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浙江省温州城市道路绿化设计
温州市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生态化初探

的 区域 自然生 态系统 ,把握地 方特 色 ,保持 本土精神 、本 土文化 ,适 当引进外来 树种 ,丰 富 当地的植物 种类 ,使温 州的街道绿化景观更具有地方特 色和时代特色。 () 道绿化 ,特 别是交 通岛 、分 车带及行 道树 的绿化 8街 种植 ,应首先考 虑交通便 利 的要 求 ,切 忌一 味追求美 观而
东片 、瓯北 片和七里 片) 成既有相 对独立又 有有机联 系 ,形
() 6在行道树 的选择上 ,增加落 叶树种 比例 ,因为常绿
树 雨天易造成 地面潮湿 生苔 藓 ,不利 于人车 的通行 ,阴天
的组合 型大城 市 。所 以 ,温 州市今后 势必 走 向城 乡一体 化
的发 展道路 ,街 道绿化 也要首 先考虑 到完 整有机 的绿化 方
速较慢 ,有许 多分车带上仍种植高大 的乔木 ,但笔者认为 , 分车 带的绿 化形式应 视具 体情 况 而定 ,在 安全 的 前提 下 , 不 必拘泥于 条条框框 ,让 实用和形式 得到完 美的统一 。温 州市分车带 的绿化 种类有 :青黄杨 、海桐 、栀 子花 、金叶
雨量 充沛 ,植物资源 丰富 。然而 ,与高楼林 立的繁 华街市 相 比 ,温州 的街 道绿 化在很长 一段时 间 内只局限于 行道树
调发 展 。其 中的绿 化景 观 ,不仅 体现特 有 的文 化和 意境 , 还具 有显著 的生态效 应 。在城 市道路 绿化设计 中,园林植
物景观 生态化 质量直 接关 系到 城市道 路及整 个城市 的景观
树 、女 贞 的种 植效 果 较好 ,因此 ,很 多街 道采 用 香樟 作
为行 道 树 ,如 学院 路 、人 民路 、鹿城 路 、振 瓯 路 、车 站
与和谐 的关 系欠妥 、管理水平 低 、病虫害 严重 、生 态效益
城市道路园林绿化设计论述

城市道路园林绿化设计论述要想对城市道路进行绿化设计,需要基于艺术设计要求的指导,合理种植植物,確保其可以有效存活,从而对城市道路进行全面绿化及美化。
因此,施工单位必须深入了解并准确掌握设计方案以及意图,严格遵照设计方案进行技术操作,从而为绿化工程质量提供前提保障。
除此之外,施工单位应在施工过程中结合超前意识与主动意识,对施工重点环节进行准确把握,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对绿化进行维护与管理。
一、城市道路景观绿化的重要性(一)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时代全面来临,城市建设暴露出了大量弊端,最为严重的便是环境污染问题。
主要体现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工程建设带来的环境污染;二是玻璃高层建筑带来的光污染;三是汽车商场带来的噪音污染;四是工业生产以及汽车尾气带来的空气污染。
有些城市由于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已出现雾霾、酸雨等问题。
这些污染不仅影响了人们生活、生产质量,还给人们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要想对这些污染问题进行直接有效的解决,必须对城市进行全面绿化。
对城市进行合理绿化,不仅可以提高空气质量,还可以吸附灰尘、降低噪音,从而优化城市环境质量。
(二)美化城市环境如果把城市道路园林绿化做好并保证其良好的质量,不仅可以对城市整体的绿化质量进行有效强化,还可以提高城市整体环境的美化和生态环境。
并且可以有效避免城市司机出现驾驶疲劳的现象,从而提高交通安全性。
除此之外,良好的绿化质量还具有协调建筑物与道路关系、提高市容市貌以及保护道路等作用。
二、绿化施工的关键问题对于城市而言,绿化是其文明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标志,城市道路绿化水平更是代表着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与精神面貌。
因此,在对城市道路进行绿化设计与施工时,施工单位要对城市的发展特点、文化底蕴进行综合考虑。
除此之外,在设计城市道路的绿化施工时,要对后期养护成本进行合理预算,从而降低绿化工程的总体成本。
植物具有自然再生性,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结合此项生态原则,促使城市道路的园林绿化景观更具多样性、稳定性以及生态性。
浅谈浙江省温州城市道路绿化设计

浅谈浙江省温州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摘要:道路绿化是道路环境和城市绿地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也体现城市绿化风貌与景观特色的重要载体,直接形成城市面貌、道路空间性格、市民交往环境,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长期的视觉审美载体,从而成为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
因此,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息息相关,其优劣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一个城市的评价。
关键词:道路;道路绿化;植物配置;生活环境一、气候和土壤分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气候环境不仅对于人的生活重要,而且对于植物的生长、成活同样重要。
在了解一个地区的树木绿化情况之前必须要了解该地区的气候和土壤。
因此在调查温州道路绿化之前先对温州气候、土壤情况进行分析。
(一)气候分析温州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润湿性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16.1~18.2摄氏度,1月份平均气温6.8~8摄氏度,7月份平均气温25.5~28.2摄氏度。
冬无严寒,夏少酷暑。
年降水量在1500~1900毫米之间。
春夏之交有梅雨,7~9月间有台风,无霜期为260~280天。
全年日照时数在1700~2000小时之间。
(二)土壤分析温州地区以红壤土和黄壤土为主,而这也正是整个浙江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同属酸性土壤,平均PH在5.5~6.0之间,比较利于植物生长。
但红壤土和黄壤土土质粘重,且有机质含量比较少,不利于植物根系的伸展和植株的生长。
二、观测点及观测方法(一)观测地点选择温州市区较为典型的道路绿化主干道人民路、公园路、学院路、机场大道、温州大道、车站大道、市府路、江滨路、马鞍池路等。
如滨海大道等新路段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二)观测时间观测时间大多选在天气晴好的工作日,但也有个别的观测时间为阴天或雨天。
(三)观测方法采用实地考察的方法进行。
三、观测结果及分析观测结果如表1所示表1温州各路段绿化现状从表1中我们不难看出温州主要的行道树种为香樟、榕树,其他还有喜树、杜英、玉兰和羊蹄甲等,在树种的选择应用上比较单一,而且缺少相应的养护管理,再加上苗木本身质量的不高,使得整个道路景观显得稀疏、散乱,远没有达到原本设计预想的效果。
浙江省省域绿道建设

浅谈浙江省省域绿道建设摘要:绿道建设已成为世界各地城乡绿化建设的热点与重点,本文旨在从省域绿道建设的高度,结合浙江省自身的山水、交通、人文条件来介绍浙江省的绿道建设实践,并通过对兄弟省份的绿道网建设的分析总结,为浙江省各县市区乃至全国的城市绿道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关键词:省域绿道布局;绿道实践;浙江省中图分类号:u49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abstract:greenway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hot key of the world green construction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is article combined with zhejiang province’s own landscape, transportation, humanities condition,on the hight of provincial greenway construction, introduced zhejiang province greenway construction practice, and through the brother provinces of greenway network construction analysis, every urban district and the city zhejiang province’s greenway construction would ge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ference.key words: provincial greenway construction, greenway practice, zhejiang province一城乡绿道建设背景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
温州市城市绿地建设导则

温州市城市绿地建设导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我市城市绿地建设,提高城市绿地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加快推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针对当前我市城市绿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温州市城市绿地建设导则。
第二条城市绿地建设应体现“生态性、功能性、景观性、文化性”的原则,按照绿化“森林化”要求加强植物配置,尽可能增加“绿量”,合理安排功能设施,满足游人休闲游憩的需求;加强植物配置、突出植物造景以改善城市生态;注重体现当地人文文化,充分展示地域特色;控制建设项目单位造价,提倡节约型绿地建设。
第二章总体设计第三条城市各类公园绿地设计时应注重对地方历史文化遗产、遗存遗迹及地域特征的保护、展示与宣传,应充分利用原有山、水等自然环境,因地制宜配置植物,合理布置各类功能性景观小品与设施,突出原地形的山水特色,形成宜人环境。
第四条城市各类公园绿地(特别是街旁小游园、滨水绿地)设计时应注重休闲功能的要求,布置游步道与适量的硬质活动空间,以满足附近居民的休闲活动需求。
提倡利用绿地内乔木树冠下空间设置成休闲活动场地,以提高绿地使用率。
部分面积较小的街旁小绿地,宜沿路设置一些休息岛与座凳,以满足行人休憩需要。
第五条城市道路绿化时应考虑植被的防尘、防噪和遮荫要求,植物配置宜采用高绿量密植方式;原则上必须栽植行道树,行道树间距以3-8m为宜,树穴内径应控制在1.5m以上,如必需考虑人流通行方便,树穴处可设置透气、透水硬质盖板。
第六条城市河道沿岸绿带对河流具有生态修复、水质净化、水土保持等功能,绿化设计时应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以绿化种植为主,严禁设置大体量建筑,不宜对绿地进行大面积硬化处理;岸线处理时以生态型自然驳岸(为可渗透界面)为主,并注意保护好原有的自然边滩湿地。
第七条沿路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围墙设计应做到透空透绿,与城市景观相融合。
第八条市、区级城市公园绿地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GB21734的有关规定设置应急避险场所。
温州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特色分析已修改1027

温州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特色浅析【摘要】本文针对温州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特色进行分析。
温州现有植物景观设计以常绿阔叶树种为主,实现常绿和落叶的混交供养,并根据植物的不同特点,实现多层次的植物群落的组合。
同时在争创国家园林城市的过程中,温州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的运用中,做到高质量“绿化”,更是达到“彩化”的艺术效果。
【关键字】温州;园林植物;设计特色;彩化1前言温州地处中国大陆的环太平洋岸线中段,浙江省东南部。
介于北纬'36.28'03.27-、东经为'18.121'37.119-,全市陆域面积11784平方公里。
温州市内最高的山峰是泰顺的白云尖,其海拔在1600m 以上。
温州内部的地形比较复杂,且岛屿、湿地等地貌类型较多。
该地区是亚热带海洋季风润湿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温度适宜,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1]2造景特色分析温州地区比较富饶,具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并且在青山绿水的环绕中独具魅力。
温州地区的自然景观别具一格,但是由于温州在进行植物造景时,很少使用具有乡土气息的植物,因此,在地区性特点的增加上有待提高。
[2]2.1常绿和落叶的混交,形成具有一定植物群落的造景园林根据温州当前流行的园林造景植物的运用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该地在地被植物的运用上比较缺失。
地被植物的种类相对比较单一,外来的品种居多,且不具备地方特色。
该地比较常见的地被植物是中华结缕草以及吉祥草等,其中野生的耐阴植物在温州的自然群落中较多,在园林设计中可以多多使用。
2.2结合地形设计园林,突出造景的植物特色温州分布较多山川,温州市区便有九座山,所以市区的园林建设往往把市区中的山丘当作公共的绿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园林建设。
在市区的山丘中建设一定的绿地,并根据山区的山体特性,在其周边建设绿化广场。
在布置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山体的多层次进行,合理利用现有树种,补植彩化树种,这样可以增强艺术感,达到美化目的,从而强化市区本来的景物特色。
温州市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及养护管理探讨

园林 园艺
温州市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及养护管理探讨
南青 云 ( 温州市园林 绿化工程公 司,浙江,温州,3 2 5 0 0 0 )
是 园林绿4 L_ x _ 程中的重要 环节 ,不仅具有 美 化环境 ,满足居 民的观赏需求 ,还能产生 巨 大 的 生 态效 益及 社 会 效 益 。 本 文根 据 园林 绿 化 工程 中植 物 的 配 置 原 则 ,对 目前 园林 绿 化 中 存在 的问题进行 了分析 ,并提 出了相关对 策 ,最后对如何做 好 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提 2 . 4植物造景 的季节性 市园林 绿化中的使用不易打破原有平衡 ,让 植物会 随着季相的变化展现 出不 同的观 园林建设变得更加容易 。二是使得 园林景观 赏性 ,因此在选择 园林植物 时应 与植物 的生 具有明显的地方文化特色 ,避免 了干篇一律 长特 性相结合,使得观花 、观 叶、观 果能够 的城市园林景观模式 。三是使用 乡土树种 省 相互映衬 ,在各种季相 下都能具备较 高的观 时、省钱、省力,可 以大幅降低绿化费用 。 赏性 。如温州香格里拉酒店前 的三角绿岛, 5 .加强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的建议 植物种植有 4个季 相和板 块,春天乔木以垂 5 . 1 水 分 管 理 出 了一 些 建议 。 丝海棠 ,玉兰花 ,红叶李春 鹃为主,夏季 以 植物的水分管理 是其 正常生长 的关键 , 【 关键词 】 园林绿化 ; 作 用; 配置原则 ; 紫薇花为主 ,灌木 以红 帽子为主,秋天乔木 若 水 分 不 足 则 会 降低 植 物 的 光合 作 用 效 率 , 养 护 管 理 以银 杏 树 和 桂 花 树 为 主 , 冬 天 乔 木 以墨 西 哥 导致花芽成形量减 少,枝叶生长缓慢;若水 落羽杉小乔木 以及温州本地 的茶花为主 。 分过多则可 能降低根 系含氧 量,导致根系呼 引 言 3 . 温州园林植物配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吸作用微弱 ,对植物 养分的合成与运转产生 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过程 中的一个关键 3 . 1植 物品种 的选 择存在很 大的盲 目性 影 响。以上 两种情 况都会对园林的绿化效果 构成部分,它与人类 的生存及生活质量 的好 及随意性 造成影 响,因此在 灌溉和排水方面加强园林 坏密切相关 。而植物作为绿化 的主体 ,它 不 植物 品种具有多样性,并且不 同植物对 植物 的水分 管理。 仅能陶冶居 民情操 ,有益身心健康 ,提 高修 于 生存环 境的要求及生长习性都不一样 ,植 5 . 2 土壤 管 理 养 ,还能在净化空气 、调节气候 、平衡 生态 物 之间也会存在影响 。由于规划和功 能要 求 城 市园林绿化中植物的生长土壤十分贫 环境 、美化城市面貌等方面起到举足轻 重的 不 一样以及设计人员 自身知识水平不够 ,对 瘠,甚至部分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 ,种植 土 作用 。而这种作用效果 的实现很大程度 上与 植物 的生长习性、植物特征不 熟悉 ,疏忽了 深度 不够,造成苗木生长不 良,需要通过 土 园林植物 的配置及养护相关 。 植物与当地环境 、人文 、历 史的适 应性,导 壤管理来提升土壤肥力 ,改良土壤 理化 性质 1 .植物配置在 园林绿化工 程中的作用 致在进行植物选择时 出现很大 的随意性及盲 及结构 ,为植物正常生长提供充足 养分。主 在 园林植物 的配 置与造 景过程 中,根据 目性,随便将各种植物混合起 来种 植 ,对于 要通过深翻 、培土 以及 中耕 除草等 几种 方式 不同植物 自身的独特 形态、生命周期的差异 植物生长和景观营造产生不利影响 。 进行土壤管理 , 这样有效地提高其吸收能力, 进行合 理搭 配,能够 呈现 出丰富多彩,干变 3 _ 2苗木规格杂乱 , 重草轻树 ,植物检疫 保温防冻 ,防止土壤养分流 失,保持绿地整 万化的形态美,能够丰富园林景观层次 ,为 问题频发 洁 ,减少 了病虫害 的发生 。 5 - 3 施 肥 城市规划设计增添亮点,有效改善及美化 了 草坪具有观赏和休 憩的双重特点 ,近年 城市环境。园林植物的叶子通过光合作用 , 来, 在城市园林绿化 中草坪 的使用率得到了迅 植株一 旦定植 后,必须通过 自身根系从 能够大量吸收二氧化碳 ,并且释放 出氧气 , 速增长, 形成了城市 园林设计中重草轻树的局 土壤 中吸收养 分以供其生长,但土壤 中养分 吸收其他有害气体 ,从而达到净化空气 ,改 面 , 这样对城市 的整体生态环境发展不利 。 苗 有 限, 必须采用施肥措施保证植株正常生长 。 善空气质量, 营造城市 良 好生态环境 的 目的。 木规格 杂乱也是现代城市绿化进程 中一个重 园林 植物的施肥方式主要有 :基肥 、追肥 、 通过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不但可 以为人 要 的问题, 苗木规格 的杂乱会对园林景观效果 种肥 以及根外追肥等, 同时施肥也需注意施 们提供美轮美奂的 自然景观 ,还能满足 人们 产 生极大影响, 并且随着近年来国内外植物品 肥的方法 、位置、时间以及天气 条件等 。 平时避暑纳凉 、休憩散步 的需求 ,为城 市中 种交流的频繁, 植物检疫难 以 跟上步伐, 导致 5 . 4 修 剪 整 形 繁忙的人们提供一个静谧宜人的休闲场所。 植物检疫 问题频发 , 出现新的病虫害, 给城市 树木 良好 的 修剪 整形 可 改变 其形 态 结 2 . 园林 植 物配 置 原 则 园林植物 的健康 生长带来极大危害 。 构 ,调节生殖生长与营养 生长 的矛盾 ,调节 2 . 1适 用 原 则 3 _ 3城市植物 配置结构 单一 ,多样 性体 平衡树势 ,提高树木 的观 赏性及 经济 价值。 在选择 园林植物 的时候首 先要考 虑植物 现 不 充 分 树木的修剪整形可分 为生长 期修 剪和休眠期 的生态适应 性问题 ,要 做到因地制宜。一方 在一些城市 园林绿 化过程中,虽然使用 修剪 ( 冬剪 )两种 。生长期修 剪可促进植物 面要根据立地条件选择合 适的树种,另一方 较多的植物种类 ,但 是植物 配置单一,在色 的生殖生长 ,休眠 期修剪 则可减少分枝 ,增 面则是根据 树种 人为创造适宜植物生长 的立 彩 、形式及层 次上基 本无太大变化 ,难 以体 强树木 的顶端优势 ,促进其营养生长 。 地 条件,保证植物的生态习性能与立地条件 现 出园林绿化植物 的艺术性 。 5 . 5 病 虫 害 防 治 基本一致 。例如 ,水池 等水分充足的园林应 4 . 关于温州市园林植物配置的对策分析 施肥 、除草、修剪 枝叶、清除落叶枯枝 4 . 1注 重 因地 制 宜 选择耐湿耐水的植物 ,温州市马鞍池公 园河 以及 改善树体的卫生条件等均有利于病虫害 边种植了大量的旱伞草和水菖蒲 ;行道树则 进行 园林 植物种类的选择时不仅要考虑 的防治。另外,病虫害防治还要适地适树 , 应选择耐修剪、耐污染的树种 。 地 理环境 , 还要将 当地 的人文环境考虑进行 , 必 须对 引进 树木 进行检 疫。 2 . 2充分利用本地树 种 如果栽 植 的树种 与 当地 的人 文历 史 不相 协 6 . 结 语 园林 绿化 工 程 中最 主要 的材 料就 是植 调 ,只会显得在城市 中格格不入 ,对城 市整 随着我 国经 济的稳步发展 以及人们 生活 物 ,在选择植物过程 中,优先选 择合 适的本 体景观造成影响 。相反 ,如 果栽植 的植物能 水平 的提高, 对 于生活环境也提出了越来越来 地树种 ,不仅取材容易 ,管理 简单,还可有 与当地人文历史相协调 ,就会呈现 出城 市与 高的要求。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能够有效改善城 效提 高植物 的成 活率,降低园林绿化工程的 园林交辉相应 的美景 。 市生态环境,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通 造价 。温 州的市树 是榕 树,温 州多条路的行 4 . 2加强植物的艺术性配置 过对温州市区一些公园、小区、 道路绿化及单 道树种植榕树 , 如雪 山路 、 学院路 、 新村路 、 在 进行 植物 配 置过 程 中应注 意 主 次分 位附属绿地的考查,收集相关资料 , 提 出了温 过境路、机场路东段;温州市花是茶花 ,在 明,通过 区分 主景 与次景突出园林景观的独 州市园林绿化 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针对性 温 州各大公园和 小区得到大量的运用 ,如温 特艺术风格 。 在营造植物配置艺术性的时候 , 的解决措施,对 同行业具体一点的参考价值。 州 景 山 公 园 有个 茶 花 园 。 参考文献 :: 应充分利用植 物种类 的多样性,将植物 的形 2 3 形式多变 的原则 象美 、 色彩美 ,植物 的色差 、高矮层次,枝 、 [ 1 ] 阎国飞, 石小莉, 等. 浅析城市园林绿化 在进 行园林绿化的�
甬台温高速公路温州段边坡绿化设计

2 2 土壤结构改良 除坡面液压客土喷草外 , 种植坛、 花池等土壤一 般就近取土原则, 而这些土壤通常都较为贫瘠, 因此 , 栽植时可结合施用基肥或复合肥等方法 , 达到改良目 的。同时 , 在土壤里追加土壤稳定剂或土壤保水剂 , 可缓和土壤水分蒸发, 防止表面干燥和具一定的保温 效果。若施用基肥时, 须注意勿与根系接触。 施肥量应根据树种、 树龄、 生长期和肥源以及土 壤理化性状等条件而定。 2 3 边坡绿化的植物选择 2. 3. 1 选择原则 以灌木、 藤本、 草本植物为主, 乔木植物为辅 , 根 据不同的立地 条件进行 灌、 藤、 草或 乔、 灌、 草结合。
63
风景 园林
慕达、 百喜草为主, 掺以少量的柱花草。施工时, 先对 边坡简易修整, 然后使用液压喷播机将种子、 肥料、 纸 浆、 土壤改良剂、 保水剂、 色素和防蚀剂等加水搅拌后 直接喷洒在边坡的表面, 且覆盖无纺布。 根据不同的坡度、 高度及土、 石质状况等而采取 不同的绿化防护方式 ( 见表 1) 。
丰富了垂直绿化的种质来源。高度小于 6 m 石质边 坡、 网喷混凝土边坡、 浆砌片石护面墙都可用此方法 达到绿化的景观效果, 且不受坡度的限制。因此 , 在 边坡建设过程需预先保留种植坛、 种植穴的位置或与 边坡土建施工同步进行。 2. 1. 4 上爬下挂 藤蔓配置 利用多级护坡的平台设置种植坛 , 种植坛厚度在 1 m 以上 , 长度大小不等。在种植坛上配置蔓木类和 藤本类植物 , 如云南 黄馨、 凌霄、 常 春藤、 金樱子等。 具体做法 : 护坡低层平台种植常绿乔木植物 , 如桧柏、 翠柏、 珊瑚树等。在种植坛边内外两侧配置上爬下挂 的藤蔓类植物。第二层平台以上 ( 包括第二层) , 选择 低矮常绿灌木配置 , 如海桐球、 洒金侧柏等, 种植坛两 侧同样藤蔓类植物。二层以上平台选择灌木类 , 主要 为防风、 抗旱的要求。通过乔灌藤相互结合 , 使边坡 成为绿色景墙。该方法对多级高层边坡以及受护坡 土建工程限制而不能有地被绿化的边坡比较适宜, 同 时也丰富了植物的多样性和景观效果 ( 见图 2) 。 此方法需排除藤本植物固着力差的困难 , 一则选 用固着能力强的品种如五叶地锦、 爬山虎 ; 二则在墙 体上用塑料 网进行钢丝固 定, 让藤本 植物较快爬 上 墙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浙江省温州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摘要:道路绿化是道路环境和城市绿地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也体现城市绿化风貌与景观特色的重要载体,直接形成城市面貌、道路空间性格、市民交往环境,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长期的视觉审美载体,从而成为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
因此,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息息相关,其优劣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一个城市的评价。
关键词:道路;道路绿化;植物配置;生活环境一、气候和土壤分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气候环境不仅对于人的生活重要,而且对于植物的生长、成活同样重要。
在了解一个地区的树木绿化情况之前必须要了解该地区的气候和土壤。
因此在调查温州道路绿化之前先对温州气候、土壤情况进行分析。
(一)气候分析温州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润湿性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16.1~18.2摄氏度,1月份平均气温6.8~8摄氏度,7月份平均气温25.5~28.2摄氏度。
冬无严寒,夏少酷暑。
年降水量在1500~1900毫米之间。
春夏之交有梅雨,7~9月间有台风,无霜期为260~280天。
全年日照时数在1700~2000小时之间。
(二)土壤分析温州地区以红壤土和黄壤土为主,而这也正是整个浙江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同属酸性土壤,平均PH在5.5~6.0之间,比较利于植物生长。
但红壤土和黄壤土土质粘重,且有机质含量比较少,不利于植物根系的伸展和植株的生长。
二、观测点及观测方法(一)观测地点选择温州市区较为典型的道路绿化主干道人民路、公园路、学院路、机场大道、温州大道、车站大道、市府路、江滨路、马鞍池路等。
如滨海大道等新路段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二)观测时间观测时间大多选在天气晴好的工作日,但也有个别的观测时间为阴天或雨天。
(三)观测方法采用实地考察的方法进行。
三、观测结果及分析观测结果如表1所示表1温州各路段绿化现状从表1中我们不难看出温州主要的行道树种为香樟、榕树,其他还有喜树、杜英、玉兰和羊蹄甲等,在树种的选择应用上比较单一,而且缺少相应的养护管理,再加上苗木本身质量的不高,使得整个道路景观显得稀疏、散乱,远没有达到原本设计预想的效果。
温州的道路绿化工程仍然任重道远。
四、讨论分析(一)温州市城市道路绿化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我们温州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达,城市建设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城市道路的拥挤,而且日趋严重,为了解决城市道路拥挤的状况,政府决定拆除绿化分车带,所以现在我们看到市区的各主要干道都是没有绿化分车带的,但由于城市规划的不合理,原先并没有规划出预留绿地,使得现在温州唯一的道路绿化就是人行道上的行道树。
这对于组织交通、城市景观的营造和小气候的改善都是很不利的。
但是这些年来园林绿化也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随着温州市委市政府“六城联创”工作的展开,园林绿化将在最近几年成为温州的主旋律。
行道树的品种也不断丰富,从原来的比较单一品种,发展到目前有香樟、榕树、法国梧桐、喜树、白玉兰等十余个品种。
随着道路、街道绿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绿化面貌和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
但就目前城市城市道路绿化的现状来看,仍存在着形式单一、品种单一、生长状况差、观赏价值低、病虫害时有发生等问题。
1. 行道树树种单一现象严重笔者沿街观察记录时发现,市区机场大道、温州大道、车站大道、人民路、市府路、江滨路、马鞍池路等城市主要干道两侧的行道树,以及许多住宅区、工业区内的行道树都是以香樟树为主。
樟树不仅树冠高大美观,树叶一年四季常绿,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而被称为“香樟”,它在长江以南许多城市广泛种植,非常适合我市的气候。
绿化养护大队养护的行道树共有18302棵,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樟树,有11964棵,占到行道树的65%;其次为榕树,有2839棵;位列第三的是喜树,有935棵。
此外,还有合欢树、羊蹄甲、蒲葵、马褂木、白兰花、桉树、棕榈、悬铃木、女贞等10余种。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温州和各大城市一样,行道树基本是“法国梧桐”(二球悬铃木)一统天下,少量的是樟树、榕树和喜树。
80年代以后,香樟作为城市行道树绿化的主体,逐渐代替“法国梧桐”成为行道树的当家品种。
虽然香樟四季常绿、树冠高大、生长也十分适宜温州,但由于树种单一,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病虫害逐渐严重,这几年虽然行道树树种有所增加,但由于受苗木供应的限制,其它品种苗木数量不多,规格不大,目前以香樟为主的局面仍没有改变。
据了解每年进入2月份,园林养护工人就会给樟树树干涂上一层白色的石灰,又在树根附近插孔注入农药呋楠丹,预防病虫害,但即便这样,进入四五月份,介壳虫、红蜘蛛等病虫害还是时有爆发,必须进行农药喷洒。
此外因土壤碱性化引发的樟树“黄叶病”极大地影响了树木的美观,这些都使得行道树的养护防治成本大幅增加。
树种单一带来的危害无疑是巨大的。
在上世纪70年代,老城区因大量种植“法国梧桐”,出现了公园路、信河街、广场路等几条林荫大道,其中公园路是当时最美的林荫大道,600米长的道路两旁种植着许多高大的法国梧桐,两侧树枝在空中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条长长的绿色拱门,看上去宏伟壮观,夏天走在公园路上,树叶密而遮天,令人凉爽舒适,想想都觉得十分的惬意。
而现在公园路上只剩下33棵法国梧桐,路口阳光照到的几棵法国梧桐已经长出几片新叶,但生长在高楼大厦阴影下的树再也长不出新叶,其他地段的法国梧桐已经被喜树和樟树的树苗取代,原来的林荫大道亦不复存在。
城区道路改建、病虫害侵袭、人为的破坏以及台风等因素,使得道路两侧的法国梧桐逐渐减少,慢慢的林荫大道也随之消失。
但对法国梧桐造成致命威胁的是病虫害。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国梧桐种植的道路两侧都是一些木结构的老房子,木屋滋生的白蚁蛀蚀法国梧桐,使其树干和根部被蛀空,因此台风一来,就很容易被连根拔起或拦腰截断。
此外,当时法国梧桐的大面积种植,也导致树种单一,一发生病虫害,迅速传播开来,那时的防治手段和技术设备远远不能控制病虫害的蔓延,只能任其生长消亡。
所谓十年树木,一条林荫大道的形成至少需要园林工人精心栽培10年甚至20年的时间,其间还要预防病虫害、台风以及人为破坏等诸多不利因素。
所以,林荫大道的消失不仅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损失,更是城市物质文化财产的损失。
2. 市树榕树减少小叶榕是温州的乡土榕树,也是温州的市树,大都盘踞在水岸边,是温州最古老的行道树,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市区范围内立碑保护的182棵百年古树名木中数榕树最多,共有61棵。
其冠大干粗,枝叶繁茂,四季常青,抗病抗风能力都很强,散布在市区街头、桥头、江河路旁。
1985年,经市民评选,市人大第六届常委会第14次会议讨论通过,于当年7月10日正式命名榕树(小叶榕)为温州市树。
可以说每一个温州人对于榕树都有一份很深的情感,而令人费解的是,乡土榕树并没有作为行道树被大面积种植,却让外来的福建榕树代替“站岗”。
市区学院路、望江中路、过境公路等都种植福建榕树。
选择行道树是要有标准的,其中树干枝下高度必须在3米或3米以上,这样才不会妨碍交通,虽然温州乡土榕树树冠要比福建榕树干净美观,但因其枝下高度较底,达不到标准,道路行道树只能选择福建榕树代替。
随着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适合温州乡土榕树生长的空间越来越狭窄,数量也越来越少。
温州原城区水网交错,桥梁众多,榕树喜欢盘踞在水边生长。
随着城市拆建和道路改建,原本适应榕树生长的环境不仅遭到破坏,一些榕树还不得不为建设让地,只有一些古老的、有历史价值的榕树幸免于难,但是整个榕树的数量是越来越少。
此外榕树生长需要一定大的立体空间,这对寸土寸金的城市土地来说,给榕树生长的空间越来越狭窄。
针对乡土榕树数量减少的问题,我建议有关部门应增加在公园、道路绿化带等一些地区补种市树,并加强对已有市树的保护。
3. 绿化带、绿化植物品种缺乏长远规划在长远规划目标方面,没有将绿化带考虑进去,因此,没有预留出绿化用地,在硬化铺装完成后,才想起道路绿化来,不得不破开崭新的路面。
另外,对绿化植物的品种没有长远规划。
有些道路绿篱刚种上两三年,绿化效果也刚刚显现出来,不知何因却要被更新。
4. 缺乏绿化专业知识的指导城市街道绿化植物的选择是有一定要求的,由于缺乏绿化专业知识的指导,温州个别地方竟会用一些小乔木作遮阳行道树,如用小香樟。
这些树种树干低矮,分枝点低,冠幅小,遮阳效果不好,致使行人在烈日下曝晒,这与当前倡导的人性化岂不相悖?5. 城市街道绿化管理力度不够绿化植物是有生命的,其生长期的管理尤为重要。
在街道绿地管理中,大乔木如不采取及时修剪,就不会有良好的干形,或生长杂乱,影响道路上人车通行;而摸不清不同树种各自的生理特性,盲目采用一种模式的修剪方法,也会妨碍树木的生长成型。
行道树的开发利用研究工作十分薄弱。
五、温州市城市道路绿化的发展前景与对策(一)加强对现有行道树种的调查与研究,选择和应用优良树种适宜作为温州城市行道树的树种很多,因此政府有关部门要组织技术力量,对本地优良树种进行调查研究,尽量挖掘本地乡土树种,因为乡土树种适应性强、长势旺,又体现地方特色。
通过调查研究对不同树种的各种特性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评价,从中选择出适合温州城市的行道树种,作为城市行道树或城市绿化的主要树种。
(二)加强行道树种的引种工作适当引进外地行道树种,有计划地引进国内外观赏价值高的行道树树种,并通过试种--选择--推广的路子以丰富树种。
但要反对盲目引种,前几年有些地方大量种植意杨,没有几年时间,意杨的病虫害已十分严重。
温州有些地方用高价盲目引种热带植物,因不适宜本地环境,这样既造成经济上浪费,又失去了温州的地方特色。
(三)提高现有行道树的养护管理水平,增强树势,延长树木的寿命由于行道树的生长环境条件差,对树木的生长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原有城市道路一般路面狭窄,树冠修剪较重;而新建或改建道路,所种树种规格一般较大,截干断根严重,造成树势衰弱。
因此加强现有行道树的养护管理水平,对行道树进行科学管理,如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树种,不同的树势因地制宜,提高养护管理水平,增强树势,提高观赏价值,延长树木寿命,保持城市街道绿化景观的长期稳定。
搞好行道树的规划,加强技术指导,使行道树培育工作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1]林晨.王紫雯.赵可新城市行道树规划的生态学探讨 [期刊论文].中国园林,1998(6)[2]温州市鹿城区农林水利局鹿城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 1999[4]陈开茂.王法格.涂国众论温州观光农业科技园规划设计总体构思,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