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素养报告

学习知识产权与学术道德的心得体会

摘要

随着近年来学术抄袭越来越严重,而研究生们正值开始大面积接触这类敏感话题的时刻,如何正确的引用别人的科研成果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的科研成果防止被别人盗用成为每个人应当学习的事情。本文首先介绍了一些学术道德失范的例子并进行原因分析,同时还介绍了知识产权的意义以及近日有关著作权的热门案例,分别写了自己对于以上案件的个人心得。

关键词:学术道德道德失范知识产权著作权

进入研究生阶段一个多学期了,我深深的体会到了研究生阶段与本科生学习阶段的不同,本科时期的我会坐在自习室或是图书馆每天预习复习,考前没完没了的做着历年考题,但是考完之后似乎什么也没留下。而今的我只能挤出来一小部分时间去自习学习充电,每天面对的是老师布置的代码学习任务以及项目任务,然而项目任务对于我们这些入门级新手来说便非常的艰难,每一个任务都是全新的,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创新,而不是像本科时期的网上下载下来稍作修改即可。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在自己所学的专业有所拓展和深入研究,从而有一些新的认识,因此,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与学习,实验操作和技巧,创新思维,更是需要撰写相关论文。在此时,恪守自身道德规范,维护学术界的风气至关重要。

研究生正值开始大面积接触这类敏感话题的时刻,学校对我们开课进行了知识产权与学术道德的科普教育,使我们对未来的研究生毕业论文的书写、发表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体会。知道如何正确的引用别人的科研成果,不弄虚作假,如何保护自己的科研成果防止被别人盗用。

下面我将从学术道德与知识产权两个方面说说自己的体会。

一、学术道德

近年来受学界日益严重的学术腐败之风的熏染,研究生中学术腐败的行为时有发生。学术道德是指规范科学研究中的学术活动及在学术共同体内部制定的规则的总和。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主要表现在:抄袭、剽窃他人的科研成果;有意假造科研信息,修改或伪造实验统计数据;急功近利,一稿多投,只求数量、不讲质量;不诚实的利用他人成果,故意不言明引用;请“枪手”或当“枪手”代写论文;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学分或影响论文答辩。[1]

以上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以及制度不够健全导致的。我们学校为了对研究生进行基本的科研素质教育,开设的学术道德素养以及知识产权的课程,从而提升研究生的道德自律能力,知识产权法制意识。在我本科期间一直觉得发论文很难,然而却听过有的学长说,“论文啊,非常好写,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只看会抄不会抄。”现在看来,这种行为显然是违法的。

近年来,全国多所高校违反学术道德规范而相继卷入学术造假事件。从造假事件的披露来源地学术打假网站来看,国内存在类似事件的高校绝不仅仅只有这些,关于学术腐败、项目造假、论文抄袭等的举报和揭露不胜枚举。2010年7

月1日,素有打假斗士之称的方舟子,连续在其微博上发文,举证质疑唐骏在他所写的书《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当中所说的论文、学历,以及数项发明专利,还有他海外创业经历,都涉嫌造假。一时之间,关于唐骏是否造假这样的疑问也引

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原西安交通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连生在2010年3月21日被西安交通大学认定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被取消教授职务,并解

除教师聘用合同。[2]可见无论是网络上还是高校中,学术造假行为都不胜枚举。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人才的培养最注重的就是校园学术氛围的塑造。然而现在国内对大学老师考核主要通过文章课题数目来衡量,这就会诱发篡改实验数据、剽窃他人科研成果等学术道德问题。同时,研究生的奖学金评定也是如此,认真学习、科研却敌不过别人随随便便发的一篇论文,这也是导致论文质量不高、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萧伯纳说“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可见我们只有时刻坚守自己的学术道德底线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

作为一名普通的研究生,虽然我暂时还不能在科研工作上有非常显著的成绩,但是我所能做的就是坚持自己的学术道德底线,加强自己的学术道德修养。“人无信而不立”,作为致力于科研的理工科研究生,我们更应如此。经常会听到上课的老师说,现在学校里能真正专心搞科研的人不多了,实验室研究一个新的课题需要很多经费,然而真正能发下来的经费却少之又少,导致很多老师只能做一些并不能提升自身以及学生水平的小项目来赚取科研经费。更有甚者,为了争取更多的经费,大量的伪造实验数据,一味的提高论文数量。所以我认为在反对学术腐败和论文抄袭之风时,更应该给予科研工作者更多的尊重以及经费的支持。研究生阶段是学术素养养成的重要阶段,恪守学术道德规范要从日常学习、研究的每一个细节做起。最重要的就是诚实正直,包括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正确引用;研究成果、统计数据等完整准确;署名真实,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负责。

总的来说,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加深了我对学术道德及人文素养的认知与了解,也端正了我的学习态度,或我们个人的力量很微弱,但如果每个科研工作者能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我相信不正之风的消失只是时间的问题。

二、知识产权

在这门课以前,虽说我对知识产权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还有一些模棱两可的地方仍有些问题。通过学习,使我对知识产权的相关概念、内容、作用和我国目前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现状有了一定的认识,使我充分认识到了遵守知识产权重要意义。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就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通常是国家赋予创造者对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专有权或独占权。知识产权有两类:

一类是版权,另一类是工业产权。版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其文学作品享有的署名、发表、使用以及许可他人使用和获得报酬等的权利;工业产权则是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商标、服务标记、厂商名称、货源名称或原产地名称等的独占权利。按内容组成来分,知识产权由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组成。所谓人身权利,是指权利同取得智力成果的人的人身不可分离,是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反映。所谓财产权是指智力成果被法律承认以后,权利人可利用这些智力成果取得报酬或者得到奖励的权利。[3]

最近几天,微博热门一直是关于演员石天琦抄袭的事件,作为一个微博达人我自然非常关心。言晓川作者于12年与新华阅读网签约了部《绝色惑妃:太子别嚣张》,最近作者发现石天琦出版的《东宫-繁华沉梦》与她作品惊人相似,

维权却被百般推托。网站篡改作者首发时间,石天琦发声明否认抄袭,指书稿曾遭泄露。帮忙维权的人因压力被迫辞职,目前已激起圈内作者众怒,纷纷发微博宣称“保护原创,抵制抄袭。”其实抄袭和盗版的事情屡禁不止,在我国的版权保护法案也尚不完善,而在网络文学这一块就更加缺乏监管。我个人其实比较推

崇网络文学,毕竟不是所有的作家都有机会被人投资出版图书,网络文学之于文字爱好者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我身边也不乏在网络文学网站上发文的作者。或许这里面的不少作品从某些方面并不如传统文学,但如今网络已经成为群众进行阅读的主流平台。而网络写手却经常遭人歧视,境况每况愈下,权益也常常得不到保护。对于出版的书籍,出版社没办法去收回销毁,但是对于网络文学,出版社可以轻而易举的删掉版权页,甚至修改版权页的发表日期,使原创变为强盗小偷,但这对于出版社来说并不违反,因为并没有法律规定网站不能修改自己的数据库,就算原创作者有心指责别人侵权,但根本没有证据。因此在我们提升对知识产权认识的基础上,我们也更应该关注网络文学的版权保护,修订相关法律保护网络写手的权益,不要使网络文学因为版权问题而消亡。

不仅仅在著作权中,知识产权目前在我国各个领域普遍存在,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去年11月时,人人影视网站宣布中国地区网站正式关闭,同时字幕分享网站射手网也彻底关闭。这些都是由于版权问题造美国电影协会投诉,并被列为中国主要盗版网站。同时音乐版权也将正式走向正版化,网络音乐的下载也开始收费。免费音乐基本是由广告支持,唱片公司采用保底+分成的形式。由于盗版问题在中国很严重,大唱片公司收入主要依靠无线和版税,实体唱片盈利非常少,或者说很难;而内地小唱片公司则基本是以撒大网的方式来铺歌,如果红了一首,不论从无线还是商演都可以赚的盆满钵满。

伴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之间的矛盾、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同时,知识产权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等方面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研究生,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学会运用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既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又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避免侵犯别人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郑重,郑忠梅.论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失范与规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8(3):115-117.

[2]“学术造假”事件集锦大曝光.搜狐.2012-08-10

[3]朱崇实.经济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09-1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