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LSCV2020存储灾难恢复操作方案
服务器系统备份与灾难恢复方案

服务器系统备份与灾难恢复方案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服务器系统对于企业和组织的正常运营至关重要。
然而,服务器系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硬件故障、软件错误、病毒攻击、自然灾害等。
为了保障服务器系统的稳定运行,保护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制定一套完善的服务器系统备份与灾难恢复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一、备份策略1、全量备份全量备份是将服务器系统的所有数据,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数据库、配置文件等,进行完整的备份。
全量备份的优点是恢复速度快,操作简单,缺点是备份时间长,占用存储空间大。
建议定期进行全量备份,如每周一次。
2、增量备份增量备份是只备份自上次备份以来更改的数据。
增量备份的优点是备份时间短,占用存储空间小,缺点是恢复时需要依赖之前的备份,恢复过程相对复杂。
建议每天进行增量备份。
3、差异备份差异备份是备份自上次全量备份以来更改的数据。
差异备份的优点是恢复时只需要上次的全量备份和最近的一次差异备份,恢复速度较快,缺点是占用存储空间比增量备份大。
建议每隔几天进行一次差异备份。
二、备份介质1、磁带磁带是一种传统的备份介质,具有容量大、成本低、可离线保存等优点。
但磁带的读写速度较慢,可靠性相对较低。
2、硬盘硬盘作为备份介质具有读写速度快、可靠性高的优点。
可以使用内部硬盘、外部硬盘或网络存储(NAS)等。
3、光盘光盘的优点是保存时间长、成本低,但容量较小,不适合大规模数据备份。
4、云存储云存储是将备份数据存储在云端,具有高可用性、扩展性强等优点。
但需要注意数据隐私和网络带宽等问题。
三、备份时间备份时间的选择应尽量避免对服务器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在业务低谷期,如夜间或周末进行备份。
同时,要确保备份任务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以免影响下一次备份。
四、备份频率备份频率应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变更频率来确定。
对于关键数据,如财务数据、客户数据等,应每天进行备份;对于一般数据,可以每周或每月进行备份。
五、灾难恢复策略1、本地恢复在服务器系统出现故障时,如果数据损坏程度较小,可以在本地进行恢复。
数据灾难备份及恢复应急预案

数据灾难备份及恢复应急预案公司数据灾难备份及恢复应急预案灾难往往影响较大,可能会直接导致一些基础设施的无法使用,甚至会对导致人员减少,因此对于灾难恢复流程相对特殊且繁琐。
1.数据抢救灾难发生时,需在保证人身安全的情况对公司的重要数据进行抢救,抢救的范围主要包括:记录公司重要信息的文件、资料,存储公司重要数据的磁带,存放重要数据的硬盘、服务器。
此过程需由安全组进行统筹指挥,按照既定的计划执行,各组成员、公司员工必须服从安全组的统一调度和指挥。
2.损坏评估及启动应预案灾难发生后需根据情况汇报损失情况给损坏评估组,损坏评估组根据汇总信息进行消息告知。
损坏信息包括:a)公司重要生产、监视测量、办公设备b)拥有在可以执行计划之内的关键性功能的员工c)保存公司重要数据的介质d)网络、通讯设备根据披露的损坏信息情况进行应急预案启动,如选举临时领导、使用备份服务器、备份通讯设备进行替代等。
3.业务恢复计划业务恢复计划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a)IT基础设施恢复阶段:此阶段主要的目标是将对于保存数据的基础设施、业务系统所在的主机、公司网络架构进行恢复。
首先须根据损失评估的报告分析可继续利用的IT 基础设施,如供电设施、交换机、服务器、防火墙等。
若有损坏不可用的设备,需及时同代理商进行沟通借用或新购相应设备。
b)系统恢复阶段:系统恢复主要针对关键应用主机,如邮件服务器。
为节约时间需同时针对各个服务器系统进行快速恢复。
c)网络恢复阶段:网络恢复阶段的主要针对以下几点进行:关键商业应用系统的内部局域网和网络设备的支持外部广域网和电信服务待恢复系统和终端用户(公司同事)间的通讯4.业务系统数据恢复:首先须对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恢复,需要寻找相应的恢复设备完成此操作,目前我们主要利用磁带机、远程灾备数据,可正常工作的主机或同城备份机房进行数据恢复工作。
需要将抢救出的磁带、硬盘或远程数据在对应设备上恢复出数据。
5.业务系统重搭建:由于一些业务系统的特殊性,需尽快与相应平台的供应商接口人取得联系,并申请临时可用的许可文件等。
服务灾难恢复方案

服务灾难恢复方案服务灾难恢复方案是指在出现服务中断、数据丢失、系统崩溃等突发情况下,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步骤,及时快速地恢复服务正常运行,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和可用性。
以下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服务灾难恢复方案,包括预防、应急响应、恢复和后续评估等步骤。
一、预防措施1. 数据备份:定期对关键数据进行备份,并将备份数据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地方,如云存储或离线备份设备中。
2. 多机房部署:在多个地理位置建立机房,并将关键系统和数据部署在不同的机房中,避免单点故障。
3. 冗余设备:对关键设备进行冗余设计,如多台服务器、硬盘阵列等,确保一个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无缝切换到备用设备。
4. 定期维护:对服务器、网络设备等进行定期维护,包括系统更新、安全补丁安装、硬件检测等,确保系统处于最佳状态。
5. 防护措施:建立完善的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护系统,及时发现和应对网络攻击、病毒、恶意软件等安全威胁。
6. 员工培训:对维护和管理系统的员工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对服务灾难的应急处理能力。
二、应急响应步骤1. 事故报告和评估:一旦发生系统故障或服务中断,立即由相关人员报告,并进行初步评估判断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2. 及时通知:通知相关人员和用户,告知服务中断的情况,并说明预计恢复时间。
3. 应急团队组织: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组建应急团队,包括技术人员、运维人员、客服等,负责事故处理和服务恢复。
4. 故障追踪和诊断:通过日志分析、监控系统等手段,追踪故障原因,并进行全面的系统诊断和故障排查。
5. 临时应对措施:根据故障的具体情况,采取临时措施,如切换至备用系统、恢复备份数据等,以尽快恢复服务。
三、恢复流程1. 故障修复:根据故障原因,进行相应的修复和恢复操作,包括修复硬件故障、恢复被破坏的数据、修复中断的网络连接等。
2. 重建环境:在故障修复后,需要重新搭建正常的运行环境,包括安装操作系统、配置网络、恢复数据等。
3. 系统测试:对恢复后的系统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Dell Storage Center SCv2000 和 SCv2020 存储系统 用户手册

目录
关于本指南.................................................................................................................. 5
1 关于 SCv2000/SCv2020 存储系统.......................................................................7
SCv2000/SCv2020 存储系统监测和诊断程序....................................................................................... 7 SCv2000/SCv2020 存储系统硬件......................................................................................................... 7
修订历史记录.......................................................................................................................................... 5 读者对象................................................................................................................... 5 相关出版物............................................................................................................................................. 5
DELLSCV2020存储灾难恢复操作方案

DELLSCV2020存储灾难恢复操作⽅案.灾难恢复操作⽅案2⼀、模拟环境中断主站点与备站点线路,模拟主存储完全损坏⼆、灾备站点启⽤服务移除slave存储上repl of test卷与master站点间的映射关系范⽂word.卷名称(防⽌主备存储通讯正常后,删除远程复制关系时,系统⾃动对repl of test修改reple of test的操作)范⽂word.slave卷映射给数据库服务器。
slave_test将修改后的范⽂word.slave数据库服务器,识别新分配的存储卷,并加载⽂件系统,启动数据库。
重启slave-site-db:~ # fdisk -lDisk /dev/mapper/36000d310038186000000000000000029: 10 GiB, 10737418240 bytes, 20971520 sectorsUnits: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4096 bytesI/O size (minimum/optimal): 2097152 bytes / 2097152 bytesDisklabel type: dosDisk identifier: 0xcbb2660dDevice Boot Start EndSectors Size Id Type20967424 /dev/mapper/36000d310038186000000000000000029-part1 4096 2097151910G 83 Linux/ttt /dev/mapper/36000d310038186000000000000000029-part1 slave-site-db:~ # mount slave-site-db:~ # cd /tttslave-site-db:/ttt # lsdata data.tar lost+foundslave-site-db:/ttt # cp data.tar 1.tar范⽂word.三、计划回切⾄主站点3.1、停数据库1)、停数据库2)、umount ⽂件系统cd /umount /ttt3.2、存储回切操作1)、取消映射范⽂word.2)、⼿⼯对slave_test创建快照3)、恢复通讯链路(模拟主存储故障完全解决)确认两台存储是否完全恢复连接4)、删除原先远程复制关系确认test到repl of test关系是否存在,是否存在故障范⽂word.删除test卷的远程复制关系。
计算机化系统灾难恢复操作程序

计算机化系统灾难恢复操作程序计算机化系统灾难恢复操作程序目的:为保证公司计算机化系统能有效、安全运行,并在发生故障及灾难的情况下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数据丢失和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运行。
范围:适用于生产及检验部门计算机化系统。
责任者:生产部负责人、质量部负责人、化验室负责人、内容:1.判断计算机灾难类型:根据灾难发生情况迅速判断灾难发生的类型为以下那一类:1.1突发停电1.2硬件故障1.3软件故障1.4操作错误2、灾难类型的恢复方案2.1电路故障或断电2.1.1对于重要的检验数据处理类计算机化系统,应安装UPS不间断电源,以防突发停电。
2.1.2对于连接有UPS不间断电源的计算机化系统,突发停电时,系统可在突然停电的情况下维持仪器正常运行而不间断,保证数据及图谱不丢失。
如停电时间过长应及时对数据进行保存及备份。
2.1.2如下班后,化验室高效液相在自动进样,突发停电时,公司值班人员应立即通知化验室负责人,化验室应在UPS工作时间内到厂处理好数据保存、备份等相关工作。
2.1.3对于无UPS的计算机化系统,发生突发停电,只有在供电后重新进行操作。
2.2硬件故障2.2.1出现计算机硬件故障时,部门负责人立即通知办公室联系专业技术维修人员,判定是否可以维修及需要维修的时间,确定是先进行维修还是重新购置计算机。
2.2.2计算机维修或更换硬件后,应进行安装、运行确认,并及时对原硬盘数据进行备份。
2.3软件故障2.3.1平时工作中应保持良好的使用习惯,使仪器和电脑安全运行,按计算机化系统管理文件要求及时进行数据备份。
2.3.2如果出现系统崩溃,数据丢失情况,则可通过之前的备份进行恢复,必要时可联系仪器厂家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相应的数据恢复。
2.3.3软件系统故障解除或重新安装新系统后,应按公司相关文件要求重新进行计算机化系统的运行、性能确认。
2.4误删图谱、数据2.4.1公司化验室检验数据处理类计算机化系统使用权限管理,所有检验人员无法删除图谱、数据。
《Dell容灾解决方案》课件

容灾方案的测试和验证
测试方法:模拟故障场景, 进行实际演练
测试内容:数据备份、系统 恢复、网络连通性等
测试目的:确保容灾方案的 可行性和有效性
验证标准:达到预定的恢复 时间和数据完整性要求
案例分析:分析成功案例和 失败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01
Dell容灾解决方案的技术架构
硬件架构
存储设备:包括 磁盘阵列、磁带 库等
服务器:包括主 服务器、备份服 务器等
网络设备:包括 交换机、路由器 等
安全设备:包括 防火墙、入侵检 测系统等
软件架构
基于Dell EMC Data Domain的备份和恢复
基于Dell EMC Data Protection Suite的备份和 恢复
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
备份策略:定期备份,确 保数据安全
备份方式:全量备份、增 量备份、差异备份
备份介质:磁盘、磁带、 云存储等
恢复策略:根据备份数据, 快速恢复系统或数据
恢复方式:自动恢复、手 动恢复
恢复时间:根据备份策略 和备份数据,确定恢复时 间
高可用性设计
冗余设计:确保系统在故障时 能够快速恢复
设计容灾 架构:设 计容灾系 统的架构, 包括硬件、 软件、网 络等
制定容灾 计划:制 定详细的 容灾实施 计划,包 括时间、 人员、资 源等
实施容灾 方案:按 照容灾计 划,实施 容灾方案, 并进行测 试和验证
持续优化 和维护: 定期检查 和优化容 灾方案, 确保其有 效性和可 靠性
容灾方案的实施和部署
确定容灾需求:分析业务需求,确定容灾方案的目标和范 围
制定容灾计划:制定详细的容灾计划,包括备份策略、恢 复策略等
DellStorageCenterSCv2000和SCv2020存储系统使用入门指引

Dell Storage CenterSCv2000 和 SCv2020 存储系统使用入门指南管制型号: E09J, E10J管制类型: E09J001, E10J001注、小心和警告注: “注”表示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使用计算机的重要信息。
小心: “小心”表示可能会损坏硬件或导致数据丢失,并说明如何避免此类问题。
警告: “警告”表示可能会造成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甚至死亡。
版权所有© 2016 Dell Inc. 或其附属公司。
保留所有权利。
Dell、EMC 和其他商标均为 Dell Inc. 或其附属公司的商标。
其他商标均为其各自所有者的商标。
2016 - 12Rev. A00设置存储系统在设置 SCv2000/SCv2020 存储系统时,请考虑以下最佳做法。
•在使用 Fibre Channel 或 iSCSI 存储系统时,Dell 建议您通过专用的 SAN 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完成本指南中的“系统信息记录工作表”,然后再配置存储系统。
•始终配置冗余数据路径,从而在其中一个数据路径被禁用时为主机服务器提供备用路径。
•在存储系统和主机服务器或扩展柜之间连接任何电缆前,请为每个端口和连接器贴上标签。
•对整个网络执行电源关闭重启时,务必遵循正确的通电和断电步骤。
请确认关键的网络组件是否位于独立的电源电路上。
注: 本产品拟用于进出受限制的场所,如专用设备房或设备室。
警告: 如果安装在封闭的或多装置机架部件中,机架周围的操作环境温度可能高于室温。
所以,应考虑将设备安装在与制造商指定的最高环境温度(TMA) 兼容的环境中。
安全警告电池组警告卸下电池组,然后再从存储系统上卸下存储控制器。
警告: 安装不兼容的电池可能会增加火灾或爆炸的危险。
请遵循以下预防措施:•更换电池时,只能使用与出厂时所安装的电池相同或同等的电池。
•请勿尝试打开或维修电池。
请勿将电池扔入火中或与生活垃圾一起处理。
请联系当地的废物处理机构以了解最近的电池回收站点的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灾难恢复操作方案2 一、模拟环境
中断主站点与备站点线路,模拟主存储完全损坏
二、灾备站点启用服务
移除slave存储上repl of test卷与master站点间的映射关系
修改repl of test卷名称(防止主备存储通讯正常后,删除远程复制关系时,系统自动对reple of test的操作)
将修改后的slave_test卷映射给slave数据库服务器。
重启slave数据库服务器,识别新分配的存储卷,并加载文件系统,启动数据库。
slave-site-db:~ # fdisk -l
Disk /dev/mapper/36000d0000000029: 10 GiB, bytes, 2 0971520 sectors Units: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4096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2097152 bytes / 2097152 bytes
Disklabel type: dos
Disk identifier: 0xcbb2660d
Device Boot Start End Sectors Size Id Type
/dev/mapper/36000d0000000029-part1 4096 20971519 20967424 10G 83 Linux
slave-site-db:~ # mount /dev/mapper/36000d0000000029-part1 /ttt
slave-site-db:~ # cd /ttt
slave-site-db:/ttt # ls
data data.tar lost+found
slave-site-db:/ttt # cp data.tar 1.tar
三、计划回切至主站点
3.1、停数据库
1)、停数据库
2)、umount 文件系统
cd /
umount /ttt
3.2、存储回切操作
1)、取消映射
2)、手工对slave_test创建快照
3)、恢复通讯链路(模拟主存储故障完全解决)
确认两台存储是否完全恢复连接
4)、删除原先远程复制关系
确认test到repl of test关系是否存在,是否存在故障
删除test卷的远程复制关系
5)、删除master存储上原来的test卷的映射和卷本身
6)、建立slave存储到master存储的远程复制关系
等待两个存储之间完成数据复制,复制时间受数据量和带宽速度影响。
7)、删除slave_tests与repl of slave_test的映射关系,但保留master存储上的repl of slave_test卷
8)、修改master存储上repl of slave_test卷名称,并映射个master数据库集群服务器
9)、修改master存储test卷快照策略
10)、重启2台master数据库服务器识别存储
A、master-db2:~ #Reboot
B、master-db2:~ #fdisk -l
Disk /dev/mapper/36000d000000002f: 10 GiB, bytes, 20971520 s ectors
Units: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4096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2097152 bytes / 2097152 bytes
Disklabel type: dos
Disk identifier: 0xcbb2660d
Device Boot Start End Sectors Size Id Type
/dev/mapper/36000d000000002f-part1 4096 20971519 20967424 10G 83 Linux
C、修改/etc/multipath.conf文件,将新的卷的UUID36000d000000002f填写到mpath3下(生产数据8T卷为mpath1)
vi /etc/multipath.conf ,修改mpath3的wwid为36000d000000002d multipaths {
multipath {
alias "mpath3"
wwid "36000d000000002d"
}
multipath {
alias "mpath2"
wwid "36000d0000000015"
}
multipath {
alias "mpath1"
wwid "36000d000000001f"
}
}
devices {
device {
failback "immediate"
no_path_retry "queue"
path_grouping_policy "multibus"
product "Compellent Vol"
vendor "COMPELNT"
}
}
2)、重新启动两台服务器
master-db2:~ #reboot
master-db2:~ # mount /dev/mapper/mpath3-part1 /ttt
master-db2:~ # cd /ttt
master-db2:/ttt # ls
1.tar data data.tar lost+found
四、重建master存储到slave存储的远程复制关系
1)、删除slave存储上slave_test卷
2)、建立master存储test卷到slave存储的远程复制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