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护理对策分析

合集下载

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护理分析

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护理分析

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护理分析目的探讨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护理对策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入住重症监护室(ICU)的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以及患者与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

结果观察组V AP发病率17.1%,明显低于对照组40.0%,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1%,明显优于对照组71.4%,组间差异(P<0.05)。

结论引起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因素较多,临床给予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V AP的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标签:呼吸重症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护理对策机械通气在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应用广泛,尤其是重症监护室内的患者。

但是,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 AP)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对入住我院呼吸重症监护室的患者进行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分析其临床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入住我院呼吸重症监护室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

对照组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68.2±11.4)岁;观察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57~82岁,平均年龄(69.3±12.1)岁。

诊断标准:①胸部X线片显示,发生持续性、进展性浸润;②出现发热症状,直肠温度38℃;③白细胞>10×109/L;呼吸道积有脓液,检查脓液发现致病菌。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督促患者注意休息,化痰止咳,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

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护理对策分析

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护理对策分析

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护理对策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护理对策。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86例行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研究,并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干预组实施专业有效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的年龄和病情等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

结果:采取护理干预后的病患的VAP发病率、预后和病死率都比只做常规治疗的病患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临床上对RICU内患者应用专业有效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护理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帮助患者恢复,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护理干预;VAP;患者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5-0314-02就目前情况来说,在对临床上重症患者的抢救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方法是机械通气,而且这种方法的主要应用对象就是早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但极其容易导致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由于其死亡率较高,所以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

本次研究随机选取了VAP患者共186人,探究了其VAP和病原菌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了详细的护理方案,总结出了以下内容。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 186例行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研究,且均为我院RICU收治的。

进行机械通气的时间应长于48h,发现VAP的发生数目为52,男女人数分别为36和16,年龄在 60~83岁,平均年龄为(73.6±4.8)岁;通气时间大致分布在18~30d,平均时间为(22.6±4.5)d。

其中,机械通气方式也有很大不同,采用经鼻气管插管方式的人数为22,采用切开气管的人数为14,采用口气管插管的人数为8。

并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采取的干预为专业有效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和病情等情况,发现并无显著差异(P>0.05),在临床上具有可比意义。

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分析

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分析

山西省2020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关注自我感受而漠视规则约束,强调个体价值而忽略奉献他人,那种雷锋式的高尚精神在某些人的观念里已经是大音希声了。

B . 每对自己的爱车进行一次改装,他都有一种成就感,满足感和自豪感,当发现自己的爱车卓尔不群,能够引来百分之百的回头率时,那种快感更是妙不可言。

C . 新一届中央领导三令五申地强调,官员要率先垂范,坚决杜绝公款浪费,尤其要刹住一些机关年底突击消费的歪风。

D . 中国汽车企业近几年纷纷推出自己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有专家提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宜瞻前顾后,不可盲目发展。

2. (2分)(2019·宁波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90%的路边小店使用二维码收账后,消费频次提升了三成,销售额提高了2.5%,百元人民币商品销售额提升达5%.B . 如今,空巢、独居、高龄、失能老人越来越常见。

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报告,中国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超1000万左右,这个数据背后的原因值得每个人思考。

C . 虽然《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没有明星和绚丽的舞台,但播出仅数期便成功成为中央电视台黄金档节目.D . 垃圾分类,要求我们按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撤运,其目的是旨在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

3. (2分) (2018高一下·舒城月考)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 通知:兹定于6月5日下午3时在报告厅召开高考考务会,请全体工作人员按时参加。

B . 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恩师。

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C . 询问:家严大人今年高寿?多年不见,甚为挂念,过两天我一定登门看望。

D . 请柬: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

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

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摘要:目的,针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相关肺炎的具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究,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对于相关性肺炎的具体预后效果。

方法,此次调查研究选举的是过去一年内来我院接受ICU机械通气治疗的100名病人,这些病人入院之后均经过相关的检查,符合ICU机械通气的标准。

同时还要加强对ICU机械通气病人的并发症以及愈后的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这100名重症监护士的。

机械通气患者中有25人发生了相关性肺炎。

结合具体的影响因素分析,可以看出病人的年龄、机械通气的时间以及使用抗生素等相关药物都会影响到肺炎的发生,。

针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给予相关的护理措施,才可以减少机械通气带来的肺炎问题。

结论,针对于当前我国ICU机械通气的病人。

相关肺炎的发生概率非常高,这样会对预后的效果带来不利的影响。

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了解危险因素,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有效的改善病人的不良症状。

关键字: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影响因素引言当前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为了有效的加强对呼吸内科疾病的治疗效果,就需要针对重症病人采取科学的。

机械通气治疗呼吸支持是ICU重症病房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辅助的治疗方法。

它在维持病人呼吸功能以及疾病的治疗、生命的挽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机械通气能够实现对呼吸的支持,让患者接受气管插管它属于一种有创的操作,因此在临床中会存在感染的危险。

呼吸机使用过程中相关性肺炎主要是指通过使用机械通气一定时间后,发生了肺部的实际性感染,它主要以炎性病症为主。

随着机械通气时间的增长,呼吸道的粘膜损伤也会随之增加,很容易导致病人的气管导管受到病原菌的侵害,同时呼吸机使用过程中管路的污染和消毒不彻底问题也是造成相关肺炎的重要因素。

这一感染问题不仅会影响到病人的整体治疗效果,也会对预后恢复带来不利的影响。

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了解导致相关性肺炎的具体因素,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

分析ICU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以及相关护理对策

分析ICU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以及相关护理对策

分析ICU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以及相关护理对策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一种常见并且严重的并发症。

VAP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和住院时间,还会增加医疗费用,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巨大的负担。

对于ICU患者发生VAP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工作。

一、原因分析1. 呼吸机导致呼吸道受损患者在接受呼吸机辅助通气的过程中,由于长时间接受机械通气的刺激,导致呼吸道黏膜受损,从而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

2. 患者免疫功能低下ICU患者常常因为严重疾病或手术等原因导致免疫功能显著下降,身体抵抗力减弱,无法有效抵御细菌感染。

3. 呼吸机使用不当呼吸机使用不当也是导致VAP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呼吸机管路长时间未更换、呼吸机气囊漏气等,都会增加细菌的进入呼吸道的机会。

4. 盲目使用抗生素在ICU治疗中,患者常常需要使用抗生素,而盲目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从而给治疗带来困难。

二、护理对策1. 严格控制呼吸机使用时间对于ICU患者,尽量减少呼吸机的使用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要注意适时进行呼吸机的撤离,避免呼吸机使用时间过长导致呼吸道损伤。

2. 加强呼吸道护理在呼吸机辅助通气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呼吸道的护理。

包括定期翻身、口腔护理、咽喉护理等,保持呼吸道的清洁,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3. 提高个体化护理水平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特点,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

比如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以适当增加护理频次,加强免疫功能的调理。

4. 定期检查呼吸机设备呼吸机设备是防范VAP的重要一环,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对呼吸机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呼吸机设备的正常使用,避免因呼吸机设备问题导致的VAP发生。

6. 加强团队合作在ICU的护理工作中,需要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防范VAP的发生。

分析ICU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以及相关护理对策

分析ICU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以及相关护理对策

分析ICU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以及相关护理对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在患者使用呼吸机期间发生的一种医院感染,是ICU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由于患者在使用呼吸机时往往病情较重,身体虚弱,免疫力低下,加之长时间卧床和呼吸道插管等因素,使得患者易发生VAP。

而一旦患上VAP,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治疗成本,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对于ICU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需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一、 ICU患者发生VAP的原因1. 长时间的机械通气ICU患者在使用呼吸机时需要较长时间的机械通气,这使得呼吸道受到机械性损伤,导致呼吸道粘膜破坏,细菌易于侵入肺组织,引发感染。

2. 呼吸道插管ICU患者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维持呼吸功能,插管时可能引起呼吸道组织损伤,促使细菌大量繁殖,增加了患者发生VAP的风险。

3. 体位和卧床时间长时间卧床会导致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受阻,容易滋生细菌,加上患者常处于半卧位或平卧位,使得呼吸道内积聚大量分泌物,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

4. 使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ICU患者常因病情需要接受抗生素治疗及免疫抑制剂,这些药物可能破坏机体正常菌群平衡,使患者更容易感染细菌。

5. 交叉感染ICU环境密闭,患者病情复杂,而且病原体种类多样,易发生交叉感染,一旦发生交叉感染,患者发生VAP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1. 严格控制呼吸机使用时间尽量缩短患者在呼吸机上的时间,减少机械通气对呼吸道的损害,降低VAP的发生率。

2. 加强呼吸道护理定期清洁呼吸道分泌物,降低呼吸道分泌物的滞留和感染机会,同时定期更换气管插管,以减少呼吸道寄生菌和细菌的滋生。

3. 防止交叉感染加强ICU环境清洁和消毒,定期消毒呼吸机和呼吸道插管,保持ICU内空气流通,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4. 控制抗生素使用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抗生素,以免诱发耐药菌株的产生。

分析ICU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以及相关护理对策

分析ICU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以及相关护理对策

分析ICU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以及相关护理对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是指在使用呼吸机治疗的重症监护病人中,出现新的或进行性的肺部感染。

该病常见于ICU患者,不仅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了治疗成本,还会导致患者的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对ICU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护理对策,对预防和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具有重要意义。

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1. 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

长时间的机械通气会使患者的气道防御机制受损,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增加。

2. 导管相关因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呼吸机导管的放置和维护存在密切关系。

不正确的导管操作或者不洁净的导管会导致细菌在气管和肺部定植,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风险。

3. 体位ICU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体位不变,易导致肺部分泌物潴留,进而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尤其是不能主动改变体位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此类并发症。

4. 免疫抑制ICU患者常常因为基础疾病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而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感染各种病原菌,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风险。

5. 患者内在因素患者本身的病情和病史也会影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比如患者是否有呼吸道疾病史、是否有吞咽障碍等。

二、相关护理对策1. 强化感染控制提高医护人员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认识,要求术前术后全面洗手,对患者进行隔离,周密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机械通气导管及呼吸机相关设备的交叉感染。

2. 规范机械通气护理对机械通气的患者,密切观察其呼吸机的设置情况,并做好呼吸道护理,确保导管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呼吸机相关设备。

3. 合理体位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经常改变患者的体位,避免肺部分泌物潴留,加强呼吸道通畅性的护理,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风险。

4. 提高免疫力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和免疫调节治疗,帮助患者改善免疫功能,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护理对策

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护理对策

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护理对策【摘要】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是重症患者常见并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概念和危害,并提出一系列护理对策。

这些对策包括严格执行呼吸机护理操作规程、加强病人口腔护理、降低机械通气时间、监测病人的呼吸状况以及合理应用抗生素。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针对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护理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有效的指导。

【关键词】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护理、呼吸机、口腔护理、抗生素、监测、呼吸状况、预防、措施、护理操作规程、时间、研究、未来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是指在机械通气过程中,患者出现新发的严重肺部感染。

这种感染具有快发病、进展快、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病情和恢复。

随着机械通气条件下的细菌易于传播和繁殖,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防治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有效减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有必要对该病症进行深入研究,并制定科学的护理对策。

本文旨在探讨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概念、危害及护理对策,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护理对策,有效预防和降低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通过对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危害进行深入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对策,包括严格执行呼吸机护理操作规程、加强病人口腔护理、降低机械通气时间、监测病人的呼吸状况、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措施,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为呼吸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提升医护人员对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认识和应对能力,最终改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将更好地促进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护理工作,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体验和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及护理对策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对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选择26例我院呼吸重症监护室内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患者,对其病原菌分布、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提出护理方法。

结果26例患者中有2例死亡,治愈率是92.31%。

结论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同时也要掌握好有创机械通气的指证,从而减少发生相关性肺炎。

【关键词】护理对策;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呼吸重症监护室mv(机械通气)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方法,在ricu(呼吸重症监护室)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一些机械通气危重患者常常会发生vap(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其病死率、发病率都是比较高的。

本次研究将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到2012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26名vap(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患者,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以后,情况得以改善,具体内容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我院2010年3月到2012年8月期间,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有58例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超过了48小时,其中有26
例是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患者。

在26例患者中,男性有18例,女性有8例,年龄在60到85岁之间,有2例患者的基础疾病是哮喘持续状态,24例患者的基础疾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机械通气平均时间是22.57±4.61天;有11例患者的通气连接方式是经鼻气管插管,有4例是经口鼻面罩,有7例是气管切开,有4例
是口气管插管。

1.2方法
减少定植口腔细菌,加强口腔护理:如果患者病情允许,那么就将患者头部抬高到30°作用,在鼻饲的时候则要抬高30到45°左右,同时保持一小时以上。

在患者腹部不能听到肠鸣音或是胃内有大量容物潴留的时候要停止鼻饲,从而避免胃内容物因为返流而被吸到气管里,从而引发吸入性肺炎,致使窒息,经口鼻面罩通气的患者要格外注意这点。

正确吸痰:在吸痰的时候要从湿化程度、间隙时间、管径粗细、插入深度等方面来进行观察[1],通常间隙时间是根据患者分泌物性质的多少来决定的,一般都是1到2小时,每次在吸痰的时候最好在15秒内,而且压力不能太大;吸痰管径要是插管的一半的,其插入深度要比插管长4到5cm,在吸痰的时候要由两人共同完成,要消毒呼吸机以后才能开始吸痰,在吸痰的时候要从浅到深,不能一插到底,从而防止把其外痰带到气管里,在拔气囊或是气管导管的时候,要将患者咽部、口腔内的分泌物洗净。

无菌操作:在吸痰的时候要使用一次性的无菌吸痰管,先吸气管再洗口鼻内的分泌物,在操作前后护理人员要彻底清洗双手,从而避免交叉感染。

呼吸重症监护室内要定时的通风换气,保证室内空气流通、空气清新。

同时禁止人员陪护,每天的探视时间控制在30分钟到1小时之间[2]。

充分湿化患者气道:在气管切开或是气管插管以后,患者呼吸
道的加湿、加温功能会基本丧失,因此就要每小时将12到20ml的湿化液注入到患者气道内,从而避免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干结。

对经口鼻面罩通气的患者要加强拍背、翻身,同时呼吸重症监护室内的每名护理人员都要学会使用听诊器来区别患者的肺内情况。

2结果
在本次研究的26例患者中有2例死亡,有24例痊愈,治愈率是92.31%。

有17例患者先后或是同时检查出了两种以上的细菌感染,详见表1。

3讨论
呼吸重症监护室多数患者都要慢性的肺部疾病,很容易感染,而且宿主防御的功能也严重受损,其发生感染概率是普通病房的2到10倍,还有些患者耐药菌耐药程度比较严重[3],比如说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本次研究中,患者的年龄都超过或是等于60岁,多数患者都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因此患者的机体抵抗力比较差,很容易发生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有7例是气管切开,有4例是口气管插管,这样就消除了患者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在切开或是插管的时候损伤了祈祷黏膜防御机制,这样细菌就会直接进到下呼吸道中,从而引发感染。

而误吸胃肠道定植菌、口咽定植菌则是引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咳嗽、吞咽反射减弱,气管切开、插管的时候更容易发生。

在护理过程中,如果护理人员双手不净或是没有进行无菌操作,这样就会导致交叉感染[4]。

在使用抗生素的时候,特别是三代头孢菌素的时候,很可能会增加耐药
菌株,让病菌大量繁殖,所以使用抗生素疗效不佳也是导致此病的一个原因。

在防治vap的时候,护理工作是有重要作用的,如果护理工作做得好,那么就会明显减少发生vap,因此就要充分的引流痰液,彻底清除患者口咽部分泌物,同时也要预防医院内部交叉感染,保证室内通风环境,及时备好呼吸机回路管道。

参考文献
[1]陈慧敏,李美华,章亚平,沈旭慧,史平.提高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护理对策[期刊论文]-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1(4):211-215.
[2]王辰,金明宇,黄克武.有创与无创序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11(04):134-139.
[3]刘斌,黄玉蓉,张芳.郭素君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中不动杆菌属的分离率及耐药分析[期刊论文]-临床肺科杂志,2011,12(12):67-71.
[4]林润培,严建威,洪玟.吴荣华重症监护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分析[期刊论文]-广东医学,2009,24(1):106-1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