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体系

合集下载

社会信任体系建设方案

社会信任体系建设方案

社会信任体系建设方案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信任”这个词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信任是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必要条件之一,它不仅是经济活动的基石,而且是社会组织和治理的基础。

在中国,近年来,因为一些不法分子的行为,社会信任度一度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如何重建社会的信任体系,成为了全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社会信任体系建设的意义构建社会信任体系,不仅是社会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其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促进经济发展:一个高效的信任体系可以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互信,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2.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社会信任度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通过构建可靠的信任体系,可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3.提高国际竞争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信任度也成了国际竞争的重要指标,构建可靠的信任体系,可以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构建社会信任体系的策略为了重建社会信任体系,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和策略,如下所示: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建立信任体系的基础,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构建稳定、完善、公正的社会治理体系,维护社会宏观稳定和社会公正。

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社会诚信体系是建立信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的信用评价、信用监管、失信惩戒等机制,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推动信息技术和数据安全建设信息技术和数据安全的建设对于建立现代化的信任体系至关重要,需要加大信息技术和网络安全的投入力度,保障网络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加强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信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礼貌意识,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加强组织和联动机制建设建立一个完善的组织和联动机制,有助于协调各方面的力量,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形成具有高效性和实效性的信任体系。

结语构建社会信任体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信任服务体系内容 -回复

信任服务体系内容 -回复

信任服务体系内容-回复关于信任服务体系的建立和维护问题,是当下社会不可忽视的议题之一。

信任服务体系,指的是一种基于信任关系的服务系统,它旨在建立起服务提供者与需求方之间的互信基础,以确保服务的安全、可靠和高质量。

本文将从信任的重要性、信任服务体系的构建原则、信任服务体系的具体操作步骤以及维护信任服务体系的挑战与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信任在服务交互中的重要性。

信任是人与人之间合作的基石,它是共同利益的基础和推动力。

对于服务提供者而言,信任可以增加他们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需求方选择他们的服务;对于需求方而言,信任可以帮助他们做出更为明智的选择,减少交易风险和不确定性。

因此,建立和维护一个可靠的信任服务体系,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体福祉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构建信任服务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1. 透明原则:信任的建立需要透明度。

服务提供者应当向需求方提供充分的信息,包括自身资质、服务内容、价格、评价等,确保需求方能够全面了解服务内容和风险。

2. 公正原则:信任的建立需要公正。

服务提供者应当坚守诚信原则,不得以欺诈、虚假宣传等手段误导需求方,对待每一位需求方都应当公平、平等对待。

3. 责任原则:信任的建立需要责任。

服务提供者应当对自己的服务质量负责,确保提供的服务符合需求方的期望,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基于以上原则,以下是构建信任服务体系的具体操作步骤:第一步:建立信任的基础。

服务提供者可以通过强化企业的诚信建设,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信誉。

第二步:明确服务标准。

服务提供者需要明确自己的服务内容、标准和价值观念,确保服务质量的可控性和可度量性。

第三步:确保信息透明。

服务提供者应提供充分的信息,包括自身资质、服务内容、价格、评价等,以便需求方做出明智的选择。

第四步:建立评价机制。

建立真实可信的评价机制,对服务提供者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

第五步:完善纠纷处理机制。

建立公正、迅速、高效的纠纷处理机制,为服务交易中出现的纠纷提供合理解决途径。

管理者如何构建信任体系?

管理者如何构建信任体系?

管理者如何构建信任体系?对CEO们来说信任意味着有效的管理,意味着能胜任高层管理者的职责,意味着你这位CEO是值得全体员工信赖的,你的所做一切能鼓舞人心。

信任由五个维度构成:1正直;诚实与真实。

2胜任力;有关技术和人际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3始终如一;可靠性,可预测性,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良好判断能力。

4忠诚;保护一个人(生理上和情感上)的意愿。

5开放性;自由地分享想法与信息的意愿。

CEO构建信任可做如下的事:1.工作透明化。

很多时候,不信任的原因来自员工对自已想知道的事情却不知情,信息公开化会带来信任和信心,公平作出决策标准,解释你的决策背后合理的原因,坦率地面对问题,全方位公布与工作有关的信息。

2.公正。

作出决策或采取行动之前,从客观与公正角度上思考一下别人会如何看待你的行为。

如果需要证据则同时提供证据;在绩效评估中要客观无偏;还要注意奖励分配方面的公平感知。

3.分享情感。

仅仅传递冷冰冰事实的CEO常常被视为冷淡的,疏远的和漠不关心的。

如果和别人分享你的感情世界,则会被员工们认为是现实的和有人情味的总经理。

他们会了解你是谁,并提高对你的尊重。

4.说真话。

在信誉方面诚实是关键,因此你必须让人感到你所说的内容是真实可信的。

员工们通常更能原谅你所传递的负面信息,而不能原谅CEO们欺骗他们。

5.始终如一。

员工们都希望对周围的可预测性。

不信任来自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

花一点时间想一想你的价值观与信念,然后让它们始终如一地指导你的决策与行动。

6.保护隐私。

如果有人因为告诉你他的隐私而处于被动局面时,要让他们确信你不会告诉其它人,也不会背叛这种信任。

7.总现承诺。

所谓信任就是需要员工们相信你是可以信赖的。

遵守你的诺言,只要作出承诺你一定要兑现。

8.展现实力。

通过展现你在技术和专业方面的能力,赢得他人对你的敬重,尤其要注意发展有效的沟通,谈判与其他的人际关系技能。

CEO培训:。

论如何构建互联网信任体系

论如何构建互联网信任体系

论如何构建互联网信任体系互联网信任体系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信息互通、社会交流频繁的时代。

但是,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互联网世界中,我们依然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和挑战,尤其是在互联网上构建一个稳定可靠的信任体系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本文从信任的意义入手,分析互联网信任的必要性,提出构建互联网信任体系的必要性,并阐述如何构建互联网信任体系,使网络中的信息流通更加顺畅和稳定。

一、信任的意义信任是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一种伦理关系,是相互了解、理解和相互信任所形成的一种互动和延续的伦理关系,它是人们相互协作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没有信任,人类社会就会走向瓦解,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也会变得困难。

在互联网时代,信任更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因为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信息的真假难以确定。

如果没有信任,人们在互联网上的交流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二、互联网信任的必要性在互联网上,虚假信息、诈骗、黑客攻击等问题屡见不鲜。

虚假信息的泛滥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还能够有人们的决策,导致不良后果。

诈骗攻击则会直接危及人们的财产安全,甚至出现人身伤害的可能。

黑客攻击更是会给国家安全带来威胁。

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使得人们对于互联网的信任度不断降低,导致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因此,构建互联网信任体系是当前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

三、如何构建互联网信任体系1. 加强信息真实性方面的管理信息真实性是构建互联网信任体系的基础。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对于信息真实性的管理。

这包括从技术上和制度上两个方面入手。

从技术上,应该开发出更加强大的过滤系统,以避免虚假信息的泛滥。

同时,应该加强对于虚假信息的打击力度,对于违规发布虚假信息的网站和营业者进行严肃处理。

从制度方面来说,应该制定相关的管理法律和法规,建立相关的监管机构,定期对于信息真实性进行检查,以保证互联网信息的质量达到标准。

2. 强化用户隐私保护措施保护用户的隐私和信息安全是增强用户信任的重要措施。

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建立可信任的信任体系

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建立可信任的信任体系

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建立可信任的信任体系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建立可信任的信任体系。

在互联网时代,建立一个可信任的信任体系显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信任方面建立一个可靠的信任体系。

建立可信任的信任体系的重要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信任一直是最基本的需求之一。

随着现代科技的蓬勃发展,传统社会中的信任体系发生了变革。

一方面,人们在现代社会中更加依赖互联网的信息,这也意味着人们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的信任变得更加重要。

另一方面,互联网文化和信息传播的速度也不可避免地加速了信任体系的建立。

可信任的信任体系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

它可以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也可以增强社会稳定。

在互联网时代,建立一个可靠的信任体系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和化解互联网背景下的信任危机都至关重要。

建立可信任的信任体系的难点建立可信任的信任体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环节包括信任的建立、传播和维护。

这个过程又涉及到广泛的信息源和不同的信任级别,因此建立可信任的信任体系的难点有很多。

具体而言,建立可信任的信任体系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一、信息真实性的验证在互联网时代,虚假信息的传播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从当前的政治、金融和舆论事件事例可以看到,虚假信息常常被恶意传播,给社会带来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验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建立可信任的信任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个人隐私保护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人们越来越多地将自己的信息存储在互联网上。

虽然这样做有许多好处,但个人的隐私保护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建立可信任的信任体系过程中,保护个人隐私是一个重要问题。

三、信任体系的传播建立可信任的信任体系,需要通过广泛的多媒体渠道传播。

这种传播需要将各种信息传递给不同的信任级别,以确保信任体系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如何建立可信任的信任体系虽然建立可信任的信任体系存在许多困难,但也有许多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困难。

PKI信任体系

PKI信任体系

证书链的验证示例
CA Hierarchy Use
• A从目录获得证书以建立 通往B的证书路径
• X<<W>>W<<V>>V<<Y>> Y<<Z>>Z<<B>>
• B通过如下路径获得A的 公开密钥
• Z<<Y>>Y<<V>>V<<W>> W<<X>>X<<A>>
层次结构应用例子
美国国防部采用了下属层次结构模型支持 其防御信息系统(DMS)。
用户仅提供单个认证路径不能保证 PKI的所有用户能验证他的签名
层次模型的缺点
最大的缺点也在于其简单和成功的原因,即 只存在一个根CA作为公共信任锚。
世界范围内不可能只有单个根CA。 商业和贸易等信任关系不必要采用层次型结构。 根CA私钥的泄露的后果非常严重,恢复也十分 困难。
2分布式结构模型
• 与严格层次结构模型中的所有实体都信任 唯一的根CA相反,分布式信任结构把信任 分散在两个或多个CA上。其中,每一个CA 都符合严格层次结构。 • 两种配置: 网状配置:所有的根CA之间都有可能交叉 认证。举例:完全连接情况。 中心辐射配置:在中心辐射配置中,每一 个根CA都与中心CA进行交叉认证,中心CA 也称桥CA。
本节课主要内容
• 1 什么是信任模型 • 2 信任模型
• 认证机构的严格层次结构模型 • 分布式信任结构模型
• 网状结构 • 桥接结构
• Web模型 • 以用户为中心的信任模型
一、什么是信任模型
• 按照有无第三方可信机构参与,信任可划分为直 接信任和第三方的推荐信任。 • 第三方信任是指两个实体以前没有建立起信任关 系,但双方与共同的第三方有信任关系,第三方 为两者的可信任性进行了担保,由此建立信任关 系。是目前网络安全中普遍采用的信任模式。

信任体系转移的例子

信任体系转移的例子

信任体系转移的例子
信任体系转移的例子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1. 社交媒体平台的转移:随着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和衰落,用户对不同平台的信任度也在不断变化。

例如,过去一些用户可能对Facebook非常信任,但随着该平台的一系列数据泄露和隐私丑闻,用户开始将信任转移到其他平台,如Twitter、Instagram等。

2. 品牌形象的转移:品牌形象的转移也是信任体系转移的一个例子。

当一个品牌出现质量问题或丑闻时,消费者对该品牌的信任度可能会下降。

这时,如果另一个品牌能够通过广告、营销等方式获得消费者的信任,那么消费者可能会将信任转移到这个新品牌上。

3. 政府机构的转移:政府机构的信任度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当一个政府机构出现腐败、滥用权力等问题时,公众可能会将信任转移到其他机构或民间组织。

例如,有些人可能会对当地政府失去信任,转而支持一个国际组织或非政府组织。

4. 个人关系的转移:在个人关系中,信任也可能会发生转移。

例如,一个人可能对某个朋友产生了信任,但在经历了背叛或其他失望之后,他可能会将这种信任转移到其他朋友或亲人身上。

总之,信任体系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各种因素和变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注意观察和思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变化。

构建社会信任体系的保证措施

构建社会信任体系的保证措施

构建社会信任体系的保证措施摘要:社会信任体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石,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本文将就构建社会信任体系的保证措施展开详细阐述,涉及的标题包括建立公平正义的法律制度、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加强信息安全保护、加强金融监管、提高法律意识、发展社会公德心以及加强教育等方面。

一、建立公平正义的法律制度公平正义的法律制度是构建社会信任体系的关键基础,它能为社会成员提供保障和引导。

政府应制定有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法规,并建立起有效、透明、公正的司法体系。

此外,还应加强法律监督力度,建立起严密的司法纠错机制。

二、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社会治安管理是保障社会信任的重要环节。

政府需要加大对治安工作的投入,完善社会治安管理制度,提高执法部门的职业素质,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

同时,应建立健全的社会举报机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管理。

三、加强信息安全保护信息安全是构建社会信任体系的重要保障。

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应加强对信息安全的管理和保护,建立起完备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此外,个人也要增强信息安全意识,提高防范网络诈骗等安全风险的能力。

四、加强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是防范金融风险,维护社会信任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建立起高效、稳健的金融监管体系,严格执行金融法律法规,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

同时,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提高公众的金融风险防范能力。

五、提高法律意识法律意识的提高是构建社会信任体系的基础要求。

政府应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同时,还要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确保公众能够平等享受法律服务,维护自身权益。

六、发展社会公德心社会公德心的发展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信任体系。

政府应加强公德心教育,提倡公民参与志愿服务,重视并奖励具有良好公德心的行为。

同时,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通过真诚的行为影响他人。

七、加强教育教育是培养社会信任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提高教育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网络信任体系是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本文主要阐述了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信任体系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及具体实践。

关键词:政务外网网络信任体系信息安全 PKI CA
一、政务外网信任体系建设背景
众所周知,网络信任体系是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2003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7号)明确指出,“规范和加强以身份认证、授权管理、责任认定等为主要内容的网络信任体系建设”,首次在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层面提出了建设网络信任体系的要求。

网络信任体系是以密码技术为基础,以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基础设施为主要内容,以解决网络应用中身份认证、授权管理和责任认定等为目的的可信体系。

身份认证在网络环境中确认用户的身份,提供了网络行为主体的真实性;授权管理是对网络中各种行为主体访问、利用、处理信息资源而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责任认定是实现网络行为可核查、网络事件责任可追究的技术基础。

即基于网络信任体系,可以确定网络活动参与者“是谁?能做什么?做了什么?”。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信任体系是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信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总体网络结构看,我国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组成,在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网络域中,都要建立自己的网络信任体系,共同组成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信任体系。

因此,作为国家网络信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务外网信任体系肩负着保证外网业务系统稳定、有效运行的重要使命,是保障国家政务安全的重要信息安全基础设施。

二、政务外网信任体系服务功能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信任体系为政务外网承载的各类业务提供以下服务功能:
①为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接入系统的服务对象签发数字证书,作为接入系统的身份凭证。

②对城域网接入系统和骨干广域网接入系统提供身份认证,确保接入系统用户身份的合法性。

③为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的系统管理员、安全员、系统操作员和使用者提供身份认证、授
权管理和责任认定。

④通过构建的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接入认证网关,为外网网站提供一站式的单点登录和身份认证服务。

⑤为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的公共服务设施提供安全、保密服务,主要包括:为外网的国家公务员提供安全电子邮件服务,提供安全FTP服务、可信时间戳服务,以及音频流、视频流等各类业务的安全、保密服务。

⑥为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所建设的公共应用服务系统,如:目录服务系统、资源共享系统等提供网络信任技术支持与服务。

⑦为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城域网的相关国家部委和骨干广域网的相关省(直辖市、自治区)提供网络信任体系技术支持。

三、政务外网信任体系建设原则
⒈标准化原则
按标准化的原则进行设计,使国家电子政务外网逐步形成统一的网络信任体系。

⒉可拓展性原则
充分考虑到今后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业务类型的不断发展,整个网络信任体系必须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拓展性。

数字证书的签发数量和管理容量可以按需要进行拓展;系统中的应用软件和密码设备可以平滑地进行升级;系统的各类性能指标能够不断地满足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业务发展的需求。

⒊安全可靠性原则
建设成结构合理、技术先进、高安全可靠性的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网络信任体系,防止对网络信任体系本身的各种非法攻击,确保网络信任体系能够安全、稳定地持续运转。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网络信任体系的密码算法和密码设备定位商用密码(非涉密级),支持非涉及国家秘密的各类业务应用,并严格执行国家商用密码相关政策。

⒋简便实用性原则
政务外网网络信任体系方案制定具有统一、规范的用户界面和简便的操作规程,确保用户操作、使用方便。

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承载的具体业务和网络信任体系的服务功能,对网络信任体系中的各类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部署,确保做到对外网中承载的不同业务具有不同的服务内容;努力做到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网络信任体系的升级、拓展,与应用系统无关,不影响各类业务的具体应用,对应用系统透明。

⒌节约投资原则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信任体系的建设,将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完成。

在建设过程中,原则上根据不同阶段的应用需求,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小步快跑,尽可能以较小的投资,取得最大限度的应用回报。

四、政务外网信任体系建设内容
政务外网信任体系将紧密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网络环境,旨在建立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安全平台,为政务外网用户提供各种不同级别的安全保障与服务。

政务外网信任体系是以PKI/CA(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Certification Authority,公钥基础设施/认证中心)公钥基础设施为核心的安全支撑平台,主要包括:身份认证、授权管理、责任认定等。

此外,政务外网信任体系建设还包括时间戳服务系统、密码服务系统以及安全应用平台建设。

⒈身份认证体系
以树型结构建设的政务外网数字证书认证体系,主要包括政务外网根CA、运行CA、各部委RA(Registration Authority,注册审批机构)、名省市RA及其下属LRA(Local Registration Authority,本地注册审批机构)等。

政务外网根CA建立在国家密码管理局,是整个政务外网信任体系的信任源点,用来制定政务外网安全策略,签发和管理运行CA证书。

运行CA是政务外网CA向下级传递信任的桥梁,用来签发和管理各部委二级CA证书、各省市二级CA证书。

对于没有二级CA中心建设需求的部门和地区,将建设运行CA的RA系统,由运行CA直接提供证书服务。

各部委二级CA和各省市二级CA主要面向相应的部门内部和本地区,为其业务应用提供数字证书签发管理服务。

⒉权限管理系统
由于权限管理(即授权管理)系统直接面向业务应用,不同业务应用对权限管理的需求、应用模式、应用对象、粒度控制、权限策略等不尽相同。

因此,不同于CA系统,政务外网信任体系不可能建设统一的权限管理中心,为所有业务应用提供统一的权限管理服务。

但是,通过对应用系统权限管理模型的研究,可以发现,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且具有很好发展前景的权限管理模型,能为应用系统的开发和管理带来方便,因此,在政务外网信任体系中,国家信息中心网络安全部将建设标准的PMI/AA (Privilege Manager Infrastructure/ Attribute Authority,权限管理基础设施/属性权威机构)权限管理系统,为用户签发属性证书。

具体的应用系统可以根据自身安全需求,基
于此证书建立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运用到应用系统中。

通过对属性证书的运用,可以有效地简化应用系统的开发和管理。

⒊责任认定系统
与PMI/AA 权限管理系统类似,责任认定系统同样与业务应用结合紧密。

因此,政务外网信任体系不可能建设统一的责任认定中心,为所有业务应用提供责任认定服务。

在政务外网信任体系中,国家信息中心网络安全部将建设标准的责任认定系统模型,业务应用根据自身安全需求进行量身定制,并嵌入到业务应用中。

⒋时间戳服务系统
建设统一的时间戳服务中心,为整个政务外网提供可信时间戳服务。

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不必重复投资建设时间戳服务系统,而采用政务外网统一的可信时间戳服务。

在统一的时间服务体系下,更有利于实施责任认证、安全审计等与时间有关的安全需求。

⒌密码服务系统
密码服务系统是政务外网信任体系的基础性服务,除为信任体系自身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