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医学——神经触激术规范化治疗

合集下载

针刀医学在部分疑难病症中的治疗方法与疗效

针刀医学在部分疑难病症中的治疗方法与疗效

2 32 手法 复位 ..
根据 影像 学和临床触诊 诊断 为胸椎紊乱
则 采用 胸椎 膝顶压肩法或俯 卧胸椎 推压法进行整 复 , 于复 并
位后在 胸椎 周围采用分筋理筋法以解除软组织痉挛。
2 33 典 型病例 .. 男 ,7 农 民 , 复发作右上腹部 痛 8年 , 4, 反 并伴右肩胛 区 隐痛 、 酸胀 。B超 : 慢性 胆囊炎 。长期 服用利
刀治疗点的治疗方法 。结果 :1 例患者针刀一疗 程。两年随访 , 愈有效率达 1 % 。结论 : 1 5 治 0 o 针刀医学对所述疑难病症治愈率高 , 远期疗效巩
固, 可首选推广应用 。
【 关键 词】 针刀医学; 颈性眩晕; 支气管哮喘 [ 中图分类 号] R 4 9 26. [ 文献标 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0 6 ( 0 )0 84 3 392 7 1 —06 —0 O 反应物状态 , 口线 与其 倾斜 4 度 角刺 入 , 刀 5 切开剥 离 , 可不
维普资讯
20 O 7年 1 月 0
中国民康 医学
Meia Jun lo hn s e pesHel dcl ora fC ieeP o l at h
Oc .007 t 2 r Vo 1 S 1.9 HM No. 0 1
第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
达骨面 , 此法 较安 全。如在上 述 区域段 找不到 阳性反应 物、
自 19 年 以来运用 针 刀 医学 治疗 部 分疑 难病症 , 得 94 取 较好疗效 , 现报告如下 :
1 临 床 资 料
反应点等病理变化 时 , 便于患者双食指近掌端 第一指腹 中点
做纵行切割 3 ~5下 , 再纵行剥离 2~3 , 下 然后横行摆动刀柄 2 ~3下即可。创 可贴 外敷 , 周一 次 , 一 3次一疗 程 。伴 有胸

杨永晖针刀联合神经触激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经验

杨永晖针刀联合神经触激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经验

杨永晖针刀联合神经触激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经验作者:栾国瑞杨凯宁孟德鸿卢梦雅尚祥丁双卢曼杨永晖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年第01期〔摘要〕杨永晖教授诊治膝骨关节炎强调“筋骨并重”“杂合以治”,总结多种针刀治法的优缺点,基于膝关节稳定的生物力学特点,以改善髌股关节周围力学平衡为目的,提出运用“五点定位法”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并配合神经触激术,更好调整下肢力线,改善患者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针刀;膝骨关节炎;五点定位法;神经触激术;名医经验;杨永晖〔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doi:10.3969/j.issn.1674-070X.2024.01.020YANG Yonghui's experience in treating knee osteoarthritis withacupotomy combined with nerve stimulationLUAN Guorui1, YANG Kaining2, MENG Dehong2, LU Mengya2, SHANG Xiang2,DING Shuang2, LU Man2, YANG Yonghui3*1. Anhui Hospital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efei, Anhui 230031,China;2.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efei, Anhui 230031, China;3. The Second Hospital of Anhui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efei, Anhui 230061, China〔Abstract〕 Professor YANG Yonghui emphasizes "paying equal attention to the tendon and bone" and "combining different therapie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KOA). He has summarized both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acupotomy methods and proposed "five-point positioning method" to treat KOA based on the bi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knee joint stability, aiming to improve the mechanical balance around the patellofemoral joint. Acupotomy combined with nerve stimulation can better adjust the lower limb force line and alleviate patients' symptoms, with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icacy.〔Keywords〕 acupotomy; knee osteoarthritis; five-point positioning method; nerve stimulation; famous physician's experience; YANG Yonghui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关节软骨退变所致的骨关节病,伴有膝关节周围骨质增生是其特点,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甚则关节腔形态发生变化[1]。

针刀N触激术原创作者任月林教授简介

针刀N触激术原创作者任月林教授简介

针刀N触激术原创作者任月林教授简介任月林1951年生于山东省临清市,现任泰山医学院教学医院副教授,中医针刀教研室主任、临清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

父亲任殿起享受国务院津贴为著名外科教授,对针刀疗法有着浓厚兴趣并给予大力支持。

任月林从事中医、骨伤、针灸、针刀临床和机制研究30余年,1987年7月开始学习、应用针刀疗法从事针刀医学临床和基础研究至今。

1989年5月在《小针刀疗法论文集》第一期上发表论文“论骨质增生”,提出骨质增生是病理产物,而不是病因。

骨质增生病因是关节内力平衡失调,病理因素是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挛缩、变性。

认为影像诊断的椎间盘突出,没有症状、体征无需治疗。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用小针刀椎管外切割松解术治疗,“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论文在《中国骨伤》杂志1991年6期发表。

1993年率先成立了聊城针刀治疗中心,慕名求治的病人遍布22个省市及波兰、韩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为国内外培养了260名针刀医师和进修生。

原创脊神经触激术,改变了针对突出椎间盘病变进行治疗的传统模式,论证了针刀经皮椎管内触激神经根鞘膜价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痉挛性疾病的机制,打破了针刀不能进入椎管内的禁区。

“针刀椎管内触及神经根临床研究”及“精细的解剖定位X线片金属标记线体表定位法”,于2002年4月通过了国内领先水平科技成果鉴定。

2003年立项的课题“针刀治疗痉挛性脑瘫临床研究”正待鉴定。

2004年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标课题“针刀治疗骨性关节的研究”被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成果。

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小针刀疗法释义》、任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针刀医学》、《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临床疼痛鉴别诊断学》、《疼痛诊疗手册》编委。

现兼任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所教授,卫生部主管《中华名医》杂志主编,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专家库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针刀脊神经触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临床观察

针刀脊神经触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临床观察
参 考 文 献
1 Ma n b . g t e Di . p o a in An a a . c a I Ne ai . s Ex l rto . n 1 v c y i o h a s s o ev o ti v le n n ss ft e c u e fn r e r o n o v me t i
定后用龙胆紫标 记 。② 患者俯 卧于手 术
台, 腹部 垫 圆枕使 其 增 高 lc 左 右 , Om 常 规皮肤消毒 , 涮 巾 , 无菌 手套 。③ 选 铺 戴 用 3号 汉 章 针 刀 , 直皮 肢 进针 刀 到 达 椎 垂 板后 , 针刀 向外侧滑行 , 寻找椎板外切迹 , 沿外缘继续进针 刀 , 阻力感 消失后 , 明 说 针刀突 破 黄 韧 带 进 入 侧 隐 窝 ( 度 约 深 6 2 m) . c 。微动针刀 , 触激神 经根鞘 膜 , 病 人忠肢 有突发触 电样放射感 , 不由 自主 并 颤动 , 视为手术成功。④拔 针、 按压 、 贴创 町贴。⑤如伴有椎管外疾 患 , 与对照组同 法治疗。 疗效评 估 : 临床 疗效 评 定参 考 Ma— c nb 标准 。优 : 状和 体征 完全 消失 , as 症 恢 复工作和活动 ; 主要 症状 、 良: 体征 消失 ,
论 著 ・ 临
床 论 坛
C HI NFS t C o M M lNI Y Do C TO S l 1
针 刀脊 神 经触 激术 治疗 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3 O例 临床 观 察
解 术 , 对 粘 连 或 痉 挛 的 肌 肉 , 臂 部 的 针 腰
夏 继 强
观察 : 照 绀 优 良率 6. % , 有 效 率 对 66 总 8. % ; 6 6 观察组优 良率 8 . % , 6 6 总有效 率 9.% , 66 均高于对 照组 。见表 1 。

小针刀脊神经触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

小针刀脊神经触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

小针刀脊神经触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发表时间:2011-06-13T16:34:49.1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3期供稿作者:刘强[导读] 观察小针刀脊神经触激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刘强(广西北流市人民医院康复科 537400)【中图分类号】R681.5+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3-0255-02 【摘要】观察小针刀脊神经触激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用磨圆刀口角的小针刀经小关节入路触激神经根鞘膜,使病人突发触电样放电感。

利用神经的“逃避”反应,使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得以松解。

结果治疗25例,治愈16例,明显好转6例,好转1例,无效2例。

有效率92%。

结论小针刀脊神经触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很有效的解决粘连方法。

【关键词】脊神经触激术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椎间盘的退行性变或损伤,导致脊柱内外力学平衡失调,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突出,压迫刺激神经根或脊髓而引起腰痛和腿痛等一系列症状的病症,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

本人从事针刀工作多年,通过对相应软组织对症治疗,大多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仍有一些顽固病例,采用小针刀经小关节间隙入路脊神经触激术治疗,[1]6取得进一步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病例症状、体征、X片、CT、MRI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均经多次小针刀治疗,或针灸、推拿、牵引、药敷、拔罐、理疗等治疗。

效果不佳,或症状残留。

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

年龄最小24岁,最大78岁,单纯L3/4节段3例,L4/5节段10例,L5/s1节段8例,合并L4/5、L5/s1为8例,3节发病1例。

临床表现为腰痛伴下肢发射痛,腰部活动受限,下肢麻木无力,行走困难。

2 治疗方法2.1体位:患者俯卧位或侧卧位。

2.2定位:根据CT、MRI片所示,在病变下位棘突偏患侧0.5cm处。

2010年9月10日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济南市)举办小针刀培训班

2010年9月10日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济南市)举办小针刀培训班

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培训中心北京世华针刀中医医院北京萃博针刀医学研究院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关于举办‚小针刀治疗软组织疼痛临床研修班‛的通知针刀医学(原称小针刀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吸收现代医学科学成果,再加以创造而逐渐形成的医学新学科。

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疗程短、无毒副作用、适应范围广等优点,是一种深受广大患者欢迎的治疗方法。

针刀疗法最早于1976年由朱汉章教授发明,1978年被江苏省卫生厅列入了重点科研课题,1984年通过专家鉴定。

1986年经江苏省政府批准开始向全国推广;2003年9月6日,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北京组织举行了针刀疗法听证鉴定会,通过了将“针刀疗法”鉴定为一门新的医学学科——“针刀医学”;2005年12月推出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系列规划教材《针刀医学》(共5册,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以朱汉章教授为负责人的《针刀松解法的基础研究》课题获2005年度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中医理论的专项资助。

2006年2月在北京召开的香山科学会议中,专门以“针刀医学的发展与中医现代化”为议题进行了高层次专家和学者的讨论,并取得一致意见,认为针刀医学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及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

30年来,针刀医学以其崭新的理论和上千万临床验案,得到了临床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广泛推崇。

北京世华针刀中医医院、北京萃博针刀医学研究院是中国针刀医学发展的起源地,也是中国针刀医学专业培训机构。

本院汇集了中国最具知名度的权威针刀医学名家:董福慧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研究所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会主任委员)、葛恒君教授(北京世华针刀医院长、中华中医学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庞继光教授(北京萃博针刀医学研究院教授、全国著名针刀医学教授)、刘洪强教授(山东洪强医院院长、中国知名疼痛专家)、任月林教授(中华中医学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秘书长)、王全贵教授(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主任、针刀科主任、北京市针刀医学会副主任委员)、柳百智教授(全国著名针刀医学教授)等,师资阵容强大,临床带教条件国内领先。

针刀技术操作规范

针刀技术操作规范

针刀技术操作规范1.定义针刀:用针的方式进入人体特定部位,完成切割等功能的器械,称为针刀2.操作步骤与要求2.1 针具选择针刀疗法针具是由金属材料做成的,在形状上似针又似刀的一种针用具。

是在古代九针中的鑱(音蝉)针;圆针;鍉(音迪)针;锋针;铍(音披)针;圆利针等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外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

其形状和长短略有不同,一般为10-15厘米左右,直径为0.4-1.2毫米不等。

分手持柄、针身、针刀三部分。

针刀宽度一般与针体直径相等,刃口锋利。

2.2 环境要求应注意环境清洁卫生,避免污染2.3 消毒2.4 操作方法针刀疗法操作的特点是在治疗部位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轻松的切割,剥离等不同的刺激,以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

(1)体位的选择以医生操作时方便、患者被治疗时自我感觉体位舒适为原则。

如在颈部治疗,多采用坐位;头部可根据病位选择仰头位或低头位。

(2)在选好体位及选好治疗点后,作局部无菌消毒,即先用酒精消毒,再用碘酒消毒,酒精脱碘。

(3)医生戴无菌手套,最后确认进针部位,并做以标记。

对于身体大关节部位或操作较复杂的部位可敷无菌洞巾,以防止操作过程中的污染。

(4)为减轻局部操作时引起的疼痛,可作局部麻醉,阻断神经痛觉传导。

3.注意事项适应症:1、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引起的顽固性疼痛点;2、部分骨刺或骨质增生;3、滑囊炎、腱鞘炎;4、肌肉和韧带积累性损伤,外伤性肌紧张和肌痉挛,损伤后遗症;5、关节内骨折、骨折畸形愈合;6、一部分肛肠病,皮肤病,妇科病、外科和内科疾病。

禁忌症:1、一切严重内脏病的发作期。

2、施术部位有皮肤感染,肌肉坏死者。

3、施术部位有红肿、灼热,或在深部有脓肿者。

4、施术部位有重要神经血管或有重要脏器而施术时无法避开者。

5、凝血机制不良或有其他出血倾向者。

6、体质极度虚弱不能耐受手术者。

7、血压较高,且情绪紧张者。

8、有以上7 种情况之一者,即使有适应症,也不可施行针刀手术。

安全性1、在进行针刀治疗时,医生应严格按照针刀的进针四步规程操作,并熟悉相关的解剖知识。

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 159 -*基金项目:福建中医药大学校管课题临床专项项目(XB2022023)①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福建 福州 350011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郑康华① 洪小萍① 陈尚阳① 卞莲钰① 【摘要】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多由椎间盘退变所致,可引起腰腿痛、下肢麻木等诸多症状,从而给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小针刀在LDH 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但其机制尚不明确。

本文主要对小针刀治疗LDH 的作用机制展开分析,考虑其可能在解除机械压迫、抑制炎症因子、镇痛和调节脊柱生物力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而本文主要对上述机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思路。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小针刀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doi:10.14033/ki.cfmr.2023.36.0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3)36-0159-04 Research Progress of Small Needle Knife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ZHENG Kanghua, HONG Xiaoping, CHEN Shangyang, BIAN Lianyu.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3, 21(36): 159-162 [Abstract] 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 is one of the common clinical diseases, mostly caused by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which can cause many symptoms such as back and leg pain, lower limb numbness etc,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daily life and work of patient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mall needle knife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LDH is remarkable, but its mechanism is still unclear. In this paper,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small needle knife in the treatment of LDH was mainly analyzed, considering that it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lieving mechanical compression, inhibiting inflammatory factors, analgesia and regulating spinal biomechanics. Therefore, this paper mainly reviewed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n the above-mentioned mechanisms and provided treatment ideas for clinicians. [Key words] Lumbar disc herniation Small needle knife Mechanism of action Research progress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zhou 350011, China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属于康复科常见病,好发于20~50岁青壮年群体,可引起腰痛、下肢放射痛、乏力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引起脊柱侧凸、肌肉萎缩、腰椎活动度减少等,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及生活[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針刀闭合性手术
命 名 的 规 范 化解 释
■ 延长术 ■ 关节松动术 ■ 关节腔减压术 ■ 针刀切割松解术 ■ 针刀刺激松解术 ■ 針刀切割刺激术 ■ 针刀触激术
延长术
■ 针刀对缩短而紧张的肌肉进行切割或剥离、 松解,达到对缩短而紧张的肌肉、肌腱进 行放松和肌肉拉长的目的。 ■ 同时使那些脆弱或受到抑制的肌肉通过针 刀的刺激而达到正常长度。
■ 针刀医学的优良治疗效果截止目前少有人怀疑, 但有些治疗方法和效果用现代科学还不能解释, 这就说明针刀医学是科学发展的新前沿。用“还 原论” 解释针刀治疗脊神经受压、粘连、椎管狭 窄、截瘫、脑瘫、痉挛性疾病及一些内科疾病, 甚至西医束手无策的病,从每个人的器官状态推 断人体状态显然是不够的,不可思义的。 ■ 用针刀医学“整体观”归纳思维法,就能得到有 效治疗或者治愈(只是治愈标有解剖与功能治愈 之别而异)也就不奇怪了。目前针刀医学迫切需 要得到现代科技的帮助,但不能用西医的方法来 研究针刀医学。
針刀切割刺激术
■ 针刀的共同作用: 这是针刀优势所在,在一些有瘢痕和硬结 外的切割,而该部位又是经络的循行部位 或神经丛、交感神经走行部位,从而治愈 一些内科疑难杂症。如在背部压痛点针刀 切割松解术治疗糖尿病,腰三横突尖部的 切割松解术,治疗下腰部、骨盆部及慢性 妇科疾病等。
针刀刺激术
■针刀刺激首先是刺,然后才是出现激的反 应,刺本身就有损伤的概率。当然它没有 机械力传至人体后所造成的机体损伤、结 构完整性破坏和功能改变,也没有开放手 术组织结构的破坏和全身的应激反应及内 分泌和代谢的变化。
调节体液平衡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胀疼痛用针刀切 开关节囊,关节囊内的渗出液就会迅速地 了疏通体液潴留和促进体液回流的作用。
调节体液平衡
对损伤或劳损引起的一些腱鞘不能正常分 泌滑液或筋膜所分泌的体液不能正常排放。 关节囊内滑液不能正常供应,引起肌肉腱 鞘之间的相对运动滞动,筋膜和相邻肌肉 之间的相对运动受到影响,关节屈伸功能 障碍。用针刀对腱鞘、筋膜、关节囊的相 关部位进行适当剥离疏通,就会使腱鞘、 筋膜、关节囊的体液回流得到恢复,症状 亦会随之消失。
调节力平衡
治疗上调节力平衡解决软组织的问题,骨 关节病或椎管狭窄所致的症状亦就会迎刃 而解。 ■针刀切割松解剥离刺激、兴奋变性的软组 织,解除了拉应力恢复了相对平衡状态, 从根本达到了治疗目的,具体可参看作者 软组织损伤与疼痛一文)。
软组织受到损伤→引起变性→产生挛缩→ 瘢痕→粘连→关节的力学平衡系统就会被 破坏→致使关节内部的力平衡失调→造成 骨关节疾病→如骨质增生→骨刺→创伤性 关节炎等。 治疗用针刀松解剥离这些变性的软组织, 再配合适当的针刀医学特有的手法,即可 使关节内的力平衡系统得以恢复,疾病得 到根治。
牵涉痛
■内脏某一脏器有病变时,常在特定体表发 生疼痛,此称为牵涉痛。如心肌缺血时有 心前区、左肩及上臂内侧痛;胆囊病变出 现右肩及肩胛区疼痛。
□颈肩腰痛也存有牵涉痛,如颈5~6椎间
病变时,除根性痛外,也有冈上肌及肩胛 间区痛;腰、骶椎关节突病变时,除在局 部有深压痛,还有大腿后侧牵涉痛。﹙这种 情况常称为继发痛﹚
压痛、压麻、压酸、压胀点
压痛点
是在外力的压迫作用下,使原有的刺激量增加而 产生的更为明显的定位疼痛感觉。 ■ 触诊按压出现的异常感觉“敏感点”、“阳性点” 不能称为压痛点。 ■ 大多数情况下压痛最明显的部位就是病变部位。 但亦不尽然,腰突症先腰痛后腿痛,在只有腿痛 没有腰痛时也必须重视腰部的触诊,按压寻找病 变部位,多在病变椎体的下位椎体上部、同时在 脐下两侧腹直肌上有压痛点。
放 射 痛
■腰骶神经根于椎管内或外部遭受炎症的刺激引起 典型的坐骨神经痛,可以涉及到下肢麻木及神经 功能受累,多见于小腿与足部,称为“放射性坐 骨经痛”。
反 射 痛
■因脊神经后支或硬脑膜返支分布区域的组织遭受 炎症刺激传入中枢造成不典型坐骨神经痛,仅局 限于大腿外侧而无小腿麻木及神经功能受累的体 征,称为“反射性坐骨神经痛”
调节力平衡
■正常人体内、外环境均处在相对平衡状态, 当平衡遇到破坏人体就会产生相应的疾病。 无论内因或外因﹙暴力、静力、精神因素 ﹚均可造成软组织损伤,产生充血、水肿、 粘连、挛缩、瘢痕、牵拉,“筋伤骨必 动”。关节周围或椎管处的力平衡系统就 会被破坏,造成骨关节疾病、椎管狭窄。 关节的错位可直接影响到周围软组织,造 成牵啦、紧张、痉挛、粘连、挛缩, “骨 动筋必伤”。
針刀命
名 的 规 范 化解 释
■ 針刀定义 ■ 針刀疗法定义 ■ 針刀闭合性手术定义 ■ 針刀医学定义
針刀定义
■凡是能够经皮刺入人体,在体内能发挥 針的治疗作用,又能发挥刀的治疗作用的 医疗器械,就叫做針刀。
針刀疗法定义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借鉴外科手术理论, 以 針刀为主要治疗手段的疗法。
針刀闭合性手术定义
压 胀点
■局部胀痛不舒、触压胀痛难忍、拒按。压 胀点周围可有皮温增高,该点多在关节周 围或关节腔处,如膝关节腔、髋关节腔表 面投影处,可有关节腔积液。
可直接作用于关节腔减压。并可在压胀明显处, 采用密集针刀刺激,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 代谢。
压痛点与阿是穴
《内经》上说的“按之肤然”、“按之应手 而痛”即是压痛点的定义,《太素· 气穴》 扬上善注:“纵微有不应寸数,按之痛者 为穴”,在当时称为穴即是以压痛点为主 要依据,将压痛点视为穴位。
根性痛
■是指“根性坐骨神经痛”或“根性臂神 经痛”。是传统的“放射性坐骨神经痛” 或“放射性臂神经痛”的別称。
能量补充
慢性损伤性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局 部微循环障碍,表现麻木、肌萎缩、无力 或功能不全,这是能量不足。采用的针刀 的刺激松解,增强了局部血流供应,起到 了能量补充作用。具体内容参看作者《实 用针刀医学治疗学》
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在修复过程中或因 神经系统某一部分衰退所致的局部微循环 障碍,所表现的大多为局部肌肉萎缩,活动 无力以及疼痛麻木等症状,这是由于局部 的微循环障碍造成局部能量供应严重不足 所致,此时用针刀进行疏通剥离,可使病 变部位迅速得到血流的供应,也就是说得 到了能量和营养的补充,病变的组织器官 得以修复,在这些组织器官基本修复完毕 后,功能也就得到恢复,此时临床症状就 可基本解除,这就是针刀治疗能量补充的 作用。
神经系统的致敏
■神经系统在正常刺激或触激下出现的过度反应的 现象。 痛觉致敏:大脑的肢体控制区引起痛觉的过度反 应,它可触及中枢神经使肌肉过度紧张或过度松 弛。 ■炎症致敏:在脊髓水平处可引起神经敏感发生。 慢性炎症反应可引起机械感受器的致敏。 针刀的触激加强了神经致敏的现象,产生的是应 激反应。
针刀触激术
■触者,点到为止也。并不在该处用针刀纵 向或横向切割。针刀触及到神经即可产生 触激反应,它与刺激的反应相同,但没有 损伤神经的后顾之忧。它只达到触激→反 应,尚达不到伤害→破坏。
术语命
名的规范化解释
■ 应激反应 ■ 神经系统的致敏 ■ 能量释放与能量补充 ■ 调节平衡 ■ 调节力平衡 ■ 调节体液平衡 ■ 压痛、压麻、压酸、压胀点 ■ 放射痛、反射痛、干性痛 ■ 疼痛
针刀医学的诊断学既有传统医学的望、闻、 问、切,叩诊、触摸,也要参考X线、CT、 磁共振、实验室检查、病理诊断等现代方 法,将临床收集得来的资料及各种检查学 手段得到的信息资料,用现代科学来加以 分析和认识。进行深入的研究,使之更贴 近疾病的本质,为临床治疗找到更加合理 而科学的治疗根据。
刀医学的核心是【整体观、平衡论】。 不能用〖还原论〗方法去研究发展针刀医学。 而 ■ 西医研究人体是用还原论的方法,16世纪 意大利开始出现解剖,解剖的结果就是把 人体还原为各个器官,现在又把器官还原 为很多细胞组成的集合……最后综合成人 的性质。 ■ 比如:挑选西瓜,“还原论”方法会一刀 切开,优点结论准确;但切开就不能复原 对差的或者不能食用的很快就会坏掉。 “整体观”方法看色泽、观瓜蒂,用手掂 重量,拍拍听声音,就可知好坏。 ■ “还原论” 使用推理,“整体观”使用
能量释放
■ 局部张力大、压痛明显常是因为软组织损伤后 代谢物质的积聚,引起循环通道阻塞所致,不通 则痛。针刀对病灶的切割松解,出现酸麻胀的感 觉,这就是能量释放现象。 ■ 循环通道的阻塞和代谢物质的积聚,造成局部 内压很高,用针刀刺入病灶轻轻一剥,患者就会 感到局部出现严重的酸胀,这是能量推动代谢物 质向周围辐射所产生的感觉,病人马上感到原来 的症状基本消失。就象我们用针在绷得很紧的气 球上扎了一下,气球马上瘪了一样,这就是针刀 治疗能量释放的原理。
□阿是穴是指按压痛点取穴《千金炙列》:
“吴蜀多行炙法,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 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 即得便快或痛处即阿是。”在其疼痛部位 按压疼痛,即压痛;在其疼痛部位按压舒 适为阿是穴,均为治疗的部位。近代有人 提出局部取穴,在疼痛所在的部位上选取 有关穴位这是《内经》中“以痛为输”、 “随而调之”,选穴原则的应用。
针刀医学——神经触激术规范化治疗
■ 临床实践已充分证实针刀医学诊疗在医 学中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历经20余年的逐 步发展专业人员众多,深受患者欢迎的针 刀医 学已初步形成了针刀学科自身的理论 和诊疗技术体系。并具有多学科理论和技 术、临床与基础密切结合的综合性学科。 ■ 因此,针刀医 学的诊疗水平需进一步提 高、诊疗的标准必需规范,常用的诊疗术 语需统一认识、更需规范。推进针刀医 学 快速发展为现代中医学中的一门新学科。
压 麻 点
■对病人自述疼痛、麻木的部位进行触诊, 没有压痛点,且有明显的压麻点,其特点 不压不麻,压之麻甚可沿相应的神经放射。 这种情况属神经根或神经干卡压刺激引起。
对糖尿病引起的手足麻木、肿瘤压迫引起 的肢体麻木另当别论。
压 酸 点
■病人自述局部酸痛难忍,在病变部位触诊, 有明显的压酸点,且压酸点较多常连接成 片,不併有放射,皮肤弹性差,可有局部 肌萎缩,喜按压、活动轻、卧床重。针刀 治疗效果不佳,且刺激量越大效果差,盖 言之,属肝阴不足非滋补肝肾不可。这种 反应点或阳性点就不可作为针刀适应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