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比重试验

土的比重试验
土的比重试验

土的比重试验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土的比重试验

比重瓶法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试验法适用于粒径小于5mm的土。

仪器设备:比重瓶、天平、恒温水槽、砂浴、真空抽气设备、温度计

操作步骤:

1、将比重瓶烘干,将15g烘干土装入100mL比重瓶内(若用50mL 比重瓶,装烘干土约12g),称量。

2、为排出土中空气,将已装有干土的比重瓶,注蒸馏水至瓶的一半处,摇动比重瓶,土样侵泡20h以上,再将瓶在砂浴中煮沸,煮沸时间自悬沸腾时算起,砂及低液限黏土应不少于30min,高液限黏土应不少于1h,使土粒分散。注意沸腾后调节砂浴温度,不使土液溢出瓶外。

3、如系长颈比重瓶,用滴管调整液面恰至刻度处(以弯月面下缘为准),擦干瓶外及瓶内壁刻度以上部分的水,称瓶、水、土总质量。如系短颈比重瓶,将纯水注满,使多余水分自瓶塞毛细管中溢出,将瓶外水分擦干后,称瓶、水、土总质量,称量后立即测出瓶内水的温度,准确至0.5℃。

4、根据测得的温度,从已绘制的温度与瓶、水总质量关系曲线中查得瓶水总质量。如比重瓶体积事先未经温度校正,则立即倾去悬液,洗净比重瓶,注入事先煮沸过且与试验时同温度的蒸馏水至同

一体积刻度处,短颈比重瓶则注水至满,按本试验3步骤调整液面后,将瓶外水分擦干,称瓶、水总质量。

5、如系砂土,煮沸时砂粒易跳出,允许用真空抽气法代替煮沸法排出土中空气,其余步骤与本试验3、4相同。

6、对含有某一定量的可溶盐、不亲性胶体或有机质的土,必须用中性液体(如煤油)测定,并用真空抽气法排出土中气体。真空压力表读数宜为100kPa,抽气时间1-2h(直至悬液内无气泡为止),其余步骤同本实验3、4相同。

7、本试验称量应准确至0.001g。

结果整理:

用蒸馏水测定时,按下式计算比重:

式中:G s—土的比重,计算至0.001;

m s—干土质量(g);

m1—瓶、水总质量(g);

m2—瓶、水、土总质量(g);

G wt—t℃时蒸馏水的比重(水的比重可查物理手册),准确至

0.001.

精密度和允许差:

本试验必须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取其算上平均值,以两位小数表示,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0.02。

18.3土的比重试验(比重瓶法)试验

土的比重试验(比重瓶法)试验实施细则 根据现行规范《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制定本土的比重试验(比重瓶法)试验实施细则。 一、仪器设备要求: 1. 比重瓶、 2. 天平、 3. 恒温水槽、 4. 砂浴、 5. 真空抽气设备、 6. 温度计。 二、操作方法与步骤 1、将比重瓶烘干,将15g 烘干土装入100mL 比重瓶内(若用50mL 比重瓶,装烘干土约12g ),称量。 2、为排出土中空气,将已装有干土的比重瓶,注蒸馏水至瓶的一半处,摇动比重瓶,土样侵泡20h 以上,再将瓶在砂浴中煮沸,煮沸时间自悬沸腾时算起,砂及低液限黏土应不少于30min ,高液限黏土应不少于1h ,使土粒分散。注意沸腾后调节砂浴温度,不使土液溢出瓶外。 3、如系长颈比重瓶,用滴管调整液面恰至刻度处(以弯月面下缘为准),擦干瓶外及瓶内壁刻度以上部分的水,称瓶、水、土总质量。如系短颈比重瓶,将纯水注满,使多余水分自瓶塞毛细管中溢出,将瓶外水分擦干后,称瓶、水、土总质量,称量后立即测出瓶内水的温度,准确至0.5℃。 4、根据测得的温度,从已绘制的温度与瓶、水总质量关系曲线中查得瓶水总质量。如比重瓶体积事先未经温度校正,则立即倾去悬液,洗净比重瓶,注入事先煮沸过且与试验时同温度的蒸馏水至同一体积刻度处,短颈比重瓶则注水至满,按本试验3步骤调整液面后,将瓶外水分擦干,称瓶、水总质量。 5、如系砂土,煮沸时砂粒易跳出,允许用真空抽气法代替煮沸法排出土中空气,其余步骤与本试验3、4相同。 6、对含有某一定量的可溶盐、不亲性胶体或有机质的土,必须用中性液体(如煤油)测定,并用真空抽气法排出土中气体。真空压力表读数宜为100kPa ,抽气时间1-2h (直至悬液内无气泡为止),其余步骤同本实验3、4相同。 7、本试验称量应准确至0.001g 。 结果整理: 用蒸馏水测定时,按下式计算比重: wt 2 1G m m m m G s s s ?-+= 式中:G s —土的比重,计算至0.001; m s —干土质量(g ); m 1—瓶、水总质量(g ); m 2—瓶、水、土总质量(g ); G wt —t℃时蒸馏水的比重(水的比重可查物理手册),准确至0.001.

混凝土的收缩主要有塑性收缩

混凝土的收缩主要有塑性收缩、自收缩、干燥收缩和碳化收缩。 2.1 塑性收缩 塑性收缩是新拌混凝土失水引起的收缩。它的失水是由表面脱水而引起。新拌混凝土颗粒之间的空间完全充满水,当高风速、低相对湿度、高气温和高的混凝土温度等因素作用时,水从浆体向表面移动,从表面脱水,这时,产生毛细管负压力,随着失水增加,毛细管负压逐渐增大,产生收缩力,使浆体产生收缩。当收缩力大于基体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使表面产生开裂。据试验,混凝土早期塑性收缩最大速率发生在浇筑后1~4 小时,此后收缩平缓。因此在收缩速度较大的时期特别要采取保护措施以避免混凝土开裂。 影响混凝土塑性收缩的主要因素是风速、相对湿度、气温和混凝土本身的温度。高风速、低相对湿度、高气温和高的混凝土温度将使混凝土的失水加剧,从而增加塑性收缩。混凝土的收缩在夏季最为严重。据认为,若混凝土表面脱水速率超过0.5kg/ (m2?h),则失水速率将大于渗出水到达混凝土表面的速率,并造成毛细管负压,引起塑性收缩,如蒸发速率超过1.0kg/ (m2?h),需采取预防开裂的措施。 2.2 化学减缩 化学减缩主要是无水熟料与水起化学反应,使固相体积逐渐增加而水泥—水体系的总体积逐渐减少的缘故。具体地说是由水化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平均密度不同所引起。如果进一步分析,则可以认为是水泥与水起化学反应过程中,原来的自由水成为水化产物的一部分,使它的比容由原来的1cm3/g 变成约 0.75cm3/ g 的缘故。也就是说,硅酸盐水泥的化学减缩量约为化学结合水的 25 %。因此可以认为,化学结合水量大的水泥,其最终化学减缩量也大。硅酸 盐水泥的各个组成矿物有不同的化学减缩量,C3A 的化学减缩量最大。C3A 的收缩率是C2S 的3 倍,几乎是C4AF 的5 倍。因此C3A 含量高的水泥易因 早期的温度收缩、自收缩和干燥收缩而开裂。为了防止混凝土开裂,应尽量使用 C3A 含量低的水泥。 2.3 干燥收缩 干燥收缩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在混凝土硬化后较长时间产生的水分蒸发引起的。由于集料的干燥收缩很小,因此混凝土的干燥收缩主要是水泥石干燥收缩造成的。水泥石干燥收缩理论有:毛细管张力学说、表面吸附学说和夹层水学说等,不论哪种学说,都是水分蒸发引起的。混凝土的水分蒸发、干燥过程是由外向内、又表及里,逐渐发展的。由于混凝土蒸发、干燥非常缓慢,产生干燥收缩裂缝多数在一个月以上,有时甚至一年半载,而且裂缝产生在表层很浅的位置,裂缝细微,有时呈平行线状或网状,常常不被人们注视。但是应当特别注意,由于碳化和钢筋锈蚀的作用,干缩裂缝不仅严重损害薄壁结构的抗渗性和耐久性,也会使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裂缝发展成为更严重的裂缝,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影响混凝土干燥收缩的因素主要有水泥品种、水泥用量、用水量、骨料品种、砂率、外加剂、掺合料、混凝土的养护等。水泥的干缩率为:矿渣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 中低热水 泥> 粉煤灰水泥。水泥用量、用水量大,干缩也大,砂率也有这种倾向。不同品种粗骨料对收缩的抵抗性为:石灰岩> 安山岩> 砂岩。使用石灰岩为粗骨料的 混凝土比使用砂岩的混凝土,收缩可以降低20 %~30 %,因为石灰岩在干湿条

浅谈混凝土梁底填充墙顶收缩变形的控制(标准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浅谈混凝土梁底填充墙顶收缩变 形的控制(标准版)

浅谈混凝土梁底填充墙顶收缩变形的控制 (标准版) 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邢台市港龙商贸工程为框架结构,本工程的砌体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砌块强度不小于MU5,室内地坪以上用M5砂浆,以下用M7.5水泥砂浆砌筑。内外墙的厚度为200mm。施工顺序为结合主体拆模时间,由下至上空插进行。本文介绍混凝土结构梁底填充墙顶收缩变形的控制技术。 一、砌筑标准。 1、自砌块生产日期起算,通风养护预干缩不低于40d,按试验标准进行钻芯取样。取样完毕后,采用接触式含水率测试仪进行现场检测,待平均含水率低于18%时,砌块上墙。 2、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前,根据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图绘制砌块排列图。画出皮数控制线和砌块高度。 二、砌筑工艺 施工顺序:放线→排砖撂底→选砖→盘角→挂线→砌砖→构造柱

及过梁施工→砌砖→顶砖→收口。 1、砌筑砂浆。 为克服砌筑砂浆因砌块吸水而降低强度的缺陷,选择与砌块相容性好、粘附力强的石膏为砌筑砂浆胶凝材料。采用M5石膏混合砂浆砌筑。 2、砌筑方法。 (1)砌筑前将砌块砌筑面的粉尘用喷雾器吹干净并湿润,表层30mm 深处含水率控制在10∽15%。 (2)砂浆稠度按80∽100mm控制,水平缝采用平铺砂浆揉动挤压法砌筑,并严格控制。 (3)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的上下皮砌块的竖向灰缝应相互错开,错开长度宜为300mm且不少于150mm。若不能满足时,在水平灰缝设置2Φ6拉接钢筋或Φ4钢筋网片。 在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的转角处采用纵横墙的砌块相互搭砌,隔皮砌块露端面的方法。 (4)砌筑过程中,砌体与框架柱及剪力墙的节点缝逐皮填补砂浆后,再每侧划入30mm深,每砌完5皮砌块,用嵌缝抹子将内外灰缝原浆压实,以封闭毛细孔。砌至接近框架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

混凝土的收缩

混凝土的收缩、开裂及其评价与防治- - 摘要:长期以来,混凝土的收缩性质受人关注,但除了大坝以外,通常只测定混凝土的干缩值,并以其评定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然而,随着水泥与混凝土的生产和结构工程技术的发展,温度收缩和自身收缩日益成为引起开裂的主要收缩现象。同时,由于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加速,弹性模量,徐变松弛等参数随之变化,造成开裂趋势明显加大。因此,更新评价和预测混凝土收缩与开裂的方法,寻求改善现今混凝土抗裂性能的方法已经十分必要和紧迫。 摘要:长期以来,混凝土的收缩性质受人关注,但除了大坝以外,通常只测定混凝土的干缩值,并以其评定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然而,随着水泥与混凝土的生产和结构工程技术的发展,温度收缩和自身收缩日益成为引起开裂的主要收缩现象。同时,由于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加速,弹性模量,徐变松弛等参数随之变化,造成开裂趋势明显加大。因此,更新评价和预测混凝土收缩与开裂的方法,寻求改善现今混凝土抗裂性能的方法已经十分必要和紧迫。 一、概述 自20世纪初起,人们就已经认识到大体积水混凝土会因为水泥水化时放热散发缓慢而 产生明显的温升,并在随后的降温过程体积收缩受约束而出现开裂。为了减小水化放热产生的影响,开始采用掺火山灰的办法,30年代又开发出低热水泥,以后还利用加大粗骨料粒径、非常低的水泥用量、预冷拌合物原材料、限制浇注层高和管道冷却等措施,进一步获得降低水化温峰、抑制温度裂缝的效果。 另一类混凝土结构物,例如路面、机场跑道、桥面板等,由于混凝土暴露土暴露面积比较大,又会在失水产生的干燥收缩显著时开裂。人们又逐渐开发出浇水、喷雾以及喷洒成膜化合物(在我国称养护剂)等解决办法。 近几十年来,基础、桥梁、隧道衬砌以及其他构件尺寸并不大的结构混凝土开裂的现象增多,同时发现干燥收缩通常在这里并不重要了。水化热以及温度变化已经成为引起素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约束应力和开裂的主导原因。为此,美国混凝土学会修改了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任何现浇混凝土,其尺寸达到必须解决水化热及随之引起的体积变形问题,以最大限度减少开裂影响的,即称为大体积混凝土。 本文就现今混凝土结构存在开裂现象普遍的主要原因,以及目前国内外对收缩与开裂问题的

(完整版)土的比重试验(比重瓶法).docx

土的比重试验 比重瓶法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试验法适用于粒径小于5mm 的土。 仪器设备:比重瓶、天平、恒温水槽、砂浴、真空抽气设备、温度计 操作步骤: 1、将比重瓶烘干,将15g 烘干土装入 100mL 比重瓶内(若用50mL 比重瓶,装 烘干土约 12g),称量。 2、为排出土中空气,将已装有干土的比重瓶,注蒸馏水至瓶的一半处,摇动比 重瓶,土样侵泡 20h 以上,再将瓶在砂浴中煮沸,煮沸时间自悬沸腾时算起,砂及低液限黏土应不少于30min,高液限黏土应不少于1h,使土粒分散。注意沸腾后调节砂浴温度,不使土液溢出瓶外。 3、如系长颈比重瓶,用滴管调整液面恰至刻度处(以弯月面下缘为准),擦干瓶 外及瓶内壁刻度以上部分的水,称瓶、水、土总质量。如系短颈比重瓶,将纯水 注满,使多余水分自瓶塞毛细管中溢出,将瓶外水分擦干后,称瓶、水、土总质 量,称量后立即测出瓶内水的温度,准确至0.5℃。 4、根据测得的温度,从已绘制的温度与瓶、水总质量关系曲线中查得瓶水总质 量。如比重瓶体积事先未经温度校正,则立即倾去悬液,洗净比重瓶,注入事先 煮沸过且与试验时同温度的蒸馏水至同一体积刻度处,短颈比重瓶则注水至满, 按本试验 3 步骤调整液面后,将瓶外水分擦干,称瓶、水总质量。 5、如系砂土,煮沸时砂粒易跳出,允许用真空抽气法代替煮沸法排出土中空气, 其余步骤与本试验3、4 相同。 6、对含有某一定量的可溶盐、不亲性胶体或有机质的土,必须用中性液体(如

煤油)测定,并用真空抽气法排出土中气体。真空压力表读数宜为100kPa,抽气时间 1-2h(直至悬液内无气泡为止),其余步骤同本实验3、4 相同。 7、本试验称量应准确至0.001g。 结果整理: 用蒸馏水测定时,按下式计算比重: G s m s G wt m s m1m2 式中: G s—土的比重,计算至0.001; m s—干土质量( g); m1—瓶、水总质量( g); m2—瓶、水、土总质量( g); G wt—t℃时蒸馏水的比重(水的比重可查物理手册),准确至0.001.精密度和允许差: 本试验必须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取其算上平均值,以两位小数表示,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 0.02。

混凝土的变形性能

6.5 混凝土的变形性能 混凝土的变形包括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非荷载下的变形,分为混凝土的化学收缩、干湿变形及温度变形;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分为短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及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徐变。 一、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一)化学收缩(自生体积变形) 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物的固体体积,比反应前物质的总体积小,从而引起混凝土的收缩,称为化学收缩。 特点:不能恢复,收缩值较小,对混凝土结构没有破坏作用,但在混凝土内部可能产生微细裂缝而影响承载状态和耐久性。 (二)干湿变形(物理收缩) 干湿变形是指由于混凝土周围环境湿度的变化,会引起混凝土的干湿变形,表现为干缩湿胀。 1.产生原因 混凝土在干燥过程中,由于毛细孔水的蒸发,使毛细孔中形成负压,随着空气湿度的降低,负压逐渐增大,产生收缩力,导致混凝土收缩。同时,水泥凝胶体颗粒的吸附水也发生部分蒸发,凝胶体因失水而产生紧缩。当混凝土在水中硬化时,体积产生轻微膨胀,这是由于凝胶体中胶体粒子的吸附水膜增厚,胶体粒子间的距离增大所致。 2.危害性 混凝土的干湿变形量很小,一般无破坏作用。但干缩变形对混凝土危害较大,干缩能使砼表面产生较大的拉应力而导致开裂,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抗冻、抗侵蚀等耐久性能。 3.影响因素 (1)水泥的用量、细度及品种 水灰比不变:水泥用量愈多,砼干缩率越大;水泥颗粒愈细,砼干缩率越大。 (2)水灰比的影响 水泥用量不变:水灰比越大,干缩率越大。 (3)施工质量的影响

延长养护时间能推迟干缩变形的发生和发展,但影响甚微;采用湿热法处理养护砼,可有效减小砼的干缩率。 (4)骨料的影响 骨料含量多的混凝土,干缩率较小。 (三)温度变形 温度变形是指混凝土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热胀冷缩变形。混凝土的温度变形系数α 为(1~1.5)×10-5/ ℃ ,即温度每升高1℃,每1m胀缩0.01~0.015mm。温度变形对大体积混凝土、纵长的砼结构、大面积砼工程极为不利,易使这些混凝土造成温度裂缝。可采取的措施为:采用低热水泥,减少水泥用量,掺加缓凝剂,采用人工降温,设温度伸缩缝,以及在结构内配置温度钢筋等,以减少因温度变形而引起的混凝土质量问题。 二、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一)混凝土在短期作用下的变形 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石、砂、石、游离水、气泡等组成的不匀质的多组分三相复合材料,为弹塑性体。受力时既产生弹性变形,又产生塑性变形,其应力应变关系呈曲线,如图。卸荷后能恢复 的应变ε 弹是由混凝土的弹性应变引起的,称为弹性应变;剩余的不能恢复的应变ε 塑 ,则是由混凝 土的塑性应变引起的,称为塑性应变。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在应力-应变曲线上任一点的应力σ与其应变ε的比值,称为混凝土在该应力下的变形模量。影响混凝土弹性模量的主要因素有混凝土的强度、骨料的含量及其弹性模量以及养护条件等。 图6.5.1 混凝土在压力作用下的应力-应变曲线

土粒比重测量方案

土粒比重实验方案 一、实验名称 比重瓶法测量洗盐后土体土粒比重实验 二、实验目的 获得土样的土粒比重 三、实验仪器 1、比重瓶:容积100mL或50mL,分长颈短颈两种。本次实验拟采用100mL 短颈比重瓶。 2、恒温水槽:准确度应为±1?C。 3、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01g。 4、温度计 5、纯水 6、砂浴 四、实验步骤 1、试样准备 将待测土样洗盐后置于烘干箱烘干,取出烘干土样研碎后再次置于烘干箱内烘干。 1、比重瓶校准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a.重瓶洗净烘干,置于干燥器内,冷却后称量,准确至0.001g。 b.将煮沸后的纯水注满短颈比重瓶,塞紧瓶塞,多余水从瓶塞毛细管中溢出。将比重瓶放入恒温水槽直至瓶内液体温度稳定,取出比重瓶擦干外壁,称量瓶、水总质量,准确至0.001g,测定恒温水槽水温,准确至0.5?C。 c.调节数个恒温水槽内的温度,温差为5?C,测定不同温度下的瓶、水总质量。每个温度时均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0.002g,取两次测值的平均值。绘制温度与瓶、水总质量关系曲线。

2、将比重瓶洗净烘干,称烘干试样15g装入比重瓶,称量瓶和试样的总质量,准确至0.001g。 3、向比重瓶注入半瓶纯水,摇动比重瓶,并放在砂浴上煮沸1h。 4、将煮沸后的纯水装入有试样悬液的比重瓶,将比重瓶注满,塞紧瓶塞,多余水分自瓶塞毛细管中溢出。将比重瓶置于恒温水槽内至温度稳定,且上部悬液澄清。取出比重瓶擦干瓶外壁,称比重瓶、水、试样总质量准确至0.001g,并测定瓶内水温,准确至0.5?C 5、从步骤1获得的温度与瓶、水总质量的关系曲线查得该温度下的瓶、水总质量。 五、数据处理 m d——烘干土试样质量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 第一节 筛析法 一、试验目的 测定小于某粒径的颗粒或粒组占砂土质量的百分数,以便了解土的粒度成分,并作为砂土分类及土工建筑选料的依据。 二、基本原理 筛析法是利用一套孔径不同的标准筛来分离一定量的砂土中与筛孔径相应的粒组,而后称量,计算各粒组的相对含量,确定砂土的粒度成分。此法适用于分离粒径大于的粒组。 三、仪器设备 1、标准筛一套(图1-1); 2、普通天平:称量500g ,最小分度值; 3、磁钵及橡皮头研棒; 4、毛刷、白纸、尺等。 四、操作步骤 1、制备土样 (1) 风干土样,将土样摊成薄层,在空气中放1~2天, 使土中水分蒸发。若土样已干, 则可直接使用。 (2) 若试样中有结块时,可将试样倒入磁钵中,用橡皮头研棒研磨,使结块成为单独颗粒为止。但须注意,研磨力度要合适,不能把颗粒研碎。 (3) 从准备好的土样中取代表性试样,数量如下: 最大粒径小于2mm 者,取100~300g ; 顶盖 2mm 1mm 底盘 1 2 3 取走 取走 4 图1-1标准筛 图1-2 四分法图解

最大粒径为2~10mm 之间的,取300~1000g ; 最大粒径为10~20mm 之间的,取1000~2000g ; 最大粒径为20~40mm 之间的,取2000~4000g ; 最大粒径大于40mm 者,取4000g 以上。 用四分法来选取试样,方法如下:将土样拌匀,倒在纸上成圆锥形(图, 然后用尺以圆锥顶点为中心,向一定方向旋转(图, 使圆锥成为1~2cm 厚的圆饼状。继而用尺划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把土样分成四等份,取走相同的两份(图、图, 将留下的两份土样拌匀;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剩下的土样约等于需要量为止。 2、过筛及称量 (1) 用普通天平称取一定量的试样, 准确至; (2) 检查标准筛叠放顺序是否正确(大孔径在上,小孔径在下),筛孔是否干净,若夹有土粒,需刷净。将已称量的试样倒入顶层筛盘中,盖好盖,用手或摇筛机摇振,持续时间一般为10~15min, 然后按从上至下的顺序取下筛盘,在白纸上用手轻叩筛盘,摇晃,直到筛净为止。将漏在白纸上的土粒倒入下一层筛盘内,按此顺序,直到最末一层筛盘筛净为止。 (3) 称量留在各筛盘上的土粒质量,准确至, 并测量试样中最大颗粒的直径。若大于2mm 的颗粒超过50%,再用粗筛进行分析。 五、成果整理 1、某粒径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比按下式计算,准确至小数后一位。 %100?= B A m m X (1-1) 式中,X 为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比,%;m A 为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g ;m B 为所取试样总质量,g 。 各筛盘上土粒的质量之和与筛前所称试样的质量之差不得大于1%,否则应重新试验。若两者差值小于1%, 应分析试验过程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分配给某些粒组;最终,各粒组百分含量之和应等于100%,将试验数据填写在记录表中。 2、查土类 若粒径小于的含量大于50% 则该土不是砂土,而是细粒土,将这一部分用密度计法(见第二节)继续分析。 3、在单对数坐标上绘制颗粒大小分布曲线,求不均匀系数u C 和曲率系数C C ,说明该土的均一性,并确定土的名称。 4、填写试验报告。 六、注意事项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 第一节 筛析法 一、试验目的 测定小于某粒径的颗粒或粒组占砂土质量的百分数,以便了解土的粒度成分,并作为砂土分类及土工建筑选料的依据。 二、基本原理 筛析法是利用一套孔径不同的标准筛来分离一定量的砂土中与筛孔径相应的粒组,而后称量,计算各粒组的相对含量,确定砂土的粒度成分。此法适用于分离粒径大于的粒组。 三、仪器设备 1、标准筛一套(图1-1); 2、普通天平:称量500g ,最小分度值; 3、磁钵及橡皮头研棒; 4、毛刷、白纸、尺等。 四、操作步骤 1、制备土样 (1) 风干土样,将土样摊成薄层,在空气中放1~2天, 使土中水分蒸发。若土样已干, 则可直接使用。 (2) 若试样中有结块时,可将试样倒入磁钵中,用橡皮头研棒研磨,使结块成为单独颗粒为止。但须注意,研磨力度要合适,不能把颗粒研碎。 (3) 从准备好的土样中取代表性试样,数量如下: 最大粒径小于2mm 者,取100~300g ; 最大粒径为2~10mm 之间的,取300~1000g ; 最大粒径为10~20mm 之间的,取1000~2000g ; 最大粒径为20~40mm 之间的,取2000~4000g ; 最大粒径大于40mm 者,取4000g 以上。 顶盖 2mm 1mm 底盘 1 2 3 取走 取走 4 图1-1标准筛 图1-2 四分法图解

用四分法来选取试样,方法如下:将土样拌匀,倒在纸上成圆锥形(图, 然后用尺以圆锥顶点为中心,向一定方向旋转(图, 使圆锥成为1~2cm 厚的圆饼状。继而用尺划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把土样分成四等份,取走相同的两份(图、图, 将留下的两份土样拌匀;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剩下的土样约等于需要量为止。 2、过筛及称量 (1) 用普通天平称取一定量的试样, 准确至; (2) 检查标准筛叠放顺序是否正确(大孔径在上,小孔径在下),筛孔是否干净,若夹有土粒,需刷净。将已称量的试样倒入顶层筛盘中,盖好盖,用手或摇筛机摇振,持续时间一般为10~15min, 然后按从上至下的顺序取下筛盘,在白纸上用手轻叩筛盘,摇晃,直到筛净为止。将漏在白纸上的土粒倒入下一层筛盘内,按此顺序,直到最末一层筛盘筛净为止。 (3) 称量留在各筛盘上的土粒质量,准确至, 并测量试样中最大颗粒的直径。若大于2mm 的颗粒超过50%,再用粗筛进行分析。 五、成果整理 1、某粒径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比按下式计算,准确至小数后一位。 %100?= B A m m X (1- 1) 式中,X 为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比,%;m A 为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g ;m B 为所取试样总质量,g 。 各筛盘上土粒的质量之和与筛前所称试样的质量之差不得大于1%,否则应重新试验。若两者差值小于1%, 应分析试验过程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分配给某些粒组;最终,各粒组百分含量之和应等于100%,将试验数据填写在记录表中。 2、查土类 若粒径小于的含量大于50% 则该土不是砂土,而是细粒土,将这一部分用密度计法(见第二节)继续分析。 3、在单对数坐标上绘制颗粒大小分布曲线,求不均匀系数u C 和曲率系数C C ,说明该土的均一性,并确定土的名称。 4、填写试验报告。 六、注意事项 1、在筛析中,尤其是将试样由一器皿倒入另一器皿时,要避免微小颗粒的飞扬。 2、过筛后,要检查筛孔中是否夹有颗粒,若夹有颗粒,应将颗粒轻轻刷下,放入该筛盘上的土样中,一并称量。 七、思考题

土的比重试验

土的比重试验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土的比重试验 比重瓶法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试验法适用于粒径小于5mm的土。 仪器设备:比重瓶、天平、恒温水槽、砂浴、真空抽气设备、温度计 操作步骤: 1、将比重瓶烘干,将15g烘干土装入100mL比重瓶内(若用50mL 比重瓶,装烘干土约12g),称量。 2、为排出土中空气,将已装有干土的比重瓶,注蒸馏水至瓶的一半处,摇动比重瓶,土样侵泡20h以上,再将瓶在砂浴中煮沸,煮沸时间自悬沸腾时算起,砂及低液限黏土应不少于30min,高液限黏土应不少于1h,使土粒分散。注意沸腾后调节砂浴温度,不使土液溢出瓶外。 3、如系长颈比重瓶,用滴管调整液面恰至刻度处(以弯月面下缘为准),擦干瓶外及瓶内壁刻度以上部分的水,称瓶、水、土总质量。如系短颈比重瓶,将纯水注满,使多余水分自瓶塞毛细管中溢出,将瓶外水分擦干后,称瓶、水、土总质量,称量后立即测出瓶内水的温度,准确至0.5℃。 4、根据测得的温度,从已绘制的温度与瓶、水总质量关系曲线中查得瓶水总质量。如比重瓶体积事先未经温度校正,则立即倾去悬液,洗净比重瓶,注入事先煮沸过且与试验时同温度的蒸馏水至同

一体积刻度处,短颈比重瓶则注水至满,按本试验3步骤调整液面后,将瓶外水分擦干,称瓶、水总质量。 5、如系砂土,煮沸时砂粒易跳出,允许用真空抽气法代替煮沸法排出土中空气,其余步骤与本试验3、4相同。 6、对含有某一定量的可溶盐、不亲性胶体或有机质的土,必须用中性液体(如煤油)测定,并用真空抽气法排出土中气体。真空压力表读数宜为100kPa,抽气时间1-2h(直至悬液内无气泡为止),其余步骤同本实验3、4相同。 7、本试验称量应准确至0.001g。 结果整理: 用蒸馏水测定时,按下式计算比重: 式中:G s—土的比重,计算至0.001; m s—干土质量(g); m1—瓶、水总质量(g); m2—瓶、水、土总质量(g); G wt—t℃时蒸馏水的比重(水的比重可查物理手册),准确至 0.001. 精密度和允许差: 本试验必须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取其算上平均值,以两位小数表示,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0.02。

浅谈混凝土干缩变形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浅谈混凝土干缩变形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摘要混凝土的干燥收缩是混凝土变形中最常见的一种变形,研究各因素下混凝土的干缩相关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收缩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不仅能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从而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因而收缩裂缝控制成为控制混凝土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混凝土干缩影响因素相关性 1.混凝土工程中几种常见收缩 1.1干燥收缩 混凝土的干燥收缩是混凝土变形中最常见的一种变形,是一种普遍的而且是难以避免的物理化学行为,而干缩变形又是引起混凝土开裂的最常见的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干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混凝土外部受水分变化影响较大,水分损失快,变形较大,内部水分散失慢,变形较小。变形较大的表面受到内部的约束,产生较大应力而产生裂缝。干缩裂缝多为表面性的平行线状或网状浅细裂缝,宽度多在0.05mm~0.2mm 之间,大体积混凝土中平面部位多见,较薄的梁板中多沿其短向分布。当混凝土处于自由状态时,混凝土因水分散失而引起的体积缩小不会引起不良的后果,但实际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由于基础、钢筋或相邻部分的牵制而处于不同程度的约束状态,混凝土收缩因受约束(如两端固定的梁、高配筋的梁、浇筑在老混凝土上或坚硬岩基上的新混凝土)会引起拉应力,而且混凝土抗拉强度不高,因而容易引起混凝土开裂。对于承重混凝土结构,裂缝会影响承载能力、危及安全和使用寿命;对于挡水建筑物,可能引起渗漏;水分通过裂缝侵入混凝土中,容易引起钢筋锈蚀和可溶性侵蚀以及加速冻融破坏,引起一系列危害。 1. 2温度收缩 温度收缩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情况。产生温度收缩的原因是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热、气温、太阳辐射作用使混凝土在高温下硬化,硬化后降温产生温差收缩所致。混凝土结构突然遇到短期内大幅度的降温, 如寒潮的袭击,大坝施工过程中汛期过水等,会产生较大的内外温差,相应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而使混凝土结构贯穿开裂。温度裂缝宽度大小不一,受温度变化影响较为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窄。温度裂缝的走向通常无一定规律,大面积结构裂缝常纵横交错;梁板类长度尺寸较大的结构,裂缝多平行于短边;深入和贯穿性的温度裂缝一般与短边方向平行或接近平行,裂缝沿着长边分段出现,中间较密。高温膨胀引起

土的比重试验(比重瓶法)

土的比重试验 比重瓶法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试验法适用于粒径小于5mm 的土。 仪器设备:比重瓶、天平、恒温水槽、砂浴、真空抽气设备、温度计 操作步骤: 1、将比重瓶烘干,将15g 烘干土装入100mL 比重瓶内(若用50mL 比重瓶,装烘干土约12g ),称量。 2、为排出土中空气,将已装有干土的比重瓶,注蒸馏水至瓶的一半处,摇动比重瓶,土样侵泡20h 以上,再将瓶在砂浴中煮沸,煮沸时间自悬沸腾时算起,砂及低液限黏土应不少于30min ,高液限黏土应不少于1h ,使土粒分散。注意沸腾后调节砂浴温度,不使土液溢出瓶外。 3、如系长颈比重瓶,用滴管调整液面恰至刻度处(以弯月面下缘为准),擦干瓶外及瓶内壁刻度以上部分的水,称瓶、水、土总质量。如系短颈比重瓶,将纯水注满,使多余水分自瓶塞毛细管中溢出,将瓶外水分擦干后,称瓶、水、土总质量,称量后立即测出瓶内水的温度,准确至0.5℃。 4、根据测得的温度,从已绘制的温度与瓶、水总质量关系曲线中查得瓶水总质量。如比重瓶体积事先未经温度校正,则立即倾去悬液,洗净比重瓶,注入事先煮沸过且与试验时同温度的蒸馏水至同一体积刻度处,短颈比重瓶则注水至满,按本试验3步骤调整液面后,将瓶外水分擦干,称瓶、水总质量。 5、如系砂土,煮沸时砂粒易跳出,允许用真空抽气法代替煮沸法排出土中空气,其余步骤与本试验3、4相同。 6、对含有某一定量的可溶盐、不亲性胶体或有机质的土,必须用中性液体(如煤油)测定,并用真空抽气法排出土中气体。真空压力表读数宜为100kPa ,抽气时间1-2h (直至悬液内无气泡为止),其余步骤同本实验3、4相同。 7、本试验称量应准确至0.001g 。 结果整理: 用蒸馏水测定时,按下式计算比重: wt 21G m m m m G s s s ?-+= 式中:G s —土的比重,计算至0.001; m s —干土质量(g ); m 1—瓶、水总质量(g ); m 2—瓶、水、土总质量(g ); G wt —t ℃时蒸馏水的比重(水的比重可查物理手册),准确至0.001. 精密度和允许差: 本试验必须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取其算上平均值,以两位小数表示,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0.02。

土粒比重试验试验检测-材料

土粒比重试验试验检测-材料2011-01-22 17:17:21 阅读7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目的:测定土粒在105 ~l10 ℃下烘至恒重的质量与体积4 ℃时纯水的质量的比值。土粒比重是计算土的换算指标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物理量。 基本原理:土的比重是土中各矿物的比重之平均值即组成土的矿物颗粒密度的平均值,其值大小常与组成土矿物的种类及其含量有关。 4.1 一般规定: 4.1.1 a小于5mm 的各类土采用比重瓶法、 b粒径等于、大于5mm 的各类土,且其中粒径大于20mm 的土质量应小于总土质量的10 %的用浮称法和 c粒径等于、大于5mm 的各类土,且其中粒径大于20mm 的土质量等于、大于总土质量的10 %。虹吸管法测定比重。 4.1.2 土颗粒的平均比重。 4.2 比重瓶法 4.2.1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粒径小于5mm 的各类土。 4.2.2 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比重瓶:容积l00mL 或50mL ,分长颈和短颈两种 2 恒温水槽:准确度应为士l℃ 3 砂浴:应能调节温度 4 天平;称量200g ,最小分度值0.001g 。 5 温度计;刻度为O ~50 ℃,最小分度值为0.5 ℃。 4.2.3 比重瓶的校准,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比重瓶洗净,烘干,置于干燥器内,冷却后称量,准确至0.001g 。 2 将煮沸经冷却的纯水注入比重瓶。对长颈比重瓶注水至刻度处,对短颈比重瓶应注满纯水,塞紧瓶塞,多余水自瓶塞毛细管中溢出,将比重瓶放入恒温水槽直至瓶内水温稳定。取出比重瓶,擦干外壁,称瓶、水总质量,准确至0.001g 。测定恒温水槽内水温,准确至0 .5 ℃。 3 调节数个恒温水槽内的温度,温度差宜为5 ℃,测定不同温度下的瓶、水总质量。每个温度时均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0.002g ,取两次测值的平均值。 4 绘制温度与瓶、水总质量的关系曲线。 4.2.4 比重瓶法试验的试样制备,应按本标准第1.1.5 条1 、2 款的步骤进行。 4.2.5 比重瓶法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l 将比重瓶烘干。称烘干试样15g( 当用50mL 的比重瓶时,称烘干试样lOg) 装入比重瓶,称试样和瓶的总质量,准确至0.001g 。 2 向比重瓶内注入半瓶纯水,摇动比重瓶,并放在砂浴上煮沸,煮沸时间自悬液沸腾起砂土不应少于30min ,粘土、粉土不得少于1h 。沸腾后应调节砂浴温度,比重瓶内悬液不得溢出。对砂土宜用真空抽气法;对含有可溶盐、有机质和亲水性胶体的土必须用中性液体( 煤油) 代替纯水,采用真空抽气法排气,真空表读数宜接近当地一个大气负压值,抽气时间不得少于1h 。 注:用中性液体,不能用煮沸法。 3 将煮沸经冷却的纯水( 或抽气后的中性液体) 注入装有试样悬液的比重瓶。当用长颈比重瓶时注纯水至刻度处,当用短颈比重瓶时应将纯水注满,塞紧瓶塞,多余的水分自

试验二土粒比重_孔隙比_孔隙率及饱和度试验

正修科技大学 土壤力学试验 试验二土粒比重、孔隙比、孔隙率及饱和 度试验 摘要 本试验是测定土壤之土粒比重、孔隙比、孔隙率及饱和度,并依照ASTMD854-92规范来进行试验,土样仍取用液性限度仪旁的土壤,求土壤之土粒比重Gs,并用试验一土壤之湿单位重γm、含水量w以及干单位重γd三个参数,来计算孔隙比e、孔隙率n以及饱和度S,所有的试验过程,且由试验结果的数据,可提供土壤之一般参数,作为工程应用参考数据。 试验结果 平均土粒比重G s=2.62 平均土粒孔隙比e=0.62 平均土粒孔隙率n=38.39% 平均土粒饱和度S=73.60% 班级:四土三甲 组别:第七组 姓名 :李岳升 学号:49502102 授课教师:杨全成 试验日期:97/03/12 成绩:

一、试验目的 预求土壤之土粒比重G s ,并配合试验一土壤之湿单位重γm 、含水 量w 及干单位重γd 三个参数,以计算孔隙比e 、孔隙率n 及饱和度S 。提供土壤之一般参数,作为工程应用参考之依据。 二、试验说明 基本定义: (1)土粒比重(Specific Gravity of Solid Matter)G s 土粒之单位重(γs )与4℃水之单位重(γw )比值称为土粒比重。(一般约2.5~2.7) s s s s w w G = =G (4C) γγγγ? 其中 γw (4℃) = 1.00 g/cm 3 = 1.00 t/m 3 = 1000 kg/m 3 = 9.8 KN/m 3 = 62.4 lt/ft 3 土粒之比重用试验方法直接求出之公式: s s w s 21 W G =G W +W -W ? 其中 W s = 干土重。 W 1 = 比重瓶+干土+水重。 W 2 = 比重瓶+水重。 G w = 温度T℃蒸馏水比重。如表2-1所示。 表2-1 水之单位重与温度之关系

土粒比重试验公式如下

H.W.1 1-64 土粒比重試驗公式如下,試說明各參數之意義,並說明如何試驗求得。 G S = W S / W S + W2 - W1×G W W S + W2 - W1 = 排開土粒同體積的水重 A: 土粒比重、孔隙比、孔隙率、飽和度試驗 有塞比重瓶,50cm3及100cm3兩種;適合土粒小於#4篩以 下者,瓶塞中央穿孔以利空氣與水之排出,50cm3比重瓶取 土樣10g,100cm3比重瓶取樣25g G S= 土粒比重 W S= 乾土重 W2= 比重瓶+水重 W1= 比重瓶+水重+乾土 G W= 查表求溫度T℃蒸餾水比重

土粒比重、孔隙比、孔隙率、飽和度試驗試驗步驟 1. 土粒比重、孔隙比、孔隙率、飽和度試驗試驗(ASTM D854-92) 2.稱乾土重,W S 3.量試驗時蒸餾水溫度,T℃ 4.比重瓶+乾土+半滿水,煮沸10分鐘:加滿水冷卻至T℃蓋上蓋子稱比重瓶+乾土+水重,W1 5.比重瓶+加滿水於T℃蓋上蓋子;稱比重瓶+水重,W2 6.查表求溫度T℃蒸餾水比重,G W 7.土粒之比重,G S = W S / W S + W2 - W1×G W 8.由公式求出孔隙比,e = G S ×γw / γd - 1 由公式求出孔隙率,n = e / 1 + e 由公式求出飽和度,S = G S ×w / e 土粒比重、孔隙比、孔隙率、飽和度試驗試驗之實例解說

2-83 有一土壤試樣進行篩分析試驗得結果如下﹕ 請:(一)繪出此土樣之粒徑分佈曲線。(參考所附半對數紙) (二)求出D10、D30、D60 (三)計算曲率係數C C

(四)此土樣依統一土壤分類法,其分類符號為何? A:

土力学实验一 相对密度

实验一 相对密度、密度、含水量测定 A 、实验目的 测定土的相对密度、密度和含水量,以了解土的疏密、干湿状态和含水情供计算土的其它物理指标和设计以及控制施工质量之用。 B 、实验要求 1、由实验室提供一份扰动土样,要求学生测定该上样的含水量、密度和该土 的相对密度; 2、根据实验结果要求学生确定该土的孔隙比(e )、孔隙率(n )、饱和度(r S )、干土密度(d ρ)及饱和土密度(sat ρ)等物理指标; 3、参观原状土样。 C 、实验方法 一、相对密度实验(又称比重实验) 土粒的相对密度是土在100℃—105℃下烘至恒重时土粒的密度与同体积4℃时纯水密度的比值。 (一)实验目的 测定土的相对密度(比重),为计算土的孔隙比、饱和度以及为其它土的物理力学实验(如颗粒分析的比重计法实验、压缩实验等)提供必需的数据。 (二)实验方法 相对密度实验的方法取决于试样的粒度大小和土中是否含有水溶盐,如果水中不含水溶盐时,可采用比重瓶和纯水煮沸排气法。土中含有水溶盐时,要用比重瓶和中性液体真空排气法。粒径都大于5mm 时则可采用缸吸筒法或体积排水法。本实验采用比重瓶和纯水煮沸排气法。 (三)仪器设备

1、比重瓶:容量100毫升: 2、天平:称量200克,感量0.001克; 3、恒量水槽:灵敏度±1℃; 4、电热砂浴(或可调电热器); 5、孔径5mm 土样筛、烘箱、研钵、漏斗、盛土器、纯水、蒸馏水发生器等。 (四)实验步骤 1、试样制备 将风干或烘干之试样约100克放在研钵中研碎,使全部通过孔径为5mm 的筛,如试样中不含大于5mm 的土粒,则不要过筛。将已筛过的试样在100℃—105℃下恒重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备用。(此项工作由实验室工作人员负责完成) 2、将烘干土约15克,用漏斗装入烘干了的比重瓶内并称其质量,得瓶加上的质量m l ,准确至O.001克。 3、将已装入干土的比重瓶注纯水至瓶的一半处。 4、摇动比重瓶,使土粒初步分散,然后将比重瓶放在电热砂浴上煮沸(注意将瓶塞取下)。煮沸时要注意调节砂浴温度,避免瓶内悬液溅出。煮沸时间从开始沸腾时算起,砂土和粉土不小于30分钟,粉质粘土和粘土不小于1小时。本次实验因时间关系,煮沸时间由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5、将比重瓶从砂浴上取下,注入纯水至近满,然后放比重瓶于恒温水槽内,待瓶内悬液温度稳定后(与水槽内的水温相同),测记水温(T),准确至0.5℃(注:本实验室槽内水温控制在20℃)。 6、轻轻插上瓶塞,使多余水分从瓶塞的毛细管上溢出(溢出的水必须是不含土粒的清水)。取出比重瓶,擦干比重瓶外部水分,称瓶加水加土的总质量(4m )准确至0.001克。 (五)计算 按下式计算相对密度: C w wT m m m m ds ??-+= 44300ρρ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教学内容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 第一节 筛析法 一、试验目的 测定小于某粒径的颗粒或粒组占砂土质量的百分数,以便了解土的粒度成分,并作为砂土分类及土工建筑选料的依据。 二、基本原理 筛析法是利用一套孔径不同的标准筛来分离一定量的砂土中与筛孔径相应的粒组,而后称量,计算各粒组的相对含量,确定砂土的粒度成分。此法适用于分离粒径大于0.075mm 的粒组。 三、仪器设备 1、标准筛一套(图1-1); 2、普通天平:称量500g ,最小分度值0.1g ; 3、磁钵及橡皮头研棒; 4、毛刷、白纸、尺等。 四、操作步骤 1、制备土样 (1) 风干土样,将土样摊成薄层,在空气中放1~2天, 使土中水分蒸发。若土样已干, 则可直接使用。 (2) 若试样中有结块时,可将试样倒入磁钵中,用橡皮头研棒研磨,使结块成为单独颗粒为止。但须注意,研磨力度要合适,不能把颗粒研碎。 (3) 从准备好的土样中取代表性试样,数量如下: 最大粒径小于2mm 者,取100~300g ; 最大粒径为2~10mm 之间的,取300~1000g ; 最大粒径为10~20mm 之间的,取1000~2000g ; 最大粒径为20~40mm 之间的,取2000~4000g ; 顶盖 2mm 1mm 0.5mm 0.25mm 0.1mm 0.075mm 底盘 1 2 3 取走 取走 4 图1-1标准筛 图1-2 四分法图解

最大粒径大于40mm 者,取4000g 以上。 用四分法来选取试样,方法如下:将土样拌匀,倒在纸上成圆锥形(图1- 2.1), 然后用尺以圆锥顶点为中心,向一定方向旋转(图1-2.2), 使圆锥成为1~2cm 厚的圆饼状。继而用尺划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把土样分成四等份,取走相同的两份(图1-2.3、图1-2.4), 将留下的两份土样拌匀;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剩下的土样约等于需要量为止。 2、过筛及称量 (1) 用普通天平称取一定量的试样, 准确至0.1g ; (2) 检查标准筛叠放顺序是否正确(大孔径在上,小孔径在下),筛孔是否干净,若夹有土粒,需刷净。将已称量的试样倒入顶层筛盘中,盖好盖,用手或摇筛机摇振,持续时间一般为10~15min , 然后按从上至下的顺序取下筛盘,在白纸上用手轻叩筛盘,摇晃,直到筛净为止。将漏在白纸上的土粒倒入下一层筛盘内,按此顺序,直到最末一层筛盘筛净为止。 (3) 称量留在各筛盘上的土粒质量,准确至0.1g , 并测量试样中最大颗粒的直径。若大于2mm 的颗粒超过50%,再用粗筛进行分析。 五、成果整理 1、某粒径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比按下式计算,准确至小数后一位。 %100?=B A m m X (1-1) 式中,X 为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比,%;m A 为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g ;m B 为所取试样总质量,g 。 各筛盘上土粒的质量之和与筛前所称试样的质量之差不得大于1%,否则应重新试验。若两者差值小于1%, 应分析试验过程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分配给某些粒组;最终,各粒组百分含量之和应等于100%,将试验数据填写在记录表中。 2、查土类 若粒径小于0.075mm 的含量大于50% 则该土不是砂土,而是细粒土,将这一部分用密度计法(见第二节)继续分析。 3、在单对数坐标上绘制颗粒大小分布曲线,求不均匀系数u C 和曲率系数C C ,说明该土的均一性,并确定土的名称。 4、填写试验报告。 六、注意事项 1、在筛析中,尤其是将试样由一器皿倒入另一器皿时,要避免微小颗粒的飞扬。 2、过筛后,要检查筛孔中是否夹有颗粒,若夹有颗粒,应将颗粒轻轻刷下,放入该筛盘上的土样中,一并称量。 七、思考题 1、“粒组”与“粒度成分”两术语有什么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