体会(优秀5篇)

讲座全球治理心得体会(优秀5篇)讲座全球治理心得体会篇1讲座全球治理心得体会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全球治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领域,需要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企业和公民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全球治理的目标。

在这个领域,我有幸参加了一次讲座,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全球治理需要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企业和公民共同努力。

在讲座中,讲师提到了全球治理的复杂性,需要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企业和公民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全球治理的目标。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全球治理不是一件可以由单一国家或组织单独完成的事情,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和协调。

其次,全球治理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和制度。

在讲座中,讲师提到了全球治理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和制度,例如国际组织、国际法、国际合作等。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全球治理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和制度,才能实现全球治理的目标。

最后,全球治理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协调。

在讲座中,讲师提到了全球治理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协调,例如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共同应对新冠疫情等。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全球治理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协调,才能实现全球治理的目标。

总之,全球治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领域,需要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企业和公民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全球治理的目标。

在这个领域,我有幸参加了一次讲座,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全球治理的重要性,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全球治理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和制度,以及加强国际合作和协调的重要性。

我相信,在全球治理的道路上,我会不断努力,为实现全球治理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讲座全球治理心得体会篇2讲座全球治理心得体会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全球治理是指全球范围内的政府、国际组织、民间团体等主体,通过协商、合作等方式,解决全球性问题的一种治理模式。

在全球治理中,各个国家需要共同参与,共同制定规则和决策,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全球治理的心得体会

全球治理的心得体会

全球治理的心得体会全球治理是指解决全球问题和促进全球合作的一种机制和方法。

在我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点:首先,全球治理需要更加的包容和公正。

不同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面临的问题和需求也不尽相同。

因此,全球治理需要确保各方的利益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平衡,不能偏袒某一方利益,从而实现全球合作的长期稳定。

其次,全球治理需要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

只有各国之间相互信任,才能确保全球治理的有效运行。

为此,各国需要建立多层次的合作机制,增强沟通和对话,并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寻求解决全球问题的途径。

同时,还需要加强国际组织的作用,提供中立和公正的平台,促进各方的对话和合作。

再次,全球治理需要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科技为全球合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例如,通过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工具,各国可以更加迅速地进行信息交流,分享经验和最佳实践。

同时,科技还可以推动全球治理的创新和提升效率,为全球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此外,全球治理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全球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和严峻,如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和贫困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全球治理需要将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采取长期稳定的措施,优先考虑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以及各国人民的福祉。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球的和谐与繁荣。

综上所述,全球治理需要包容、公正、相互信任、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努力。

只有各国共同努力,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才能建立起一个更加和谐、繁荣和可持续的世界。

我相信,在全球各界共同努力下,全球治理会越来越完善,为人类的未来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希望。

试析全球治理的合法性

试析全球治理的合法性

Justifying Legitimacy of Global Governace 作者: 蔡拓[1];吴娟[1]
作者机构: [1]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088
出版物刊名: 教学与研究
页码: 34-40页
主题词: 全球治理;合法性;公共观念;公共利益;政治秩序
摘要:本文尝试从四个方面对全球治理的合法性加以探析:全球治理体系规则与一定价值取向的社会公共观念、文化、价值观具有一致性,而后者往往是前者获得合法性的基础;全球治理与社会公众之间是一种良性互动过程,它既包括前者通过满足后者的公共利益或公共需求而获得自愿认同、服从和支持的一面,还包括前者通过政治社会化途径使后者获得治权参与治理的另一面;全球治理体系体现着社会生活的内在正义与秩序,而社会生活的内在正义体现为民主、自由、平等、保护社会权利和控制公共权威的权力等方面,这意味着承认全球治理的必然性;全球治理的模式也应该是不断进化发展的自生自发的政治秩序逻辑性选择而非人为设计的结果.。

讲座全球治理心得体会

讲座全球治理心得体会

讲座全球治理心得体会在当今世界,全球治理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作为一名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年轻人,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全球治理的讲座,这场讲座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对全球治理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在讲座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全球治理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关键。

在当今多元世界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各国事务也越来越多地涉及到其他国家。

这就需要一个有效的全球治理机制来协调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维护全球秩序。

正如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所说:“全球治理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关键,没有全球治理,世界将变得不可预测,甚至可能陷入混乱。

”全球治理需要各国共同参与和努力。

全球治理不是某个国家或某个国际组织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各国共同参与和努力的过程。

在全球治理中,各国应该秉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

例如,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采取行动,通过国际合作来应对。

在这方面,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了积极贡献。

全球治理需要完善现有的国际秩序。

现有的国际秩序存在一些问题,如贫富差距、不公平的国际规则等,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全球治理来解决。

在全球治理中,我们应该推动国际秩序的改革,使之更加公平、合理。

例如,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中,我们应该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权,使联合国安理会更加公正、合理。

在讲座中,我还了解到了全球治理的挑战。

全球治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网络安全等。

这些问题需要各国共同面对,共同解决。

例如,在反恐问题上,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

在网络安全问题上,各国应该加强交流,共同维护网络安全。

在讲座的讲座人还提到了全球治理的未来。

他认为,全球治理的未来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克服现有的挑战,推进国际秩序的改革。

我们需要努力培养一代具有全球视野、全球责任的人才,为全球治理的未来作出贡献。

全球治理的思考演讲稿

全球治理的思考演讲稿

全球治理的思考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们:
全球治理,是当今世界上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

随着全球化进
程的不断加速,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全球性问题也日益凸显。

如何进行全球治理,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首先,全球治理需要多边合作。

在当前世界格局下,各国之间
的利益交织在一起,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

只有通过多边合作,各国才能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共同推动世界的发展。

正如古
人云,一根筷子容易折断,一捆筷子却难以折断。

只有各国携手合作,才能共同应对全球治理中的挑战。

其次,全球治理需要民主参与。

民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观
之一,也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原则。

各国应当充分尊重各国人民的意愿,充分听取各国人民的声音,让全球治理更加民主、透明。

只有
让全球治理更加民主,才能更好地满足各国人民的利益,也才能更
好地推动全球治理事业的发展。

最后,全球治理需要创新思维。

面对日益复杂的全球性问题,
我们需要不断创新思维,寻求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

只有创新思维,才能更好地应对全球治理中的挑战,也才能更好地推动全球治理事
业的发展。

在全球治理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多边合作、民主参与、创新思维。

相信在各国共同努力下,全球治理事业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也一定能够更好地造福全人类。

谢谢大家!。

第十章全球化与全球治理心得体会200字

第十章全球化与全球治理心得体会200字

第十章全球化与全球治理心得体会200字
第十章全球化与全球治理一语点醒梦中人。

全球化是当今社会的一种趋势,但它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和挑战。

在全球化过程中,各国之间的互动日益频繁,而全球治理就成为确保国际关系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全球治理中,各国需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制定出适合全球化发展的规范和制度。

尤其是在全球环境治理方面,所有国家都需要有行动,共同保护好我们的这个地球家园。

同时,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也要注意自身的文化与道德传统的传承,不辜负历史的重任。

要认真思考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将其与当代世界的发展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问题与挑战。

在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进程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贡献。

只有发挥各自的作用,让这个世界更好地前行,才能真正实现我们共同的愿望和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8 天津社会科学 2015年第1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鉴 于 此,对 全 球 治 理 的 反 思 必 须 首 先 明 确 其 价 值基点。确切地说,全球治理到底立足于国家主义 、 国际主义还是全球主义 ,这个尖锐的问题必须理清 , 不能含糊,也不能回避 。全球治理是时代的产物 ,是 对人类社会面 临 的 新 问 题 、新 走 向 的 积 极 回 应 。 当 代人类社会生活 的 全 球 相 互 依 存 ,已 经 开 始 把 全 球 现象、全球 问 题、全 球 价 值 等 等 新 元 素 融 入 世 界 历 史,人类已不可能 再 局 限 于 领 土 国 家 之 内 应 对 生 存 挑 战,推 动 社 会 进 步,实 现 可 持 续 发 展。 因 此,传 统 的国家主义、国际 主 义 不 可 能 作 为 全 球 治 理 的 价 值 基点。国家主义 和 国 际 主 义 对 国 家 的 崇 拜 、对 中 心 的崇拜、对权力的 崇 拜 根 本 无 法 适 应 全 球 化 时 代 所 面 临 的 复 杂 、多 元 、多 层 次 并 相 互 交 织 的 人 类 公 共 事 务,而且植根于国家主义价值的各种制度 、规范与组 织,在全球性的公 共 事 务 面 前 也 大 都 丧 失 了 效 用 和 行动力。毫无疑 问,只 有 全 球 主 义 才 是 全 球 治 理 的 价值基点。“全球 主 义 是 一 种 区 别 于 国 家 主 义 的 世 界整体论和人类中心论的文化意识 、社会主张、行为
方式”①。全 球 主 义 视 野 下 的 全 球 治 理 在 理 论 上 强 调两点,一是审视当代国际事务必须要有全球视野 、 全球观念;二是参 与 治 理 的 主 体 必 须 从 传 统 国 家 行 为体扩展到非国家行为体 ,即包括政府间国际组织 、 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跨国公司、跨国倡议网络等多元 行 为 体。 换 言 之,要 突 破 传 统 的 现 实 主 义 、领 土 政 治 、国 际 治 理 ,在 相 互 依 存 的 整 体 性 世 界 中 认 识 和 处 理国际事务。显 然,全 球 治 理 的 理 论 精 髓 正 反 映 了 全球主义的价值 追 求 和 理 念 ,与 国 家 主 义 是 有 本 质 区别的。如果全球治理丧失或放弃了全球主义的价 值基点,那就不 能 称 之 为 全 球 治 理。 如 果 因 为 全 球 治理陷入低效甚 至 失 灵 的 困 境 ,就 简 单 地 认 为 全 球 治理过于理想 ,言 之 过 早,而 回 归 国 家 治 理 、国 际 治 理的旧途,那是毫无出路的 。
全球治理的反思与展望
蔡 拓
摘 要 作为当代人类社会生活 ,特别是当代国际关系的主题 ,全球治理无论是其取得的成就 还是暴露出的问题 ,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当前全球治理陷入困境的情况下 ,急需对全球治理 进行反思,即全球治理既要坚持全球主义的基点 ,又 要 充 分 认 识 国 家 的 主 导 作 用 ,克 服 参 与 与 责 任 赤字,体现公正与法治 。在全球治理的未来发展上 ,应倡导深度全球治理 、有效全球治理、理性与和 谐的全球治理。
一、全球治理的反思
(一 )坚 持 全 球 主 义 的 基 点 全球 治 理 兴 起 于 20 世 纪 90 年 代 初,并 且 深 刻 影响了20世纪最后十年的国际关系与国际事务 ,这 十年甚至可称为 全 球 治 理 的 第 一 个 高 峰 ,其 间 既 有 理论上系统、深入的阐述 ,又有广泛和有力的实践活 动。但是新世纪以来 ,伴随“9·11”事件和国际金融 危机的爆发,全球治理的表现远不尽如人意 ,大大低 于人们的期盼 ,于是质疑、批评,甚至反对之声四起 。 与此同时,国家在 全 球 治 理 主 体 中 的 作 用 被 片 面 突 出,国际治理再度受到青睐 ,更令人深思的是国家主 义理念、价值的强势回归 。
关键词 全球治理 全球化 全球主义 国家主义
DOI:10.16240/ki.1002-3976.2015.01.010
关于全球治理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展开已有二十 余年的历史,尽管时间不长 ,但是意义深远。全球治 理不仅仍是当代 国 际 关 系 的 主 题 ,而 且 将 长 期 影 响 人类的命运。因此,反思全球治理进程中的问题 ,总 结经验,并在此基 础 上 探 究 深 化 和 改 善 全 球 治 理 的 理念与途径,展望其未来 ,就是十分必要的。
政治发展与政治文明研究 109
统的国家在全球 治 理 中 所 采 取 的 有 区 别 的 政 策 ,尊 重国家合理与有 节 制 的 利 益 诉 求 ,努 力 寻 求 全 球 主 义与国家主义的平衡 ,寻求起点论和过程论的协调 。
(三 )克 服 参 与 与 责 任 赤 字 全球治理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行为体的多元性 与广泛性,具体 而 言,就 是 来 自 政 府、社 会、市 场 三 大 领域的诸 多 行 为 体 的 积 极 参 与、携 手 共 治。20 世 纪 90年代全球 治 理 兴 起 以 来,全 球 治 理 的 行 为 体 的 确 更加多元,数量 也 日 益 增 多,尤 其 表 现 为 非 国 家 行 为 体 力 量 与 作 用 的 加 大 。 但 是 ,为 什 么 我 们 今 天 反 思 全 球治理还要特别强调参与的赤字呢?这是因为全球 治理的参与现实与全球治理的内在参与要求还相差 甚 远 。 首 先 ,从 国 家 层 面 来 讲 ,不 少 国 家 ,主 要 是 广 大 发展中国家还 很 难 有 效 参 与 全 球 治 理,它 们 的 声 音、 意 愿 得 不 到 充 分 的 反 映 与 重 视 。 究 其 原 因 ,或 是 现 有 全球治理结构的失衡与不公正阻碍了它们对全球治 理 的 参 与 ,或 是 为 国 家 自 身 的 贫 困 、内 战 所 拖 累 ,没 有 能力介入人类公共事务。因此全球治理在很大程度 上还是“半球治理”①。其次,从社会 层 面 看,与 国 家、 政府相比,全球 公 民 社 会、非 政 府 间 国 际 组 织 由 于 受 到 能 力 、合 法 性 的 制 约 对 全 球 公 共 事 务 的 影 响 仍 然 有 限 。 同 时 ,由 于 发 达 国 家 与 发 展 中 国 家 非 政 府 组 织 的 发 展 水 平 很 不 平 衡 ,它 们 在 全 球 治 理 的 发 言 权 上 自 然 也 就 不 对 等 ,而 有 影 响 的 国 际 非 政 府 组 织 往 往 左 右 甚 至取代存在于各国各地区的一般性非政府组织的意 愿,表现出精英 治 理 色 彩,从 而 在 客 观 上 制 约 了 参 与 的广泛性。再次,由 于 未 能 摆 脱 国 家 主 义 的 束 缚,不 能认清全球化 的 大 趋 势,认 同 相 互 依 存 的 新 指 向,无 论 是 国 家 行 为 体 还 是 非 国 家 行 为 体 中 都 存 在 怀 疑 、抵 制 全 球 治 理 的 言 行 ,有 的 甚 至 认 为 全 球 治 理 是 西 方 资 本 主 义 国 家 垄 断 国 际 事 务 的 工 具 ,这 无 疑 会 把 自 己 置 身 于 全 球 治 理 的 行 列 之 外 。 由 此 可 见 ,对 全 球 治 理 的 参 与 ,无 论 在 范 围 、数 量 还 是 能 力 方 面 ,都 远 未 达 到 全 球共治的程度,尤 其 是 从 全 球 民 主、大 众 参 与 的 角 度 来讲,更是欠缺。所 以,克 服 全 球 治 理 的 参 与 赤 字 仍 是 一 个 急 迫 而 重 要 的 议 题 。 对 此 ,需 要 在 三 个 方 面 着 力 :一 是 提 高 广 大 发 展 中 国 家 和 非 政 府 组 织 的 治 理 能 力;二是推进治 理 机 制 的 改 革,拓 展 和 完 善 参 与 全 球 治 理 的 渠 道 ,从 制 度 上 保 障 参 与 的 公 平 性 、广 泛 性 ;三 是 克 服 国 家 主 义 的 诱 惑 与 束 缚,强 化 人 类 共 同 体 意 识,确立全球主义的理念与价值。
当然,强调全球治理的全球主义价值基点 ,并非 意味着忽 视 甚 至 否 认 国 家 在 全 球 治 理 中 的 现 实 作 用。事实上,只有 全 球 主 义 与 国 家 主 义 的 紧 密 和 有 效结合,才是推动和改善全球治理的唯一选择 。
(二 )充 分 认 识 国 家 的 主 导 作 用 坚持全球主义的基点固然是全球治理的前提和 质的规定性,但必 须 同 时 真 正 承 认 并 落 实 国 家 在 全 球治理中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 。这是因为,首先,国 家是当代国际关 系 与 国 际 事 务 的 最 基 本 、最 主 要 的 行为体,全球治理 所 涉 及 的 各 种 议 题 、事 务,都 首 先 与国家息息相关 。其次,国家拥有更多 、更强的实施 全球治理的能力与合法性。当今的全球治理之所以 低效,除了国家主义作祟外 ,主要是因为缺乏协调和 处理全球 事 务 与 关 系 的 权 威。 尽 管 政 府 间 国 际 组 织、非政府间国际 组 织 乃 至 跨 国 公 司 都 积 极 介 入 全 球事务,但它们推行其决定的能力远为不足 ,能被人 们广泛接受的合 法 性 也 明 显 欠 缺 ,所 以 在 很 大 程 度 上尚难以独立有 效 地 应 对 全 球 性 问 题 ,而 主 权 国 家 恰恰在行动能力 和 合 法 性 上 拥 有 一 定 优 势 ,成 为 落 实和推进全球治理的最有效力量。正因为国家的上 述特点和优势 ,在 现 实 的 全 球 治 理 中。 人 们 深 切 感 受到了国家的主导作用 ,如国家在应对“9·11”事件 和2008年的国际 金 融 危 机 中 发 挥 的 主 导 作 用 是 毋 庸置疑的,非国家行为体在议程 、能力和影响上都难 以和国家相比 。 因 此,要 充 分 发 挥 国 家 在 全 球 治 理 中的特殊重要 作 用 。 正 是 国 家 的 现 实 作 用,以 及 国 家乃至国家间关系与事务在全球治理中所具有的主
① 蔡拓:《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② “元治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有鲍 勃 · 杰 索 普、格 里 · 斯 托 克 等 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