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教案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教案

合集下载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教学目的]:以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方面遇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背景,帮助大学生较为系统地分析和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人生问题时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为科学而正确地解决人生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教学重点与难点]:1、对“三观”的认识和理解,对人生观、价值观及其关系的理解;2、关于怎样启发学生应该以“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为自己的奋斗目标;3、关于“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及“人性自私”的分析;4、关于人生价值评价标准的分析和理解。

[教学时数]:6 分上下两个教学单元第一教学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二教学单元:第三章第三节[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第一教学单元: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上)[教学目的]系统地了解和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人生问题时的理论立场和基本观点;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观引导学生确立科学而高尚的人生目的引导学生以科学、乐观、积极的方式对待生活帮助学生科学把握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教学重点与难点]1、树立科学崇高的人生观;2、科学把握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

[教学时数]3[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一、世界观与人生观1、世界观与人生观世界观是指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根本态度。

2、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世界观和人生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指导和运用。

另一方面,人生观有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人人生观如果发生变化,往往会导致世界观的变化。

3、人的本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2015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2015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 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价 值 观 人 生 观 世 界 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
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 人生观! 另一方面,人生观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制约 影响 人们对世界和人与世界 关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 义的根本看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 要么精彩地活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端正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既制约着一个人对人生矛盾和问题的认 识与把握,又影响着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人生走向。因 此,每个人都需要端正人生态度。 人生须 认真
人生当 务实 端正人 生态度
人生应 乐观
人生要 进取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1)消极无为、无益于社会的人生态度。它否定人的积 极能动作用,以个人为中心,仅仅关心个人的利害得失, 得过且过,玩世不恭,甚至悲观失望,厌世轻生。 (2)积极进取、有益于社会的人生态度。它肯定人的主 观能动性,把个人利益的发展同社会利益的发展有机结 合起来,并凭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参与社会生活。热爱 生命、珍惜生命、对人生充满希望,以积极的行为充分 显示生命价值;敢于直面人生、精神激昂、不断开拓、 不怕困难;善于想像,更勇于实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人的本质——这一论断的科学含义
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 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指诸多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 人的本质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_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5篇)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_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5篇)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_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5篇)第一篇: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_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二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一、价值、价值观、人生价值(一)价值价值的词汇意思主要有两个:有用性;意义。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与价值息息相关,联系密切,人们也经常并且广泛地使用价值这个概念。

例如,食品可以使人充饥,食品对人有食用价值;电灯可以给人照明,电灯对人有使用价值;图画可以供人欣赏,图画对人有审美价值等等。

那么什么是价值呢?在哲学上,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时的关系,即客体对于满足主体的需要有意义。

某种事物或现象具有价值,就是说该事物或现象(客体)能满足人们(主体)的某种需要。

(二)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是人们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看法、态度与观点。

在同一客观条件下,对于同一个事物,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为。

在同一个单位中,有人注重工作成就,有人看重金钱报酬,也有人重视地位权力,这就是因为他们的价值观不同。

(三)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同样产生于主体需要和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中,是人类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相互需要关系。

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或者说,是人一生中的所作所为对自我、他人和社会的的积极意义和效用。

由此可知,人生价值的主体是人。

“人”具有多重含义,既可以指人类社会,也可以指群体或个人(包括本人)。

人生价值的客体是人生,是一个人的生命过程中的一系列实践活动。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及评价(一)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1、人生的自我价值所谓人生的自我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如个人基本生存条件的获得,社会对其社会身份的确认和尊重,在知识、道德、人格等方面的自我完善等。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教学目的:本章的目的就是要引导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教学目的:本章的目的就是要引导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教学目的:本章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树立科学理想信念、立志报效祖国的基础上,系统掌握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系统地思考人是什么,人生目的是什么,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等。

教学重点:1、关于树立为人民服务人生目的的问题2、关于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问题3、积极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目的4、关于正确对待人生环境、协调四种关系问题教学难点:1. 用科学高尚的人生指引人生;2. 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课程导入:这几年,中央电视台连续举办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有许多感人的事迹,曾经一次次把我们感动着:自强自立的优秀大学生洪战辉,12岁就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在艰难的生活面前他没有绝望,没有放弃责任;全国劳动模范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邮递员,20年如一日,在一个人的马帮邮路上孤独地行走;魏青刚,一个普通的进城务工农民,为救素不相识的落水青年,不顾个人安危连续三次跳入波涛汹涌的大海。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令人不齿的人和事:某大学生为了讲排场,要面子,逼的父亲去卖血;某研究生或博士生因学业或生活上的不顺利而跳楼自杀;以及曾经震惊全国的马家爵杀人案,只因打牌时的几句口角而连杀四名同学。

在自然意义上,人的生命体是没有多大差别的,可为什么不同的人却有如此截然不同的人生呢?有的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有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有的人生命看上去那么弱小,却又如此坚强;而有的人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挫折时则选择放弃或仇恨,视生命如草芥,无情地掐断生命的翅膀。

所有这些归根结底都是一个核心问题:“人生问题”,即人是什么?人生为了什么?怎样的人生更有意义?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人生观的问题。

讲述新课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世界观与人生观(一)世界观、人生观的含义:1、世界观:是指人们对于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

2、人生观: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4)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4)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4)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教学目的要求:1.系统地了解和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人生问题时的理论立场和基本观点;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观2.认识到正确解决人生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需要有科学的人生观指导3.确立科学而高尚的人生目的4.确立以科学、乐观、积极的方式对待生活5.科学把握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6.了解实现崇高的人生目的、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的客观环境条件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理解教材中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关系如何“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正确分析“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及“人性自私”论正确理解“人生环境”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世界观与人生观世界观与人生观是两个既相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1.世界观世界观也称宇宙观。

人们对世界总体(包含自然、社会、人的思维)的基本看法。

世界观揭示最一般的规律。

世界观是总开关,是人们正确认识人、社会等的基点。

2.人生观(1)含义: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人生观要回答的三大问题:第一:人为什么要活着,活着的的目是什么?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树立崇高的理想,追求理想目标。

第二:人生态度怎样?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第三:如何正确评价人生价值?这就要求大学生积极追问人生价值的意义,用科学的标准做出正确的评价。

而要正确理解人生观必须正确理解人性及人的本质。

(2)人性人性是人作为社会的存在物所具有的各种共同属性。

人的主要的属性:A.自然属性——即人的自然性,是与人的物质生存相关联的属性一。

B.社会属性——即人的社会性,是与人的社会生活相关联的属性。

人兼具两种属性,但社会性更能体现人性。

补充:古今中外哲学家关于人性的论述。

(3)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就是人的根本特征,指人的多种属性中带有综合性的,起支配作用的,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性,也是个人与个人相区别的根本特性。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讲课教案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讲课教案
个师。"这,就是钱学森的价值。
丛飞,参与400多场义演,
捐款300多万元,收养、资助 了178个山区的孩子读书。
丛飞,2006年4月20日因 胃癌去世,年仅37岁,临终还 捐献了自己的眼角膜,却留下 了10多万元外债。
丛 飞 的 颁 奖 辞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
人生价值的评价方法
• 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 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就会追求什么样的人 生价值。
1、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 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 样的人生道路
• 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 样的人生态度
• 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 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 (一)人生态度与人生观
1. 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2. 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3. 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4. 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 全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
刘永好 1982年,凑了1000元资本; 1989年,资本积累1000万元; 1997年,年收入60亿元。
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一、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 异常心理
• 忧郁 • 陕隘 • 即斤斤计较,心胸太狭窄,不能容人也不理解别人。对小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 自杀未遂的达1000万人以上;造 成功能残缺最大的前10位疾病中 有五个属于精神障碍;推算中国 神经精神疾病负担到2020年将上 升至疾病总负担的四分之一。 在 中国,目前保守估计,大概有有 1.9亿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专业的 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据调查, 13亿人口中有各种精神障碍和心 理障碍患者达1600多万,1.5亿青 少年人群中受情绪和压力困扰的 青少年就有3000万。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第三章领悟⼈⽣真谛创造⼈⽣价值第三章领悟⼈⽣真谛创造⼈⽣价值教学⽬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认识和了解⼈⽣观、⼈的本质、⼈的需要,树⽴正确的⼈⽣观,摆正个⼈与社会的关系。

树⽴进取的⼈⽣态度,创造有价值的⼈⽣。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观;如何确⽴科学的⼈⽣⽬的和崇⾼的⼈⽣理想。

难点:⼈的本质理解与正确⼈⽣态度教学⽅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与课堂互动相结合的⽅法。

授课学时:6学时教学内容:第⼀节追求⾼尚的⼈⽣⽬的⼀、世界观与⼈⽣观(⼀)世界观与⼈⽣观的含义世界观:是⼈们对⽣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请举例说明)。

⼈⽣观:是世界观的⼀部分,是⼈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它决定着⼈们实践活动的⽬标、⼈⽣道路的⽅向和对待⽣活的态度。

(什么是⼈⽣、⼈⽣的意义、怎样实现⼈⽣的价值)。

(⼆)世界观与⼈⽣观的辩证关系世界观与⼈⽣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观受制于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观,世界观对⼈⽣观的形成以及发展⽅向都有指导意义。

另⼀⽅⾯,⼈⽣观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

⼀个⼈的⼈⽣观发⽣变化往往会导致世界观变化。

(三)科学认识⼈的本质1、⼈的本质属性在于社会属性:⼈的属性是⾃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

⼀⽅⾯,⾃然属性是⼈作为⽣命体的物质基础,但⼈的⾃然属性不⾜以包含⼈性的全部。

另⼀⽅⾯⼈的社会属性渗透、影响甚⾄⽀配⼈的⾃然属性。

2、⼈的本质是⼀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本质不是社会关系的某⼀⽅⾯,⽽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揭⽰⼈的本质⾸先抓住社会关系中最本质的联系。

3、⼈的本质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社会关系,也没有有永恒不变的⼈的本质。

⼆、追求⾼尚的⼈⽣⽬的1.⼈⽣⽬的是⼈⽣观的核⼼2.⼈⽣⽬的的内涵3.⼈⽣⽬的的作⽤⼈⽣⽬的决定⾛什么样的⼈⽣道路⼈⽣⽬的决定持什么样的⼈⽣态度⼈⽣⽬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价值标准三、确⽴进取的⼈⽣态度(⼀)⼈⽣态度与⼈⽣观⼈⽣态度是⼈⽣观的命脉1.⼈⽣态度的涵义:通过⽣活实践和⾃⾝体验所形成的对⼈⽣问题的⼀种稳定的⼼理倾向。

教案06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教案06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2.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人生道路崎岖不平,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斗争,不同的人生目的会使人采取不同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目的可以使人无所畏惧、顽强不屈、积极进取、乐观向上;错误的人生目的则会使人或是投机钻营、挺而走险、违法犯罪,或是虚度人生、游戏人生、放纵人生,或是悲观消沉、看破红尘、厌世轻生。在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许多事业有成者,无不是在其正确的人生目的支配下,以昂扬乐观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人生的坎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案
教师:序号:6
授课时间
第11周周一5-6节,7-8节;周三7-8节;周四7-8节;周五5-6节,7-8节
授课班级
P17学前教育3-4班,P17学前教育5-6班,P17学前教育3-4班(单周),P17学前教育5-6班(双周),P17学前教育7-8班,P17学前教育9-10班
2.影响人生目的形成的主观因素
从人的主观条件看。人生目的的形成取决于人们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和思想觉悟,最终取决于人们的自觉选择。在现实社会中,即便拥有大体相同的客观条件,人们的人生目的也大不相同,这种差异正是受人们的主观条件的制约而造成的。一般来说,良好的知识水平为选择正确的人生目的奠定了知识基础。但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并不一定就是一个有着正确人生目的的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生目例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品德高尚者愿以国家民族利标为己任,从而产生远大的人生目标;反过聚敛财富,腐化堕落。人生选择不同,结局各异,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第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导入语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形成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系统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论,结合个人实际和社会现实,深入思考“人是什么”、“人生是为了什么”、“怎样的人生更有意义”等问题,对于同学们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至关重要。人生观人人都有。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立场和观点不同,对人活着的意义的理解不同,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人生观,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它不仅关系到如何理解人生,而且关系到用什么态度把握人生、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致于因为虚度年华而痛悔,也不致于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奥斯特洛夫斯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适用全院所有专业院系(部)______经管艺术系____ __班级17级新闻、金融;会计1、2、3、4、5班;17级国商1、2班物流1、2、3班;酒管1、2班17级电商1、3、5班、艺术教师________ 张苗苗______ ___教案首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复习导入】找同学回答:中国精神的内涵;爱国主义的基本延伸视情况给予肯定和表扬。

【告知目的】主要内容: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三、科学对待人生环境教学目标:明确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正确的人生观,把握其内容和要求及其对人生的意义;培养大学生科学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人生挫折;掌握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和条件,在履行人生责任中创造崇高的人生价值。

【课程新授】导入:“人生真是一场梦,人类活像一个旅客,乘在船上,沿着永恒的时间之河驶去。

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个地方上岸,好让其他河边等候的旅客上船。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人的这段旅行(人生)目的和意义是什么?人活着为了什么?“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但你要为之确立一个意义”—著名作家:毕淑敏“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季羡林今天,我们学习和思考的主题就是: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形成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深入思考“人是什么”、“人生是为了什么”、“怎样的人生更有意义”等问题,对于同学们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至关重要。

一、人生观的科学内涵(一)人生观的含义人的本质即“人是什么”,这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又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世界观的含义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人生观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主要方面体现出来的。

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其中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就会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

(一)人生目的的含义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这是人与动物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

(二)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一方面,人生目的规定了人生活动的大方向,对人们所从事的具体活动起着定向的作用。

另一方面,人生目的又是人生行为的动力源泉,为实现人生目的,人们会注重培养能力、磨炼意志,做奋发进取的拼搏和持之以恒的努力。

2、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斗争,不同的人生目的会使人采取不同的人生态度。

正确的人生目的可以使人无所畏惧、顽强不屈、积极进取、乐观向上:错误的人生目的则会使人或是投机钻营、铤而走险、违法犯罪,或是虚度人生、游戏人生、放纵人生,或是悲观消沉、看破红尘、厌世轻生。

3、人生目的决定采取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正确的人生目的会使人懂得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从而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责;错误的人生目的则会使人把人生价值理解为向社会或他人进行索取,从而以追逐个人私利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以对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尽义务为无价值、无意义的人生。

可见,人生目的是人生的航标,它指引着人生的航向。

不同的人生目的会有不同的人生选择,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人生追求决定着不同的人生价值。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人生态度与人生观1、人生态度的含义所谓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看法。

2、人生态度的形成人生态度的形成既是一定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中,认知、情感、意志是起着主要作用的三种心理要素。

认知是人从环境中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活动,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现象。

情感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它包括满意不满意、愉快不愉快、喜爱不喜爱等倾向。

意志指人自觉确定目的,有意识地组织、调节行为,并按主观意愿排除障碍和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的意识的能动方面,也是人的主体性的心理表现。

当这些相关因素和条件发生变化时,人们的人生态度往往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3、人生态度与人生观(1)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反过来,一个人对人生的态度如何,往往又直接影响到他对整个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从而对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2)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一个人如果不思考人的生命应有的意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事事都显得“无所谓”,这实际上就是缺乏正确的人生观的表现。

一个人如果认定“浮生如梦”,主张“及时行乐”,在“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混世状态的背后,必然是低俗、庸碌和沉沦的人生观。

一个人如果“看破红尘”,满眼只见烦恼、痛苦和荒谬,以悲怨愤懑、心灰意冷的倦怠态度对待生活,其背后必然是消极落后的人生观。

与上述情况相反,一个人满怀希望和激情,热爱生活、珍视生命,勇敢坚强地战胜困难并不断开拓人生新境界,其背后也一定有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作为精神支柱。

(二)端正人生态度1、人生须认真。

不能游戏人生、玩弄生活,否则只会虚掷光阴,甚至误入歧途。

2、人生当务实。

用积极的行动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

3、人生应乐观。

热爱生命,乐观向上。

4、人生要进取。

积极进取,开拓创新。

同学们需要在生活实践中不断调整心态,磨练意志,优化性格,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牢固树立起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人生态度。

案例::“孝女当家”孟佩杰(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人要追求快乐,我苦不苦,苦,但我要在苦中创造快乐,苦中求乐。

”——孟佩杰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丁俊杰这样评价孟佩杰:孝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孟佩杰,付出的是孝心,赢得的是尊重,一个感动中国人的平凡女孩。

推选委员王振耀说:童稚的年岁,她一力撑起几经风雨的家。

她的存在,是养母生存的勇气,更是激起了千万人心中的涟漪。

颁奖辞: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

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个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事迹回溯8岁的孟佩杰开始为生计而操劳,承担起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

每个月俩人就靠养母微薄的病退工资生活,每天在上学之余要买菜做饭,替养母洗漱梳头、换洗尿布、为全身涂抹褥疮药膏。

孟佩杰一直悉心照料养母刘芳英,不离不弃。

专访:孟佩杰“2012年,希望妈妈健健康康的,很多帮助过我和妈妈的好心人,最想说的也是希望他们身体健康。

”四、正确认识人生价值(一)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

(二)人生价值的内涵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是人们从价值角度考虑人生问题的根据。

在关于人生的思考中,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即人生目的问题,要以人生的价值特性和对于人生的价值评价为根据。

一个人自觉地追求着自己认定的人生目的,是因为他对自己选择的生活作了肯定的价值判断,认为这样的生活具有或者能够创造价值。

“怎么样”的问题,即人生态度问题,同样要以对人生的价值判断为根据。

五、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一)科学高尚的人生观: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值得同学们终生尊奉和践行。

(二)无产阶级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三)几种必须反对的错误的人生观:【案例】他们的错误人生价值观是什么?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贪腐1.98亿被判死刑苏州市原副市长姜人杰贪贿过亿,被判死刑第二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一、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一)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二者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

一个人的生活具有什么样的价值,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所规定的,而社会对于一个人的价值评判,也主要是以他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为标准。

个体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贡献越大,其人生的社会价值也就越大,反之,人生的社会价值就越小。

如果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不仅没有贡献,反而起到某种反作用,那么,这种人生的社会价值就表现为负价值。

(三)人生价值的评价要比较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社会成员人生价值的大小,除了要掌握科学的标准外,还需要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做到以下四个坚持: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考察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要把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同他的能力以及与能力相对应的职责联系起来。

任何人,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就应该对其人生价值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

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社会劳动的内容是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的统一,精神贡献同样是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社会是人创造并由个体组成的,人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将使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确立更好的基础。

4、坚持动机和效果相统一。

动机和效果是相辅相成的,动机引发行为,行为造成效果;效果由行为造成,行为由隐藏其后的动机支配。

一般说来,动机善,相应的效果也善;动机恶,效果也恶。

但是,行为的动机与效果并不总是一致的,在人生价值的评价中,既要看动机又要看效果,联系动机看效果,透过效果察动机。

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要在坚持动机和效果辩证统一的基础上,注重其人生实践的最终结果,又要全面考察其具体的人生实践历程。

二、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一)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社会主导的价值目标在客观上制约着个体的价值目标,个体的价值目标必须符合社会主导的价值目标。

从个体追求人生价值的角度看,这个定向不可颠倒,个体对此认识越自觉、越深刻,人生价值的追求则越主动,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就会陷入被动,走弯路,付出较大的代价,甚至迷失真正的价值目标。

当然,个体价值目标必须与社会主导价值目标相一致,并不是简单地以社会的导向替代个体目标,也不是简单地附和社会实际存在的某种价值目标,而是指与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客观真理性的主导价值目标相一致。

我们要学会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确立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主导价值目标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