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论文数字教学论文

合集下载

数字时代图书馆管理评判与创新论文

数字时代图书馆管理评判与创新论文

数字时代图书馆管理的评判与创新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数字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并展望了数字时代图书馆管理创新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数字时代图书馆管理评判创新1.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管理的新形势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多媒体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类社会开始步入数字时代,崭新的时代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也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其中也包括人们对图书馆的利用。

新技术的应用,给图书馆服务带来了现代化手段,从而提高了服务质量和读者满意度。

但是,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1.1读者需求显现多样化新时代和环境赋予了读者更加多样化的需求,图书馆服务总是就是要尽全力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这是图书馆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而网络化的发展,使得读者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知识的快速生成,并在网络中广泛传播,信息社会化的程度日益加深,读者认识到终身学习的必要性;读者不再满足于普通纸本文献,更多地提出电子数字资源的需求;海量信息的呈献,既全且准的信息检索需要成为读者的更大渴望。

1.2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模式不再适应日益提高的读者需求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基本都采用读者到馆的服务模式,但是随着人们步入信息时代,媒体形态革命也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读者不再满足于传统的信息获取和交流模式,便捷与个性化成为他们对信息服务的第一需求。

网络媒介凭借其自身的开放性与互动性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人们可以在获得信息的过程中,通过电子邮件(e-mail)、远程登录(telnet)、网络新闻组(usenetnews)、文件传送(ftp)、万维网(www)、网络论坛(bbs)、网络即时通讯(irc、icq)、博客(blog)等进行交互式交流。

这些新的功能和信息传播途径将读者需求与传统的图书馆服务之间的鸿沟扩张到了极大。

此外,网络检索工具——搜索引擎的诞生与迅速发展,成为用户遨游信息海洋之舟车,用户只要掌握索引擎的检索语法与检索技巧,就能利用搜索引擎很容易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信息时代数字图书馆发展[论文]

信息时代数字图书馆发展[论文]

信息时代数字图书馆发展初探【摘要】数字图书馆有迥异于传统图书馆的模式,其建设是在适应新的信息环境和载体技术的变化中发展的,图书馆的基本使命是提供不加限制的信息通路,其为了履行该使命所提倡的服务是运用现有的和未来的科技技术收集、组织、存储、归档、保存信息,提供各种信息访问通路和服务,而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应用及发展为此提供了一个良好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信息技术;数字化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6-0191-01数字图书馆启动于20世纪80年代,80年代中期是数字图书馆起步阶段,90年代末至今是数字图书馆迅速发展阶段。

数字图书馆在进入21世纪后即开始风靡全世界,完成了从研究型到使用型的转变,工作和服务方针具体明确化,资源分享合作专业化,探索和创建了更为完善的数字图书馆的基础构架。

一、何谓“数字图书馆”?目前国内外尚未有一个公认的、精确的定义。

早期数字图书馆的实践者更多地从技术角度看待数字图书馆概念。

1997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赞助的专题讨论会上认为“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并不仅仅是一个有着信息管理工具的收藏的等价词,数字图书馆更是一个环境,它将收藏、服务和人带到一起以支持数据、信息乃至知识的全部流程,包括创造、传播、使用到保存的全过程。

数字图书馆概念,是一个比我们习惯上所界定的图书馆更为宽泛的概念。

例如,加利福尼亚大学信息管理系统学校的peter lyman将数字图书馆分为4种类型:(一)数字图书馆:这种类型的数字图书馆包括各种媒体的数字化馆藏。

数字化馆藏是由职业图书馆员和图书馆组织来管理的。

馆藏由传统的印刷型馆藏发展为对书和期刊的数字化版本的收藏,这是图书馆的一种组织性的延续。

(二)新生的纯数字图书馆:这种类型的数字图书馆包括从一开始便以数字形式创造的各种文献类型的聚类。

(三)数据图书馆:这种类型的数字图书馆包括大量不同的由服务器上的数据库管理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包括:来自气象卫星、信息卡和其他经济贸易、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数据。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论文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论文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论文常用来指进展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一起来看看数字化教学论文,仅供大家参考!谢谢!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开展,知识经济在教育领域爆发出了宏大的冲击力。

知识经济促使教育要现代化,而实现教育现代化根本就是实现教育技术现代化。

当前,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逐步开展与广泛的运用,人类的文化知识也得到及时地传播、积累、和存储,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已逐步迈进信息技术开展的崭新阶段。

作为信息时代里的学生,不仅能够从书本里得到文化知识,而且能够从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中得到知识,以此构建学生自身的知识系统。

为适应信息化的时代需求,国家先后推出了一些旨在推进教育信息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教育跨越式的开展的政策与措施。

在新课程的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加大力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有效地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从而真正实现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凭借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宏大优势,为学生各项能力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教育平台。

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局部,正逐步显示出蓬勃的生机。

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对课堂的教学模式进展改革,优化课堂构造、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有效地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技术,通过模拟和创设各种情景,把真实生活带入课堂,大大拉近了教学和生活的间隔,激发了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调动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上课前,可以播放几首歌曲或几个故事,让学生做好上课的准备;上课时,利用投影仪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生动形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情景交融,逐渐进入角色。

例如:在讲授杜牧的《清明》之前,先用投影仪投射了一个画面,画面中细雨蒙蒙。

老师:小朋友,谁知道元宵节过后是什么节日吗?学生甲:清明节。

数字图书馆建设文论文

数字图书馆建设文论文

浅谈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摘要:由于目前数字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服务系统建设以及管理机制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现有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难以充分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因此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用户在网络环境下对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并逐渐向个性化、多样化的趋势发展,从而越来越要求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型,以便能够为满足用户教育科研和学习生活的不同信息需求而提供匹配式主动服务。

数字图书馆也凭借主动性、层次性、专业性和特色性四大优势特征逐步成为我国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现状自1999年国家科技部在“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系统”项目中提出建设数字图书馆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起,国内对如何建设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探索脚步一直未曾停止,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国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仍呈现出“偏重理论研究,建设实践经验不足”的现状。

以高校数字图书馆为例,目前我国仅有中南大学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中科院图书馆等少数高校的图书馆成功开发并运用个性化服务系统,与我国庞大的高校基数相比仅仅是冰山一隅,突显出我国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建设偏重理论研究,实践经验不足的不良现状。

二、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建设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我国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现状的分析不难看出,由于缺乏个性化信息服务建设的实践经验,我国目前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仍存在如下两大问题,导致目前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功能不完善。

(一)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建设问题1.系统开发落后,系统间缺乏联系由于我国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较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因此在数字图书馆系统开放方面较为落后,而且现有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普遍存在集成度低的问题,系统与系统之间缺乏联系,即便有些数字图书馆系统之间有所联系,也仅仅局限于查询和检索,未能做到资源共享。

基于云计算高校数字图书馆 论文

基于云计算高校数字图书馆 论文

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数字图书馆研究[摘要]本文对云计算的概念和高校数字图书馆进行分析,论述高校数字图书馆与云计算服务相结合的优点,以此,研究基于高校数字图书馆云模型及组成,并基于虚拟技术(xenserver)概述数字图书馆云的设计与实现。

[关键词]云计算数字图书馆云计算1、云计算概念ibm技术白皮书“cloud computing”定义云计算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平台或者一种类型的应用程序。

云计算在描述系统平台方面,按需进行动态部署(provision)、配置(configuration)、重新配置(reconfigure)以及取消服务(deprovision)等,通常表现为物理服务器或虚拟服务器,甚至还包括一些其他的计算资源,如存储区域网络(sans)、网络设备、防火墙以及其他安全设备。

云计算在描述应用方面,表现为一种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访问的可扩展应用程序,使用大规模数据中心以及功能强劲的服务器来运行网络应用程序与网络服务,任何一个用户可以通过合适的互联网接入设备以及一个标准的浏览器就能够访问一个云计算应用程序。

该定义从基础架构以及依托在基础架构上的服务应用两个方面诠释了“云计算”概念。

“云计算”在网络上实现分布计算、存储、服务构件、网络化软件等it软、硬件聚集和共享,并通过开放、统一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按需配用服务。

它的基础架构灵活、低成本、绿色节能、动态可伸缩,计算资源(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交互能力)动态、虚拟,实现了高可扩展性和高可用性,有益于实现信息服务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

2、高校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实质上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

它把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用数字技术存贮,以便于跨越区域、面向对象的网络查询和传播。

自从进入数字化时代以来,高校图书馆面临着蜕变和挑战,纸质书刊在数据库和电子图书的冲击下,比例日益减少。

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论文

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论文

数字化时代与高校图书馆摘要:本文在介绍信息共享空间概念、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信息共享环境下,保障系统成功的关键因素——图书馆管理人员及配置,并对图书馆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

然后从信息素养的内涵出发揭示了信息共享空间与信息素养培育之间的密切关系,指出如何培育用户的信息素养,以便使用户能够更好地利用信息共享空间。

关键词:数字化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参考咨询人员;信息素养中图分类号:g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2-0-02信息共享空间是从国外引进的概念。

它的英文名称是information commons简称ic。

另外也有称之为learning commons的,如加拿大圭尔夫大学、达尔豪斯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美国普渡大学则将其命名为digital learning collaboratory;薇诺娜州立大学称呼其为 information gallery。

在我国,除了信息共享空间外,还有很多不同的翻译名称:香港通常翻译为咨询坊,而台湾则习惯翻译成资讯市集、资讯公共空间,或者称之为资讯大众。

信息共享空间是20世纪90代兴起于北美一些大学图书馆的一种新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

它是一个经过特别设计、确保开放存取的一站式服务设施和协作学习环境。

它围绕数字资源环境、整合使用方便的互联网络、功能完善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以及各种图书馆资源(包括印刷资源、数字资源等)。

在训练有素的参考咨询员、学科馆员、it专家等工作人员的共同支持下,为用户提供信息的获取和与之相关的各种参考咨询的“一站式”服务。

这是一种理想的学习和科研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可以培育用户的信息素养,促进用户的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

作为一种新型的动态服务模式。

它更加体现了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根据donald beagle的分析,信息共享空间由两个层面构成:第一个层面是独特的在线环境,在这一环境下,用户通过图形界面可以获得多种数字资源服务,并且同时可以通过网络工作站上的任何搜索引擎进行搜索。

图书馆方面的论文

图书馆方面的论文

图书馆方面的论文有关图书馆专业的论文篇1浅析公共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将会在传统阅读方式上逐步的增添数字阅读的方式,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正在我国积极的建设,并且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建设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亟需解决,进而更好的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方便、合理的数字化阅读方式,从而满足广大读者对知识的需求,所以,数字图书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一、数字阅读的概念与特点1.数字阅读的基本概念数字阅读主要就是指阅读的数字化,其主要含义可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阅读对象的数字化,其主要就是指阅读的内容是以数字化方式来呈现给读者的,目前比较常见的就是电子书、网络小说以及博客等。

其二,阅读方式的数字化,其主要就是指阅读的载体不在是传统的纸质,而是电子仪器,比如电脑、手机以及笔记本电脑等。

与传统纸质阅读相比,数字化电子阅读具有诸多优点,比如存储量比较大、检索便捷以及成本低廉等优点。

2.数字阅读的特点(2)阅读环境开放。

数字阅读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进行数字阅读,阅读的环境十分开放,并且能够有效的促进网络信息的传播,使其利用价值极大的增加,有助于读者根据自身的需求来寻找相应的材料,实现资源共享、自由交往以及随意阅读。

(3)阅读过程互动。

传统阅读的互动方式主要就是单向、一对一的,相比数字阅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数字阅读的互动方式诸多,比如双向性、既可以一对一、一对多等方式进行,也可以互动式,读者并不在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可以主动、快速的检索、处理信息,提高了读者的参与权。

(4)阅读目的实用。

数字阅读的实质就是超文本阅读,读者在进行阅读的时候点击文中一些关键词或者图像就可以打开另外一个相关的文本,进而读者可以快速的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根本上提高了阅读内容的可选择性和自主性。

二、数字阅读的主要方式1.网络在线阅读根据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做出的相关调研表明,我国2022年网民人数达到了6.68亿,网站总数达到413.7万多个,在全球范围内网民人数排在了第一位。

个人数字图书馆论文:个人数字图书馆的构建

个人数字图书馆论文:个人数字图书馆的构建

个人数字图书馆论文:个人数字图书馆的构建摘要:阐述了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定义、基本要素与模式,并论述了构建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必要性与必备条件。

关键词:个人数字图书馆;采集;整理;存储;固化;文献标引一、个人数字图书馆(一)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定义关于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定义有很多的说法,我认为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陈光祚教授的解释比较恰当,陈光祚教授于2001年11月在《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与发展报告》2001—9号上写道:“所谓个人数字图书馆是指个人为了读书治学的目的,在自己的计算机上采用免费或基本免费的全文数据库软件,将有关的网上信息和自创的数字化信息资源进行采集、整理、存诸,使之成为有组织的信息集合。

”也就是说个人数字图书馆是对自己有用的数字化资源进行的信息采集与整合,是一个重新组织信息的方式。

(二)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基本要素个人数字图书馆是最贴近用户个性需求的数字图书馆,它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要素:第一,个人数字图书馆是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觉的建立和维护,在外观、内容、布局上应显现出个性化;第二,个人数字图书馆的馆藏应符合个人学习、研究、娱乐的需要,不应有强迫的附加信息;第三,个人数字图书馆具有隐秘性。

第四,个人图书馆要以用为主,为用而搜集,为用而存贮,具有适用性的特性。

(三)个人数字图书馆的两种模式——自建式和定制式定制式的个人数字图书馆,其优点是用户省时省力,并能得到一定检索软件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源源不断的获得新的信息资源,从而使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内容不断得到补充,并跟上学科的发展和时代的步伐。

其缺点是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因为根据用户的需求表达而提供的信息,是一种较为粗放的对口服务,或者是用户表述的词语习惯不同,或者是建库者对文献标引的自由进行,有些检索标识不一定符合用户检索需要和习惯用语,检索的内容未能充分满足个性的需要,提供的信息无质量高低之分;再者提供商提供的信息出于版权的原因,在类型上是单一的,不全面的;国内网络资源的提供商创建的时间不是很久,其掌握的文献在时间上也是有局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图书馆论文数字教学论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数字图书馆成本衡量研究摘要: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运行需要巨大的成本投入支撑,之中还涉及众多的成本项目。

不同类型的成本项目对数字图书馆建设和运作的重要性不同,他们之间的相关性也不同。

因此,衡量不同类型的成本的重要性以及合理分配不同类型的成本支出对于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和经费的节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digital libraries require a significant investment in support costs, and it also involves many costs of the project. Different types of cost play differe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digital libraries,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 is also different. Therefore, the measure of the importance of different types of costs and the 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the cost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digital library have a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funding of the conservation.关键词:数字图书馆;层次分析法;成本衡量Key words: digital library; AHP; the measure of the cost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5-0183-021数字图书馆成本衡量的必要性数字图书馆是运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收集、转换、描述并以数字化形式存取,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服务的信息系统。

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巨大的高投入、高风险的系统工程,各方面需要很大的投入,既要投入巨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又要花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信息资源及系统等方面的建设管理。

因此,数字图书馆建设及运行所需要的巨大投入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较为突出的困难,也是目前影响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最现实、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综上所述,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我们研究中应该重视的问题是分辨出数字图书馆各个成本的不同以及重要性顺序的不同,以保证在有限的经费条件下经营、掌握好关键性的成本支出,进而保证数字图书馆经济有效地良性发展的问题。

为此,有必要对数字图书馆建设和运作中涉及到的各个成本进行重要性区别分析,找出影响数字图书馆建设和运行中至为关键性的成本指标,对这些指标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从而得到这些成本指标与数字图书馆健康运行的量化分析。

数字图书馆各个成本重要性的衡量分析,对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运行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数字图书馆成本的分类本文按照数字图书馆的构成,包括对数字图书馆的管理、数字资源的建设、数字资源的保存、数字资源的服务、以及人力资源来分析数字图书馆的成本。

2.1 数字图书馆的管理成本对数字图书馆的管理强调的是,数字图书馆的技术内容和管理相匹配的问题。

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对于数字图书馆的管理也要相应地发展,而管理有与之相对应的管理成本。

关于管理成本的分类,如果按照管理对象的不同,可以把数字图书馆的管理成本划分为知识管理成本、用户管理成本、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成本、数字图书馆的战略及标准化管理成本6个方面。

2.2 数字资源建设成本数字资源是数字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方面的费用支出在整个数字图书馆的成本中占很大比例。

数字资源建设成本主要包括3方面的内容,即数字化成本,数字资源采购成本以及数字资源的加工处理成本。

2.3 数字资源的保存成本主要包括2方面:一是数字资源存储体的成本;二是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成本。

2.4 数字资源的服务成本数字资源的服务主要体现在数字资源的整和、发布、检索、内容提供以及用户管理等。

服务成本主要涉及到与服务内容相关的软硬件购置。

同时还要考虑到上述软硬件的更新成本。

由于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用户需求的增加,行业之间的竞争等因素,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的硬件可靠性每年都会增长,软硬件的更新速度加快。

所以,软硬件设施的更新很重要,这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数字图书馆的实力。

除此之外,还必须面对由于电源不正常、操作失误、病毒等所造成的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的基本维护成本。

一般来说,软硬件可靠性越高,纠错越难,尤其是发现潜在的错误也越难,从而相应的纠错维护成本也就越高。

2.5 人力资源成本数字图书馆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比传统图书馆的要求高,馆员的数字技能直接影响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总体来说,人力资源成本的增加不仅体现在对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还体现在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员工的工资及福利也会比传统图书馆员要高。

3层次分析法在数字图书馆成本衡量中的应用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对复杂问题做出决策的一种新方法。

它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根据问题的总目标,以系统的观点,把问题分解成若干因素,并按其支配关系构成递阶层次结构模型,最终利用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各方案的相对重要性,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层次分析法的分析思路能很好地揭示事物组成要素及影响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能对分析问题进行深入的归因分析,并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适合于比较抽象复杂问题的定量研究。

数字图书馆的成本分析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受众多层层相关因素影响的复杂决策问题,因此,在衡量数字图书馆各个成本的重要性方面,层次分析法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思路。

本文的主要创新是把层次分析法引入了数字图书馆不同类型的成本衡量模型之中,建立自上而下的多层次分析体系,着重分析数字资源的管理成本,资源建设成本,保存成本,服务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对数字图书馆建设和运行中的影响程度,以期得到数字图书馆的良好运行和合理开支之间的正常关系得出创新型的结论。

3.1 层次分析法分析方法3.1.1 影响因素的建立简单总结一下数字图书馆的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管理成本包括6个方面,即知识管理成本,用户管理成本,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成本,数字图书馆的战略升级及标准化管理成本等。

数字资源建设成本包括数字化成本,数字资源采购成本,数字资源的加工处理陈本等;数字资源的保存成本包括数字资源存储体成本和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成本;数字资源的服务成本包括与服务相关的软硬件的购置成本,软硬件更新成本和日常维护成本。

成本分析如表1所示。

3.1.2 构造成对比较阵并设置权重层次分析法在进行变量两两比较时,用数字标度表示重要程度,具体为:用1、3、5、7和9这些奇数分别表示同等重要、稍强、强、很强和绝对强,用2、4、6 和8这些偶数分别表示上述标度的中间值。

这些矩阵比较值的对应数据我们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法或专家会议意见法等方式确定具体的比较重要性程度。

各个标度的定义如表2所示。

3.1.3 计算各指标间的特征向量对比较矩阵设置权重向量后,应该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

具体操作是由每个比较数值的得分除以对应指标的列和,再求出所得数据的行和以及行和平均值,即可求出各个影响因素对应的特征向量,也即各个影响因素间的相对权重。

3.1.4 做组合一致性检验计算出特征向量后,如果对应各个影响因素归一化处理后各列都是一致的,也即各个影响因素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特征向量都是相等的,则无需进行一致性检验。

反之则必须对各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一致性检验,具体由一致性指标与自由度指标进行比较得到一致性率。

具体计算步骤是:①对两两比较矩阵乘以各自指标的特征向量,所得的向量即为复权和向量。

②将每个复权和向量的分向量分别除以对应的特征向量分量。

③计算出上一步结果中的平均值,计入λmax。

④计算出一致性指标CI。

⑤根据n的数目查表得出自由度指标RI,再计算一致性率CR。

根据一般性规定,当CR小于或者等于0.1时,认为两两比较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否则需要重新确定两两比较矩阵的数值。

3.1.5 层次分析法设计的计算公式(1)权重:W=a∑a,(i=1,2,3…,n)(2)特征向量:λ=(AW)W,(i=1,2,3…,n)(3)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向量:λ=(AW)W,(i=1,2,3…,n)(4)一致性指标CI:CI=(λ-n)/(n-1)其中,n为比较因素的数目。

(5)自由度指标RI:根据n的数目,查表得出自由度指标。

1-9阶判断矩阵对应的自由度指标如表3所示。

(6)一致性率CR指标:CR=CI/RI3.2 层次分析法结果显示选用表1所示指标体系并建立相应的比较矩阵,利用层次分析法我们可得出表4-7的计算结果。

4结论4.1 上述结论可以总结如下如果建立一个数字图书馆成本的衡量模型,则各个成本指标的量化模型可以用下式表示:数字图书馆成本衡量模型=0.168a+0.416b+0.26c+0.293d+0.062ea=0.13a1+0.056a2+0.061a3+0.24a4+0.382a5+0.13a6b=0.54b1+0.16b2+0.30b3c=0.51c1+0.32c2+0.18c3这些公式表明以下几个结论:第一,数字图书馆建设和运作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建设成本,它对整个成本的影响度达到0.416,其次是保存成本,影响度是0.293。

依次类推,可以看出各个成本类型对于总成本的影响度。

第二,具体到每个成本类型的分析。

数字化图书馆的战略升级成本对管理成本的影响度达0.382,知识管理成本和标准化成本对总成本的影响度均为0.13,其他的以此类推。

建设成本中,数字化成本,数字资源采购成本和数字资源的加工处理成本的影响程度分别是0.54,0.16,0.30。

服务成本中,与服务相关的软硬件设施的购置成本,更新成本和日常维护成本的影响度分别为0.51,0.32和0.18。

4.2 层次分析的结论和上述公式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对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运作而言,最重要的成本支出应该是建设成本和保存成本。

这说明,数字图书馆的的数字化和资源的保存相对来说较为重要。

第二,针对每个成本类型来说。

管理成本中,数字图书馆的战略升级成本和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成本最重要。

这说明,数字图书馆的数字化越来越普及,各个高校和城市都在努力实现,竞争在加剧。

力图显现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战略升级和独特的信息资源是个性化的表现,也是每个图书馆数字化中体现自身效率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