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黑格尔的象征主义
浅析黑格尔的哲学思想

浅析黑格尔的哲学思想黑格尔是十九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由于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对后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哲学流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人们也常常将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当做是十九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标志。
以下是“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一、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一)坚持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由于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受到柏拉图等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的深刻影响,在对这些优秀的哲学家思想的批判与继承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2]。
黑格尔在其整个的哲学体系中始终坚持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在这一世界观中,他认为“绝对精神”是唯一的永恒存在之物,外界事物的一切变化都与我无关。
这种客观唯心主义是与因我的存在而存在,因我的变化而变化的主观唯心主义是不一样的,认为理性是这个世界的唯一主宰。
(二)辩证法辩证法是黑格尔哲学思想体系中最具价值,同时也是对后世影响最深的一部分内容。
正是在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深刻影响下,马克思等人才开拓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道路,为我们今天的生产、生活和实践指出了前进方向。
黑格尔的辩证法观念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独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需要一个参照物来为我们的发展提供参照,也真是因为有了这个参照,我们才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我们自己。
辩证法理论框架的发展一共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是处于第一阶段的,即人在整个社会现实中占据完全主导的通知地位,科学等技术是受制于人的。
(三)美学思想黑格尔将辩证法的思想贯穿到了他的美学思想当中去,他认为艺术中既包含感性因素,又包含了理性因素,二者之间的完美契合构成了美的艺术。
而黑格尔这里所说的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也就发展为我们现在所说的主观与客观。
黑格尔除了上述这些哲学思想之外,他的思想中还包含法学、自然哲学、逻辑学等重要的思想,这些哲学思想又被相应的领域所继承和进一步的发展,为众多哲学分支奠定了思想基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黑格尔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的重要意义(一)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是黑格尔哲学思想重要的发展者和践行者,从马克思提出的政治经济学思想中就可以很好的体现出黑格尔的哲学思想[3]。
关于黑格尔思想的一些理解

关于黑格尔思想的一些理解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德国近代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政治哲学家。
德国浪漫主义思想的继承者。
黑格尔思想艰深复杂,可谓涉及较广,是哲学领域的典范,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黑格尔曾提到过“世界精神”这个名词,他认为“世界精神”乃是人类理念的总和,因为唯独人类有“精神”可言。
只有这样才能谈及世界精神史的发展。
而这里的世界精神,他认为是人类的生命、思想与文化。
从而黑格尔认为“真理是主观的”,因此他不承认人类理性之外的任何真理的存在。
所有的知识都是人类的知识。
这些从人类的发展史来看有一定的道理,人类一直按照自我的意识来认知这个世界。
所谓真理也只是大多数人对一些暂时合理的行为观念的看法。
其实自我仍局限于一个自我认知的世界。
便如经典物理学与现代物理学的矛盾实际上都是人类理性的认知。
所有的知识也不过是人类定义后才有的。
所以他说真理是主观的,所有的知识都是人类的知识从唯心学的角度来看有一定道理。
在黑格尔之前的哲学体系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试图为人们对世界的知识建立一套永恒的标准。
黑格尔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他认为人类认知的基础代代不同,因此世间并没有“永恒的真理”,没有“永久的理性”。
哲学唯一可以确切掌握的一个定点就是历史。
历史就像一条流动的河,河里的任何一处河水的流动都受到上游河水的涨落与漩涡的影响。
但上游河水的涨落与漩涡又受到你观察之处的岩石与河湾的影响。
思想的历史就像河流,思考方式乃是受到宛如河水般向前推进的传统思潮与当时物质条件的影响。
因此我们无法宣称任何一种思想永远是对的。
只不过就我们处身环境而言可能是正确的。
比如说“地心说”与“日心说”的比较都是人类在不同时期的思考。
黑格尔认为哲学思维亦是如此,我们的理性事实是动态的,是一种过程。
而“真理”就是这个过程。
而在历史这个过程外是没有判断真理的标准的。
所谓的真理只是人类的知识在不断地扩张,我们不能简单从过去的历史中挑出一些思想说它们是错的或对的,我们只能说人类的知识随时间的发展越来越有道理。
黑格尔的艺术观

黑格尔的艺术观黑格尔把人类艺术史分为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浪漫型艺术。
这是一种很有创造性的分类方式,是黑格尔将自己的哲学观、历史观映射在人类艺术发展史上的结果。
(一)黑格尔认为人类艺术的第一个阶段和第一种类型是——象征型。
象征型艺术是艺术的开始,黑格尔称之为“艺术前的艺术”。
在这个历史阶段,艺术的内容和形式还很幼稚。
首先理念本身还不确定,还很含糊,它没有办法给自己找到一个“正确的艺术表达方式”,只能先对付对付。
对付的办法就是先找到一个说的过去的形式,先把自己表达出来再说,这就是“象征”。
最典型的象征型艺术是建筑,尤其是古埃及建筑。
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建筑都是空间体积最大、使用物质材料最多、存在时间最长的。
但我们却并不容易弄清楚它的内涵是什么,比如天坛是圆的,象征着“天圆”,地坛是方的,象征着地方。
象征确实是建筑艺术中通常使用的手法,尤其是那些具有政治性、宗教性、纪念性的建筑,总是会这样去做。
但象征是靠不住的,红色可以象征欢迎(红地毯),也可以象征拒绝(红灯),所以黑格尔说“象征在本质上是双关的或模棱两可的”。
在这个历史阶段,人类刚刚摆脱梦寐状态,精神还没有达到自觉,因此,黑格尔认为,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象征型艺术就要解体,让位于较高类型的艺术。
(二)黑格尔认为人类艺术的第二个阶段和第二种类型是——“古典型艺术”。
古典型艺术的特点是内容与形式的完全统一。
既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内容,在古典艺术这里,内容和完全适合内容的形式达到独立完整的统一。
因此形成一种自由的整体。
最典型的古典艺术是雕塑,尤其是古希腊的人体雕塑。
古希腊的人体雕塑非常完美的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也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在这里稍微讲一下古希腊的雕塑。
在西方文化中,艺术和宗教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
古希腊的宗教是“美和艺术的宗教”(马克思和黑格尔语),它的特点就是“人神合一”,人就是神,神就是人。
人和神的区别,只在于神比人更高大,更完美,更长寿。
黑格尔的悲剧观

黑格尔的悲剧观黑格尔作为德国哲学家,对悲剧有着独特而深入的思考,其悲剧观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内涵。
黑格尔的悲剧观并非只是对悲剧的表面现象做出的描述,而是深入探究悲剧内在的含义和作用。
首先,黑格尔认为悲剧是一种源自于人类存在和人类困境的文化表现形式。
他认为悲剧是人类对生命中的不可逆转的痛苦和矛盾的反思和表达。
通过悲剧,人们能够面对生命的无常和痛苦,并因此能够获得关于生命本质和人类存在的更深入的认识。
其次,黑格尔认为悲剧的核心是冲突和矛盾。
他将悲剧看作是矛盾和对立,是不同价值和利益之间的冲突。
在悲剧中,主人公的内心和外部环境发生了冲突,他们追求自由、自我实现和个体意识的同时,也必须面对传统、规范和集体意识的制约。
这种冲突和矛盾使得悲剧中的主人公陷入无法解决的困境,最终导致悲剧的悲壮结局。
再次,黑格尔认为悲剧是对人类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
在悲剧中,主人公通过自我的实现和个体的自由追求,体验到了自己的力量和价值。
同时,他们也为了实现自我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承受着痛苦和牺牲。
在悲剧的结局中,尽管主人公面对失败和悲伤,但他们的价值和意义仍然被强调和肯定。
最后,黑格尔将悲剧看作是一种教育性的艺术形式。
他认为通过悲剧,观众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挣扎和苦难,思考人类存在的困境和可能的解决之道。
悲剧能够唤起人们的同情和共鸣,启发人们对自身生活和价值观的思考,并通过思考和认识来实现个体和社会的进步。
总之,黑格尔的悲剧观深入探讨了悲剧的本质和作用,将悲剧视为人类存在和困境的反思和表达。
他通过矛盾和冲突、自我实现和个体意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自我的教育性启发来解释和阐述悲剧的内涵和意义。
通过黑格尔的悲剧观,人们可以进一步思考和探究悲剧所蕴含的普世价值和深刻含义。
黑格尔对艺术哲学的影响与解析

黑格尔对艺术哲学的影响与解析在哲学领域中,黑格尔是一个备受推崇的思想家,他对于艺术哲学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
黑格尔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艺术哲学的发展,并为后来的艺术理论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本文将从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黑格尔对艺术哲学的影响与解析。
首先,黑格尔对艺术的定义和价值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他的著作《美学》中,黑格尔将艺术视为“精神的自我表达”,并将其与宗教和哲学并列。
他认为艺术是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形式,通过艺术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精神世界的存在和表达。
这种对艺术的定义和价值观念,对于后来的艺术理论家和艺术家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黑格尔对艺术的分类和演进提出了独特的观点。
他将艺术分为古典艺术、浪漫艺术和象征艺术三个阶段,并认为艺术的发展是一个由具象到抽象的过程。
他认为古典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浪漫艺术则是对自我情感和主观意识的表达,而象征艺术则是对普遍概念和思想的象征性表达。
这种对艺术的分类和演进观念,为后来的艺术史研究和艺术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此外,黑格尔对艺术的审美体验和艺术批评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他认为艺术的审美体验是一种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对艺术作品内在精神的感知和理解。
他强调艺术作品的独特性和独立性,主张通过直观和思辨的方式来理解和评价艺术作品。
这种对艺术的审美体验和批评的观点,为后来的艺术评论和艺术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最后,黑格尔对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他认为艺术是社会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推动力量。
他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和意义,主张艺术与社会的互动和共生。
这种对艺术与社会关系的思考,为后来的艺术社会学和艺术治疗等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实践方法。
综上所述,黑格尔对艺术哲学的影响与解析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
他的定义和价值观念、艺术分类和演进观念、审美体验和批评观点以及艺术与社会关系的思考,都为艺术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研研究生课件——象征主义文论

象征主义文论一、“象征”的由来象征主义的词根是象征(symbol),其希腊语意为“一块木板”(或一种陶器),分成两半,两人各执其一,再见时拼成一块,以示“友爱”的信物。
几经演变,其义变成了“用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概念的习惯代表”。
因此,凡能表达某种观念及事物的符号或物品都叫做“象征”。
而文学中的象征主义的概念,则是指一种艺术表达的倾向或手段:运用未加解释的象征(符号)使读者在头脑里重新创造它们。
二、黑格尔论“象征型艺术”在象征型里,本来应该表现于形象的那种理念本身还是漫无边际的,未受定性的,所以它无法从具体现象中找到受到定性的形式,来完全恰当地表现出这种抽象的普遍的东西。
这种不适合就使得理念越出它的外在形象,不能完全和形象融成一体。
这种理念越出有限事物的形象就形成崇高的一般性格。
在单纯的符号里,意义和它的表现的联系是一种完全任意构成的拼凑。
在艺术里我们所理解的符号就不应这样与意义漠不相关,因为艺术的要义一般就在于意义与形象的联系和密切吻合。
例如狮子象征刚强,狐狸象征狡猾。
但是既然是象征,它也就不能完全和意义相吻合。
因为从一方面看,内容意义和表示它们的形象在某一个特点上固然彼此协调;而从另一方面看,象征的形象还有完全与所象征的普遍意义毫不相干的一些其他性质……例如狮子除刚强以外,狐狸除狡猾之外,都还有其他性质……这番道理也适合于用来象征某种内容意义的事物。
既是具体的事物,它们也具有许多用作象征的性质。
例如刚强用狮子来象征固然顶好,但是用牛或牛角也未尝不可,而从牛那方面看,它也还有可以象征刚强以外的许多其它意义。
至于用来标志神的形象更是无穷无尽的。
从此可知,象征在本质上是双关的或模棱两可的。
三、波德莱尔的文论1857年6月25日,《恶之花》出版,立即遭到各方“正道”的围攻。
最终,法庭判他300法郎罚款,并勒令删除6首“淫诗”。
此判决直至90年后(1949年5月31日)才由法国最高法院宣布撤销。
(一)波德莱尔谈诗(文学)的本质:诗不能等于科学和道德,否则诗就会衰退和死亡,它不以真实为对象,它只以自身为目的。
论黑格尔的悲剧观

论黑格尔的悲剧观黑格尔是德国哲学家,也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他对悲剧有着独特的见解,提出了独特的悲剧观。
本文将以论黑格尔的悲剧观为标题,探讨黑格尔的悲剧观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悲剧。
悲剧是一种古希腊戏剧形式,以英雄的灾难结局为特点。
黑格尔认为,悲剧是一种通过艺术表达人类命运的方式。
他相信,悲剧是一种能够唤起观众共鸣和情感的艺术形式,能够揭示人类存在的本质和命运。
黑格尔的悲剧观强调悲剧中的冲突和矛盾。
他认为,悲剧的核心是人类与命运的斗争。
悲剧英雄通常是在命运的威胁下选择反抗,但最终被命运所击败。
这种冲突和矛盾使悲剧成为一种富有戏剧性和触动人心的艺术形式。
在黑格尔看来,悲剧中的冲突和矛盾反映了人类存在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他认为,人类是自由的存在,但又受限于社会和历史的条件。
悲剧英雄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与社会和历史的力量进行斗争。
然而,他们往往无法逃脱命运的束缚,最终被命运所摧毁。
黑格尔的悲剧观还强调了悲剧的教育意义。
他认为,通过观看悲剧,人们可以认识到人类存在的困境和挣扎。
悲剧可以激发人们的同情心和理解力,使人们更加关注人类的命运和社会问题。
悲剧可以成为一种道德教育和人类思考的媒介,引导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黑格尔的悲剧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悲剧观对于后来的文学、戏剧和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许多作家和艺术家受到黑格尔的悲剧观的启发,创作了许多具有深度和内涵的作品。
他们通过悲剧来探讨人类命运、社会问题和道德伦理等主题。
黑格尔的悲剧观还对哲学和社会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悲剧观强调了人类存在的矛盾和困境,对于现代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许多哲学家和社会学家通过对悲剧的研究和分析,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本质和命运的问题。
黑格尔的悲剧观是对悲剧艺术的一种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
他认为,悲剧是一种能够表达人类命运的艺术形式,能够唤起人们的情感和共鸣。
悲剧中的冲突和矛盾反映了人类存在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文学鉴赏与批评2(象征主义)

概 念 内 涵 基 本 理 论
批 评 原 则
案 例 解 读
2018/5/24 1
一、概念内涵
象征与象征主义
“象征一般是直接呈现于感性关照的一种现成的外 在事物,但对这种事物并不直接就它本身来看,而是就 它所暗示的一种比较普遍的意义来看。”这是一种感性 形态背后有深意的修辞。(太阳、月亮、石头……)
2018/5/24
第 二 章 象 征 主 义 基 本 理 论 /
10
/
自然是座庙宇,那里活的柱子 有时说出了模模糊糊的话音; 人从那里过,穿越象征的森林, 森林用熟识的目光将他注视。
应和
波德莱尔
如同悠长的回声遥遥地汇合 在一个混沌深邃的统一体中 广大浩漫好像黑夜连着光明—— 芳香、颜色和声音在相互应和。
有的芳香新鲜若儿童的肌肤, 柔和如双簧管,青翠如绿草场, ——别的则朽腐、浓郁,涵盖了万物。 像无极无限的东西四散飞扬, 如同龙涎香、麝香、安息香、乳香 那样歌唱精神与感觉的激昂。
2018/5/24
11
三、批评方法p29
(一)因“象”见“意”,关注隐喻 景物暗示着隐秘幽微的内心。
第 二 章
象 (二)把握大致情调,引发相关联想 征 主 没有确切的意义分析。象征本身就是难以言传的。 义
作为文学修辞的写实、浪漫和象征几乎是一直并存 的。但作为自觉的有影响力的文学思潮,大致经历了现 实主义(客观呈现)——浪漫主义(主观抒发)——象 征主义(想象回味)的发展脉络。 象征,开掘的是生命无尽的潜能。
2018/5/24
第 二 章 象 征 主 义 基 本 理 论 /
2
/
二、基本理论
(一) 西方象征主义的主要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黑格尔的象征主义作者:梁健晟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6年第03期内容摘要:黑格尔把美定义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由于美是随着理念的不断变化而发展的,在历史上,美的发展就形成了不同的艺术类型: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艺术。
本文对原始的象征型艺术进行论述。
关键词:黑格尔美学象征型艺术黑格尔的艺术哲学总的来说由三个部分组成:艺术理念的阐释、艺术的各种类型、各种艺术部门的分类。
在其《美学》第二卷中根据精神性的内容与感性形式之间的关系集中阐述了其艺术类型说。
一.艺术发展的三种类型他把美定义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而绝对理念和感性显现的关系又可概述为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对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他指出“内容本身产生了与它相应的表现形式。
因为在艺术里像一切人类工作里一样,其决定作用的总是内容意义。
”[1]也即,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要符合内容的发展,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好的艺术需要恰当的形式加以表现,更需要饱满的内容情感充实主题,一部优秀的艺术品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但在艺术史发展过程中,理念内容与感性的物质形式并不总是平衡的,也正是在这二者的碰撞发展中形成了各种特殊的艺术类型。
在艺术发展的各个阶段中,“象征型艺术在探索内在意义与外在形象的完满的统一,古典型艺术在把具有实体内容的个性表现为感性关照的对象之中,找到了这种统一,而浪漫型艺术在突出精神之中又越出了这种统一。
”[2]这三种艺术反映了理念与形象相互融合的不同阶段。
艺术的发展,有着物质因素下降,精神因素上升的趋势。
在象征型艺术中感性形式溢出物质内容,古典型艺术中感性形式与物质内容趋向平衡,浪漫型艺术中物质内容溢出感性形式,二者之间的此消彼长,最终趋向为精神的胜利。
二.什么是象征型艺术象征,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由来已久,但把象征归纳为一种艺术类型或者艺术发展的一个阶段,黑格尔算是首创。
象征型艺术,是艺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最初时期,它属于原始艺术的美。
此阶段的理念处于萌芽时期,由于自身的不稳定而使得对自我的认识不足,其相应的形式也含糊不清。
黑格尔认为,象征可以分为“意义”与“意义的表现”[3],而其二者的关系象征型分为三种:“象征作为符号”、“形象和形式之间部分的协调”、“象征和意义之间部分的不协调”。
黑格尔认为,“象征首先是一种符号。
不过在单纯的符号里,意义和它的表现的联系是一种完全任意构成的拼凑。
这里的表现,即感性事物或形象,很少让人只就它本身来看,而更多使人想起一种本来外在于它的内容意义。
”[4]换句话说,作为符号的象征已经不仅仅只是对其自身进行阐释,更涉及到象征物之外的理解。
比如,马路上的红绿灯不仅起到交通指示的作用,还告诉人们遵守日常行为规范。
在艺术领域中,符号与意义是紧密联系的。
在其第二、第三种情形,也即“形象和意义之间部分的协调”与“形象和意义之间部分的不协调”中,前一种较好理解。
感性形象有时与意义本身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象征作为一种符号,不仅表示其本身的意义,更暗示着普遍性的意义。
如狗代表忠诚、狐狸代表精明、狡猾。
与此同时,在象征中也有符号与意义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形象符号本身可能包含着丰富的意蕴,而同一意蕴又可通过不同的形象表现出来,这也就造成了“形象和意义之间部分的不协调”。
所以“象征在本质上是双关的或模棱两可的”,具有暧昧性。
同样是龙,在东方代表着神圣、崇高之物,而在西方却给人们带来妖邪之感。
又如,一块普通的石头,在商人眼里会看到它的经济价值,在化学家眼里会想到它的化学成分,在艺术家眼里会看到其中的美,而在普通人眼里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形象所阐释的意义并不是一致的,具有多样性。
象征总是不能恰如其分地展现出意义与形象的全部关系,无法避免存在一定的暧昧性。
三.象征型艺术的发展阶段1.不自觉的象征方式象征型艺术作为艺术类型的最初形式,也是有其发展的过程。
在象征型艺术中感性形象与理念意义的矛盾发展构成了象征型艺术的不同发展阶段。
“一切象征型艺术都可以看做对内容意义和形象的互不适应所进行的继续不断的斗争,而象征型艺术的不同阶段并不是不同种类,而只是这同一矛盾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方式。
”[5]在象征型艺术的发展过程中,黑格尔把其分为三个阶段:不自觉的象征方式、崇高的象征方式、自觉的象征方式。
在这一艺术发展阶段中,宗教哲学与艺术的起源有着一定的关系。
黑格尔在谈到象征型艺术的最初发展阶段时,提到了古波斯教、印度教、埃及宗教、基督教等与艺术的关系。
古波斯教——不自觉的象征。
不自觉的象征是象征艺术的开端,“它只是作为精神意义的绝对和还未与绝对割裂的感性存在这两者之间的一种自然形象中的直接的实体性的统一。
”[6]这种形象还未经艺术加工,把象征看成是意义与形象的直接统一。
古波斯教的突出特征就是把自然物与精神意义直接统一起来,“把自然界的光,即发光的太阳、星辰和火,看成绝对或神”,而把光明的反面——黑暗,看作是“污浊、祸害、恶、毁灭和死亡”[7],没有把自然之光与绝对或神自身区分开来,而把两者直接统一起来,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象征。
印度教——幻想的象征。
这时候,意义与形象的直接统一分裂了,人们用想象的方式把分裂的双方联系起来。
印度教用“感性、漫无边际性与人格化的活动”[8]进行表现。
这种表现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通过想象把包含着丰富意蕴的神的套入到个别的感性事物中。
例如在《罗摩衍那》史诗里,把猴子、牡牛尊称为神;或者把现实中粗俗的事物,如生殖器,看成最神圣的东西。
但这也不是真正的象征。
第二种方式是追求形象的“漫无边际性”,为“使普遍性体现于感性形象,这些形象就被扩大成为光怪陆离的庞然大物。
”[9],他们用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实物的普遍性寓于庞然大物中,或者“用倍数同一定性或因素”来表现神。
例如在剧本《沙恭达罗》中,刚开始看到的是一个温柔芬芳的世界,转眼间又变成了不可捉摸的“因陀罗”的云霄世界之外。
第三种方式是人格化。
赋予了日月山河以人的思想情感,但把人与自然生搬硬套地混合,最后得不偿失。
埃及教——真正的象征。
这种象征方式中意义与形象的统一,是包含着对立的一面并在想象的空间中完成统一。
我们以古埃及的金字塔为例。
黑格尔认为,古埃及人对理念的认识比较模糊,还不能用清晰的方式去表达神、死亡等抽象化的理念。
当古埃及人要表达这些理念时,他们要借助艺术作品的外观去暗示所要表达的模糊性理念。
古埃及的法老也即当时的国王,他们是太阳神和尼罗河神的化身,无论他们的生死,都是人间或阴间的统治者。
他们相信,只要肉体能够完整保留下来,人就能够复活,也就能够继续统治世界。
所以把尸体制成“木乃伊”,为了能更好地保存尸体,又建造了更为庞大的金字塔,以象征灵魂的不朽。
金字塔的存在象征着精神摆脱物质的枷锁而不断延续。
古波斯教的意义与形象的直接统一是象征型艺术的最初形式;印度教用幻想方式来把意义与形象的分裂又统一了起来,但这样的统一使用幻想的方式,难免带有“离奇幻想、挣扎酝酿一级颠倒错乱的拼凑”[10]的不足;古埃及宗教作为完整的象征,具有其进步意义。
但是在不自觉的象征阶段中,意义与形象只是在某一方面上获得统一,此时的象征不免存在着暧昧、模糊的意味。
2.象征艺术发展的后两个阶段由于象征型艺术内部存在着不协调,有限的形象已经不能表达出绝对的理念时,于是“崇高的象征”产生了。
“真正的崇高,就必须把被创造的世界看作有限的、受局限的,不是独立自足的,因而只是为现实神的光荣而存在的。
”[11]由于形象无法用充分的肯定的方式去表现庞大的意义,从而产生自卑感,用自身的渺小来烘托出事物的伟大。
崇高的象征方式是用有限的形象表达无限的意义。
象征型艺术发展的最后阶段,由于“诗人的主体性”[12]参与其中,并运用其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把意义内容和形象表达的联系认识得较为清晰,透过一种不自觉的比喻来完成。
同时黑格尔认为,这种比喻无法走到更高的阶段,其没有真正象征的深奥,也没有崇高的震撼,只能让位于平凡的意识。
总而言之,在黑格尔看来,象征型艺术是艺术发展过程中意义内涵与表现形式没有达到完全融合的状态。
而这一状态,正表达了早期人们对美的追求。
但无论是不自觉的象征阶段、崇高的象征阶段还是自觉的象征阶段,形象与意义之间还存在着分裂,仍带有朦胧、暧昧、模糊的色彩。
参考文献1.《黑格尔美学论稿》,陈望衡、李丕显,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122.《黑格尔美学论稿》,朱立元,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7注释[1]黑格尔.美学第二卷[M].商务印书馆,1979年.358页.[2]黑格尔.美学第二卷[M].商务印书馆,1979年.142页.[3]黑格尔.美学第二卷[M].商务印书馆,1979年.10页.[4]黑格尔.美学第二卷[M].商务印书馆,1979年.10页.[5]黑格尔.美学第二卷[M].商务印书馆,1979年.26页.[6]何林军.意义与超越——西方象征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4.98页.[7]黑格尔.美学第二卷[M].商务印书馆,1979年.35-36页.[8]黑格尔.美学第二卷[M].商务印书馆,1979年.48页.[9]黑格尔.美学第二卷[M].商务印书馆,1979年.50页.[10]黑格尔.美学第二卷[M].商务印书馆,1979年.28页.[11]黑格尔.美学第二卷[M].商务印书馆,1979年.95页.[12]黑格尔.美学第二卷[M].商务印书馆,1979年.99页.(作者介绍:梁健晟,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