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古树名木资源调查现状及保护
浅谈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古树名木是指那些年龄较大、树龄超过100年的树木,在我国古树名木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是我国传统文化和自然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树名木在面临着日益严重的保护问题,其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从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更好地保护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
1. 生长环境恶劣: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包括环境污染、森林砍伐、水土流失等问题,导致古树名木的生长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2. 盗伐盗挖:由于古树名木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商业价值,因此经常遭受盗伐盗挖的威胁,导致古树名木资源逐渐减少。
3. 缺乏科学保护:古树名木的保护往往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缺乏专业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导致保护工作的效果不佳。
二、古树名木保护的对策1. 加强法律法规的保护:通过加强立法和法律法规的保护,对盗伐盗挖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
2. 建立保护机构:建立专门的古树名木保护机构,加强对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制定专门的保护计划和保护措施,保护古树名木的生存环境。
3. 科学保护措施:对古树名木进行科学的保护,包括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进行适当的修剪和修复等,提高古树名木的存活率和生长质量。
4. 宣传教育:通过广泛开展古树名木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古树名木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大家对古树名木保护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5. 科研及利用:加强对古树名木的科学研究,充分挖掘古树名木的文化、历史、生态等价值,推动古树名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
结语:古树名木是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保护古树名木事关我国的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我们应该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积极采取措施,共同努力,让古树名木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为后人留下更多的宝贵财富。
古树名木现状及保护对策

古树名木现状及保护对策【摘要】古树名木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和生态资源,对于生态环境的维护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树名木的数量在不断减少,受到严重威胁。
本文从定义及现状、保护现状、主要挑战、保护对策、保护意义等方面对古树名木进行了深入分析。
提出了加强法律保护、建立保护基金、加强科研与教育等多方面的对策,并强调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未来,应该在政策法规、公众教育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持续努力,保护好每一棵古树名木,为后代留下宝贵的自然遗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共同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关键词】古树名木、现状、保护、对策、重要性、生态环境、定义、挑战、意义、工作、发展方向。
1. 引言1.1 古树名木现状及保护对策的重要性古树名木是自然界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生态价值。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古树名木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威胁。
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古树名木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具有极高的生态功能和环境价值。
古树名木可以稳定土壤,保护水源,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对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古树名木还是许多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维系着生物多样性,保护古树名木也就是在保护整个生态系统。
古树名木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许多古树名木与历史事件、传说故事密不可分,是历史文化的见证者。
保护古树名木不仅是在保护自然资源,更是在保护历史文化的传统,有利于加深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传承。
保护古树名木不仅是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更是对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的传承。
只有通过不懈努力,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才能确保这些珍贵的自然遗产传承与发展。
1.2 古树名木在生态环境中的价值古树名木在生态环境中的价值是不可言表的。
它们是自然界中的珍贵资源,承载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遗产。
古树名木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可以提供栖息地和食物给众多动植物,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
古树名木现状及保护对策

古树名木现状及保护对策1. 引言1.1 古树名木的定义古树名木是指岁数较高、形态优美、树龄较久远的树木,在植被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价值。
它们所具有的历史、文化、生态和科学价值,使其成为自然界独一无二的珍贵资源。
古树名木的定义并非仅仅局限于树木的年龄,还包括树木的形态、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的条件。
古树名木往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历史的见证者和传承者。
它们可能是某个时期的重要地标,见证了当地社会发展的历程,承载着人们特殊的文化记忆。
古树名木所具有的独特形态和品质,也给人们带来审美享受和灵感启示。
古树名木所承载的生态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它们往往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当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古树名木作为自然界的精华,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资源,更是一种文化资源、生态资源和科学资源。
它们的保护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传承文化、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应当更加重视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以确保这些宝贵资源得以永久保存和传承。
【2000字到此结束】1.2 古树名木的价值古树名木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且具有历史、文化、科研价值的大树,是自然界的珍贵瑰宝。
古树名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历史价值:古树名木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着古代文明的记忆,是历史的活化石。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社会发展,带给我们对历史的感悟和思考。
二、文化价值:古树名木在民间传说、宗教信仰、文学作品中常常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文化传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它们是文化的符号和象征,代表着一种精神追求和文化精神。
三、生态价值:古树名木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为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生态平衡的保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树名木所处的环境往往是稀有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四、观赏价值:古树名木的树形优美、树姿婀娜,是园林景观和旅游胜地的重要元素,吸引着无数游人前来观赏。
古树名木现状及保护对策

古树名木现状及保护对策古树名木是指树龄较长、树木形态美观、或者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树木。
古树名木不仅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重要见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古树名木的保护面临着严峻挑战。
为了保护古树名木资源,承传华夏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加以保护。
本文将从古树名木现状和保护对策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古树名木现状我国古树名木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南和长江流域等地区。
这些古树名木包括国家重点保护的国字号、省部级保护的省字号以及其他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乡土名木。
古树名木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树名木的保护仍面临着多种挑战。
城市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导致了土地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使得古树名木所在的土地面临着严重的压力。
由于贪婪和盲目的破坏,许多古树名木被滥砍滥伐,严重危害了古树名木资源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也对古树名木的生长和生存造成了严重影响。
综合以上种种因素,古树名木的现状十分严峻,亟需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加以保护。
二、古树名木保护对策为了有效保护古树名木资源,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性对策。
加强立法和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确保古树名木得到合法保护。
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推动开展古树名木资源的调查和评估,明确古树名木资源的分布范围和数量状况,为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建立健全古树名木资源的管理机制,加强对古树名木资源的长期生态监测和保护措施,确保古树名木资源得到有效的管理和保护。
加强对古树名木资源的科学利用,探索古树名木资源的经济价值和可持续利用路径,为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提供经济支撑。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古树名木保护经验和做法,为我国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提供有益借鉴。
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公众共同参与,采取综合性对策。
古树名木现状及保护对策

古树名木现状及保护对策古树名木是指具有较高历史、文化和科学研究价值的树木,是我国珍贵的自然遗产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古树名木受到了严重威胁和破坏。
保护古树名木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本文将从古树名木的现状和保护对策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古树名木的现状:古树名木的数量不断减少。
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的双重影响,古树名木数量逐年减少。
一些古树名木被乱伐乱砍,导致树木衰老、死亡;有些古树名木被工地或者建筑物的建设所破坏;还有一些古树名木因为长时间的干旱、土壤贫瘠等原因无法生长,最终也走向衰败。
古树名木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古树名木所处的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周围建筑物的建设、道路的拓宽、环境污染等都对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在一些城市中,古树名木所处的土壤质量、水源保护等问题也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导致古树名木无法得到良好的生长环境。
公众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不足。
由于对古树名木价值的认知不足,一些公众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薄弱,甚至存在滥伐滥砍、破坏古树名木的行为。
公众对古树名木保护法律法规的了解也不够,使得相关法规的执行力度不够大、不够有力。
古树名木的保护对策: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
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古树名木保护法律法规,明确古树名木的保护地位,严禁乱伐乱砍和破坏行为的发生,并对违法者进行严厉处罚。
在执法方面,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提高对古树名木保护的执法效果。
加强宣传和教育。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组织讲座和培训,增加公众对古树名木保护意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古树名木保护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学生的日常教育中,引导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珍爱自然的良好习惯。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
开展对古树名木的科学研究,了解其生长环境要求和生态特点,为古树名木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古树名木进行监测和保护,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古树名木保护情况(3篇)

第1篇一、引言古树名木是自然界中独特的生物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文化、历史和科学价值。
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古树名木的保护形势日益严峻。
本文将分析我国古树名木保护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二、古树名木的保护现状1. 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完善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等,为古树名木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2. 保护意识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古树名木的保护。
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古树名木保护事业的发展。
3. 保护措施逐步落实在政策法规的指导下,各地积极开展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查登记:对古树名木进行详细调查登记,建立名录,明确保护责任。
(2)挂牌保护:对古树名木进行挂牌保护,提醒公众爱护。
(3)修复养护:对受损的古树名木进行修复养护,确保其健康生长。
(4)宣传教育: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
三、古树名木保护存在的问题1. 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足虽然我国已出台一系列古树名木保护政策法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部分地方政府和部门对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不足,导致古树名木保护工作难以落实。
2. 保护资金投入不足古树名木的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我国部分地区在保护资金方面投入不足,影响了保护工作的开展。
3. 保护技术手段落后在古树名木保护过程中,部分地方缺乏先进的保护技术手段,导致保护效果不佳。
4. 公众保护意识有待提高尽管古树名木保护意识不断提高,但仍有部分公众对古树名木的价值认识不足,存在破坏、乱砍滥伐等现象。
四、古树名木保护对策1. 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古树名木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确保政策法规落到实处。
浅谈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古树名木是指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老树和名贵树木,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神圣的存在,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旨在保护和利用这些珍贵的自然资源,但在实际保护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难题。
本文将从中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现状入手,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
一、古树名木保护的现状在中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中,尽管已经建立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资源有限、人力、物力不足,导致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不够大。
由于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有限,导致对古树名木的科学保护和管理不够。
由于一些地方重视短期利益,以牺牲古树名木为代价,进行大规模的庇护拓展和开发建设,造成了古树名木环境的破坏,严重威胁了古树名木的生存和发展。
由于社会公众的保护意识不够,还存在一些破坏古树名木现象,不利于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1.资源有限、人力、物力不足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应当多方筹措资金,逐步提高古树名木保护的资金投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力度。
应当完善相关的机构和人员培训,提高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者的素养和能力。
2.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有限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应当加强科研力量,深入开展古树名木科学研究和管理实践,提高古树名木保护的科学性和管理水平。
3.短期利益至上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应当坚决制止对古树名木环境的破坏,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监管力度,保护古树名木的生存和发展。
4.社会公众保护意识不够问题三、结语古树名木作为中国宝贵的自然资源,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需要得到认真保护。
通过深入分析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保护好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
希望社会各界人士都能够共同关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为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贡献力量。
在实现古树名木的保护和利用的过程中,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古树名木定能发挥更大的价值,为构建美丽家园作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古树名木是我国宝贵的自然遗产,保护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古树名木保护存在诸多问题。
保护政策不够明确,导致执行困难;缺乏有效监管与执法,使得保护工作无法得到有效落实;生态环境破坏导致古树名木减少,加剧了保护工作的难度;旅游开发也因此破坏了古树名木的环境,加剧了保护问题;缺乏科学保护和管理措施,使得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缺乏针对性。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监管力度,推动科学保护和管理措施的实施,以保护我国宝贵的古树名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古树名木保护、问题、保护政策、监管、执法、生态环境、旅游开发、科学管理、法律法规、监管力度、实施措施。
1. 引言1.1 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要性古树名木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代表着历史的积淀和自然的神奇。
这些古老的树木见证了数百甚至数千年的风雨沧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古树名木既是自然界的瑰宝,也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传承历史文化、促进旅游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古树名木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保护地域生态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古树名木的存在不仅可以保护水土,净化空气,还能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源给众多生物,维系着生态系统的稳定。
古树名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这些古树名木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人们了解古代社会风貌、传统文化习俗具有重要价值。
古树名木保护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传承历史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们有责任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确保这些宝贵的自然遗产得以永续传承。
1.2 古树名木保护面临的问题保护政策不够明确。
在古树名木保护的法律法规中,对于保护范围、保护措施、责任主体等方面存在较大的模糊和漏洞,导致实际保护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缺乏有效监管与执法。
在实际工作中,相关部门对古树名木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不够,导致一些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制止和处理,古树名木遭受破坏的情况频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古树名木资源调查现状及保护
发表时间:2019-06-26T10:20:09.0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作者:胡彦辉
[导读] 摘要:古树名木是我国极为宝贵的资源,也是科学家们研究自然发展的重要资料之一,基于此,笔者展开了以下概述,以期为行业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绿谷(广州)名木古树保护有限公司
摘要:古树名木是我国极为宝贵的资源,也是科学家们研究自然发展的重要资料之一,基于此,笔者展开了以下概述,以期为行业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古树名木;资源调查;保护对策
古树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社会的宝贵资源,是林木资源中的瑰宝,具有不可估量的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
不但对研究本地区的历史文化、环境变迁、植物分布有重要意义,而且是一种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风景资源,并且承载着一代代人的记忆。
较之古建筑、古文物等有形遗产,这些记忆更为脆弱和不可再生,稍有不慎,就会带给我们不可挽回之痛。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环境压力巨大的今天,古树名木在保护生态环境、研究当地历史文化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本文以广州市海珠区古树名木为例,概括古树名木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古树名木的保护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1 古树名木整体情况
1.1 树种及数量
从广州市海珠区调查的37株古树名木可以看出,有9个树种,其中细叶榕20株、菩提榕3株、樟树4株、鹰爪1株、苹婆1株、秋枫2株、木棉2株、大叶榕3株、斜叶榕1株。
图1 海珠区古树名木树种情况
1.2古树名木生长情况
由于广州市海珠区古树保护工作较落实,不少古树都建有树池、花基、疏松土壤、种植立地植被、填补树洞、作支撑和引气根等保护措施。
立地环境也有所改善,立地环境好的古树有25株,立地环境一般的有4株,立地环境不佳的古树有8株。
从长势上来看,目前长势普遍较好。
其中长势良好的古树有16株,占43.24%;长势一般的有19株,占51.35%;长势差的只有2株,占5.41%。
2 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2.1 古树名木自身因素
古树几百年的生长过程中,土壤养分有限,容易出现树干空洞、枝叶萎缩等缺肥症状。
并且随着树龄增长,蛋白质和叶绿素的降解,光合作用能力相对降低,呼吸效率提高,树木长势明显衰退。
同时,古树旁任意堆放垃圾导致古树生境土壤次生性盐碱化,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不利于古树吸收养分,导致古树生长困难。
如喜酸树种引发黄化病,落叶阔叶树则提早落叶;古树缺乏树体的专业养护,白蚁、天牛及食叶害虫等病虫害危害引起古树生长不良,形成枯朽树洞等。
此外古树名木未设置防雷击的设施,造成古树衰弱甚至烧伤致亡。
2.2 保护技术不全面
目前,在有限经费的支持下,只能对重点区域的有限古树名木进行日常咨询诊治、树洞修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古树名木保护技术研究也只能停留在一般技术层面,无法进行深入性研究。
2.3 法律法规不全,执法不严
有关法律法规,如《广州地区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建设部2000年发布实施的《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以及《广州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等这些条例、办法层级较低,条款的简单化,制度不严谨,使得执法部门执法不严,出现古树名木盗挖买卖,砍伐等人为破坏行为难以控制,严重危害古树名木的生长。
2.4认识与宣传不到位
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导致社会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群众还未养成爱护古树名木的习惯,出现一些在大树上拴绳挂物、树下倾倒垃圾、堆积植物秸秆等现象,使古树生长在恶劣环境中。
同时,由于认识不到位,群众对于古树名木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还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保护古树名木的社会影响力也不大。
3 古树名木保护对策
3.1 健全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健全古树名木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古树名木管理体制、明确古树名木保护范围、明确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实行分级管理、明确执法部门及其权限。
3.2 加强宣传教育
古树名木保护是一项社会化工作,只有把保护工作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才能使古树名木真正得到有效保护。
因此,政府要将古树名木保护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社会文化发展规划,通过网络、媒体等不同的传播手段加大宣传。
以政府主导、社会动
员、全民参与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比如开展“最美古树”“最大古树”评选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古树名木的作用和价值等,让社会形成自觉保护古树名木的良好氛围。
3.3 建立健全古树名木动态监测系统
在增设标牌和护栏、立支撑架和附属设施等基础保护措施的基础上,利用基于物联网、无线射频技术等现代技术措施建立重点古树名木动态监测系统。
实施古树名木信息的智能存储、生存环境温湿度的实时监控以及古树名木被非法移植的实时报警。
同时,建立和完善全市古树名木数据库,包含每株古树名木的生长情况、生存环境、养护管理技术措施、病虫害及防治情况、GPS 电子坐标、责任单位等古树名木档案及保护台账,方便查询、统计和养护,定期开展对古树名木的生存现状、生态环境、生长状况的监督检查,更新数据库信息,为科学制定养护措施提供依据。
3.4 建立专业古树名木保护队伍,取得基础研究和技术支撑
建立一支专业的古树名木保护队伍,可以高质量完成古树名木进行日常咨询诊治、树洞修补、病虫害和白蚁防治、健康巡查、安全性评估、抢救复壮、防雷保护等工作。
科学开展古树名木相关研究,如古树健康状况评估、古树营养状况调查与监测、古树群落生态研究、古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古树综合复壮技术研究、濒危古树复壮技术等项目,为古树名木的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3.5 保障古树名木保护专项资金
应设立古树名木保护专项资金,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古树名木管理养护的经费,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建设围栏、扩大绿地,立支撑、补树洞、白蚁防治以及病虫害防治等,使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结语
古树名木是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是重要的绿色古董。
古树名木是不能被复制、伪造、失而不可得的特殊绿色文物,是连接历史和未来的纽带。
要给古树名木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采取保护管理措施,做好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促近海珠区健康发展,使大自然和前人留下的这一宝贵自然文化遗产留给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1].王起富.咸宁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J].湖北林业科技,2017(9)
[2].泮盼.平湖市古树名木现状与资源保护对策[J].浙江园林,2016(1)
[3].张文柱.古树名木资源特征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