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医疗卫生体制特点及启示_尤敏
港澳台地区医疗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几点启示

港澳台地区医疗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几点启示
徐兆礼
【期刊名称】《卫生经济研究》
【年(卷),期】2012(000)006
【摘要】两岸四地同根同源,在医疗卫生改革与发展方面却存在诸多差异.港澳台地区的经验为我们深化医改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启示:只有牢固树立"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的理念,深化医改才有内在的动力;只有建立有利于人民健康的法律体系,深化医改才有坚强的后盾;只有构建科学统一高效的健康管理体制,深化医改才有较高的效能;只有建立长效的财政保障体系,深化医改才能真正回归公益性;只有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深化医改才有活力;只有提升医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深化医改才有真正的主力军.
【总页数】2页(P8-9)
【作者】徐兆礼
【作者单位】浙江省卫生厅,浙江,杭州,31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
【相关文献】
1.基层医疗卫生改革与发展逻辑框架及评价指标
2.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3.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农
村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动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巴盟农村经济发展的几点启示5.惠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几点启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香港回归日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与发展

香港回归日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与发展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
随着回归的完成,香港的医疗卫生体系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
本文将对香港回归日以来的医疗卫生体系改革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背景香港回归后,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回归后的发展需要,香港政府开始着手改革医疗卫生体系。
回归后的第一年,特区政府成立了医疗改革委员会,制定了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总体方针和目标。
二、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内容1.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为了提高香港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特区政府加大了对医疗设施的建设和升级力度。
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建设新的医院和卫生中心,提高医疗资源的供给能力。
同时,加强了对医疗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和更新,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
2.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为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特区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措施。
增加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数量,提高了基层医生和护士的培养和管理水平。
完善了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确保市民能够及时就医。
3. 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特区政府开始推进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建立了全民医保体系。
通过实施医保制度改革,将医疗费用的支付责任从个人转移到社会,降低了市民就医的经济负担,提高了医疗保障水平。
4. 加强医疗卫生管理和监管特区政府加强了对医疗卫生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建立了严格的评估和审批制度。
加大了对医疗卫生行业的监管力度,加强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市民用药安全。
三、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成效经过多年的努力,香港的医疗卫生体系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医疗设施得到了大幅提升,新的医院和卫生中心相继建成,提高了医疗资源供给能力。
其次,香港的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一些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和手术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再者,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市民的就医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
最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推进,降低了市民的医疗费用负担,提高了医疗保障水平。
香港医疗机构卫生监管体制特点及其启示

【 sr c】T e p bi a c s o a v r t fh at evc sf m u l n rv t me ia n tuin n Ho g o g n ti Ab ta t h u l c es t ai y o e l srie r p bi a d piae dc lisi t si n k n .I hs c e h o c t o
局 、 院管 理 局 、 生 署 、 医 卫 香港 医 务 委 员 会 、 业 协 会 等 机 构 在 医 疗 机 构卫 生 监 管 中 履 行 的 职 能 , 析 其 卫 生 监管 体 制 的特 行 分
点 . 内地 医 疗 机 构 卫 生 监 管体 制 改 革 提 供 参 考 构 ; 生 监 管 卫
F N un i Z u u E G Q a xn HUY hi
Fu in DititH e lh I s ci n I siu e he z e t S n he ta src a t n pe to n tt t .S n h n Ci y, he z n,Gua g n 51 0 n do g 8 40, n Chia
中国香港卫生管理体系对中国公立医院改革的启示

这种 管办不分 的医疗 系统从利 益关联上 削弱竞 争环境 的公 平性 , 不利 于医疗卫生系统的有效利用 。 中国香 港经验启示 :通过成立医院管理局将医疗卫生系 统“ 管” 和“ 办” 进行 分离 , 更利 于公立 医疗系统 的健康 发展 , 香港居 民对特 区政府 医疗服务 的高度认 可也证 明了分工 明 确、 互相监督 的医疗体系是合理 和可持续发展的。因此 , 参考 香港特 区政府成立 医院管理局 的做法 , 可以试行 以市级 为层
1 香 港 公 立 医院 管 理 体 制 的 特 点
2 . 1 管办分离 的管 理模式 : 国内做法 : 国内绝大 多数 公立 医
院的管理模式 属于“ 管 办合一” , 是带有一定计划 经济色彩 的 管理模式 。我国 目前公立 医院的收入 主要靠 自己创 收 , 而不
是来 自政府 预算 , 因此 公立医院 已享有相 当程度 的经济独立
持公立 医疗卫 生服务的供给跟得上人 民 日益增加 的需求 , 探 索 出一条合理 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 中国香港卫生管理体 系对 中国公立医院改革的启示
预、 投入 不足 、 官 僚主义 、 药 物加成等 问题 是公立 医院改革 失
败 的缩影 ,迫使我们 必须重新审视公立 医院 的治理 问题 , 也 指引着 我们 改革 的新 方向。
一
有 率为 9 4 %) 【 3 】 ; 另外一套是 私营的医疗服务 系统。公立 医疗 机 构在整个香港 医疗卫 生体制 中占主体 , 特 区政府对 医疗卫
生 的 财 政 投 入 较 大 。 由 于 价 格 和 技 术 的考 虑 , 一般 的 市 民需
要 高科 技和附加治疗 的疾 病都会选择 到公 立医疗系统 , 基层 的医疗 主要 由私 营的市场提供 。
香港医疗制度

香港医疗制度香港的医疗制度是一个高效和全面覆盖的医疗系统,为全市居民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
香港的医疗制度主要由公立医疗机构和私人医疗机构组成,以及国际参考。
公立医疗机构如香港医院管理局负责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而私立医疗机构则提供更高档和豪华的医疗服务。
首先,香港的医疗制度全面覆盖了居民的医疗需求。
每一个居民都可以享受到公立医疗机构的基本医疗服务,因此即使是经济较差的人也可以得到必要的治疗。
此外,香港的医疗制度还包括了社区医疗服务,使居民可以在离家近的地方就能得到医生的看护。
其次,香港的医疗制度以高效为特点。
公立医疗机构的服务流程非常顺畅,诊疗时间短,排队等待时间相对较少。
此外,医疗设施的先进程度也使得医生可以迅速地进行诊断和治疗,提高了医疗效率。
对于重病患者,香港的医疗制度还提供了紧急治疗服务,使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挽救生命的救治。
第三,香港的医疗制度注重技术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香港的医生和护士都接受了严格的培训和专业教育,具备了较高的医疗技能和专业知识。
此外,香港还鼓励医生和医疗机构进行不断的科研和创新,提升医疗水平。
这样,居民就可以得到最先进和有效的治疗,提高了医疗质量。
最后,香港的医疗制度还注重公众宣传和健康教育。
香港政府会不定期地举办健康咨询和宣传活动,向居民普及健康知识和预防疾病的方法。
这不仅提高了公众的健康意识,也降低了医疗负担。
总之,香港的医疗制度是一个高效、全面覆盖和优质的医疗系统。
香港的居民可以享受到高水平和快速的医疗服务,提高了健康水平。
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负担增加,香港的医疗制度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改善和完善。
浅述香港医疗卫生管理体系及对内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启示

浅述香港医疗卫生管理体系及对内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启示作者:薄澜金钰王少康来源:《今日财富》2018年第30期一、引言在有700 万人口的香港,20 几年来运行着一套以“全民保障”为原则的医疗制度,“不让任何一个人因为贫穷而得不到医疗服务”,香港的医疗体制,体现出公私“双轨制”的特点,可以少花钱就医,也可以多花钱享受高档服务。
(一)卫生署的职责定位香港卫生署是香港政府的卫生顾问,也是执行政府健康护理政策和法定职责的部门。
该署通过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医疗护理、康复服务等工作,保障香港市民的健康,并为不同年龄及类别的服务对象提供广泛基层健康服务。
比如在家庭健康服务方面,卫生署在各区设有母婴健康院,为妇女及初生到5岁的儿童提供促进健康及预防疾病的全面服务。
服务包括:为儿童提供免疫接种、健康及发展监察、听力和视力普查,以及为家长或照顾者提供亲职教育;为所有待产妇女提供产前及产后护理服务,为妇女提供家庭计划及子宫颈检查服务。
(二)香港医院管理局的职责定位香港医院管理局为非政府部门的公营机构,根据《医院管理局条例》于1990年12月成立,负责管理香港的公立医院,并通过特区政府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对政府负责。
公立医院的投入完全由政府负担,提供90%—95% 的住院服务经费,公营医疗开支主要是靠政府资助,95% 是来自税收,其余的5% 是来自对个人的服务收费。
正因为有巨大的财政作支撑,所以香港八成以上的市民都在公立医院诊治疾病。
政府每年投入的资金有85% 是用于医生和护士的工资,营运成本占不到15%。
医院的医生和护士都属公务员,香港的公立医院市场份额占整个医疗服务市场的95% 以上,医院是政府所有的,实行公司化的管理。
医院管理局辖有43 家公立医院和医疗机构、48 家专科门诊诊疗所及74 家普通科门诊诊疗所,病床有近3 万多张,即每千人约有4.5 張公立医院床位。
根据规定,香港市民在公立医院就诊,CT 诊断免费;感冒之类的小病,政府负责63% ;需要看专科门诊的病,政府负责95%,高规格的手术诸如肝移植等,则政府全包。
香港医药卫生体制的现状及特点范文

一、香港医药卫生体制的现状及特点(一)政府以高福利模式提供均等、价廉的全民医保。
香港没有政府设立的医疗保险,只有商业医疗保险。
政府提供给全体居民的医疗保障是通过公立医疗机构对就诊市民实行高福利、低收费去实现的。
公立医疗机构92%以上的经费由政府以财政预算拨款方式提供。
公立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收入仅占其总收入的3%-6%。
香港全体居民享受同一标准的公立医疗服务,就诊市民个人自负比例很低,医疗服务项目中个人自负比例最高的仅为成本的19%,最低的为3%。
例如,专科门诊首次就诊个人需支付100元,其后的复诊每次支付60元(费用包括医师诊治费、登记费和所有检查的费用,但不包括药费),每种药支付10元,自负比例分别为19%、11%和8%。
住院服务个人最多只需每天支付100元(费用全包,即包括膳食、药物、护理、物理治疗、手术、检查等),自负比例为3%。
经济困难的市民还可以申请减收或豁免个人支付的费用。
但患者必须听从公立医疗机构按其病情轻急缓重所作出的候诊、住院或手术安排,不能选择医生,所提供的住院病房基本上都是3-5个以上病人共用一间,也不能自由选择。
(二)行政管理机构呈大部门及扁平化。
香港食物及卫生局是香港政府12个组成部门之一,全面负责管理医疗保障和食品、药品卫生,其下设渔农自然护理署、食物环境卫生署、政府化验所、卫生署四个政府机构,其中卫生署具体负责医药卫生方面的事务。
这些机构在全港都只有一个层级,没有下设相应机构。
食物及卫生局与卫生署的职能设置实行决策与执行分开。
食物及卫生局是决策机构,负责香港医护服务的政策制定和资源分配工作,同时监察各项政策的推行。
卫生署是香港特区政府的卫生事务顾问,也是执行政府公共医疗政策和法定职责的部门,负责管理公共及港口卫生和小部分基层医疗服务,负责全港药物的登记和注册、社区药房和本地药厂的监管及有关药剂法规的执行,还负责对私立医院的监管。
在香港,负责管理所有公立医院的机构是医院管理局。
香港特别行政区医疗卫生体制对中国内地的启示

第23卷第12期。
50’2010年12月医学与社会M e di c i n e a nd Soci et yV01.23N o.12D ec.2010香港特别行政区医疗卫生体制对中国内地的启示李艳艳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摘要香港的医疗卫牛体制是建立在完善的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拥有较为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
虽然香港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与内地有一定的差异,其医疗卫生体制的模式小可能完全照搬,但是,在~国两制的框架体系下,香港医疗卫生服务的“政府主导”、“管办分离”等理念与实践对丁内地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无疑具有借鉴和启迪意义。
关键词医疗体制;管理体制:香港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 D O I.10.3870/Y X Y SH.2010.12.019T hi nki ng O i lH eal t h C ar e Sys t em of H on g K on g an d t he R evel a t i on t o M ai n l and C hi naL i Y a nyanThe H ong K ong Pol y t echni c U ni ve r sRy,H ong K ong,C hi naA b st r ac t H ong K ong’S heal t h sy st e m i s es t abl i s hed i n per f ect m a net-or i ent e d e c o nom y f o undat i o n,it has a s ound s o c i al s ecu r i t y sys t em a nd m ed i cal s er vi ce sys t em.A1t hou gh i t ha ve cert ai n di f i er ences i n t he s o c i aI a nd ec on om i c w i t h m ai nl an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1 香港公立医院收费标准
224 2014.10
交流探讨
续表
每天 100 港元的急诊和住院收费包括:医生诊疗、X 光检验、化验、治疗、护理、药物,留院住宿,每天三餐膳食 等费用。该标准限于持有香港身份证居民,非符合资格人 士收费以收回成本为原则。
(三)香港医疗卫生模式 香港医疗卫生实行双轨制,以公营医疗为主、私营
(五)统一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利用医疗资源 政府应加强对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统筹规划,制定统
一的信息管理规范,建立联网信息系统。由于内地地区间 医疗卫生发展水平的差异,建立相对统一的信息系统难度 较高,可先在一定区域内进行试点,并逐步扩大,从而建立 实用、共享的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实现资源共享、避免 重复浪费和恶性竞争。同时,通过建立医院间共同的信息
交流探讨
香港医疗卫生体制特点及启示
尤敏
(江苏省人民医院财务处 江苏·南京 210029)
摘 要:香港医疗卫生体制和内地相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本文从香港医疗卫生架构、政策和模式三个 方面入手,简要地介绍了香港医疗卫生体制的整体概况。通过分析香港医疗卫生体制的特点,同内地医疗 卫生体制进行对比,思考差异存在的原因,得出内地医疗卫生发展值得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香港医疗卫生体制;特点;对比;经验
[2]邱晓丹.香港特区公营医院运行机评估及对内地的启示 [J].中 国医院管理,2011,(10).
医疗保险、弱势群体医疗救助的投入,从而形成基本医疗
226 2014.10
(三)发展民营医疗机构,实现医疗服务多样化 政府应放开私立医疗机构设置限制,吸引国内外优
质医疗资源发展各种层次的私立医疗服务机构,作为公 立医院的有益补充,满足群众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
(四)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管理,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 强化对医护人员的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人员考核、
评审、监督机制,通过设立包括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 数量、医德医风、患者满意度、沟通协调能力、团队意识等 内容的多维度指标,对医护人员进行全面考核,提高人员 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同时,将考核结果与人员绩效进行 挂钩,实行奖惩机制。
二、香港医疗卫生体制特点 (一)公益性明确、公平性高、效率低下
香港特区政府的医疗高补贴政策使香港的公立医院 能够不以经济利益为追求目标,而是把提高医疗服务的 质量、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作为主要任务,通过坚持医 疗卫生的公益性来保障市民到任何一个公立医院均有平 等就诊的机会。但是,由于香港医疗卫生资源的有限,病 人看病通常需要等候较长的时间,医疗服务效率有待进 一步提高。
(三)医护人员管理及监督机制 香港医师管理机制严格,获得执业资格难度很高,而
一旦获得资格,将获得丰厚的报酬。内地公立医院的人员 补偿基本靠医院自身医疗收入补偿,一定程度上医护人 员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激励机制不够。香港医生收受 红包将受到严格惩处,甚至失业,内地则缺乏有效的监管 机制,医生自律性较差,收受红包的现象还有发生。
香港卫生署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卫生事务顾 问,是公众卫生事务的监督管理机构。负责管理香港的公 共及港口卫生、基层医疗服务、疾病的监视及防控,同时 还负责监管全港的私立医院。
香港医院管理局于 1990 年成立,负责管理香港所有 的公立医院,通过食品及卫生局向香港政府负责。按照不 同的地域,医院管理局将全港公营医疗资源划分成 7 个 医院联网,通过建立相同的管理系统,以医院联网为基 础,统筹管理全港的公营医疗服务和资源。具体负责提供 专业及复杂的医护服务,包括短期住院和专科、康复和长 期住院护理。
医护人员总体薪酬水平较高,如同样是刚毕业的大学生, 当医生的薪水一般比其它从业人员高 4 至 5 倍。此外,为 吸引和留住医护专业人员,医管局建立了一套“培训和晋 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规定只有取得相应的课程证书 或文凭才有条件获得专业职称的提升和职务的晋升,通 过机制的完善既满足了医护人员不断提升专业技能的需 要,也激发了其工作的积极性。
2014.10 225
交流探讨
表 2 2009-2013 年中国国内卫生总费用、人均卫生费用情况表
(二)百姓看病的公平性及看病效率
保障安全网,使群众有病能医、有病敢医。要降低因医疗
从公平性来看,香港居民施行同一医保,就医不存在 服务不公平而产生的问题,一方面必须提高居民医疗服
身份区别,看病机会平等,公平性较高。内地居民的“全民 医保”虽已基本覆盖,但依旧存在医保身份的差别,不同 医保身份居民看病的报销比例和优惠政策不同,医疗保 障的公平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从看病效率来看,内地居 民到公立医院的就诊及手术时间要优于香港,慢性病的 手术平均等待时间远低于香港,看病效率较高。
(四)信息化水平建设程度 香港公立医院使用统一的信息系统,数据联网,病人
资源可以共享。内地由于地区差异和各家公立医院的实 际情况不同,没有统一的信息系统和管理制度,医院各自 为政,难以统一管理,导致病人信息无法共享,二次检查 现象普遍,医疗资源的浪费严重。
务的可及性,另一方面需要增强居民对疾病预防和健康 维护的综合素质意识,促进居民身心健康。
由于公立医院收费低廉,很多低收入人士甚至不少 中高收入人士,都会选择前往公立医院就诊,结果导致 病人轮候时间较长,例如看白内障登记后最长要等 6 年。相对公立医院的低收费,私营医疗机构费用相对较 高,但患者等候就医时间较短,有更多地自主权,可以自 主地选择医生、决定住院和手术时间,享受更好的服务 待遇,因此经济能力较好的香港居民往往会选择私营医 疗服务。
一、香港医疗卫生体制概况 (一)香港医疗卫生架构
香港现行的医疗卫生架构主要由食品及卫生局、卫 生署、医院管理局组成。
香港食品及卫生局负责制定医护服务政策、分配医 护服务资源、监督各项医护政策的推行,领导管理全港的 私营和公营医疗服务。香港的私营医疗服务包括由私立 医院和私营医生提供的服务,公营医疗服务包括由卫生 署和医院管理局提供的服务。
四、香港医疗卫生体制值得内地借鉴的经验 (一)提高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强化服务理念
政府作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应承 担相应的政府职责。政府应提高对公立医院的财政资金
建立以大型公立医院为龙头,专科医院为成员,公立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服务网络的医院集团,让大型 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形成“利益共同体”,促进基层 医疗机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建立 一套合理、有效的双向转诊激励和问责机制,让患者从双 向转诊中得到实惠,从而使更多的患者愿意在基层医疗 机构首诊和康复。通过完善双向转诊机制,减轻大医院就 诊压力,有效缓解“看病难”的现状。
(五)转诊制度
平台,可以引导居民合理选择医院,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香港施行双向转诊,转诊制度完善,转诊流程是:①
(六)完善双向转诊机制,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在
病人到基层社区医疗就诊;②根据病情由基层医生开出 医院”
转诊单;③病人持转诊单前往公立或私立医院预约;④病 人持预约单到公立或私立医院登记就诊。内地虽有三级 医疗网络,但缺少完善的转诊流程,由于基层医疗薄弱, 大医院人满为患。
(四)信息化水平程度高 香港医管局建立了覆盖全港公立医院的综合医疗信
息系统(CMS),通过 CMS 对所有公立医院的运行情况进 行统一监管,包括医疗资源整合、资金拨付、人员调配、紧 急情况应对等。另一方面,通过资源共享,公立医院的医 生在坐诊时能完整地调阅病人的医疗电子档案,准确了 解病人的药物使用情况及过敏史、检查化验结果、住院等 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公立医院的运营效率,避免了医疗 资源的重复浪费和医院间的恶性竞争。
投入,减轻群众负担,同时树立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医 疗服务理念,使公立医院把握好社会公益服务职责与追 求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构建医疗保障安全网 在加大对公立医疗服务的投入外,还应加大对基本
参考文献:
[1]李艳艳.香港特别行政区医疗卫生体制对中国内地的启示[J].医学 与社会,2010,(12).
(二)香港医疗卫生政策 香港特区政府在医疗卫生方面的基本理念是:不会
有市民因经济原因而得不到适当的医疗照顾。在这一理 念下,香港政府对居民就医采取高额补贴政策。具体表现 在:香港政府财政投入高、公立医院对就诊市民提供高福 利却收费低廉的医疗服务。
从政府财政投入方面来看,香港公立医院的收入约 有 92%来自政府拨款。2012-2013 年财政年度,香港政府 经常开支预算 2643 亿元,其中卫生开支 447 亿元,占政府 整体开支的 16.91%。医疗支出中,人员工资占约 80%,药
比较香港政府和内地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 差距较大。香港政府财政投入约占公立医院总收入的 92%,而内地公立医院获得的财政补偿仅占总收入的 6%-7%。按照香港公共卫生统计数据,截止 2013 年年中, 其人口数量约为 720 万,其 2012-2013 财年人均卫生费用 达到 4000 多元港币;而在内地,根据统计数据,2013 年人 均卫生费用仅有 2326.8 元(表 2)。
(五)转诊制度健全 香港居民一般是小病就在家庭医生看,大病或住院
则由基层社区医生开出转诊单后前往公立或私立医院 进行预约。在香港,居民看病一般是通过电话预约,轮 到患者看病的前一天,医院会提前打电话通知,从而有 效地避免了所有病患都涌到公立医院,医院人满为患 的问题。
三、和内地医疗卫生体制的对比 (一)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
品、医疗器材、消耗品等支出约占 20%。(图 1) 根据公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2011 年度,香港政
府卫生开支 366 亿元,占政府整体开支的 16.32%; 2011-2012 年度,香港政府卫生开支 399 亿元,占政府整 体开支的 16.48%。2010-2013 年,香港政府对卫生的投 入平均每年递增近 10%。
图 1 香港政府 2012-2013 年度经常开支预算比例 从公立医院收费价格方面来看,香港居民在公立医 院只要付很少的钱就可以享受到超值的医疗服务,急诊 室成本 700 港币/次,仅收费 100 港币/次;普通住院成本 1460 港币/天,仅收费 68 港币/天;专科门诊成本 530 港币/ 次,仅收费 60 港币/次;普通科门诊成本 250 港币/次,仅收 费 45 港币/次。另外,对低收入人员、长期患病者、贫困者 等确实无力缴费的患者,还可以通过申请豁免医疗费用 机制来进一步享受医疗费用减免(表 1)。香港的私营医 疗则采取市场运作定价体系,根据医疗服务成本自主确 定价格,但要求其公布收费表或备有收费资料供病人参 考,费用大约是公立医院的 10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