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抗日战争

合集下载

中国光荣史概括

中国光荣史概括

中国光荣史概括1.抗日战争中国人民从1931年9月18日到1945年9月3日,进行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二战时期,中国战场是东方主战场。

中国人民英勇抗击日寇,据日本资料统计,中国战场毙伤日军133万,占日军伤亡总数的70%。

而据中国资料统计,中国战场毙伤日军180万,占日军伤亡总数的70%。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首尊心、自信心,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4年,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2.新中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毛泽东同志当选为国家主席。

新中国成立,标志着占世界1/4人口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3.抗美援朝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

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武装援助南朝鲜。

美国领导的“联合国军”,于9月15日在仁川登陆,将北朝鲜人民军拦腰截断,打得北朝鲜人民军溃不成军。

应朝鲜金日成首相、朝鲜劳动党的邀请,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抗美援朝。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兼政委的指挥下,三年时间五战五捷,迫使美国政府回到谈判桌前,签订朝鲜半岛停战协定。

朝鲜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极大地增强了亚洲人民和世界人民反对侵略,保卫和平的勇气和信心。

4.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5.对越自卫反击战1979年2月,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自诩为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越南军队兵败如山倒,越南举国震惊。

从此,中越双方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边境战争,越南经济几乎崩溃,国家衰败到靠前苏联接济的地步。

忘恩负义、背信弃义的越南受到了应有的报应,从此,越南想取代中国,成为亚洲中心的美梦破灭。

6.改革开放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

抗日战争十四年还是八年

抗日战争十四年还是八年

抗日战争十四年还是八年核心提示:近年一些学者提出“十四年抗战”,主张抗战要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因为从那时起中国人就进行了抵抗。

我个人还是倾向“八年抗战”的提法,我认为这个提法更准确。

一个基本的史实是,直到卢沟桥事件之后,中国才进行战时动员,整个国家才进入对外战争状态。

本文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作者:刘志平2009年9月7日至9日,“战时国际关系——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第四次会议”在重庆召开,来自美国、日本、英国、法国、俄罗斯、加拿大和中国大陆、香港及台湾地区的学者会聚一堂,集中梳理了中日战争时期国际关系的脉胳,并就当时各国之间的外交角力进行深入探讨。

《红岩春秋》执行主编特别采访了本次会议的轮值主席、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副主任章百家先生。

刘志平(以下简称刘):尊敬的百家主任,我们知道,“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项目”已经举行了三次学术研讨会:第一次是2002年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主题是战时中国地区问题,包括国统区、中共抗日根据地和沦陷区等;第二次是2004年的夏威夷会议,讨论战时军事战役问题;第三次会议于2006年在日本箱根举行,讨论战时教育、文化与社会发展问题。

本次会议是第四次,主题是战时国际关系。

您曾参加了第二次研讨会,又是本次会议的轮值主席。

请问,这次会议为什么选择在重庆举行?章百家(以下简称章):这次会议的地点选在重庆,是一件顺理成章和两相情愿的事。

按照项目计划,这次研讨会轮到中方主办。

在国内,举办关于抗战的重要学术会议,一般的选择就是北京、南京、重庆这三个地方。

这次会议,中方主办者的主要考虑就是要找一个不仅能代表抗战时代,而且能反映会议主题的地点。

重庆是战时中国的首都,不仅国民政府在这里,还有八路军办事处以及中共中央南方局在这里,是中国开展外交活动的中心。

这是我们选择重庆的主要原因。

另外,许多外国学者也没来过重庆,非常愿意到这里来看看。

从重庆的角度来讲,这里不仅是历史名城、中国抗战的战时首都,而且今天是西部地区改革开放的大都市,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文化影响力。

改“8年抗战”为“14年抗战”

改“8年抗战”为“14年抗战”

更是对历史真实的尊重。事实上,近年来,史学界、教 育界一直在积极致力于通过教材,引导年轻一代更真实、 全面地了解抗战历史。2016年9月
28日,教育部官网披露了教育部对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 会第四次会议第2349号提案——《关于尽快将中国十四年 抗战史纳入到中、小学教科书的
提案》的答复函。答复函称:“2011年,国家颁布了新 修订的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 标准》中规定了中国近代史学习内容
7年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8年抗战一律改 为14年抗战。在全国大中小学教材修改这一历史概念到 底有何深意?修改不是对8年抗战
的否定,重点...改8年抗战为14年抗战 大中小学修改教材 有何深意?“新华视点”记者日前从教育部获悉,2017 年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1
4年抗战概念,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在全国大中 小学教材修改这一历史概念到底有何深意?不是对8年的 否定,重点强调贯通历史整体在中
部署,日前基础教育二司又专门发函对中小学地方教材 修订提出了要求。多位受访学者强调,14年抗战不是对8 年抗战的否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
念馆馆长李宗远说,8年到14年不是改变,而是还原历史 原貌。1937年作为历史节点的意义,在于全民族全面抗 战的开始,同样不会被否认。中
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日本史学会会长汤重南说, 历史上使用8年抗战的提法,是考虑到对当时特殊历史环 境的尊重。恢复14年抗战史的提法,
,其中明确提出‘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 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 高涨。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
动七七事变,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中华民族 全国性抗战从此开始’‘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 部抗战的开始’等。这些课程学习要求与

14年抗日战争

14年抗日战争

北洋军阀统治, 阶级矛盾尖锐 打倒北洋军阀 党内合作
中日民族矛盾上 升为主要矛盾 打倒日本 党外合作
合作坚持到抗战胜利
结果 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
全民族抗战的表现: ①抗战旗帜: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②抗战地域:真正的全国战争。前线军民抗日,后方全国救亡。 ③参战人员:全国各阶级、各阶层。 ④党派团结:全国各党派均以民族存亡为重,结束分裂对抗,求 同存异,在抗日基础上团结一致。 ⑤军队合作: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 游击队,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统一又独立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抗日。 ⑥抗战基础:广大群众,是抗战胜利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国民党先后有74名将军战死在沙场,其中佟麟阁、 赵登禹、张自忠等8名上将;吴克仁、 冯安邦等32 名中将;邹绍孟、王凤山等32名少将。
①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阴谋,使抗战成为持久战; ②为中共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共 赴 国 难
全 民 族 的 抗 防御阶段(1937.7—1938.10)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平型关大捷
国 民 党 正 面 战 场
台儿庄大捷 武汉会战
广州、武汉先后失 守,抗战进入相持 阶段
徐州会战
台儿庄大捷
——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如何正确看待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
自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的8年中,中华民国政 府军发动大型会战26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 斗28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空 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架。海军舰艇损失殆尽。
(3)抗战反攻阶段(1944—1945)
①背景: 国际: 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 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 国内:中共“七大”召开 1945年春 延安

14年抗战课件

14年抗战课件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 桥附近向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 抵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后进行疯 狂屠杀、抢掠、强奸、破坏,30万以上军民 惨遭杀害。
●1938年3月-4月间,中国军队在鲁南台儿庄 地区击溃日军两个精锐师团主力,歼敌一万 余人,取得抗战以来一次重大胜利。
中国抗日战争大事年表
●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中国共产党所率领的国民革命 军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我敌后军民共进行 大小战斗1800多次,计毙伤日军二万多人,伪军五千多人; 俘日军280多人、伪军1.8万多人;破坏铁路九百多里、公路三 千里;破坏桥梁、车站258处;并缴获了大批武器和军用物资。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十四年抗战”: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 算起至日本无条件投降,共14年。
•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 其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 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挑起“九一八事 变”。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勿忘九一八
十四年抗战
中国抗日战争大事年表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蓄意炸毁沈阳郊外 柳条湖附近铁路,并栽赃给中国军队,炮轰中国军 队驻地,挑起九一八事变。
十四年抗战
2016年10月,国务院相关领导就曾批 示教育部要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 当时要求教育部各部门通力配合,两 个月前已要求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 落实该概念,目前已全面完成修改, 2017年春季全国中小学生地方课程教 材将全面落实。
从8年到14年
• “八年抗战”: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算起,至1945年8月15日 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共8年时间。

中国坚持抗日战争到底多少年?

中国坚持抗日战争到底多少年?

中国坚持抗日战争到底多少年?作者:周琼来源:《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2017年第07期中国坚持抗日战争到底多少年?2015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2017年1月3日,也就是今年年初,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发布《关于在中小学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件,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精神,要求对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进行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关的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

这一修改要求覆盖大中小所有学段、所有相关学科、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材。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战结束的时间是确定的,没有争议的。

那么,“十四年抗战”或“八的抗战”其实就是一个战争起点的界定问题。

“八年抗战”,是指从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为起点到1945年8月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间进行的全面抗战,一共八年。

“十四年抗战”,是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为起点到1945年8月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间中华民族的抗战,包含了从1931—1937年的局部抗战和1937—1949年全面抗战两个阶段。

那么,如何界定抗战的起点?原来为什么有“八年抗战”的习惯说法?现在改为“十四年抗战”有何历史史实和学术研究的依据?这样的修改又有什么意义?以下围绕这几个问题做一个分析。

一、关于抗战起点的界定国家间的战争,按国际法应由两国政府相互正式宣布开战日期。

不过细查抗日战争的历史,日本居然没有对中国宣过战,出兵行动只称为“满洲事变”、“上海事变”、“支那事变”。

日本当局采用这种违反基本国际准则的称呼和做法,其目的一是为防止一些国家(尤其是美国)按战时禁运规则停供某些重要原料物资,二是可以不遵守自己签过字的某些国际条约(如非战公约等),不必按战争法对待战俘和平民。

02十四年抗战 救亡图存

02十四年抗战 救亡图存

02十四年抗战 救亡图存抗日战争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获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一、局部抗战1.东北抗日义勇军史海钩沉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炮轰沈阳城,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由于南京政府坚持不抵抗政策,4个多月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

九一八事变后,国破家亡的东北人民,自发地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在东北大地上,涌现出义勇军、游击队、红枪会、大刀会、山林队等各种抗日武装,在抗日救国的目标下,抗日游击战争迅速展开。

史海钩沉据统计,到1932年,东北抗日义勇军总人数发展到30万人以上。

从辽河两岸到松花江畔,从长白山到兴安岭,整个白山黑水间到处都有抗日义勇军的足迹。

他们发扬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大量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

据日伪军方报告记载,自九一八事变到1933年2月,日伪军战死人数为6541名,平均每月“讨伐”抗日力量出动1500次,日军尸体从中国东北经神户运回日本,每月平均50具。

2.一·二八淞沪抗战 沈阳“九一八”纪念馆东北抗日义勇军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军陆战队进攻上海闸北,一·二八事变爆发。

上海军民义愤填膺,奋起抗战,掀起了抗日高潮。

国防案例驻守淞沪地区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指挥下,奋起反抗,组织了淞沪抗战。

蒋光鼐亲临闸北前线指挥作战,多次击退日军。

日军向十九路军发起多次总攻。

双方的战斗异常激烈,并数度展开残酷的肉搏战,最后追使敌主力溃退。

由于十九路军的战绩,迫使日军三次易帅,并给日寇以重创。

3.西安事变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中国共产党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史海钩沉蒋介石依然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并调遣撤回关内的东北军和西北军,继续围攻共产党的陕北革命根据地。

为什么抗日战争时间为14年?

为什么抗日战争时间为14年?

为什么抗日战争时间为14年?7月7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

一般说道7月7日首先想到的就是1 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

由此也就有了传统所谓的“八年抗战”的由来。

但是2017年初教育部下发文件要求把“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

为什么要改?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在学术界和民间一直存在着“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的说法。

两种观点都没有错,只是阶段的不同而已。

并且之前在高中历史的讲授中我们也一直是贯穿十四年抗战这个概念。

现在官方更改抗日战争的时间可以说有如下几方面的理由。

第一、更改更有利于体现抗日战争的全貌。

“十四年抗战”是指,中国抗日战争开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结束于1945年日本签订投降书,经过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历程。

其中,以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为界,前6年是局部抗战时期,军事行动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以及上海等局部地区。

如1931年东北的“九·一八事变”、1935年的华北事变、1932年上海的“一·二八事变”等;后8年是全国抗战时期,是全民族的抗战。

全民族团结一致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日本进行全方位的抗战。

因此“十四年抗战”不仅对八年全面抗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而且也肯定了6年局部抗战的历史地位,完整还原了抗日战争的全过程,真正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

第二、更改更有利于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

如果说抗日战争的历史是靠全民族的力量写就的,是靠中国人民的力量写就的,那么在局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凝聚全民族的力量,为动员和组织人民的力量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无疑是不可磨灭的。

如果因为国民党政府在前6年局部抗战中没有起主导作用甚至还在一个时期内阻挠抗战,就否定这6年抗战的存在,那也是不符合抗日战争实际的。

所以,以“十四年抗战”来叙述抗日战争的历史,不仅能够涵盖卢沟桥事变之前爱国军民所进行的抗争,比如东北抗联、“一·二八”淞沪抗战、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绥远抗战以及“一二·九”运动等重要内容,而且能够更好地反映中国共产党率先号召并领导广大人民开展抗日斗争,积极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事实,更能凸显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二:国共两党调整政策----由对峙走向合作 • 材料一 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 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 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 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 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 了国民政府------• ——2015· 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 30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全 民 族 的 抗 战
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丧师失地、损失惨 重,你认为正面战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 如何看待国民党在此时的抗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凇沪会战 武汉会战
广州会战
淞沪会战
只要有一人在,阵地就在 谢 晋 元 将 军
将军碧血凝青史 壮士英魂映丹心
气还 家 月 生 带 工 亡 优 国 华 分 民 图 当 力有 , 的 甚 走 具 国 秀 近 , 释 族 达 日 抗川 他 钱 至 , , 奴 的 代 用 放 意 到 本 紧江 们 塘 亲 不 将 的 中 历 不 出 志 摧 侵 纤航 同 江 自 能 机 工 国 史 算 来 的 毁 略 绳道 战 大 炸 带 器 商 工 上 先 。 目 中 者 ,上 士 桥 掉 走 设 业 人 的 进 为 的 国 把 拼的 一 。 了 的 备 者 , 一 的 了 时 经 炮 死纤 样 还 他 就 运 , 爱 次 设 保 , 济 火 把夫 慷 有 自 炸 往 利 国 悲 备 护 中 命 指 船么 慨 卢 己 毁 后 用 的 壮 支 中 国 脉 向 拖, 悲 作 设 烧 方 一 实 的 援 国 人 , 上 向他 歌 孚 计 掉 , 切 业 大 抗 近 民 进 海 大们 走 等 仅 , 能 可 家 迁 日 代 的 而 、 后以 向 爱 通 茅 带 以 , 移 战 工 刚 摧 南 方最 战 国 车 以 走 用 不 开 争 业 强 毁 京 。大 场 实 一 升 的 输 愿 始 , 的 被 中 , 的,业个先全的做了中精充华企 ,
【史料探究】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材料 (2012·海南单科·改造)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
央加强了统一战线工作。与此同时,从1935年冬开始, 国民党方面先后在南京、上海、莫斯科秘密同共产党 人商谈抗日问题。1936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 中央委员会的信,倡议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许多
中共工 农红军 主力
国民革 命军第德
彭德怀
南方八 省红军 游击队
国民革命 军陆军新 编第四军
军长
叶挺
副军长 项英
比较两次国共合作:
相同点: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都是 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实现的;都推进了中国 革命的发展。 不同点:
国共第一次合作
背景 目标 形式
国共第二次合作
组织抗日义勇军
①十九路军淞沪抗战(一二八抗战)1932年迫使日军三易主帅; ②长城抗战1933年—9.18后中国军队在华北进行的第一次较大规模 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役,二十九军宋哲元部长城喜峰口失而复得 最终战败长城失守,但阻止并延缓了日本军事侵略华北的进程 ③冯玉祥联合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 多伦,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
(二).全民族抗战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年12月,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确立方针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合作 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侵华 (七七事变) 1937年八· 一三事变 国民政府 发表“自卫抗战宣言” 根据国共两党协议,改编红军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主要表现:国共合作抗日。
在国共合作的有力推动下,武汉成立了中国工人抗敌 总会、中国青年救亡协会、中国学生救国联合会、中 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等组织。 …… 同年秋,八路军一二0师李井泉率领大青山支队挺进 绥远,与当地蒙汉抗日游击队会师……河北等地先后 成立数十支回民抗日武装…… ——李云峰《二十世纪中国史》
为什么要将八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
对历史的尊重,对抗战精神的弘扬,强调抗战 历史前后贯通的整体。 局部抗战是后八年全国抗战的基础和准备,全 国抗战则是局部抗战的延续和发展。
中国14年抗战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 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 了重大贡献
众志成城——14年抗战
抗日救亡运动
1937---1945年全民族抗战时期的主要军事斗争(国共合作抗日) 淞沪会战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平型关
两 个 战 场 协 同 作 战
正面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枣宜会战
场(国 民党)
相 互 依 存 相 互 配 合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台儿庄 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国民党先后有74名将军战死在沙场,其中佟麟阁、 赵登禹、张自忠等8名上将;吴克仁、 冯安邦等32 名中将;邹绍孟、王凤山等32名少将。
①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阴谋,使抗战成为持久战; ②为中共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共 赴 国 难
全 民 族 的 抗 战
陕甘 宁
百 团 大 战
(1)抗战防御阶段(1937.7—1938.10)
全民族抗战
1931年——————1937年——————1945年
(局部抗战)
(全国抗战)
爱国力量 中国共产党 东北军民
(一)局部抗战、抗日救亡运动的主要史实
①九一八后立即发表抗日宣言;1932年中共明确“发动满洲游击战 争,领导反日民族战争”的目标,将领杨靖宇等创建了抗日游击队, 后发展为东北抗日联军(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②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 ③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 两条路线, ⑴正面战场 (片面抗战路线)
三个战场
中共“七大”召开
背景: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 召开:1945年春,延安
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
内容
②确定党的任务
③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④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意义: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北洋军阀统治, 阶级矛盾尖锐 打倒北洋军阀 党内合作
中日民族矛盾上 升为主要矛盾 打倒日本 党外合作
合作坚持到抗战胜利
结果 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
全民族抗战的表现: ①抗战旗帜: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②抗战地域:真正的全国战争。前线军民抗日,后方全国救亡。 ③参战人员:全国各阶级、各阶层。 ④党派团结:全国各党派均以民族存亡为重,结束分裂对抗,求 同存异,在抗日基础上团结一致。 ⑤军队合作: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 游击队,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统一又独立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抗日。 ⑥抗战基础:广大群众,是抗战胜利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标志: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至9月22日,中央通讯社播发《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 合作宣言》。中共中央宣言:“……取消一切推翻国 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取消红军名义及 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 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王建朗《中国近代通史〃抗日战争》
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
敌后战 场(共 产党)
1937年8月 开辟 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洛川会议后 成立陕甘宁边区 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1940年下半年发动百团大战 各种形式的游击战 反扫荡斗争 少数民族抗日 蒙古抗日游击队 回民支队 武装的壮大
国外战场: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
正面战场的抗战
共 赴 国 难
(3)抗战反攻阶段(1944—1945)
①背景: 国际: 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 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 国内:中共七大召开 ②经过: 局部反攻:1944年春,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 (1)1945年7月,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 (2)8月美国在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3)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4)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全面反攻: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举行反攻 1945年春 延安
国民党上层人物表示赞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经过反复谈判磋商,双 方合作形势渐趋明朗。1937年7月中旬,周恩来将《中 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探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共第二次合作 得以实现的原因。 提示: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 矛盾;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共的倡议、主导和促成; 国共双方政策的调整与相互妥协;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社会各界的推动。
全民族抗战的结果是什么?
日落东瀛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 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 签署投降书。 1945年9月9日,南京举行 中国战区受降仪式。 1945年10月25日,台 湾光复。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平型关大捷
国 民 党 正 面 战 场
台儿庄大捷 武汉会战
广州、武汉先后失 守,抗战进入相持 阶段
徐州会战
台儿庄大捷
——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如何正确看待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
自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的8年中,中华民国政 府军发动大型会战26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 斗28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空 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架。海军舰艇损失殆尽。
(3)抗战反攻阶段(1944—1945)
①背景: 国际: 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 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 国内:中共“七大”召开 1945年春 延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