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altrust策略
第3章 保密性策略

NWD(No Writes Down)
9 10
Top Secret
可信主体的可信性在于系统信任其不会将 高级别敏感信息写入低级别客体中!这种 信任建立在对其操作逻辑和实现的信任上。
21
22
思考题
• 为什么3.2.3中的实例不会违反保密性策略 的基本准则(防止信息非法泄漏) • 了解DG/UX系统中的BLP实施(参考书 5.2.2节)
23
4
17
3.2.3 下写通信问题
• 主体有一个最高安全等级和一个当前安全 等级。最高安全等级必须支配当前安全等 级。主体可以初始化为适当的当前安全等 级以便于与低安全等级的实体通信。 最高安全等级 dom 当前安全等级
18
3
实例
• 一个具有(SECRET, { NUC, EUR }) 安全许 可的上校,需要发送消息给一个安全许可 为(SECRET, { EUR }) 的少校。该上校可以 初始化一个安全等级为(SECRET, { EUR }) 的会话(Session),在此会话中创建或写 此少校能够读取的文档。
}) – 初始安全等级(SECRET, { EUR })
最高安全等级
(SECRET, { NUC, EUR })
X
上读
信 息 流
X
当前安全等级
(SECRET, { EUR })
当前会话
19
20
3.2.4 可信主体
• 在Multics中的BLP模型实施中引入了可信 主体(Trusted Subject)的概念:
Dual—Thrust策略在股票量化交易中的实现与应用

Dual—Thrust策略在股票量化交易中的实现与应用作者:潘磊王琦王丹华范大娟来源:《科技资讯》2018年第27期摘要:近年来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迅速,借助国外市场的量化投资发展经验,我国的量化投资基金也大量涌现,与其他一致但其中大部分主要投资于期货市场,主要由于传统的量化交易策略大多不适应国内股票市场的特点。
本文基于量化交易中的Dual-Thrust策略,实现了一个做多版本的改进策略,并基于中国股票市场历史数据进行了回测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择时策略在中国A股交易中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对后续其他量化交易策略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量化交易量化投资趋势跟踪股票策略择时交易中图分类号:F83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9(c)-0017-06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hina's financial market has developed rapidly. With the experience of quantitative investment development in foreign markets, China's quantitative investment funds have also emerged in large numbers, but most of them mainly invest in the futures market, mainly because traditional quantitative trading strategies are mostly unsuitable for the domestic stock market. Based on the Dual-Thrust strategy in quantitative trading, this paper implements an improved strategy and performs back-testing based on historical data of China's stock market.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is strategy has certain profit in China A-share trading, and there are also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quantitative trading research.Key Words:Quantitative trading; Quantitative investment; Trend tracking; Stock strategy; Market-timing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量化交易与量化投资,逐渐发展起来,出现了许多以量化投资为主的投资基金,甚至是全自动无人值守的机器交易型量化基金。
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数据库SQL优化方法

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数据库SQL优化方法许威【摘要】@@ 对于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后台数据库,用户期望有高性能和高可用性的数据平台,这就要求当数据库系统在开发、测试以及上线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性能故障时,数据库维护人员能够快速诊断发现并且迅速解决各种复杂问题,以维护系统持续高效运行.【期刊名称】《中国金融电脑》【年(卷),期】2011(000)007【总页数】5页(P50-54)【作者】许威【作者单位】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福州研发中心【正文语种】中文对于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后台数据库,用户期望有高性能和高可用性的数据平台,这就要求当数据库系统在开发、测试以及上线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性能故障时,数据库维护人员能够快速诊断发现并且迅速解决各种复杂问题,以维护系统持续高效运行。
本文以Informix11.5版本一些新增性能优化的功能为例,针对核心业务系统项目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共同总结出诊断性能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能够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常规处理。
一、数据库性能优化的方法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数据库性能问题优化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数据库参数调整观察数据库的运行情况和当前的参数配置值,提出对Informix数据库的参数调整建议方案。
通过onstat命令监视、收集数据库运行的情况,从而发现不合理的数据库参数配置。
进行全面的数据库健康检查及数据库参数调整的办法可以参考IBM Informix的相关文档。
2.数据库SQL优化在监测、分析数据库日常运行的情况后,我们发现发生导致系统性能问题的原因通常是由于没有正确创建或使用好索引。
数据库管理员可以通过抓取顺序扫描表及对应的SQL、运行效率低的SQL等方法,快速找出有问题的表及SQL,随后运用创建合适索引等方法来解决大量顺序扫描的问题,从而可以大幅度提高数据库的有效处理性能。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考虑从数据库表设计上提高性能,通过找到并删除不必要的垃圾索引,达到节省索引空间,提高insert/delete/update记录效率的目的。
小型零信任方案

小型零信任方案概述零信任(Zero Trust)是一种安全模型,强调不信任网络中的任何主体,无论是位于内部网络还是外部网络。
在传统的安全模型中,内部网络被视为可信任的,而外部网络被视为不可信任的。
而零信任模型则将内部和外部网络都视为不可信任的,每个主体都需要进行验证和授权,才能访问网络资源。
本文将介绍一个适用于小型组织的零信任方案,包括核心原则、关键技术和实施步骤。
核心原则小型零信任方案的核心原则包括:1.最小特权原则:用户和设备只能访问其所需的最小权限,从而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
2.多因素身份验证:通过使用多种验证方法(例如密码、生物特征、硬件令牌等),确保用户真实身份。
3.持续评估和监控:对网络和设备的行为进行持续评估和监控,及时检测和应对潜在的威胁。
4.零信任网络访问:对所有主体(用户、设备、应用程序等)进行验证和授权,以实现安全的网络访问。
关键技术小型零信任方案依赖于以下关键技术:1. 身份和访问管理(IAM)身份和访问管理是实施零信任模型的基础。
它包括用户认证、多因素身份验证、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等功能。
在小型组织中,可以使用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IAM解决方案,如AWS IAM、Azure AD等。
2. 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SIEM)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系统可监控和分析网络和设备的安全事件。
通过集中记录和分析日志,SIEM系统可以帮助组织及时发现异常活动和潜在的威胁。
在小型组织中,可以选择合适的SIEM解决方案,如Splunk、ELK等。
3. 远程访问解决方案在零信任模型中,远程访问解决方案可确保外部用户安全访问内部资源。
一种常见的远程访问解决方案是虚拟专用网络(VPN),它通过加密通道连接到内部网络。
另一种选择是零信任访问(ZTNA)解决方案,如Zscaler、Palo Alto Networks 等。
4. 网络分割和微隔离网络分割和微隔离是保护内部网络免受潜在攻击和侵入的关键技术。
通过实施安全区域、虚拟局域网(VLAN)和微隔离策略,可以将网络划分为多个较小的安全域,从而限制横向扩展的能力。
零信任安全解决方案

零信任安全解决方案简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与日俱增。
传统的基于边界防御的安全策略已经无法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零信任安全解决方案引起了广泛关注。
零信任安全(Zero Trust Security)是一种全新的网络安全架构,以最小化信任为原则,为企业提供更加强大的安全保障。
本文将介绍零信任安全解决方案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核心技术,以及它在企业网络中的应用。
基本概念零信任安全是一种基于“不信任,始终验证”原则的安全策略。
传统的安全模型通常在企业内部和外部之间设置边界,并默认内部网络是可信的,因此对内部用户和资源的行为往往没有严格的控制。
而零信任安全则认为,不论用户的身份和位置如何,都应该通过严格的验证和授权,来确保其访问资源时具备合法权限,并对用户的行为进行实时的监控和分析。
主要原则零信任安全解决方案遵循以下主要原则:1.最小化信任:用户和设备在访问资源时,无论是在内部网络还是在公共网络上,都需要通过验证和授权。
只有获得了合法权限的用户和设备才能被信任。
2.连续验证:零信任安全模型强调对用户和设备行为的实时验证和监控。
无论是在访问初始阶段还是持续阶段,都需要持续验证用户的身份和行为。
3.分层授权:零信任安全解决方案基于用户的身份和所处环境,对用户访问资源的权限进行分层授权。
用户需要经过多层授权才能访问更高级别的资源。
4.权限最小化:只给予用户所需的最低限度的权限,而非大量授予用户访问所有资源的权限。
这有助于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
核心技术零信任安全解决方案基于以下核心技术和方法来实现:1.多因素身份验证(MFA):用户通过多个身份验证因素(如密码、指纹、面部识别等)来验证自己的身份。
2.访问控制策略:通过访问控制策略来限制用户对资源的访问。
这些策略通常基于用户的身份、上下文信息和设备状态等因素。
3.实时监控和审计:对用户和设备的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和审计,及时发现异常活动和安全威胁,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r-breaker和dualthrust交易模型的策略组合分析

大家都知道分散投资的重要性。
然而,资产要分散,策略本身也需要多元化。
r-Breaker和dualthrust是两个经典的日内交易模型,其简单的逻辑和稳定的收益(尤其在指数期货上)使得它们一直被个人与机构,CTA推崇。
这两个模型的主要细节在此不多介绍,因为它们的细节在网上早已公开。
然而,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如何把两个模型综合起来,从而获得更平滑的资金曲线。
大多分析只是个人看法,其可行性还请大家探讨:)多策略组合要想成功需要至少两点要求:1. 其所有子策略均为正收益的稳定系统;这一点需要投资者对每个模型有较深入的理解。
2. 子策略的叠加起到对冲风险的作用。
这一点可以从模型收益的相关性来分析。
那么,为什么r-Breaker和dualthrust可以作为策略组合使用呢?第一,dualthrust和r-Breaker都是具有长期正收益期望的系统。
下面贴出的是其在SPX指数期货上的资金曲线。
在单独模拟的情况下,dualthrust和rbreaker可以分别获得1.31和1.40的夏普比例。
其回测区间累积收益都在150%左右,最大回撤在8%左右。
第二,他们的模型收益具有风险对冲的效果。
其实,正如有些人知道的,dualthrust和r-breaker都是典型的短线区间突破模型,其收益程度取决于短期的市场波动性。
在市场波动性比较小的年份,他们的收益很有限;然而,在波动性较大的年份,比如08年,该类模型的收益都会较理想。
通过对dualthrust 和r-Breaker的收益进行相关性计算,我们发现了0.42的正相关性。
我相信这0.4的相关性应该大多归咎于模型对波动性的共同依赖。
其实,在我个人看来,对于同一单资产的策略,0.4的相关性并不算高,因此通过策略的组合,我们可以进一步控制风险。
下图是双策略投资组合在SPX指数期货的资金曲线:此时,资金曲线变的更平滑了,双策略组合的组合夏普比例从之前的1.40升至了现在的1.81。
零信任安全模型简介

零信任安全模型简介什么是零信任安全模型零信任安全模型(Zero Trust Security Model)是一种网络安全理念和架构,强调在网络环境中不应该信任任何用户或设备,而是通过多重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来保护敏感数据和系统资源。
传统的网络安全模型通常会根据用户的位置和身份来确定是否授予其访问权限。
但随着云计算、移动设备和IoT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边界防御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够用。
因此,零信任安全模型应运而生。
零信任安全模型基于以下几个基本原则:“永远不要信任,始终验证”:对所有用户、设备和应用程序进行验证和授权,无论它们是在内部网络还是外部网络上。
最小特权原则:用户只能获得完成工作所需的最低权限,无论是内部员工还是外部供应商。
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没有根本区别:零信任模型认为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一样可能存在潜在的风险,需要对所有流量进行细致的检查和验证。
全面的可见性:通过集中日志记录和分析,将所有用户、设备和应用程序的活动都监控起来。
及时检测并回应异常事件。
零信任安全模型的实施多因素身份验证(MFA)多因素身份验证是零信任安全模型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传统的用户名和密码方式已经越来越容易受到攻击,并且容易被猜测或者被强制找回。
通过引入第二个或多个身份验证要素,例如指纹、面部识别或硬件令牌等,在用户登录时增加额外的身份验证层级,可以大大提高账户的安全性。
微分隔离微分隔离(Micro-Segmentation)是一种将网络划分成若干小的隔离区域的技术。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保护敏感数据和关键系统免受网络内其他受损或恶意用户/设备的攻击。
传统的网络安全架构通常会将整个内网划分为相对较大的片段或子网,如果一台主机被攻击,攻击者可以轻松地从这个主机上扩散到其他主机上。
而微分隔离将每台主机都划分为一个隔离区域,并根据其功能和重要性来设计相应的访问控制策略。
这样即使一台主机被攻击,攻击者也无法访问其他主机或系统。
实时威胁监测与响应零信任安全模型要求企业实时监测和响应潜在的威胁。
深度解析DualThrust策略

深度解析DualThrust策略深度解析Dual Thrust策略(2016-05-21 20:57:40)Dual Thrust简称DT,是 Michael Chalek 在80 年代开发的 Dual Thrust,是海外top10交易系统中的其⼀。
属于开盘区间突破类交易系统,以今⽇开盘价加\减⼀定⽐例的昨⽇振幅,确定上下轨。
⽇内突破上轨时平空做多,突破下轨时平多做空。
通过对⽐⼏个关键数据发现,对于多品种(螺纹、橡胶、铜、股指)此模型具有⼀定的普适性,模型中的参数也采⽤默认,并没有对个别产品进⾏优化。
DT的逻辑原型是较为常见的⽇内交易策略之⼀的开盘区间突破策略。
开盘区间突破策略基本原理1.在今天的收盘,计算两个值:最⾼价-收盘价,收盘价-最低价。
之后取这两个值较⼤的那个,乘以k值0.7。
把结果称为触发值。
2. 在明天的开盘,记录开盘价,然后在价格低于(开盘-触发值)时马上卖空,或在价格超过(开盘+触发值)时马上买⼊。
3. 没有明确⽌损。
如果⼿头有⼀⼝空单,价格超过(开盘+触发值)时,则买⼊两⼝。
同理,如果在价格低于(开盘-触发值)时⼿上有⼀⼝多单,则卖出两⼝,此系统是反转系统。
Dual Thrust在开盘区间突破策略上进⾏了相关改进:1.在范围的设置上,引⼊前N⽇的四个价位,使得⼀定时期内的范围相对稳定,可以适⽤于⽇间的趋势跟踪;2.DT对于空头和多头的触发条件,考虑了⾮对称的幅度,可以选择不同的周期数作为做多和做空时的参考范围,也可通过参数K1和K2来确定。
当K1时,相对容易触发多头,当K2<K1时,相对容易触发空头。
所以在使⽤该策略时,既可以参考历史数据测试的最优参数,也可以从其他⼤周期的技术指标⼊⼿,或根据⾃⼰对后势的判断,阶段性地动态调整K1和K2的值。
其实,这就是⼀个典型的观望、等待信号、进场、套利、离场的套路,效果却有⽬共睹。
附上螺纹的量化效果图如下:以上测试时间段为2010年1⽉1⽇⾄2016年5⽉,采⽤15分钟周期,以1万资⾦做固定做1⼿螺纹,初始仓位在30%以内,从测试结果来看,其运⾏效率不管从胜率、利润率及最⼤回撤值都⽐传统指标优越不少!博友如在其中加⼊资⾦管理及⽌损代码,能得到不⼩的惊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ualtrust策略
Dualtrust策略是一种用于增强网络安全的防御策略。
它基于两个关键的信任机制,即用户信任和系统信任。
通过将这两个信任机制相结合,Dualtrust策略可以更好地保护网络免受恶意攻击和未经授权的访问。
用户信任是Dualtrust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用户信任是指用户对系统的可信度和安全性的评估。
在Dualtrust策略中,用户被要求通过身份验证和授权等方式来证明其合法性和可信度。
例如,用户可能需要提供有效的身份凭证或接受额外的验证步骤,如双因素认证。
通过这些措施,系统可以确认用户的身份和权限,并确保只有合法用户才能访问系统资源。
系统信任是Dualtrust策略的另一个关键要素。
系统信任是指系统对用户的信任程度。
在Dualtrust策略中,系统需要对用户的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活动和潜在威胁。
例如,系统可以使用入侵检测系统(IDS)或行为分析工具来检测和阻止潜在的攻击行为。
此外,系统还可以使用访问控制列表(ACL)或防火墙等安全设备来限制用户的访问权限,从而降低安全风险。
在Dualtrust策略中,用户信任和系统信任相互作用,共同增强网络的安全性。
用户信任的建立需要系统信任的支持,而系统信任的建立则需要用户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只有两者相互配合,才能构建
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
然而,Dualtrust策略并非完美无缺。
它可能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用户可能会遇到身份验证和授权过程的繁琐性,这可能会降低用户的满意度和体验。
其次,系统需要投入相应的资源和技术来实施Dualtrust策略,包括设备、软件和培训等方面的投入。
这可能对一些中小型企业或个人用户来说是一项巨大的负担。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有几点建议可以考虑。
首先,应该提供便捷和高效的用户身份验证和授权方式,以提升用户的体验。
例如,可以使用生物识别技术(如指纹或面部识别)来替代传统的用户名和密码验证方式。
其次,应该加强对系统信任的监测和分析能力,以及对异常活动和潜在威胁的及时响应能力。
这可以通过使用先进的威胁情报系统和安全事件响应平台来实现。
Dualtrust策略是一种有效的网络安全防御策略。
通过结合用户信任和系统信任,Dualtrust策略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然而,它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只有持续投入和创新,才能建立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