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雷接地设计规范

建筑防雷接地设计规范
建筑防雷接地设计规范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J57—83(总则)

作者:国家标准…文章来源:国家标准局点击数:1235 更新时间:2005-6-3 10.5.1 总则

建筑防雷设计,应认真调查地理,地质、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措施,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各地年平均雷暴日数,应根据当地气象台、站资料确定。适用于新建工程的设计,不适用于电视塔、有爆炸危险的油罐的防雷设计。

10.5.2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防雷分类

工业建筑物和构筑物应根据其生产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往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第一类工业建筑物和构筑物;a.凡建筑物和构筑物中制造、使用或贮存大量爆炸物质,如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b.Q-l级或G-1级爆炸危险场所。第二类工业建筑物和构筑物:a.凡建筑物和构筑物中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但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b.Q-2级或G-2级爆炸危险场所。第三类工业建筑物和构筑物:a.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同周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Q-3级爆炸危险场所或H-1、H-2、H-3级火灾危险场所;b.根据建筑物年计算雷击次数为0.01及以上并结合当地雷击情况,确定需要防雷的建筑物;c.历史上雷害事故较多地区的较重要建筑物和构筑物;d.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和构筑物,在少雷区高度可为20m及以上。

民用建筑物和构筑物根据其重要性和使用性质,按防雷要求分为两类。第一类民用建筑物: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建筑物,如重要的国家机关、迎宾馆、大会堂、大型火车站、大型体育馆、大型展览馆、国际机场等的主要建筑物.第二类民用建筑物和构筑物:a.重要的公共建筑物,如大型百货公司、大型影剧院等,结合当地雷击情况确定需要防雷者;b.根据雷击后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Q-3级爆炸危险场所或H-1、H-2、H -3级火灾危险场所。

10.5.3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防雷措施

第一、二类工业建筑物和构筑物应有防直击雷、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第三类工业建筑物和构筑物及第一、二类民用建筑物和构筑物应有防直击雷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不属于第一、二、三类工业和第一、二类民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不必装设防雷装置,但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采取防止雷电波沿低压架空线侵入的措施。

防直击雷的措施应符台下列要求;

a.装设独立避雷外或架空避雷线,使被保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及突出屋面的物体(如风帽、放散管等),均应处于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的保护范围内。对排放有爆炸危险的气体、蒸汽或粉尘的管道,其保护范围高出管顶不应小于2m。

b.独立避雷针至被保护建筑物和构筑物及与其有联系的金属物(如管道、电缆等)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m(图10.5.3-1),应符合下列公式要求:

Sk1≥0.3Rc h+0.1hx(地上部分)

Sd1≥0.3Rc h(地下部分)

式中:Sk1——空气中距离(m),

Sdl——地中距离(m);

Rch——避雷计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Ω);

hx——被保护建筑物和构筑物或计算点的高度(m)。

c.架空避雷线的支柱和接地装置至被保护建筑物和构筑物及与其有联系的金属物之间的距离符合规定;架空避雷线至屋面和各种突出屋面的物体(如风帽、放散管等)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m(图10.5.3-1),应符合下式要求:

Sk2≥0.15Rc h+0.08(h+)

式中:Sk2——计及避雷线弧垂的空气中距离(m);

h——避雷线的支柱高度(m);

l——避雷线的水平长度(m)

图10.5.3-1防雷装置至被保护物的距离

d.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应有独立的接地装置,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干10Ω。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可适当增大冲击接地电阻,但应符合要求。

防雷电感应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a.为防止静电感应产生火花,建筑物和构筑物内的金属物(如设备、管道,构架、电缆外皮、钢屋架、钢窗等较大金属构件)和突出屋面的金属物(如放散管、风管等),均应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金属屋面周边每隔18~24m应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现场浇制的或由预制构件组成的钢筋混凝土屋面,其钢筋宜绑扎或焊接成电气闭合回路,并每隔18~24m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b.为防止电磁感应产生火花,平行敷设的长金属物,如管道、构架和电缆外皮等,其净距小于100mm时应每隔20~30m用金属线跨接。交叉净距小于100mm时,其交叉处也应跨接.当管道连接处,如弯头、阀门、法兰盘等,不能保持良好的金属接触时。在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用丝扣紧密连接的φ25及以上的管接头和法兰盘,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

c.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并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此接地装置与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的接地装置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规定要求。屋内接地干线与防雷电感应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两处。

防止雷电波侵入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a.低压线路宜全线采用电缆在接埋地敷设,在入户端应将电缆的金属外皮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当全线采用电缆有困难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杆铁横担架空线,但应使用一段长度不小于50m的金属铠装电缆直接埋地引入.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还应装设阀型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b.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入建筑物和构筑物处,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距离建筑物和构筑物100m内的管道,还应每隔25m左右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20Ω。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支架的基础可作为接地装置。埋地或地沟内的金属管道,在进入建筑物和构筑物处也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由于建筑物和构筑物太高或其他原因,难以装设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时,可将避雷计或网格不大于6m ×6m的避雷网直接装在建筑物和构筑物上,但必须同时符合下列要求:a)所有避雷针应用避雷带互相连接;b)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其间距不应大于18m,沿建筑物和构筑物外墙均匀布置;c)排放有爆炸危险气体、蒸汽或粉尘的突出屋面的放散管、呼吸阔、排风管等,应采用避雷什保护,管口上方2m应在保护范围内,避雷针针尖应设在爆炸危险区之外(包括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d)建筑物和构筑物应装设均压环,环间垂直距离不应大于12m,所有引下线、建筑物和构筑物内的金属机构和金属设备均应连在环上,可利用电气设备接地干线环路作为均压环;e)防直击雷的接地装置应围绕建筑物和构筑物敷设成闭合回路,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干10Ω,并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及所有进入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金属管道相连,此接地装置兼作防雷电感应之用;如树木高于建筑物和构筑物且不在避雷针保护范围以内,为了防止雷击树木时产生反击,建筑物和构筑物距树木的净距不应小于5m。

对防直击雷,一般采用装设在建筑物和构筑物上的避雷网或避雷针。避雷网应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10m×10m的网格。所有避雷针应用避雷带相互连接。突出屋面的物体。如放散管、风管、烟囱等,应按下列方式保护:a.对排放具有爆炸危险的气体、蒸汽或粉尘的放散管、呼吸阀和排风管等,宜在管口或其附近装设避雷针保护,且针尖高出管口不应小于3m,管口上方1m应在保护范围内。但煤气放散管和装有阻火器的上述管阀,可按规定的方式保护。

b.对排放无爆炸危险的气体、蒸汽或粉尘的放散管、烟囱,以及Q-2级和G-2级爆炸危险场所的自然通风管等,其防雷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a)金属物体一般不装接闪器,但应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b)在屋面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外的非金属物体应装接闪器,并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

防雷装置的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其间距不宜大于24m。防直击雷和防雷电感应宜共用接地装置,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并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以及埋地金属管道相连。建筑物和构筑物内的主要金属物,如设备、管道、构架等应与接地装置相连,以防静电感应。平行敷设的长金属物应符合规定要求,以防电磁感应;但用法兰盘和丝扣连接的金属管道,连接地可不跨接。屋内接地干线与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两处。

为防止雷电流流经引下线时产生的高电位对附近金属物的反击,金属物至引下线的距离应符合下式要求:

Sk3≥0.05lx。

式中:Sk3——空气中距离(m);

lx——引下线计算点到地面的长度(m)。

如距离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金属物应与引下线相连。当引下线和金属物之间有自然接地或人工接地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等隔开时,其距离可不受限制。钢筋混凝土柱和基础内的钢筋宜作为引下

线和接地装置,但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由于流过雷电流而温度升高时,其温度值对于需要验算疲劳的构件,不直超过60℃;对于屋架、托架、屋面梁等,不直超过80℃。构件内钢筋的接点应绑扎式焊接,各构件之间必须连接成电气通路。

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a.低压架空线宜用长度不小于50m的金属铠装电缆直接埋地引入;入户端电缆的金属外皮应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还应装置阀型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b.爆炸危险性较小或年平均雷暴日在30天以下地区的第二类工业建筑物和构筑物,可采用低压架空线直接引入建筑物和构筑物内,但应符合下列要求;a)在入户处应装设阀型避雷器或2~3mm 的空气间隙,并应与绝缘子铁脚连在一起接到防雷接地装置上,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5Ω。b)入户端的三基电杆绝缘子脚也应接地,靠近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电杆,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其余两基电杆不应大于20Ω。

C.架空和直接埋地的金属管道在入户处应与接地装置相连,架空金属管道在距建筑物和构筑物约25m处还应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露天装设的有爆炸危险的金属封闭气罐和工业装置,当其壁厚大于4mm时,一股不装设接闪器,但应接地,且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两接地点间距离不宜大于30m,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放散管和呼吸阀的保护应符合要求。

对防直击雷,一般在建筑物和构筑物易受雷击的部位装设避雷带或避雷针。建筑物易受雷击的部位,宜按建筑物易受雷击的部位示意图10.5.3-2确定。

当采用避雷带时,屋面上任何一点距避雷带不应大于10m。当有三条及以上平行避雷带时,每隔30~40m宜将平行的避雷带连接起来。

屋面上装设多支避雷针时,可不按规定计算保护范围,但两针间距离不宜大于30m,并应符台下式要求:

D≤15ha

式中:D——两针间距离(m);

ha——避雷针的有效高度(m)。

屋面上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宜按60°保护角确定。

防直击雷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并应与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及埋地金属管道相连。

对突出屋面的物体的保护方式,应符合要求。砖烟囱、钢筋混凝土烟囱,一般采用装设在烟囱上的避雷针或避雷环保护。多支避雷针应连接在闭合环上。钢筋混凝土烟囱的钢筋宜在其顶部和底部与引下线相连。金属烟囱应作为接闪器和引下线。防雷装置的引下线不宜少于两根,其间距不宜大于30m,有困难时可放宽到40m。周长和高度均不超过40m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可只设一根引下线。

平屋面或坡度不大于1/10的屋面——檐角、女儿墙、屋檐,见图10.5.3-2(a)、图10.5.3-2(b);坡度大于1/10,小于1/2的屋面——屋角、屋脊、檐角、屋檐,见图10.5.3-2(c);坡度不小于1/2的屋面——屋角、屋脊、檐角,见图10.5.3-2(d)。

——易受雷击部分不易受雷击的屋脊或屋檐○雷击率最高部位

图10.5.3-2 建筑物易受雷击的部位示意图

为防雷电波沿低压架空线侵入建筑物,在入户处应将绝缘子铁脚接到防雷及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进入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架空金属管道在入户处宜和上述接地装置相连。建筑物和构筑物宜利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梁、柱和基础的钢筋作为防雷装置,也可分别利用屋面板作为接闪器,柱作为引下线,基础作为接地装置。但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由于流过雷电流而温度升高时。其温度值对于需要验算疲劳的构件不宜超过60℃,对于屋架、托架、屋面梁等不宜超过80 ℃。构件内钢筋的接点应绑扎或焊接,各构件之间必须连成电气通路。

对防直击雷,一般在建筑物和构筑物上装设避雷网或避雷带。避雷网或避雷带应沿屋角、屋脊、檐角或屋檐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屋面上的避雷网应由不大于10m×10m的网格组成;屋面上任何一点距避雷带均不应大于5m。当有三条及以上平行避雷带时,每隔不大于24m处应将平行避雷带连接起来。建筑物和构筑物可利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梁、柱和基础的钢筋作为防雷装置,但应符合要求。

对突出屋面的物体的保护方式,应符合规定要求。避雷网或避雷带的接地装置宜围绕建筑物和构筑物敷设,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防雷接地装置宜与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及埋地金属管道相连,如不相连时两者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m,应符合下式:

Sd2≥0.2Rc h

式中:Sd2——地下距离(m)。

防雷装置的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其间距不宜大于24m。引下线与金属物之间的距离,应符合

规范要求。当防雷接地装置不与电气设备接地,按照埋地金属管道相连时,引下线与金属物之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式:

Sk 4≥0.2Rc h+0.05 lx

式中:Sk 4——空气中距离(m)。

为防止雷电波侵入,当低压线路采用电缆直接埋地引入时,在入户端应将电缆金属外皮与接地装置相连。当架空线转换电缆直接埋地引入时,应符合规定要求。

当架空线直接引入时,在入户处应加装避雷器,并将其和绝缘子铁脚连在一起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靠近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消基电杆上的绝缘子铁脚还应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进入建筑物的架空金属管道,应在入户处与接地装置相连。

第二类民用途筑物和构筑物的防震设施,应符合要求。重要的公共建筑物防雷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其他建筑物和构筑物防雷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防雷接地装置宜与电气设备接地装置以及埋地金属管道相连,如不相连时两者间的距离不宜小于2m。

不装设防直击雷装置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为防止雷电波沿低压架空线侵入,在入户处或接户杆上应将绝缘子铁脚接到电气设备接地装置上,如无该接地装置时应增设接地装置,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绝缘子铁脚可不接地:a.年平均雷暴日在30天以下的地区;b.受建筑物等屏蔽的地方;c.低压架空干线的接地点距入户处不超过50m;d.土壤电阻率在200Ω·m及以下的地区,使用铁横担的钢筋混凝土

杆线路。粮、棉及易燃物大量集中的露天堆场,应采取适当的防雷措施。在建筑物和构筑物上,接近接闪器而固定在建筑上的节日彩灯、航空障碍信号灯的线路,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采取相应防止雷电波侵入的措施。在一般情况下,从配电盘引出的线路宜穿钢管并装设避雷器或空气间隙。在线路接近接闪器的一端,还应将钢管和防雷装置相连。为防止雷电波侵入,严禁在独立避雷针、避雷线支柱上悬挂电话线、广播线及低压架空线等。

10.5.4防雷装置

避雷针一般采用圆钢或焊接钢管制成、其直径不应小于下列数值:针长lm以下,圆钢为12mm,钢管为20mm;针长1~2m,圆钢为16mm,钢管为25mm;烟囱顶上的针,圆钢为20mm。

避雷网和避雷带一般采用圆钢或扁钢,其尺寸不应小于下列数值:圆钢直径为8mm。扁钢截面为48mm2,扁钢厚度为4mm。

烟囱顶上的避雷环一般采用圆钢或扁钢,其尺寸不应小于下列数值;圆钢直径为12mm,扁钢截面为100mm2,扁钢厚度为4mm。避雷线一段采用截面不小于35mm2的镀锌绞线.除第一类工业建筑物和构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均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接闪器应镀锌或徐漆,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还应适当加大其截面或采取其他防腐措施。

引下线一般采用圆钢或扁钢,其尺寸如下:圆钢直径为8mm,扁钢载面为48mm2,扁钢厚度为4mm。装设在烟囱上的引下线,其尺寸不应小于下列数值:圆钢直径为12mm,扁钢截面为100mm2,扁钢厚度为4mm,防腐措施应符合要求。引下钱应沿建筑物和构筑物外墙敷设,并经最短路径接地;建筑艺术要求较高者,也可暗敷,但截面应加大一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金属构件(如消防梯)等,可作为引下线,但其所有部件之间均应连成电气通路。采用多根引下线时,为了便于测量接地电阻以及检查引下线,接地线的连接状况宜在引下线距离地面1.8m以下处设置断接卡。在易受机械损坏的地方,地面大约1.7m至地面下0.3m的一段接地线应加保护设施。

垂直埋设的接地体,一般采用角钢、圆钢、钢管等;水平埋设的接地体,一般采用扁钢、圆钢等。人工接地体的尺寸不应小于下列数值:圆钢直径为10mm,扁钢截面为100mm2,扁钢厚度为4mm,角钢厚度为4mm,钢管壁厚为3.5mm。在腐蚀性较强的土壤中,应采取镀锌等防腐措施或加大截面。接地线应与水平埋设接地体的截面相同。垂直接地体的长度一般为2.5m。为了减小相邻接地体的屏蔽效应,垂直接地体间的距离及水平接地体间的距离一般为5m,当受地方限制时可适当减小。接地体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5m。接地体应远离由于高温影响(如砖窑、烟道等)而使土壤电阻车外高的地方。

对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如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难以符合要求,可采取下列措施:

a.第一、二类工业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可在符合规范的要求下提高冲击接地电阻值。

b.第二、三类工业建筑物和构筑物及第一、二类民用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防雷接地装置,可用均衡电位的方法,即沿建筑物外面四周敷设一条埋深不小于0.5m的水平闭合接地体。其所形成的网格尺寸如大于24m ×24m时,应增设均压带,并应将所有引入屋内的金属管道、电缆金属外皮等闭会接地体相连。

c.可采用外引接地装置,外引长度不宜大于40~60m。为了防止反击,防雷接地装置应与电气设备及金属管道的接地装置相连。

为了降低跨步电压,防直击雷的接地装置距建筑物和构筑物出入口及人行道不应小于3m。当小于3m时应采用:a.水平接地体局部深埋不应小于1m;b.水平接地体局部应包以绝缘物(例如50~80mm厚的沥青层);c.采用沥青碎石地面或在接地装置上面敷设50~80mm厚的沥青层,其宽度应

超过接地装置2m;d.采用“帽檐式”或其他形式的均压带。接地装置的计算方法应符合《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的要求。

10.5.5避雷针和避雷线的保护范围

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应按图10.5.5-1确定:

a.避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应按下式计算:

r=1.5h (l)

式中:r——避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m);

h——避雷针的高度(m)。

b.避雷针在hx 高度的XX' 平面上的保护半径,当hx ≥h/2时,按下式计算:

rx=ha=h-hx (2)

式中:rx——避雷针在hx高度的XX’平面上的保护半径(m);

ha——避雷针的有效高度(m);

hx——被保护物的高度(m)。

当hx<h/2时,rx可按下式计算:

rx=1.5h-2hx (3)当30<h≤120m时,应将公式(1)、(2)、(3)求得的结果乘以系数P,按下式计算:

式中:P——高度影响系数。

双支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应按图10.5.5-2确定。

O-O’截面的保护范围

a.两针外侧的保护范围,应按照单支避雷针所规定的方法确定。

b.两针间的保护范围,应通过两针顶点A、B及中点O的圆弧确定。O点是两针间保护范围边缘的最低点,其高度,当h≤30m时,按下式计算:

(4)

式中:h0——两针间保护范围边线最低点的高度(m):

D——两针间的距离(m)。

当h>30m时,h0按下式计算:

两针间在XX’平面上中心线每侧的最小保护高度,应按下式计算:

bx=1.5(h0一hx)(6)

式中:bx——两针间在hx高度的XX’平面上中心线每侧的最小保护宽度(m)。

保护第一类工业建筑物针间距离与针高之比不宜大于4

双支不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应按图10.5.5-3确定:

a.两针外侧的保护范围应该单支避雷针所规定的方法确定。

b.两针间的保护范围,应先按单支避雷针规定的方法作出较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然后经过较低避雷针的顶点B作水平线与其相交于C点。取C点作为一支假想避雷针的顶点,BC之间的保护范围应按双支等高避雷针所规定的方法确定。

多支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应按下列方法确定(图10.5.5-4、图10.5.5-5):

a.三支等高避雷针所形成的三角形1、2、3的外则应按双支等高避雷针所规定的方法确定。各相邻避雷针间的最小保护宽度bx ≥0时,则全部面积均受到保护。

b.四支及以上等高避雷针所形成的四角形或多角形,可先将其分成由个或几个三角形,然后分别按上款规定确定其保护范围。着各边的最小保护宽度bx ≥0时,则全部面积均受到保护。

多支不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可按下列方法确定:

a.三支不等高避雷针所形成的三角形1、2、3外侧应按双文不等高避雷外所规定的方法确定当各相邻避雷针的最小保护宽度bx≥0时,则全部面积均受到保护。

b.四支以上不等高避雷针所形成的四角形,可先将其分成两个或几个三角形,然后分别按上款确定其保护范围,若各边的最小保护宽度bx≥O时,则全部面积均受到保护。

单根避雷线的保护范围,应按下列方法确定(图10.5.5-6):

a.避雷线在地面上投影城每侧的最小保护宽度按下式计算:

b=1.2h (7)

或中:b——避雪线在地面上投影城每侧的最小保护宽度(m);

h——避雷线最大孤里点的高度(m)。

b.避雷线在hx高度的XX′平面上投影线每侧的最小保护高度,当hx≥h/2时,按下式计算:

bx=0.7(h-hx)(8)

式中;bx——避雷线在人。高度的XX平面上投影城每侧的最小保护宽度(m);

hx——被保护物的高度(m)。

当hx<h/2时,bx按下式计算;

bx=1.2h-1.7hx (9)

当h>30时,应按上述两式求得的结果乘以系数P。

两根等高平行避雷线的保护范围,应按下列方法确定(图10.5.5-7):

a.两根避雷线外侧的保护范围,应按单根避雷线所规定的方法确定。

b.两根避雷线间的保护范围,应通过两避雷线最大弧垂点A、B和中点O的圆弧确定。O点是两避雷线间保护范围边缘的最低点,其高度当h≤30m时,应按下式计算:

(10)

式中:h0——两避雷针间保护范围边缘最低点的高度(m);

D——两避雷线间的距离(m)。

当h>30m时,则

(11)

两根不等高平行避雷线的保护范围,应按双支不等高避雷针的方法,并按公式(10)、(11)计算。

山坡上避雷针或避雷线的保护范围按有关规定的保护范围减小为75% ,但公式(4)、(5)、(10)、(11)相应修正为下列公式。

独立避雷针或避雷线应尽量靠近建筑物或构筑物装设、但应符合规定的距离要求。利用山势设的离建筑物和构筑物较远的避雷针或避雷线,不宜作为第一、二类工业和第一类民用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主要保护措施。

(安全文化网)

防雷接地设计规范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建筑物(含构筑物,下同)防雷设计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指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 第1.0. 2条本规适用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 本规不适用于天线塔、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油罐、化工户外装置的防雷设计. 第1.0.3条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 第 1.0.4条建筑物防雷设计除应执行本规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的规定. 第二章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第2.0.1条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策2.0.2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第2.0.3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没备的建筑物. 四、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 人身伤亡者. 五、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六、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七、工业企业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八、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九、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注,预计雷击次数应按本规附录一计算; 第2.0.4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二、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三、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四、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五、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

防雷接地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脱硫系统接地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一)、施工图纸:大唐吉木萨尔五彩湾北一发电有限公司2×660MW超超临界机组烟气脱硫工程 (1)《室外接地体平面布置图》(YQH1667S-D0801-02) (2)《室外暗装断接卡子做法》(YQH1667S-D0801-03)(二)主要规程、规范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3)《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99D501-1,9999(03)D501-1) (4)《利用建筑物金属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03D501-3) (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DL/T475-2006)(6)《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范(火力发电厂)》(DL5009-2002) (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49-2010) (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169-92) 二、工程概况: 大唐准东五彩湾北一电厂位于新疆昌吉市吉木萨尔县五彩湾工业园

内,距五彩湾镇约30km。大唐准东五彩湾北一电厂(2*660MW)超超临界机组烟气脱硫工程包括SO吸收系统、烟气系统、制浆系统、脱水系统、水工系统、事2故浆液系统、工艺水系统、湿式电除尘器系统。配电系统包括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弱电系统接地包括重复接地及共用接地装置。 三、施工组织机构及劳动力组织 1、组织机构图 大唐吉木萨尔五彩湾北一发电有限公司2×660MW超超临界机组烟气脱硫工程防雷接地施工组织机构图

水电班班长:肖洪海 施工作业班组 、劳动力组织2 作业人员表:

建筑物的防雷与接地装置

建筑物的防雷与接地装置 建筑物的防雷与接地系统,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设备和人中的安全都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护。 通过防雷、接地系统,将雷电(直击雷、感应雷、雷电波)放电,强大的雷电流接收输入接地体,施放地中。 防雷装置是用来接受雷电放电的金属导体称为接闪器。接闪器的组成的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避雷网等。所有的接闪器都有要经过接地引下线与接地体相连,可靠的接地。其接地电阻要求不超过10欧。(11)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建(构)筑物的防雷徒弟有分类,应符合以下要求: 1)一级防雷的建筑物 ①具有等别重要用途的建筑物:如国家级的会堂,办公,科研,教学建筑,大学建筑案馆,大型博展馆,特大型和大型的铁路旅客站,国妹性航空港,通讯枢纽,国宾馆,大型旅游建筑,电视塔等。 ②国家级生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③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 ④凡建筑物中有易燃、易爆物质的房屋。 2)二级防雷的建筑物 ①生要的或人员密集的大型建筑物,如部省级办公楼,省级会堂,博展、交通、通讯、广播等建筑物①②③④㈤,以及大型商店、影剧院等。 ②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③十九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和高度超过50m的其他民用建筑物。 ④省级及以上大型计算中心和装有重要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⑤存入与生产制造易燃、易爆物质的房屋。 3)三级防雷建筑物 ①当年计算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次时,或通过调查确认需要防雷的建筑物。 ②在建筑群中最高或位于建筑群过缘高度超过 ③高度15m及以上的构筑物,在雷电活动较弱地区(年平均暴日不超过15d)其高度可为20m 及以上。 ④历史上雷害事故严重地区或雷害事故较多地区的较重要建筑物。 4)在确定建筑物防雷分级时,除按上述规定外,在雷电子频繁地区或强雷区可适当提高建筑物的防雷等级。 一类建筑物的防雷保护应符合以下要求: 1)防止直击雷的保护措施 ①一般应采用独立避雷针或避雷线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100m。 ②避雷线距离屋顶和各种突出屋面物体的距离不得小于3m同时还应满足下式的规定: 距离s≥0.08R+0.05(h+l) 式中R—避雷线的冲击接地电阻(欧); h——避雷线立杆的高度(m); l——避雷线水平长度(m); ③避雷针地上部分距建筑物和各种金属物(管道、电缆、构架、等)的距离不得小于3m。避雷针接地装置距地下金属管道、电缆以及与其有联系的其他金属物体的距离均不得小于3m。 2)当建筑物太高或由于建筑艺术造型的要求,很难装置与建筑物隔开的独立避雷

防雷接地验收规范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施工质量监督 和竣工验收技术评价和业务流程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和《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为气象主管机构组织实施的一项行政许可项目。(我总结了一套吉林地区实际工作需要的防雷设计审核、施工质量监督和竣工验收的工作和业务流程,现就有关情况在此进行共同探讨。)名词解释:设计审核:指县级及其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对防雷装置的设计进行审核并准许施工的行政许可行为; 技术审查(评价):指当地气象主管机构认可的防雷专业技术机构(目前为县级及其以上防雷中心)对防雷装置进行的设计文件技术审查,为技术服务性行为; 竣工验收:指县级及其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对防雷装置投入实际使用的行政许可行为; 检测验收:指当地气象主管机构认可的防雷专业技术机构对已竣工防雷装置进行安全性能的检测、检验、检查等技术服务性行为; 质量监督:指当地气象主管机构认可的防雷专业技术机构对防雷装置的施工质量进行技术监督服务性工作。

第一章防雷装置设计审核与技术审查(评价)防雷装置设计审核是对防雷装置施工许可的审查,许可性审查是对防雷装置设置的合法性、科学性进行审查,其中合法性审查属于行政性审查内容,主要审核所设计的防雷装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是否符合我国现行政治和经济政策等。对防雷装置的科学性、先进性和规范性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 设计审核和技术审查(评价) 设计审核的实施机关是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行政性审查,审查结果由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核发核准书,出具的通知、回执、意见、核准等必须有气象主管机构的印章。 技术审查(评价)的主体是当地气象主管机构认可的防雷技术机构,即县级及其以上的 防雷中心。防雷中心对防雷装置的设计技术进行科学性、先进性、规范性审查。 一、设计审核内容和工作流程 1.1.1 设计审核内容 设计审核工作必须由行政许可相对人(建设单位)提交《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请书》,同时提交的材料有: 1.1.1.1 设计人员和设计单位的资格和资质证书; 1.1.1.2 建设项目批准书(建设和规划许可)及相关技术资料; 1.1.1.3 防雷专业技术机构出具的技术评价报告(包括设计审查分析报告、产品质量分析报告、风险评估报告等相关技术资料); 1.1.1.4 其它必备材料。 资料齐全以后,许可机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审核决定,对合格者,应当办结有关手续,颁发《防雷装置设计审核核准书》,防雷装置的在合法性、规范性、科学性以及在符合现行防雷技术规范方面符合要求,允许施工。 1.1.2 设计审核工作流程 设计审核工作由气象主管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的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依法对防雷装置进行施工许可性审查。

建筑工地防雷接地要求-Microsoft-Word-文档-(6)

建筑工地防雷安全 作者:安监部责任编缉:fcbweb 新闻来源:新闻添加日期:10-08-26 15:57:07 雷电是发生在大气中的声、光、电物理现象,其放电电流可达数十千安培甚至数百千安培。放电瞬间,雷电流产生巨大的破坏力和很强的电磁干拢,引起的灾害是自然界十大灾害之一。雷电产生的冲击电压可达数十万伏至百万伏。一旦雷击,就会引起电气设备着火、爆炸,造成设备和设施的损坏及停电、触电事故。建筑施工工地由于四周的起重机、井字架、门架、脚手架矗立很高,易遭雷击,应及时做好各项防雷保护措施。 一、雷击发生机理和雷击灾害 雷电机械效应所产生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电动力和内压力。众所周知,载流导体周围的空间存在着电磁场,在电磁场中的载流导体会受到电磁力的作用。雷击建筑物时,在电动力作用下,建筑物内的导体之间会相互吸引或排斥,引起变形甚至折断。在被击物体的内部产生内压力是雷电机械效应破坏作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由于雷电流幅值高,作用时间短,击中建筑构件时,在其内部瞬时产生大量热量,短时间内热量来不及散去,致使物体内部的水分被大量蒸发并迅速膨胀,产生巨大的爆炸力,能够使被击建筑构件崩塌。 雷电产生的冲击波类似于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在雷云对地放电过程的回击阶段,放电通道中既有强烈的空气游离又有强烈的异性电荷中和,通道中瞬时温度很高,使得通道周围的空气受热急剧膨胀,并以超声波向四周扩散,从而形成冲击波。同时,通道外围附

近的冷空气被严重压缩,在冲击波波前到达的地方,空气的密度、压力和温度都会突然增大,产生剧烈振动,使其附近的建筑物遭到破坏,人、畜受到伤害。 雷电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作用均属于雷电的间接危害。当空间有带电的雷云出现时,雷云下的地面及建筑物等,都因静电感应而带上相反的电荷。从雷云的出现到发生雷击(主放电)所需时间相对于主放电过程的时间要长得多,雷云下的地面及建筑物等有充分的时间累积大量电荷。当雷击发生后,局部地区的感应电荷不能在同样短的时间内消失,形成局部高电压。这种由静电感应产生的过电压对接地不良的电气系统有很强破坏作用,使接地不良的金属器件之间发生火花,这对易燃易爆场所而言,是非常危险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类信息系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这些电子设备普遍存在着绝缘强度低、过电压和过电流耐受能力差、对电磁干扰敏感等弱点。一旦建筑物受到直接雷击或周边发生雷击,雷电过电压、过电流和脉冲电磁场会通过供电线、通信线、接收天线、金属管道和空间辐射等途径侵入建筑物内,威胁室内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如防护不当,这些雷害轻则使电子设备误动作,重则造成电子设备永久性损坏,严重时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二、常用雷击防护措施 1、外部防雷(直击雷、侧击雷)设计 防直接雷击是系统防雷工程的基础,是防雷工作的首要任务。

防雷接地系统施工方案

防雷接地系统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安装 一、设计意图 本工程按二类防雷建筑物设计防雷装置。防雷与工频共用一个接地体,要求接地电阻检测值不大于1Ω。利用基础桩基主筋、地梁与底板钢筋网作接地体,接地体必须饱和焊接形成可靠的电报通路。 所有基础地梁应保证两根≥φ12主钢筋电气连续贯通,并与桩承台台面环形接地体采用φ10圆钢搭接连通,焊口单面焊焊缝长120mm,双面焊缝长60mm,保证电气连续贯通。利用立柱内二根≥φ16对角主筋(剪力墙内至少两根φ12立筋)作为防雷引下线。引下线采用两根φ10圆钢分别和基础接地系统搭接连通,焊口单面焊焊缝长。采用40*4热镀锌扁钢,暗敷在部分基础地梁内将水平接地体,垂直接地体连续贯通组成联合接地系统。 接地系统引出,采用200*200*90钢盒暗埋于墙(或100*100*60钢盒暗埋于柱)内,钢盒内预留80*50*5端子板,并用40*4热镀锌扁铁与接地系统可靠焊通。接地系统测试点采用63*63*5角钢预埋于立柱内(与柱外侧平),预埋角钢同引下线可靠焊通,下口距室外地坪500mm。 将建筑物内的各种竖向金属管道、金属构架每层(每层预留63*63*5角钢与结构主钢筋焊通)与防雷系统连通。所有进出大厦的金属管道皆与就近接地系统连通,做总等电位连接。 屋面避雷带采用25*4镀锌扁钢女儿墙压顶上明装,采用支撑卡与女儿墙压顶固定,卡间水平间距1.0米;接闪器与防雷引下线间用25*4热镀锌扁钢焊接贯通。将各层的金属门窗框架、阳台、金属栏杆、面积较大的金属装饰物以及金属结构物等就近与防雷引下线或楼层均压环搭接连通。玻璃幕墙的金属支撑架从一层开始每层就近与防雷引下线、楼层均压环连接。 本建筑的防雷接地装置与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共用接地系统,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二、施工要素及施工工艺流程 具备完整的设计文件并充分领悟文件意图;施工操作人员及检测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接地电阻

通信基站防雷接地设计方案

通信基站防雷接地设计 方案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通信基站综合防雷接地方案 编制依据 工程涉及的产品规范与标准;工程施工涉及的规范、标准及验收规范、标准等须完全满足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规范、标准,包括(但不限于此):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5098-2005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50689-2011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验收规范》YD/T5175-2009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0-1997) 1联合接地 在整个防雷系统中接地系统是一个基本前提,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接地系统,防雷设备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所以,接地系统的建设是所有防雷工作的基础。 1.1接地的目的 1)接地是为了防止电磁干扰起屏蔽作用; 2)接地是为了泄放过电压以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 3)接地是为了起着工作回路的作用; 4)接地是为了给通信设备提供零电位参考点。 5)在受到雷击时以供大电流泄放入地,以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 1.2地网的组成 根据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5068中规定: 1)移动通信基站应按均压、等电位的原理,将工作地、保护地和防雷地组成一个联合接地网。站内各类接地线应从接地汇集线或接地网上分别引入。

建筑物防雷接地规范

建筑物防雷接地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343-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215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343-2004,自2004年6月1日起实施。第5.1.2、5.2.5、5.2.6、5.4.1(2)、5.4.10(2)、7.2.3第(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4年3月1日 前言 根据建设部建标标〔2000〕43号语文,关于同意编制《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的函,并由四川省建设厅(原建委)负责组织成立了规范编制组,规范编制组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之后,制订了本规范。 本规范共分8章和4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雷电防护分区;4.雷电防护分级;5.防雷设计;6.防雷施工;7.施工质量验收;8.维护与管理。 本规范主要对微生物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维护与管理作出规定和要求。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四川省建设厅负责具体管理,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四川中光高技术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具体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四川省建设厅(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36号,邮政编码:640041)。 1 总则 1.0.1为防止和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千万的危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的设计、施工、验收、维护和管理。 本规范不适用于易燃、易爆危险环境和场所的电子信息系统防雷。 1.0.3在进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特点,将外部防雷措施和内部防雷措施协调统一,按工程整体要求,进行全面规划,做到安全可行、技术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接地与防雷的安全要求(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接地与防雷的安全要求(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111-7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接地与防雷的安 全要求(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 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 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在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中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护零线连接。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的电源侧零线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的零线处引出。 2、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个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的接地、接零保护应与原系统保持一致。不得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地。 3、采用TN系统做保护接零时,工作零线(N线)必须通过总漏电保护器,保护零线(PE线)必须由电源进线零线重复接地处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形成局部TN-S接零保护系统。 TN系统中的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做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系统的中间和末端

建筑电气系统的接地与防雷

安全管理编号:LX-FS-A48731 建筑电气系统的接地与防雷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建筑电气系统的接地与防雷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出现了大量的智能建筑,这对建筑的电气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接地系统的设计是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建筑的弱电系统经常出现故障造成严重的后果,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其中超过25%的事故是由于雷电以及其它的电磁干扰引起的,保护电气设备的安全,不要受到雷电以及浪涌电压的影响成为电气接地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电力系统的使用安全关系到建筑的正常使用,以及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建筑内的设备和人员安全也是一个保证,为了更好的设计接地系统,就要清楚建筑中接地系统

(完整版)防雷接地做法大全

建筑物防雷及电气设备的接地施工 精品策划与实施 编制人:安红印 编制日期:2003—8—2

第一篇编制目的及依据 一、编制目的 为了使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措施及接地装置的施工质量安全可靠,提高一次成优率,避免接地漏做、做错造成不必要的返工,特编制本策划书。 二、编制依据 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5、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6、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 7、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8、钢制电缆桥架工程设计规范CECS31:91 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9 10、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配线工程技术规范CECS87:96 11、工业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规范CECS81:96 12、低压成套开关设备验收规程CECS49:93 1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 14、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GB50096-2003 1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1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17、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 18、套接扣压式薄壁钢导管电线管路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100:98 19、套接紧定式薄壁钢导管电线管路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120:2000 20、等电位联结安装-2002 02D-501-2 21、接地装置安装-2003 03D501-4 22、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2003 03D-501-3 23、北京市竣工长城杯质量验收标准(2003年版) 第二篇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及设计采取的防雷措施 一、建筑物防雷的分类 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在图纸会审中,应按照设计图纸对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定性,严格执行相应设计及施工标准。 二、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各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防直击雷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和具有宜爆危险环境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尚应采取防雷电感应的措施;装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在防雷装置与其它设施和建筑物内人员无法隔离的情况下,应采取等电位连接。 1、各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 1、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 应装设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网使被保护的建筑物及风帽、放散管的突出屋面的物体均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架空避雷网的网格尺寸不应大于

防雷接地验收规范修订稿

防雷接地验收规范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施工质量监督 和竣工验收技术评价和业务流程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和《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为气象主管机构组织实施的一项行政许可项目。(我总结了一套吉林地区实际工作需要的防雷设计审核、施工质量监督和竣工验收的工作和业务流程,现就有关情况在此进行共同探讨。) 名词解释: 设计审核:指县级及其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对防雷装置的设计进行审核并准许施工的行政许可行为; 技术审查(评价):指当地气象主管机构认可的防雷专业技术机构(目前为县级及其以上防雷中心)对防雷装置进行的设计文件技术审查,为技术服务性行为; 竣工验收:指县级及其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对防雷装置投入实际使用的行政许可行为; 检测验收:指当地气象主管机构认可的防雷专业技术机构对已竣工防雷装置进行安全性能的检测、检验、检查等技术服务性行为; 质量监督:指当地气象主管机构认可的防雷专业技术机构对防雷装置的施工质量进行技术监督服务性工作。

第一章防雷装置设计审核与技术审查(评价)防雷装置设计审核是对防雷装置施工许可的审查,许可性审查是对防雷装置设置的合法性、科学性进行审查,其中合法性审查属于行政性审查内容,主要审核所设计的防雷装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是否符合我国现行政治和经济政策等。对防雷装置的科学性、先进性和规范性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 设计审核和技术审查(评价) 设计审核的实施机关是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行政性审查,审查结果由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核发核准书,出具的通知、回执、意见、核准等必须有气象主管机构的印章。 技术审查(评价)的主体是当地气象主管机构认可的防雷技术机构,即县级及其以上的防雷中心。防雷中心对防雷装置的设计技术进行科学性、先进性、规范性审查。 一、设计审核内容和工作流程 设计审核内容 设计审核工作必须由行政许可相对人(建设单位)提交《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请书》,同时提交的材料有: 设计人员和设计单位的资格和资质证书; 建设项目批准书(建设和规划许可)及相关技术资料; 防雷专业技术机构出具的技术评价报告(包括设计审查分析报告、产品质量分析报告、风险评估报告等相关技术资料); 其它必备材料。

建筑物改造的防雷接地方案

万源大厦装修改造工程主楼防雷接地方案 编制单位: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审批日期:

一、目录 二、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防雷接地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施工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具体施工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地下室地网..............................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引下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天面避雷带(也称接闪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机房内接地.............................. 错误!未定义书签。 5.等电位(MEB、LEB)连接..................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均压环.................................. 错误!未定义书签。 7.接地电阻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施工质量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安全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筑物防雷等级如何分类

建筑物防雷等级如何分类 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城市的高楼大厦越来越多,房子越做越高就 日益突出了防雷接地工程的重要性。人人都想居住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防雷其实在现代生活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建筑物防雷其实是分等 级的,建筑防雷等级越高防雷措施就越严格,岱嘉电气技术工程师解释说,一般建筑物防雷可以分为三类: 一、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制造使用或者存储火药、炸药、起爆物、火工品等大量危险物的建筑,遇到火花会爆炸,并且有可能造成巨大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建筑物。 二、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1、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 2、国家级会堂、办公楼、档案馆、国际机场、大型展览馆、大型候 车站、国际港口客运站、国宾馆、大型旅游建筑和大型体育场馆; 3、国家级计算机中心、通信枢纽、以及对国家意义重大的装有大量 电子设备的建筑; 4、制造、使用、存储危险爆炸物、包括露天气罐和油罐等可能引起 爆炸并且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建筑物等; 5、预计年雷击次数大于次的省、部级办公楼及其它重要的或者人员 密集的公共建筑; 6、预计年雷击次数大于次的住宅及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 以上所列出的建筑物都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这些地方的防雷级别 非常高,需要重点做好防雷接地工作。 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1、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档案馆; 2、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次小于次的部、省级办公楼及其他重要的或者 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3、预计雷击次数大于等于次小于次的住宅、公共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 4、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次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5、考虑到雷击后果和周围条件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区.22 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6、年平均雷暴日15天以上的地区,高度15米以上的烟囱、水塔等 孤立建筑物。年平均雷暴日15天及以下的地区,高度为20米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建筑物。 以上所列出的就是基本的建筑防雷分类,其中涉及到的21区、22区、23区是如下定义的: 0区:指正常运行时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1区:在正常情况下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2区:在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出现而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10区:指正常运行连续成长时间、短时间连续出现爆炸性粉尘、纤 维的环境。 11区:指正常运行时不出现,仅在不正常运行时偶尔出现爆炸性粉尘、纤维的环境。 21区:闪点高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并在数量上和配置上能引起 火灾危险的环境。 22区:具有悬浮、堆积状的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虽不能形成爆炸 混合物,但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的环境。 23区:存在固体可燃物质,并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的环境。 岱嘉电气20年专注于生产防雷接地工程中使用的防雷接地材料, 岱嘉电气为电力行业,中国石化、电信、民航、轨道交通、医院、学校 等行业众多项目中防雷接地工程提供接地耗材,从降阻剂供应提供到其 他防雷接地耗材供应,岱嘉电气得到项目方采购主管一致好评,与众多 项目有多年稳定供货合作。

铝合金门窗工程防雷接地技术及规范

铝合金门窗工程防雷接地技术及规范 铝门窗工程防雷接地技术及检测方法,为金属门窗工程防雷施工提供借鉴;让高层住宅住户增加防雷知识铝门窗防雷接地侧击雷目前,铝门窗及其它金属门窗在各类建筑物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高层建筑物建设过程中人们往往只注意屋顶避雷针及防雷带(网)等防直击雷方案的设计与施工、却忽视侧击雷对建筑物的危害。铝门窗防雷接地技术就是建筑物防止侧击雷袭击的有效方法之一。 1.关于雷的概述 雷是一种大气中放电现象。大气中饱和水蒸汽在强力上升的气流作用下产生水滴分裂,人水滴带正电,以雨的形式落地或悬浮空中;小水滴带负电,风吹积聚,当带电板块积聚异性电荷到一定程度就发生放电现象。有时在云层与‘层之间进行,有时在云层与人地之间进行,后种放电现象是通常称为落地雷雷通常分为线型雷(直击雷)、球雷〔侧击雷)和串球雷。雷击危害很大,热效应和机械力效应使建筑物着火和击毁;室内过电压,屋顶对地电位差过大时引起火花及电击伤人;线路感应过电压侵入房屋内,破坏建筑物及设备。建筑物易受雷击的部位如:屋顶屋檐、女儿墙、屋疮、各转角凸起部位、外露金属结构。天面电梯机房、屋顶装饰造形等物。

2.国家标准对铝门窗防雷措施的规定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中规定,建筑物根据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三类。建筑物根据其重要性除应采取防直击雷、防雷电波侵入、防雷电感应外还应采取防侧击雷的措施。铝门窗工程防雷接地主要就是防侧击雷规范要求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高于30m时,30m 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万方数据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高于45m时,45。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高于60m时, 60m及以卜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 3.铝门窗工程防雷设计 3.1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用途可能遭受雷击危害的程度及影响,合理确定防雷等级或按设计院图纸要求确定。 3.2根据上建平面图纸,立面图纸认真研究建筑物内部配置设备情况及主体结构形式,找出铝门窗相应位置,区别对待易受雷击与不易受雷击位置,对易受雷击位置重点加强设防 3.3一般情况下旷野中孤立建筑物;建筑群中高耸建筑;大尺寸建筑物;周围湿润,地下水位低或地下含丰富矿藏建筑物;用于储藏易挥发易燃易爆物品建筑物;大量使用通信计算机等抗干扰能力较弱的现代化设备的建筑物,都是防雷重点。这些建筑物上的铝门窗一定要进行防雷接地施工。 3.4 根据土建有关图纸查出各门窗预留洞口处等电位体金属引线位置、数量和材料

基站防雷接地规范

基站防雷接地规范(2006年试行V3.5) 为了防止移动通信基站遭受雷害,确保建筑物、站内工作人员的安全,确保基站内设备的正常工作,提高网络运行的安全系数,有必要做好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工作。一.基本原则 实施防雷工程应本着整体防雷、综合治理、系统防护的原则: 1.防止异常电流进入机房。 2.对进入机房的异常电流,应通过避雷器、合理接地系统和地网尽快泄放。 3.对通过以上原则仍未能避免的异常电流应通过等电位连接的技术,将影响降低到最低。 二.电力引入 2.1变压器应安装高低压避雷器,其地线应与地网良好连接。 2.2基站供电应采用三相四线铠装电力电缆埋地进入机房,其长度不宜小于15m。 2.3 2.4重点基站(如传输节点机房等)、郊区及乡镇基站必须安装压敏型电源避雷器。一级避雷器应安装在基站总交流配电箱内(或旁边)、二级避雷器应安装在开关电源AC屏内,该避雷器应在采购电源设备时一并提出要求。一级电源防雷器的安装必须在电源线的进口处,不许安装在远离电源线的地方,否则将失去作用。一、二级避雷器的接地线应尽量短直,引下线长度应不大于1.5米,截面积为35mm2,连接必须可靠,线耳压接必须牵固。安装位置如图一所示。一、二级避雷器间的交流电源线长度应不少于5m,对于距离不足5m的基站也可在一、二级避雷器间加装8.5-15μH(5m*1.7μH/m)的空心电感退耦器(必须注意电感的最大工作电流,不得等于或小于基站最大用电负荷)。

图一内置避雷器AC屏的安装位置 2.4.1电源避雷器的要求: 2.4.1.1.第一级压敏避雷器的要求: (1)对于高山和多次遭雷击的基站最大放电电流≥120-150KA/每线; 响应时间≤100ns,3+1的保护模式 (2)山区(中雷区以上有架空电源线引入的机房、丘陵、公路旁、农民房、水田中、易遭受雷击的机房,且雷暴日为多雷区的地区)电源用SPD最大通流量: L-PE或 L-N、N-PE必须通过冲击通流容量≥100KA/每线、8/20μs波形的检测,最大持续 工作相电压385V,采用3+1的保护模式。 (3)对于郊区(城市中高层孤立建筑物的楼顶机房、城郊、居民房、水塘旁以及无专用配电变压器供电的基站,且雷暴日为多雷区的地区):电源用SPD最大通流量:L-PE或L-N、N-PE必须通过冲击通流容量≥80KA/每线、8/20μs波形的检测,最大持续工作相电压385V,采用3+1的保护模式。 (3)城市型(闹市区、公共建筑物、专用机房、且雷暴日为中雷区的地区):电源用

住宅小区防雷与接地设计

住宅小区防雷及接地设计题目:住宅小区防雷及接地设计

目录 摘要 (3) 一、防雷及接地系统的设计 (4) 1、概述 . (4) 2、防雷的措施 (4) 3、防雷接地的设计. (5) 4、接地及安全措施. (5) 5、其他 . (6) 谢辞 (6) 参考文献 (8)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建筑物的趋势也逐步向多样化、高层化、集群(小区)化发 展,人们也开始关注对建筑物的质量安全,环保节能,因此建筑电气已然不再是简单的照明 设计,它已开始涉及多个方面并加强了对质量安全、节约能源等方面的要求。需要强调的是,现代的建筑电气设计,更加人性化,规范化,智能化,安全化。 设计是一个对建筑物最基础的构思表达,它是在理论的基础上,对实践最规范的整理, 经过反复推敲、不断深入发展和进行评价的基本上最终实现成果。传统建筑电气设计只包括供电和照明,而今天一般将其设计的内容形容为强电和弱电。这种分类以电压的高低为依据, 容易理解,所以很快被人们所接受。设计过程从由简入深,各阶段思维的广度、深度都不同,表达方式、工具也可能是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和工具要适应思维的速度,推动思维发展成熟。 本论文主要阐述了某市兰郡小区高层住宅楼的各系统电气设计的设计依据、原则和方法 及设计选择的结论。主要涉及强电,其中强电包括:住宅用电负荷计算;照明配电平面图设 计(包括照明及插座的设计);配电系统图设计;防雷与重复接地布置图设计;电气设计说明。

防雷及接地系统的设计 1、概述 雷电的破坏作用主要是雷电流引起的:一是雷直击在建筑物上生成的热效应作用和电动 力作用,二是雷电流产生的静电感应作用和电磁感应作用。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 的划分,本设计属于三类防雷建筑物,建筑 的防雷装置满足防直击雷及雷电波的侵入,并设置总等电位联结。 各类防雷建筑物应设内部防雷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地下室或地面层处,下列物体应与防雷装置做防雷等电位连接: 1)建筑物金属体; 2)金属装置; 3)建筑物内系统; 4)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线。 2.外部防雷装置与建筑物金属体、金属装置、建筑物内系统之间,上应满足间隔距离要 求。 2、防雷的措施 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的规定: (1)建筑物防雷应与建筑的形式和艺术造型相协调,避免对建筑物外观形象的破坏,影响建筑物美观。 (2)建筑物防雷设计,应认真根据地质、地貌、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 被保护物的特点等,因地制宜采取防雷措施,对所采用的防雷装置应做技术经济比较,使其符号建筑形式和其内部存放设备和物质的性质,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以及施 工维护方便。 (3)建筑物防雷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将外部防雷措施和内部防雷措施作为整体综 合考虑。 (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应根据所在地区雷暴等级,设备设置在不同的雷电防护区,以及系 统对雷电电磁脉冲的抗扰度,采取不同防护标准。 (5)建筑物防雷设计时宜明确建筑物防雷分类和保护措施及相应的防雷做法,如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屏蔽、等电位连接、电涌保护器、安全距离隔离措施等。 (6)在防雷设计时,应优先利用建筑本身的结构钢筋或钢结构等自然金属,作为防雷装 置的一部分。 本设计属于三类防雷建筑物,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 的规定,第三类防 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1)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 带 ) 或避雷针或由这两种混合组成的接闪器。避雷网 ( 带 ) 应沿屋角、屋背、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 位敷设。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20m× 20m或 24m×16m的网格。平屋面的建筑物,当其宽度不大于20m时,可仅沿网边敷设一圈避雷带。

建筑物防雷接地规范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本规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于2005年3月30日以建标函[2005]84号“ 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会同相关单位对《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5(2000年版)修订而成的。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为: 1 增加了术语一章; 2 变更防接触电压和防跨步电压的措施; 3 补充外部防雷装置采用不同金属物的要求; 4 修改防侧击的规定; 5 详细规定电气系统和电子系统选用电涌保护器的要求; 6 简化了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计算公式, 并相应调整了预计雷击次数判定建筑物的防雷分类的数值。 7.部分条款作了更具体的要求。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 本规范组织单位、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组织单位:中国机械工业勘察设计协会 主编单位: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 参编单位: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 中国气象学会雷电防护委员会 北京市避雷装置安全检测中心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林维勇、黄友根、焦兴学、陶战驹、王素英、杨少杰、宋平健、黄旭、张文才、徐辉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王厚余、丁杰、张力欣、方磊、欧清礼、尹君平、王云福、关象石、杨维林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建筑物(含构筑物,下同)防雷设计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指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第1.0.2 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天线塔、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油罐、化工户外装置的防雷设计。 第1.0.3 条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 第1.0.4 条建筑物防雷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防雷分类 第2.0.1条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第2.0.2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第2.0.3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