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临床技能教学大纲设计

合集下载

中西医临床专业实习大纲

中西医临床专业实习大纲

中西医临床专业实习大纲一、内科学1、熟悉中、西医内科门诊和病房诊疗工作程序,参加门诊与病房的医疗工作及急诊值班,培养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

2、综合运用四诊技能和视、触、叩、听等物理诊断的检查方法采集病史,熟练掌握中、西医内科门诊和住院医疗文书的书写。

住院病历、病程记录、会诊记录、转科记录、阶段小结、出院记录、死亡报告等医疗文书项目,要求记录确切、重点突出、描述有顺,医学术语运用得当。

3、运用中医基本理论(如病因、病机、八纲及脏腑、气血津液、卫气营血等辨证知识),指导辨证分析,正确应用病机词汇,阐明辨证依据,进行对症治疗。

4、掌握常用中药的功效及其配伍和使用知识,掌握中医内科常用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范围,要求临证能正确选方用药,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加减。

掌握内科常用药物的药名、作用、剂量、用法、适应症、禁忌症及副作用。

5、掌握中西医基本诊疗技术。

(1)望诊:掌握得神与失神,常色与病色,五气主病,望形体、姿态、五官、皮肤、鱼际、分泌物,排泄物及异常的临床意义。

正确掌握望舌的方法,舌质、舌形、舌态,及舌苔的色泽,厚薄、花剥、光剥、润燥等及其异常的临床意义。

(2)闻诊:掌握病人的发声、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叹息、腹鸣等异常的临床意义。

掌握分泌物和排泄物的异嗅及其临床意义。

(3)问诊:重点掌握问现在症状,问寒热、问汗、问头身、问胸胁脘腹、问耳目、问饮食与口味、问睡眠、问二便、问妇女经带胎产。

(4)切诊:掌握脉诊的部位、方法,辨别28种脉象中常见的脉象主病,要求联系疾病的部位、性质和邪正的盛衰推测病情的进退预后。

(5)掌握测体温、血压、脉搏、呼吸、抽血、输液、物理降温、鼻饲、给氧、吸痰、导尿、灌肠、洗胃、褥疮护理、青霉素皮试及抗破伤风类毒素皮试等各种基本诊疗操作。

(6)掌握腰椎穿刺、胸腔穿刺、骨髓穿刺,腹腔穿刺和插胃管、胃液抽取及十二指肠引流、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及心内注射等常用的技术操作,并熟悉上述技术操作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的处理。

临床技能学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技能学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技能学》课程教学大纲开课教研室:临床技能学开课院(部):临床医学院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课开课学期:第八学期学分:2.5总学时:42 理论学时: 6 实验(见习)学时:36 课外学时:0开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圣地医师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材:临床技能学,刘成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第2版参考资料:【1】内科学,葛均波、徐永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3月第8版【2】内科学,陆再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3】外科学,陈孝平、汪建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3月第8版【4】妇产科学,谢幸、苟文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3月第8版【5】儿科学,王卫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4年6月第8版【6】诊断学,万学红、卢雪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3月第8版一、课程目标及基本要求临床技能教学是一门临床医学实践课程,是临床医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课程整合了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护理学、急救学科的临床技能教学内容,临床技能是医务人员和医学生的基本功,医学生能否熟练掌握临床技能是衡量临床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临床技能学主要包括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伦理和医患沟通技巧等人文技能,问诊和病历书写、全身体格检查、外科手术学基本技能、临床常用操作技术、无菌术、判读心电图、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临床技能,以及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及综合临床分析能力等。

以“全球医学最基本要求”的内容为依据,临床技能学课程着重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实际动手能力,学生应首先相互之间反复训练问诊的技巧及体格检查的基本手法,再通过临床技能中心各实验室的教学模型模拟教学、临场综合能力训练、计算机模拟病人临床思维训练、手术操作训练等方式的教学,达到熟练掌握临床基本技能的教学目的,体现了医学生“早临床,多临床”的优势,建立了多阶段、多途径的临床技能考核体系,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行为、沟通与临床思维能力。

4.1.3.4 临床技能学2教学大纲

4.1.3.4 临床技能学2教学大纲

《临床技能学Ⅱ》教学大纲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编写单位:西安医学院临床医学院编写时间:2018年8月30日西安医学院教务处印制临床技能学Ⅱ大纲第一部分:内科基本技能一、病史采集(问诊)目的要求:1、掌握问诊的基本顺序和要点2、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巧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问诊顺序: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

2、问诊要求:参考执业医师考试中的“病史采集规范”。

3、问诊要点及症状描述:呼吸系统:咳嗽、咳痰、咯血、气急、胸疼、发热。

循环系统:胸痛、心悸、晕厥、气急、咯血、腹胀、腹痛、水肿、发热。

消化系统:腹痛、腹胀、呕吐、腹泻、呕血、便血、发热。

泌尿系统:腰痛、腹痛、尿频、尿急、尿血、头晕、恶心、少尿、多尿、发热。

血液系统:头晕、心悸、乏力、出血、发热、身痛。

内分泌系统:多饮、口渴、多食、腹泻、水肿、多尿、乏力、月经紊乱、发热、多汗、无汗、怕冷、怕热。

二、体检诊断目的要求:掌握体格检查的顺序、要点、方法和技巧。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系统化体格检查2、重点体检技巧,注意体检与问诊的关系3、昏迷病人的应急体检4、中毒病人的应急体检5、呼吸困难病人的应急体检6、大出血病人的应急体检三、病历书写目的要求:掌握住院病历书写的格式、内容与注意事项。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住院病历书写的格式与内容2、住院病历书写的具体要求3、汇报病历要求4、病程记录的书写5、病历讨论的书写6、交、接班记录的书写四、内科常用诊疗操作技术目的要求:掌握内科常用诊疗操作的目的、适应征、禁忌征、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1、胸膜腔穿刺术2、腹膜腔穿刺术3、骨髓穿刺术4、腰椎穿刺术附:内科基本技能测试参考题1.演示体检顺序2.头部检查3.颈部检查4.甲状腺检查5.心脏视、触、叩诊6.心脏叩、听诊7.肺脏视、触、叩诊8.肺脏叩、听诊9.肝脏检查10.胆囊及肾脏检查11.脾及肾脏检查12.腹水体征检查13.膀胱、输尿管、肾脏检查14.四肢体征检查15.神经病理反射检查16.脑膜刺激征检查第二部分:外科基本技能一、外科手术基本操作目的要求:1、掌握外科常用器械的识别、用途和用法;2、正确掌握切开、止血、结扎、分离、缝合等外科基本技术。

《临床技能课》实验教学大纲

《临床技能课》实验教学大纲

《临床技能课》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临床技能课》英文名称:《Clinical skill training》课程类型:专业课总学时:200学时学分:12.5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麻醉专业选修课程:临床技能课五年制本科实验教学大纲基本要求临床技能教学是临床医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临床技能是医生和医学生的基本功,医学生能否熟练掌握临床技能是衡量临床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临床技能主要包括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伦理和医患沟通技巧等人文技能,问诊和病历书写、全身体格检查、外科手术学基本技能、临床常用操作技术、无菌术、判读心电图、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临床技能,以及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及综合临床分析能力等。

依据“全球医学最基本要求”的内容,按照“昆明医学院教学计划”的安排和要求,课程开设于临床医学(麻醉学)专业学生进入毕业实习之前,教学内容主要包括3个模块:人文技能教学模块,临床技能教学模块和OSCE 考试模块。

临床技能课总学时为200学时,其中专题讲座30学时,170学时均为实验课教学。

临床技能课着重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实际动手能力,学生应首先相互之间反复训练问诊的技巧及体格检查的基本手法,再通过临床技能中心各实验室的教学模型模拟教学、临场综合能力训练、计算机模拟病人临床思维训练、动物手术操作训练等方式的教学,达到熟练掌握临床基本技能的教学目的。

第一单元人文技能教学模块实验一医患沟通目的要求:熟悉有效的医患沟通技能,会运用沟通技巧创造一个便于与病人及其亲属交流和同行之间进行相互学习的环境。

学时安排:专题讲座:5学时教学内容:1.沟通的技巧和艺术;2.医患沟通的方法。

实验二医疗纠纷防范目的要求:掌握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内容,认识医学职业的基本要素,包括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伦理原则和法律责任。

学时安排:专题讲座:5学时。

教学内容:1.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态度;2.医学伦理、卫生法律;3.医疗纠纷防范。

中西医临床科研教学大纲

中西医临床科研教学大纲

中西医临床科研教学大纲中西医临床科研教学大纲中西医临床科研教学大纲是指在医学教育中,为培养医学学生的临床科研能力而制定的一项指导性文件。

它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一环,旨在促进中西医融合发展,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

一、中西医融合的意义中西医融合是一种将中医与西医相结合的医学模式。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西医则强调病因分析和病理机制。

两者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中西医融合的意义在于丰富了医学理论和实践,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健康需求。

二、中西医临床科研教学大纲的制定背景中西医临床科研教学大纲的制定背景是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需求。

传统的医学教育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而中西医临床科研教学大纲的出台,则是为了提高医学学生的临床科研能力,使其能够在未来的医学实践中应对各种复杂情况。

三、中西医临床科研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中西医临床科研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知识的学习:医学学生需要系统学习中西医基础理论知识,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

这些基础知识是医学实践的基石,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临床科研方法。

2. 临床技能的培养:医学学生需要通过实践训练,掌握临床技能。

这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技能。

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些技能,才能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3. 科研方法的学习:医学学生需要学习科研方法,包括文献检索、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

这些科研方法是进行临床研究的基础,只有掌握了这些方法,才能进行有效的科学研究。

4. 临床实践的锻炼:医学学生需要进行一定的临床实践,参与真实的临床工作。

通过实践锻炼,他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和治疗方法,提高自己的临床科研能力。

四、中西医临床科研教学大纲的实施与评估中西医临床科研教学大纲的实施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教师应根据大纲的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临床技能培训》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技能培训》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技能培训I》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C0411033课程名称:临床技能培训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和年级:临床医学(全科医生方向)开课学期:秋季学期课程总学时:102学时课程简介: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新纪元,培养具有临床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医学人才是新时期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临床医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共同构成医学知识体系,其中临床技能是核心、是对合格医生的基本要求。

医学生完成基础课后,临床实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研究生面试、低年资医师各专业轮转等都离不开临床基本技能培训。

临床思维能力也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基本技能。

只有熟练掌握临床技能、操作规范且临床思维分析准确才能成为合格的医生。

涉及6个学科35项技能培训,包括:内科学、护理学、急救医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

要求每位学生在经过系统培训后全部掌握。

推荐教材:[1]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下).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乐杰.《妇产科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参考书目:[1]何志捷,管向东.《重症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丁小强.《内科急诊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吴钟琪.《医学临床“三基”训练(医师分册)》.4版.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4]万丽红.《基础护理学基本操作》.广东: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5]吕宪玉.《临床执业医师通关宝典.实践技能精讲与实战模拟》.4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二、课程总目标医学生通过临床基本技能培训,提高临床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为毕业实习前打下基础,毕业后能顺利通过执业医师考试,并为将来成为一名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临床技能课教学大纲-教务处

临床技能课教学大纲-教务处

《临床技能课》实验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专业(含英文班)、医学影像学专业、麻醉学专业使用)辽宁医学院·教务处二○一○年六月《临床技能课》实验教学大纲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麻醉学专业总学时: 24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水平,开设临床技能课实验课。

学生通过实验课的学习,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实践操作技能,为将来的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创新精神,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先修课程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急救医学。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1、掌握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急救医学临床实践技能规范操作及相关理论知识。

2、熟悉医学沟通技能等医学人文技能。

3、了解临床基本操作技能新进展。

四、学时分配五、成绩考核考核方式:技能操作考核六、实验指导用书教科书:辽宁医学院自编讲义《临床技能学》七、实验项目实验一:医学沟通技巧【目的与要求】1、掌握不同类型患者的医患沟通技巧;2、熟悉医患沟通的概念和意义及影响医患沟通的因素;3、了解医患关系与医学模式。

【内容提要】1、教师列出3-4个临床常见的需要进行医患沟通的情形和场景;2、学生分组模拟医师和患者进行沟通;3、教师点评和讲解。

实验二:基本技能操作【目的与要求】1、掌握穿脱隔离衣、吸氧术、吸痰术、插胃管、三腔二囊管止血法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操作规范手法;2、熟悉导尿术、动、静脉穿刺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操作规范手法。

【内容提要】1、教师利用教学模型进行穿脱隔离衣、吸氧术、吸痰术、插胃管、三腔二囊管止血法、导尿术、动、静脉穿刺术的实际操作示教,然后学生逐一进行操作;2、教师示范操作过程中讲解各项操作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操作规范手法及相关理论知识;3、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对错误手法予以纠正。

实验三:内科基本技能操作【目的与要求】1、掌握腹腔穿刺术、胸腔穿刺术、腰椎穿刺术、骨髓腔穿刺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操作规范手法;2、熟悉穿刺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处理原则;3、熟悉骨髓象检测的临床意义;4、了解骨髓涂片的方法;5、了解一次抽液量的限制。

中西医临床技能教学大纲

中西医临床技能教学大纲

《中西医结合》专业实践教学大纲适用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时:100 开课单位:新乡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学分:5分开课学期:第四学期一、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中西医结合专业高级人才。

要求专业研究生达到以下水平:1.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学风严谨,品行端正,遵纪守法,有良好医德医风。

2.掌握中西医结合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诊疗基本技能,能较深入地了解本专业研究方向发展现状、最新研究成果及发展动态。

3. 能独立承担中西医结合科基本教学工作。

3.初步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根据课题研究需要,掌握常用实验研究方法和技能,对研究结果能进行恰当分析,按要求完成学位论文,通过论文答辩,学位论文应有一定创新性。

4.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较熟练的看懂西医内科专业方面的英文文献,具备会听、会写、会读、会用“四会”能力。

5.身体健康。

二、研究方向1 中西医结合心脏微循环2 中西医结合脑中风三、实践教学目标与内容(一)岗前培训目标:岗前培训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培养过程的起点。

在研究生入科实习之前,对研究生集中进行培训,包括:医疗法规、医院管理制度、执行权、医院诊治流程、医院感染防控、医德医风教育及临床基本技能培训,如问诊、查体、开化验单、处方、观片、抗生素使用原则、病历书写、“三穿”、心肺复苏、手术基本技能及心理辅导等,进入临床训练前,首先完成岗前培训,并参加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临床训练。

时间2周;采用问答或者笔试进行考核。

内容:1 研究生岗前培训计划分为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医院组织进行,依据研究生个人情况,帮助熟悉医院环境,了解医院历史和现状及相关的法规、规章制度、职责、医生行为规范要求、熟悉儿科基本技能操作规范等。

第二阶段:在中西医结合科进行,主要为专科知识培训。

1、各相关主任详细列出转科期间期须了解、掌握的相关制度、操作标准、医疗工作方法程序、培训内容及时间等。

2、按儿科临床操作规程,制定临床带教教师,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临床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专业实践教学大纲适用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时:100 开课单位:新乡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学分:5分开课学期:第四学期一、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中西医结合专业高级人才。

要求专业研究生达到以下水平:1.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学风严谨,品行端正,遵纪守法,有良好医德医风。

2.掌握中西医结合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诊疗基本技能,能较深入地了解本专业研究方向发展现状、最新研究成果及发展动态。

3. 能独立承担中西医结合科基本教学工作。

3.初步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根据课题研究需要,掌握常用实验研究方法和技能,对研究结果能进行恰当分析,按要求完成学位论文,通过论文答辩,学位论文应有一定创新性。

4.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较熟练的看懂西医内科专业方面的英文文献,具备会听、会写、会读、会用“四会”能力。

5.身体健康。

二、研究方向1 中西医结合心脏微循环2 中西医结合脑中风三、实践教学目标与内容(一)岗前培训目标:岗前培训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培养过程的起点。

在研究生入科实习之前,对研究生集中进行培训,包括:医疗法规、医院管理制度、执行权、医院诊治流程、医院感染防控、医德医风教育及临床基本技能培训,如问诊、查体、开化验单、处方、观片、抗生素使用原则、病历书写、“三穿”、心肺复苏、手术基本技能及心理辅导等,进入临床训练前,首先完成岗前培训,并参加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临床训练。

时间2周;采用问答或者笔试进行考核。

内容:1 研究生岗前培训计划分为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医院组织进行,依据研究生个人情况,帮助熟悉医院环境,了解医院历史和现状及相关的法规、规章制度、职责、医生行为规范要求、熟悉儿科基本技能操作规范等。

第二阶段:在中西医结合科进行,主要为专科知识培训。

1、各相关主任详细列出转科期间期须了解、掌握的相关制度、操作标准、医疗工作方法程序、培训内容及时间等。

2、按儿科临床操作规程,制定临床带教教师,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临床工作。

3、具体培训中西医结合科等各相关科室的带教教师将培训计划及工作标准在研究生进科时进行讲解,使其了解培训目标、内容、工作标准等。

4、带教教师讲解学习方法,并减轻其思想压力,提高学习效5、对照工作标准进行教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强调规范化的教与学。

6、培训方式采取科内、病房集中培训,病房专人带教、单独讲解及对照标准自学的方法相结合进行培训。

(二)中西医结合临床技能训练目标:本阶段为基础培训,要求掌握中西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

在巩固大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阅读中西医的经典著作,学习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

按要求完成门诊及住院病历的规范化书写。

熟练地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对中西医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有较详细的了解,并能独立处理。

对轮转科室各专业的内容有基本了解,熟悉其诊疗常规。

参加危重病人的抢救。

在上级医师带领下参加实习医师的带教工作。

到第3年结束时能够具备独立处理中西医结合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

内容:具有较高的临床操作技能和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和某些疑难病症的能力。

常用的技术:腰椎穿刺术、胸腔穿刺、骨髓穿刺、腹部穿刺、鞘内注射等教学实践:能够独立带教见习学生,并能够进行小讲座轮转安排:中西医结合科(3个月)、呼吸科(3个月)、肾内科(2个月)、心血管内科(3个月)、神经内科(3个月)、心电图室(1个月)、影像科(超声、CT和MR)(3个月)培训的内容和详尽要求:1. 临床诊疗技能基本训练及要求学习内科学及相关专业的临床诊疗基本技能,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急症急救处理、诊疗操作、危重病人抢救、病历书写、临床教学等技能。

研究生应根据本培养方案的转科规定,完成其工作量和质量要求。

具体要求是:(1)参加本学科及相关科室各病房和科室医疗工作,掌握本学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的病史收集与书写、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和基本操作,并结合临床工作学习有关知识。

(2)在临床实践中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求实的科学态度和高尚的医疗道德,进行科研素质训练。

(3)参加学科或教研室安排的一切学术活动,在导师指导下结合临床实践,阅读专业文献,写出一篇质量较高的文献综述报告。

每个科室或病房轮转期间,研究生如实做好平时工作业绩记录,包括本人的主要业务工作,如门、急诊就诊病人数、病房分管床位数、所进行的诊疗操作、操作类型、病例讨论、疑难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及参加学术活动次数等。

轮转结束时认真填写统一制订的轮转小结表,对照养方案的要求进行自我小结。

业绩记录和轮转小结应客观、全面地反映出研究生的临床工作水平。

在完成一个病房或科室的轮转后,研究生必须认真写出临床轮转小结,科室组织考核评分。

入学前有本学科三年以上临床实践工作经验者,可适当缩短某些科室的轮转时间,由本人提出申请,有关科室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考核,如确已达到要求者,经教研室主任同意,可予以调整。

2.轮转科室具体时间安排及需要掌握的内容:(1)中西医结合科(3个月)掌握内容:重点掌握以下疾病:缺血型中风、失血型中风、冠心病、肝硬化、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综合症等。

掌握内容:我科常见的各种穿刺,学会应用望闻问切四诊、辩证施治等中医方法进行诊断及治疗疾病。

(2)呼吸科(3个月)掌握内容: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胸腔积液等(3)肾内科(2个月)掌握内容: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乙肝相关性肾炎、IgA肾病、狼疮性肾炎、溶血尿毒症综合症、肾病综合症、泌尿系感染、肾功能衰竭等(4)心血管内科(3个月)掌握内容:心内科常见病: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塞、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包积液等(5)神经内科(3个月)掌握内容:脑梗塞、脑出血、脑炎、脊髓炎等(6)心电图室(1个月)掌握内容:认识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等心电改变(7)影像科(超声、CT和MR)(3个月)掌握内容:常见疾病(肺部疾病,腹部疾病,消化道照影)的X 线改变;常见头部疾病,胸部、腹部疾病的CT改变;常见头部疾病的MRI改变等3.考核:每个科室轮转结束时,研究生需做自我小结,由带教的上级医师写出评语,科室专门安排考核小组(至少3人),对研究生的临床诊疗基本技能进行考核。

考核不合格者,将延长转科时间,并重新考核。

(三)三级学科及专业方向临床技能训练。

1.训练时间不低于12个月,由导师具体确定。

2.三级学科及专业方向培训病种、病例、目标、技能高于卫计委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的基本要求。

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下。

同时,要求每位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病例讨论、大会诊、讲座、读书报告、学术会议等),其中病例讨论和读书报告在本学科本人至少组织完成各2次。

(1)重症监护(3个月)①轮转目的掌握:病情评估、观察生命体征,危重病例评分法。

能够分析血气分析、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测定结果并进行初步处理,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危重病人一般问题的处理。

掌握循环、呼吸、肾脏、消化道、中枢神经、代谢等系统监测参数的判读分析;掌握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症(SEPSI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四)考核方法:由科室主任、导师组成的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表达能力、讲授方式、讲授深度等进行评估。

(三)转科考核内容在二级学科培养的基础上,深入三级学科,着重于求实作风,临床诊治能力,临床及科研思维强化训练,在临床专业科室轮转时间为一年。

专科临床理论与实践专门研修,考核合格才能申请论文答辩。

凡考核不合格者,一律延期毕业。

具体要求如下:(1)至少应担任半年以上的总住院医师工作,培养全面管理病房、处理急诊和会诊的能力。

(2)深入某一专科病房,进行三级学科专科培养,时间为一年,培养独立处理三级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的能力。

(3)对二级学科中某些尚未掌握的临床训练内容和一些特种检查技术,需进一步选择轮转科室加以强化掌握。

(4)在导师指导下结合临床选择科研课题,在临床轮转工作过程中收集病例、积累资料。

第二阶段导师应为研究生制订详细的培养计划,并安排一定的时间指导研究生的技能操作、教学查房及其他检查、操作等,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传授自己的临床经验。

五、中期考核内容:主要考核儿科基本的临床技能,问诊,体格检查,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常用的穿刺技术:腰椎穿刺术、胸腔穿刺、骨髓穿刺、腹部穿刺、鞘内注射等;教学实践:能够对见习医师进行小讲座。

专业英语:闭卷考核。

考核程序:临床技能考核:轮转结束后由中西医结合科组成考核小组进行考核。

按照分站式考试,共分四站:第一站为病例书写,包括问诊、体检和临床病历书写。

第二站为实战,在所书写病例的基础上,对所接诊病人下长期医嘱、临时医嘱、开化验单、处方、并对该病人进行鉴别诊断。

第三站为临床技能站:从腰穿、胸穿、骨穿、腹穿等内容中抽取任意两项,进行考核。

第四站为理论考试,为一份完整的理论考试卷,60分钟内完成。

每一站满分为100分,总分超过320分为合格,但是单项分数不低于80分。

考核合格者可进行以下的科室轮转。

专业英语考核: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要求书写1份完整的英文病例;第二部分为专业英语考试试题1份。

每一部分各100分,各80分以上为合格。

六、毕业考核考核内容:主要考核是否具有较高的临床操作技能和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和某些疑难病症的能力。

常用的穿刺技术:腰椎穿刺术、胸腔穿刺、骨髓穿刺、腹部穿刺、鞘内注射等教学实践:能够独立带教见习学生,并能够进行小讲座。

专业英语考核程序:临床技能考核:轮转结束后由中西医结合科组成考核小组进行考核。

按照分站式考试,共分四站:第一站为病例书写-以疑难重症病历为主,包括问诊、体检和临床病历书写。

第二站为实战,在所书写病例的基础上,对所接诊病人下长期医嘱、临时医嘱、开化验单、处方、并对该病人进行鉴别诊断。

第三站为临床技能站:内科疾病常见的穿刺:腰穿、胸穿、骨穿、腹穿、窒息复苏抢救等内容中抽取任意两项,进行考核。

第四站为理论考试,为一份完整的理论考试卷,60分钟内完成。

每一站满分为100分,总分超过320分为合格,但是单项分数不低于80分。

考核合格者得1学分。

专业英语考核: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要求书写1份完整的英文病例;第二部分为专业英语考试试题1份。

每一部分各100分,各80分以上为合格。

考核合格者得1学分。

编写:冯辉审校:赵习德编写:201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