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发散思维培养浅谈

合集下载

浅谈学生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学生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学生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形式。

所谓收敛思维即对待一个问题只能按固定逻辑规律寻找其唯一正确答案的思维形式;而发散思维则是对一个问题可通过不同途径寻找多种不同的正确答案的思维形式。

在我们日常教学和学生学业测试中,更多的是培训和考察学生收敛思维的能力。

一个大学毕业生在他十三、四年的学校教育中,将承担近600次测试、测验和考试,习惯的思维方式即只寻找“唯一正确答案”的思想已变得根深蒂固。

“而生活是模棱两可的,有很多正确答案——一切都依赖于你在追寻的东西”(《学习的革命》第165页)。

因此,长期受收敛思维训练的学生会造成思想僵化、生活适应能力差,这便是“应试教育”的特殊产物——“高分低能儿”。

这些学生必然需要在社会中接受重新教育,方能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爱迪生一生拥有1000多项专利并且使电力遍及了世界,华莱士看到制衣业只用羊毛、棉布和丝绸这些基本面料后突发奇想并成功地合成了尼龙,以及中国的八卦与电子计算机二进制的成功结合,都来源于人的发散思维。

其实,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并无优劣可分,正如一个人的两条腿,缺少哪一条都会造成行走的困难。

收敛思维是基础知识的掌握及逻辑推理等的最佳思维方式,而发散思维则是发明创造、文学创作等的最有效的思维方式,一切发散思维都来源于收敛思维而且高于收敛思维。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呢?一、培养学生收敛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首先,学生的博闻强记固然重要,可这只能认识到事物的表面,无法学到根本。

保尔·麦克克里德说:“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

”因为没有问题,就不会有发现和进步。

《礼记,中庸》载:“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就是要求学习的人必须详细地询问。

只有“问”才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重要体现,学生才能从教师处得到正确的答案,才能使学生的思维集于收敛之中并得到潜移默化的训练。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作者:孟凡兴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4年第01期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而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吉尔福认为,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探求答案的思维形式,是衡量创造力的指标。

课堂上,教师往往对学生的回答过早地做出评价,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短,使学生的思维不能向深度扩展,抑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阻碍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与感悟,给学生充分表达自我的时间和机会,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的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下面是我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点探索与尝试,以飨读者:1.巧设情境,激起发散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

"巧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有效地诱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在语文课堂上,我有时用讲故事的形式,有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形式展示实物或图片,有时用鼓励的目光、赞许的语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了他们的发散思维。

例如我在教《院子里的悄悄话》一文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树冠与年轮具有指示方向的作用,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

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投影配上音乐的办法成功地解决了难题,在太阳的普照下,树在一天天地成长,树干也一天天地加粗,一年又一年,南面朝阳的树冠长得茂盛,树冠就大,所以树冠大的一面就是南面。

打出的课件上看出横切面图,南面朝阳的年轮比北面的长得宽,这样一年又一年,南面的年轮间距显得稀疏,而北面的年轮就显得稠密,这样,学生很清楚地明白了年轮指示方向的道理。

直观地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巧妙设疑,开放学生大脑,激活发散思维。

浅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摘要: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知识与掌握技能的一项核心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小学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将对学生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文章作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四个方面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的教学不只限于传授数学知识以及相关的数据技能,更是传授一种数学思维和数学意识的活动。

数学思维能力是一种较为抽象的思维能力,主要表现为人脑通过运用数学符号、语言和数学思想对相关对象进行抽象概括、判断推理以及总结和演绎过程的能力,是学生的一项核心能力,也是在后期学习中一项关键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锻炼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以及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也能为学生将来在数学以及其他学科方面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结合生活现象,培养小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维在教学中,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无论是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还是数学思维的培养过程都具有一定难度。

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大量隐含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的生活现象和事物。

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生动、形象的生活现象和事物结合起来,帮助学生逐步构建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认知过程,从而帮助小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兴趣,进而逐步提升小学生的抽象数学思维能力。

首先,教师应多加利用生活中积累的适合小学生理解的数学经验,多讲讲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的例子,让数学能够从课本慢慢走进生活,使得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变得更加具体,更加生动。

其次,还应该引导小学生多多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增强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最后,应加强引导学生注意多多观察生活以及身边的事物,有意识地理解运用与数学相关的知识,通过自己熟悉的生活现象来锻炼和培养数学思维,并不断将这种思维渗透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

浅谈小学生数学发散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发散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的 求桔子的筐数, , 列式为1÷ 1或1 2 鲁一2 2
÷
{× 1 {) (一 。
2 用 比例 解 : 设 桔 子 的 筐 数 为 , 比 . 可 列
2 9
学教 学参 考 ・
维普资讯
★ 能 力 例 式 :2 =3 4 1: :。
算 式 的 特 征 , 行 发 散 思 维 , 会 产 生 下 面几 种 进 就 2 ) 9 ③ 原 式 =2 5 =9 ; 5X3+2 4=9 ; 原 式 =2 9④ 5
① ② 2 5 + 2 学“ 分数{ 1 时, ” 引导学生分析 , 此算式可编 解 法 : 依 次 相 加 ; 原 式 =( 5+2 ) (4+
长、 面积 等 ; 又如 ,一 条水 渠 , “ 已修 了{ ”可 以 , 知道 : 一 条水 渠 看作 单位 … ’ 还有 { 没 有 将 1, ① 修 ; 已修 的比没 修 的少 总数 的去 , ② ③没 有修 的
是 子 言求 子 筐 , 为2{ 桔 的 , 的 数列 l ; 桔 式 ÷
题、 解决 问题的方 法外 , 要让学 生根据 题 中条 还
件 , 行联 想 , 练 全 面思 考 问题 的能 力 。如 , 进 训 已知 圆 的 半 径 , 想 到 能 求 出 此 圆 的 直 径 、 可 周
是苹果 的 1 {倍 , 求桔子 的筐数 , 列式 为 :
1 l 1; 2 了 x ②把桔 子的筐 数看作 单位… ’ 1, 苹果 的筐 数

份 是 4筐 , 子 有 这 样 的 4份 , 是 4×4=1 桔 就 6
( ) 筐 。
样 的等腰 直角 三角 形 , 可拼 成一 个 什 么样 的
通 过 以 上 多船 的 训 练 , 要 让 学 生 熟 练 掌 既 握一 题 多解 的技 能 , 要让 学生 懂 得多 种 解法 又 的来龙 去脉 , 而增 强思 维 的广 阔性 、 刻 性 、 从 深 灵活性 和独 创性 。 四 、 动 手 多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摘要:随着我国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重点教学目标。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也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对学生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基础教学阶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思维方式习惯至为重要。

尤其是在数学学科教学中,传授学生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拿到开启数学智慧之门的钥匙,这样才能够推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得到更好的发展。

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对数学学习进行思考,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利用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小学生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引言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关注数学知识点的传授,也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为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是朝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因此,教师需要主动结合教学实际,主动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从而在积极的探索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1、小学数学教学思维概述小学数学学习思维主要是借助文字和语言符号来了解数学概念,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但由于小学数学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学生尚未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而是充分考虑了人与事物之间的概念关系。

在充分体现人和事物之间符号关系的同时,展现出数学思维的整体性以及相似性。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总结出面对数学最好的解决方式,引导学生充分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认识数学问题。

2、小学数学教学现状2.1教师教学理念落后当前,一些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关注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数学思维的培养。

教师将数学教学,学生学习,变为考取初中的一个固化思维模式,所有的教学与学习都是为了学生能够考取一个好的初中。

浅谈如何培养民族地区小学生数学的发散性思维

浅谈如何培养民族地区小学生数学的发散性思维

浅谈如何培养民族地区小学生数学的发散性思维作者:陆红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第08期摘要:本文以激发民族地区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民族地区学生的思维为目的,首先理解发散性思维的概念,再通过四阶段即初学阶段,适应阶段,深入阶段和巩固阶段进行阐述,以达到培养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进而提升民族地区小学数学的发散性思维。

关键词:民族地区小学数学思维发散性思维启发培养我是一名民族地区的教师,自07年参加工作之日到现在一直担任小学数学的教学。

在这几年中,我作为一名新教师,积极为上好每一堂数学课不断的充实自己,在教学上遇到的困难积极向优秀老师请教,不断深入民族地区的教学。

学好数学的关键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特别是我们民族地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引导和培养。

一、理解发散性思维的概念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

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

二、如何培养民族地区小学生数学的发散性思维我将通过四阶段来进行阐述1、初学阶段:由于是民族地区,这里的孩子基本上是藏族,是农牧民的子女,他们和我们的语言交流存在很大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让他们听懂数学,学好数学,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呢?我认为,可以从我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比如:在一年级学习数数1、2、3、4、5……的时候,我们不仅要着重于课堂教学,更要注重实际生活。

在偏远的藏族山区,这里的条件并不是很好,对于同学们来说,在自己的家乡见得最多的就是牦牛和帐篷,同学们可以通过这些实际现象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数一数这里的牦牛有多少头,数一数那边的帐篷有多少顶,既形象又深刻。

浅谈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浅谈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教改聚焦2013-10一、发散性思维的含义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发散性思维就是人脑受到某个场景或某个事物的刺激时,与之相关的所有事物场景在头脑中的再现。

发散性能力强的大脑,再现的场景和画面就多一些,否则就少一些。

有些大脑受刺激时相关的情景一个也不能再现,这是闭塞的思维。

发散性对人们解决问题很有帮助。

发散性越强,解决问题的途径就越多,越能选择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发散性思维越强,对人们的创造性思维也越有帮助。

创造性思维会将原有的许多情景重新排列,组合成新的情景,也会创造出新的情景,新的事物,新的格局。

二、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性科学的进步,人类的文明都离不开创造性,而创造性是以发散性思维为基础的。

如,我们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古人运用普通的弓箭,将火药筒绑在箭杆上,运用弓的弹力和火药燃烧时的推力,使箭飞得更远,更具威力,这就是古代的火箭。

现在人们把这种装置改装成神舟一号,神舟九号,从发射卫星、飞船到载人上天,这都是发散性思维的结果。

又如,鲁班在一次伐树中,不小心手被茅草划破流血,他观察茅草的结构后,经过发散性思维发明了锯,等等。

所有的科学发明和创造都是以发散性思维为基础而得到的结果。

只有发散性思维不断求异,不断创新,不断组合,才会有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才会有新鲜事物的出现。

人类社会所有的文明、进步、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发散性思维。

没有它的存在,就没有人类的进化,人类可能还停留在类人猿的时代,更谈不上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发散性思维是人类的一个必要的思维过程。

三、培养发散性思维是教育工作者的重中之重发散性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着不同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等特点。

它要受环境、智力和个性的制约。

在教学中,我们要抓住特点,掌握影响它的因素,努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力。

1.创设有利于发散性思维产生的环境(1)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具有发散性思维的人,常常具有偏离文化常规的倾向,有的想法常被人认为匪夷所思。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发散思维训练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发散思维训练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中的发散思维训练
四『 I I 省 旺苍 县佰 章 小 学校 ( 6 2 8 2 0 0 )卢 泽 军
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坛 , 最 热门的话 题莫过于 如何培 养学 生的创造性思维 , 而且 尤以培 养学生 的发 散思维 能力最 为抢 眼。 当然 , 加强发散思维培 养 , 帮助学 生建立最佳智 能机构 , 充 分 调动发挥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 和独创性 , 这是无可 厚非 的。 但 只 一味求异 , 不 讲究求 佳 , 把发 散思维 完全等 同于创 新思维 , 这是有悖 于发展创新教育初 衷的 。
教者也显得很 会启发学 生 。但仔细 一想 , 这些 结果经 不起 叫在场 的水手们搭人梯 ;找来 许多棍子捆扎 在一起 叫孩 子顺 乐 , 不知 吃过 多少 大兔小 羊 , 就 着 滑下来 ; 放个 氢气球 叫小孩抓 住 ; 更有学 生提 出 , 速调 一架 推敲 。狼不 知走了多少 沟谷涧壑 , 这 一次 “ 马失前蹄 ” 扑进 河里淹死 了? 猎人 早不来晚不 来 , 在 最 直升 飞机把 孩子救下来 ……发言 中 , 学生情绪 高涨 , 教者 与听 现实 生活 中 , 能有 这么多 的巧 合吗 ? 孩 子 者都发 出会心 的微笑 ,认为学生的 创新 思维光 芒在这里 频频 紧要 的关头 出现了 ?
学生创新思维的成功之举 。笔者认为 , 这是大 成问题的 。

他们 觉得生活 中像 狼这样 的坏 人很容 易被打败 ,是不堪 一击
新 思维。
于是, “ 长大 了就处处 碰壁 上 当” ( 钱 钟 书语 ) 。其 实 , 文中 什么是发散思维?这是 一个值得深 思的 问题 。所谓 “ 发 的 , 的 一个 “ 扑” 字, 已经把狼 的狰狞面貌表现 得淋漓 尽致 。 文章 正 散” , 它是一 种为了解决问题 , 按照事物发 展的客观规律 , 沿 着 小羊的死 ” 这一 血淋淋 的事 实来证明像 狼这样 的坏 蛋 各种不同的方向、 不同的途径、 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 去重组眼 是要 用“ 是 多么的骄横跋扈 、 凶狠残暴 。 前的信息和记忆 中的信息 , 并 由此 产生新信息 的思维方式 。 值 当然 , 这并 不是说 语文 教学就不 能进行发 散思维 训练 了 , 得一提的是 , 它只是一种思维 方式 , 不 是思维 的最 终结果 。在 关键是要 把握好尺度 , 掌握 好火候 。也就是既要 求异 , 也 要求 运 用这一思维方式时 , 我 们特 别应注意要 以能解决 问题为 出 佳, 既要鼓励学生发散求异, 也要重视聚合求同。 发点, 要严格 遵循事物 发展 的客观规 律 , 要实 事求是 , 充分考 如前面 例举的两个发 散训练 : 首先 , 应 在发 散后把 学生的 虑 当时当地的客观情况 。 办法与船长 的办法做 个比较 , 从而达 成“ 船 长的 办法在 当时是 前面提到 的《 跳 水》 一文的发 散思维训练 , 在这 里 , 问题的 最 佳的方案 ” 这 一共识 , 进一步 体会到文 章所要表现 的是船 长 关键是如何让身处摇摇晃晃的桅杆上的孩子尽快脱离危险 , 的机智冷静 ;其次,在发散后将学生的愿望与文中的事实对 化险为夷 , 而不是一 味追 求谁的办法特 别 , 谁 的办法更 与众不 比, 心愿 是美 好的 , 事 实是残 酷 的 , 小羊 的死让 我们认 清 了像 同。 试问, 学生例举 的种 种办法 , 真的能让孩子脱 险吗? 再联 系 狼 这样的坏人是 多么 凶残 、 狡猾 。 课文 想想 , 当时情 况那 么危 急 , 谁 的办法救 人更快 更好 ? 恐 怕 作 为一名新 世纪的人 民教 师 , 我们既 要大胆教 研教 改 , 推 只有船长的“ 快! 快跳进水里, 不然我开枪了! ” 这个办法了。 而 陈 出新 , 又要注意教 学务实 , 不追求形 式 。因为教师对 学生 的 那些没有明确 目的 , 没有实事求 是 , 没有 对客观规 律充分认 识 引导过 程 , 是求是 求佳 的过程 , 是不 断求 真求 善求美 的过 程 。 的发散 , 是 毫无价值 的 , 它只是 臆断和 空想 , 只是 形式 上的 创 只有真 正做到 了这 一点 , 学生 的创新思维能 力才会不 断提 高 , 中国有一句话 , 叫“ 万变不离其宗 ” 。意思是 说 , 尽管表 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发散思维培养浅谈
郸城县第三实验小学英语组------滕芳小学阶段是培养发散思维的关键阶段,很多成就斐然的人都是从小学或者幼年时期就养成了很好的发散思维。

比如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再比如爱迪生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都印证着发散思维对做人做事的重要性。

那么什么是发散思维呢?发散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

它的实质就是创新与求异。

小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形式过度,因此要根据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针对性的做出培养规划,这需要各科老师即辅导老师共同协作来完成。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点来促进小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和发展的:
一、例句引导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经常对知识点进行例句引导,让学生自己根据对知识点的掌握进行例句模仿和例句拓展,让学生把对单一知识点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积极表现自己活跃思维,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增强思维活跃性。

二、图片引导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形式多是形象思维,更容易接收图片信息,那么就可以先用图片引起学生兴趣,然后透过图片所蕴藏的信息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或通过不同的途径解决问题。

三、标题引导
现在比较流行的广告或者新闻都喜欢用标题来吸引眼球,这是利用了人的好奇心,那么最有好奇心的就是小学生,通过“标题党”的形式引起小学生的兴趣,然后进行创新思维
的培养。

四、头脑风暴
对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或者小学生比较容易混淆或接受的知识点,我们会组织头脑风暴,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大家积极发言,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方法,在讨论中解决问题,这种方式是培养小学生发散思维的最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英语实际教学中,还有很多方法和实践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还有待大家群策群力,共同总结和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