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根水准测量记录手薄

合集下载

测量学水准测量

测量学水准测量
对转动脚螺旋①和②,使气泡移到b的位置(如图b)。
w2然019后/8/23单独转动脚螺旋③使气泡居中。如有偏差可重复进行30 。
3.瞄准水准尺
目镜对光:对准白色目标,旋转目镜,使十字 丝成像清晰。
粗略瞄准:缺口、准星、目标(尺)三点一线, 制动望远镜。
物镜调焦(对光):转动物镜调焦螺旋,使目 标成像清晰。
已知点和未知点之间的高差,再根据已知点的 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水准测量原点 :直接由平均海水面测得高程的 水准点(图2-J)。
2019/8/23
3
2019/8/23
4
二、高程测量的方法
水准测量:利用水平视线来测量两点之间的高差。
此方法施测简单,且精度较高,所以是高程测量中最 主要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高程控制测量、工程勘测 和各项施工测量中。






第 第 第 第第 第第第 八 七 六 五四 三二一 节 节 节 节节 节节节
电精精分水和水水器水水高
子密密析准校准准及准准程
水水水 测正仪测使测测测
准准准 量 的量用量量量
仪尺仪 的 检的 的原概
简 和 误 验方 仪理述



2
§2-1 高程测量概述
一、高程测量
高程测量:测量地面点高程的工作。 目的:获得未知点的高程。一般是通过测出
2019/8/23
20
水准仪图像(1)
注意:转 动仪器时 要松开制 动螺旋!
2019/8/23
21
水准仪图像(2)
注意:转动仪 器时要松开制
动螺旋!
2019/8/23
22
1.望远镜
作用:它可以提供视线,

测量技术基础-习题库答案

测量技术基础-习题库答案

测量技术基础——习题库答案第一章测量学的基础知识填空题1、铅垂线2、水准面3、参考椭球面。

4、X5、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坐标北方向6、180°7、5008、平均9、637110、303°2011、129°12、水平角,取值范围为0~±90°。

13、1.61914、整体到局部高级到低级。

控制后碎部15、1.8716.水准面17. 72.289,72.260418.距离测量- 高程测量- 角度测量19.0,10020.高差单选题1、B2、A3、C4、B5、D6、B7、C8、D9、C10、B11、C12、C13、A14、D15、A16、A17、B18、C19、B20.A21.C22.B23. B24. B25. B26 A27 B28.D29.C30A31.A32C33B34B35C36D37D38A39C名词解释1、真北方向——地面P点真子午面与地球表面交线称为真子午线,真子午线在P点的切线北方向称真北方向。

2、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3、测定——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与计算将地物和地貌的位置按一定比例尺、规定的符号缩小绘制成地形图,供科学研究与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使用。

4、测设——将在地形图上设计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5、直线定向——确定地面直线与标准北方向的水平角。

6、直线的坐标方位角——直线起点坐标北方向,顺时针到直线的水平夹角,其值应位于0°~360°之间。

7、大地水准面:是指与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延伸到大陆内部的水准面。

是正高的基准面。

8 绝对高程:指地面点沿垂线方向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9 相对高程:假定一个水准面作为高程起算面,地面点到该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相对高程,又称为假定高程。

10.象限角:由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量至某一直线的水平角称为象限角。

计算解答题1、设A点高程为15.023m,欲测设设计高程为16.000m的B点,水准仪安置在A、B两点之间,读得A尺读数a=2.340m,B尺读数b为多少时,才能使尺底高程为B点高程。

水准测量记录表【范本模板】

水准测量记录表【范本模板】

水准测量记录表
班级:组别:测量:记录:计算:
水准测量记录表(2)
班级: 组别: 测量: 记录: 计算: 日期:
按测站数调整高差闭合差及高程计算表
按路线长度调整高差闭合差及高程计算表
测回法观测手薄
班级:组别: 测量:记录:计算:日期:
注意事项:1)记录表请填写字迹工整、内容完整、格式正确.
2)每一测站第一测回时第一次读数应调整至0°稍大一点度数位置,第二测回时第一次读
数应调整至90°稍大一点度数位置。

表7—2 各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三、四等水准测量手薄(双面尺法)。

2.4水准测量的方法

2.4水准测量的方法

f h h1 h2
高差闭合差的容许值——fh容 •图根水准测量
平地: f h容 40 L (mm) 山地: f h容 12 n (mm)
•四等水准测量
平地: f h容 20 L (mm) 山地: f h容 6 n (mm)
6
水准测量的方法
水准测量的方法
2.4 水准测量的方法
闭合水准路线
水准网
一、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
附和水准路线
支水准路线
1
水准测量的方法
二、水准测量的施测方法
2
水准测量的方法
表2-1 观测日期 观测者
测 站 Ⅰ II III Ⅳ 测 点 BMA TP1 TP1 TP2 TP2 TP3 TP3 TP4 TP4 BMB 后视 1.339
计算检核
h a b HB H A
测站检核
•变动仪器高法 •双面尺法
成果检核
高差闭合差——fh
各测段实测所得的高差代数和与其理论值之间的差值
5
水准测量的方法
•附和水准路线
f h h ( H 终 H 起)
•闭合水准路线
f h h
•支水准路线
f h h往 h返
水准测量记录手簿(二) 天气状况 仪器编号 记录者 校核者
高 + 差 - 高 程 51.903 0.063 0.231 0.535 0.105 0.396 0.994 ∑h=+0.994 HB—HA=+0.994
4
备 注
已知A 点高程
52.897
∑a—∑b=+0.994
水准测量的方法
三、水准测量的检核
51.903

测量学 课后答案 (杨松林 杨腾峰 师红云 著) 中国铁道出版社

测量学 课后答案 (杨松林 杨腾峰 师红云 著) 中国铁道出版社

1
C D O A A B
(45 12 47.4) 0 00 00 45 12 46.8 0 00 00 286 10 45.6 -0.9 106 10 45.2 60 57 57.8 60 57 56.7 334 46 09.4 -8.1 154 46 05.4 109 33 18.0 109 33 20.3
2
C D A
201 06 05.8
45 12 47.6
21 06 11.3
-5.5 201 06 08.6 155 53 21.2 155 53 20.1
45 12 47.9
15
225 12 48.2 -0.6
16.表3-9是一竖直角观测记录,试计算目标A、B的竖 直角及仪器的竖盘指标差。
表3–9 竖直角观测记录表
24
7) 钢尺量距时钢尺尺长不准、温度的变化:
系,前两项可用加改正数的方法消除。 8) 拉力的变化,定线不准:系,前者可加拉力计, 后者经纬仪定线。 9) 对点及投点误差:偶,往返测重新对点及投点。 10) 角度测量时经纬仪上主要轴线互相不垂直:系, 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度盘偏心误差、竖盘指 标差可用一测回测角取均值消除,竖轴误差可用 经纬仪整平的方法(照准任何目标,气泡偏移量 总是总偏移量的1/2)来消减 11) 经纬仪对中不准、目标偏心:系,仔细对中整平。
2c ″
平均 方向值 °′″
归零 方向值 °′″
各测回归零 方向值之平 均值 °′″
+3.5 (0 00 19.8) 0 00 00 0 00 18.6 240 58 13.7 +3.4 60 58 15.4 60 57 55.6 289 33 43.9 -2.9 109 33 42.4 109 33 22.6 335 53 39.2 -0.7 155 53 38.8 155 53 19.0 180 00 23.0 -4.0 225 12 48.9 -4.2 0 00 21.0

三四等水准测量记录手簿.doc

三四等水准测量记录手簿.doc

仪器记录表检查验收表过程检查意见:(签名或盖章)年月日最终检查意见(签名或盖章)年月日验收意见:(签名或盖章)年月日重要问题记载表水准观测说明与规范(一)观测方法1. 三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往返测。

当使用有光学测微器的水准仪和线条式因瓦水准标尺观测时,也可进行单程双转点观测。

2. 四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单程观测。

支线必须往返测或单程双转点观测。

(二)设置测站要求三、四等水准测量采用尺台作转点尺承。

观测应在标尺分划线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若成像欠佳,应酌情缩短视线长度。

测站的视线长度、视线高度等按表1规定执行。

(三)测站观测程序和方法1、三等水准测量每测站照准标尺分划顺序为:1)后视标尺黑面(基本分划);2)前视标尺黑面(基本分划);3)前视标尺红面(辅助分划);4)后视标尺红面(辅助分划)。

2、四等水准测量每测站照准标尺分划顺序为:1)后视标尺黑面(基本分划);2)后视标尺红面(辅助分划);3)前视标尺黑面(基本分划);4)前视标尺红面(辅助分划)。

3、一测站的操作程序:1)首先整置仪器竖轴至垂直位置(望远镜绕竖轴旋转时,水准气泡两端分离不大于1cm);2)远镜对准后视尺黑面,用倾斜螺旋导水准气泡准确居中,按视距丝和中丝精确读定标尺读数(四等观测可不读上、下丝读数,直接读距离);3)照准前视尺黑面,按2)款操作;4)照准前视尺红面,按2)款操作,此时只读中丝读数;5)照准后视尺红面,按4)款操作。

使用单排分划的因瓦标尺观测时,对单排分划进行两次照准读数,代替基辅分划读数。

4、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操作程序与气泡式水准仪相同。

每测站观测前,首先将概略整平水准气泡导至中央,然后按规定顺序照准标尺进行读数。

转镜水准仪的操作程序,应按规定顺序照准标尺,而将黑面和红面分划的观测分别在两个镜位(或摆位)进行。

5、三、四等水准测量,采用单程双转点法观测时,在每一转点处,安置左右相距0.5m的两个尺台,相应于左右两条水准路线。

图根控制测量实训任务与指导

图根控制测量实训任务与指导

图根控制测量图根控制测量分为图根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图根平面控制测量采用图根导线形式,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四等水准测量。

因此,图根控制测量实习任务包括图根导线测量和四等水准测量。

图根控制测量实习时间为1个周,一个大组内两个小组协商好,一个小组进行导线测量,另外一个则进行四等水准测量,完成任务后(2~3天),交换仪器。

一图根导线测量(一)使用的设备全站仪、棱镜、目标三角架、水平角记录手薄,计算器,铅笔或碳素笔。

(二)图根导线技术要求表2 导线测量技术要求等级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km)测角中误差(″)测回数角度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DJ6 DJ2图根≤1.0M≤1.5倍测图最大视距20 1±40n(首级)±60n(一般)1/2 000注:表中n为测角个数;M为测图比例尺分母。

(三)图根导线略图及已知点1.线路1(路桥1)共9个点,成一附合导线,其中36、37、43、44为已知点。

图1 线路12.线路2(路桥2)共9个点,成一附合导线,其中43、44、49、E17为已知点。

图2 线路2(四)图根导线外业工作外业工作包括选择导线点、测量导线各边长度、测量各转折角、定向测量工作。

○1选择导线点,已有,此项工作无需再做。

○2测量导线转折角 由于导线转折角都是单角,因此采用测回法测量(注意:瞄准时要瞄准目标三脚架标签的底部)。

记录清晰、齐全;字码工整;计算准确;绝不能有涂改现象,记错划掉在旁边写上正确的读数或计算数据。

表1 记录表格注意事项:A.若测左角都测左角,测右角就都测右角;B.全站仪水平方向值读数设为HR ;C.测回法测角,上下半测回差限差为36″,若超限,检查对中、整平情况,重新观测,直至符合限差规定。

测站盘位 目 标读数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O左A 0 01 12 57 17 3657 17 42B 57 18 48 右A 180 01 06 57 17 48B237 18 54D.每个角观测两个测回,测回差为24″。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方向及
尺号
水准尺读数
K+黑-红
高差
中数
后尺上丝
前尺上丝
后距
前距
黑面
红面
后前距差d
累积差∑d

K1=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测站编号


后尺下丝
前尺下+黑-红
高差
中数
后尺上丝
前尺上丝
后距
前距
黑面
红面
后前距差d
累积差∑d

K1=
K2=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水平角观测记录手簿(测回法)
日期天气仪器观测者记录者检查者
测站
竖盘位置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
半测回角值
°′″
一测回角值
°′″
备注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日期仪器组别组长
观测者记录者计算者
测站编号
后尺上丝
前尺上丝
方向及
尺号
水准尺读数
K+黑-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