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潜艇爆炸重创印度海军 与中国反差强烈
中国海军艰苦创业文案

中国海军艰苦创业文案中国海军:冲破风浪,演绎艰苦创业之路中国海军自建立以来,便一直面临着艰苦的创业环境与重重困难。
然而,正是在这些逆境中,中国海军艰苦创业,砥砺前行,以无以伦比的毅力与智慧,不断迈向强大的蓝水舰队。
艰苦创业是中国海军建设的精神象征。
中国海军始终以自力更生、勇攀高峰的激情,秉持着对海洋安全的责任与使命感。
面对劣势起步、技术落后等挑战,中国海军立志通过艰苦努力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在海上维护国家利益与海洋权益。
中国海军艰苦创业的路上,筚路蓝缕,求实创新。
他们敢于面对困难,勇于改变和创新。
通过吸收借鉴国际先进技术,中国海军不断研制出了航母、核潜艇、驱逐舰等现代化舰艇,并在高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这些努力不仅为海军装备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也让中国成为海上维权和国际海洋合作的重要力量。
中国海军的艰苦创业精神也体现在历练与磨砺中。
他们通过繁重的演训任务和实战练兵,锻造出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的作战风格。
在南海、东海、印度洋等多个战区,中国海军时刻保持着高度战备状态,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与威慑力。
他们在人员培训、指挥能力、联合作战等方面持续提升,为维护国家海洋安全与海上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海洋是国家的战略空间,中国海军艰苦创业,一直在为国家海洋战略做出持续贡献。
他们积极参与国际反海盗行动,为保卫海上重要航道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他们通过友好访问、联合军演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其他国家海军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地区和平与安全的稳定发展。
在未来,中国海军将继续秉持艰苦创业的精神,不断发扬自己的光荣传统,努力将中国海军打造成为具有世界一流实力的现代化海军。
他们将继续以努力奋进、无私奉献的态度,为实现中国梦、强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海军艰苦创业,展现出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彰显出强军兴军的决心和信心。
他们是保家卫国的守护者,是创造辉煌历史的缔造者。
向中国海军致敬!他们的艰苦创业之路必将在中国梦的征程中继续闪耀!。
媒体纷争的背后

绝不会 向中国退让, 会继续 加强边境 防 侵” 将 的新闻战中, 没
务.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威 胁……” 中国 有法 去注意查证
不 可 否 认 , 去 的 2 多年 , 过 0 中印两 国媒体在 中印关 系 发 展 方 面 均 起 到 很 大 的 推动 作用, 是 媒体 报 道 但 都存 在着客观 l 生问题 。
I I 以及他仃】 印度政府对 刈‘ 度政腑足口度媒体对华集体宣战的幕后黑 精 英埘I旧的舢陇, j
,
我/ 敢协 1
印度英文媒体代表卡反映 ¨
场婴 “ 硬起米”的JJ 9 待
址印度战略 奘的看法, 印度政府 泛的接触—— 他们 也脚意我f明在所 达 的实际 l 『 J
天 它 小 I 6 - 法要求媒 中国舰队在 印度洋逼出跟 踪 7 的 J 的看法 f 是尤 沦l l 是任 f 1 家, .} l f 还 I I 日 我 埘媒体许丸约 作川, I 』 或行不报道什么 ! 对于印度 印度潜艇? 们都将 会确保我f州家的倾 卜 ¨ 完整平统 ~, 体报道 么, ¨
采用的消息源基本来自西方, 近一两年才开
始从彼此 国家的报刊或者网络中寻 找报道 题材, 这使得中印媒体之 间出现了某种程度 的互动。据我观察, 一般来说 , 印度媒体 f 主
要指印度英文媒体 ) 对华报道负面调门的内
容比较多。 中国媒体则喜欢直接转述印度媒
体上 的对华报道文章并夹杂一些带有个人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答议贫就 们希 能够 } 】 立烈人和稳定的火 旧建 2 0 年 6 上旬,印度 “ 鲁纳 恰尔 格受邀在 议会埘院联 席会 议 卜I 09 月 阿
5 4 l中国报 道 2 1 . 000 4
电池问题很可能导致印度海军的潜艇事故

电池问题很可能导致印度海军的潜艇事故
2014年2月26日,印度海军俄制“基洛”级潜艇“辛杜拉特纳”号在海事过程中突然冒烟,潜艇被迫上浮,事故导致7名艇员受伤,2名军官失踪,27日,2名军官被证实死亡。
印度日报发表报道称:“该艇在此前刚刚完成改装,但是由于承包的延误致使用以水下供电的电池没有被替换,从电池泄漏的氢气被认为是引起爆炸的原因。
”
潜艇事故发生后,海军参谋长德文德拉?库马尔?乔希引咎辞职。
乔希上将表示对这次事故以及印度海军舰只最近几个月发生的其他事故“负有道义上的责任”。
这是过去7个月来涉及印度海军军舰的第10起事故,也是近半年多来的第2大严重事故。
2013年8月,印度海军另一艘“基洛”级潜艇“辛杜拉克沙克”号在孟买海军码头装卸弹药时发生爆炸,致使潜艇沉没、18名海军官兵丧生。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现代史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之路 部队五大军种
援
(4)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军委委管管总、战区主
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总
考点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70 周年(八下第 16 课 P ) 81-84 [2022·岳阳 23(2)(3)]
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独立立自自主的主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共
部队
精确打击任务
(3)2015 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火箭箭军军
(1)2014 年,全全军军政政治工治作工会作议(会新议古田会议)强调军队政治工
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2016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东、南、西、北、中五大战
新时代
区,构建军队联联合合作作战体系
强军 (3)中国人民解战放军调整组建陆、海、空、火箭军和战战略略支支援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 影响
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2.我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及给我们的启示。 原因: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实行积极灵活务实的外 交政策;领导人的正确决策及外交人员的努力。 启示:综合国力是外交政策的后盾和保障,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要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命题点 1:钢铁长城
1.(2022·邵阳)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推
进。2015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其中第二炮兵部队更
名为
(D)
A.陆军
B.海军
C.空军
D.火箭军
2.(2022·株洲)俄乌冲突的爆发与持续,使国防建设再次成为人们探讨 的重要话题。下列国防建设成就中属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是 ( D ) A.建立华东军区海军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D.“辽宁舰”交接入列
一箭双雕——印度海军新一代潜艇

一箭双雕——印度海军新一代潜艇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尖端武器报道:进攻与防御》
【年(卷),期】2005(000)006
【摘要】2005年9月12日。
法国总统希拉克在爱丽舍宫会晤到访的印度总理辛格时.正式宣布法国将向印度出售6艘“鱼”级常规潜艇。
至此,印度海军新一代潜艇的选型总算是尘埃落定。
【总页数】4页(P88-9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74.76
【相关文献】
1.印度海军潜艇在阿拉伯海与商船相撞
2.美饿两强联手帮印度海军增加潜艇部队战力
3.印度海军21世纪标准柴电潜艇最新新闻神秘的"75号工程"驶向印度--鲉鱼级潜艇韩国露底
4.德国海军新一代212型潜艇
5.印度海军常规潜艇发展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周边多国忙升级军备 怕与解放军争斗中吃亏

7日,由美国及泰国主导的第31次“金色眼镜蛇”军事演习在泰国拉开帷幕,参加军演的还有新加坡、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及马来西亚,总人数达1.3万,是亚太区迄今最大规模的多国军演,更因涉及海域敏感而备受外界关注。
美军过去一年在亚太频繁举行联合军演,演习时间近乎贯穿全年,而中国周边的各个国家也各自在积极升级军备,掀起新一轮军事装备更新热潮。
分析人士指出,各国大有展开新一轮军备竞赛之势,很可能会使地区局势走向紧张。
印度从法国买战机向俄借核潜艇最近几个星期以来,印度军备不断升级,包括从法国买进126架战斗机,向俄罗斯租借一艘核动力潜舰,印度第一艘自己打造的航空母舰也进入完成阶段。
1月31日,印度计划斥资150亿美元购买126架法国“阵风”战机,以替代苏联时期米格系列战机,后者因其高事故率被称为“飞行棺材”。
美联社指出,印度军备积极现代化,这些大手笔的军购经费高达数百亿美元,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武器进口国。
最近几年,中国在印度洋的影响力逐渐上升,令印度感到忧虑。
印度海军不久前还列装了“查克拉”号核潜艇。
印度海军斥资近10亿美元,从俄罗斯租借了这艘8000吨级核潜艇,租期为十年。
“查克拉”号核潜艇将加入印度海军14艘现有老旧潜艇舰队当中,其将配备射程约三百公里的俄制“俱乐部─S”潜射对地巡航导弹和先进鱼雷。
新德里的防务分析人士拉胡尔·贝迪说:“印度必须加强其作战能力,尤其是通过远程攻击机。
印度担心的不仅仅是巴基斯坦,还担心野心勃勃的中国构成的更加长期的威胁。
”阵风战斗机翼展: 10.8米机长:15.27米最大起飞重量: 24500千克最大速度:2448千米/小时最大航程: 3700米作战半径: 1810千米中国歼-11战斗机翼展:14.948米机长:21.935米最大起飞重量:33000千克最大速度:3000千米/小时最大航程:4390千米作战半径:1500千米日本购买美国F-35 还要造新航母在军事采购方面忙得“不亦乐乎”的,不仅仅是印度。
中印军事被指差距20年 印度豪言连国民都不信

中印军事被指差距20年印度豪言连国民都不信印度海军最近可谓喜忧参半。
12日,印度海军迎来“历史性一天”,首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正式下水。
此前印度国产核潜艇“歼敌者”号的反应堆也开始测试,相继传来的好消息似乎证明,印度国产军备的黄金时代马上就要来到。
然而,14日印度潜艇爆炸沉没似乎再度重重挫伤了印度军方的雄心壮志。
在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境况背后,很多人其实都在问:印度军工为何如此不堪?症状骄傲很近梦想很远据西方军事专家客观分析,印度虽一心在军事技术领域赶超中国,但明显是“不会走路先想跑”。
印度军工对外依赖重,而中国重视自主研发能力,这导致了印中军事技术差距至少在20年以上。
兵家常讲,“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印度海军似乎反其道而行之。
尚不提航母“维克兰特”号距离正式服役尚需五年,所谓国产航母8月12日的下水首秀已是推迟数年后的结果。
8月15日印度庆祝第67个国家独立日前,匆匆宣布进入不包括中国在内的自产航母的少数国家俱乐部,外交上,与中国隔空叫板的意味虽强,内政上,增强民族自豪感的用意更真。
除此之外,中国的“神舟”载人飞船连续发射成功,显示了在世界上仅次于美俄而居第三位的太空技术,受到刺激最大的正是南亚次大陆上的大国印度。
印度政府和航天部门近日宣称,准备在5年内实现向月球发射飞船的计划,以赶在中国的“嫦娥计划”之前登月,显示自己在最尖端的航天领域具有更高的技术水平。
印度官方的这番“豪言壮语”连本国国民都不是完全相信,国际太空技术领域的专家更是提出了诸多质疑。
对于印度来说,实现绕地球的航天载人飞行尚遥不可及,此时便声言要去月球未免有些夸张。
2006年7月,印度试射了一枚“烈火III”型中程导弹,为本国的火箭技术水准做了最好的说明。
这枚弹头载运量不足1吨的导弹设计射程为3500公里,假想目标是“打到中国腹地”。
然而导弹刚飞出几百公里,便一头栽进了印度洋。
印度航天部门事后承认,导弹的设计存在严重缺陷,要改进并使其发射成功至少还需要1—2年的时间。
水下群“鲨”——印度常规潜艇力量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武器装备18 / 军事文摘 / 2013.102013年8月14日,印度当地时间凌晨,一艘载有18名艇员的印度潜艇在孟买母港发生爆炸起火,随后沉没,艇上18名艇员全部丧生。
据印度媒体报道,此次发生爆炸的潜艇为“辛杜科什”级“辛杜拉克沙克”号(俄罗斯“基洛”级877EMK型潜艇),由于爆炸威力巨大,潜艇艏部受损严重,导致大量进水,不久之后沉没,只有潜艇指挥台围壳的顶端露出水面。
根据潜水员探查,潜艇艇艏全毁,潜艇基本上不具有修复的可能性。
爆炸还殃及停靠在码头的另外一艘“辛杜科什”级潜艇,潜艇指挥台围壳被爆炸碎片击穿,水下艇体部分变形,水上部分失火,潜艇可能要运到俄罗斯进行修复。
“辛杜拉克沙克”号潜艇爆炸事件让神秘的印度海军常规潜艇力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印度海军一直重视常规潜艇力量的发展,1967年12月,“卡尔瓦里”级潜艇首艇“卡尔瓦里”号交付印度海军,成为印度海军历史上装备的第一艘潜艇。
经过40余年的建设,印度海军常规潜艇力量不断壮大,在“辛杜拉克沙克”号潜艇爆炸之前,其装备的实战型大中型常规潜艇数量达到14艘,位居世界第四。
本专题将以此次潜艇爆炸事件为引子,为您解读印度海军常规潜艇力量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期望通过本专题的解读,使读者对这支蛰伏在印度洋水下的神秘力量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水下群“鲨”——印度常规潜艇力量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谢瑞强. All Rights Reserved.2013.10 / 军事文摘/ 19潜艇是海军武器装备体系中的主要舰种,它凭借海水这一有利介质具备行动隐蔽、进攻突然等优点,被誉为“水下杀手”。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历次大规模战争中,潜艇都发挥了巨大作用,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例,潜艇击沉约590艘战斗舰船和10000艘运输船,击沉总吨位超过3700万吨。
因此,世界各海洋大国一直非常重视潜艇的发展。
作为拥有建设世界海军强国抱负的印度,对打造与世界海军强国地位相匹配的水下力量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媒:潜艇爆炸重创印度海军与中国反差强烈2013年08月16日09:55来源:环球网“辛杜拉克沙克”号在俄罗斯完成改造的仪式已成为历史遗照(资料图)据《印度斯坦时报》8月14日报道,印度潜艇“辛杜拉克沙克”号在孟买海军造船厂发生爆炸,并随后沉没。
这起事故将世界的注意力吸引到印度海军日益老化及迅速降低的水下战斗部队之上。
与此同时,中国则在迅速扩大了其潜艇部队规模,以扩大在印度洋的部署。
报道称,一份被印度国防部列为最高机密的报告透露,这场悲剧是自1971年印巴战争中印度“库克里”级护卫舰被击沉以来最为惨烈的海军事件。
对印度海军而言,屋漏偏逢连夜雨,因为此时正值印度海军最为脆弱的时候。
报道指出,此次爆炸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事故本身。
由于“辛杜拉克沙克”号有可能面临惨遭抛弃的命运,印度的潜艇部队就仅靠剩下的13艘常规潜艇,以及1艘从俄罗斯租借而来的核动力攻击潜艇来支撑运作。
更糟糕的是,由于印度开始淘汰废旧的俄罗斯“基洛”级潜艇与德国设计的209型潜艇,印度海军可用的潜艇仅剩下7—8艘。
在一些分析看来,这起事故对印度海军的水下作战能力而言,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同时对印度的海军雄心也是一次沉重打击。
一位印度高官对此表示十分担忧,他承认在考虑到舰船的“可操作性”问题上,印度潜艇部队的“可用力量”少之又少。
报道指出,与印度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中国拥有将近45艘潜艇,其中包括两艘弹道导弹潜艇。
此外,中国还打算在购得的德国柴油发动机的基础上另外打造15艘“元”级攻击潜艇。
同时,在印度洋,中国通过部署核动力潜艇与“区域拒止”武器(反舰弹道导弹),来打造海军“海上远程能力”,这让印度十分警惕。
《印度斯坦时报》指出,印度海军目前担心的是,在未来几年内,印度潜艇部队的规模落得与巴基斯坦不相上下。
尽管6艘“鲉鱼”级潜艇也正在孟买的马扎岗船厂进行建造,但第一艘潜艇估计要在2016年-2017年后才能交付使用。
(实习编译:韩梅,审稿:仲伟东)印度潜艇“辛杜拉克沙克”号在孟买海军造船厂发生爆炸后沉没。
(资料图)潜艇事故难掩战略雄心印度主导印度洋长路漫漫2013年08月16日10:46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李剑杜立烨印度海军最近可谓喜忧参半。
8月12日,印度首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原“蓝天卫士”号)在落后原计划4年后正式下水。
7月,印度在俄罗斯改建的“维克拉马蒂亚”号(原苏联“戈尔什科夫”号)航母开始了最后阶段试航,在推迟5年交付后,终于让印度海军看到了收货的希望。
8月14日,印度海军一艘购买于俄罗斯的基洛级潜艇发生爆炸,十余名船员下落不明。
印度对海军建设的执着精神及其海军发展的曲折历程,折射出印度谋求印度洋主导权的勃勃雄心和漫漫长路。
得天独厚的海洋地缘优势印度三面环海,占据着南亚次大陆主体板块,像一把匕首深深插入印度洋1600多公里,海岸线长达7500多公里,拥有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专属经济区,相当于印度陆地面积的66%。
此外,印度还拥有总面积达8000多平方公里的1000多个岛屿,其中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紧紧扼守着马六甲海峡这个“亚太咽喉要道”的西口,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印度洋特殊的地理位置又进一步强化了印度的海洋优势。
印度洋北靠亚洲,西邻非洲,南抵南极洲,东临中南半岛和印尼群岛,进出通道依赖于周边几个重要海峡水道,包括: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好望角、大小巽他海峡和马六甲海峡,是一个相对独立封闭易于控制的海洋。
印度洋周边囊括了为全球供给油气能源的海湾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的非洲大陆,印度洋上如蛛网般密布着沟通欧亚非太的重要海上航线。
环顾印度洋周边,几乎没有可以与印度匹敌的海洋强国,在这样的地缘环境下,主导印度洋,成为印度一直以来的梦想。
主导印度洋的海洋战略印度一直怀有崛起为世界大国的雄心。
早在独立前,其首任总理尼赫鲁就说过,“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可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
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销声匿迹。
”独立后,印度认为,要重振印度民族的雄威,必须依靠其所濒临的印度洋这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印度的安危系于印度洋,民族的利益在于印度洋,未来的崛起也依靠印度洋。
印度现代海权理论奠基人潘尼迦认为,“印度天然是一个海洋国家……从16世纪起,印度洋就成为争夺制海权的战场,印度的前途不取决于陆地的边境,而取决于从三面环绕印度的广阔海洋。
”进入21世纪,印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涉及海洋、海军战略问题的官方文件,包括《印度海上军事学说》《印度海军构想文件》《海上能力远景规划》等,构建了相当完整的海洋战略理论体系。
其中基本要点包括:控制印度洋的关键是控制咽喉要点、重要岛屿和贸易交通线;海军从“近海防御”和“区域威慑”战略转向“远洋进攻”战略;将印度的战略利益延伸至西起波斯湾、东至南中国海、南抵非洲、大洋洲的广大海域。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印度大力加强海军兵力建设,采购、升级现代化武器装备;调整体制编制,强化海上组织指挥机构;执行“西出、东进、南下”战略,扩大海军活动和交流合作范围。
巨额采购难掩自身隐忧庞大的军备采购计划是印度实现其主导印度洋战略雄心的最重要手段。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报告显示,从2011年至今,印度蝉联全球最大武器进口国,其中重大采购项目包括:向俄罗斯采购重型战斗机及其生产线、军用直升机、潜艇、坦克武装直升机,租用核潜艇,升级改造航空母舰以及舰载机;向法国购买先进潜艇及战斗机;向美国购买海上巡逻机、运输机及侦察机等。
毋庸置疑,随着这些代表世界先进水平武器装备的陆续服役,印度的军事能力,特别是海军战斗力将产生巨大飞跃。
然而,军购繁荣的背后难以掩盖的却是印度自身军工技术发展的缓慢。
印度有着雄心勃勃的军事工业发展计划,但效率低下的军工企业却不给力。
最为著名的莫过于“阿琼”主战坦克,这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坦克研制项目,跨越30年仍无法达到印军的要求而大量生产;与“阿琼”坦克同期研制的LCA“光辉”战斗机,同样进度缓慢;集合多国设计的“维克兰特”号(原“蓝天卫士”号)国产航母原定于2014年装备完毕交付使用,但日前才刚刚下水,距离交付使用还需要不少时日。
印度“海洋梦”带来的思考应该承认,作为一个典型的陆海复合型国家,印度的海洋战略本身就充满着矛盾,它掺杂着海权与陆权的争论,是现代西方海权观念与殖民遗产相结合的产物。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战略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印度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安全形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印度抓住“9·11”后美国发动反恐战争及应对亚太其他大国崛起的需要,迅速改善了与美国乃至整个西方的关系。
这样一方面减小了印度海洋安全战略面临的阻力,又使印度在国际军购市场上左右逢源。
这种基于地区战略态势判断,主动继承历史遗产,积极追求海洋战略利益的实践策略,具有研究借鉴意义。
然而,同样应该看到的是印度版“海洋梦”还存在目标与现实脱节的问题。
首先,对印度洋海权的争夺。
数百年来印度洋海权始终是全球霸权争夺的焦点,冷战后印度海权的增长主要得益于苏联解体后留下的权力真空。
当前,全球海洋霸权仍然掌握在美国手中,其在印度洋周边驻有第五舰队和大批海空兵力。
短时间内,美国或许能够允许印度发展可控的“印度洋控制能力”,但长期来看,除非印度抛弃不结盟政策甘作美国附庸,否则难免触动美国敏感的神经。
另一方面,印度军备发展过度依靠国外采购。
“万国牌”武器装备,虽然可以迅速提高军队装备水平,但这些武器在能力生成、系统集成、维修保障、战时自持等方面均受制于人。
“戈尔什科夫”号航母改装价钱一涨再涨、工期一拖再拖,以及基洛级潜艇爆炸正是实例。
没有强大工业基础支持,指望完全靠国外采购,是很难打造出一支真正有强大战斗力的军队的。
伴随着印度经济的腾飞,印度追求大国地位的梦想有了更多的底气,也有了更强的实践能力。
可以预见,主导印度洋的海洋战略,未来将会在印度国家战略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印度洋上的实力博弈,才刚刚展开。
潜艇一沉一伤印度潜艇部队将变空壳8月14日,印度“海上防御者”号潜艇起火爆炸。
(资料图)凤凰军事防务短评8月14日8月14日凌晨,停泊于孟买军港内的印度“海上防御者”号潜艇发生火灾,进而引发鱼雷爆炸,该潜艇在爆炸中沉没。
不仅如此,停泊在一起的“海珍珠”号潜艇也遭到波及,受到一定损害。
两艘潜艇均属于俄罗斯制造的“基洛”级877EKM型,印度共引进了10艘,性能比中国引进的“基洛”级636型落后。
但近年来印度将其中8艘返回俄罗斯改装,花钱装备了“俱乐部-S”(3M-54E) 型潜射巡航导弹,并且升级了电子系统,作战能力有很大提升。
起火爆炸的“海上防御者”号潜艇,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事故。
2010年,该潜艇就曾发生火灾,造成艇员一死两伤。
当时事故的调查结果,被认为是潜艇蓄电池氢气泄漏引发的起火。
这次的起火爆炸,也很可能是同样的起因。
需要注意的是,正是2010年的火灾,直接导致“海上防御者”号被送到俄罗斯进行大修外加改装。
2010年的事故,只让该潜艇回厂大修,这一次却进一步引爆了鱼雷,潜艇可能最终报废。
爆炸的火光在数公里外都能看到,事故的破坏性由此可见。
印度的“基洛”级潜艇的保养状况一直不好,“海上防御者”号还是10艘“基洛”级中较新的一艘。
印度海军一直寻求潜艇的更新换代,但引进的“鲉鱼”级严重拖延,导致只能靠10艘老旧“基洛”级支撑场面。
“基洛”级改装“俱乐部”导弹,本来是印度改善潜艇部队战力的重要举措,但这次爆炸却让这批潜艇成了大问题,需要全部停航进行安全检查。
目前除了10艘“基洛”级外,印度只有一艘租借的“猎豹”号核潜艇堪用,此外还有4艘老掉牙的209型潜艇急于退役。
可见,这次潜艇爆炸事故,几乎让印度潜艇部队成为了一个空壳。
(凤凰军事防务短评陶慕剑)印被炸潜艇创潜射导弹第一个击沉记录“基洛”级潜艇装填鱼雷(资料图)凤凰军事防务短评8月16日8月14日,印度“海上防御者”号(“辛杜拉克沙克”号)潜艇因事故被炸沉没。
有消息称,事故因印度“基洛”级潜艇艇员操作不当,导致在停播状态下,艇内两枚“俱乐部-S”潜射反舰导弹被误发射,其中一枚击中码头,一枚则在鱼雷管内爆炸,最终击沉了潜艇自己。
如果回顾潜艇历史的话,可以发现,这次应该是潜射反舰导弹发明以来,首次成功击沉作战舰艇的一个例子——虽然是击沉了自己。
可从水下发射的潜射反舰导弹,研制年代已经很久,但从未有过任何实战经历。
历史上潜艇最后一次击沉战果,还应追溯到1982年马岛海战,英国“征服者”号核潜艇用鱼雷击沉阿根廷“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
此后,各国潜艇均未再实现过类似战果。
只有美国核潜艇作为“战斧”导弹发射平台,在几次局部战争中进行过对地攻击。
这一次,印度潜艇实现了至少四个空前记录:第一个用潜射导弹击沉战舰,第一个用潜射导弹击沉潜艇,第一个被潜射导弹击沉的军舰,第一个被潜射导弹击沉的潜艇……这次事故,暴露了俄罗斯潜艇和“俱乐部”导弹的一些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