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触激术
刃针神经触激术

研究目的
分析刃针神经触激术为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 突出症疗效
研究进展
2009年3月份开始开展刃针神经触激术为主综合治 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010年8月份开展查阅资料并立项。 2010年8月份开始针对立项展开具体工作。 2012年02月份归纳整理研究资料,完成科研论文。 2012年10月论文发表在《针灸临床杂志》第28卷
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 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②合并严重感染;妇女妊娠期;腰椎结核、 脊髓肿瘤及椎体滑脱患者。
③排除髓核脱入椎管,有外科手术指针。 ④不能坚持治疗,无法判断疗效者;⑤资料
不全或病例脱落患者。
治疗
治疗组
针刺取穴:①脊神经根触激部位:根据CT或 M R提示椎间盘突出部位,结合压痛点,定 点、定位取穴。在患椎棘突间隙中点后正中 线旁开约三横指(3~4.5厘米)处,②神经 干触激部位:相当于患侧秩边穴,及环跳穴 位置。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中医病证诊断 疗效标准》[1]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①有 腰部外伤史,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发 病前有慢性腰痛史。②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 压增加时疼痛加重。③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 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腰部活动受限。④下肢受累 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 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 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量减弱。⑤x线摄片检查示 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 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或M RI检查可提示腰椎间 盘突出部位及程度。
刃针神经触激术为主 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泗洪县中医院针灸科 胡奋强 吴延昊 史中亚
项目提出
OMNI简要设置指南(整理版)

OMNI 简要简要设置设置设置指南指南一:OMNI 新老主机板的新老主机板的主要主要主要区别区别新主机板: 为了更好的改进主机性能和需要,OMNI 新主机板在电路、元器件和工艺都有相当大的改进,采用了目前世界先进的表面贴焊技术。
在接线端子的设置上也有改变,电话线接口端子从右上部改变到线路板的下部。
特别注意的是特别注意的是::探测器的12V 供电端子改为5(+)和4(-),烟感复位12V 电源端子5(+)和6(-),请大家留意不要接错请大家留意不要接错。
新主机板新主机板其他改变其他改变其他改变::电话号码由20位增加到32位。
增加了没准备好2次布防功能(Not Ready/2X),同时强制布防失效。
如果选择Ready/2X 的话,当一个防区失效(系统没准备好)时,用户试图布防系统,系统将不能布防,显示问题防区。
为了布防系统,用户第二次必须在15秒之内输入他们的密码,而系统将先旁路失效防区后布防。
二:系统操作系统布防系统布防在所有防区准备好的情况下,系统可以布防:OMNI-LCD OMNI-KPCH XK-108CH LED 指示 Ready Ready Ready 键盘显示 SYSTEM READY N/A N/A 布防操作:输入4 位用户密码。
注意:#1 操作员密码出厂设置为 1234。
布防LED 指示灯亮,在外出延时时间内,用户可以从出入防区退出。
键盘显示如下:OMNI-LCD OMNI-KPCH XK-108CH LED 指示 Armed Armed Armed 键盘显示 ON: AWAY EXIT NOW AWAY N/A备用电池没有连接时,系统也可以布防,但是, 键盘上的 AC/LB 或 BAT 指示灯会闪亮。
强制布防: 如果编程允许(子菜单1 的问题11 位置2),在内部延时防区失效时,用户仍然可以布防。
撤防撤防撤防步骤撤防步骤:: 输入有效的操作员密码, ARM LED 指示灯熄灭。
外周神经刺激

➢对C2神经分支中的枕神经行PNFS有着较广 泛 的临床应用
C2 神经P N F S
外周神经电刺激 分类 • 周围神经刺激: PNS PNFS Peripheral nerve field stimulation 或sub-cutaneous stimulation
PNS 与PNFS的区别: • PNS:刺激特定神经 • PNFS:刺激皮下组织中的神经末梢群.
机制
外周神经电刺激 机制 • 经典的“闸门理论”不足以解释PNS的全部机制 • PNS产生异常感觉后,抑制疼痛的作用是由Aβ纤维介导的; • 由于相同的Aβ纤维穿过脊髓背柱,PNS产生的疼痛缓解可能与SCS有相同的传 导通路 • PNS 可能影响与疼痛有关的生化因子的浓度(生化因子如神经递质和内啡肽可 能是
感谢您的关注
电极与骨面接触充分,且影像学确定电极前端到达中线 • 周围神经刺激电极留置7天,刺激参数:频率40Hz,脉宽500μs,根据 病人
疼痛情况和耐受程度调节电流强度在2-10mA之间,确保疼痛区域 电流完全 覆盖,疼痛缓解90%,痛觉超敏症状改善,VAS评分2分。
• 于7天后拔除刺激电极。疼痛基本缓解,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症状消失。
病例分享
病例分享
测试后疗效:
电流可覆盖原有疼痛区域,疼痛缓解程度超过90%,对于测试结果满意, VAS评分1-2分,要求行电极及发生器植入术。 手术过程(植入):
• 枕部切口充分剥离至筋膜层 • 选择双侧进针CT引导下穿刺,分别于左右两侧各置入1根电极 • 测试电流覆盖良好后,将电极做两道减压环后用固定锚妥善牢固固定于筋膜层, 将
针刀N触激术原创作者任月林教授简介

针刀N触激术原创作者任月林教授简介任月林1951年生于山东省临清市,现任泰山医学院教学医院副教授,中医针刀教研室主任、临清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
父亲任殿起享受国务院津贴为著名外科教授,对针刀疗法有着浓厚兴趣并给予大力支持。
任月林从事中医、骨伤、针灸、针刀临床和机制研究30余年,1987年7月开始学习、应用针刀疗法从事针刀医学临床和基础研究至今。
1989年5月在《小针刀疗法论文集》第一期上发表论文“论骨质增生”,提出骨质增生是病理产物,而不是病因。
骨质增生病因是关节内力平衡失调,病理因素是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挛缩、变性。
认为影像诊断的椎间盘突出,没有症状、体征无需治疗。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用小针刀椎管外切割松解术治疗,“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论文在《中国骨伤》杂志1991年6期发表。
1993年率先成立了聊城针刀治疗中心,慕名求治的病人遍布22个省市及波兰、韩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为国内外培养了260名针刀医师和进修生。
原创脊神经触激术,改变了针对突出椎间盘病变进行治疗的传统模式,论证了针刀经皮椎管内触激神经根鞘膜价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痉挛性疾病的机制,打破了针刀不能进入椎管内的禁区。
“针刀椎管内触及神经根临床研究”及“精细的解剖定位X线片金属标记线体表定位法”,于2002年4月通过了国内领先水平科技成果鉴定。
2003年立项的课题“针刀治疗痉挛性脑瘫临床研究”正待鉴定。
2004年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标课题“针刀治疗骨性关节的研究”被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成果。
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小针刀疗法释义》、任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针刀医学》、《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临床疼痛鉴别诊断学》、《疼痛诊疗手册》编委。
现兼任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所教授,卫生部主管《中华名医》杂志主编,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专家库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针刀脊神经触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临床观察

1 Ma n b . g t e Di . p o a in An a a . c a I Ne ai . s Ex l rto . n 1 v c y i o h a s s o ev o ti v le n n ss ft e c u e fn r e r o n o v me t i
定后用龙胆紫标 记 。② 患者俯 卧于手 术
台, 腹部 垫 圆枕使 其 增 高 lc 左 右 , Om 常 规皮肤消毒 , 涮 巾 , 无菌 手套 。③ 选 铺 戴 用 3号 汉 章 针 刀 , 直皮 肢 进针 刀 到 达 椎 垂 板后 , 针刀 向外侧滑行 , 寻找椎板外切迹 , 沿外缘继续进针 刀 , 阻力感 消失后 , 明 说 针刀突 破 黄 韧 带 进 入 侧 隐 窝 ( 度 约 深 6 2 m) . c 。微动针刀 , 触激神 经根鞘 膜 , 病 人忠肢 有突发触 电样放射感 , 不由 自主 并 颤动 , 视为手术成功。④拔 针、 按压 、 贴创 町贴。⑤如伴有椎管外疾 患 , 与对照组同 法治疗。 疗效评 估 : 临床 疗效 评 定参 考 Ma— c nb 标准 。优 : 状和 体征 完全 消失 , as 症 恢 复工作和活动 ; 主要 症状 、 良: 体征 消失 ,
论 著 ・ 临
床 论 坛
C HI NFS t C o M M lNI Y Do C TO S l 1
针 刀脊 神 经触 激术 治疗 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3 O例 临床 观 察
解 术 , 对 粘 连 或 痉 挛 的 肌 肉 , 臂 部 的 针 腰
夏 继 强
观察 : 照 绀 优 良率 6. % , 有 效 率 对 66 总 8. % ; 6 6 观察组优 良率 8 . % , 6 6 总有效 率 9.% , 66 均高于对 照组 。见表 1 。
ULTRABASS BXR1800H 说明书

版本1.0 2007年5月使用说明书U L T R A B A S S B X R 1800HULTRABASS BXR1800H2重要的安全说明注 意:机内无用户可用备件!为了防止触电,切勿自行 拆开机盖!必要时需由专业人士维修!警告:为防止发生火灾或触电危险, 本机切勿受雨淋 或受潮!该符号警告用户---禁止推移在最顶端装放有机器而又无保护措施的可移动机架, 谨防最顶端的机器跌落给您带来不必要的人身伤害。
为保护您的利益, 请使用由该制造厂商所生产或推荐的可移动机架、三角架、脚架,固定架、控制台等配件。
电源开关的使用说明详细的安全说明● 请详细阅读本使用说明书为了您的安全和能更快地熟练使用这台机器, 使用前请先 详细阅读并理解本书中所有的安全与使用说明。
● 请妥善保管好本使用说明书为了您以后能更加方便地使用和保养这台机器, 请妥善保 管好本使用说明书以供必要时查阅。
● 请遵守所有的警告与注意事项为了您能更加安全地使用这台机器, 请遵守在设备上和说 明书中所有的警告与注意事项。
● 请查阅并按照制造厂商的方法来安装本机器, 请安装它在易通风散热的地方。
请勿阻塞机器上所有的通风散热孔。
不要用诸如报纸、桌布、窗帘等之类的物品覆盖着本机器; 不要将本机器放置在棉被或绒毛很长的地毯上。
● 禁止在靠近水或潮湿的地方使用本机器,如浴缸、厕所、洗衣桶、厨房的洗菜池、潮湿的地下室、游泳池旁; 禁止将水或其它液体之类的东西滴入或倒入机内;避免在 周围充满易燃易爆气体如汽油站或粉尘等场所使用。
● 不要在靠近热源的地方使用本机器,如加热器、暖气 机、电热炉、大功率放大器等各种易发热设备。
● 请勿将易发生危险的物品放置在机器上。
例如装有液体如化妆品、花瓶之类的物品;裸露的火焰源如点燃的蜡 烛之类的物品;易燃易爆如酒精、天那水之类的医疗及化学用 品等等。
● 请勿用化学溶剂如酒精之类的物品清洁本机器, 否则 会对机器表面造成损伤, 必要时请用清洁的干布擦拭。
针刀触激星状神经节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效果

c e r v i c a l v e r t i g o .M e t ho d s Ni n e t y p a t i e n t s wi t h c e r v i c l v a e r t i g o me e t i n g t h e i n c l u s i v e r e q u i r me n t s r e c e i v e d s t e l l a t e g a n g l i o n n e e d l e- k n i f e t o u c h- a c t i v a t i o n s u r g e r y . T h e p a t i e n t S c o n d i t i o n s we r e e v a l u a t e d b e f o r e a n d a f t e r e a c h t r e a t — me n t ;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ic f a c y wa s e v a l u t e d a t l a s t .Re s u l t s Af t e r t h e n e e d l e — k n i f e t r e a t me n t , 6 5 p a t i e n t s we r e c u r e d , 1 4 p a t i e n t s we r e r e ma r k b l y e f f e c t i v e , 9 p a t i e n t s i mp r o v e d a n d 2 p a t i e n t s we r e i n e f f e c t i v e , wi t h a c u r e r a t e o f 7 2 . 2 % a n d a
N,N-二甲基甲酰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产品名称: N,N-二甲基甲酰胺按照GB/T 16483、GB/T 17519 编制修订日期: 2019年7月15日版本: 1.0最初编制日期: 2019年7月15日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 N,N-二甲基甲酰胺化学品英文名: N,N-dimethylformamide产品编号: -企业名称:上海百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地址:上海奉贤区柘林镇联业路918弄26号邮编: 201400传真: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地址:企业应急电话: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皮肤接触有害。
造成严重眼刺激。
吸入有害。
GHS危险性类别:急性经皮肤毒性类别 4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类别 2急性吸入毒性类别 4生殖毒性类别 1B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312 皮肤接触有害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H332 吸入有害防范说明:预防措施:——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 P201 使用前取得专用说明。
—— P202 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
事故响应:—— P302+P352 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 P312 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21 具体治疗 ( 见本标签上的…… )。
—— P362+P364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05+P351+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 P337+P313 如仍觉眼刺激:求医/就诊。
—— P304+P340 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 P308+P313 如接触到或有疑虑:求医/就诊。
安全储存:——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生背景1988年开始探索用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至1991年总结经验发表论文“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0例”见于中国骨伤第六期 (是针刀医学专业最早涉及腰椎病在国家级杂志发表的文章。
)■在文章发表后既感到在椎管外,切割松解继发的软组织损伤及对神经干、丛处的触激治疗后,仍有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并发现离神经根越近触激量越大(神经迂到刺激向两端放射),效果越好。
设想针刀若能在神经根处给予刺激,它的生理反射、应激反应会最强。
在这种假想的促动下,先在尸体上反复模拟,熟练掌握解剖关糸,后在CT下定位,寻求达神经根处的安全入路。
•■经过300例病人的临床观察效果是确切的,接着发明了体表定位架,解决了体表定位问题,可不在CT下定位既可准确的到达所触激的脊神经部位,同时对交感神经、神经干、丛的定位问题亦迎刃而解。
从而使神经触激学说及具体操作方法逐步得以完善。
•■概括为“经验+直觉+实践检验”,无数次的临床经验突然顿悟了受到触及的脊神经产生触激、应激反应的道理,然后再在临床中验证了这个道理。
2002年4月通过了聊城市科委组织的国内相关专业的著名专家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成果。
•■2006年2月21~23日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以“针刀医学发展与中国现代化”为主题的272次学术讨论会。
本人应邀参加了香山科学会议,报告了原创的“神经触激学说”,所提出的人体自我防御机能、自我修复机能等全新的整体理念、治疗方法,得到了专家较高的评价及对神经触激术的充分肯定。
■在神经触激学说的启迪下,除了对颈、腰椎间盘突出症、颈、腰椎管狭窄症有良好的疗效,而且能够有效的治疗痉挛型脑瘫、痉挛型截瘫、红斑肢痛症、帕金森等。
•■这是对针刀医学的发展、创新。
已成为针刀医学走向中医现代化的方向之一。
在国内20余家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推广应用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质疑2001年成都学术会上有人提出:•□用针灸针可以行触激术吗?□损伤脊髓怎么办?□针刀传统的说法都是避开神经血管施术,怎样理解找到神经并触激它?□怎样理解椎间孔外口的切割松解和神经触激的治疗作用?专家评价•世界针灸联合会名誉主席王雪苔教授在•《实用针刀医学治疗学》序言中指出•■现在,我看到了任月林、任旭飞的专著《实用针刀医学治疗学》,书中介绍了作者研究成功的经皮脊神经触激术与针刀经皮交感神经触激术,通过调动人体自身的防护能力、调整能力和修复能力,显著地提高了对痉挛性疾病及痉挛性脑瘫等的疗效。
•■书中还介绍了作者首创的X射线照射下的金属线十字交叉定位标志法,将影像学方法成功地用于针刀手术,提高了针刀施术的准确性。
这些创新,必将对针刀医学今后的发展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針刀创始人朱汉章教授在任月林专著《实用针刀医学治疗学》序言中指出•■尤其象月林原创的脊神经触激术及X线片金属标志线定位法,理论上有深度,思维上有创新,操作程序和入路方法讲的很到位,是针刀对疑难杂症更科学治疗的新突破。
•■科学发展无止境。
月林有他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缜密大胆的创新意识,必定会在针刀医学发展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做出更加骄人的成绩。
相关学说点弹神经法:适用于某一神经控制区域的大面积病变和长距离病变以及一些内脏疾病的治疗。
用圆刃针刀在某一神经上使刀口线和神经纵轴平行刺入,直达神经表面,然后调转刀口线,使之和此神经纵轴呈90度角,用刀刃在神经上频频点弹,但不可损伤神经,此时患者会有电流沿神经流动的感觉。
•评说:圆刃是什么样的刃?圆头又怎能经皮刺入?触及神经即逃避怎么能在神经上频频点弹呢!拨麻筋与弹麻筋•利于消减有关根性症状及无力酸楚等感觉。
﹙以右侧为例﹚•■拨麻筋方法:•患者座位,医立患者后方,右手握腕上提,使上臂外展约呈90度,左虎口骑于上臂、四指在上作固定,拇指在下于桡神经沟处(三角肌止点后外侧约1.5—2公分处)寻找桡神经(麻筋)、找准后,用拇指甲拨动该神经往返三下左右,在其神经于2—3公分的不同高度拨,均有较强的电串感直达拇食指,并可见指腕向桡侧弹动。
对脂肪过丰或神经变异的•从以下三处寻找(找到一处即可)•左手托右肘,右手虎口骑于肩区,拇指在上固定、余四指由前上方进入腋窝,主要用食指拨腋窝的桡侧,直至找到麻串为止。
•在肘关节上方掌面桡侧再找,右手握腕,左手托肘,拇指在上于肘前推肌肉向内,于其下寻找麻筋,此处是桡神经沟转到肘前,于肱桡肌深面分支处,拨之也有电串感。
•在肘关节下方掌面桡侧,有时比较易找到,只是电串程度更差就是了。
•■拨正中神经与尺神经•坐位或仰卧位,左手托肘并肩外展80度,右手进腋窝中下部偏尺侧拨麻筋,拇指在上作固定,用食中指作拨动动作,指下能觉数条索状物滚动,同时强烈电串感下至诸指,突出在指侧,相应见到不自主的指腕屈曲弹动。
弹麻筋(这是刺激相应神经,重而准的方法。
)•术者坐或立于患者前侧方,左肘托肘并肩外展90度。
手指附于肩后备用,右手靠近腋窝部弹筋,先见明显的肌肉线条(赤白肉际),于其下可摸到弦索状物,触碰既有串感,正式提弹时,用拇食指将该弦索状物提起,有时需要肩后的左手指向前顶压配合,将麻筋钳入拇食指之间提起后迅速弹放、其电串感非常强烈,在不同高度提弹三下左右,可见腕指部明显地向掌侧屈曲弹动几下。
•注意:提弹单束为佳,不要将肌肉、皮下脂肪一把抓,这样不仅无麻串,相反出现疼痛,增加痛苦。
根据应激学说针刀可归为应激原的一种类型“机械刺激”•■针刀的侵入和适宜的触激启动了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调整已经紊乱的功能,提高了人体内在的抵抗与应变能力。
•■如果在适当的时候间歇地使用这种方法,可使这种能力保持相对长的时间,达到协调阴阳,调节人体功能,维持人体力平衡的目的。
中医针刀触激学说附合中医针灸学理论,将疾病的过程视为一个整体,•■通过在相应的腧穴上的适宜刺激,•■激发机体自身内在的整体调节能力,•■并通过机体内部的经络联系,对多靶点和疾病过程的横向和纵向的多环节产生调节,最终使机体恢复阴阳平衡,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是一种充分重视人体自身潜力激发与调动的整体调节方法。
神经触激术腰脊神经触激术腰交神经触激术腰丛神经触激术颈交感神经触激术颈总动脉鞘处交感神经触激术星状神经触激术臂丛神经触激术神经干触激术面神经触激术开场白软组织损伤两大学说•宣:无菌炎症,是对西医外科学的挑战和创新,宣是温刺为主。
•朱:粘连, 是对中医学的挑战和创新,朱是切割为主。
•宣:1923.3.1生,朱老师1949年,小宣老26岁.宣:1975年撰写软组织松解术治疗腰腿痛的初步探讨. • 1981著软组织外科学. •1994著软组织外科理论与实践.朱:1976发明小针刀. • 1978北京人民手术器械厂生产了第一批小针刀. • 1984江苏卫生厅通过小针刀疗法鉴定•. 1991小针刀疗法一书出版. •从这个时间表可推论:差不多时间不同的人不同地点各自发明了真理.历经20余年的临床实践,形成众多分支,可称为各家学说的雏形,我国生理学家研究了针麻之原理,是针刺之后大脑产生“脑啡呔”功能肢痛。
多是在针具或手术技巧上的改进。
•由于病人的需求,发展的需要,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昨日的创新就是今日的传统,原创了脊神经触激学说,针刀要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怎样学解剖•运动解剖,把解剖融入到动态解剖、活体下研究•思路决定出路。
•影象诊断是必须的,针刀诊断是重要的。
产生体表定位误差因素: •□金属标志物固定不牢,产生滑动。
•□龙胆紫涂摸不均,造成体表线条粗细不一致。
•□拍片体位与施术体位变化过大。
•□皮肤弹性松驰,定位点容易移动。
便捷腰椎小关节外侧缘(椎间孔外口)神经触激术操作步骤、方法■俯卧位,腹部垫枕,高20厘米左右,(使椎间孔处于扩大状态)。
■两侧髂骨最高点连线□平行于L4、5棘突间隙□旁开,距中线三横指(约3~4.5厘米)□再向下约0.4 厘米■两髂后上棘连线□平行于L5、S1棘突间隙□旁开,距中线二横指(约3.5厘米)□再向下约0.4 厘米用3号针刀与人体矢状面呈45度角刺入,直达腰椎横突根部,即小关节外侧缘,针端稍向前下方深入,L5、S1棘突间隙两侧有髂骨阻挡,进针刀方向不可能呈45º夹角,只有垂直刺入并向脊柱侧倾斜,触及脊神经后患者治疗侧下肢可产生不自主颤动,并诉说有电击串麻感,即刻退出针刀至皮外,压迫针孔1~3分钟。
观察无渗血、无脑脊液外溢,创可贴外敷。
•腰椎小关节内侧缘(椎间孔内口)神经触激术•■腰椎椎间孔内口即侧隐窝•□位于腰椎管内椎弓根内侧壁下部•■腰椎管由前、后及侧壁组成。
•□前壁由椎体的后部、相邻椎体之间的椎间盘及细长而坚韧的后纵韧带构成;•□后壁是椎弓和黄韧带,构成黄韧带的弹力纤维上起自上位椎弓板下缘的前面,向下止于下位椎弓板的上缘和后面,在椎管后正中与棘间韧带汇合•□侧壁为椎弓根和相邻椎弓之间的椎间孔。
椎弓根与椎板连接处向上或向下突起,分别称为上、下关节突•□上、下关节突相连之关节,称为关节突关节•□两侧关节突关节之间自上至下由窄变宽,形成“八”字形。
两椎体关节突相对合,形成一棱形,在下腰段硬膜囊呈向下变细,而椎管和关间突间最大距离呈向下增宽。
•■针刀进入椎管达隐窝神经触激术提供了依据和可能。
便捷腰椎椎间孔内口神经触激术•操作步骤、方法•■腰椎侧隐窝针刀触激术(关节突内侧缘入路)•□俯卧位,腰部垫枕,高20厘米左右,使椎间隙处扩大。
•□棘突间隙距中线一横指(约1.5cm)处,再向下约0.4厘米定点(达小关节突间距离最大处)。
•■ L4-5、L5、S1段椎管中硬膜囊向下越趋变细,椎管反而增大,经小关节内侧缘间隙,正好可以避开硬膜囊。
以往有关腰椎椎间孔的针刀便捷腰椎椎间孔内或外口神经触激术定位方法比较模糊或疑虑或恐惧。
•■针刀到位后在盲视下进行切割是危险的或者说是抛易求难,抛近求远。
•■只要求针刀能触到神经根外的神经部分就能达到应激效果,其疗效确切可靠,安全可行。
•■有人讲针刀治疗在椎间孔外口6点至9点钟位置•□切割松解3-4刀?•□如椎间盘突出较大时,针刀可直接深入切割椎间盘突出组织3-4刀?•□以起到减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