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影像学简介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点(一)2024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点(一)引言概述:肺部真菌感染是指由真菌所引起的肺部感染,其在临床中较为常见。
影像学是肺部真菌感染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点,旨在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诊断该疾病。
正文:一、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表现多样,常见的特点有:1. 肺部真菌感染在胸部X线片上的表现呈多发性结节影,具有不规则形状,边界模糊。
2. 影像学检查中可见到肺内空洞影,其内部常存在液平,边缘不规则。
3. 部分病例可出现肺部实质性浸润,表现为肺实质模糊增厚,边缘不清晰,呈片状或弥漫状分布。
4. 肺部真菌感染还可导致支气管扩张和气道阻塞,影像学上呈现为支气管扩张或阻塞远侧的肺血管纹理稀疏。
5. 影像学检查中还可观察到肺部弥漫性间质纹理增多和模糊,肺实质密度增高。
二、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点与其他肺部疾病的鉴别:1. 肺部真菌感染与肺结核在影像学上有相似之处,但真菌感染多表现为多发结节和空洞影,而肺结核常呈现为单发或少数结节影和均质空洞。
2. 肺部真菌感染与肺癌在影像学上也可有相似之处,但真菌感染的结节影通常边界模糊,并伴有空洞形成,而肺癌结节多为边界清楚且无空洞。
3. 肺部真菌感染与肺水肿的影像学特点有所不同,肺水肿表现为肺部充血、肺实质水肿,并伴有肺泡壁的增厚以及胸腔积液。
三、影像学检查在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中的应用:1. 肺部X线片是最常用的肺部真菌感染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对于结节和空洞的检测较为敏感。
2. CT扫描在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中具有高分辨率和多平面重建的优势,可更准确地显示感染灶的位置和范围。
3. PET-CT是一种结合了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和计算机断层扫描的高级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评估病灶活动性和分辨恶性和良性病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四、肺部真菌感染的常见病因:1. 免疫功能低下是导致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AIDS、糖尿病、化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等。
2. 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类固醇等药物也可能增加肺部真菌感染的风险。
肺部感染影像学特征

肺部感染影像学特征肺部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或定植于肺组织,引发肺部炎症反应的一种疾病。
影像学是诊断肺部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检查肺部影像学特征,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感染类型、范围和严重程度,对临床治疗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X线胸部平片X线胸部平片是最常用的肺部感染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在X线胸部平片上,肺部感染的一般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实变阴影:感染区域的肺组织密度增高,呈现为实变阴影。
这些阴影可以是散在的结节状阴影,也可以是边界不清的模糊阴影。
实变阴影的大小和形态可根据感染范围和类型进行变化。
2. 模糊阴影:感染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局部水肿和渗出液积聚,使阴影边界模糊不清。
模糊阴影是肺部感染的常见表现,特别是在早期感染时。
3. 收缩性肺炎:感染引起的肺泡充气受限,导致肺组织实变,胸膜临近区域粘连,从而使肺组织的伸展性和容积减少。
在X线上呈现为受限区域的肺组织实变和部分肺容积减少。
二、计算机断层扫描(CT)CT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提供更详细、更准确的肺部感染影像学特征。
以下是CT影像学表现常见的肺部感染特征:1. 结节状阴影:感染引起的结节状阴影在CT上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密度增高区域。
结节的大小和数量根据感染的类型和范围有所不同。
大多数肺炎感染呈现为多发、散在的结节状阴影。
2. 渗出性灶:肺部感染引起的渗出性灶在CT图像上呈现为高密度、模糊的阴影区域,常伴有周围肺组织实变和胸腔积液。
3. 空洞形成:严重炎症或脓肿形成时,肺组织内可见空洞。
空洞在CT上呈现为实变阴影内部的透亮区域,常伴有空气液平面。
4. 胸膜增厚:肺部感染引起的胸膜炎症反应可导致胸膜增厚。
胸膜增厚在CT上呈现为胸腔内侧胸膜面的增厚。
三、磁共振成像(MRI)MRI对某些肺部感染的诊断具有特殊的优势。
MRI在评估软组织显示方面比CT更好,对肺部炎症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具有一定的优势。
以下是MRI常见的肺部感染影像学特征:1. T1加权成像:在T1加权成像中,感染区域的信号相对较低。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概述
常见影像学表现
X线胸片
1. 肺实质病变:肺部感染常表现为斑片状、结节状或腺泡状阴影。
2. 胸膜病变:胸膜间皱褶增厚、胸水等均可见于炎症性胸腔积液。
CT扫描
1. 斑片状阴影:常见于细菌性肺炎,通常伴有空洞、实变或结节。
2. 结节状阴影:常见于结核性肺炎,通常伴有空洞或钙化。
3. 毛玻璃样改变:常见于性肺炎,表现为肺泡壁增厚、小叶间隔增厚,伴有斑片状高密度灶。
4. 支气管扩张:常见于支气管炎或感染性支气管扩张等,表现为支气管壁增厚、管腔扩张。
5. 胸膜病变:胸膜增厚、胸腔积液、胸膜钙化等均可见于炎症
性胸膜病变。
6. 淋巴结增大:常见于结核性肺炎、支气管肺炎等。
诊断要点
1. 影像学检查应与临床症状相结合,形成综合诊断。
2. 各种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各异,需要综合分析。
3. 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确定病变的范围和程度,指导治疗方案。
4. 影像学检查应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不同的检查方法,如X线胸片、CT扫描等。
结论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是肺炎、结核病等疾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肺部影像学表现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明确病变范围和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并评估治疗效果。
影像学检查仅作为辅助诊断
手段,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也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在临床实践中,综合分析各项检查结果才能准确诊断肺部感染性疾病。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肺部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细菌、、真菌或寄生虫等微生物引起的
肺部感染。
影像学在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常见影像学表现:
1. 肺炎:肺部感染最常见的表现为肺炎。
在影像学上,肺炎的
特征包括:
阴影:X线胸片或CT扫描中可见肺部阴影,呈片状、斑点
状或大片状。
浸润:肺炎引起的肺泡和间质水肿导致肺部浸润。
肺实变:在严重的肺炎病例中,病变区域可出现实变。
2. 结核病: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
影像学上的特征包括:
纵隔淋巴结增大:结核病常伴随着纵隔淋巴结增大。
空洞:在结核病的晚期,病灶可溃破形成空洞。
结核结节:结核结节是结核病的另一种典型表现。
3. 肺真菌感染:肺真菌感染通常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常见的
肺真菌感染包括念珠菌病、曲霉病等。
影像学特征包括:
放线菌球:在放线菌病中,可见肺部球形阴影,内有钙化,
形如“葡萄串”。
空洞和肺囊肿:某些真菌感染可导致肺部空洞或囊肿的形成。
4. 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常表现为肺炎或支气管炎。
影像学特征
包括:
双肺弥漫性浸润:感染引起的肺部浸润可广泛分布于双肺。
支气管壁增厚:在支气管炎中,可见支气管壁的增厚。
,影像学在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
观察肺部阴影、浸润、实变、纵隔淋巴结增大等特征,可以帮助医
生确定肺部感染的诊断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征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征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征
肺部真菌感染是一种通过真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
它的影像
学特征可以通过X射线、CT扫描等医学影像技术进行观察和诊断。
X射线检查
肺部真菌感染在X射线检查中的表现可以有以下特征:
1. 单个或多个肺部结节:真菌感染可引起肺部结节的形成,结
节一般呈圆形或卵圆形。
2. 肺实变阴影:部分真菌感染会导致肺组织炎症和肺实变,从
而在X射线上表现为浓密的阴影。
3. 支气管扩张:某些真菌感染可引起支气管扩张,从而在X射
线上显示为扩张的支气管影。
CT扫描
CT扫描是检测肺部真菌感染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特征包括:
1. 结节和肿块:真菌感染导致的结节和肿块能够在CT图像上
清晰可见,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结构。
2. 磨玻璃样密度影:磨玻璃样密度影是真菌感染的一个常见特征,表现为肺部区域密度增加,但仍能识别肺纹理。
3. 空洞和空腔:肺部真菌感染可能导致肺组织部分坏死和溶解,形成空洞和空腔。
4. 心包积液和胸水:某些真菌感染可以导致心包积液和胸水的
形成,在CT图像上可见。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征可以通过X射线和CT扫描进行观察
和诊断。
常见的特征包括肺部结节,肺实变阴影,支气管扩张以及
CT图像中的结节、磨玻璃样密度影,空洞和空腔以及心包积液和胸水。
这些特征有助于医生进行肺部真菌感染的准确诊断和治疗。
肺部感染影像学简介PPT课件

37
肺曲霉菌病
可有多种病菌,烟曲霉菌最常见 常见于某些异常个体:
有肺空洞或囊腔; 过敏体质; 免疫缺陷 感染途径:吸入
38
肺曲霉菌
曲霉球 侵袭性肺曲菌病
血管侵袭型; 支气管肺炎型; 慢性怀死型(半侵袭型)
39
显微镜下的曲霉菌
40
曲霉菌球
是一个圆形或卵圆形霉菌菌丝与细胞碎片 构成的团块
早期仅呈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典型的CT表现:肺内结节或圆形实变影并
周围环状磨玻璃影(日晕征) 进一步发展或吸收期结节影内可出现空
气新月征
44
侵袭性曲霉菌病
男,42岁 急性白血病
45
侵袭性曲霉菌病
低倍镜下见血管受侵
46
侵袭性曲霉菌病
男,34岁。AIDS,多发结节及日晕征
47
侵袭性曲霉菌病
7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如何诊断?
8
临床诊断依据
1、新近出现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 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湿罗音 4、白细胞大于10X1010/L或小于4X1010/L,
伴或不伴核左移
9
临床诊断依据
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 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6
老年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
肺炎链球菌,其次是G-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Penafiel F报告:肺炎链球菌(10、5%)、G-肠
杆菌(5.2%)、金黄色葡萄球菌(4.2%)、流感 嗜血杆菌(3.9%)、卡他莫拉菌(0.6%) 非典型病原体的检出数在增多
西班牙CAP非典型病原体的检出率高达32%
49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点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点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点X线检查肺部真菌感染在X线检查中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密度增高真菌感染引起的肺炎常常伴随着大量的炎性渗出物,这些渗出物在X线片上呈现高密度阴影。
这种密度增高可以是局限性的,也可以是弥漫性的。
结节病灶小的真菌感染病灶在X线片上通常呈现为结节状阴影,直径一般在1-2厘米。
这些结节病灶可以是单发的,也可以是多发的。
有时候,这些病灶之间还可能有空洞形成。
线形病灶真菌感染还可以引起肺组织内的小血管病灶,这些病灶在X线片上呈现为线形或细小的结节状阴影,称为线形病灶。
线形病灶通常是多发的,分布在肺野的各个部位。
CT扫描与X线相比,CT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肺部图像,并能够更准确地显示真菌感染的特点。
以下是CT扫描中常见的肺部真菌感染特点:模糊的边界真菌感染引起的肺炎通常呈现为模糊的边界,与周围正常肺组织相比较难以辨识。
这是因为感染部分的炎性渗出物和正常肺组织之间界限不清。
肺实变真菌感染引起的肺实变表现为肺组织密度增高,形成类似于肺实变的图像。
肺实变通常呈现为均匀的高密度阴影,可以是局限性的,也可以是弥漫性的。
穿透性病灶真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病灶有时表现为穿透性病灶,即病灶穿透肺叶或肺段。
这种穿透性病灶通常呈现为空洞或空气-液平面。
淋巴结增大真菌感染还可以引起肺门或纵隔淋巴结的增大,这在CT扫描中表现为肺门或纵隔区域的结节样增大。
,肺部真菌感染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密度增高、结节病灶、线形病灶等特点。
CT扫描能够提供更准确的图像,显示出真菌感染的更多细节。
对于怀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肺部真菌影像学诊断

肺部真菌影像学诊断真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肺部疾病,特别是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而言。
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其中包括X线、CT扫描和病理学检查等。
X线检查X线是最常用的肺部真菌感染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X线检查可以显示肺部感染的一些特点,如肺炎样浸润和支气管阻塞等。
但是,X线检查缺乏对微小病灶的敏感性,且真菌感染的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X线检查的诊断率相对较低。
CT扫描CT扫描是诊断肺部真菌感染的最佳影像学方法。
CT扫描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可显示肺部感染的细节。
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主要包括多发小结节、空洞和肺实质破坏等。
CT扫描还可以评估真菌感染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并与其他肺部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肺部真菌感染的金标准之一。
通过肺部组织取样,经过组织学检查和真菌培养,可以确定真菌感染的种类和严重程度。
病理学检查还可以帮助评估真菌感染与其他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表现与其他肺部疾病有一定的重叠性,鉴别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需要鉴别的肺部疾病包括结核病、肺癌和肺部转移瘤等。
在鉴别诊断中,除了影像学检查外,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赖于X线、CT扫描和病理学检查等方法。
其中,CT扫描是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对于真菌感染的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病理学检查则是确定真菌感染种类和严重程度的金标准,对于鉴别诊断也非常重要。
在进行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诊断时,还需要与其他肺部疾病进行鉴别,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他:霍奇金氏淋巴瘤、恶性肿瘤化疗、器官移 植、用皮质激素治疗的胶原血管性疾病的病人和 慢性心衰病人
CT表现
单发或多发结节
肺段或肺叶实变 空洞性肺结节(10-15%) 肺门或纵隔淋巴肿大 ,胸腔积液 AIDS病人: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常见
男,23岁。发热、咳嗽、呼吸困难10天。 肾移植并免疫抑制剂治疗三个月
影像表现
肺部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比较多样,与肺结 核很相似
约有40%的该病患者胸部平片表现正常
急 性 血 行 播 散 型
组织胞浆菌病 合并空洞形成
组织胞浆菌性肉芽肿
毛霉菌病
与侵入性肺曲菌病无法鉴别
主要见于: 糖尿病、淋巴增生性疾病、中性粒细胞 减少症、长期抗菌素使用
血管侵入及梗死 气道侵入性病变
肺部真菌性感染影像特点
大部分缺乏特异性表现
局灶性或广泛性实变阴影,空洞阴影、结 节影,肺门纵隔淋巴肿大 胸膜改变
与结核病及某些肺部肿瘤的表现相似 确认主要依靠呼吸道分泌物或活检组织的 病理学检查
肺曲霉菌病
可有多种病菌,烟曲霉菌最常见
常见于某些异常个体: 有肺空洞或囊腔; 过敏体质; 免疫缺陷 感染途径:吸入
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 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1~4项中任何一款加上第5款建立诊断 需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间质 性病变、肺水肿、肺不张、肺梗塞、肺嗜 酸性粒细胞浸润、肺血管炎
大叶性肺炎
CT:实变肺叶内密度均匀,边缘为胸膜所 局限,充气去气管征常见,肺叶体积无明 显改变
胸部X线平片:仍然是最重要和常规检查方 法
胸部CT:作为重要的补充检查方法,有助 于早期发现病变和进一步的鉴别诊断
肺部真菌感染
1、曲菌病 2、肺隐球菌病 3、肺念珠菌病 4、肺组织胞浆菌病 5、肺毛霉菌病 6、努卡氏菌肺炎 7、放谢线菌肺炎
感染的途径
气道 经皮肤或粘漠入侵 淋巴或血液 条件致病 长期大量广谱搞菌素使用 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 各种慢性基础疾病
CT检查的主要目的:发现坏死或空洞开成, 除外阻塞性病变
小叶性肺炎
最常见的类型
一侧或两侧下肺多发小斑片状模糊影或 腺泡结节
CT 确定合并支气管扩张 鉴别支气管播散性病变
治疗前
治疗后
间质性肺炎
多见于支原体肺炎或病毒性肺炎
X线平片呈支气管壁增厚和模糊网状阴影 CT:磨玻璃影和小叶间隔增厚
突发胸痛,咳嗽。
SLE患者,激素治疗
努卡氏菌肺炎
放射线菌肺炎
革兰氏阳性厌氧菌,曾分类为真菌
以农业人口常见 起病缓慢 青霉素有效
放射线菌肺炎
CT表现:
持续实变影或肿块,空洞常见; 可引起支气管内肿块,可超过叶间胸膜并累及胸 壁(包括肋骨破坏); 淋巴肿大常见
2、增强扫描:
中心低密度周围强化,病灶的近胸膜增厚
1988 ---16.5% 2002 ---22.5%
北京等9病城市的调查: 大于60岁,肺炎占所患常见病---26% 老年CAP患者病死率:15%---35%
老年肺炎的特点
发病率高
临床表现不典型: 咳嗽、咳痰、发热症状不明显,高热少见 实验室检查不典型: 白细胞升高占21.56%,半数以上正常
西班牙CAP非典型病原体的检出率高达32%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如何诊断?
临床诊断依据
1、新近出现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 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湿罗音 4、白细胞大于10X1010/L或小于4X1010/L, 伴或不伴核左移
临床诊断依据
63岁。糖尿病,恶性脑肿瘤,无呼吸道症状
支 气 管 毛 霉 菌 病
努卡氏菌肺炎
努(奴)卡氏菌是革兰氏阳性菌,需氧性 丝状细菌,曾分类为真菌
主要见于免疫抑制病人 诊断: 弥漫性浸润病变及实变影用灌洗 结节影用经皮肺穿刺活检
努卡氏菌肺炎
CT主要表现
多发灶性结节或肿块灶性实变影 病灶中心呈低密度,有或不伴空洞 常累及胸膜或胸壁
有特定的流行区域:
美国中部和东部、中南美和西非;
中国:罕见、散发,近年个案报告与宠物有关
有人认为:结核患者中可能部分系荚膜组织胞浆 菌病患者或双重感染者,尤其是结核菌阴性者
疾病分型
急性吸入型:弥漫性支气管肺病
急性血行播散型: 肺病变:局灶性病变十肺门纵隔淋巴肿, 组织胞浆菌瘤形成,慢性空洞型 纵隔型:纵隔淋巴肿、累及食道、心包、 纤维性纵隔炎 胸外:肝脾、骨髓
预后差: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容易导致------忽略、延误,甚 至误诊
老年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
肺炎链球菌,其次是G-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Penafiel F报告:肺炎链球菌(10、5%)、G-肠杆 菌(5.2%)、金黄色葡萄球菌(4.2%)、流感嗜 血杆菌(3.9%)、卡他莫拉菌(0.6%) 非典型病原体的检出数在增多
实变并小空洞或坏死灶
X线平片不易发现
见于细菌或真菌,如葡萄球菌、克雷伯氏 菌、绿脓杆菌,厌氧菌和结核等
老年人的肺炎特点
免疫功能正常
与正常成人相似 有基础病变:肺气肿,间质性纤维化等 免疫功能减低 病源菌的差异
病变特点的差异
病程的差异
2004-04-20
2004-04-13
男,89岁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 影像学诊断
卫生部北京医院放射科 陈起航
2009-04-21
肺部感染性疾病
细菌、病毒、真菌或原虫等致病微生物引起
肺部感染的途径 气道、肺血管、也可直接来自纵隔、膈肌 或胸壁的感染性病变 最常见的途径是来自气道
肺部感染性病变的分类
病因:最好的分类法
感染区域:社区; 医院内 病程:急性;亚急性;慢性 影像学的形态
血丝痰放射线菌肺炎
男,55岁。
血丝痰放射线菌肺炎
血丝痰放射线菌肺炎
结节影快速增大并空洞形成
真菌性肺炎 曲菌最常见 念珠菌 毛霉菌 隐球菌 努卡菌
AIDS患者的真菌感染
少于5%
血行播散性 病原体: 隐球菌 组织胞浆菌 球孢子菌 念珠菌
CT表现:肺厚壁空洞,内含活动的结节影, 长期存在可钙化 10%未经治疗可吸收
霉菌球的活动
仰卧位 俯卧位
侵入性肺曲霉菌病
见于严重的免疫抑制病人,病情重,不及 时治疗可致死亡
早期仅呈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典型的CT表现:肺内结节或圆形实变影并 周围环状磨玻璃影(日晕征) 进一步发展或吸收期结节影内可出现空 气新月征
隐球菌肺炎
女,37岁。 免疫抑制
念珠菌肺炎
抗菌素长期使用,免疫抑制
肺感染常伴尿路、胃肠、肝脾及中枢神经 系统广泛感染 肺原发(吸入)、继发(念珠菌血症) 影像表现: 气腔实变、磨玻璃影、结节影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
肺组织胞浆菌病
卵圆形胞子,有双相型荚膜组织结构(在组织内 呈酵母型,在室温和泥土中呈菌丝型)
社区获得性肺炎
(Community acquire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 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 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 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老年CAP指患者年龄超过65岁的CAP
流行病学
美国大于65岁住院患者中肺炎的诊断率
治疗前
男,78岁
治疗后
小叶性肺炎
男,85岁,主诉精神欠佳2天
2006-08-04
2006-09-16
男,85岁。主诉今日干咳,血常规正常
一个半月后复查
治疗后
治疗后
老年人肺炎的特点
病变较隐蔽,病变不典型
小叶性肺炎多见 两侧肺炎较常见 大片性实变中坏死少见,不易吸收
老年CAP的影像学检查
侵袭性曲霉菌病
男,42岁 急性白血病
侵袭性曲霉菌病
低倍镜下见血管受侵
侵袭性曲霉菌病
男,34岁。AIDS,多发结节及日晕征
侵袭性曲霉菌病
治疗后的空气新月征
肺隐球菌病
在土壤中、动物或人体以酵母菌的形式存在
可见于全世界各地,无明显的地方分布特点 健康人群中可有发病,但更常见于免疫抑制患者, 特别是艾滋病患者 最常见的真菌感染
肺曲霉菌
曲霉球
侵袭性肺曲菌病 血管侵袭型; 支气管肺炎型; 慢性怀死型(半侵袭型)
显微镜下的曲霉菌
曲霉菌球
是一个圆形或卵圆形霉菌菌丝与细胞碎片 构成的团块
组织学上: 霉菌几乎总是只在空洞腔内检出,空洞 壁上皮常见局限溃疡,可引起出血一临床 出现咳血
曲霉菌球
常见于净化空洞,含气囊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