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情绪与情感(复习稿、练习与参考答案)

第七章情绪与情感(复习稿、练习与参考答案)
第七章情绪与情感(复习稿、练习与参考答案)

第七章情绪与情感

教学要求:

1、了解情绪和情感的概念;情绪与情感、情绪情感与认知

的关系;表情的分类;情绪和情感的种类;情感的品质。

2、掌握焦虑对学习的影响;青少年情感发展的特点;教学中学生情绪的调节;青

少年良好情感品质的培养。

一、情绪和情感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情绪情感

思考:人为什么会产生喜、乐?而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怒和哀?

情绪情感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情绪情感概念的关键词: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态度体验)

思考:什么是幸福?(根据情绪情感概念谈一谈对幸福的理解。)

(二)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1、区别:

①情绪是与机体的生理或物质性需要能否满足相联系的体

验,较低级,人和动物共有;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或精神

需要相联系的体验,较高级,人所特有。

②情绪可由对事物单纯的感觉或知觉所直接引起,易随情景

变化,不稳定;情感则是由于对事物复杂意义的理解所引

起,不易随情景变化,较稳定。

③情绪易冲动,外显性强;情感不易冲动,较深沉而含蓄。

思考:愤怒——恨喜欢——爱

分别属于哪种心理现象?

2、联系:

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和内容,而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

举例说明。

(三)情绪情感与认知

没有认识,情绪与情感就无从产生;反过来,情绪与情感又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四)表情

情绪与情感发生时有其外部表现,这就是表情。人的表情极其丰富,主要分为三种:

1、面部表情

2、身体姿势或动作表情

3、言语表情

教师可通过观察人的表情,了解人的心理活动,从而更好的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举例说明。

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一)情绪的种类

1.心境

一种强度较小,持续时间长的情绪状态。

喜、怒、哀、惧各种情绪都以心境的形式表现。其具有弥散性。

2.激情

一种强度较大,持续时间短、有明显外部表现的情绪状态。

狂喜、暴怒、激烈的悲痛、极度的恐惧都是激情状态。

激情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激情能催人向上,而消极的激情却对人产生不良影响。

3.应激

由意外的紧张情况所引起的紧张情绪状态。

应激能使人的身体受到紧急动员,以应付突发事件,但时间过长,对人的心身健康十分不利。

(二)情感的种类

1.道德感

指人对自己和别人的思想言论、行为举止是否符号社会道德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2.理智感

是指人认识事物和探索真理的需要是否相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例:牛顿的故事

3.美感

对客观事物或艺术作品是否符合审美要求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有主观性、时代性。

举例说明。

三、情绪理论

(一)詹姆士—兰格理论

(二)坎农—博德的丘脑情绪理论

(三)认知生理结合情绪理论

(四)认知—评价情绪理论

(五)动机—分化理论

第二节情绪情感对学习的影响

一、情绪情感对学习的影响

1、积极的情绪情感对学习有促进作用,消极的情绪情感对学

习有阻碍作用。(泽尔勒的实验)

2、所学习的材料的情绪与学习者情绪一致时,记忆效果较

好。(情景一致效应)

二、焦虑对学习的影响

所谓焦虑是对当前或预计到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景而产生的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它是由于个体受到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或内疚感增加,从而形成的一种紧张状态。

焦虑的分类:

1、正常焦虑与过敏性焦虑(按焦虑的性质分)

正常焦虑是指客观情景对个体自尊心可能构成威胁而引起的焦虑。

过敏性焦虑是指个体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而引起的焦虑。

2、现实性焦虑、道德性焦虑和神经性过敏性焦虑(按焦虑

的根源分)

现实性焦虑是由于感受到环境中真实的危害和害怕这种危险的情况下产生的焦虑。

道德性焦虑是指违背社会道德标准,在社会要求与自我表现发生冲突时引起的内疚感或情绪反应。

神经过敏性焦虑是对任何情况都可能发生的焦虑,一般是由心理——社会诱发的忧心忡忡、挫折感和自尊心的严重损伤引起的。(应注意早期——童年的影响)

思考:以下现象分别属于哪一种焦虑?

①学生因没有复习好而对考试没有把握所产生的焦虑。

②一学生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某次考试考得不好,受到老师和同学们

的嘲笑,因此以后对所有的事情都产生焦虑,担心自己做不好。

③一些侵华日本兵回国后寝食不安,后来华谢罪,以求良心的安宁。

焦虑对学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焦虑程度与知识学习

程度适当的焦虑,对知识的学习有促进作用,而程度过低或过

高的焦虑,则对知识的掌握有不良影响。(神经过敏性焦虑的

焦虑适当程度难以把握,教师应对其加以关注,尽力减少学

生这种焦虑)

(2)焦虑与学习难度

不十分复杂的学习,高焦虑具有促进作用;比较复杂的学习,高焦虑反而具有消极作用,尤其对于神经过敏性焦虑者影响更大。

(3)焦虑与学习能力

中等程度的焦虑对一般学生的学习有促进作用,而高焦虑只对少数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有积极作用。

(4)焦虑的作用与持续时间

短暂的焦虑对学习影响不十分明显,而长期的焦虑则会影响个体身心健康及对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5) 焦虑的作用与个体年龄

年龄小的学生(小学生),焦虑对其易产生不良的影响,而年龄较大的学生(中学生)焦虑积极影响增大。

(6)考试焦虑与学习

一般来说,考试焦虑越高,其学业成绩越差(年龄小,能力差的学生尤甚),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考试焦虑的这种消极影响不十分明显。

总的来说,对于大多数学生,中等程度的焦虑较为适宜。

三、教学中学生情绪的调节

(一)教师要保持高涨的情绪

(二)教师要热爱学生

(三)教师要爱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四)教师要注意控制学生的课堂情绪

(五)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考试焦虑

1.学会觉察个人消极的自我意识

2.养成向消极的自我意识挑战的习惯

第三节青少年情绪情感的培养

一、情感的品质

(一)倾向性

倾向性是指一个人的情感经常由什么性质的事物所引起,经常指向于什么事物。

例:胸有大志者的情感选择

(二)深刻性

指一个人的情感与其生活联系的普遍性和深入程度。

(三)稳定性

指情感的稳定与持久程度。

例:一些人交友是酒肉之交,一些人交友却是患难与共。(深刻性、稳定性)

(四)效果性

是指一个人的情感对他的行为的效能,也即是说一个人的情感对他的行为是否有推动作用。

例:化悲痛为力量,在逆境中奋起。

二、青少年情感发展的特点

(一)充满热情,富有朝气

(二)明显的两极性

(三)不断深刻

(四)逐渐稳定

(1)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逐渐提高

(2)逐步带有文饰的、内隐的、曲折的性质

(五)爱的萌动

四、青少年良好情感品质的培养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确立远大志向

(二)组织各种活动,丰富人生阅历

(三)进行情绪知识学习,掌握控制和调节技术

1.努力从学习和个人成长中获得满足,增加愉快的情绪体验

2.培养幽默感,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3.理智引导,让情绪有适当表现的机会

①情感升华

②自我暗示

③请人疏导

④自我宣泄

结合以上观点,举例说明。

复习与思考:

1、按本章教学要求复习。

2、思考本章课后练习第1、2、

3、4 、5题。

做一做:

一、填空题

1.认识过程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2.道德感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使人们把道德概念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

3.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4.人与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以需要为中介。

5.人的情绪依据其发生的强弱、持续性和紧张度可把它分为激情、心境和应激三种状态。

6.社会性情感是人所特有的情感。主要包括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三种。

7.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情感状态。

8.激情是一种迅速、猛烈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感和情绪状态。

9.情绪是不断变化的一时状态,带有情景性。

10.人的道德感的产生、发展,是与人们的道德认识、道德信念和世界观分不开的。

11.微弱而持久但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是心境。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反之划“×”。)

1.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2.情绪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感。 ( × )

3.我们在欣赏一部艺术品时,能得到欣赏的快感,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道德感。( × )

4.茅屋土阶,也能乐在其中;家财万贯,却忧愁不断。这是由于人的需要不同而

产生的不同情绪情感表现。 ( √ )

5.情感是与生理性需要相联系的最原始的、最基本的和简单

的体验,并带有无条件反射性质。 ( × )

6.积极健康的情绪和情感是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然而,情绪和情感的好坏并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 × )

7. 一般情况下,焦虑程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学习效率。 ( √ )

8.一般情况下,中等程度的焦虑能产生高的学习效率。 ( √ ) 9.情感的深刻性与情感的强烈性有必然联系,强烈的情感一定是深刻的情感。( × )

10.认识过程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反过来,情绪、情感对人的活动的各个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 ( √ )

三、单项选择题

1.身体各部分的姿态,例如愤怒时身体直立,挺胸握拳;高兴时手舞足蹈等,是指哪一种表情 ( B )。

A.面部 B.身段 C.语调 D.口部

2.当一个人遇到喜欢的人时表示出欢喜,遇到不喜欢的人表示出讨厌,这表现的是一种( A )。

A.情绪 B.心境 C.激情 D.情感

3.在突然到来的危险面前,我们能及时做出反应,并采取措施化险为夷,这在平时是办不到。这种情绪状态是 ( D )。

A.激情 B.热情 C.心境 D.应激

4.有时人在暴怒时拍案而起,暴跳如雷,这是属于 ( B )。

A.心境 B.激情 C.热情 D.应激

5.我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这种情感是属于人的( A )。A.道德感 B.激情感 C.热情感 D.好感

6.青年学生充满了求知欲,常常带着疑问,富于想象,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情感是属于人的 ( C )。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好感

7.友谊、爱情、责任感等属于( A )。

A.情感 B. 情绪 C. 情操 D. 激情

8.理智感和道德感属于人的 ( A )。

A.情感 B. 情绪 C. 情操 D. 激情

9.“动力定型是情绪和情感的生理基础”,这是( C ) 提出

来的。

A.达尔 B.比奈 C.巴甫洛夫 D.马斯洛

10.暴怒、狂喜、恐惧、绝望,都属于 ( A )。

A.激情的表现 B.心境的表现

C.应激的表现 D.热情的表现

四、简答题

1.情绪与情感的关系是什么?

2.情绪、情感分别有哪几种?举例说明。

3. 教学中如何利用情绪情感的动力与调节功能?

五、案例分析

当前学校教育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逐步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张老师是一位教学认真、治学严谨的老师,一贯强调教学中的认知因素,认为只有严格地教,刻苦地学,才是师生之道。对目前教学中的这种变化感到困惑,他不清楚为什么在教学中还要重视情感因素,教师又该如何具体操作。

Q:请你运用所学的情感规律的知识去帮助张老师,让他了解情感因素在教学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一些可操作的建议。

2.现在公安部门侦破案件采用了科技手段——测谎仪,并使用测谎仪成功地破获了一系列大案、要案,它的神奇作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它的测试内容包括皮电反应、脑电波、呼吸、脉搏、血压及声音等的变化。

Q:请你运用所学的有关情绪规律说明测谎仪工作的基本原理,其效能主要与情绪的那些特征密切相关?

六、论述题

1.焦虑对学习有何影响?如何培养学生适当的焦虑水平?

2.情感的品质有哪几种?针对青少年的情绪情感特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

3.在教学中如何调节学生的情绪?

第七章情绪与情感“做一做”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前提基础 2.道德概念道德行为 3.情绪情感 4.需要

5.激情心境应激 6.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7.应激 8.时间短暂

9.情景 10.道德信念 11.心境

二、判断题

1.√ 2.× 3.× 4. √ 5. × 6. × 7. √ 8. √ 9. ×10. √

三、单项选择题

1.B 2.A 3.D 4.B 5.A 6.C 7.A 8.A 9.C 10. A

四、简答题

1、情绪与情感的关系是什么?(答案参见教材或讲授稿)

2、情绪、情感分别有哪几种?试举例说明。(答案参考教材,自主组织)

3.教学中如何利用情绪情感的动力与调节功能?(答案参考教材,自主组织)五、案例分析

(以下只是每题的主要观点,做题应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1、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⑴情绪情感对认知、操作等学习活动的动力与调节功能(积极面):调动注意、激发兴趣、活跃思维

⑵做法:为教学营造良好的情绪背景-―愉悦;对学习活动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乐学;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进行情感性处理――陶冶;师生情感交流――亲其师信其道

2.测谎仪的工作原理:

⑴情绪的生理特性即随情绪发生的相应的内部生理变化,有很多是主体难以控制的。

⑵紧张情绪――生理反应紧张情绪与交感神经系统机能密切相关,表现为呼吸、血液循环、消化、内外分泌系统以及脑电、皮电反应等一系列的变化。这些难以控制的情绪反应,能够以微小的变化反映在测谎仪上。

六、论述题

1.焦虑对学习效率有何影响?如何培养学生适当的焦虑水平?

2.情感的品质有哪几种?针对青少年的情绪情感特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

3.在教学中如何调节学生的情绪?

(以上题目答案可参考教材,自主组织)

第八章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习题答案

第八章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一、名词解释 1.情绪情感:情绪与情感是指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道德感: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3.理智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与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等满足与否相联系。 二、填空题 2.新生入园,班里有一个孩子哭,其他孩子也会莫名其妙地跟着哭,是因为 三、选择题 1. 在学前儿童身上常常见到破涕为笑,脸上挂着泪水又笑起来的情况,这 A.学前儿童的情绪还是由生理需要控制的 B.学前儿童的意志力差 C.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还未形成 D.学前儿童的情绪是不稳定的 2.学前儿童从5岁左右开始特别喜欢提问,对回答结果十分关心,并由此相应产生愉快、满足或失望、不满等情绪。这表明此时期的学前儿童已明显出现了____C___。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自我效能感 3.(2013年真题)中班学前儿童告状现象频繁,这主要是因为学前儿童( A )。 A.道德感的发展

B.羞愧感的发展 C.美感的发展 D.理智感的发展 四、判断题 1.幼儿是无忧无虑的。(×) 2.情绪产生的前提是需要的满足。(×) 3.学前儿童智力操作的最佳情绪背景是特别高兴的状态。(×) 4.学前儿童不存在情绪健康问题。(×) 5.学前儿童告状是孩子道德感发展的表现。(√) 6.拆卸玩具行为是学前儿童求知欲的表现。(√) 7.学前儿童很会掩饰自己的情绪。(×) 8.幼儿园的精神环境指的是游戏室的布置。(×) 9.新生儿期就有了各种情绪。(×) 五、案例分析 14.材料: 李老师第一次带班,她发现中班幼儿比小班幼儿更喜欢告状,教研活动时,大班教师告诉她说中班幼儿确实更喜欢告状,但到了大班,告状行为就会明显减少。 (1)请分析中班幼儿喜欢告状的可能原因。(10分) (2)请分析打扮幼儿行为告状减少的可能原因。(10分) (1)中班幼儿由于道德感发展、希望引起教师关注、语言发展不完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等原因,导致经常出现“告状”行为。①道德感是幼儿评价自己或其他幼儿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标准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幼儿“告状”行为最主要的原因即中班幼儿道德感发展,具体原因分析如下:中班幼儿已经能够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中班幼儿会因为自己在活动中遵守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乐。此阶段幼儿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同时也开始关注其他幼儿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并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当幼儿认为同伴的行为不符合道德标准时,即会出现材料中所述的“告状”行为。 ②中班幼儿爱告状也有可能是为了引起教师的关注,吸引教师的注意力;在幼儿园里,幼儿向教师传达信息的渠道,一般都是通过告状,从而在告状中引起老师

【最新版】幼儿园观察记录: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精选word文档 (1页)

【最新版】幼儿园观察记录: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精选word文档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幼儿园观察记录: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观察实录:早晨来园以后,基本上早来的孩子我们总是以桌面玩具居多。那玩什么玩具的决定自然就落到最早来的小朋友手中。诺诺小朋友每天来园都不怎么早,等他来时,玩具已经分的差不多了。诺诺看了一眼桌上的玩具所剩无几,便对旁边的小朋友说:“我没有玩具了。你们谁分我点吧!”似乎没有人愿意把自己手中搭好的玩具拆下来。诺诺火了,直接把边上小朋友搭好的积木破坏了,然后拿了一部分到自己身边。这时的边上的小朋友当然不依了,来老师处告状。诺诺不甘心被告状,就说:“那我玩具这么少,谁让你们都不分我一点的。”听了诺诺的话,我便当着全班的面说,诺诺来的晚,没有玩具完了,我们该怎么办呀?这时组里的小朋友都腾出了一小部分玩具给他。同时,我也告诉诺诺,没有玩具的时候不仅仅只有破坏别人的玩具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或许会有更多的好办法。 分析: 解决同伴争执,培养幼儿化解冲突的技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在幼儿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针对诺诺小朋友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究其原因:语言表达与动作能力不同步。总是话没说完直接插手。引起其他幼儿的误会。诺诺也不太愿意和同伴分享,因此别人也不太愿意和她成为朋友。大班的孩子对如何交往和合作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老师提醒一下他就能明白抢夺不是一种好的行为。通过语言解决矛盾,很关键。 措施: 运用一些故事和其他表现好的幼儿作为榜样来感化诺诺。让他从故事和其他幼儿身上学习与人交往的方法,当遇到问题发现错误及时批评和纠正。在家长方面:则可以告知家长幼儿园的教育方法,请家长积极配合。相信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在交往方面的能力会更好。

第七章情绪与情感练习题

第七章情绪与情感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情绪与情感: 2、心境: 3、激情: 4、应激: 5、道德感: 6、理智感: 7、美感 二、填空: 1、人最原始的情绪有快乐、______、______和______。 2、根据情绪强度与持续时间,人的情绪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 3、人的高级的社会情感有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4、心境的主要特点是______和______。 5、激情的特点是______和______。 6、应激的特点是______和______。 7、我国现阶段的道德标准是________。道德感的核心是______和______。 8、小学生理智感主要表现在他们对所学课程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9、美感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特点。 10、人类的基本情绪及表现方式是______的,而一些复杂的情绪和情感是后天的______和______的产物。 11、五爱教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情绪和情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种功能。 三、选择题: 1、情绪与情感是以()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反映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哪种情感体验()。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3、热爱真理、追求真理,获得成就喜悦感属于()。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4、情绪与情感是()关系的反映。 A、客观现实与人 B、人与人 C、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 D、生理与心理需要 5、出乎意料的紧张所引起的情绪状态称为()。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6、高兴时的手舞足蹈属于下列中哪种表情()。 A、面部表情 B、身段表情 C、言语表情 D、语调表情 7、情绪情感是在下列哪种心理活动基础上产生的()。

心理学讲稿之第八章 情绪和情感

第八章情绪和情感 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学习情绪和情感的概念、相互关系以及情绪情感与认识的关系,情绪情感的表达,掌握情绪和情感的分类,了解情绪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掌握调节情绪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情绪情感的概念以及与认识的关系,情绪情感的分类,情绪与心理健康 教学难点:情绪情感的概念和分类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实验、练习 课时:3 具体内容: 情绪和情感是人类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伴随着认知过程而产生并对认知过程产生重大影响,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形式。正因为情绪、情感的普遍存在,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时代就为学者们所关注,在人类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众多的学者逐步澄清了情绪情感的有关问题。这里,本章将讲述以下问题: 一、情绪情感的概述 二、情绪情感的种类 三、情绪健康与情绪调节 第一节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称之为情绪情感。 情绪与情感作为一种主观体验,也是对现实的反映。它所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当外界事物和人的需要相一致时,人们就会接纳该事物,并会对其产生肯定的情绪和情感,当客体和我们的需要不相一致时,就会对其产生否定的或消极的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反映的是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但不能把这种关系简单化,由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人的需要不同。因此,相同的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可能会引起人们不同的内心体验。同时,人们的信念、认知水平、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相同的事物也会引起不同的内心体验。情绪和个性的关系密切,人人都由有喜怒哀惧之情,这说明人类的情绪情感具有共性,但共性之中又有差异由于人与人之间在民族传统、阶级利益、生活遭遇、价值观、个性特征以及特定的心理状态等方面的不同,人们的情绪情感也往往是不同的。人的情绪

大班幼儿观察记录30篇

大班幼儿观察记录30篇 角色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游戏方式, 角色游戏中的同伴互动行为质量会影响影响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本研究对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的同伴互动行为进行观察, 分析其特点, 并提出提升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进行同伴互动的技巧, 以期提高幼儿同伴交往水平。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中的“社会领域”要求指出:“3-6岁幼儿能够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 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 学习互助、合作与分享, 有同情心, 教师要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 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 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与合作的态度, 学会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为每个幼儿提供实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1]游戏是幼儿期主要的活动, 对幼儿的社会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角色游戏是幼儿认知社会角色、理解社会角色关系的主要途径。在角色游戏中, 幼儿通过再现生活事件和社会事件, 并在其中通过多体验各种社会角色, 幼儿在与同伴的互动中逐渐学会理解他人;通过迁移生活经验和还原真实社会事件, 在真实与假装的情境转换中, 幼儿经历着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洗礼。同时, 角色游戏能有效地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 减少冲突。[2]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学会了如何与同伴交往的基本技能技巧, 学会了运用元交际语言进行交流互动, 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使幼儿学会与人合作分享, 养成了活泼开朗的性格。[3]同时, 幼儿遵守规则的意识和根据要求完成任务的意识和能力都在角色游戏的过程中慢慢发展起来。 [4]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 角色游戏 在西方幼儿教育界, Dramatic Play, Socio dramatic Play, Creative Drama等词与我们谈及的“角色游戏”一词相近。Dramatic Play按字面意义可翻译为戏剧性游戏, 其本质特点是“假装”或“象征”, 包含我们所说的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Socio Dramatic Play按字面意义可译为社会性戏剧游戏, 是幼儿围绕共同的目标或主题进行的集体假装, 它主要强调这种游戏的社会性发展水平与特征。[5]4 Creative Drama可译为创造性戏剧表演, Rosenberg认为“它是一种即兴的、非演出的、以过程为中心的戏剧形式, 参与者在引导者指导下想象、扮演和反思人类真实或想象的经验。[5]4邱学青教授这样定义角色游戏:“幼儿自主自愿的选择自己想要扮演的人物, 运用模仿, 采用想象的心理活动, 对现实生活进行创造性的反应的一种游戏。”[6]刘焱认为角色游戏是以“角色扮演”为主要表征手段自主地表现和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和环境的认识与体验、法与愿望的一种象征性游戏。[7]478-479国内外的学者对于角色游戏的界定都集中在强调幼儿的自主自愿, 通过身份的假象, 运用游戏材料进行现实生活的再现。本研究将角色游戏的概念界定为:幼儿根据自身的经验, 按照自己的意愿, 通过扮演角色, 借助材料, 以模仿、想象, 运用语

第六章 主要内容

第六章情绪和情感 1、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掌握情绪和情感这两个基本概念并能区分它们的异同;理解掌握心境、激情和应激这三种基本情绪状态,理解掌握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这三种重要情感类型;懂得情绪对人的学习、工作的影响,对教学中学生情绪调节的方式方法有一定的理论认识;掌握焦虑这一心理现象的定义和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掌握主要的情感品质和培养方法。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和关系;心境、激情和应激的含义及其特点;情绪的调节和情感的培养。 3、教学方法:讲授法和讨论法 4、教学时数:5课时 5、教学过程 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 一、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一)、什么是情绪与情感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里的“情”,是指狭义的爱情而言。后泛指各种情绪。 1、定义:情绪与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在人脑中的反映。 2、情绪与需要的关系 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在人脑中的反映。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的需要使,就会产生肯定的态度,从而引起人的爱、尊敬、满意、愉快、欢乐等内心体验;如果不符合人的需要,则产生否定的态度,从而引起恨、不满意、不愉快、痛苦、忧愁、恐惧、羞耻、愤怒、悲哀等内心体验。由此可见,情绪情感并不反映事物本身的属性,而是反映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所以,情绪和情感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 3、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情绪(emotion)和情感(feeling)两个概念有细微的差别。 (1)情绪更多地与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更多地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 (2)情绪发生较早,动物和婴儿都有情绪,但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也是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 (3)情绪具有情境性,直接受情境的影响,而情感既具有情境性,又具有稳定性。 (4)情绪带有更多的冲动性和外显性,较少地受意识控制;情感则比较深沉,往往以内隐的形式存在和以微妙曲折的方式表达出来,更多地受意识的控制。 以上区别是相对的。在现实的心理生活中,情绪与情感并无明确的界限。 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要通过情绪表现出来。情感对情绪又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对一个人的积极情感可能会使人抑制暂时的不愉快的情绪。 4、、情绪、情感与认知的关系 情绪和情感与认识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认识过程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认识,情绪和情感就无从产生。人们的认识越深入,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就越深刻、越持久、越稳定。常言说:“知之深,则爱之切”就是这个道理。反过来,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情绪情感对人的认识活动有深刻的影响,它对人的认识能起到积极或消极的作用,情绪情感对人的活动各个方面有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第七章情绪与情感

第七章情绪与情感 教学要求: 1、了解情绪和情感的概念;情绪与情感、情绪情感与认知 的关系;表情的分类;情绪和情感的种类;情感的品质。 2、掌握焦虑对学习的影响;青少年情感发展的特点;教学中学生情绪的调节;青少年良好情 感品质的培养。 一、情绪和情感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情绪情感 思考:人为什么会产生喜、乐?而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怒和哀? 情绪情感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情绪情感概念的关键词: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态度体验) 思考:什么是幸福?(根据情绪情感概念谈一谈对幸福的理解。) (二)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1、区别: ①情绪是与机体的生理或物质性需要能否满足相联系的体验,较低级,人和动 物共有;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或精神需要相联系的体验,较高级,人所特有。 ②情绪可由对事物单纯的感觉或知觉所直接引起,易随情景变化,不稳定;情 感则是由于对事物复杂意义的理解所引起,不易随情景变化,较稳定。 ③情绪易冲动,外显性强;情感不易冲动,较深沉而含蓄。 思考:愤怒——恨喜欢——爱 分别属于哪种心理现象? 2、联系: 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和内容,而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

(三)情绪情感与认知 没有认识,情绪与情感就无从产生;反过来,情绪与情感又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四)表情 情绪与情感发生时有其外部表现,这就是表情。人的表情极其丰富,主要分为三种: 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或动作表情、言语表情 教师可通过观察人的表情,了解人的心理活动,从而更好的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举例说明。 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一)情绪的种类 1.心境 一种强度较小,持续时间长的情绪状态。 喜、怒、哀、惧各种情绪都以心境的形式表现。其具有弥散性。 2.激情 一种强度较大,持续时间短、有明显外部表现的情绪状态。 狂喜、暴怒、激烈的悲痛、极度的恐惧都是激情状态。 激情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激情能催人向上,而消极的激情却对人产生不良影响。 3.应激 由意外的紧张情况所引起的紧张情绪状态。 应激能使人的身体受到紧急动员,以应付突发事件,但时间过长,对人的心身健康十分不利。 (二)情感的种类 1.道德感:指人对自己和别人的思想言论、行为举止是否符号社会道德标准而产生

观察记录与评价幼儿的方法

观察记录与评价幼儿的方法 记得廖信达先生在其《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一书中清楚地介绍了8种方法,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需要学习使用适合的方法。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 教育评价是指根据正确的教育观,运用科学的方法和适宜的途径对教育活动的各要素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必要环节。观察评价幼儿的学习,是幼儿教师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尤其在幼儿自主主动学习的情景下,教师作为一个观察者、记录的角色就更重要了。但是,如何观察记录孩子的学习,从哪儿入手,常常是教师们困惑的地方 观察与记录的方法分别有:日记法,样本描述法,轶事记录法,时间取样法,事件取样法,检核表法,评量表,范围单位分析在这几种方法中,我最喜欢日记法,它能详细记录幼儿一日在园的情况,而且也利于对某一幼儿在本学期的表现有一个详细跟踪,例如:我们班的李宜轩小朋友从刚入园爱打小朋友,到现在能和小朋友和平相处,再到本学期末能和其他小朋友做好朋友,通过日记法可以详尽记录李宜轩小朋友的变化。 观察与记录幼儿教育评价运用各种观察记录对幼儿教育进行评价的做法 1、对幼儿工作的评价 《纲要》中提出“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教师应视之为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依据。”为了对幼儿工作做出正确的评价,同时也为实施蒙氏教育实验活动园本课程的建设提供依据,我们设计了《蒙氏活动观察记录表》,记录孩子的工作情况,包括:选择什么教具?和谁在一起工作?工作的情况怎样?一般记录幼儿开始工作的最初十五分钟或最后十五分钟。为了节省记录的时间,我们用符号和文字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快速记录。在工作结束后,我们通过《蒙氏活动观察记录表》记录的真实情况对幼儿进行评价。评价他们的纪律行为,工作方式,并找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法等,通过评价帮助幼儿形成良

(情绪管理)第八章情绪与情感

第八章情绪与情感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情绪、情感、,了解情绪、情感的关系、功能与种类,掌握挫折产生的原因及挫折对人心理的积极、消极影响,使学生学会如何正确面对挫折、如何进行心理调试。 教学重点:1. 情绪与情感的含义 2. 情绪的种类 3. 挫折 教学难点:1. 情绪、情感的关系 3. 挫折心理与调控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等 课时安排:6 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一)什么是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情绪、情感作为一种主观体验,也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所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在主客体关系中不是任何客观事物都能引起人的情绪、情感体验,只有当它与我们的需要、愿望、观点联系起来的时候,才能引起情绪、情感反映。 (二)情绪与情感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 区别 (1)情绪与生理需要相联系,人与动物共有。情感与社会需要相联系,人所特有。 (2)情绪常用于表达感情的表现形式,具有较大的情景性、短暂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 (3)情绪带有更多的冲动性和外显的表现,并伴有机体的变化。情感比较深沉、内隐,始终在意识支配的范围内进行。 (4)在儿童情感发展中,情绪出现在前,情感表现在后。

2. 联系 (1)人所具有的高级情感可能以鲜明的爆发形式表现出来,表现为一种情绪。 (2)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由于社会内容的改变而改变了它原始表现形式上升为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可以区分的,它们各自有特定的含义,但这种区分是相对的,在现实具体人身上常常交织在一起,很难严格区分。 二、情绪、情感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 (一)情绪情感的生理变化 随着情绪情感的发生,有机体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腺体活动的变化上。这些变化可作为情绪状态变化的客观指标。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呼吸的频率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人平静时平均每分钟呼吸20次,高兴时每分钟呼吸17次,悲伤时每分钟呼吸9次,愤怒时每分钟呼吸40次,恐惧时每分钟呼吸高达64次。心血管系统在不同情绪状态下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人在愉快和满意时,心跳正常,血管舒张;惊恐时,心跳加速加强,血输出量增加,收缩压升高。人在羞愧时面红耳赤,气愤时脸色铁青,就是由于面部血管的舒张和收缩造成的。消化系统的活动也会随情绪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人在愉快时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会加强,消化系统的功能会提高;人在悲伤时,胃肠蠕动功能下降,消化液分泌减少,造成食欲减退。不同情绪也会引起泪腺、汗腺分泌的改变,如高兴激动或悲伤时禁不住流泪;羞愧时汗流满面;恐惧时出一身冷汗。 由于情绪和情感发生时,总要引起一系列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所以情绪和情感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乐观开朗、心情舒畅能促使各种内脏功能正常运转,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有利于保持身心健康。而不良情绪情感状态,则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使人得病或病情加重。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极度紧张和过分激动的情绪对人身心健康十分有害,甚至可危及人的生命。 (二)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 当情绪情感发生时,不仅身体内部器官有一定变化,而且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姿态也会发生明显变化,这种变化称为表情,即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人的表情极其丰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幼儿园案例分析观察记录小班的分离焦虑

幼儿园案例分析观察记录《小班的分 离焦虑》 观察对象:(化名)茜茜小林小华年龄:3岁班级:小班 案例背景: 对于初入园的孩子来说,分离是件难以接受的事。往往会出现分离焦虑,不同幼儿分离焦虑的表现是不同的。 观察一: 茜茜小朋友早上来园时,不管老师是笑容满面的迎接还是连哄带抱,总是一副泪眼朦胧的接过来。并且是一步三回头的盯着门口,嘴里还不停的叫“奶奶,奶奶”。每当茜茜来园时,往往是先闻其声再见其人,“我要奶奶……”。只见茜茜紧紧的抱着奶奶的脖子,不愿放手。奶奶忙哄着芊芊,“好,抱抱你就进去”。看来,都难舍难分。 观察二: 小林是每天早早来园,外婆先带着在园里四处玩玩。见到老师还懂得先主动打招呼。“郑老师,早上好!我来了”。听这语气,还以为慢慢适应新环境

了呢。可一到吃饭时间,听到其他孩子哭,小林也跟着哭了,“老师,我要外婆。呜呜……老师,你喂我”。午休时间一到,小林又开始了。“老师,你打电话给我外婆好不?我要外婆,我不睡觉”。 观察三 小华早上来园,总是在门外徘徊,无论老师怎么哄,妈妈爸爸怎么说都不愿进班。妈妈只好把他抱了过来,可老师一接手抱过来,小华就大哭大跳。完全不理睬老师。 分析 1、环境的变化。幼儿离开了熟悉的环境,还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吃、住、行与家都不一样。例如:饮食不合口味,大小便的便器与家里的不一致,睡觉的小床发生了变化,活动的自由度受到了限制等,所有这些物理环境的变化,让幼儿深感离开家庭的迷茫和痛苦,思念家人的情感油然而生,他们就会产生情绪的流露:哭闹、厌食、悲伤等。 2、保教人员的教养态度。教师如果对幼儿哭闹、沉默寡言一系列消极的情绪以粗暴训斥、恐吓来终止,常以长者自居,力求“师道”的刻板形象,随意的指评,惩罚幼儿,这样会加深幼儿与教师之间

(情绪管理)第七章情绪与情感最全版

(情绪管理)第七章情绪与 情感

第七章情绪和情感 【考试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及俩者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情绪情感的俩极性表现以及俩者的种类,情绪理论,情绪情感的功能,尤其要掌握心境、激情、直激的概念,能根据具体事例来区分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熟悉情绪的机体变化和外部表现,需要的概念及其分类;正确理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激奋水平和心理活.动的关系,情绪和学习效率之间的联系,情绪和心身健康的关系;熟悉情绪理论的著名代表人物及其观点;能联系实际综合分析和掌握情绪情感在教育中的应用,以及良好情绪的培养。 【大纲内容和重点】. 第壹节情绪和需要 壹、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它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壹种反映形式,产生的根源在于客观现实本身。 情绪和有机体的需要密切联系着,它是以需要为中介的壹种反映形式。客观世界的某些刺激且不能全都引发人的情绪,只有和人的需要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事物,才使人产生情绪体验。通常,那种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对象,会引起人的肯定的情绪体验(如满意、愉快、喜悦等);反之,那种妨碍或干扰某种需要得到满足的对象,则会引起否定的情绪体验(如不满意、痛苦、忧愁、恐惧、愤怒等)。 二,需要 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或群体对其生存和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基本动力。它通常表现为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壹种内心状态。 人既是壹个自然实体,又是壹个社会实体,且且是二者的统壹。作为自然实体,为了生存和

发展,必然依赖某些自然条件,如空气、水、食物等。作为壹个社会实体,其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依赖群体、交往等社会条件。当个体缺乏某种依赖条件时,就会体验到“缺乏感”的心理状态。若这种状态被明显意识到,则称为愿望;若无明显意识,则称之为意向。所以,需要常常以壹种“缺乏感”被个体所体验着,且以愿望、意向的形式表现出来,最终导致为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机。 三、需要的种类 按照需要的产生和起源,即从总的方面,能够把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生理需要是指和保持个体的生命安全和种族的延续相联系的壹些需要。社会需要是对维持社会发展所需求事物的反映。 按照需要的对象的性质,需要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所谓物质需要是指人对物质对象的需求,如对衣、食、住有关物品的需要,对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的需求等等。在物质需要中,既有生理需要,又有社会需要。所谓精神需要是指人对社会精神生活及其产品的需求,如对知识的需要、对文化艺术的需要等。 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马斯洛(A.H.Maslow),美国心理学家,他认为,人的壹切行为都是由需要所引起的,他根据需要的发展水平,把需要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不同层次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排成梯级,最低层是生理需要,中间层有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1.生理需要。生理需要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他把人类的生理需要作为需要层次的基础或根本,只有这壹层次的需要满足了,才会出现高层次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当生理的需要得到壹定满足之后,安全需要就会随之而来。 3.归属和爱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是在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才会出现的。这种归属和

幼儿交往能力个案观察记录图文稿

幼儿交往能力个案观察 记录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幼儿交往能力个案观察记录 观察时间:2011年4月25日 记录者:XX 游戏名称:玩“过家家”游戏 事件: 只见梓睿用手一个劲地将桌上的那些“美味佳肴”推倒在地,一边推,一边嘴里还不停地嘀咕着什么这时,娃娃家里已是一片狼籍了……“恩。”他撅着小嘴点点头。“爸爸和客人们都不让我参加‘吃饭’,所以,我生气了。”他不作声。老师正想上前训斥,可又当我看到梓睿那一脸不高兴的表情时,我想这其中一定有原因,于是,我克制自己的情绪,来到他身边了解情况。我摸摸他的头问道:“梓睿,怎么了你有不高兴的事情”“快告诉我,看看我能不能帮助你。”后来听到同伴的劝导和希望他一起加入游戏后,梓睿二话没说就开始捡地上的餐具了。“我们帮你一起捡吧。”在同伴的帮助下,地上的餐具捡干净了。他和孩子们又开始了游戏……。 分析: 在娃娃家游戏中由于这位孩子被其他的同伴所冷落,因此,他就用扔东西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这在小班幼儿的行为中表现得较多,原因可能是这一年龄阶段的缺乏一定的交往能力,在得不到同伴的友情时,也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以至于产生了不良的情绪和行为。游戏中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首先要正确看待孩子的行为,不能马上否定孩子,然后进行引导,学会用适当的方式来表达宣泄自己的情感,如:让孩子知道生气以后要把自己生气的原因讲出来等等,让他们在游戏中提高交往能力,建立融洽的伙伴关系。 观察要点:孩子在游戏中的交往能力。 措施: 作为教师,可以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参与到孩子的游戏当中,或者作为一个观众安静的看孩子的“表演”,并细心地观察孩子的表现,如果发现孩子有运用不够恰当的语言或行为时,可以在不影响孩子游戏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引导。另外,我觉得孩子遇到在游戏中的问题,要引导孩子自己去试着解决问题,而不能包办代替,或者帮助孩子出谋划策,这样,能提高孩子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交往能力个案观察记录2

幼儿交往能力个案观察记录 观察时间:2011年4月25日???????????????????????? 记录者:XX 游戏名称:玩“过家家”游戏 事件: 只见梓睿用手一个劲地将桌上的那些“美味佳肴”推倒在地,一边推,一边嘴里还不停地嘀咕着什么这时,娃娃家里已是一片狼籍了……“恩。”他撅着小嘴点点头。“爸爸和客人们都不让我参加‘吃饭’,所以,我生气了。”他不作声。老师正想上前训斥,可又当我看到梓睿那一脸不高兴的表情时,我想这其中一定有原因,于是,我克制自己的情绪,来到他身边了解情况。我摸摸他的头问道:“梓睿,怎么了你有不高兴的事情”“快告诉我,看看我能不能帮助你。”后来听到同伴的劝导和希望他一起加入游戏后,梓睿二话没说就开始捡地上的餐具了。“我们帮你一起捡吧。”在同伴的帮助下,地上的餐具捡干净了。他和孩子们又开始了游戏……。 分析: 在娃娃家游戏中由于这位孩子被其他的同伴所冷落,因此,他就用扔东西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这在小班幼儿的行为中表现得较多,原因可能是这一年龄阶段的缺乏一定的交往能力,在得不到同伴的友情时,也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以至于产生了不良的情绪和行为。游戏中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首先要正确看待孩子的行为,不能马上否定孩子,然后进行引导,学会用适当的方式来表达宣泄自己的情感,如:让孩子知道生气以后要把自己生气的原因讲出来等等,让他们在游戏中提高交往能力,建立融洽的伙伴关系。 观察要点:孩子在游戏中的交往能力。 措施: 作为教师,可以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参与到孩子的游戏当中,或者作为一个观众安静的看孩子的“表演”,并细心地观察孩子的表现,如果发现孩子有运用不够恰当的语言或行为时,可以在不影响孩子游戏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引导。另外,我觉得孩子遇到在游戏中的问题,要引导孩子自己去试着解决问题,而不能包办代替,或者帮助孩子出谋划策,这样,能提高孩子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社会性发展观察记录

?观察目的: ?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的能力。 ?案例描述: ?小乖,是一个三岁的小女孩,特别喜欢和妈妈在一起玩,有自己的好朋友,只和自己的好朋友 在一起玩,与其他的小朋友在一起不会主动参与游戏。一天,妈妈带小乖去院子里玩,遇到了两个男孩小朋友,妈妈想带她去和小朋友玩,但是小乖拒绝,不想去玩。就这样拉着妈妈的手,在院子里走了一圈,没有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妈妈再次征求她的意见,是否和两个男孩朋友玩? 小乖答应了,妈妈带着小乖去找小朋友玩,小乖只是站在旁边看着小朋友玩,没有主动去参与,小朋友邀请她去玩,她只是拉着妈妈的手,要求妈妈也陪他一起玩,当小朋友的妈妈和奶奶来邀请她玩的时候,小乖非常排斥,情绪激动。当妈妈陪她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她更多的是和妈妈玩,和小朋友基本没有互动,比较黏着妈妈。 随后,妈妈带着小乖去她的好朋友彤彤家里玩,小乖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开心的和好朋友彤彤拥抱,在一起游戏玩耍,没有要求妈妈也必须参与游戏,和好朋友玩的很开心。

?案例分析: ?通过对小乖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孩子与人交往的一个规律: ?1、与家庭成员的交往。爸爸妈妈上班,家里是奶奶爷爷带孩子,奶奶比较内向,不经常带孩子与 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宅在家里的时间比较长。最亲 密的关系是和妈妈的关系,只要妈妈在家里,就只和 妈妈游戏玩耍,不让其他家庭成员靠近。妈妈去上班 后,也能和家庭其他成员愉快相处。 ?2、与小朋友的交往。有自己固定的好朋友,喜欢和好朋友在一起玩耍,交往中自我意识比较强, 如果不合心意会哭闹。对于其他小朋友的交往,不敢 兴趣,不会主动参与。 ?3、与亲戚朋友的交往。比较排斥,遇到不认识的亲戚朋友会躲在妈妈的身后,或者妈妈的怀抱里, 不会对别人的语言有反应,会用闭上眼睛的方法来逃 避。 ?根据小乖与人交往的规律,我发现孩子不愿意与人交往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家庭环境 的影响。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 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的发展起来的。小乖的家

幼儿观察记录解读

关于“幼儿观察记录内容”的解读 整理:周琴 【标准】幼儿走、跑、跳、投、钻、攀爬等基本动作正确、协调;能熟练、规范使用常用的学习、劳动工具及各种材料,具有与年龄相适应的操作技能; 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 【观察要点】 此条标准主要关注的是健康领域幼儿的发展标准,引导教师关注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与年龄相适应的操作技能和生活技能的学习。实施这一目标中教师关键要注意目标、内容和方法与幼儿年龄特点的一致性。 本条标准共有两个方面的动作发展能力。 大肌肉的发展:“幼儿走、跑、跳、投、钻、攀、爬等基本动作正确、协调” 小肌肉的发展:“能熟练、规范使用常用的学习、劳动工具及各种材料,具有与年龄相适应的操作技能;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 评估指标对大小肌肉都有三个层面的要求:第一层是动作正确、规范;第二层是协调、熟练;第三层是“常用”“与年龄特点相适应”“基本的”。“正确”是指姿势正确,掌握基本动作的要领。“与年龄相适应”是指所掌握的技能要求符合年龄特点。所谓“基本的”就是要符合本年龄段大多数幼儿能力水平的能力、技能。 【标准】能听懂和理解简单的语意,愿意与他人交谈,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喜欢阅读,能初步理解图画、符号的意思,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初步感受自然、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观察要点】 本条主要考察幼儿语言和艺术发展的水平。 这一项标准突出了课程的整合性。一是领域的整合,“能听懂和理解简单的语意,愿意与他人交谈,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这里既有语言倾听要求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有思维理解能力的推进,更有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要求。二是目标的整合,“听懂”“愿意”“能清楚地表达”等词的运用和提法,将认知、情感、技能的发展目标进行了整合。教师应结合幼儿教育的其他文件精神,在教育过程中努力将各种因素充分协调,有机整合,共同发挥作用,以实现最大的教育成效。 这一项标准还突出了幼儿的主体性。强调幼儿自己的感受、交流、表现等。“能听懂和理解”、“愿意与他人交谈”、“表达自己的意愿”、“喜欢阅读”、“初步感受”等关键词的运用和表述,强调了幼儿主动获取知识的技能体验,强调了幼儿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认知结构经历的变化,强调了幼儿个体的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激发幼儿的内在动力,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自主选择,注重过程体验,唤醒和发展幼儿的主体意识。听、说、读、画,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要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杜绝拼音教学、数学教学、外语教学等小学化倾向,制定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符合阶段性保教目标、形式生动有趣多样的教育计划并实施。要建立健全教学督导评价制度、优秀课评选制度、教学研究制度,引导教师着力提高幼儿语言和艺术发展的水平。

第八章情绪与情感

第八章情绪与情感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得情绪、情感、,了解情绪、情感的关系、功能与种类,把握挫折产生的缘故及挫折对人心理的积极、消极阻碍,使学生学会如何正确面对挫折、如何进行心理调试。 教学重点:1. 情绪与情感的含义 2. 情绪的种类 3. 挫折 教学难点:1. 情绪、情感的关系 3. 挫折心理与调控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等 课时安排:6 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一)什么是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情绪、情感作为一种主观体验,也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所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在主客体关系中不是任何客观事物都能引起人的情绪、情感体验,只有当它与我们的需要、愿望、观点联系起来的时候,才能引起情绪、情感反映。 (二)情绪与情感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 区别 (1)情绪与生理需要相联系,人与动物共有。情感与社会需要相联系,人所特有。 (2)情绪常用于表达感情的表现形式,具有较大的情形性、短暂性。情感具有稳固性、深刻性 (3)情绪带有更多的冲动性和外显的表现,并伴有机体的变化。情感比较深沉、内隐,始终在意识支配的范畴内进行。 (4)在儿童情感进展中,情绪显现在前,情感表现在后。

2. 联系 (1)人所具有的高级情感可能以鲜亮的爆发形式表现出来,表现为一种情绪。 (2)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由于社会内容的改变而改变了它原始表现形式上升为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能够区分的,它们各自有特定的含义,但这种区分是相对的,在现实具体人身上常常交错在一起,专门难严格区分。 二、情绪、情感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 (一)情绪情感的生理变化 随着情绪情感的发生,有机体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这要紧表现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腺体活动的变化上。这些变化可作为情绪状态变化的客观指标。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呼吸的频率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人安静时平均每分钟呼吸20次,快乐时每分钟呼吸17次,悲伤时每分钟呼吸9次,愤慨时每分钟呼吸40次,惧怕时每分钟呼吸高达64次。心血管系统在不同情绪状态下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人在愉快和中意时,心跳正常,血管舒张;惊恐时,心跳加速加强,血输出量增加,收缩压升高。人在惭愧时面红耳赤,气愤时脸色铁青,确实是由于面部血管的舒张和收缩造成的。消化系统的活动也会随情绪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人在愉快时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会加强,消化系统的功能会提高;人在悲伤时,胃肠蠕动功能下降,消化液分泌减少,造成食欲减退。不同情绪也会引起泪腺、汗腺分泌的改变,如快乐兴奋或悲伤时禁不住流泪;惭愧时汗流满面;惧怕时出一身冷汗。 由于情绪和情感发生时,总要引起一系列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因此情绪和情感与人的健康紧密相关。乐观爽朗、心情舒服能促使各种内脏功能正常运转,增强对疾病的抗击能力,有利于保持身心健康。而不良情绪情感状态,则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使人得病或病情加重。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极度紧张和过分兴奋的情绪对人身心健康十分有害,甚至可危及人的生命。 (二)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 当情绪情感发生时,不仅躯体内部器官有一定变化,而且躯体各部位的动作、姿势也会发生明显变化,这种变化称为表情,即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人的表情极其丰富,要紧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六章 情绪情感和意志

第六章、情绪情感和意志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情绪的特点,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 情感的特点,稳定,持久,深刻 认识和情绪情感的区别。 内容不同,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应。 情绪情感是对客观事物育人的主管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应 反应的形式不同,认识是通过形象和概念反应客观事物 情绪情感是通过态度体验反应客观事物的需要 特点不同,认识过程有随意的性质,情绪情感具有不随意的性质 联系,情绪情感影响着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情绪情感的基础 情绪的外在变现,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言语表情 情绪情感的功能,信号功能,感染功能,调节功能 心境——持久,微弱,弥散 激情——短暂,强烈,爆发(已经发生过) 应激——短暂,强烈,突发事件,高度紧张(正在发生时) 情感的种类——理智感,好奇心,求知欲,热爱真理 道德感,根据道德标准评价一个人的思想言行 美感,审美标准,自然或社会现象在艺术上的表现(直觉性,社 会性,个体性) 情绪产生的理论——詹姆斯和兰格的外周理论 埃农和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 沙赫特的情绪激活归因理论(辛格) 伊扎德的动机分化情绪理论 压力是指有机体在心里或生理上收到威胁是出现的非特异性身心紧张的状态 压力三要素,压力源,认知,反应 适应综合征的三阶段,警觉反应阶段,抗拒阶段,衰竭阶段 压力源主要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 压力防御机制,压抑,否认,置换,文饰,投射,代偿,升华 压力的心理反应,抑郁,焦虑,恐惧,躁狂 焦虑障碍是受不合乎现实或不合乎理性的害怕所困扰的状态 考试焦虑的基本特征是担忧 *健康情绪的培养——培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丰富积极的情绪体验 学会自己接纳和自我欣赏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正确面对和处理负面情绪 意志是人自觉的确立目的,有意识的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也叫意志过程 意志是与随意动作为基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情绪管理)第八章情绪与情感最全版

(情绪管理)第八章情绪与 情感

第八章情绪和情感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情绪、情感、,了解情绪、情感的关系、功能和种类,掌握挫折产生的原因及挫折对人心理的积极、消极影响,使学生学会如何正确面对挫折、如何进行心理调试。 教学重点:1.情绪和情感的含义 2.情绪的种类 3.挫折 教学难点:1.情绪、情感的关系 3.挫折心理和调控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等 课时安排:6 第壹节情绪、情感概述 壹、情绪、情感的概念 (壹)什么是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情绪、情感作为壹种主观体验,也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所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具有壹定需要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在主客体关系中不是任何客观事物都能引起人的情绪、情感体验,只有当它和我们的需要、愿望、观点联系起来的时候,才能引起情绪、情感反映。 (二)情绪和情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1)情绪和生理需要相联系,人和动物共有。情感和社会需要相联系,人所特有。 (2)情绪常用于表达感情的表现形式,具有较大的情景性、短暂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 (3)情绪带有更多的冲动性和外显的表现,且伴有机体的变化。情感比较深沉、内隐,始终在意识支配的范围内进行。 (4)在儿童情感发展中,情绪出当下前,情感表当下后。 2.联系 (1)人所具有的高级情感可能以鲜明的爆发形式表现出来,表现为壹种情绪。 (2)和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由于社会内容的改变而改变了它原始表现形式上升为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能够区分的,它们各自有特定的含义,但这种区分是相对的,在

现实具体人身上常常交织在壹起,很难严格区分。 二、情绪、情感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 (壹)情绪情感的生理变化 随着情绪情感的发生,有机体会产生壹系列的生理变化,这主要表当下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腺体活动的变化上。这些变化可作为情绪状态变化的客观指标。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呼吸的频率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人平静时平均每分钟呼吸20次,高兴时每分钟呼吸17次,悲伤时每分钟呼吸9次,愤怒时每分钟呼吸40次,恐惧时每分钟呼吸高达64次。心血管系统在不同情绪状态下也会发生壹系列变化。人在愉快和满意时,心跳正常,血管舒张;惊恐时,心跳加速加强,血输出量增加,收缩压升高。人在羞愧时面红耳赤,气愤时脸色铁青,就是由于面部血管的舒张和收缩造成的。消化系统的活动也会随情绪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人在愉快时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会加强,消化系统的功能会提高;人在悲伤时,胃肠蠕动功能下降,消化液分泌减少,造成食欲减退。不同情绪也会引起泪腺、汗腺分泌的改变,如高兴激动或悲伤时禁不住流泪;羞愧时汗流满面;恐惧时出壹身冷汗。 由于情绪和情感发生时,总要引起壹系列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所以情绪和情感和人的健康密切相关。乐观开朗、心情舒畅能促使各种内脏功能正常运转,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有利于保持身心健康。而不良情绪情感状态,则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使人得病或病情加重。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极度紧张和过分激动的情绪对人身心健康十分有害,甚至可危及人的生命。 (二)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 当情绪情感发生时,不仅身体内部器官有壹定变化,而且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姿态也会发生明显变化,这种变化称为表情,即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人的表情极其丰富,主要表当下三个方面: 1.面部表情:是指由面部肌肉和五官的变化所表示的情绪状态。如愉快时面肌横伸,面孔较短;不愉快时面肌纵伸,面孔较长。眉也是表现面部表情的主要部位,展眉表示欢欣;皱眉表示愁苦;扬眉表示得意;竖眉表示愤怒;低眉表示慈悲。嘴也参和表情动作,哭和笑是面部表情最明显的表现,哭和笑都离不开嘴的动作。在面部表情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目光的运用。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谓“眉目传情”、“暗送秋波”、“瞠目结舌”、“怒目而视”都是说不同的目光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2.姿态表情:是指借助全身姿态和四肢活动来表达情绪和情感。例如常常用扬头表示高傲;点头表示赞同;摇头表示反对;垂头表示丧气。从全身姿态见,高兴时手舞足蹈;愤怒时暴跳如雷;恐惧时不寒而栗;悔恨时捶胸顿足;惊慌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