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常识——主要著作的文体性质归类

合集下载

重要文体知识、文学常识

重要文体知识、文学常识

识记五七至九年级重要文体知识、文学常识一、重要文体(一)古代重要文体1.说——一种文体,可以记叙,可以议论,也可以抒情,但都是作者为了说理或发表某种观点或看法的一种体裁。

如《爱莲说》《马说》。

2.铭——本是刻在金属器物或石碑上用来警戒自己或颂扬他人的文字,一般都用韵,后来成为一种专门文体。

如《陋室铭》。

3.表——古时臣下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战国时期称为“书”,到了汉代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

可议论,也可以记叙和抒情,“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如《出师表》。

4.记——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

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

5.序——亦称“叙”,或称“引”,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

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内容多说明该书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崇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

如《送东阳马生序》。

6.诗——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或阐述道理等。

以唐代作为标准,古诗分为古体诗与近体诗。

近体诗又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每首四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之分,律诗每首八句,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之分,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将五言、七言律诗截一半就是绝句,故而绝句又叫截句。

7.词——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到了宋代,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

从长度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

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中国文学体裁常识

中国文学体裁常识

中国文学体裁常识中国文学体裁常识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美的体现。

下文是小编整理的中国文学体裁常识,欢迎阅读参考!文学体裁是文学作品的类别。

它分为散文、小说、戏剧、诗歌四大类。

Ⅰ散文这里的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专指那些以写真事物为基础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

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兼有抒情成分)、抒情散文(以抒发作者情感为主)和议论散文(以说理为主)。

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形散”主要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联想丰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神不散”,主要指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散文常用的艺术手法有:寓情于景,即景抒情(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寓情于事,因事见情(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寓情于物,托物言志(如巴金的《灯》)。

Ⅱ小说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场景,或用以烘托气氛,或表现人物感情,或推动人物情节发展等。

按照不同的标准,小说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按篇幅及容量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小小说)。

按内容分为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学幻想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等。

按写作体制分为章回小说、日记体、书信体、自传体等。

按语言形式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几个阶段:⑴寓言(先秦两汉),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⑵笔记小说(魏晋南北朝),如干宝的《搜神记》(又成志怪、志人小说)。

⑶传奇(唐代),如李朝威的《柳毅传》。

⑷话本(宋代),如《快嘴李翠莲》。

⑸拟话本(明代),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⑹章回小说(明、清),如《红楼梦》。

古代文体分类

古代文体分类
诏令
是皇帝给臣下的书信、命令。
诸葛亮的《兴君下较》
碑志
包括碑铭和志铭。
诸葛亮的《兴君下较》
哀祀
包括哀辞、祭文、诔等,都是对爱到死者的文辞,一般都是韵文。
植的《王仲宣诔》,欧阳修的《祭石曼卿文》
送序、箴铭、颂赞

铭箴、颂赞都属于韵文,但是从作用来说,可以归到应用文。







韵文
分类
简介
代表人/作

主要用于祝颂和规诫的韵文。铭字一般都是四字句,最短的只有几句。
班固的《封燕然山铭》,刘禹锡的《陋室铭》,还有《座右铭》

往往是自我境界的格言,基本上是四字韵语。
韩愈的《五箴》,皮日休的《六箴》,龚自珍的《八箴》

主要用于表彰、赞扬历史人物的韵文。一般也是四字韵语。

用于歌功颂德的韵文。一般式四字韵语,但是也有不押韵的。
分类体裁分类定义代表人作发展关联编年体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叙述史事的文体春秋左传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纪传体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司马光的史记行状序言跋语唐传奇小说纪传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某一专题的材料集中到一块便于读者了解某一问题的全面情况司马光的太史公自序包括学论文真挚论是议论它的说理方式以论证为主
出处
分类
作者
《典论.论文》
诗赋、奏议、铭诔、书论,四科八种。
曹丕
《文赋》
诗、赋、碑、诔、铭பைடு நூலகம்箴、颂、论、奏、说等十种。
陆机
《文心雕龙》
诗、赋、赞、颂、檄、移、铭、诔等。
刘勰
《古文辞类篹》
论辨类,包括哲学论文、政治论文、史论、文论等。
姚鼐

江苏高考语文文学常识附加题部分(高考必备) (校)

江苏高考语文文学常识附加题部分(高考必备) (校)

文学常识一、文学家及作品1.先秦时代:先秦散文分为:诸子散文、历史散文。

《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305篇,包括风、雅、颂三部分,主要手法是赋、比、兴,雅包含《大雅》、《小雅》)。

屈原《楚辞》(屈原创作了骚体,宋玉;历代把“诗经”和“楚辞”合称“风骚”)。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我国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儒家《论语》(孔丘)、《孟子》(孟轲)、《荀子》(荀况)——克己复礼,待民以仁。

道家《庄子》(庄周)、《老子》(老聃)——追求逍遥隐逸,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墨家《墨子》(墨翟)——强本节用,兼爱非攻。

兵家《孙子》(孙武)——法为有度。

法家《韩非子》(韩非)——严刑峻法。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2.两汉时代司马迁《史记》(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分10表、8书、12本纪、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

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近3000年的历史。

)西汉刘向《战国策》(国别体)。

班固《汉书》(纪传体断代史)归为前四史前四史:《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三国志》(陈寿)、《后汉书》(范晔)汉赋: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张衡《二京赋》班固《两都赋》贾谊(贾长沙)《过秦论》《论积贮疏》等政论散文晁错《论贵粟疏》3.魏晋南北朝时代诸葛亮:代表作《出师表》(体现忠心),《隆中对》(设计政治蓝图)。

建安文学:公元196-220年是汉献帝建安时期,建安文学指汉末至魏初以建安时期为中心阶段的文学。

曹操《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用人思想:唯才是举,不拘一格)曹植《白马篇》、《洛神赋》曹丕《燕歌行》陶渊明和他的田园诗(《桃花源诗并记》、《饮酒》、《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等。

谢灵运和他的山水诗《登池上楼》。

洛阳纸贵:西晋左思《三都赋》竹林七贤有: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和王戎。

古代文体常识的梳理

古代文体常识的梳理

题华清宫
(宋)杜常
行尽江南数十程, 晓风残月入华清。 朝元阁上西风急, 都向长杨作雨声。
3.上文(《李广和程不识治军》)选自《资 治通鉴》,它是一部_编__年__体史书,文中的“臣光” 是 司马光 (人名)。
(2004年上海卷)
4.上文(《对茅容、孟敏优劣的评价》) “笠翁曰”相当于《史记》中的“ 太史公曰 ”, “曰”可以理解为__评__论__。
①诗经 ②楚辞 ③论语 ④孟子 ⑤ 庄子 ⑥春秋 ⑦吕氏春秋 ⑧史记 ⑨资治通 鉴 ⑩陶渊明集
(1)经 ①③④⑥ ;(2)史 ⑧⑨ ;
(3)子 ⑤⑦
;(4)集 ②⑩

6.我国古代小说的一些样式,按其产生的先后 次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B )
A.笔记小说、传奇、章回小说、话本 B.笔记小说、传奇、话本、章回小说 C.话本、传奇、章回小说、笔记小说
四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 海。……”
五言:《孔雀东南飞》(乐府诗) )“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
七言:《琵琶行》(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 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杂言:《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海客谈瀛
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2)近体诗: 唐代形成的相对于古体诗的一种诗体。 每首诗的句数、字数、押韵、对仗、平 仄均有严格规定。 按每句字数分五言、七言两种;按每首 句数分有律诗、绝句、排律三种。
古体诗近体诗句数字数押韵不限不限自由4句8句大于8的偶数句每句5字7字逢偶数句押韵首句有时入韵一般押平声韵中途不能换韵律诗颔联颈联必须对仗每句中平仄相间每联两句平仄相对两联之间平仄相同
古代诗文阅读
古代文体常识的梳理
2021/8/20
古代文学体裁

古代文学体裁有哪几种

古代文学体裁有哪几种

古代文学体裁有哪几种古代文学体裁有赋、骈文、原、辩、说、书、序、奏议、赠序、铭、祭文、杂记、游记、传说、寓言、民间故事、传奇、论、词等。

一、赋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其特点是铺采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quot;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成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了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成为"文赋"。

二、骈文这种文体,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时期,盛行于隋唐。

其以四字六句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

骈文由于迁就于句式,堆砌辞藻,往往影响内容的表达,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就渐渐衰退。

三、原原是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

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考察、探讨,理论性较强。

四、辩辩即辩是非,别真伪,这种文体的特点是批驳一个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

五、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

它与"论"无多大异。

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文为论说文。

如《少年中国说》《马说》《黄生借书说》《师说》《捕蛇者说》。

六、书古代书信的一种,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如《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林觉民的《与妻书》、如吴均的《与宋元思书》等等。

七、序(跋)序也作"叙""引",有如今天的"引言""前言"。

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

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中国古代文体分类

中国古代文体分类

中国古代文体分类一、韵文韵文,即讲究押韵的文体,包括诗、词、赋、铭等。

1. 诗古体诗: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

近体诗: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现在一般把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

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

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

辞:即楚辞,属诗歌。

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屈原的《离骚》为其代表。

2. 赋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讲求文采、韵律。

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文章,叫“骚体赋”,简称“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叫“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叫“文赋”。

3. 词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是诗歌的发展,故称之为“诗余”。

它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

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

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字至90字)、小令(58字以下)。

4. 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一般都用韵,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内容多含颂扬、警诫之意,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刻在牌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

二、散文散文,包括史传文、论说文、杂记文、应用文等。

1. 史传文史传文是记叙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多为记述那些在历史上较有影响而事迹突出的人物的生平事迹。

多采用叙述、描写等手法,展示人物的生平风貌。

古代的文体知识

古代的文体知识

古代的文体知识古代的文体文体知识,是古代文化知识的一个方面。

文体的不同,往往反映出语言形式的不同,掌握各种文体在语言形式方面的一些特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用品的内容。

划分文体的标准及古代文体的划分古人划分文体的标准主要有三条:1、文章的语言形式;2、文章的内容;3、文章的应用范围。

根据这三条标准,可把古代文体划分为三个大类:散文;2、韵文;3、骈文古代散文的类别:(一)史传文史传文,也叫历史散文,主要有三类:甲:编年体编年体历史散文在东周的时候已经产生,当时叫做“春秋”。

当时各诸侯国都有自己的“春秋”。

今天我们能见到的只有鲁国《春秋》。

为《春秋》作传的有公羊、谷梁、左氏,称为“春秋三传”。

编年体历史散文以《左传》、《资治通鉴》影响最大。

编年体历史散文的特点是:按照事件发展的本来程序叙述它的来龙去肪,便于读者了解事件发生、发展的前因后果,便于读者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它的阶段性。

编年体历史散文的不足之处:不利于集中描写人物;一个事件往往拉得很长,分散在不同的年代里。

读者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够了解其全面;某些人物有始无终,某些事件顾此失彼。

乙、纪传体纪传体历史散文创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是这方面的开创之作,我们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或“二十五史”都属于纪传体历史著作。

纪传体这种体裁的特点:通过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纪传体历史散文对古代小说、故事等文学形式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六朝的志怪小说,唐宋传奇以及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都深受这种体裁的影响。

古人称小说为“野史”,往往把小说篇名称为某某传。

如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白行简的《李娃传》等等。

丙、纪事本末体这种体裁创自南宋的袁枢。

袁枢根据《资治通鉴》所提供的材料写了一部《通鉴纪事本末》,把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归纳为二百三十九个专题。

它的特点是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的材料集中在一起。

如“三家分晋”“秦并六国”、“高帝灭楚”、“七国之叛”等,然后按年排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学常识——主要著作的文体性质归

1、《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2、《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

3、《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杂史书,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总集。

4、《国语》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5、《左传》是我国早期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同时也是具有文学价值的散文名著。

6、《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同时它也是一部伟大的传记文学作品。

7、《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8、《乐府诗集》是唐五代以前乐府诗的总集。

9、《世说新语》是一体按内容分类的笔记小说集。

10、《西厢记》是元杂剧,是我国古典杂曲国的不朽著作。

11、《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12、《西游记》是一部神怪小说。

13、《金瓶梅》是第一部文人独作的白话长篇小说。

14、三言二拍是明代代表性的短篇小说集。

15、《聊斋志异》是清初最富有创造性、文学成就最高
的志怪传奇文言小说。

16、《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讽刺文学的代表作。

17、《红楼梦》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