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

合集下载

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及其分析

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及其分析

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及其分析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城市环境的美化与改善越来越重视。

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对于城市环境的美化和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美化环境。

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使城市道路更加美丽,提升人们的居住感受和城市形象。

改善空气质量。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时还可以吸收部分有害气体和尘埃,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调节气温。

植物可以通过蒸腾作用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提供生态环境。

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各种动植物,增加城市的生态多样性。

二、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原则为了保证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效果和作用,需要遵循一定的配置原则:适地性原则。

根据城市道路的位置、环境和气候等情况,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保证其能够生长和发育。

多样性原则。

在植物配置中,应该注重植物种类的多样性,避免单一植物的大面积种植,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美感。

绿化面积原则。

在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中,应该尽量增加绿化面积,提供更多的生态空间。

季节性原则。

根据四季的变化,选择适合不同季节生长的植物,使整个城市道路的园林景观效果更加出色。

根据城市环境的不同需求和植物生长的特点,对于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可以提出以下建议:1. 绿化种类多样化。

建议在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尽量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草本等,以增加植物的多样性,提升景观效果。

2. 注重植物的适地性。

在选择植物的时候,要考虑到其适地性,选择能够适应城市环境的植物种类,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3. 强调季节性植物的选择。

季节性植物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效果,因此建议在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加入不同季节的植物,使其具有更多的变化和生机。

论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论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论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市政道路绿化是城市美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植物配置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良好的植物配置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绿化的美观度,还可以提高空气质量,调节气候,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科学合理的市政道路绿化植物配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市政道路绿化中植物配置的相关问题。

一、植物配置需考虑环境特点和地理位置市政道路绿化植物配置应该根据当地的环境特点和地理位置来合理选择植物品种。

比如在干燥地区,可以选择耐旱植物进行绿化,而在湿润地区,可以选择耐湿植物进行绿化。

在生长环境受到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可以选择具有抗污染能力的植物进行绿化,从而提高城市绿化带的生态防护功能。

二、植物配置需考虑空间利用和造型美感市政道路绿化植物配置应该充分考虑道路绿化带的实际空间利用和造型美感,避免盲目引入品种过多,导致植物之间竞争激烈,不仅影响植物生长,还影响美观度。

可以利用植物的不同生长高度和形态特点,合理搭配植物组合,营造出丰富多彩的绿化景观,提高绿化质量。

三、植物配置需考虑生长习性和生态功能市政道路绿化植物配置应该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功能来进行合理配置,避免选择那些容易滋生病虫害的植物,以免增加绿化养护成本。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生态功能的植物进行绿化,比如能够固土保水、净化空气、减少噪音的植物,来提高城市道路绿化带的生态功能。

四、植物配置需考虑季节变化和景观效果市政道路绿化植物配置应该根据植物的季节变化和景观效果来进行合理配置,使得在不同季节都能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效果,增加道路绿化带的变化性和观赏性。

比如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四季景观效果的植物进行绿化,使得春季有花、夏季有荫、秋季有叶、冬季有枝,营造出不同季节的美丽景观。

五、植物配置需考虑新技术和新材料市政道路绿化植物配置应该充分借鉴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选择一些耐干旱、耐污染、抗病虫害的新品种,以提高植物配置的适应性和生态性。

也可以利用一些新材料来进行植物配置,比如利用花箱、花袋、花篮等新型绿化产品,来增加绿地面积,提高绿地景观效果。

论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论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论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市政道路绿化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环境美化和改善人居环境有着重要作用。

在市政道路绿化中,植物配置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道路绿化的效果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植物的选择、配置原则和适宜植物等方面进行探讨和论述。

植物的选择是市政道路绿化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选择适宜的植物,既要考虑其观赏效果,又要兼顾其生长特点和适应能力。

在选择植物时,应根据道路的功能、环境条件和设计要求等进行合理配置。

在行道树的选择上,既要考虑视觉效果,又要考虑其抗逆性和抗污性。

常用的行道树有柳树、梧桐树、樟树等,它们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观赏效果。

而在路缘绿化中,可以选择一些矮型植物,比如常绿灌木、花卉等,它们既能起到绿化的作用,又不会遮挡司机和行人的视线。

植物配置原则是市政道路绿化设计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植物的配置应符合道路规划和设计的要求,比如道路的宽度、交通流量和土壤条件等。

还需要考虑到植物的生态特性和生长需求,避免植物过度生长和扩散等问题。

植物配置还需要考虑到道路的功能需求,比如在靠近路边的地方选择低矮的植物,以确保视线畅通,同时可以选择具有纵向生长特点的植物,以起到空间分隔和边界划定的作用。

适宜植物的选择也是市政道路绿化中的重要问题。

在选择植物时,要考虑其生长特性和适应能力。

市区的道路绿化一般面临着气候干燥、空气污染、土壤贫瘠等问题,因此需要选择具有耐旱、耐污染和快速生长的植物。

在常见的植物中,一些乔木和灌木植物比较适合市区道路绿化,比如山樱花、紫薇、丁香树等。

这些植物对环境要求较低,生长快速,观赏效果也很好。

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是一个关键问题,它需要综合考虑道路的功能需求、生态特性和观赏效果等因素。

在植物的选择上,应选择适宜的植物,兼顾其观赏效果和生长特点。

在植物配置上,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确保道路的绿化效果和可持续发展。

在适宜植物的选择上,要考虑道路环境的特点,选择具备耐旱、耐污染和快速生长的植物,以满足市区道路绿化的需求。

论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论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论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市政道路绿化是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配置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正确的植物配置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增强市民的生活品质。

本文将对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进行探讨,以期为城市绿化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一、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市政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城市的气候特点、土壤状况和空间限制等因素。

在炎热多雨的南方城市,可以选择热带雨林植物,如榕树、银杏等。

在气候寒冷的北方城市,可以选择耐寒的树木,如松树、柳树等。

还需要考虑植物的成活率和抗污染能力,选择对于城市环境比较适宜的植物种类。

二、根据道路环境进行植物配置市政道路的环境形态各异,有的是宽阔的大道,有的是狭窄的小街。

我们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根据不同的道路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

对于宽阔的大道,可以选择高大挺拔的乔木和灌木,增添整体气势。

对于狭窄的小街,可以选择矮小丰茂的灌木和地被植物,使道路两旁更加绿荫蔽日,增加交通安全性。

三、注重植物的季节性变化市政道路绿化植物配置时,需要考虑到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在春季,可以选择开花植物,如樱花、桃花等,增添道路的生机和活力。

在夏季,可以选择树种丰茂的植物,如梧桐、榕树等,增加行人的遮荫。

在秋季,可以选择叶色艳丽的植物,如枫树、银杏等,增加道路的景色。

在冬季,可以选择坚挺耐寒的树木,如松树、柳树等,使道路焕发冬日的生机。

四、合理利用植物配置改善环境市政道路绿化植物配置还可以利用植物的特性改善道路周边的环境。

可以选择具有净化空气和减少噪音的植物种类,如银杏、丁香等,改善道路的空气质量和环境噪音。

还可以利用植物的根系来保持土壤的稳定,减少道路旁边的土壤侵蚀和滑坡等现象。

五、避免选择有毒或者易过敏的植物种类在市政道路绿化植物配置时,需要避免选择有毒或者易过敏的植物种类。

一些植物的花粉、叶子或果实可能会引起市民的过敏反应,影响市民的生活。

一些有毒的植物可能会对周围的环境和生物造成伤害。

论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论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论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在城市绿化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植物不仅能够美化环境,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还能够改善空气质量,净化环境,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我们需要根据道路的特点来选择植物。

道路的长短、宽度、交通流量等都会影响到植物的选择。

比如,在宽阔的大道上,可以选择一些高大而茂盛的树种,如梧桐、杨树,它们能够充分利用空间,给人一种宽广和舒适的感觉。

而在窄小的街道上,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灌木类植物,如玫瑰花、紫薇花等,它们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有效利用有限的空间。

植物的选择还要考虑到道路的环境条件。

阳光充足和通风良好的地方适合选择阳性植物,如向日葵、报春花等。

而阴暗潮湿的地方适合选择阴性植物,如蕨类、龟背竹等。

植物的生长环境还要考虑到土壤的肥沃程度、湿度等因素。

保证植物的生长环境符合其生长特点,能够更好地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

植物选择还要考虑到它们的花期和果实特点。

花期长、花朵色彩鲜艳的植物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增加道路的视觉效果。

果实丰硕、花期短的植物在城市道路上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些果实丰硕的树种能够提供饮食资源给城市中的鸟类,增加生物多样性。

植物配置中还要考虑到植物的数量和密度。

根据道路的空间大小和需要,合理配置植物数量能够充分利用空间,提供更多的绿化效果。

植物的密度也要适度,过高过密的植物会影响到交通和行人的视线,不利于行车和行人的安全。

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是一个非常综合的考虑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到道路特点、环境条件、花期果实特点以及数量和密度等因素。

只有合理配置植物,才能够达到最佳的绿化效果,为城市的建设和居民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福利。

论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论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论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对城市环境的美化和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建筑的不断拔地而起,道路绿化成为了城市发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植物配置的选择不仅关系到城市绿化的美观度,还关系到环境的改善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细心打理的领域。

一、植物配置的原则在市政道路绿化中,植物配置的原则是多样性和适应性。

多样性意味着植物种类的丰富,这样可以让城市的街道多姿多彩,给行人带来愉悦的心情。

适应性意味着植物必须能够适应城市的环境条件,包括空气质量、土壤条件、阳光照射等因素。

只有这样,植物才能够健康成长,起到美化环境和改善空气的作用。

二、植物配置的种类选择在市政道路绿化中,可以选择多种多样的植物进行配置。

可以选择乔木类植物,如梧桐、榉树等,它们可以提供较为丰富的树冠,为行人和车辆提供一定的遮阴作用。

草本植物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种配置,如鸢尾花、月见草等,它们可以美化绿化带,并可以吸收部分有害气体,改善空气质量。

还可以选择一些攀援植物,如爬山虎、常春藤等,它们可以爬上建筑物的墙壁,增加绿化面积,并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

此外一些花灌木类植物,如玫瑰、丁香等,可以在道路两侧种植,既可以美化环境,又可以营造出淡淡的清香气息。

三、植物配置的养护管理植物配置的养护管理是市政道路绿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于不同类型的植物,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养护计划。

一般来说,需要对植物进行定期修剪、浇水和施肥,以保持其健康生长。

还需要定期检查植物的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以防止病虫害的扩散。

还需要关注植物的更新换代。

由于城市道路的使用频率较高,植物可能会受到车辆的碾压和行人的踩踏,造成一定的损坏。

需要定期更换老化的植物,并进行适当的修整和增添新的植物,以保持整体的绿化景观。

四、植物配置的环境效益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还能够带来一系列的环境效益。

浅谈城市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技术

浅谈城市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技术

浅谈城市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技术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力求体现有活力、有创意、协调周边景观设计特征。

绿化设计在空间、尺度、形态、色彩、韵律、节奏方面组景协调。

充分考虑绿地设计的可操作性,以及近、中、远期植物造景的差异的生态景观。

设计风格简洁、明快,具有强烈的导向感。

在道路绿化中结合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考虑,绿化形成了良好的视野和环境。

行道树以7-8米为间距,绿化形式应尽量简洁、树木的选择保持整齐一致,减少驾驶员的视觉疲劳。

该景观设计总体上以乔木为主,乔木、地被植物相结合,从防护效果、地面覆盖、景观层次上去考虑。

道路景观是线性连续的景观,景观的整体性与整体感是道路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同时考虑到行车速度与景观单元内在联系。

绿化设计在保证整体景观和谐的同时强调各自特色。

行道树应选择深根性、分枝点高、冠大阴浓、生长健壮、适应城市道路环境条件,且落果对行人不会造成危害的树种;植物的配置总体上以常绿植物为主,保证道路绿化整体的四季常青,比如南方城市可以选择行道树中的优良树种香樟。

香樟树姿优美,形态苍劲洒脱,枝叶繁茂,浓荫遍地,是长江以南城市绿化的优良生态树种之一,树冠广卵形,单叶,薄革质,螺旋状互生。

香樟属弱阳性树种,喜湿润肥沃、土层深厚、酸性至中性的沙壤土或壤土。

一、城市道路绿化的功能 1.1美化功能城市道路绿化掩饰了裸露的地面,与建筑、道路、桥梁、水体等相映衬,衬托出现代都市的绚丽空间、多复色彩的美学效果,给人们以静谧之感,令人心胸开阔、心旷神怡、奔放感情和陶冶情操。

1.2生态功能(1)城市道路绿化是一部很好的空调机。

城市里凡有绿地的地方,温度都明显低于无绿地的地方。

这是由于绿色植物对阳光直射的阻挡和蒸腾散热等作用造成的。

在夏季,绿化地区内气温较非绿化地区气候低3-5℃(冬季可增温2-4℃),比建筑物地区低10℃左右。

据计算,绿地面积每增加1%,城市气温可降低0.1℃。

(2)净化空气:城市的绿地像人的肝脏一样,具有解毒作用。

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及其分析

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及其分析

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及其分析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是指在城市道路两侧或中央绿化带中选择和布置适合景观效果、环境和气候条件的植物。

这些植物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的居住体验,还能使城市更具生机和活力。

下面将从道路景观植物配置的原则和分析两方面进行探讨。

道路景观植物配置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1. 适应环境:选择植物时要考虑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包括耐寒性、耐旱性、耐盐碱性等。

根据城市的气候和地理特点,选择相应的植物种类,以确保其能够良好生长。

2. 美观与实用兼顾:植物选择应注重美观性,植物的花朵、叶子和枝干等特征都能对景观起到装点作用。

还要考虑植物的实用性,比如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空气净化作用的植物,为城市提供清新的空气。

3. 多样性和长春性:在植物配置上,要尽量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以增加景观的多样性。

还要考虑植物的长春性,选择那些能长时间保持绿化效果的植物,减少频繁更换植物的成本和工作量。

4. 抗污染和易维护:城市道路上的植物容易受到车辆尾气和压力的污染,因此选择一些抗污染能力强的植物。

还要考虑植物的易维护性,选择那些生长迅速、繁殖力强的植物,便于养护和管理。

通过对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提升城市形象: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直接关系到城市形象的提升。

植物的选择应注重颜色搭配和层次感,可以选用颜色鲜艳的花卉或具有华丽色彩的宿根植物,增加景观的亮点,使城市更加美丽。

2. 缓解交通压力: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还可以缓解交通压力。

适当选择树种等大型植物,可以起到隔音、净化空气和降低温度的作用,为行人和车辆提供舒适的环境。

3.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对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植物的绿色和芬芳气息可以缓解压力、舒缓心情,增加居民的幸福感。

在植物配置上,还可以考虑种植一些果树或观赏果树,为居民提供新鲜水果或美丽的景观。

4. 保护生态环境:合理的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题目:浅谈城市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系部:农业技术系专业名称:园林工程技术班级: 2009级园林姓名:毛梅学号: 309440127指导教师:2012年4月15日浅谈城市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街道绿化搞好了,不仅美化街景,而且还有净化空气、减弱噪音、减尘、改善小气候、防风、防火,保护路面、组织城市交通、维护交通等作用,同时也会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些年,全国各城市都加大了园林绿化力度,争创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园林部门把创“全国园林城”作为重要任务,街道绿化作为城市的“脸面”,是重中之重。

因此,新街道的绿化建设,老旧街道的绿化改造,成为大多数中小城市园林部门每年的主要任务之一。

一、道路绿化规划和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道路绿化应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不得裸露土壤;2 、道路绿化应符合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3 、绿化树木和市政公用设施的相互位置应统筹安排,并应保证树木有需要的立地条件和生长空间;4 、植物种植应适地适树,并符合植物间伴生的生态习性;不适宜绿化的土质,应改善土壤进行绿化;5、修建道路时;宜保留有价值的原有树木,对古树名木应予以保护;6、道路绿地应根据需要配备灌溉设施;道路绿地的坡向、坡度应符合排水要求并和城市排水系统结合,防止绿地内积水和水土流失;7 、道路绿化应远近结合。

二、配置原则1.整体优先原则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自然规律,利用城市所处的环境、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景观,城市性质等进行科学建设或改建。

要高度重视保护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把握好它们和城市园林的关系,使城市建设和自然和谐,在城市建设中可以回味历史,保障历史文脉的延续。

充分研究和借鉴城市所处地带的自然植被类型、景观格局和特征特色,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植物配置的艺术性、趣味性,使之具有人性化和亲近感。

2.生态优先原则在植物材料的选择、树种的搭配、草本花卉的点缀,草坪的衬托以及新平装的选择等必须最大限度地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质量为出发点,也应该尽量多地选择和使用乡土树种,创造出稳定地植物群落;充分使用生态位原理和植物他感作用,合理配置植物,只有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才能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

3.可持续发展原则以自然环境为出发点,按照生态学原理,在充分了解各植物种类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基础上,合理布局、科学搭配,使各植物种和谐共存,群落稳定发展,达到调节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关系,在城市中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4.文化原则在植物配置中坚持文化原则,可以使城市园林向充满人文内涵的高品位方向发展,使不断演变起伏的城市历史文化脉络在城市园林中得到体现。

在城市园林中把反应某种人文内涵、象征某种精神品格、代表着某个历史时期的植物科学合理地进行配置,形成具有特色地城市园林景观。

三、艺术手法在园林空间中,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景,或植物和其他园林要素共同构成主景,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位置的安排和方式的采取上都应强调主体,作到主次分明,以表现园林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风格。

对比和衬托。

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

在树丛组合时,要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

运用水平和垂直对比法、体形大小对比法和色彩和明暗对比法三种方法。

动势和均衡。

各种植物姿态不同,有的比较规整,如杜英;有的有一种动势,如松树。

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和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

起伏和韵律。

韵律有两种,一种是“严格韵律”;另一种是“自由韵律”。

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最容易体现出韵律感,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产生节奏韵律,避免布局呆板。

层次和背景为克服景观的单调,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的配置。

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

背景树一般宜高于前景树,栽植密度宜大,最好形成绿色屏障,色调家深,或和前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以加强衬托。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和其他园林要素相互之间的配置。

四、树种选择配置树木是构成森林最基本的组成要素,科学的选择城市森林树种是保证城市森林发挥多种功能的基础,也直接影响城市森林的经营和管理成本。

1.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城市绿化植物的选择,主要考虑艺术效果和功能效果。

(1)乔木的选择。

乔木在街道绿化中,主要作为行道树,作用主要是夏季为行人遮荫、美化街景,因此选择品种时主要从下面几方面着手:①株形整齐,观赏价值较高(或花型、叶型、果实奇特,或花色鲜艳,或花期长),最好叶秋季变色,冬季可观树形、赏枝干;②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费用低,花、果、枝叶无不良气味;③树木发芽早、落叶晚,适合本地区正常生长,晚秋落叶期在短时间内树叶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扫;④行道树树冠整齐,分枝点足够高,主枝伸张、角度和地面不小于30度,叶片紧密,有浓荫;⑤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复生长,适宜大树移植;⑥有一定耐污染、抗烟尘的能力;⑦树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不太缓慢。

目前在广东省佛山市使用较多的有盆架子、小叶榄仁、桃花芯木、木棉、黄槐、鸡冠刺桐、火焰木、黄花风铃木、腊肠树等。

(2)灌木的选择。

灌木多使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车行道的边缘和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带),可遮挡视线、减弱噪声等,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枝叶丰满、株形完美,花期长,花多而显露,防止过多萌孽枝过长妨碍交通;②植株无刺或少刺,叶色有变,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内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树形和高矮;③繁殖容易,易于管理,能耐灰尘和路面辐射。

佛山市使用较多的有红继木、黄榕、非洲茉莉、毛杜鹃、大花叶扶桑、红车、连翘、大红花等。

(3)地被植物的选择。

目前,南方大多数城市主要选择非冷季型草坪作为地被植物,根据气候、温度、湿度、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草坪草种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多种低矮花灌木均可作地被使用,如红继木等。

(4)草本花卉的选择。

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为主,和乔灌草巧妙搭配,合理配置: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只在重点部位点缀,不宜多用。

2.植物配置主要有两类:整齐式行道树类型;自然式园林道路的布置。

(1)整齐式园林行道树。

此种类型,植物配置形式有:①乔木为主、配以草坪:高大的乔木不仅遮阴效果好,还会使人感到雄伟壮观,但较单调。

②乔木和灌木:既可增加景观和季相的变化,又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③常绿乔木配以花卉、灌木、草坪、绿篱(或色块):这种形式既可四季常青,又有季相变化,是目前使用较多的形式;另外,若条件允许可多行布置,既可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绿化水平,又可大大减少噪音,这也是将来发展的方向和潮流。

(2)自然式园林道路的布置。

在繁忙的道路两侧设置自然式的园林道路即林荫路(具有一定宽度又和街道平行的带状绿地,其作用和街头绿地相似,有时可起到小游园的作用),尤其是居民分步相对较密集的一侧,既可方便居民自由出入林荫带散步休息(不必穿过交通繁忙的街道),又有效防止和减少车辆废气、噪音对居民的危害,这种形式在各个城市较为普遍。

五、发展各种高大的乔木树种1.在我国城市绿化用地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要达到以较少的城市绿化建设用地获得较高生态效益的目的,必须发挥乔木树种占有空间大、寿命长、生态效益高的优势。

比如德国城市森林树木达到12修剪6以下的侧枝,林冠下种植栎类、山毛榉等阔叶树种。

我国的高大树木物种资源丰富,30~40的高大乔木树种很多,应该广泛加以利用。

在高大乔木树种选择的过程中除了重视一些长寿命的基调树种以外,还要重视一些速生树种的使用,特别是在我国城市森林还比较落后的现实情况下,通过发展速生树种可以尽快形成森林环境。

2.按照我国城市的气候特点和具体城市绿地的环境选择常绿和阔叶树种乔木树种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为城市居民提供遮荫环境。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酷热漫长的夏季,冬季虽然比较冷,但阳光比较充足。

因此,我国的城市森林建设在夏季能够遮荫降温,在冬季要透光增温。

而现在许多城市的城市森林建设并没有这种考虑,偏爱使用常绿树种。

有些常绿树种引种进来了,许多都处在濒死的边缘,几乎没有生态效益。

一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落叶阔叶树种,不仅能够在夏季旺盛生长而发挥降温增湿、进化空气等生态效益,而且在冬季落叶增加光照,起到增温作用。

因此,要根据城市所处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具体城市绿地的环境需求选择常绿和落叶树种。

3.选择本地带野生或栽培的建群种追求城市绿化的个性和特色是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目标。

地区之间因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的差异造成植物种类上的不同,乡土树种是表现城市园林特色的主要载体之一。

使用乡土树种更为可靠、廉价、安全,它能够适应本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抵抗病虫害,环境污染等干扰的能力强,尽快形成相对稳定的森林结构和发挥多种生态功能,有利于减少养护成本。

因此,乡土树种和地带性植被应该成为城市园林的主体。

建群种是森林植物群落中在群落外貌、土地利用、空间占用、数量等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树木种类。

建群种可以是乡土树种,也可以是在引入地经过长期栽培,已适应引入地自然条件地的外来种。

建群种无论是在对当地气候条件的适应性,增建群落的稳定性,还是展现当地森林植物群落外貌特征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结语各类园林绿地,小至庭院绿化,大到风景名胜区,均有园林植物、建筑小品、山石水体等物质要素所构成。

园林道路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园林植物是园林绿地中最主要的构成要素。

园林绿地的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配置。

因此,要搞好园林植物造景,必须合理的进行园林植物配置,这是建设好园林绿地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