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山东省关于加快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全面提升现代水网综合效益的意见(2023)

山东省关于加快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全面提升现代水网综合效益的意见2023年8月,我省被水利部确定为黄河流域唯一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加快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全面提升现代水网综合效益,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水网+”行动,构筑水安全保障网、水民生服务网、水生态保护网,建设水美乡村示范带、内河航运示范带、文旅融合示范带、绿色发展示范带,推动形成“三网四带”总体格局,提升现代水网综合效益,为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提供有力支撑。
到2025年,省级水网覆盖范围达到88%以上,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任务基本完成。
水安全保障更加坚实,重点防洪保护区、重要河段达到规划防洪标准,5级及以上河湖堤防达标率达到77%以上;水民生服务能力全面增强,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比2023年下降16驰,城乡供水一体化率达到90%;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不低于69.9%,城市和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部清零;水网融合拓展领域日益宽泛,四个示范带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水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绿色发展新业态逐步形成。
二、聚力“水网+防洪安全”,筑牢水安全保障网1加快控制性枢纽工程建设。
围绕“一轴三环、七纵九横、两湖多库”总体架构,加快实施一批控制性枢纽工程。
论证实施东平湖蓄滞洪区综合治理工程,加高加固金山坝,实现老湖区分区运用。
加快青岛官路、烟台老岚、临沂双垠等水库建设,加快推进济南太平、威海长会口、聊城大沙河等14座大中型水库及南四湖退坪还湖等工程前期论证。
「浅析济南市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劣势与基本思路」

浅析济南市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劣势与基本思路摘要:关键词:济南,是山东省的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也是国家批准的沿海开放城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下辖历下、市中、槐荫、天桥、历城、长清6个区,平阴、济阳、商河3个县和章丘市,总面积8177平方公里,人口597. 4万,其中市区面积3257平方公里,市区人口320。
是“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和“全国投资硬环境40优”的城市之一。
济南地处齐鲁文化中心,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它素有“齐鲁雄都,海佑名城”之称,其文化可追溯到八、九千年前,先后经历了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时期,自商代起进入人类文明社会。
区域内新有石器时代的遗址城子崖,有先于秦长城的齐长城,有现在中国最古老的地面房屋建筑汉代孝堂山郭氏墓,单层古塔四门塔,有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宋代彩塑罗汉等。
济南山灵水秀,人才辈出,历代文人墨客多聚于此,唐代著名诗人曾在这里写下了“济南名士多”的佳句。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济南姑娘,我对济南的感情可谓是一往情深,不论是对她的人文还是自然我都是如痴如醉般的喜欢,而济南最让人心动的莫过于她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景色了,这句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济南的景致特点:红绿相应,山水辉映,多么撩人的美景。
济南的旅游资源总体上呈现出以市区(特别是古城区)为中心、东、西、南扇面展开的特征,旅游资源的最精华是古城区,其次是东部(属章丘市)、西部(属长清区、平阴县)、南部(属历城区)。
一、济南旅游开发的优势(一)济南的泉济南地形复杂,南面与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清单的泰山毗邻,北与被称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相依。
济南地处中纬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春季干燥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严寒干燥,四季分明。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济南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
济南素有“世界泉水之都”的美誉,是举世无双的天然岩溶泉水博物馆,泉水之多,流量之大,景色之美,天下独一无二,名泉就有七十二之多,这其中就有被称为“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还有金线泉、黑虎泉、五龙潭、漱玉泉、珍珠泉……更不用说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小泉,据统计全市一共遍布着700多处天然泉涌,众多清冽甘美的泉水从城市当中涌出,汇为河流、湖泊。
青州市地下水资源评价与超采控制

青州市地下水资源评价与超采控制李有成;王金和;张成军【摘要】通过对水循环中能够得到逐年恢复,与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有直接联系的浅层地下水水资源的评价。
利用实例进行了区域超采量计算,提出计算时要尽量避免统计误差及动态变化误差,力求准确反映计算区域地下水超采状况,以便制定科学合理的超采控制措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期刊名称】《山东水利》【年(卷),期】2011(000)007【总页数】2页(P55-56)【关键词】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超采控制【作者】李有成;王金和;张成军【作者单位】青州市水利局,山东青州262500;青州市水利局,山东青州262500;青州市水利局,山东青州262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3.4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目的是为制定区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远景规划,实施科学管理,为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地下水资源量的数据和可开采资源的理论依据。
1 概述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包括地下水补给资源量、可开采资源量的评估及现状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补给资源量是地下水资源总量中可以再生的部分,也是地下水系统长期稳定提供的最大水量。
所以,从水量平衡、补偿更新的角度来考察,多年平均补给资源量可视作永续稳定开采量的最大值,即最大可开采资源量。
显然,这个水量未考虑环境和其他方面的约束条件。
也就是说补给资源量主要是从水量保证程度的角度,对地下水系统最大可能的水量支付能力的一种估计,这种评估结果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可开采资源量。
决定可开采资源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地下水系统的供水功能(包括地下水资源的数量,分布埋藏条件)及采水技术能力都是重要的因素。
除此之外,能够开采的水量并非都是允许的,开采强度过大会引发明显的环境负效应,如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及生态退化。
地下水资源的可开采量是从充分利用地下水的角度提出的。
是指在满足一定限制条件约束下,能够而且允许从地下水系统中取出的最大水量的多年平均值。
环境改善5why分析案例

环境改善5why分析案例5个Why分析又称5问法,最初由丰田公司提出并在丰田公司广泛采用,因此也被称为丰田5问法。
5个Why报告在日系企业利用的很多,其首创是丰田公司的大野奈一,来源于一次新闻发布会,有人问,丰田公司的汽车质量怎么会这么好?他回答说:我碰到问题至少要问5个为什么。
天野耐一总是爱在车间走来走去,停下来向工人发问。
他反复地就一个问题,问"为什么”,直到回答令他满意,被他问到的人也心里明白为止一一这就是后来著名的“五个为什么”。
5问法的关键所在为:鼓励解决问题的人要努力避开主观或自负的假设和逻辑陷阱,从结果着手,沿着因果关系链条,顺藤摸瓜,穿越不同的抽象层面,直至找出原有问题的根本原因。
(一)再生水循环利用工程。
在张僧河新建橡胶坝16座,提水泵站21座,利用巨淀湖调蓄下泄再生水。
加大电力、化工、造纸等用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力度,提高再生水循环利用水平。
到2022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成80%以上。
加大城镇再生水循环利用根基设施创办力度,城市新区创办规划要纳入再生水循环利用根基设施创办内容。
(二)生态修复与养护工程。
1、投资21.4亿元,实施4项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进一步截留和降解入河污染物,恢复和巩固小清河流域水体自然净化功能。
2、2022年底前,投资2.9亿元,完成小清河(段)湿地养护工程,实施河口、湖滩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增加河道水面,恢复沿河植被和水生物生长,巩固河道自然净化才能。
3、投资1.1亿元元,实施2个水系生态林带创办工程。
(三)防洪、调水工程。
投资6.4亿元,实施小清河干流河道扩挖筑堤工程和分洪道开挖复堤工程,提高干流及分洪道防洪标准,使小清河全线洪水设防标准不低于50年一遇,养护两岸地区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好。
(四)生态旅游工程。
投资12.5亿元,实施2项生态旅游创办工程。
科学编制小清河流域生态旅游度假区开发规划,以旅游带动沿线相关产业协调进展,促进服务业拓宽领域、扩大规模、提升层次。
济南小清河简介

济南小清河简介
小清河是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南市的一条小型河流,也是济南市内重要的自然水道之一。
以下是对小清河的简介:
1.地理位置:小清河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的中心城区,是济南市区内重要的水道之一。
2.源头:小清河发源于济南市区的趵突泉附近,趵突泉是中国四大名泉之一,因此小清河的水质也相对清澈。
3.流经区域:小清河穿过济南市区,沿途经过了许多著名的景点和区域,如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等。
它在城区内分为南北两支,南支流经历城中区,北支经历历下区,最后在历城区汇合,最终流入黄河。
4.旅游景点:小清河沿岸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公园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5.城市文化:小清河在济南市的历史和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济南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因其丰富的泉水资源而被誉为“泉城”,而小清河作为其中的重要水道,也成为了济南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城市发展和环境污染等原因,小清河的水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需要加强保护和治理工作,以保持其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
1/ 1。
(环境管理)济南市水环境综合开发与利用探究活动研究报告

济南市水环境综合开发与利用探究活动研究报告活动名称:济南市水环境综合开发与利用探究活动活动成员:辅导教师:辅导机构:山东省济南第三中学目录第一章济南市水环境综合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导论 (3)(一)研究问题的提出与确立 (4)(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4)1. 研究的目的 (4)2.研究的意义 (4)(三)研究方法 (4)1.查阅参考文献 (4)2. 实地考察 (4)3. 访谈 (5)(四)我们关于济南水环境研究的工作记录与研究计划 (6)(五)研究的体会与创新 (8)1.研究的体会 (8)2.我们课题组成员提出的创意概述 (8)3. 研究成果的展示 (14)第二章济南市水环境的现状与统计调研 (14)(一)济南水系的概述 (14)1.黄河 (15)2.小清河 (16)3.地下水系统(包含护城河) (16)(二)济南城区湖泊及水库 (16)1.济南城区天然湖泊概述 (16)2.市区内主要水库相关情况统计 (17)3.市区主要商用湖泊水域 (18)(三)济南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情况调查 (19)第三章济南市水环境的综合开发与利用的探索 (20)(一)济南景观水系的开发与利用 (21)1.济南景观航运水系的开发概述 (21)2.小清河水系的综合开发 (22)(1)金牛公园可建成济南市的水上乐园 (24)(2)工商河水系环游与水上商业街 (24)(3)标山、凤凰山建造人工大瀑布 (26)3.黄河航运的开发 (26)4.济南南部山区水环境综合开发 (27)(二)济南湖泊的利用与泉水浴场的开发 (28)1.济南泉水公园的开发 (28)2. 构建全国最大的泉水浴场 (29)3. 济南水库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31)4. 济西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32)(三)济南泉水文化产业的开发 (33)(四)济南排水系统的构建 (34)(五)泉水石上流——泉水的保护与开发 (37)1.济南市用水与管理现状 (37)2.济南水处理现状 (37)3.水处理的规划 (38)4.水质保护全面措施 (39)第四章国内外其它城市和地区关于水环境开发的成功借鉴 (42)(一)国内外湿地保护与开发 (43)(二)国内外排污处理 (44)(三)国外防洪排涝 (46)(四)沿河景观开发 (48)附录1:节水保泉倡议书 (50)附录2:济南市水环境开发与利用 (52)附录3:小清河的截污治污规划图 (54)第一章济南水环境开发与利用研究导论(一)研究问题的提出与确立济南素有“泉城”的美称,她集“山、泉、湖、河、城”于一体,兼具江北城市的大气与江南城市的灵秀。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滨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滨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0.31•【字号】鲁政字〔2023〕201号•【施行日期】2023.10.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滨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鲁政字〔2023〕201号滨州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呈请批准〈滨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滨政呈〔2023〕27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滨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滨州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环渤海南岸智能制造基地、富有北方水网特色的乐居品质城市。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滨州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74.6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509.60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478.00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885.06平方千米以内。
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16.50亿立方米;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上级下达任务,其中2025年不低于8%。
除国家重大项目外,全面禁止围填海;严格无居民海岛管理。
落实蓝线、绿线、黄线、紫线、历史文化保护线、防灾减灾等各类控制线,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山东小清河工程治理方案探讨

山东小清河工程治理方案探讨
孙新收;时昀;纪瑶
【期刊名称】《中国水利》
【年(卷),期】2015(000)020
【摘要】通过研究小清河治理规划方案,分析工程实施和调度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工程现状,在重点解决除涝问题基础上,统筹考虑对已建工程的影响,提出向分洪道内搬移中堤、扩大干流中游河道断面的治理方案建议,优化洪水调度预案,保证满足沿河排涝、供水需求.
【总页数】4页(P38-40,44)
【作者】孙新收;时昀;纪瑶
【作者单位】山东省小清河管理局,250014,济南;山东省小清河管理局,250014,济南;山东省小清河管理局,250014,济南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87;C931
【相关文献】
1.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我省贯彻实施《山东省小清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情况的报告 [J], ;
2.山东省人大城乡建设与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关于检查《山东省小清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 [J], ;
3.山东小清河分洪道治理方案探讨 [J], 孙新收;张玉文;时昀
4.关于《〈山东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等十四件地方性法规修正案(草案)和
提请废止〈山东省小清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三件地方性法规(草案)》的说明——2018年1月22日在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上 [J], 孟富强;
5.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山东省小清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三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 [J],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摘要山东小清河流域历史悠久,文化、生态等资源丰富,曾是山东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区域,后因污染严重阻碍了该区域的发展。
近年来,山东省政府加大了对小清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本文依托综合治理机遇,挖掘沿河历史文化内涵,依托自然、乡村、生态等资源,以山东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开发为研究核心,在总结国内外流域旅游理论研究和典型流域旅游资源开发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深入探讨本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构想,并得出相关结论。
论文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阐述了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重点分析了国内外流域旅游理论研究和典型流域旅游的资源开发现状,并总结启示,为本论文提供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成功经验。
论文的基础分析,包括山东小清河流域的资源背景概况、资源类型与评价,以及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分析、分区开发构想、支持保障体系。
总结全文的研宄,归纳总结出论文的主要结论: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开发研宄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小清河流域开发必须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与维护以及特色文化的发掘;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开发的实质是打造“小清河流域的大旅游区”;恰当的幵发模式、合理的空间布局、准确的产品定位以及科学的开发策略等是小清河流域旅游成功开发的基本保障。
本文通过对典型流域旅游幵发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小清河流域幵发构想,完善了流域旅游开发的理论体系,同时对当地旅游开发具有指导意义,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目录摘要第1章绪论1.1选题背景及意义1.1.1选题背景1.1.2研究意义1.2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1.2.1研宄思路1.2.2主要内容1.2.3主要创新点第2章国内外相关研宄综述2.1国外相关研宄综述2.2国内相关研宂综述第3章国内外河流旅游开发经验3.1国外河流旅游开发3.1.1亚马逊河旅游开发3.1.2莱茵河旅游幵发3.1.3塞纳河旅游开发3.2国内河流旅游开发3.2.1长江旅游开发3.2.2黄河旅游开发3.2.3珠江旅游幵发3.2.4松花江旅游开发3.3流域旅游开发示第4章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概况及开发现状4.1旅游资源概况4.1.1区域概况4.1.2旅游资源概况4.1.3旅游资源类型4.2旅游资源开发现状4.2.1开发现状4.2.2开发存在问题第5章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分析5.1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评价5.1.1旅游资源总体评价5.1.2旅游资源等级评价5.2小清河旅游资源开发SWOT分析5.2.1优势(S-strength)5.2.2劣势(W-weakness)5.2.3机会(O-opportunity)5.2.4威肋‘(T-threats)5.3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开发定位5.4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开发目标5.5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开发原则5.5.1文化本土化5.5,2产品差异化5.5.3布局均衡化5.5.4产业联动化5.5.5发展持续化第6章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分区开发构想6.1小清河黄金旅游带6.2济南滨河新城旅游区6.3章丘白云湖乡村旅游区6.4邹平历史文化旅游区6.5高青温泉养生度假区6.6马踏湖湿地旅游区6.7孙子文化与红色旅游区6.8青州乡村旅游区6.9寿光入海口生态休闲区第7章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开发支持保障体系7.1创新旅游管理体制7.1.1成立小清河流域旅游发展委员会7.1.2组建小清河流域旅游联盟7.2推进旅游信息系统建设7.2.1旅游信息咨询中心7.2.2旅游公众商务平台7.2.3电子化终端设施7.3加强旅游人力资源建设7.3.1旅游人力资源素质要求7.3.2旅游人才培训机制7.3.3旅游专业教育7.4加大金融保障力度7.4.1设立小清河流域旅游发展基金7.4.2拓宽资金融资渠道7.4.3资本积累机制第8章结束语参考文献第1章绪论1.1选题背景及意义1.1.1选题背景流域是不同地理单位以河流为纽带连接在一起的自然和经济联合体。
流域内资源有许多共性,其资源基础、文化内涵、交通连接及区域内人们的沟通等优势条件,使得许多流域成为发达的经济发展区域,这也成全球区域经济发展的常态,甚至有的流域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比如,古代的四大文明古国均诞生于四大流域,现今欧洲的莱茵河流域、塞纳河流域、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国内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都是发达的经济圈。
由于流域地区具有丰富自然、文化资源,发达的水上交通,具有相通的民族、语言、文化等,使得流域旅游具有高度相关性,流域地区往往旅游业非常繁荣,或者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我国的广西泛北部湾流域、泛珠江流域等日益成为旅游热点地区。
由此可以预见,流域旅游经济圈也必将是未来旅游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相对于国外流域旅游较为成熟的发展,目前国内流域旅游开发仍处于较为初级阶段。
伴随着我国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大趋势,流域旅游也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加快流域旅游开发也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山东小清河流域历史悠久,文化、生态等资源丰富,曾是山东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区域,后因污染严重阻碍了该区域的发展。
近年来,山东省政府加大了对小清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本文依托综合治理机遇,挖掘沿河历史文化内涵,依托自然、乡村、生态等资源,以山东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开发为研究核心,在总结国内外流域旅游理论研究和典型流域旅游资源开发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深入探讨本区的旅游资源幵发构想,并得出相关结论。
1.1.2研究意义1.从学术研究上,进一步丰富了流域旅游理论研究内容目前国内外对于流域旅游研宄比较少,主要研宄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于流域环境保护和生态改善的开发研究,其次是对于流域文化旅游的开发管理研究,再就是对流域旅游开发模式方面的研究。
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流域旅游研究理论和典型流域的旅游开发模式,在对小清河流域的旅游发展状况深入研究基础上,提出小清河流域旅游开发的战略构想,此项研究不仅对小清河流域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更丰富了流域旅游理论研究和开发实践价值。
2.从开发价值上看,有利于促进流域地区经济发展小清河流域内产业发展不均衡,相对于一、二产业发展,该区域第三产业发展较弱。
通过对小清河流域的旅游开发研究,不仅能更加促进小清河流域各个地区的能源、交通、邮电、轻工业、农业、建筑业等一、二产业的发展,更能够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劳动就业机会,有利于引进外来资金,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是推进小清河流域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项战略选择。
3.从全省区域旅游结构看,有利于山东省旅游产业均衡发展在山东省区域旅游结构中,小清河流域的旅游开发必将会成为山东省北部旅游发展的重要区域,成为推动山东省旅游产品转型的新的试验区,成为山东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因此,小清河流域旅游开发的理论和实证的研宄,必将促进山东省旅游产业更加均衡发展,有利于丰富山东省旅游产品类型,增加山东省旅游资源的品味,推动山东省旅游业全面升级发展。
1.2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1.2.1研究思路本文借鉴国内外典型流域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实践经验,对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开发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深入分析旅游资源特点及开发条件,整合并提升旅游资源内涵,提出小清河流域的旅游资源开发构想。
1.2.2主要内容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开发。
通过对国内外流域旅游研宄现状和典型流域旅游开发情况进行分析,并运用相关学科理论及方法进行研究,进而得出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幵发的总体思路,提出具体的开发构想及策略建议。
1.2.3主要创新点本文主要创新点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目前流域旅游资源理论以及开发实践经验的研究,对流域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进行进一步总结概括;二是总结、分析和评价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的状况和开发现状,并对其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进行探讨,从而给出其旅游资源开发策略和保障措施。
三是结合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以及发展思路,提出“一带八区”的总体布局。
第2章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2.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国外对于流域旅游开发的研宄,多集中于城市滨水地区旅游幵发的理论研宄。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相继设立了研究机构,召开了滨水地区开发的研讨会议,许多大学也开设了相关学科研究相应的滨水地区开发问题。
1988年,霍依尔等出版了滨水地区研究着作《滨水空间更新》,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滨水地区比较专业的研宄着作,该部着作全面分析了全球滨水空间的开发情况;1993年,威尼斯“全球水上城市中心”出版了《城市滨水空间一一水上城市开发的全新领域》一书,该书被称为“滨水空间规划师言论芸萃”?.1994年,Waterfront Center 编写了《WaterfrontsCities Reclaim Their Edge》(滨水地区一一城市边缘再幵发),该书是第一本全面介绍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城市滨水地区再开发实践的起源与发展现状的着作气1996年,“滨水空间中心”主编了被称为“滨水区形体规划师的宝典”的《全球城市滨水区开发的成功实例》;1995年日本土木学会编写了《水边?景观设计》,这本书侧重于研宄滨水区景观不同要素之间的设计方法与构成关系;该学会2002年又编写了《滨水景观设计》,该书以滨河景观为研究对象,结合实例分析了河流景观的规划、构成、植被的设计以及城市河流景观的构成等现象气美国的《ParkAnd Site Inarming》一书详细介绍了美国滨水公园的设计案例,i全释了亲水理念在滨水公园设计上的应用?.纵观国外对流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多是注重对水体资源的开发利用,比如俄罗斯科尔达国家公园的建设,以水体和山村景观为主;曰本、英国、匈牙利、等非常注重水体风景的开发利用。
越来越多国家开始重视水体流域的环境治理以及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伦敦的泰晤士河经过20多年的大力整治,由一条臭水河变成了全世界最洁净的城市水道之一,也成为伦敦城市重要的风景景观。
塞纳河经过多年的生态修复、环境整治及景观建设,成为了巴黎市区亮丽的水上风景线。
综合研究国外的理论研究成果,国外学者对于流域旅游的研宄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特征:第一,多集中于城市滨水地区旅游开发的理论研究。
第二,注重对水体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三,重视水体流域的环境治理以及休闲旅游资源的幵发利用。
2.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国内对于流域旅游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根据现有文献,对于流域旅游开发的资料多见于旅游相关的研究资料中。
辜胜阻,杨艳琳(1998)研宄了长江流域的旅游开发,长江流域内有40多处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数万处国家文物重点保护点,相比较于国内其他流域,长江流域旅游资源分布集中、质量最高,发展潜力巨大气王保(1998)认为长江流域包括人文景观在内的旅游景观多姿多彩,是长江流域内的五大资源之一,人文景观如壁画、石刻、悬棺、大佛、庙宇、草堂、楼台亭阁、陵墓等,长江流域旅游业方兴未艾,指出应把旅游业的发展纳入长江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