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岔融雪系统介绍

合集下载

道岔融雪系统对列车过弯速度的影响模拟与优化

道岔融雪系统对列车过弯速度的影响模拟与优化

道岔融雪系统对列车过弯速度的影响模拟与优化道岔融雪系统是一种用于列车行驶过道岔区域的设备,旨在保证列车的行驶安全和可靠性。

随着道岔融雪系统的广泛应用,对其对列车过弯速度的影响进行模拟与优化,能够进一步提高列车运行效率和降低事故风险。

道岔是铁路线路中的关键设备,连接了不同的轨道线路,用于实现列车的转向和换线。

由于道岔区域的特殊性,尤其是在低温和雪天气条件下,道岔容易受到结冰和积雪的影响,增加了列车行驶的风险。

道岔融雪系统的作用就是在道岔区域内进行融雪处理,确保道岔区域的积雪和结冰得到有效清除,从而保证列车的正常行驶。

道岔融雪系统通常包括融雪剂喷洒装置、雪刷装置、融雪电加热器等组成。

在模拟道岔融雪系统对列车过弯速度的影响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道岔融雪系统的操作时间对列车过弯速度的影响。

道岔融雪系统通常需要在列车通过道岔前一定的时间提前开始操作,以使融雪剂喷洒和雪刷装置发挥作用。

通过模拟不同的操作时间,可以评估道岔融雪系统的最佳操作时间,从而避免影响列车过弯速度。

其次,道岔融雪系统对列车行驶平稳性的影响。

道岔区域的积雪和结冰会增加列车过弯时的滑移和侧滑风险,从而影响列车行驶的平稳性。

通过模拟道岔融雪系统的效果,可以评估不同的融雪处理方式对列车行驶平稳性的影响,并寻找最佳的融雪策略。

第三,道岔融雪系统对列车运行安全性的影响。

道岔区域的积雪和结冰容易导致列车脱轨和事故发生。

通过模拟道岔融雪系统的效果,可以评估不同的融雪处理方式对列车运行安全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最后,道岔融雪系统对列车运行效率的影响。

道岔区域的积雪和结冰会增加列车行驶的阻力,降低列车行驶的速度和效率。

通过模拟道岔融雪系统的效果,可以评估不同的融雪处理方式对列车运行效率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

在进行道岔融雪系统的模拟与优化时,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和数学模型,定量地评估不同参数的影响,从而获得准确的结果。

同时,还可以结合实际运行数据和现场测试,验证和调整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国产道岔融雪系统(对外培训)

国产道岔融雪系统(对外培训)

02 国产道岔融雪系统的应用 场景与案例分析
应用场景介绍
应用领域
主要应用于铁路、公路的道岔区 域,确保道岔在冬季能正常工作 。
环境条件
适用于各种寒冷气候条件,能有 效地对抗降雪和低温。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北方城市的铁路道岔,由于常年受到大雪影响,道岔经常 被积雪覆盖,导致列车运行受阻。采用国产道岔融雪系统后 ,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保障了列车的正常运行。
根据安装方案,准备所需 的工具、设备和材料,确 保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
安装步骤与注意事项
基础施工
根据设计图纸,对道岔 区域进行基础施工,确
保设备安装稳固。
设备安装
按照安装方案,依次安 装融雪系统的各部件, 确保设备之间的连接正
确、牢固。
电缆连接
根据设计图纸,正确连 接电缆,确保系统正常
运行和安全。
注意事项
在安装过程中,应遵循 安全操作规程,注意保
护设备和人身安全。
系统调试与测试
01
02

04
通电测试
给系统通电,检查各部件是否 正常工作。
功能测试
对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 如加热、除湿等,确保系统性
能达标。
性能优化
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性能进 行优化调整,提高系统运行效
率。
注意事项
在调试和测试过程中,应遵循 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
国产道岔融雪系统(对外培训)
目录
• 国产道岔融雪系统概述 • 国产道岔融雪系统的应用场景与案例分析 • 国产道岔融雪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 国产道岔融雪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 国产道岔融雪系统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国产道岔融雪系统概述
定义与特点

道岔融雪系统--通信

道岔融雪系统--通信

4、通信信号一体化


随着铁路发展的要求,冲破了功能单一、控制分散、 通信信号相对独立的传统技术理念,推动了铁路通信 信号技术一体化发展。 ETCS行车系统,采用了GSM-R作为传输系统,推动 了铁路通信信号的技术进步,加快了实现铁路通信信 号一体化的进程。中国的CTCS列控系统也采用了此技 术。通信信号一体化是现代铁路信号的重要发展趋势。
四、中国高速铁路




2008年4月18日,全长166 km的合宁高速铁路开通, 是我国第一条时度200~250 km/h的高速铁路。 2008年8月1日,中国首条设计时速达350km、运行 追踪最小行车间隔3 min的高速铁路——全长115km 的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 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是我国 第一条速度300~350 km/h的客运专线。 世界上一次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 铁路——京沪高速铁路于2011年6月建成通车。

二、高速铁路的优势

高速铁路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新的运输方式,具有极 为明显的优势。在运行速度上,最高时速可达350km, 堪称“陆地飞行”;在运输能力上,—个长编组的列 车可以运送1000多人,每隔3min就可以开出一列列 车,运力强大;在适应自然环境上,高速列车可以全 天候运行,基本不受雨雪雾的影响;在列车开行上, 采取“公交化”模式,旅客可以随到随走;在节能环 保上,高速铁路是绿色交通工具,非常符合节能减排 的要求。正因为如此,高速铁路正在为经济社会又好 又快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二、高速铁路的优势



4.正点率高 高速铁路全部采用自动化控制,可以适应自然环境,进行全天 候运营,受气候变化影响小,除非发生地震。 5.舒适方便 高速铁路采取“公交化”的模式,旅客基本上可以做到随到随 走,节省时间。高速列车运行规律化,站台按车次固定化,这 是其他任何一种交通工具无法比拟的。高速铁路列车车内布置 豪华,设施齐全,座席宽敞舒适,走行性能好,运行平稳,减 震、隔音,车内安静。 (举例) 6.能源消耗低 如果以“人/公里”单位能耗来进行比较的话。高速铁路为1, 则小轿车为5,大客车为2,飞机为7。高速列车利用电力牵引, 不消耗宝贵的石油等液体燃料,可利用多种形式的能源。

高速铁路道岔融雪设备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高速铁路道岔融雪设备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控制系统对融雪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和调节,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The control system monitors and regulates the operation status of the snow melting equipment to ensure the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equipment.
The snow melting agent storage tank has an automatic stirring function to ensure the full dissolution and mixing of the snow melting agent.
融雪喷洒装置采用风力辅助技术,增大喷洒范围和覆盖面积。
融雪剂车通过搭载的动力系统驱动,可快速移动到需要融雪的区域。
The snow melting agent car can quickly move to the area that needs to be thawed through the power system it carries on.
融雪剂储存罐采用密封设计,防止融雪剂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融雪剂储存罐用于储存融雪剂,保证道岔融雪设备长时间持续作业。
The snow melting agent storage tank is used to store the snow melting agent, ensuring continuous operation of the switch thawing equipment for a long time.
The control system has automatic fault diagnosis and alarm functions, ensuring that the equipment can be discovered and handled in a timely manner when a fault occurs.

浅谈RD1型道岔融雪系统及其维护

浅谈RD1型道岔融雪系统及其维护



要 :根 据铁路 运 输安 全 、 正点 和 大 密度 运 行 的要 求 ,高速 铁 路 道 岔 安装 了 R D1型 电加 热道
岔 融 雪 系统 ,对 R D 1型 电加 热道 岔 融 雪 系统 的 维护及 故 障处理 进行 介 绍 。
关键 词 :融 雪 ;道岔 ;维护 ;故 障
Abs t r a c t : Ac c o r di ng t o t he de ma nd o f s a f e t y、 p u n c t u a l i t y a n d h i g h d e n s i t y o p e r a t i o n r e q u i r e me n t s o f t he h i g h — s p e e d r a i l wa y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t h e RD1 t y p e e l e c t r i c h e a t i n g s wi t c h s n o w- me l t i n g s y s t e m i s i ns t a l l e d i n t h e h i g h— s p e e d r a i l wa y . Th i s p a pe r ma i n l y i n t r o d u c e s t h e ma i n t e na n c e o f RD1 t y pe e l e c t r i c h e a t i n g s wi t c h s n o w— me l t i ng s y s t e m a n d d i s p o s a l o f e q u i p me n t f a u l t . Ke y wo r d s:S n o w— me l t i n g;S wi t c h;Ma i n t e n a n c e; Fa u l t

道岔融雪系统通信课件

道岔融雪系统通信课件

故障诊断与定位
故障诊断
通信系统能够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和运 行状态,对道岔融雪系统出现的故障 进行诊断,确定故障类型和原因,为 维修和保养提供依据。
定位功能
通信系统能够准确定位故障发生的位 置,帮助维修人员快速找到故障点, 缩短维修时间和提高维修效率。
03 道岔融雪系统通信协议
通信协议概述
通信协议定义
通信模块的软件设计
01
02
03
数据采集软件设计
数据采集软件采用实时操 作系统和多线程技术,实 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处理 。
远程控制软件设计
远程控制软件采用基于 TCP/IP协议的Socket编程 技术,实现控制指令的发 送和接收。
故障诊断软件设计
故障诊断软件采用人工智 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 现系统故障的智能诊断和 预警。
智能化
未来道岔融雪系统将更加 智能化,能够实现自适应 调节和远程控制,提高运 行效率和安全性。
高效化
通过优化通信协议和算法 ,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和降 低延迟,以满足实时监测 和控制的需求。
绿色化
采用低功耗技术和环保材 料,降低道岔融雪系统通 信设备的能耗和环境影响 。
提升道岔融雪系统通信性能的措施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05 道岔融雪系统通信故障诊 断与处理
通信故障诊断方法
01
02
03
04
观察法
通过观察设备指示灯状态、网 络连接状态等,初步判断故障
类型。
替换法
使用正常设备替换疑似故障设 备,以确定是否为设备故障。
测试法
使用网络测试工具,如ping 、traceroute等,检测网络连
通性和故障点。
诊断软件
使用专业诊断软件对设备进行 全面检测,定位故障原因。

道岔融雪系统的实验研究与模拟仿真

道岔融雪系统的实验研究与模拟仿真

道岔融雪系统的实验研究与模拟仿真道岔融雪系统是铁路交通运行中必备的设备之一,它能保证铁路道口的正常通行,提高列车行驶的安全性和效率。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和模拟仿真,将重点探讨道岔融雪系统的工作原理、性能评估以及优化方向,旨在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一、道岔融雪系统的工作原理道岔融雪系统是用于解决铁路道口积雪导致的道岔无法正常切换的问题。

在道岔的两侧,安装有加热设备,通过加热融化积雪,确保道口畅通。

该系统一般由控制器、加热元件和传感器组成。

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通过监测传感器检测到的积雪情况,实时控制加热元件的开关状态,调节加热功率,从而实现道岔的融雪效果。

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道岔两侧的积雪厚度、温度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送给控制器进行处理。

加热元件一般采用电加热方式,通过电流加热,产生热量来融化积雪。

加热元件安装在道岔的两侧,在积雪情况发生时,控制器会根据传感器的信号控制加热元件的开关状态,从而实现融雪效果。

二、性能评估与模拟仿真为了评估道岔融雪系统的性能,我们可以借助模拟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实验。

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设置不同的工况参数,模拟不同的环境条件,在仿真过程中分析系统的热量输出、能耗情况以及融雪效果等指标。

在仿真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加热功率、积雪厚度和温度等参数,分析不同条件下系统的性能表现。

通过模拟不同的情况,我们可以得出系统最佳工作参数,从而提供参考,以便在实际应用中进行性能优化。

三、优化方向与改进措施根据性能评估和模拟仿真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道岔融雪系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改进空间。

下面是一些优化方向和改进措施的建议:1. 加大加热功率:合适的加热功率是保证道岔融雪效果的关键之一。

根据模拟仿真结果,我们可以调整加热功率,使其恰到好处,既能够高效融雪,又不会造成能源浪费。

2. 优化传感器布置:传感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系统的性能起着重要影响。

通过模拟仿真,我们可以评估不同传感器布置方案的效果,以找到最佳的传感器布置方式。

电加热道岔融雪设备硬件和软件操作说明

电加热道岔融雪设备硬件和软件操作说明

电加热道岔融雪设备车站控制终端操作使用说明书一、系统概述(一)系统介绍RDD1型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以下简称系统)通过通热辐射或热传导的方式使道岔上的积雪融化并达到除雪目的的道岔除雪方式。

该系统由道岔融雪远程控制中心工作站、道岔融雪车站控制终端、道岔融雪控制柜、环境检测装置、电加热元件及安装卡具、道岔融雪隔离变压器、接线盒、连接线缆和信息通道等组成,具有安全防护、数据测量、计数、故障报警、远程通信等功能;系统操作分为远程、终端、控制柜三级操作模式。

(二)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该系统主要用于铁路道岔的除雪。

适用于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普速铁路,货运专线,客货两用铁路,地方铁路用的各种类型道岔。

(三)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道岔融雪系统网络结构可分为三层,最高层为安装在调度中心的远程控制中心工作站,远程控制中心工作站可以监控整个铁路线上的所有控制柜;第二层为车站控制终端,车站控制终端只负责监控本车站的所有控制柜;第三层为车站基础层,它包括车站内的所有控制柜和加热子系统,车站基础层可实现对道岔加热的启动和关闭操作,也可以接受并执行车站控制终端和远程控制中心工作站对其发送的命令,启动和关闭道岔加热系统。

二、使用操作(一)道岔融雪设备车站控制终端操作说明所示。

1车站控制终端操作界面如下图1.7489310216车站控制终端图15.总电源开关;触摸屏;6.指示灯;指示灯;电源开关;1.2.应急23.应急14.电源指示灯;应急10.;计数器开关;应急17.计数器;8.19.22开关作用及工作原理2.车站控制终端安装于车站运转室,实现本站道岔融雪系统设备的集中控制,信息通道接入通信机械室光缆网络,信息通道带宽2M/S。

在车站控制终端上配有应急操作按钮,当车站控制终端与现场控制柜间的通讯网络故障或控制柜智能控制模块故障,车站控制终端不能控制现场道岔的加热装置启动和关闭,同时融雪控制柜有电但人员不能上站操作时,使用应急操作按扭开启加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道岔融雪系统介绍摘要:通过对国内外道岔融雪设备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分析,详细介绍了rd1型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并且总结其在具体工程实施中的注意事项,最后指出系统应改进的部分。

关键词:道岔融雪;发展现状;电加热;rd11.引言道岔是铁路运输设备重要的组成部分。

大雪降温天气会使铁路道岔积雪结冰,发生冻结,直接造成尖轨的端部和基本轨不密贴,影响车站列车接发和调车作业,造成铁路运输晚点、停运,甚至发生人身及行车安全事故。

我国铁路传统的除雪方法是人工清扫道岔部分的积雪,但这种方法效率极低,而且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行车密度的加大,容易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

因此,为了改善人工扫雪的繁重劳动状况,保证行车安全畅通,研究运用新型道岔融雪设备势在必行。

2.国内外道岔融雪设备的发展现状2.1国外道岔融雪设备国外道岔融雪系统起步比较早,技术已趋于成熟,普遍采用的道岔融雪方式主要有:电热式、红外线加热式、燃气加热式、热风式、压缩空气式、喷灯加热式、温水喷射式、温水循环式和洒水式等。

其中应用最多、最广的是电加热方式。

德国wolff(沃尔夫)公司生产的道岔电加热融雪系统广泛应用于德国、奥地利、瑞士等阿尔卑斯山区及西班牙的高原地区。

我国青藏铁路就引进了该系统。

荷兰pintsch aben公司生产的道岔加热系统广泛应用于俄罗斯、德国、荷兰等12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该公司在我国道岔加热领域内还没有实质性的业务开展。

上述两个公司融雪设备从功能、原理等方面都基本类似。

通过钢轨温度、空气温度及湿度、积雪3个传感器采集的信号,自动控制道岔加热系统的工作,并可通过光缆实现远程集中监控,动态监测环境温度及湿度、铁轨温度、降雪状态和加热融雪系统的工作状态等参数,适应现代铁路高速、安全、高度自动化等要求。

2.2国内道岔融雪设备国内在铁路道岔融雪设备的开发和应用起步较晚,到20世纪90年代,冬季道岔除雪基本是靠人工清扫的方式,在人员投入和管理成本上消耗巨大。

1996年开始,国内一些企业就开始考虑利用融雪设备进行除雪,并开始了融雪设备的研制。

国内设备厂家吸取国际同行的经验教训,并结合国内铁路设备的现状,经过多年的对比研究试验得出结论:“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更适合在国内铁路上使用”。

目前,国内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沈阳铁路局吉林科学技术研究所研制的“道岔电热除雪装置”,另一种是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基础设备事业部(北京电铁通电务技术开发中心)研制的“rd1型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

“道岔电热除雪装置”,于1999年12月通过了铁道部组织的技术鉴定,并已在北方多雪地区推广使用。

该装置由融雪滑床板组合件和除雪功能控制装置组合件两大部分组成,通过电加热管加热道岔前部的几对滑床板使其达到一定温度,从而实现融雪目的。

其缺点主要体现在,第一是在滑床板上安装加热元件,使得加热源呈点状分布,加热不均匀,当外界气温较低时,融雪效果不理想;第二由于该装置采用人工开启方式,缺少自动及远程控制功能;第三设备无故障诊断功能,可靠性相对较低。

“rd1型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于2007年7月通过了铁路部组织的技术审查。

rd1型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通过电加热条加热道岔岔尖基本轨和可动心轨,使其达到一定温度,实现融雪目的,其融雪效果较好。

并且该系统具有远程监视、远程控制、故障报警等功能,基本适应了中国铁路安全高效的要求,因此该系统广泛应用于新建的高等级铁路线路上,如京津城际、京沪高铁等。

本文主要介绍这种融雪系统。

3.rd1型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简介3.1系统组成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的构成框图如图1所示,由远程控制终端、车站控制终端、电气控制柜、隔离变压器、电加热元件及固定卡具、气象站、轨温传感器等组成。

图1 道岔融雪系统构成框图3.1.1 远程控制终端在调度中心安装远程控制终端,利用铁路专用信息通道与各站控制终端通信,实现对全线各站的融雪设备进行集中监控。

3.1.2 车站控制终端每站设车站控制终端1套,对该车站的所有电气控制柜及其加热电路进行实时监控。

同时在车站控制终端设备上配有应急操作盘,可用于自动控制系统故障时甩开自动控制,人工启停该站的融雪设备,以保证融雪设备在自动控制系统故障情况下能正常工作。

3.1.3 电气控制柜电气控制柜根据安装的位置不同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

根据供电方式的不同,电气控制柜在内部结构上又可分为三相控制柜和单相控制柜。

一个控制柜设有12个分支回路,能控制多组道岔的加热。

控制柜设有控制模式转换开关,可分别设定自动、手动和闭锁模式。

3.1.4 气象站每个车站配置一个气象站,用来检测该站的雨雪、环境温度和湿度信息,实时上传给电气控制柜,作为控制系统判断道岔是否加热的一个重要依据。

3.1.5 轨温传感器轨温传感器安装在加热道岔的轨底,用来实时检测加热道岔的温升情况。

3.1.6 隔离变压器基于轨道电路和人身安全的考虑,在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的加热电路中设立隔离变压器。

根据供电方式的不同,隔离变压器分为三相隔离变压器和单相隔离变压器。

3.1.7 电加热元件电加热元件是道岔融雪系统的关键件,它安装在道岔的基本轨部分、可动心轨部分和外锁闭部分,用于对道岔加热除雪。

为适应不同安装位置要求,电加热元件有多种规格。

在形状上有直型和l 型等规格,且加热条长度也有各种规格。

3.2系统工作原理正常情况下,系统为自动工作模式,传感器采集到降雪信息和钢轨温度信息后,将信息传送到电气控制柜,电气控制柜把采集到的信息与系统预先设定的“门限”值(根据当地气温设定)进行比较。

当低于系统所设定的“门限”值时,系统将自动启动预设的加热方案,对需要加热的道岔进行加热,当加热到符合停止加热的条件时,系统将自动切断加热电路。

本地控制终端将把所在车站的详细检测信息实时传输给远程控制终端,远程控制终端可以实现对各车站融雪设备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当自动控制系统由于故障失效时,可通过车站控制终端的应急操作盘人工启停该站的融雪设备,或者通过现场各个控制柜人工启停该控制柜的各个支路。

4.rd1型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在具体工程实施中的注意事项4.1关于系统组成道岔融雪系统组成部分中,远程控制终端、车站控制终端、气象站均为可选部分。

在具体工程实施中,应根据铁路线路的级别、车站的数量规模以及业主的要求等来配置道岔融雪系统。

比如,如果线路级别较低,车站数量少、规模小,可以取消远程控制终端配置。

如果一个线路所只有一组或者两组道岔,现场只配置了一台控制柜,甚至可以不必配备车站控制终端,直接对该控制柜人工操作来启停融雪系统。

4.2关于轨温传感器在融雪系统中,每台控制柜可以配置一台轨温传感器,每台控制柜根据自身配备的轨温传感器所采集的钢轨温度来判断是否进行加热。

一个车站也可以只配置两台轨温传感器,每个咽喉区一台。

以下行咽喉为例,轨温传感器安装于距离信号楼最近的道岔岔底,该传感器采集钢轨温度,通过控制柜上传至车站控制终端。

车站控制终端根据该传感器采集的数值来判断是否对下行咽喉的所有道岔进行加热。

4.3关于电气控制柜电气控制柜安装位置可分为室内和室外。

当全站的电气控制柜集中安装于车站机械室内时,加热的动力电源可集中供给电气控制柜。

电气控制柜输出动力电源通过电力电缆送至加热现场的隔离变压器。

其优点是便于电力供电,也便于操作和维修。

缺点是控制柜距离隔离变压器太远,需耗费大量的电力电缆。

因此室内安装方式只适用于站场道岔较少的车站,其供电方式应采用电力贯通线三相供电方式。

当电气控制柜分散安装于需加热的道岔现场时,动力电源分别送至各控制柜,控制柜的输出动力电源通过电力电缆送至各隔离变压器。

由于控制柜距离隔离变压器近,因此其优点是节省大量电力电缆,缺点是由于控制柜分散露天安装,对控制柜的防护等级要求较高,且不便于维护。

因此室外安装方式适用于站场道岔较多的的车站,其供电方式可采用电力贯通线三相供电方式,或者电气控制柜附近的接触网经过变压后供电给控制柜使用。

每个控制柜输出设有12个分支回路。

每个控制柜总输出功率和每个分支回路输出功率都是有限的,应根据道岔类型和布局确定控制柜位置及电缆走向。

由于受道岔布局限制,控制柜供电回路可能出现空闲回路。

每个回路为单相, 1、4、7、10回路使用a相电, 2、5、8、11回路使用b相电, 3、6、9、12使用c相电,加热元件应尽可能均衡地分配在三相上,以使三相电流尽可能均衡。

4.4关于隔离变压器隔离变压器具体型号分为a型和b型。

a型是指其二次侧为单线圈,b型是指其二资侧为双线圈。

安装于道岔岔尖部位两侧基本轨的加热条应连接至隔离变压器二次侧的不同线圈。

这样可以实现供电电源、各组道岔加热元件以及每组道岔不同轨道间的电气隔离,保证轨道电路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

在寒冷地区和严寒地区,相同类型道岔配置的加热条数量及功率是不同的。

在寒冷地区,加热条电缆一般可全部直接连接至隔离变压器输出端子。

在严寒地区,大号码道岔需要配备更多的加热条,如果隔离变压器孔径太细不足以让全部加热条进入其孔内时,可采取外扩分向盒的办法。

一部分加热条电缆连接至分向盒,再通过一根电缆连接至隔离变压器的输出端子。

将某个道岔的所有隔离变压器的一次侧电缆由远及近(根据隔离变压器与电气控制柜的距离)串联起来,通过一根电缆连接至控制柜二次侧输出端子,可极大地节省电力电缆的长度,从而节省工程造价。

4.5关于施工组织由于道岔融雪系统电缆数量较多,因此道岔融雪系统电缆埋设应与其他信号工程施工同步进行,避免后续工程施工时挖断已实施工程电缆。

5.存在的不足目前rd1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正处于试验推广阶段,尚没有形成一套定型化的标准配置。

因此应尽快确定该系统在寒冷地区、严寒地区等不同地区道岔融雪系统的结构组成,以及加强不同地区各种类型道岔配置的加热条的结构造型、数量及功率配置、安装方式等标准化建设,以利于标准化生产,标准化施工,标准化维护。

另外,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运行时电力需求巨大,特别是在严寒地区,配置的加热条数量多,功率大,在大站会带来电力扩容等问题,同时对使用部门的成本预算管理带来压力。

建议进一步优化加热功率配置。

注:文章内的图表、公式请到pdf格式下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