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中乾卦对大学生人生发展的启示

《周易》中乾卦对大学生人生发展的启示
《周易》中乾卦对大学生人生发展的启示

《周易》中乾卦对大学生人生发展的启示

《周易》是一本博大精深的书,被西方人成为中国的“圣经”和“智慧之书”。它被称为群经之首,天人之学。历来广为人知,却又神秘莫测。它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蕴含了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作为宇宙大道,它借助八卦及其相重而成的六十四卦和诸爻符号组成的卦象,把自然界复杂的变化概括地予以表现。然后让人根据自然界变化的规律去认识自己目前的处境,调整策略和心态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从而达到相对理想的目标。《周易》中所蕴含的大道对我们人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同样能从《周易》中有所领悟,从而更好的把握人生的发展。

乾卦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卦,历来有“天下第一卦”之称。乾象征天,喻龙(有德才的君子),有象征着纯粹的阳和健,表明兴盛强健。它的六爻皆为阳爻,从下到上依次是: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不同的爻有着不同的含义,也给我们不同的启示。

一、人的生命充满无限种可能

乾卦是《易经》第一卦,宇宙万物有乾卦,才有后续的发展。乾卦代表无限的生命力,有生命之后就要掌握到价值,宇宙万物都有价值,但只有人类可以作为价值的评断和选择。价值不能离开人,如果没有人的话,宇宙万物有价值也没有用,因为没有人去欣赏,没有人去肯定,没有人去选择。宇宙万物就因为人的生命,而展现出它丰富的意义。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充满着无限的可能。为什么?因为他可以实现价值。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乾卦所象征的那样,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创造力,去实现人生的价值。

二、要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象传·乾》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说,天道本是刚健,星辰变化,四季交替,永不停息。—个人的事业发展也不会永远处于一帆风顺的状态,由于它偶然的、必然的、内在的或外在的原因,有时会遭遇失败,这就要求人在困难时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可以被消灭,但绝不可以被打败的坚强意志。要善于在危机中寻找机会,捕捉机会转败为胜。据调查和心理咨询所反映的问题,部分大学生对一些社会不良现象有强烈不满,进而影响了自己的心态,感觉对前途无望,得过且过,甚至沉溺于网络世界无法自拔,这些都是十分危害自己的行为。进入社会,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机会的,但机会只会垂青那些准备充分的人,尤其在这个特殊时期,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我们更需要一种不屈的精神,一种高尚的人格,一种踏踏实实肯干的心态,去创造自己的生活。

三、要把握人生发展历程中每阶段的特点

乾卦中著名的六爻辞,取象于龙。从龙隐于地见于田,跃于渊,飞于天,悔于过高的历程,来比喻人一生所处的阶段及发展成就。对我们大学生把握整个人生大局,有很好的启示警醒作用。

初九,潜龙勿用。初九是乾卦六爻中的最下爻位。龙在地下,故称为潜龙。潜而隐,属于积蓄力量阶段,象征着一个人还处于充实提高,未被社会注意和承认的阶段。在能力有限、客观环境不具备的情况下,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住气。君子观此象,应隐忍待机,不妄动。很显然,我们在校的大学生正处在此阶段,即求学阶段,一定要懂得如何去积蓄力量,这个力量不仅包括渊博的知识,也包括过人的智慧,为以后闯荡人生积累资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此阶段是踏踏实实积累的时期,切不可好高骛远,去做一些不切实际或图有其名的事情。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此爻意为潜龙开始有所行动,小心翼翼出现在田野上,这时见到大人可以进一步得到栽培与磨练。这一爻比喻要成就自己的事业,必须寻求能够帮助自己的人,即恩人。人的一生当中,能否遇到恩人是关系到人生能否升华的关键。譬如,舜当年在田问耕作、捕鱼时,他的过人表现便受到尧的赏识,从此便受到栽培,得到好的历练,为以后统天下打下基础。也并不是所有的能人都能得到大人的赏识。大家熟悉的《马说》,其中“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此一语破了这世间的诸多遗憾与无奈。这就要求我们即将走向工作位的大学生,不仅要成为千里马,还要做会展现自我的千里马不要将来“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此阶段可以展露才华,以期得到贵人的赏识。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此爻是说君子要刚健正直,终日勤奋努力,夜晚也要警惕着,虽然危险,也不会发生灾祸。九三爻是处在下卦的顶端,龙形毕现,却不是天位,所以不算尊贵。初创业者在此阶段,上不在天,下不在田,已经进入梯队,但是还没有稳定的位置,随时都有被人取而代之的危险。处在这种位置,要克骄克躁。过于高调,实力不济,容易受到猜忌、打击;太过沉潜,则聪明才智又无法发挥作用,所以九三之位一方面努力不息,一方面又必须沉默观望不敢大意此爻居人生最痛苦的阶段,许多刚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深有体会,前途不明朗,一切不稳定,经济基础也极其薄弱,经不起任何风浪,但却是人生必须要过的坎。此阶段只要我们小心翼翼地低调工作生活,不期望过高,踏实积累经验,掌握行事的分寸还是不会有什么闪失的。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或”,是可以前进,也可后退。不论是腾空而起,还是深潜水底,选择权和自由度较之前一阶段更大了。这一爻说明,龙已经到了跃跃欲试的地步,这是一条充满生机,跃跃欲试的龙,它的内心是极其不安分的,时时刻刻都在寻找机会,也具备了最初的自信心。比喻一个人在这一阶段已经羽翼渐丰,进人这个阶段,就可以大胆尝试做一些事情,不要怕失败,因为此时已经有了退路,即使失败了,也可重新潜回于水,再伺机捕捉机会。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此爻是说,龙已经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最好时机,自由飞腾于天空;又如日中天,象征一个人一生最辉煌的时期。此时,拥有了较为通达的社会人际关系,便可以利用积累的经验和智慧,施展自己的抱负,实现人生的理想。此时要随机而处,应时而变,中正而行。

上九,亢龙有悔。意思是说当一个事物到了它的登峰造极时期,也就接近了衰退期,也就是盛极必衰,这是谁也扭转不了的自然规律。六爻是乾卦最高也是最末的一爻,已经到了极点,根据“物极必反”的原理,六爻的位置虽然在五爻之上,却还不如五爻好。“亢”是极高的意思,龙飞得过高,再没有上升的空间,不知收敛,以致于后悔。人生或事业处在这种地位,应该居安思危,否则必将乐极生悲。有些大人物事业达到如日中天之时,心中的傲气也与日俱增,自我膨胀持续不断,乃至忽视了很多问题,忘记了本我,容易导致犯一些错误。此阶段应时刻提醒自己,防范不要过早或意外向衰退的方向发展,并为一定要出现的衰退局面做好心理准备。以便从容进入晚年期,安然享受生命落幕前的平静生活。

四、要对事物的发展历程有大局观

纵观六爻之龙,皆已具圣人之德,只所处之位不同。各龙顺时而变,顺位而成,为一个整体,没有首尾、本末、先后、上下之分,所以可谓群龙无首。乾卦另加用九爻,群龙无首,吉。此爻是—个旧事物开始灭亡,新事物开始诞生的交替时期。这时若从混乱局面讲,好像是灾祸,若从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来讲,则意味着吉祥。《周易》把这种“群龙无首”状态归结为新旧事物的更替。此爻可以理解为万物周而复始,盛衰交替,此为天道,不可逆,目前大学教育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衰退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读书无用论又一次被公众所屡屡提及。这个时候,也是教育改革的好契机,我们多年前就开始呼吁的素质教育,已经到了可以实际实施的好时机。我们大学生也可以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接受磨练,培养出一种阳光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来迎接挑战。

《周易》乾卦,阐发了深刻的人生智慧。它体现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及心理学思想,包含对人生、社会的探索和思考,对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都具有指导作用,它教人如何把握人生各阶段的处世策略和心态,来帮助我们达到一个理想的人生目标。整个乾卦,从初爻到上九乃至到用九,充满了辩证思维,充满了真和善的动机,充满了忧患意识,同时也贯穿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伴随整个乾卦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人心智成熟的过程,对我们大学生,有一种很好的教育启示作用。尤其是当前到了自谋职业的时候,社会更需要人格健全,智慧过人,能力突出的人才。自古以来,都是危机与机遇并存,福祸相依,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只要我们能够把握分寸,做到勤奋谦卑,顺势而为,很多时候还是可以化祸为福的,从容地在危机中捕捉到稍息即纵的发展机会。

周易二元思维对我们的人生启示

周易二元思维对我们的人生启示 摘要关键字正文 摘要:易理和易象,是以《周易》为源头的易学体系的双足,二者缺一不可。和《辨证唯物论》进行过比较,虽然它们用的名词不同,但是本质上的内容基本相同。周易学是讲究对立统一,辩证的看待人和事,万物遵循宇宙自然规律,而不是迷信。周易的内涵包括‘道’ ‘道’的内容,无所不包,周并不是指周朝或周文王所著而是循环周期之意易上日下月可做阴阳解也是变化之意。周易就是整个宇宙间阴阳变化循环生化。同时也是对我们人生的一种思考,也是对我们人生的一面镜子。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有规律可循的、可认知的世界。宇宙是一个完美的整体。它是由正反两个完全相等的部分组合而成,它们是一个完美的组合体。不管是在宏观世界还是在微观世界里,每一个点,都能在它的对立面,合适的位置、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方向上找到自己的另一半。没有阴阳就没有我们的世界,也就是说没有对立就没有我们的世界。 关键字:对立统一循环唯物 正文: 《周易》凝聚了伏羲、周文王、孔子三位圣人以及历代先贤大圣对宇宙、自然的认识,包含了他们对社会历史变化的理解,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位居“群经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它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对我国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易经是四书五经中的首经,素称“群经之首,百科之源”。不过称为群经之始更加的确切,《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 古人作易,知天下。用的是一种宏观思维。它认为世界万物是发展变化的,其变化的基本要素是阴和阳,它是根据自然发展而来的一种科学,用我们现在的

《周易本义》之乾卦

朱熹注《周易本义》 朱熹《周易本义》之第一卦乾 周易上经 周,代名也,易,书名也,其卦本伏羲所画,有交易、变易之义,帮谓之易,其辞则文王周公所系,故系之周,以其简表重大,故分为上下两篇,经则伏羲之画,文王周公之辞也,并孔子所作之传十篇,凡十二篇,中间颇为诸儒所乱,近世晁氏始正其失,而未能尽合古文,吕氏又更定蓍为经二巻,传十巻,乃复孔氏之旧云。《易經》第一卦乾乾為天 乾下乾上 乾:元,亨,利,貞。六画者,伏羲所画之卦也,一者,奇也,阳之数也,乾者,健也,阳之性也。本注乾字,三画卦之各也,下者,内卦也,上者,外卦也,经文乾字,六画卦之名也,伏羲仰观俯察,见阴阳有奇偶之数,故画一奇以象阳,画一耦以象阴,见一阴一阳有各生一阴一阳之象,故自下而上,再倍而三,以成八卦,见阳之性健,而其成形之大者为天,故三奇之卦,名之曰乾,而拟之于天也,三画已具,八卦已成,则又三倍其画以成六画而于八卦之上,各加八卦,以成六十四卦也,此卦六画皆奇,上下皆乾,则阳之纯而健之至也,故乾之名,天之象,皆不易焉,元亨利贞,文王所系之辞,以断一卦之吉凶,所谓彖辞者也,元,大也,亨,通也,利,宜也,贞,正而固也,文王以为乾道大通而至正,故于筮得此卦而六爻皆不变者,言其占当得大通,而必利在正固,然后可以保其终也,此圣人所以作晚教人卜筮,而可以开物成务之精意。余卦仿此。 初九:潛龍,勿用。初九者,卦下阳爻之名,凡画卦者自下而上,故以下爻为初,阳数九为老,七为少,老变而少不变,故谓阳爻为九。潜龙勿用,周公所系之辞,以断一爻之吉凶,所谓爻辞者也,潜,藏也,龙,阳物也,初阳在下,未可施用,故其象为潜龙,其占曰勿用,凡遇乾而此爻变者,当观此象而玩其占也,余爻仿此。 九二:見龍再田,利見大人。二,谓自下而上,第二爻也,后仿此,九二刚健中正,出潜离陷,泽及于物,物所利见,故其象为见龙在田,其占为利见大人,九二虽未得位,而大人之德已蓍,常人不足

《易经与人生》学习心得

《易经与人生》学习心得 《易经与人生》学习心得高中毕业的时候曾经翻开过有关卦象的书,那是对命运的好奇,结果呢?什么也没有学到,太不容易记住了,真是“学了,不一定会。”花了很多时间又去看有关天干地支之类的算命书,对自己的命运还是一知半解。该抉择的时候,还是凭着自己的感觉或者说冲动,总算匆匆地过了足足四十二年。虽然问心无愧,却也不见多大的收获。 也许自助者天助。当我不再对命运好奇的时候,回往自己的历程,感想自己的遗憾和烦恼,觉得自己离母太远。因为《易经》中提到这样的意思:坤为母,厚德载物。所以我认真听了一遍傅佩荣先生讲的《周易与人生》,确实很受启发。 首先,我很喜欢讲座中的故事或者说名言。其中对孩子的教育说到一句话:“要害一个孩子最有效的办法是让他心想事成。”是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太宠爱了,失去了磨难和挫折教育。我该让儿子补读《弟子规》、《三字经》,并且让他养成自己动手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早期的引导教育还是很重要的,让我找到行动的方向。 其次,我很喜欢娓娓动听的哲理。让我联想起蚯蚓前进时那一伸一缩的动态,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当你困惑的时候,就要收敛、修德,明白人往往最难了解的是自己的处境,也很难跳出去看自己,认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从而感到遗憾和烦恼,假如能像损卦中所预示的那样减少一点欲望,何来那么多的遗憾和烦恼,人就活得比较安顿。 再次,我就喜欢那言简意赅的语言。充满象征、充满思考、充满想象。不管世界如何地变动,都离不开人的抉择。明白要成为领导人物,必须具备三条:第一是德行。只有具备德行才能让人心相通,领导自己的命运当然也如此;第二

是能力。仰观天,俯观地,目的就是掌握自然规律,制造出发展性的器物。电脑制造中的二进制原理就来自于卦象中对阳爻和阴爻的思考、观察和想象。第三是智慧。人生不可能重来,当人困惑的时候,就要用智慧处理好人际关系,继续前行而不败,并把忍受、接受很好地转变成享受。 来个总结吧!人活着要懂得宇宙观,生生不息的宇宙观,与大自然做最好的朋友,深感万物是我友,特喜欢辛弃疾的诗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学习心得》

《易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下)

《易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下) 第三章从定位看凶吉 第一节从易象看成功的几率 一、易象预示事物发展轨迹 易象,指卦象、爻象。它是一种比象,类象,抽象,意象,如以一横代表阳,代表天,表示天不可分割;以两段代表阴,代表地,表示地可以分割,很抽象。卦象,是指卦整体的形象会意,如离卦竖起来就如“火”字,坎卦竖起来就如“水”字,分别代表火、水。鼎卦(见左图)象一只竖立的鼎;爻象,是指爻所处卦中的爻位之象,表示事物所处某一阶段的成象。《易经》认为,无论任何事物,都会以“象”的形式呈现,潜象为事物始初时期的呈象,成象则是事物生成时的呈象,迹象则是事物消亡后的残留呈象。象,为表象,但它却是事物本质的外在反映。 1、潜象 《易经》认为,事物在发端之前,有其潜象。潜象呈现信息微弱,但往往会重复或加强显现。因潜象不易捕捉或被人们忽视,不是特别留心是不易观察到的。如,人在生病前,往往会感觉某些不适,但不适状况一会又可能消失,人们则不以为然。但过一阶段,不适情况会加重,过一时刻又会缓解,又过一时刻,大病终于来

临。这是有其内在原因的,人体的免疫系统总是对细菌(病毒)的侵入作斗争。当细菌(病毒)第一次侵入人体时,人感觉不适,当人体免疫系统把细菌(病毒)击溃时,人体不适的情况消失;于是细菌(病毒)大规模繁殖后以兵团态势第二次侵入人体时,人体的不适会比前一次加重,但免疫系统也会集中“优势兵力”进行抵抗,于是不适状况有所缓解;当细菌(病毒)快速繁殖以决战态势侵入人体时,人体免疫系统不足以抵抗或免疫系统遭到破坏时,大病来临。 又如,某煤矿公司出现矿井坍塌埋人事故。事先一定有其潜象:首先,这个煤矿公司一定是制度纪律废弛;其次,因制度纪律废弛而出现安全隐患,如安全设施不健全,防患预案落实不到位等;众多安全隐患的同时存在,如果再不能得到重视和纠正时,无论哪个环节出现事故那只是或早或迟事。 事物的潜象,是事物发展初期的端倪和前兆。《易经》启示人们,应该留心这些端倪和前兆,特别是重复或加重出现的端倪和前兆,大凡为预示该事物发展前景,不可小视。《易经》告诫人们,要学会见微知著,去伪存真,兴利除弊,远祸存身,防患未然。 2、成象 随着事物的成长发展,事物的潜象会一再加强显现,由隐蔽微弱

读《周易·乾卦》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周易·乾卦》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周易·乾卦》有感 ——人的一生要刚健进取 水川先生 乾卦是《周易》六十四卦的第一卦,是全部由纯阳的爻组成,由于阳爻本身就是刚健不息的属性,所以这一卦代表了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我们经常听到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来自这一卦。 前面说了,这一卦代表积极进取,但是进取也是一个过程。那么这个过程是怎么完成的呢?我们通过一个人的一生来看一下。 我们就从这个人刚刚参加工作开始。刚入职,什么都不懂,什么也不会,入职培训的时候讲师给出的最合适的建议就是”少说、多做、多听、多想”。这个时候的状态正好和乾卦的初爻相应,所谓“潜龙勿用”。别说没有能力,即便是成熟型人才刚入职也要先仔细观察一段时间,找对自己的位置。虽然是“勿用”,但不是不让动呦。而是让人自己观察,没有能力正好就是勤奋刻苦学习的时机,有能力也要等待一个时机给自己发挥能力找到平台。 因为是初来嘛,肯定有许多人暗中观察,这也是应该“潜”的意思。好了,这个人积蓄了一段时间,有了能力。 既然被关注,当这个人的才能或特点被领导发现了,自然就会试着给出一些机会。这个时候就是九二爻的“利见大人”了。注意,如果没有能力,即便是有“大人”关注,也不会利。因为上级领导总是喜欢能干事的员工的(我说的是一般情况下,毕竟一个领导不可能让周围的人都是阿谀奉承之辈)。因此,内因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俗话说“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头脑”,此话一点不假。否则给你提供了机会,人的能力不足,也不会抓住,即使抓住了,也守不住。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人的能力终于得到了认可,并给与了适当的职位,就到了九三爻。要知道,这个位置可是有许多人盯着的,有些人也巴不得在职的犯错误。所以,在这个职位上就要兢兢业业,曾子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就是这个意思,生怕自己做不好,既有负上级信任,也有负自己的努力。唯一的办法就是“终日乾乾,夕惕若”,也就是白天努力工作,晚上也要查找自己的不足。 这一点在我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上体现的很充分,曾国藩因为读到“宰予昼寝”,从而不敢中午午休,有的人自己制作功过格,对自己一天的言行进行记录,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论。即便是这样,结果从爻辞上来看也就是“无咎”,说明这样努力奋斗,最好的结果也就是不会出现错误。要知道得到这个结果是多么地不易! 不过,做事从来贵有恒,坚持是最重要的品质。终于可以有进一步发展的机会了。为什么呢?在前面我们提到这个人努力奋斗,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能力提升了想在更高地平台上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或者政治抱负,第二种就是“大人”进一步认可其工作能力,也想给他平台。注意前面是内因,后面是外因。如果内因和外因相互配合,事情自然就会按照既定的发展规律前进;如果内因和外因不配合,就会转向发展的反面。 所以,九四的爻辞是“或跃在渊”。要么一跃有了更好的前途,要么没有跃好,扑空了又掉下深渊里面去了。 也就是说,在这里事情的发展有了分化。其实,大多数人的发展也就到此为止了。只有少部分人成功了,就进入下面的阶段。没有成功的,就变成了“潜龙”,如果能够吸取教训,并且志向不改,那就继续按着规律走,所以我们听到有“东山再起”的故事,就是这个道理。 成功的就变成了九五爻。九五,是尊位。我们看电视剧,尤其是古装剧在谈到皇帝的时

曾仕强易经与人生

曾仕强 《百家讲坛》 易经与人生 我的名字叫曽仕强,可是我三十九岁的时候,我的身体非常的衰弱,简直是一点都不强。我总觉得头重脚轻,两脚无力,那时我的办公室在二楼,可是上下楼梯我都要小心翼翼地扶着楼梯走,生怕摔交。我就很紧张,年纪轻轻搞到这地步,怎么办?我利用周末时间回到家里,把我的情形向我爸爸汇报。我爸爸愣了一下,说:早叫你读《易经》,你为什么不读呢?我说读《易经》和我生病有什么关系?他说,当然有密切的关系。我说,我所知道的《易经》只是用来算命的,用来看风水,而我是学科学的,我根本不信这一套。所以,我就不学。我爸爸说,那是一般人错误的观念,就把这本书给害死了。《易经》,它是讲道理的,讲什么道理?讲未来变化的道理。那天他给我谈了很久,他说,我们中国人受《易经》的影响,我们有一句话叫“无三不成理”,我们把任何东西都分成三块,而外国人经常分成两块。我们分成三块,时间有过去、未来、现在,同一天有上午、中午、下午,人也是一样,连孔子都说,有中人以上、中人、中人以下,他一定要凑成三个。他就告诉我,《易经》告诉我们,未来是会变化的,所以一个人要重视你的未来,但未来是不确定的,它是会改变的。改变是有一定的道理,这是我们应该掌握的。我听了以后就说,那很好呀,那我就学学吧!

可是我回去后,怎么读都读不懂。拿了十本书,有七、八本都是告诉我怎样去算命的,怎么去看风水,那不是我要的。所以我回去就问我爸爸,看不懂的书有什么用?他说,你应该先读《易传》,你把易传读懂了,回头再看《易经》,你会觉得它很清楚。 我就很认真去读《易传》。读完以后,我真的有很多感悟,我很开心给爸爸讲。我现在最大的收获就是看懂了中国人。爸爸说,你终于看懂中国人了。 凭良心讲,我那时候跟现在年青人一样,是很羡慕做外国人的。我读了《易经》以后,我的观点改变了。我说,我今天才懂,为什么叫“内方外圆”?就是中国人很有原则的,但是你的原则就是不能表现出来,你一表现出来就跟别人起冲突,就格格不入,人际关系就很差。所以,外面要圆。可是我爸爸给我讲,那你这样不就很圆滑吗?我说,不是。我以前也是很痛恨圆滑的。现在我才知道,是“圆通”,不是圆滑。中国人最讨厌的就是圆滑,这个人滑头、奸诈,没有人喜欢。但是你不圆通,你又很吃亏。

国学智慧与和谐人生(下) 试题及答案

国学智慧与和谐人生(下) 试题及答案

国学智慧与和谐人生(下)试题 判断题部分(每小题4.0分,共20.0分) 第 1 题. 老人认为《易经》是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 A. 正确 B. 错误 标准答案:B 第 2 题. 周朝能够长久,是因为讲民治,重视民主思想。() A. 正确 B. 错误 标准答案:A 第 3 题. 天下大事皆做于细,天下难事皆做于易。出自《论语》。() A. 正确 B. 错误 标准答案:B 第 4 题. 儒家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A. 正确 B. 错误

第 5 题. 作为领导干部要懂得承认过去,在制定好美好蓝图的同时,抓落实。() A. 正确 B. 错误 标准答案:A 单选题部分(每小题12.0分,共60.0分) 第 1 题. 剧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是用来劝慰()的诗句。 A. 溥仪 B. 袁世凯 C. 李鸿章 D. 曾国藩 标准答案:B 第 2 题. 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是()的名言。 A. 张之洞 B. 李鸿章 C. 曾国藩 D. 胡雪岩

第 3 题.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小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是()的名言。 A. 荀子 B. 老子 C. 孔子 D. 庄子 标准答案:B 第 4 题.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中提到的六尺巷在()。 A. 江苏 B. 安徽 C. 浙江 D. 江西 标准答案:B 第 5 题. ……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非南柯一梦西。是()的诗句。 A. 宋代 B. 元朝

C. 清朝 D. 明朝 标准答案:A 多选题部分(每小题4.0分,共20.0分) 第 1 题. 诗经中主要描述的区域包括()。 A. 东北 B. 黄河流域 C. 甘肃东部 D. 江汉流域 标准答案:BCD 第 2 题. 关于诗经有很多说法,目前比较流行的是()。 A. 王官采诗说 B. 公卿献诗说 C. 孔子删诗说 D. 老子删诗说 标准答案:ABC 第 3 题. 八卦还可以用()特征来描述。 A. 天 B. 地

易经与人生

感悟《易经与人生》 摘要: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对于已经距我们数千年之久的古代文化书籍,以及里面所包含的自然哲学、伦理实践和对人生的看法态度,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在这个世界竞争越来越激烈,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但精神方面却缺乏食量的时候,易经更具有引导作用,就像航行在大海中航船的灯塔一样,在迷失的时候能够找回自己的方向。在《易经与人生》这门课程学习的一个月的时间里,对《易经》这门深奥哲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课程中,老师讲解的几项基本的卦象,也使得我对人生和哲学有了一定的了解。 关键词:易经乾卦坤卦 据说,易经是由伏羲氏和周文王姬昌根据《河图》、《洛书》演绎并加以总结概括而来,先有伏羲氏做先天八卦图,后周文王姬昌被囚七年,闲来无事在前人基础上推演出后天八卦图。从本质上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的书籍,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了这些预测规律理论的书。以现在的角度看,这很有迷信的成分,但是,站在历史的角度,占卜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了奠基和促进作用,而易经更是对后来各种文化、经籍、言行等等起了很大的影响作用。无论是儒家、道家等远古时期的百家争鸣,还是到明朝时期创立的心学,乃至民国创立现在很流行的厚黑学,在它们的立言中都能找到易经的根源,也因此,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成为古代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易经本质就是用来占卜的书,但是社会中的很多人却打着易经的旗号招摇撞骗,像什么算命测字看风水。我认为,学习易经能够找到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能够预测到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但是这要求学习者本身的学习修养,这么深奥的哲学思想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就能够看透看穿的,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看透所有人的未来。易经,给有学问的人带来的是人生的境界与追求,给迷信的人

乾卦(原文+译文)

-25- 《周zhōu 易yì》上shàng 经jīng 乾qián 卦guà 第dì 一yī 乾qián 下xià 乾qián 上shàng 乾qián 为wéi 天tiān 《乾qián 》:元yuán 、亨hēng 、利lì 、贞zhēn 。 《周易》又称《易经》,分为上经和下经。 共64卦,上经30卦,下经34卦。 本卦为上经第一卦:乾卦 本卦是同卦相叠:乾下乾上,乾象征天 本卦上卦乾为天 下卦乾为天 故曰:乾为天 《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译:有天地,然后万物产生。有天地才能化生万物。 乾代表阳刚劲健的主动力, 坤则是承受力,两者相摩相荡而化生出万物。 《乾卦》象征天:元始,亨通,和谐有利,正固持久。 天的四种本质特征是:元、亨、利、贞。 天之阳气是开创万物的本源,称为“元”, “元”既元始,创始,开始。如:公元元年,元旦。 天能使万物流动成形,无不亨通,称为“亨”, “亨”既亨通,畅通,通达。 天能使万物适宜,各得其利,称为“利”, “利”既利和,和谐,适宜。 天能使万物正固持久地存在,称为“贞”, “贞”既贞正,正固,守正。 总之,天是万物资生之本,又制约主宰着整个世界。天有开创万物并使之亨通,和谐,正固的“功德”,元、亨、利、贞被称为乾之“四德”。 乾坤两卦位列六十四卦之首,是六十四卦之根本,也可称为“祖卦”,历来受研读《易经》者重视。 《易经》把乾坤两卦放在六十四卦之首是有原因的。《易经》认为,天地是万物的本原,乾坤象天地,六十四卦象万物,天地在万物之先,所以乾坤居六十四卦之首,屯蒙诸卦列乾坤之后。乾卦以天为象征形象,认为天体现着元始(元)、亨通(亨)、和谐有利(利)、正固持久(贞)四种德性,其所以如此,在于天乃积聚诸阳气而成,有纯阳之性,自然能以阳气始生万物,而得元始、亨通,能使物性和谐而各有其利,坚固贞正而得其所终。这种运行不息的阳气,变化无穷,沿春、夏、秋、冬四季循环往复,制约、主宰着整个大自然。 因此,《易经》赞美天,事实上是赞美阳刚之德,从义理上引申,揭示了刚强者的进取哲学,勉励人们要效法天的刚健精神,奋发进取,自强不息。

易经与生活

[导读] 《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 中国周易学会西安研究员吕山峰 《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 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这部由伏羲氏与周文王(姬昌)根据《河图》、《洛书》演绎并 加以总结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的书籍,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思想结晶, 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从 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规律理论的书。《易经》卦辞、《易传》语言晦涩难懂,然而却 与生活息息相关。孔子读易后,感慨“洁净精微,易之教也!”足以说明《易经》语言精深, 处处有哲理和教化之妙用。本文是我根据多年读易的体会,主要把《易经》的生活理论归纳 一些,以便参考学习。 一、《易经》与日常生活 1.衣:黄裳元吉;生活即教育。(坤六五)古人把上衣称作衣,下衣称为裳,喻意下 衣是为了陪衬上衣,君子以厚德载物,常怀忠信,舍己为人。“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无成 有终”,这和《道德经》“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异曲同工之妙。有人认为老子思想守弱、消极,其实不然,实际上老子是解读了《易经》坤卦精神。笔者研读宗教文化典籍,曾 经在多次易经讲座中,反复强调我们要学习《易经坤卦》、《道德经》以及佛教的《地藏王 菩萨本愿经》,为其效法自然、善待众生、护念地球母亲的理念而深受感动。 2.食:君子以饮食宴乐。(水天需)饮食是人类维持生命的第一需要。饮食宴乐,民 以食为天,人生饮食大事,以快乐为准则。本卦从初爻到六爻,基本上包含了生存需要、安 全需要、尊重需要。相比而言,周文王《水天需》卦比马斯洛五大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要早 近3000多年。 3.住:先王以享于帝立庙。《风水涣》(涣,风行水上,患难,先王带领民众,选择 吉祥的地方建屋宇、立宗庙。注:涣,音同涣;享音同祥,帝同地。所有注疏解释都用到音 韵学。)居住,也是人生的一大追求,购房、买房,以选择福地而居住为目的。所以出现“相地、堪舆、风水”这一行业。不少学者认为,风水一词,最早出现在中郭璞《葬书》中,笔 者则以为最早出现在《易经》中。

感悟周易、感悟人生

一、选课感悟 二、学习《周易》感悟 三、感悟人生 选课感悟:在我报选这门课程之前,我对周易可以说是一无所知,没有真正的了解和学习过,只是在电视、书籍中听到或看到过,一直觉得很神秘,唯一的感觉就是直接把“周易”翻译成“算命”、“风水”。看到学校公选课上开设了这门课,很是激动,所以我抱着想学习周易那种能预知未来的神奇力量的好奇心和对风水之说、还有周易与中医学的联系,报选了刁老师的这门《周易与中国文化》。 等到真正进入课堂后,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述它的起源、它的历史、它蕴含的深层的哲理,我才开始慢慢走进周易精彩的世界,才明白单纯的把周易理解为算命,实在是泯灭了它的博大精深。我发现我一下子就爱上了里面的东西:警句,哲思,教化……惊叹于它一整套庞大的系统:卦象,六十四卦的卦义,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对应,与天干地支的对应,与中医中人体器官的联系……总之,我是被它的魅力所吸引了,在课后空余时间我又多出了一项新的爱好,了解周易,体会周易、感悟周易与人生。 但毕竟是刚刚接触不久,我能力有限不能一下子把那么深奥的学问研究透彻,下面简单的结合老师所讲授的和我自身的理解谈谈我眼中的周易。

学习《周易》感悟: 《易经》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对我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据说最早是由伏羲氏创立先天八卦,到周朝周文王创立了后天八卦,推演出六十四卦,并写了每一封的卦辞称为《周易》,它在古代的时候是帝王将相必学必懂的哲学,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我们华夏民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 《易经》里的思想已经渗透到我们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我们平时很少有人会意识到这一点,但事实确实如此,孔子就说过人们“日用而不知”。今天我们生活中常常说谁阴阳怪气,谁又变卦了,或者常用扭转乾坤,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另外还有否极泰来,还有乐知天命,物极必反之类的口语和成语。 《周易》:“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像,四像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表达了这样的一种思想:宇宙之间先是有太极,太极产生了两仪,即阴与阳;阴与阳又产生了四象,即老阴、老阳、少阴和少阳;四象又产生了八卦,即乾、坤、离、坎、震、巽、艮、兑的卦。这八卦就是用来判断吉凶,确定吉凶之后则可以从容应对,从而使人生少些挫折多些顺利。现在我知道这并不是迷信,而是通过运用八卦预测的科学方法,推理并预测自然和人事吉凶的有关信息,使我们做到对一切心中有数,有备无患,有恃无恐。 周易卦易系统中的六十四卦,每卦都有它特定的象征意义,可以依其卦辞或者爻辞推测相应的人事吉凶和人生道理,这不仅可

易经第一卦《乾卦》

第一卦:《乾卦》 乾:元,亨,利,贞。 【白话】《乾卦》象征天:元始,亨通,和谐,贞正。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白话】《象辞》说:天道运行周而复始,永无止息,谁也不能阻挡,君子 应效法天道,自立自强,不停地奋斗下去。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伟大呵,乾元!万物就是因为有了它才开始,故而本于天。云气流行,雨水布施,众物周流而各自成形,阳光运行于(乾卦)终始,六爻得时而形成,时乘(《乾》卦六爻)的六龙,以驾御天道。(本于天的)乾道在变化,(万物)各自正定其本性与命理,保全住太和之气,才能“利贞”。始出众物,万国皆得安宁。 〖原文〗初九,潜龙勿用。 【白话】初九,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白话】《象辞》说:龙象征阳。“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 发挥作用”,是因为此爻位置最低,阳气不能散发出来的缘故。 【解读】艾薇你现在就处于这个阶段。从古至今,你的才能越大,得到重用的机会就越小,小人物用你,可能你看不上他,大人物用你,又怕你功高盖主,所以宁可不用。你想一跃飞天,条件还没具备,时机远不成熟,先忍着吧!潜龙勿用就是韬光养晦,大智若愚,最需要做的就是等待机会,利用低潮充实自己,早晚能大展宏图。 〖原文〗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白话】九二,龙已出现在地上,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白话】《象辞》说:“龙已出现在地上”,犹如阳光普照,天下人普遍得到

第一套哲学与人生试卷

2014-2015学年上期期末考试试卷 13级德育 (适用美工,电商,对口升学)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我国,红色因喜庆而被人喜爱。有人传言称2013年本命年禁红色,红腰带、红绳等一概不能用,认为红色属火,穿红色会破坏五行平衡。从哲学角度看,这种传言属于() ○1唯物主义观点○2唯心主义观点○3从实际出发○4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 A. ○1○2 B. ○3○4 C. ○1○3 D. ○2○4 2.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的() A.主观条件 B.客观基础 C.发展道路 D.现实依据 3.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拔苗助长,苗枯田荒。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 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D.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 4.“巧妇能为无米之炊”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两种观点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人有能动作用 B.人得能动作用受物质条件制约 C.做事情要发挥自觉能动性 D.人的意识能否反映客观事物 5.中国古人强调天人合一,《周易》提出:“裁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这些观点对于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启示是() A.发挥自觉能动性能改变规律 B.人的自觉能动性决定自然变化 C.改变自然要保持自然原貌 D.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改变社会 6、农历丁亥年是60年一遇的“金猪年”,不少青年夫妇把孩子的出生时间锁定在该年,认为这一年出生的“金猪宝宝”有福气。从哲学上讲,将个人命运同生肖属性联系在一起是不足取的,其依据是() A.想象的联系代替不了事物固有的联系 B.联系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际交往关系 C.非本质的联系掩盖不了本质的联系 D.联系是客观的,与人的活动无关 7、专家指出,人们随手一扔的一次性卫生筷,不是一双双木筷,而是一片片森林!专家们的看法体现的哲理是() A.物质世界是客观的 B.意识是物质的反应 C.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8、人们的通信工具从跑马送信、电报电话到手机网络;手机的体积越来越小,但功能却越来越多。这表明() 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B.新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杂乱无章的 C.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 D.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9、“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巴尔扎克的这段话说明() A.顺境对于人的成长是不利的 B.逆境不利于人的成长发展 C.逆境也有积极的一面,逆境能使人变得坚强 D.遭遇逆境的人肯定能有所成就 10、文化百花园色彩斑斓,热烈有热烈的灿烂,浪漫有浪漫的绚丽,含蓄有含蓄的温婉,圆融有圆融的柔美。这说明() A.矛盾具有普遍性 B.矛盾具有多样性 C.矛盾具有特殊性 D.矛盾具有同一性 11、与“时间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蕴含的哲理不同的说法是()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 C.时势造英雄,家贫出孝子

周易对我的启发

学习周易,感悟人生 《周易》对中国人的影响无疑是深远和巨大的,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还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然而相比儒家思想,许多人并没有什么机会系统地接触《周易》,加上历来人们用它占卜算卦,因此我们总是觉得它是神秘而高深莫测的。带着浓厚的兴趣,在这一学期我终于接触了《周易》这门课。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道”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以定型的,它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及其过程之始终。只是我们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表现为:大多数人类至今尚不具备以阴阳学说为核心的、融天人地为一体的系统的思维框架。但是,正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尽管人们不了解《周易》,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运用《周易》的智慧。就如同没有学过孙子兵法的外国人也能带兵打仗,照样可以符合兵法一样。一个不识字的农民,他可能不知道牛顿三大定律,但他的一举一动无不符合这三大定律。而一旦我们掌握了《周易》,就如同掌握了现代科技一样,可以主动地去运用这个规律。在这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周易》既高深,又浅显。因为它在剖析宇宙人生规律的同时,还为我们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为人处世策略。每次上完课,我都会觉得如沐春风,受益匪浅。如果说有的课教授的是知识和技能,那《周易》予我的,则是人生的智慧和启发。 《周易》对我启发最大的是它的辩证思维。“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认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万物万事内部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属性,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此消彼长,此进彼退地运动着。而我们常说的物极必反、否极泰来阐述的就是这一规律,而《周易》的这种辩证思想让我们在困境之中不至于绝望,而是懂得“潜龙勿用”(来自乾卦)韬光养晦,积攒实力,厚积薄发,迎来希望和转机;让我们在安逸之中也懂得“履霜,坚冰至”(来自坤卦)防范于未然,保护来之不易的成功果实。这将帮助我们智慧地面对祸福吉凶,也将帮助我们在人生的路途上走得更加坦然。 周易的辩证思维中其实还隐含了另外一个重要思想,即为人要中庸。何谓“中庸”?即中和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用现代语言表示,即以理控情,情当合理!《周易》以为,行事若能达到“中”的高度,就实现了最理想的境界。而物极必反,让我们进一步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量力而为而不可穷极的道理,这提醒了那些博弈在风尖浪头者见好就收。但是,大部分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也做不到见好就收。太多的欲望会导致罪恶,许多贪官因此葬送了自己的家庭前程;太多的自由会导致堕落,许多人叫嚣着“不自由,宁毋死”,殊不知太多的自由会让人随波逐流,迷失自我;太多的爱会导致伤害,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像紧紧的绳索,束缚孩子的成长……穷极必反,所以我们心中必须有一把中庸之道的尺子,来测量我们的欲望、自由和爱。 周易给我另一个启发是要自强不息。我想无论人处于什么样的境地,都不能懈怠而停下学习的脚步,而是应该不断地充实自己,鞭笞自己。“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

_周易_乾卦今古文考证

第29卷 第4期 Vol.29 No.4
廊 坊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Langfang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3 年 8月 Aug.2013
《周易》乾卦今古文考证
陈居渊
(复旦大学 哲学学院,上海 200433)
摘 要: 《周易》居“六经”之首,乾卦又位列《周易》六十四卦之首,历来为学者所重视。借助出 土文献,如马王堆帛书《周易》 、双古堆汉墓《周易》 、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周易》 ,对《周易》乾卦今古文问 题进行探讨,不仅可以彰显乾卦经文今古文两种不同文本的形态,还有助于深化对《周易》文本早期形成史和 早期易学史的研究,进而推动经今古文问题研究取得新进展。 关键词:周易;乾卦;今文;古文 中图分类号 : B22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674-3210 (2013) 04-0081-06
《周易》居“六经”之首,乾卦又位列《周易》 六十四卦之首,历来为学者所重视。借助出土文 献,如马王堆帛书《周易》 、双古堆汉墓《周易》 、 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周易》 ,对《周易》乾卦今 古文问题进行探讨,不仅可以彰显乾卦经文今古 文两种不同文本的形态,还有助于深化对《周易》 文本早期形成史和早期易学史的研究,进而推动 经今古文问题研究取得新进展。为了行文方便,今 本《周易》简称“通行本” ,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 《周易》简称“帛书本” ,安徽阜阳双古堆汉墓《周 易》简称“阜阳汉简本”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 书《周易》简称“上博竹简本” 。 乾,元亨利贞。 “乾” , “乾”通“健” 。 《经典释文》 : “ 《说卦》 云: ‘乾,健也。 ’ ” 《广雅?释训》 : “乾乾,健也。 ” 证之今帛书本,此条卦辞“乾”字作“键” 。 “健” 、 “键”古音同属愿韵,可以互借。考《说文?乙部》 “ ,籀文乾” 、 《集韵?僊韵》 “乾,徤也。籀作 ” 、 《字汇补?乙部》 “ ,籀文乾字” ,知作“乾” 、 “键”同为今文,作“ ”为古文。 “元” , “元”通“顽” 。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 乙本《道经》 : “众人皆有以,我独元以鄙。 ”通行 本《老子》第二十二章“元以鄙”作“顽似鄙” 。今
收稿日期:2013-05-03
帛书本于此条卦辞作“元” ,证之通行本涣卦六四 爻辞“元吉” ,上博竹简本于此条爻辞亦作“元吉” , 知作“元”为古文。 “亨” , “亨”通“享” 。 《隶释?酸枣令刘熊碑》 : “子孙亨之。 ”洪适注: “碑以亨为享。 ” 《说文?亯 部》 : “亯,献也。享,篆文亯。 ”段玉裁注: “据玄 应书,则亯者,籀文也。小篆作 ,故隶书作亨。 作享,小篆之变也。 ” 《玉篇?亯部》 : “亯,今作 享。 ” 《集韵?庚韵》 : “亨,古作亯。 ”由此,则“亯” 同为“亨” 、 “享”之古文。项安世《周易玩辞》卷 四“用亨”条考证云: “ 《大有》九三‘公用亨于天 子’ 、 《随》上六‘王用亨于西山’ 、 《益》六二‘王 用亨于帝’ 、 《升》六四‘王用亨于岐山’ ,四爻句 法皆同。古文亨即享字,今独《益》作亨读者,俗 师不识古字,独于‘享帝’不敢作‘亨帝’也。 ”按, 古“亨”字兼有三义,加一画作“享献”之“享” , 加四点作“烹饪”之“烹” ,皆通用。黄侃《说文 笺识》 : “亯,古亦读喉唇二音。一读亨,一读烹。 亯有四义,一曰亯献,二曰亯受,三曰亨通,四曰 烹调。 ”考今本、帛书本,于此条爻辞皆作“亨” 。 又考上博竹简本,凡“亨”字皆作“卿” ,疑“卿” 字即为“乡”字。在金文中, “卿”与“乡”同为 一字。 《墨子?尚贤中》 “以上事天,则天乡其德” ,
作者简介:陈居渊(1 9 5 2 - ) ,男,上海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 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易学与中国思想文化史。 ? 81 ?

周易与人生智慧

周易与人生智慧 xxx学院 xxx班 一.名词解释 1.卦:是古代用来占卜的工具,它是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套符号。 2.爻:是组成卦符的基本符号。爻表示的是阴阳交织的整体作用,对地球来说就是指太阳和月亮的运动对地球的交织作用,有?作用相交织?的含义。 3.周易:《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汉初刘向校书时《三易》仍存,汉后下落不明),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是周文王被囚安阳(羑里)时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值得注意的是《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 4.伏羲:风姓,又写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称伏牺。又称青帝,是五天帝之一,生于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伏羲是古代传说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伏羲称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 5.周文王:姬昌(公元前1152年—前1056年),后人尊称周文王,实施仁政,有太颠、辛甲大夫、闳夭、散宜生等贤臣,在姜尚(名望、字子牙)的辅佐下奠定了灭商的基础,著有《周易》,将八卦演为64卦,并做卦辞、辞。 6.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7.吉:向好的方向发展。吉,从士从口,会意。甲骨文,上是兵器,下是盛放兵器的器具。合起来表示:高度防卫、以免危难。吉,可做姓氏,也可做计量单位。其汉字意义为:好,有利的,幸福的,与?凶?相对。也有善,贤,美的意思。 8.凶:向不好的方向发展。在心理学上是对深部感觉的一种描述。凶恶之人一般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其面部大多鹅毛月样凹陷,脸较长,下唇较上唇凸出,双眼较凹,面皮较黑,眼睛较小但是很有神,一般人较瘦。凶的反面是?善?。 9.卦的构成:以阳爻(―)、阴爻(--)相配合,每卦三爻,组成八卦(即经卦),象征天地间八种基本事物及其阴阳刚柔诸性。八卦相互组合重叠,组成六十四卦(即别卦),象征事物间的矛盾联系。古代视占卜所得之卦判断吉凶。如:卦数(《周易》中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八卦互相重叠,组成六十四卦。故以卦数代六十四卦);卦肆(卦铺);卦爻(《易》的卦和组成卦的爻)。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化得以延承的灵魂,是国人乃至世人思想的基因。从他产生的那天起,就在不知不觉简,影响了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做事准则,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他就像一个风向标,已经像血液一样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所在。 易经之所以能位于五经之首,就在于他的博大精深。关于易经的由来,经历了上古伏羲氏、中古神农氏、下古轩辕黄帝三代,总结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形成了太阳月亮,山水,男根女阴相对的万物空间。到了夏商周时代,经周文王姬昌不断总结演变,形成了六十四卦,就是周易。至此,易经世历三古,人更三圣,才有了从迷信到理性,从巫术到哲学的重大飞越,逐渐成为中国哲学的理论根基。 易经的思想讲究阴阳相济,刚柔有应,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阴阳两爻为基本符号,以及由八卦中任意两卦交相叠合而成的六十四卦为基本图形,来说明宇宙万物的一切现象,并通过占筮来启示天道,人道,地道的变化规律。 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地间一切事物的变化无不因时因地或成阳刚,或成为阴柔,而这一阳刚阴柔的变化法则,正是宇宙的法则,人生的法则,也就是天理和人道。易经天地人三才,天道地道人道的变化法则,正是宇宙应遵循阳刚阴柔无穷变化的法则,变易而不易,复杂而简易,在变化中生成发展,在反复中保持和谐统一。这一刚健中正,无穷无尽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正是宇宙精神的所在,也是人生立身处世的原则。人若能以宇宙的自然法则来确立自己的行为规范,就会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而知变,应变,适便,自强不息,给人类社会带来发展。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易经更是现实人生的指南,趋吉避凶的宝典。但是现代社会易经并不为更多的人所熟悉,里面有很多原因,但归结起来有两点:一是因为易经有一套逻辑符号,术语卦名,如阴阳,九六互变,乘承比应错综复杂等,大多人们不了解所表达的是什么含意。二是因为一些江湖术士的故弄玄虚,将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翻来倒去,顺推逆数,歪曲了易经本意。 所谓易占,六爻八卦推算未来,是易学中充满魅力的领域,很多人习易动机就在于此,其实甲骨文当中的“学”字,就是小孩子双手玩六爻之象,说明了启蒙要从易经开始。其实六爻占卜,是学习易经最基本的一个游戏,不停的玩摆出不同的卦象,加深对卦象的印象。真正根据卦象推断未来,要根据卦象的变化和变化的象辞爻辞以及前因后果等等客观因素来判断,解卦者的学行修为相当重要。所以起卦容易,其实就是一个提高学易兴趣的游戏,但是断卦难,事实上,易经所有的预测,只是教人看清形势,看准未来事物发展的规律,并提供建言,至于能否做到,还在个人的修为。卦爻中充满了但书,必须把眼前做到了,才会有以后的结果,如果不愿或不敢面对现实,怎会有善终?三分看天意,七分靠打拼,事在人为,易经绝对不是宿命论。不过,既然还有三分天意,就表示人生奋斗必须要重视客观形势的存在及影响,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不得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道德经说,大道无亲,常与善人。说得就很透彻,人,只能在本份上尽力,成败利钝,不完全由我们决定,但是,解卦自然有神机妙算之处,但不宜执迷沉溺,失去做人的本分。

论易经乾卦六爻与企业发展各阶段

论《易经》乾卦六爻与企业发展各阶段 【摘要】《易经》诞生于三千年前,从伏羲八卦算起,易学至今也有七八千年的历史,而现代企业则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他们之间是否也存在着某些关系,易经中的智慧是否能对企业有所启发,使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有所启示?笔者据相关书籍、文章对《易经》中乾卦六爻进行阐释解析,来论述易文化中乾卦对企业发展各个阶段的联系与启发。 【关键词】:乾卦六爻企业发展阶段 【引言】:《易经》是我国一部古老的哲学著作,究天人之际,探索宇宙,指点人生,辅佐事业。《易经》研究宇宙人生的现象和道理,是说明宇宙变化的法则和运用的一门学问。 周易六十四卦以乾卦为首卦,其他六十三卦均要以它为指导才能获得正确的解释。因为爻是易经的最基本符号,所以乾卦的深刻内涵就蕴藏在其六爻的爻辞中。这样,乾卦六爻的爻辞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易经最主要精髓的一个反映。而乾卦六爻的爻辞完整地描绘出了一个事物发生、发展、成熟、衰落的过程,这对我们现代企业的发展有着要的作用和指导意义,它让我们懂得企业所做的一切就是顺应自然规律不可违逆规律。《易经》六十四卦中每卦分为六爻从下到上分别为初、二、三、四、五、上。笔者认为乾卦六爻正好对应企业发展六阶段,而在每个阶段企业都有其具体特点,也有其发展策略。下面笔者将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初九:潜龙勿用——创业期 龙潜于深海,雄志暂沉埋。 且待风雷日,长舒万里怀。 乾卦第一爻的爻位叫初九,其爻辞为“潜龙勿用”。“龙”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奇生物,充满刚健的活力与变化的势能,可以“乘风云而上天”。以位而言,初、二是地;三、四是人;五、六是天。初九位于地之下,犹如在深渊之中,所以称为“潜龙”,此对应于企业的创业期。在这个阶段,各种资源都刚刚从不同的主体手中汇集到一块,不仅人与人之间,人与设备之间,而且设备与设备之间,都还没有达成协调,企业组织也没有共同的游戏规则,各方面的经验都不足,其运行效率和效益十分不稳。在这个时期,不管股权是怎样分配的,工作是怎样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