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水务管理与零排放

合集下载

火电厂废水零排放技术及工艺案例

火电厂废水零排放技术及工艺案例

火电厂废水零排放技术及工艺案例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环境法规的日益严格,火电厂的环境管理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废水是火电厂产生的一种主要污染物,如果不能有效处理和排放,将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实现火电厂废水零排放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废水零排放是指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将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后全部达到国家废水排放标准,不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火电厂废水零排放技术及工艺案例。

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固液(气)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选择性渗透和分离作用,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分离并浓缩,最终得到清洁的水和浓缩的废液。

下面以火电厂烟气脱硫废水处理为例,介绍膜分离技术在火电厂废水零排放中的应用。

火电厂烟气脱硫废水主要是脱硫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其中含有高浓度的SO42-和颗粒物等有害物质。

为了实现废水的零排放,可以采用多级反渗透(RO)工艺处理该废水。

具体工艺流程如下:1.预处理:将烟气脱硫废水首先进行过滤和沉淀,去除悬浮物和杂质,以保护后续膜组件的正常运行。

2.一级反渗透:使用一级反渗透膜组件对废水进行处理,通过膜的选择性渗透作用,去除大部分的溶解性污染物和离子。

3.二级反渗透:对一级反渗透处理后的水再次进行反渗透处理,进一步浓缩废水中的溶质和离子,提高水的纯净度。

4.浓缩液处理:根据实际情况,对二级反渗透得到的浓缩液进行处理,可以采取蒸发结晶、离子交换等技术进行处理和回收。

通过以上工艺步骤,火电厂烟气脱硫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可以被有效去除和浓缩,清洁的水可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实现零排放。

当然,废水零排放的实现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和环境等因素。

不同的火电厂废水特性和废水处理目标,可能需要选择不同的技术和工艺组合来实现零排放。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火电厂废水进行详细的实地调查和实验研究,结合具体情况来确定最佳的处理方法。

总之,火电厂废水零排放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但通过应用膜分离技术等先进工艺,结合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可以有效地实现废水的零排放,为火电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火力发电厂废水零排放技术方案

火力发电厂废水零排放技术方案

火力发电厂废水零排放技术方案为实现火力发电厂废水零排放的目标,对脱硫废水预处理工艺、脱硫废水浓缩处理工艺以及末端浓盐水的蒸发结屏,处理工艺进行技术对比,选取适合电厂实际情况的技术方案。

处理后的冷凝水可以作为工业水,使电厂水处理系统实现闭式循环,没有任何外排水,真正实现废水零排放。

1脱硫废水处理的意义我国属于水资源严重短缺且分布不均衡的国家,只有全面综合利用才是解决缺水和排污对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国家及社会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对火力发电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厂废水必须做到零排放。

火力发电厂主要污水有生活污水、含油废水、含煤废水、工业废水、循环水冷却塔排污水以及脱硫废水,这些废水一般经过简单物化、生化处理后直接排放或部分回收利用。

火力发电厂废水回收基本上是将各部分废水用于脱硫用水,所以脱硫废水处理是全厂废水零排放的关键。

目前,国内对脱硫废水的处置方式主要是初步处理后排放。

一般是通过系列氧化还原反应将废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转化为胺化物,再通过絮凝反应沉淀除去重金属及悬浮物固体,最后调节 pH值使其达到DL/T997-2006《火电厂石灰石一石膏湿法脱硫废水控制指标》的要求,但处理之后依然为高氯根、高含盐且含有微量重金属的废水。

因此,电厂湿法脱硫废水回收利用是电厂实现零排放的最大难点和关键。

2脱硫废水预处理脱硫废水中含有重金属、氟离子、化学需氧量(COD)等污染物,产生的污泥需要进行专业处理。

为减少污泥处理量,并保证后续装置运行的稳定性,脱硫废水经现有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再进入高盐废水浓缩处理系统。

脱硫废水总硬度达到100〜200mmol/L,需要进行软化处理,以避免后续浓缩处理系统以及蒸发设备结垢。

脱硫废水软化处理主要有以下2种方案。

(1)方案1:石灰一碳酸钠软化一沉淀池一过滤器处理工艺。

首先,化学加药使Ca2+,Mg2+以及硅产生沉降,然后用沉淀池做固液分离,沉淀池的上清液自流至重力滤池进行过滤除浊,出水作为高含盐废水浓缩处理系统进水。

火电厂废水零排放技术及应用研究

火电厂废水零排放技术及应用研究

火电厂废水零排放技术及应用研究摘要:电厂废水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还会浪费大量水资源。

如何对电厂进行废水零排放改造,成为电厂管理者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某电厂为了实现废水零排放目标,积极尝试对现有的废水处理技术进行优化升级,从节能、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视角对废水处理子系统进行优化,最终确定适合本电厂的废水零排放技术,为其他电厂废水处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火电厂;废水;零排放引言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提高以及对用、排水要求的日益严格,对全厂废水进行节水与废水综合治理成为不少电厂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就需要正视电厂废水排放现状,确定废水排放总体目标以及技术要求,加强火电厂废水零排放技术及应用的研究,提升废水处理效率。

1废水零排放现状概述燃料短缺与污染,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

用水量高和用水严重浪费的情况也普遍存在。

节约用水、清洁化生产,对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重要的战略意义。

随着我国环保、水环境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燃煤电厂等大型企业SO2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而烟气湿法脱硫技术在煤炭行业得到推广后,其产生的废气由于盐分浓度过大,一直是废水处理的难点。

近几年,随着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废水零排放关键技术的研发也越来越受到了有关技术人员的关注,特别是作为燃煤电站的废水零排放关键技术的可靠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燃煤电厂虽然耗水较多,但剩余电量较多,因此,其“零排放”已成为中国国内污水处理的一个主要趋势。

火力发电厂的湿法施工产生脱磺碱基废水,和火力发电厂其他系统中生成的废水有较大区别,是中国火力发电厂的废水体系中条件最复杂、环境污染最严重的一种。

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悬浮液、多氯根、高含盐量、高浓度有机废物等,其中重金属含量高,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必须实现废水的零排放。

目前,燃烧电厂产生的热交换污染废水、反渗透浓水、化水、电厂其他生产过程废水等都集中在脱硫塔内,所以脱磺碱基废水已成为该企业的最终废弃物,且污染程度进一步加剧。

智慧水务在火力发电厂废水零排放项目中的应用

智慧水务在火力发电厂废水零排放项目中的应用

智慧水务在火力发电厂废水零排放项目中的应用所属行业: 水处理关键词:智慧水务废水零排放废水处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开始大力发展智慧城市建设,而智慧水务又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也日益严格,特别是针对火力发电企业,污染物超低排放和废水零排放的要求使得大量的新工艺、新技术在电厂得到应用,而智慧水务就是在火力发电厂进行废水零排放的项目。

本文结合河北某大型火力发电厂废水改造项目,通过介绍智慧水务的发展现状和在该厂的改造应用,论证了智慧水务在火电厂零排放项目中重要作用,使火电企业能够合理利用城市水资源,调配企业内部水资源,控制各系统废水,调整循环水使用,从而达到水资源的最优利用,减少废水的排放,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1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利用,智慧水务已成为许多国家完善水资源科学管理的有效载体。

我国智慧水务技术利用方面也相继开展,例如在城市水务管理和企业废水治理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智慧水务通过对用户进行管理数据化、信息管理、智能数据分析、调度管理,结合大数据和云交互将其他各水务用户建立智慧水务网,从而实现城域间的水资源综合管理。

在水资源日益紧缺和环保要求日趋严格的情况下,火电厂作为行业的耗水大户,必须提高水资源的重复使用率和合理利用率,建立和健全节水和废水处理设施,将自身的水务管理融入城市的水务管理中,才能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与城市发展互助共赢。

火电企业实施的废水零排放项目,即通过废水零排放使企业能够阶梯使用原水,并最终浓缩减量,蒸发结晶,全部消化,这些过程需要建立一套复杂而又精细的水处理系统。

而智慧水务便是结合废水零排放改造技术,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调度、优化配置,对水处理设备进行智慧分析、故障诊断,与城市水务网水务信息共享,这样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促进企业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智慧水务技术智慧水务是在“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等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具体到水务工作的一种技术方法,它通过数采仪、无线网络、水质水压表等在线监测设备来实现实时感知城市供排水系统运行状态的技术。

火电厂废水近零排放技术

火电厂废水近零排放技术

火电厂废水近零排放技术1、实现近零排放的关键火电厂实现近零排放是将所有废水重复利用后,形成终极废水进行处理,即脱硫废水。

火电厂废水按照不同来源,主要分为生产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冷却水排水。

其中,生产废水包括化学再生废水、脱硫废水、含油废水、含煤废水、排泥废水、除灰废水及其他工业废水。

各类废水经过重复利用、梯度利用、回用等方式再次利用,最终形成高含盐量的废水,并经脱硫装置使用形成脱硫废水(如循环水排水、各种膜法工艺形成的浓水等都可以作为脱硫工艺水)。

因此,火电厂废水实现近零排放的关键在于处理脱硫废水。

2、脱硫废水常规工艺脱硫废水成分复杂,具有高浊度、高盐分、强腐蚀性及易结垢等特点,其中Cl离子浓度超过10000mg/l,pH为4.5~6.5,含有大量亚硝酸盐、悬浮物、重金属离子等。

由于水质不同于其他的工业废水,处理难度较大,必须对其进行单独处理。

目前大多数老旧电厂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脱硫废水,主要是通过氧化、中和、沉淀、絮凝等工艺去除脱硫废水中的重金属和悬浮物等污染。

化学沉淀法具有操作简单、运行费用较低的优点,但在实际运行中存在较多问题,如出水中SS和COD指标不达标。

此外,在污泥脱水处理中,也存在板框压滤机故障率高、运行维护困难等问题。

虽然常规脱硫废水处理工艺可以满足达标排放要求,但无法实现废水近零排放。

3、脱硫废水近零排放处理工艺截止目前,火电厂脱硫废水处理大致分为3类。

①经常规处理后,达标排放;②经常规处理后,进行梯级复用,可用于捞渣机(部分电厂干除渣后已经取消)、干灰拌湿和灰场喷洒,不对外排放;③深度处理,实现近零排放:当火电厂灰渣综合利用程度较高,干灰渣和灰场不能容纳全部脱硫废水时,通过对脱硫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实现废水不外排。

目前,主流的脱硫废水深度处理工艺由3个模块构成,即预处理、浓缩和结晶。

3.1 预处理过程预处理工程主要对脱硫废水进行软化,降低后续工艺结垢风险,可以去除悬浮物、重金属和浊度,对脱硫废水中有机物和氨氮去除效果较差,此过程对药剂的依赖性较强,并随着脱硫废水水质变化,药剂投加量差异很大,对系统运行费用产生直接影响。

燃煤电厂节水及废水零排放的应用

燃煤电厂节水及废水零排放的应用

燃煤电厂节水及废水零排放的应用所属行业: 水处理关键词:废水零排放废水处理脱硫废水水资源危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水资源的严重匮乏不仅影响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燃煤电厂是用水大户,面对水资源的匮乏及污染,应用废水零排放技术控制排水量、加强废水资源化是实现节水和废水治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不同环节、不同用水点的分析,实现水资源的优化利用,将是企业节约水资源、达到节水环保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燃煤电厂利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实施废水处理回用,实现废水零排放方面的一些内容,旨在不断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燃煤电厂在我国经济支柱产业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节能环保政策的推广和实施,燃煤电厂的节水减排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对燃煤电厂采取各项节水减排处理措施,以期达到脱硫废水零排放的目的,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

对燃煤电厂脱硫废水的来源、水质特点以及零排放常用的处理工艺做了简明的阐述和分析,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节水措施。

成为电厂发展的重要策略的其中一部分。

1燃煤电厂节能现状分析现如今,燃煤电厂节能措施工作基本上集中在节能技术的优化改进、节能项目规划及节能措施的逐步完善。

但是在我国燃煤电厂节能的标准及优劣方面是一片空白区域,目前在相关方面还没有较完善的评价体系和统一的评价方法。

这让许多燃煤电厂在节水方面没有具体的参照标准。

从而导致燃煤电厂在节水、节能改革方面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以致燃煤电厂的节水措施的改革方面的成效很小,且经济效益达不到预期的数值。

甚至部分燃煤电厂产生了大量的负面影响,使改革后的经济效益大大降低,少数燃煤电厂更是出现了严重的效益不足的现象。

因此在对燃煤电厂节水措施及效益的分析中,必须从实际出发,与各自燃煤电厂的地理位置、环境等各种相关方面相结合,因地制宜制定与其工作发展趋势相符合的体制,切忌生搬硬套造成不必要的各种损失。

火电厂深度节水及废水零排放技术-大唐东北电力试验研究院

火电厂深度节水及废水零排放技术-大唐东北电力试验研究院

2.97
1.00
1.63
1.77
1.79
1.82
1.92
2.05
1.99
0.50
0.00
Fig. 东北所区域内循环冷却机组单位发电取水量统计表 (数据来源:2015年集团水务排查报告)
主要内容
1、火电厂节水工作背景 2、如何开展节水与零排放工作
3、节水与零排放技术介绍 4、总结
2、如何开展节水与零排放工作
火电厂深度节水及 废水零排放技术
大唐东北电力试验研究所 2016年8月5日
主要内容
1、火电厂节水工作背景 2、如何开展节水与零排放工作
3、节水与零排放技术介绍 4、总划、标准密集出台 -火电厂管理指标中,水耗 -提高浓缩倍率和废水综合利用 -FGD废水的加入,环保风险加大 安生电传字(2015)第12、13号 集团内火电厂水务调查 安生[2016]4号:节水为主要工作 安生[2016]39号: 8家节水,3家零排放试点 东北所区域内节水:清苑、辽源
各厂水质水量煤种不同,“一厂一策”。
汇报完毕!
3.3
生活污水综合利用
空调用水 车辆冲洗水
工业水池 化学预处理
生活水
厂区办公楼 员工宿舍 食堂 绿化 煤场 灰渣 脱硫 生活废水 处理系统
3.4
含煤废水循环利用
①实现含煤废水的闭式自循环; ②煤场喷洒用水、各类冲洗水的系统补充水应优先采用水质较差的回用水源, 如工业废水、循环水排污水等。 ③未带顶棚的煤场应建雨水收集滤池,防止下雨期间含煤废水进入雨水系统; ④由含煤废水产生的煤泥应再送至煤场。
华能长兴(2014年) 华能上都电厂 河南焦作万方铝业热电 浙能兰溪电厂 上海电厂 国电泰州电厂 华电邹县电厂 华能玉环电厂 国投北疆电厂 国电汉川电厂 大唐国际宁德发电厂 大唐国际阳城发电厂

火力发电厂废水零排放可行性

火力发电厂废水零排放可行性

•引言•火力发电厂废水排放现状•废水零排放技术方案•火力发电厂废水零排放工程实例分析•火力发电厂废水零排放可行性分析目•研究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录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与方法研究目的探讨火力发电厂实现废水零排放的可行性及关键技术问题研究方法收集国内外典型火力发电厂的废水排放数据,分析废水处理工艺和零排放技术的优缺点,结合实地考察和实验研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火力发电厂废水零排放方案。

冲灰水化学水处理废水生活污水其他废水火力发电厂废水来源国家标准地方政策火力发电厂废水排放标准与政策当前火力发电厂废水排放存在问题030201废水预处理技术化学预处理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相结合,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包括混凝、沉淀、过滤等过程,去除悬浮物、油污和有害物质等。

物化预处理生化预处理膜分离技术利用膜的孔径大小不同,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大分子有机物和微生物等分离出来,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技术。

高级氧化技术利用强氧化剂或电化学方法,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或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以实现废水的深度处理。

生物降解技术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的无机物,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反应器等生物反应装置的应用。

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基于不同废水来源和处理难度的考虑,选择适合的预处理和深度处理技术方案,以实现废水的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考虑实际运行成本和处理效果,选择经济合理的废水零排放技术方案,以实现火力发电厂的可持续发展。

废水零排放技术优选某300MW火电机组废水零排放改造工程技术路线改造效果工程概况1某600MW火电机组新建废水处理设施工程23该工程是为新建的600MW火电机组建设废水处理设施,目标是确保机组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能够达标排放。

工程概况采用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物理处理等多种工艺,对废水进行分类处理,实现废水达标排放。

技术路线该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确保了该火电机组废水能够达标排放,提高了企业环保水平,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电厂一期工程初步设计(2×300MW机组)水务管理与零排放技术专题报告目录1.概述2.水务管理的目的3.设计依据4.用水状况分析5.用水、排水的科学分配6.零排放设计方案的工程措施7.水务管理8.结论1、概述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因水资源的日益紧缺,使得水资源成为制约电厂建设的重要因素,虽然在部分地区水资源的矛盾不太突出,但是因存在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不但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处理废水的投资,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从社会效益出发,每一个工程都应该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作详细的论证,本专题针对XXXX电厂一期工程的特点,结合各用水点对水量水质的不同需要,从设计角度出发并且考虑到目前管理水平的实际情况,对全厂的水量进行科学的分配和控制,达到既满足工艺需要,又节水节能节省投资的要求。

本期工程,循环水系统采用带冷却塔的二次循环供水系统,补充水需水量为1303m3/h。

供水水源为石羊关水源地地下水,石羊关水源地共设深井8口,其中2口备用井,深井水经集水管道输送到厂外升压泵房,经约3km的管道输送到厂区。

2、水务管理的目的火力发电厂内存在着各种用水系统,各用水点的用水量以及对水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因此,必须把全厂用水看作一个整体,在设计中协调好各用水户的工艺流程,做好水量平衡及水质平衡。

水务管理的目的在于:在满足电厂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按照各工艺系统用水量及对水质的要求,结合水源条件,合理选择水源和供水系统;根据各排水点的水量水质和环保要求,合理确定各排水系统及废水处理方案;通过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对电厂各车间各设备用排水量进行平衡及重复使用,并监测和控制运行中的用排水量和排水水质,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节能效益,从而达到节约用水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通过水务管理找到适合电厂特点的零排放技术方案。

3、设计依据3.1《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T5000-94)3.2《火力发电厂废水治理设计技术规程》(DL/T5046-95)3.3《火力发电厂水工设计技术规定》(NDGJ5-88)3.4电力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电规土水[1998]1号文,《关于发送中外合资XXX电厂补充可行性研报告审查会议纪要的通知》4、用水状况分析4.1用水分类4.1.1冷却水间接冷却水:用于主机、辅机冷却器,如凝汽器、主机冷油器、发电机空气冷却器、氢气冷却器等等。

直接冷却水:如轴承冷却水、锅炉排污冷却水等。

4.1.2除灰、渣用水:用于炉底密封、炉渣熄火、冲排灰渣、干灰调湿、输送风机和气化风机冷却等。

4.1.3化学处理用水:锅炉补给水4.1.4生活、消防用水。

4.1.5厂区杂用水、机房杂用水、输煤系统冲洗用水、煤场喷洒用水等。

4.2用水量、用水水质特点及用水损失4.2.1凝汽器:夏季最大冷却水量为67100m3/h,冬季冷却水量为40260m3/h。

维持系统稳定,保持一定的浓度。

其消耗在冷却塔蒸发、风吹和循环水排污中体现。

4.2.2冷却塔:蒸发损失980m3/h,风吹损失68m3/h,合计损失总量1048m3/h。

4.2.3辅机冷却水量,主要供主厂房各冷却器冷却水,闭式循环。

水质指标同循环水。

其水量全部回收。

2×300MW机辅机冷却水量见下表:表4.-1辅机冷却器需水量一览表4.2.4部分不能直接回收到循环水系统的工业水:表4-2 部分不能直接回收到循环水系统的工业水水量、水质分析表浆泵轴封水均进入除灰渣系统,在渣脱水仓处溢流。

4.2.5化学水处理用水:为锅炉汽水损失、排污、自用水及循环旁路弱酸处理自用水,详见下表:4.2.7灰库调湿灰用水:平均用水量14m3/h。

最大45 m3/h。

4.2.7输煤栈桥冲洗用水及煤场喷洒用水:最大用水量100m3/h,处理后自循环。

平均消耗水量10m3/h。

4.2.11生活用水:最大用水量100m3/h,平均用水量20m3/h。

其中10 m3/h消耗掉,10m3/h 经过处理后排到工业废水处理站。

4.2.12消防用水:最大用水量900m3/h,消防时才用。

不计入水量消耗。

5、用水、排水的科学分配根据本期工程的水源条件和确定的供水系统方案,以及上述各用水点、用水量、不同的水质要求和排水点、排水量的情况,通过对水量的平衡计算和水务规划,找到适合电厂特点的节水与零排放技术方案。

5.1常规电厂的设计思路:根据以往的设计经验与节水措施,如循环水排污再利用、废水处理水供除灰等采用分级利用的方式可以得到的补充水量计算表如下:常规设计补充水量计算表:表5-1上表中可以看出,总消耗补充水量为1597m3/h,废水129m3/h。

用水基本采用分级使用的方法:补充水→循环水→排污→废水处理→喷洒等随物料消耗。

但是由于循环水浓缩倍率的要求,废水经过常规工业废水处理站处理,有129t/h达标废水,无法回收到循环水系统,白白浪费。

若要回收利用,必须再经过除盐处理系统。

5.2零排放设计方案从表5.1-1可以看出,达不到零排放的根本原因在于,循环水排污水(或者代替循环水排污的水)在经过普通的工业废水处理站处理后,没有用户使用或者使用不完,要回用就必须上反渗透除盐。

这样投资过大,虽然实现零排放但明显不经济。

因此,我们想到了利用循环水排污供给锅炉补给水处理;悬浮物超标水与高含盐废水分排方式,使得工业废水中不掺高含盐水保证了工业废水中盐分不超标(与循环水水质相比),这样工业废水经过简单处理后可以补进循环水。

高含盐废水让最低级用户直接消耗掉。

按照零排放设计方案全厂补给水量计算如下表:表5-2通过浊污分流、结合多级用水分配,本次设计方案工业废水处理站有60 m3/h左右废水经过简单的物理处理后,有54 m3/h,回收到循环水,另外4 m3/h随污泥消耗掉;高含盐废水经过调PH值和脱稳加阻垢剂处理后供低级用户消耗。

因此总补给水量减少到1303 m3/h。

与常规设计相比补充水耗水量减少了119t/h,节水10%左右。

同时电厂没有废水外排,大大减少了排污费。

5.3本次设计的主要特点5.3.1锅炉排污水回收锅炉排污水水质与循环水相比无论是含盐量、悬浮物等指标都很小,因此从设计上抛弃传统的地沟水进入冷却,再排地沟的方式,而是用循环水并采用管道供给冷却,再用泵将混合水回收到循环水泵房前池的方式。

这样既节约用水,又改善循环水水质。

节水量为排污量20加排污冷却水120,合计140。

5.3.2循环水旁流处理循环水旁流处理采用旁路澄清过滤-弱酸处理加稳定剂处理系统,降低了循环水碱度和悬浮物含量,提高了循环水的浓缩倍率,减少排污量。

排污量按照弱酸处理自用水和锅炉补给水处理用水之和设计,为150t/h,浓缩倍率达到5.3。

5.3.3循环水供锅炉补给水处理循环水经过旁路澄清过滤-弱酸处理后,供给锅炉补给水RO处理120m3/h,其中锅炉排污水(除盐水)回到循环水,其它部分消耗掉,因此加上弱酸处理反冲洗自用水30 m3/h,共150 m3/h 代替了循环水排污。

排污量满足循环水浓缩倍率的要求。

5.3.4浊污分流浊污分流系在众多设计经验基础上提出的设计思路,是在分散处理集中达标设计方案上的延伸和扩展。

浊指悬浮物超标水,污指高含盐水,二者不混合,分别供给相应的用户使用。

从各表数据上可以看出,高含盐废水如果不直接消耗而与浊水混合,提高了废水处理站的规模并且使大量废水无法回用。

浊污分流的设计思路通过低级用户对高含盐废水的消耗,解决了零排放技术中投资过大的问题。

除渣系统、输煤栈桥冲洗及煤场喷洒等用水、调湿灰用水、灰场喷洒用水,共计消耗污水60 m3/h 。

生活用水取自补充水,其废水经过工业废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到循环水系统。

其它不能直接回收到循环水系统的废水,详见表4-2。

因其主要为悬浮物超标,在经过工业废水处理站处理后回收到循环水系统。

5.3.5水的梯级使用与分配零排放设计方案体现了用水的梯级使用与分配,本工程水的梯级使用如下:补充水→部分辅机冷却水→循环水→锅炉补给水→锅炉补给水废水→物料消耗和蒸发;循环水→排放浊水→工业废水处理→循环水。

5.3.6对补给水水温的合理利用由于补给水水质好,可以直接供辅机掺混使用,回水再到循环水,解决了辅机过夏冷却水温偏高的问题;补给水常年水温在20℃以下,为利用其低温的特性,补给水400t/h左右直接提供给暖通专业的空调冷却水系统,用后回到循环水系统,水质没有变化,仅有温升,此方案与采用冷却塔相比节约投资60多万元,运行费用亦大大降低。

5.3.6其它常规的节水设计特点5.3.6.1合适的循环冷却倍率根据水源条件,循环水系统采用带冷却塔的循环供水系统。

经系统优化,夏季循环水冷却倍率采用55倍,使其在满足电厂安全运行的条件下,冷却塔的蒸发和风吹损失值减少到1048m3/h。

5.3.6.2尽量回收冷却水所有辅机冷却器的冷却水采用闭式冷却系统,水源取自循环水;主厂房内、外各转动机械轴承冷却水等工业水考虑大部分回收,小部分外排,减少工业废水处理量。

5.3.6.3安装冷却塔收水器冷却塔装设除水效率高的“波160-45型”,收水效率可达99%,比不装除水器节水67~80%。

5.3.6.4全厂排水系统按分流制设计,即雨水系统,生活污水系统,工业废水系统。

减少了以往常规设计排水系统为合流制系统而引起的废水处理量较大的弊病,简化了废水处理设施及其规模,降低了工程投资。

其中生活污水系统,工业废水系统设置相应的处理装置6、零排放设计方案的工程措施电厂实施零排放技术,建设的设施包括: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煤泥废水处理设施、工业废水处理、循环水旁流处理系统、污水复用水系统等。

6.1生活污水处理:在厂区内设一座生活污水处理站,采用接触氧化法。

其流程为:生活污水→初沉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达标输送到工业废水处理站。

风机消毒池消毒装置经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水质满足国家新扩改一级排放标准。

6.2煤泥废水处理在煤场附近设2套煤泥处理设施,以对因冲洗栈桥产生的含煤泥废水进行处理,总处理量为40m3/h。

其工艺流程为:煤泥沉淀池→调节池→加药→一体化过滤处理装置→循环重复使用处理后的水除煤泥本身所带走的水量外,其余水继续供栈桥的冲洗,重复利用。

6.3工业废水处理除上述几类排水分别进行处理外,本期工程经过优化分配将工业废水集中在一起,统一进行处理,其废水包括:锅炉房杂用水、汽机房杂用水、处理后生活水。

处理合格后进入循环水系统。

系统流程为:截流井→反应槽→絮凝槽→澄清池→反应气浮池→清水池→循环水系统加药装置供气装置泥浆池→污泥浓缩→外运6.4循环水旁流处理循环旁流处理总量为450t/h,其工艺流程为:循环水→升压泵→澄清过滤处理设施→弱酸处理设施→循环水泵前池。

6.4污水复用系统收集高含盐量废水,经过PH调节和加阻垢剂、稳定剂处理后,通过复用水泵打到低级用户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