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6.2.2)--德国浪漫主义最后的幻想大王——海涅诗歌中的浪漫主义思想
外国文学史自考题模拟14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外国文学史自考题模拟14(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第Ⅰ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希腊文学当中,奴隶制社会形成至全盛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神话和荷马史诗B 抒情诗和寓言C 新喜剧和神话D 抒情诗和田园诗分值: 1答案:B[考点] 古希腊文学当中,奴隶制社会形成至全盛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解析] 古希腊文学第二时期是指公元前8世纪一前4世纪中叶,是奴隶制社会形成至全盛时期。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是氏族社会进一步解体,奴隶制城邦逐渐形成的时期,历史上称大移民时代。
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
另外,第一时期主要成就是神话和荷马史诗。
第三时期主要成就是新喜剧和田园诗。
2.爱情诗《爱经》的作者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奥维德B 贺拉斯C 维吉尔D 西赛罗分值: 1答案:A[考点] 《爱经》的作者[解析] 奥维德(公元前43—公元18)是奥古斯都时代最后一位诗人。
他的主要作品有爱情诗《爱经》、神话诗《变形记》。
3.乔叟的代表作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羊泉村》B 《乌托邦》C 《小癞子》D 《坎特伯雷故事集》分值: 1答案:D[考点] 乔叟的代表作[解析] 英国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持续时间最长、取得成就最高的国家。
14世纪,英国就已经出现人文主义文学。
最早的作家是乔叟,他的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较全面地反映了14世纪英国的社会生活,揭露了封建阶级尤其是教会的腐朽无耻,肯定了对世俗爱情的追求。
4.英国诗人弥尔顿的代表作《失乐园》取材于______SSS_SINGLE_SELA 《旧约·士师记》B 《旧约·创世纪》C 《圣经·新约全书》D 《新约·路加福音》分值: 1答案:B[考点] 《失乐园》取材来源[解析] 英国诗人弥尔顿的代表作《失乐园》(1667)取材于《旧约·创世纪》,主要叙述堕落天使卢西弗被上帝打人地狱,成为魔鬼撒旦后,他寻找机会报复上帝,最终造成人类始祖的犯罪。
汉语言文学本科真题《外国文学史5》附答案解析

汉语言文学本科真题《外国文学史》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6题,共26分)1、古希腊戏剧的起源是()(1分)A:酒神祭祀B:祖先崇拜C:日神祭祀D:英雄崇拜2、古罗马最伟大的诗人是()(1分)A:普劳图斯B:泰伦斯C:西塞罗D:维吉尔3、中世纪寓言讽刺叙事诗的代表作是()(1分)A:《驴的遗嘱》B:《列那狐传奇》C:《吕特博夫的穷困》D:《巴特兰律师》4、“七星诗社”的代表诗人是()(1分)A:蒙田B:维加C:龙沙D:乔叟5、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中塑造的侍从形象是()(1分)A:靡非斯托B:雷欧提斯C:史嘉本D:桑丘6、被称为古典主义艺术法典的理论著作是()(1分)A:《熙德》B:《安德洛玛克》C:《寓言诗》D:《诗的艺术》7、莫里哀最优秀的喜剧作品是()(1分)A:《吝啬鬼》B:《恨世者》C:《伪君子》D:《可笑的女才子》8、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是()(1分)A:狄德罗B:伏尔泰C:卢梭D:雨果9、主张“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的诗人是()(1分) A:柯勒律治B:雨果C:华兹华斯D:骚塞10、19世纪美国最重要的民主诗人是()(1分)A:霍桑B:惠特曼C:爱伦·坡D:梅尔维尔11、梅里美的著名作品《卡门》的体裁是()(1分)A:小说B:叙事诗C:戏剧D:抒情诗12、长篇小说《呼啸山庄》的作者是()(1分)A:萨克雷B:夏洛蒂·勃朗特C:艾米莉·勃朗特D:盖斯凯尔夫人13、列夫·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的标志性作品是()(1分) A:《忏悔录》B:《复活》C:《教育的果实》D:《艺术论》14、英国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1分)A:王尔德B:魏尔伦C:戈蒂耶D:马拉美15、《一个世纪儿的忏悔》的作者缪塞是()(1分)A:英国作家B:法国作家C:德国作家D:意大利作家16、被评论界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的作家是()(1分)A:马克·吐温B:欧·亨利C:杰克-伦敦D:德莱塞17、托马斯·曼的成名作《布登勃洛克一家》的副标题是()(1分)A:《第二帝国时代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B:《一八三0年纪事》C:《一个家族的没落》D:《没有主人公的小说》18、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的主人公是()(1分) A:尼古林卡B:聂赫留朵夫C:列文D:阿廖沙19、《娜佳》的作者布勒东是()(1分)A:超现实主义作家B:表现主义作家C:新小说作家D:存在主义作家20、乔伊斯以意识流手法创作的第一部小说是()(1分)A:《尤利西斯》B:《芬尼根们的苏醒》C:《青年艺术家的肖像》D:《我弥留之际》21、希伯来抒情诗中被称为“歌中之歌”的是()(1分)A:《诗篇》B:《雅歌》C:《哀歌》D:《酒歌》22、印度古代戏剧《沙恭达罗》的作者是()(1分)A:迦梨陀娑B:首陀罗迦C:蚁垤仙人D:广博仙人23、《一千零一夜》中,魔语:“开门吧,芝麻芝麻”的出处是()(1分) A:《巴士拉银匠哈桑的故事》B:《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C:《乌木马的故事》D:《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24、长篇叙事诗《金云翘传》是()(1分)A:日本本古典名著B:朝鲜古典名著C:越南古典名著D:波斯古典名著25、创作散文诗集《先知》的作家是()(1分)A:努埃曼B:塔哈·侯赛因C:纪伯伦D:纳吉布·马哈福兹26、日本近代著名文学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是()(1分) A:《门》B:《我是猫》C:《杜鹃》D:《明暗》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27、拉伯雷在《巨人传》中塑造的巨人形象有()(2分) A:格朗古杰B:卡冈都亚C:庞大固埃D:约翰E:巴汝奇28、德国浪漫主义的主要作家有()(2分)A:霍桑B:乔治·桑C:海涅D:施莱格尔兄弟E:霍夫曼29、俄国文学中“多余人”形象有()(2分)A:奥涅金B:毕巧林C:罗亭D:卡拉马佐夫E:奥勃洛摩夫30、肖洛霍夫创作的作品有()(2分)A:《静静的顿河》B:《复活》C:《一个人的遭遇》D:《战争与和平》E:《安娜·卡列尼娜》31、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有()(2分)A:阿斯图里亚斯B:卡彭铁尔C:加西亚·马尔克斯D:鲁尔弗E:阿达莫夫32、泰戈尔创作中期的宗教抒情诗集有()(2分) A:《生辰集》B:《新月集》C:《园丁集》D:《吉檀迦利》E:《飞鸟集》三、文字题(共10题,共62分)33、名词解释:骑士文学(4分)34、名词解释:“湖畔派”(4分)35、名词解释:“社会问题剧”(4分)36、名词解释:“冰山原则”(4分)37、名词解释:《古兰经》(4分)38、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6分)39、《等待戈多》的象征意义是什么?(6分)40、简述《雪国》的艺术特色。
《外国文学史》第六章期末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第六章期末复习资料第六章 19 世纪文学(一)第一节概述浪漫主义思潮是: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
浪漫主义的兴起、与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德国古典哲学有密切关系。
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德国古典哲学的基调是唯心主义。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强烈的主观情感,注重抒发自我。
这是浪漫主义文学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
2、推崇想象力。
浪漫主义作家在创作中抒发自我感情时,其笔下大胆的想象也着实令人折服。
所以在浪漫主义文学中,作家可以在作品中驰骋想象、尽情发挥,天上人间无所不写。
3、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
在他们笔下,充满对城市文明的诅咒,往往同城市生活的丑恶、庸俗卑下只是为了衬托大自然的美和崇高,借以寄托对自由的理想。
4、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提出“回到中世纪”的口号。
中世纪民间文学充分体现了各国民族文化传统,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有助于唤起民族的觉醒。
因此,由于浪漫派作家的倡导,民间文学对革新当时文学的内容和形式都起了重大作用。
5、夸张的手法,强烈的对比、离奇的情节。
这是浪漫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最鲜明的特点。
强烈的对比,离奇的情节,鲜明夸张的人物形象,神话色彩以及奇特的异域情调和平凡的日常景象的交织、对照,就构成了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上的鲜明特征。
德国文学:德是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理论策源地。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中先后形成3个中心:①早期称为“耶拿派”,主要人物是一对理论家兄弟,施莱格尔兄弟,代表诗人诺瓦利斯(代表作《夜的颂歌》)、蒂克(贡献主要在民间文学方面,著有《民间童话集》,代表作《金发的艾克贝尔特》)。
活动中心是耶拿。
理论宣传阵地是1798创办的《雅典娜神殿》。
②另一个是“海德堡”派。
贡献主要是在于收集和整理德国民间文学。
代表人:阿尔尼姆、布伦塔诺。
他俩合作出版了民歌集《儿童的奇异号角》。
格林兄弟两人收集童话,编成《儿童与家庭童话集》。
③柏林又形成了一个浪漫主义文学的中心。
《外国文学史》复习个知识点

《外国文学史》复习220个知识点1、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
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根底,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2、古希腊位于地中海东北部,包含巴尔干半岛的地端〔即希腊半岛〕、爱琴海中数百个岛屿和小亚细亚西部沿海一带。
公元前十二世纪以前,地中海中的克里特岛和希腊半岛上的迈锡尼地区已经出现了奴隶制国家,有了相当兴旺的文化,史称“克里特—迈锡尼文化〞。
〔地理位置、特点、什么文化〕3、古代希腊流传至今的最早的文学作品是两部史诗——《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
相传这两部作品是诗人荷马所作,所以又叫“荷马史诗〞。
荷马问题的核心是史诗的作者和形成问题。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初的德国学者沃尔夫和拉赫曼提出“短歌说〞,以尼奇为代表的另一些德学学者坚持“统一说〞,赫尔曼为代表提出“根本核心说〞。
《伊利昂纪》是描写特洛亚战争的。
希腊主帅阿伽门农,主将阿基琉斯。
特洛亚方面的主将赫克托尔。
《奥德修纪》主人公是木马计的筹划者奥德修斯。
史诗写他从特洛亚回国途中在海上飘流期间发生的故事。
他的妻子珀涅罗珀,儿子帖雷马科。
4、古代希腊戏剧起源:是从狄俄倪索斯的祭典开展而来的。
狄倪索斯是酒神,也被希腊人尊为自然之神。
5、希腊悲剧艺术形式:戏剧的成分和合唱队的抒情成分,始终是悲剧的两个不可缺少的组成局部。
6、古希腊主要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史称三大悲剧诗人。
7、阿里斯托芬被恩格斯称为“喜剧之父〞。
作品《云》、《蛙》、《阿哈奈人》。
8、教会总揽和教会文学:欧洲封建社会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根本特点是:基督教在文化、教育、哲学、文艺以至整个精神领域里,占有绝对的总揽地位;基督教成了欧洲封建制度的支柱。
〔1405年基督教东西两派分裂,西派称为天主教〕。
教会思想总揽的主要武器是《圣经》。
《圣经》分《旧约》和《新约》〔西方教会文学最重要的是《新约》,X最重要的是《旧约》〕。
9、人民英雄史诗:中世纪早期人民文学的主要成绩是各族人民的英雄史诗,像日耳曼人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冰岛人民的“埃达〞和“萨迦〞。
《外国文学史》常考考点单项选择题(有答案)

《外国文学史》常考考点单项选择题(有答案)1、诗人荷马的国别是(A、)A、希腊B、意大利C、西班牙D、法国2、《伊利亚特》描写战争的交战双方是希腊人和(C)A、波斯人B、意大利人C、特洛亚人D、希伯来人3、《伊利亚特》中特洛亚方面的英雄是(B)A、普里阿摩斯B、赫克托尔C、阿伽门农D、帕里斯4、荷马大约生活的时代是(B)A、埃斯库罗斯B、索福克勒斯C、欧里庇得斯D、阿里斯托芬6、索福克勒斯所属国别是(A)A、希腊B、意大利C、西班牙D、法国7、《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最终对自己的惩罚是(D)A、饮下毒酒B、刎颈自尽C、鞭笞自身D、刺瞎双眼8、但丁生活和创作的时代是(B)A、古代B、中世纪C、近代D、现代9、但丁的诗集《新生》是(A)A、抒情诗B、哲理诗C、叙事诗D、散文诗10、但丁创作《神曲》所采用的语言是(C)A、希腊语B、拉丁语C、意C大利语D、西班牙语11、《神曲》中引导但丁游历天堂的人是(D)A、维吉尔B、荷马C、弗兰采斯加D、贝雅特里齐12、《神曲》中维吉尔象征的是(A)A、理性B、道德C、理想D、信仰13、恩格斯评价一位诗人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是(A)A、但丁B、薄伽丘C、莎士比亚D、塞万提斯14、塞万提斯的国别是(B)A、意大利B、西班牙C、法国D、英国15、《堂吉诃德》产生的时期是(C)A、古罗马时期B、中世纪C、文艺复兴时期D、启蒙运动时期16、《堂吉诃德》中堂吉诃德的仆人是(D)A、纪斯卡多B、霍拉旭C、奥尔恭D、桑丘潘沙17、《堂吉诃德》的体裁是(A)A、长篇小说B、叙事长诗C、戏剧D、人物传记18、《堂吉诃德》戏拟的文学样式是(D)A、骑士诗歌B、古典戏剧C、叙事诗D、骑士小说19、莎士比亚一生创作的剧本的数量是(B)A、26个B、37个C、48个D、59个20、《第十二夜》的剧种是(B)A、历史剧B、喜剧C、悲剧D、传奇剧21、不属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剧本是(A)A、《罗密欧与朱立叶》B、《哈姆莱特》C、《奥赛罗》D、《麦克白》22、《哈姆莱特》中阴谋篡位的奸王是(D)A、雷欧提斯B、波洛涅斯C、福丁布拉斯D、克劳狄斯23、莫里哀的国别是(B)A、英国B、法国C、德国D、俄国24、莫里哀在《吝啬鬼》中塑造的吝啬鬼形象是(C)A、夏洛克B、葛朗台C、阿巴贡D、泼留希金25、《伪君子》的剧种是(D)A、悲剧B、传奇剧C、历史剧D、喜剧26、《伪君子》中的女仆形象是(A)A、桃丽娜B、欧米尔C、玛利亚娜D、玛利亚27、歌德的国别是(C)A、歌德B、席勒C、雨果D、海涅29、《浮士德》中的魔鬼形象是(D)A、犹大B、撒旦C、克劳狄斯D、靡非斯特30、《浮士德》的文学体裁是(D)A、长篇小说B、中篇小说C、叙事诗D、诗剧31、青年歌德参加的重要文学运动是(A)A、狂飙突进运动B、文艺复兴运动C、古典主义运动D、浪漫主义运动32、拜伦的代表作是(A)A、《恰尔德。
外国文学史下(期末复习)

第六章 19世纪初期文学1、略述欧美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思想和文学基础。
(一)自由主义思潮:18世纪末以来,欧洲社会一直处于动荡不宁中,引起了人民的普遍失望和不满情绪,从而向往政治上的自由主义。
浪漫主义作家把政治自由的原则广泛运用到文学艺术领域,对个人独立和极端自由的强调,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
(二)社会心理:沉溺于好梦和幻想,悲观颓唐、消沉抑郁,感慨人生虚幻、命运多舛,理想破灭而对现实失望。
(三)德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是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理论基础,其基调是唯心主义,它对自我、灵感、想象的强调表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情绪。
(四)空想社会主义:企图以个人的空想计划来代替社会斗争,实现人类的解放,为浪漫主义者否定现实、憧憬未来提供了思想基础。
(五)文学传统及其演变:继承了中世纪的传奇文学和民间文学、18世纪感伤主义文学、卢梭的小说、德国狂飙突进时期文学乃至18世纪末出现的哥特小说。
反拨以尊崇权威、崇尚理性、克制情欲为宗旨的古典主义。
2、简述德、英、法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源于德国,由于政治分裂,经济落后,德国浪漫主义运动带有较大的保守性和神秘主义色彩。
反对古典主义,鼓吹创作自由,缺乏战斗精神,宗教色彩浓重。
德国早期的浪漫主义以两个文学团体为标志:耶拿派和海德堡派。
施莱格尔兄弟是前期浪漫派,布伦塔诺和阿尔尼姆是后期浪漫派,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童话。
海涅《论浪漫派》结束了浪漫主义在德国文学中的统治地位。
英国:英国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是所谓“湖畔派”三诗人,他们是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他们因厌恶城市文明而寄情自然,缅怀中古。
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和雪莱,还有济慈,他们思想激进,把诗歌革新推向新阶段。
华兹华斯:诗风格淳朴,清新自然,被誉为自然的诗人。
《抒情歌谣集》是英国浪漫主义宣言,诗作《丁登寺》被认为是不朽之作,歌颂自然美,开拓了以表现情感为主要特征的浪漫主义诗风。
柯勒律治:《古舟子咏》《忽必烈汗》认为想象是诗人的最高品质,而庸才只有幻想,不同意华兹华斯的完全采用村俗口语的主张,认为低微粗鄙的田园生活不可能产生好的语言。
外国文学史(6.2.8)--海涅生平简介

•
10 月 在哥丁根大学继续学习法学。
• 1821 年 1 月 因为格斗被罚停学半年。
•
4 月 在柏林大学注册,继续学习。
•
11 月 《诗集》出版
• 1822 年 8 月 6 日 访问波兰。
•
9 月 25 日 返回柏林。
• 1823 年 7 月 得到叔父自助区库克斯哈芬,在吕彻布特浴场疗养。
•
9 月 2 日 回汉堡。
•
16 日 到达巴黎。
• 1847 年 1 月初 《阿塔 · 特洛尔》出版。
• 1848 年 3 月 18 日 柏林爆发“三月革命”。
• 1851《浮士德博士》出版。
• 1854 年 10 月 4 日 《自白》、《卢苔齐芽》出版。
• 1856 年 2 月 17 日 海涅于早晨五点去世。
• 1815 年 5 月 15 日 签署维也纳合约。莱茵地区和贝尔克大公国 最终属于普鲁士。
•
9 月 海涅中学毕业。
• 1817 年 2 月 初的诗歌
海涅以西 · 弗洛伊特赫尔特 · 里森哈尔夫的笔名发表最
• 1819 年 12 月 11 日海涅在波恩大学注册上学。
• 1820 年 9 月 海涅在波恩大学退学。
• • 参考文献
• 《海涅名作欣赏》张玉书主编,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6 年 10 月第 1 版
•
——— 冯冰颖
里住了一个名叫勒 · 格朗的鼓手,这个法国人成了海涅的朋友。
• 1808 年 7 月 22 日 拿破仑签署在贝尔克大公国内解放犹太人的 法令。
• 1811 年 11 月 3 日 拿破仑骑马在皇家花园检阅部队,海涅亲眼 见到了拿破仑。
• 1812 年 3 月 11 日 拿破仑颁布诏书,解放普鲁士的犹太人。
六(1、2)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对外汉语

第六章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学习要求了解19世纪初期社会文化背景,掌握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与其特征,各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简况和代表作家作品。
着重雨果创作的人道主义特点和浪漫主义创作风格。
第一节: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概述浪漫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1789年法国大革命自由主义思潮雨果:“文学自由正是政治自由的新生女儿”,“浪漫主义不过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而已”。
德国古典哲学:天才,灵感,自由、创造、想象、情感,直觉空想社会主义名词解释: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概念源于中世纪的“罗曼司”(Romance),来自拉丁语,指中世纪的骑士生活、骑士传奇、英雄美女的爱情和风流韵事等。
罗曼司在17世纪中叶转为“浪漫的”(Romantic),具有“想象的”、“传奇般的”、“不切实际的”、“忧郁的”多重含义。
“浪漫主义”(Romanticism)是指19世纪初在英、法、德三个主要国家出现的文化环境,共同的特点是崇拜感情,崇拜大自然,反对古典主义的权威和传统。
19世纪初期政治、哲学、音乐、绘画、文学都表现出浪漫主义的特点,结成了一个统一的浪漫主义文化环境,展示了浪漫主义时代的风貌。
名词解释:浪漫主义文学思潮18c90s-19c30s,首先在德国产生,影响到英法,很快在欧洲各国流行起来,并波与美洲和其他地区的文学思潮。
它是法国大革命后,欧洲封建制度开始崩溃、资本主义制度逐步确立、劳资矛盾日益尖锐以与民族XX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
作为创作方法的浪漫主义古已有之。
海涅海涅在德国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他既是德国浪漫主义的“幻想之王”,又宣告了浪漫主义的结束。
1833年他发表了《论浪漫派》一文,对德国浪漫派进行全面抨击,宣告浪漫主义在德国文学中的统治地位的结束。
之后他转向了现实主义。
海涅抒情诗的语言音乐性强,许多音乐家从中取材谱曲。
《一棵松树在北方》被谱成77种不同的歌曲,《你好像一朵鲜花》有250多种曲谱,仅舒曼一人就谱了《诗歌集》中的数十首诗为歌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诗歌集》的浪漫主义特色也表现在它的丰 富想象、幻想和理想上。
海涅在 《诗歌集 》中写了形形色色的梦境 。 • 《梦影曲》全部是对梦境的描写,其他一部分的诗也写了不少
的梦 。 诗人梦见热烈的爱情和忧郁的歌 , • 梦见荒野林莽中美女挖坟穴 , • 梦见嫁别人的恋人 , • 梦见陷入恐怖之中的窘迫 , • 梦见无休止的圆舞, • 梦见幸福、月光和花林 , • 梦见与死公主相爱, • 梦见自己痛哭失去的爱情 , • 梦见自己作了天主 , • 梦见久别的恋人的诉苦与后悔 • ⋯⋯ • 梦神总是伴着诗人,诗人的旧梦刚飞驰 , 又进人新的梦境 。诗
德国浪漫主义最后的幻想大王 --- 海涅诗歌中的浪漫主
义思想
——
• “ 古典艺术只表现有限的事
物,它塑造的形象都可以和
艺术家的思想完全一致。浪
漫主义艺术表现的,或者不
如说暗示的,乃是无限的事
物,尽是些虚幻的关系,他
们仰仗的是一套传统的象征
手法,或者进而仰仗譬喻,
基督自己就试图以各式各样
的譬喻来阐明他的唯灵论的
人的梦是他现实感受的伸延 , 梦也是他内心的自由天地 。在梦 的土国中,诗人就是爱神 , 就是上帝 , 就是受过创伤的他自己 , 就是梦想家。在梦里 , 诗人可以摆脱现实的痛苦 , 也痛苦得比现 实的更深 ; 诗人可以追梦,现实中曾有过和不曾有过的欢乐 , 也 才有构想中的欢乐的现实。
3. 《诗歌集》的浪漫主义特色更表现在它对爱情和女 性的描写上。 《三版序》 这是夜莺 , 它在歌唱爱情和相思的苦情。 歌唱眼泪和欢笑 , 它凄凉地欢呼 , 它快乐的吸泣 ⋯ ⋯
代表作《诗歌集 》的浪漫 主义特色
( 1 )首先表 现在它的中世纪的色泽 ; 东方情怀
还 乡曲 7
恒河边芬芳明 媚 ,
巨树的花儿灿烂争妍 ,
美丽的恬静的人 民 ,
骑士的幻想
“ 骑士 已经 面 白如 纸—我的梦的跟 着他同时消 逝”
抒情擂曲 2 8 我不相信什么恶 魔, 地狱和地狱 的酷 刑, 我只相信你的眼 睛,
思想。”
•
—— 海涅《浪漫主
义》
• 德国的浪漫派与法国的浪 பைடு நூலகம்派不同:
• 在德国 , 消极浪漫主义占主 导地位。这种浪漫派反歌德 和席勒的古典文学 , 是反动 “神圣同盟”的嫡子。海涅 在《论浪漫派》一书中嘲笑 浪漫派 , 说德国浪漫派“是 中世纪文艺的复活” ,“ 是一 朵从基督的鲜血里萌生出来 的苦难之花。”
罗雷莱女妖的传说、伊尔赛河的公主的传说、人鱼姑娘的传说 , 都构成 海涅诗的灵感;
民歌的一些说法与句子如 :“ 眼泪里迸发出许多花朵” ( 《抒情括曲 孰》 ), 情人“坐在菩提树下面” ( 《抒情擂曲 58 》 ) 、“假使我是一 只小鸟” ( 《抒情擂曲》 59) 、燕子在爱人窗畔营巢 ( 《还乡曲 4 》 ) 常 为诗人借用 , 民间传说中以“天鹅之歌”喻诗人绝笔之作;
民歌中以“苦命花”象征不幸的爱情 , 海涅也 把它们引入自己的诗篇
⋯⋯
诗人所与之联系的民间文学 , 多是浪漫的传说、想象的民歌 , 很少现实 摹描式的生活故事与生活歌曲。
4. 《诗歌集》的浪漫主义特色还表现在它同民间文学 和前人浪漫文学的联系。
《诗歌集》中引用民间传说和民歌中的题材、人物、故事 , 更为普遍 ; 采 用民歌的形式或改写民歌 , 也很不少。
《罗曼采曲》中的《可怜的彼得》用民歌体写诗 人与阿玛莉的关系 ;
《董 · 拉密罗》是根据民歌改作的 ;
《后悔之歌》模拟了民歌《碧髯骑士》的诗句《一四行诗 · 龙岩之夜》 从“龙岩少女”的传说得到启发 ;
• 不过 , 德国也有少数罕见的积 极浪漫主义者 , 早期的海涅就 是一个。海涅后期是革命民主 主义诗人 , 批判浪漫派 ; 但也曾 “自称是德国浪漫主义最后的 幻想大王”。海涅早年的《诗 歌集》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中 的灿烂的明珠 , 它继承歌德和 席勒的“狂飙突进”精神 , 反 映德国青年一代挣脱旧的精神 枷锁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