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一单元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
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

重 点
难 点
1.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区分 2.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教
学
过
程
及
教
学
内
容
方法手段
一、 复习……………………………………………………………………………( . 2 分钟) 如何在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二、 导入……………………………………………………………………………( . 3 分钟) 讲授法 “自孔子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包括罗马的帝国,都消亡了;但是中 国却以持继的进化生存下来了”--罗素 问:为什么其他的帝国都消亡了,而我们中国却传承了 5000 年至今仍然存在?(有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 精神动力。一个民族需要民族精神,一个时代需要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和时代 精神的结合。新时期我们仍然需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首先我们应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 三、教学内容 (一)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10 分钟) 1.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2.中国精神是兴国之魂 (1)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 案例教学法 讲授法 讨论法
(2)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3)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 3.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二)民主精神的基本内容......................................................................(15 分钟) 1.团结统一 2.爱好和平 3.勤劳勇敢 4.自强不息 (三)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25 分钟)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祖国的河山,是我们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基本条件,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息、繁衍、 发展的基础,祖国的这片大好河山与我们民族和个人息息相关,是相互依存的。祖国的大 好河山,不只是自然风光,而且是主权、财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本载体。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爱自己的同胞就是爱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的意志决定着祖国的 命运和前途。对人民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 ,是一个 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 ,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 ,是民族 凝聚力的重要基础。 我们伟大祖国是世界上最光彩的文明古国。在创造祖国文化的历程中,各族人民都做 出了贡献。56 个民族绚烂多彩的文化总和,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全部内容。 (藏族的《格萨尔王》 ,蒙古族的《江格尔》 、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被称为中国文坛上 气势磅礴的三大长篇英雄史诗) (4)爱自己的国家 国家具有实施阶级政治统治的职能、管理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职能和维护国家主权的 职能,是人类共同体的最高政治形式。国家和谐稳定、民族团结、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那么,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民就会安居乐业、生活幸福。 (四)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30 分钟) 1.热爱祖国 矢志不渝: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位卑未敢忘忧国” “报 国之心,死而后已” 。 2.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 3.维护统一 反对分裂: “民族团结和睦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统一是我国历史 发展的主流” 。 4.同仇敌忾 抗御外侮: “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与自由, 但决不能忍受外来的侵略和压迫。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探究法,案 例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中国精神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一)

中国精神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一)中国精神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国精神的定义•中国精神是指源自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
•这些核心理念和价值观贯穿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中。
中国精神的重要地位•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根本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
•它是中国人民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的智慧结晶。
•中国精神凝聚了国家的团结力和凝聚力,是民族凝聚力的象征。
中国精神的核心价值•和谐与包容:中国精神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追求社会和谐与民族团结。
•勤劳与创新:中国精神鼓励勤劳奋斗和追求创新,推动国家和个人的进步。
•诚信与正直:中国精神教导人们要坚守诚信和正直的原则,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中国精神的作用•社会发展推动:中国精神提供了引领国家社会发展的价值指引和行为规范。
•个人成长引导:中国精神鞭策和激励个人勇于创新,力争上游,实现个人发展和成长。
•国家形象塑造:中国精神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塑造了中国的国家形象。
中国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尊重传统:传承中国精神需要尊重和理解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智慧。
•拥抱现代:在传承中创新,将中国精神与现代社会需求相结合。
•全球推广:中国精神不仅仅是中国人的精神追求,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应积极传播和推广。
结论•中国精神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智慧和精神财富。
•中国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将引领中国人民走向更加繁荣和幸福的未来。
中国精神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引领中国人民发展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
中国精神在社会、个人和国家层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发展推动中国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它提供了国家和社会前进的价值指引和行为准则。
和谐与包容的精神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协作,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勤劳与创新的精神激励人们积极努力和追求卓越,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诚信与正直的价值观促使人们遵循公平正义的准则,建设公正社会。
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弘扬

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历经风雨洗礼,其精神和文化基因却一直得以传承和弘扬。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它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已成为我们所需思考的问题。
一、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和传统的延续,更是对未来的关照和发展的奠基。
中华民族精神是一种正能量的文化基因,蕴含着创造、包容、和谐和勤劳等价值观念,是中国社会发展演变至今仍然弥足珍贵的宝贵精神财富。
通过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不仅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认同感,更可以互通有无,共促发展。
因此,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二、如何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1、教育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在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注重教育国学、传统文化、语言文字和民间艺术等方面。
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应该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过程,从根本上树立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的思想和信仰。
2、媒体媒体是传递思想和文化的主要手段之一。
新闻、电影、电视、网络等广泛传媒渠道,应该发挥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通过各种形式的报道、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历史传承和文化基因。
3、文艺传统文艺表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的重要代表。
需要通过设计和推广精品剧目、音乐、舞蹈、美术、书法和其他艺术品,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力量和美好。
4、乡土文化除了正规的文化传承教育,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的还有各种形式的乡土文化,如说唱、民歌、传统手工艺和丰富的民间故事等。
这些传统乡土文化,通过加强和推广,可以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
三、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是保障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际竞争力。
2015年修订版__第二章_弘扬中国精神_共筑精神家园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一个章子怡比万本孔子有效
在《新周刊》专题“如何‘贩 卖’中国文化”中,张颐武在接受 采访时称——— • “一个姚明,一个章子怡,比 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大长今》 就是韩国把低端和高端的文化打通 的一个好例子。所以,要像重视孔 子一样重视章子怡,中国文化才会 有未来。” • “孔子不是很伟大么,不是中国 文化的代表么,章子怡也是中国人 的代表啊,新闻周刊、时代周刊都 拿她当封面来报道中国呢。既然如 此我们也要尊重她,崇拜她,好歹 中国人就这么一张脸让人家记住了 。”„„
第二节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一、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二、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 三、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四、做忠诚的爱国者
一、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1)团结统一 (2)爱好和平 (3)勤劳勇敢 (4)自强不息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继承 民族精神的一切成果,立足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3
2
1
爱国主义的三层含义
3
第一层: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
2
1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 自己祖国无限忠诚 和热爱的思想感情
归属感(故土家园) 认同感(悠久历史和文化) 尊严感(作为祖国的公民) 荣誉感(祖国取得的成绩)
具体性。爱国主义在不同时代 的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爱 国思想和爱国行为有不同。 历史性。爱国主义是社会历史 发展的产物,不同的时代有不 同的内容。 阶级性。爱国主义有阶级性, 认为各个阶级有各个阶级的爱 国主义,如资产阶级的爱国主 义、小资产阶级的爱国主义、 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等。
《蜗牛》被收入上海中学生爱国主义歌曲推荐目录之列 同时被收入的还有《真心英雄》、《中国人》等多首港台 流行歌曲。
文化传承探索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中的中华传统文化与精神传承

文化传承探索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中的中华传统文化与精神传承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涉及中华传统文化与精神传承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之处,并且体会到传统文化对于我们的影响和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些内容,并分析其中所体现的中华传统文化与精神传承的特点。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结晶,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核心价值观。
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课文都涉及到了这些核心价值观的传承。
例如,第一单元《礼仪之邦》中的《祭祀文化》,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要的传统活动——祭祀。
这一传统活动不仅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对祖先的敬仰和祈福的方式。
祭祀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传承了尊老敬祖的精神,体现了中国人对家庭、亲情和传统的珍视。
另外,第三单元《背后的努力》中的《石柱》一文,讲述了一个坚守传统匠人精神的故事。
这位木匠师傅用自己的一生去雕刻一根石柱,致力于传承中华传统的手工艺。
这个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传统文化中注重精神品质、注重细节、追求卓越的精神,以及对工艺品的珍视与执着。
以上两个例子仅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部分,但它们都代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诸如尊重、敬畏、孝顺、勤劳、坚持等等,这些价值观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承载了祖辈们的智慧与心血,也是现代社会所需要传承的宝贵财富。
二、中国文学中的传统文化与精神传承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得到传承,还可以发现许多中国文学作品中对传统文化与精神的探索。
比如,在第二单元《读书有个性》中,我们学习了《论语导读》一文。
这篇文章介绍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智慧言论,提供了理解古代中国文化和道德观念的重要线索。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孔子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还可以认识到孔子价值观的博大和中国古代文化的厚重底蕴。
传承中国精神演讲稿

传承中国精神演讲稿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演讲有关传承中国精神的话题。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拥有众多令世界瞩目的精神财富。
而我们作为当代的年轻人,也肩负着将这些宝贵的精神传承下去的使命和责任。
今天,我就想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传承中国精神,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
传承中国精神要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弘扬开始。
我们应该通过读书、学习,去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们可以从诗词、古文等经典作品中感受久远的思想和智慧,理解其中蕴含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
同时,我们也要努力弘扬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中华文化。
我们可以通过参加传统文化活动、举办文化讲座等方式,将传统文化的魅力传递给更多的人,让其在今天的社会仍然光芒万丈。
二、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意识作为一个有着深厚历史和文化的民族,我们应该拥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意识。
我们要认识到我们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要为我们的民族感到骄傲和自豪。
同时,我们也应该肩负起传承中国精神的责任。
我们要学会尊重传统,传承优秀的品质和价值观念。
我们也要学会倾听长辈的故事,了解他们的付出和奉献。
只有通过了解和传承,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和传递中国精神,为我们的祖国做出贡献。
三、创新与发展尽管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统,但我们并不应该满足于过去的成就。
传承中国精神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创新与发展。
我们要学会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融合创新思维。
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再创作和解读,让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我们应该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探索和发展适合我们自己的文化符号和艺术形式。
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我们才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四、敬业奉献与友善互助传承中国精神还要体现在我们的行为和态度上。
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一颗敬业奉献的心,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都要认真负责,持之以恒。
2015第二章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每个 人的进步和发展都是同祖国的进步和发展 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每个人的利益也都是 同祖国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 人人都要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都应为 祖国的发展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什什 么么 !,不 先要 肯 问问 尼 你国 迪 能家 为能 国为 家你 做做 些些
中国精神
1.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 2.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3.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
三、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 代精神的统一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二者的有机结合 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一、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二、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 三、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岂 苟 因 利 “爱祖国高于一切。” 国 祸 ——(波兰)肖邦 福 家 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 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 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 避 生 国家之急。 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 死 久留之地。归去来兮。 趋 —— 司马迁 祝福我的祖国。 —— 华罗庚 之 ?以 ——《匈)裴多菲 , 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什么?
中国领导人关于创新思想的论述
1995年,江泽民
提出“创新是一个民
族进步的灵魂,是一
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 竭动力,是一个政党 永葆生机的源泉。”
中国领导人关于创新思想的论述
O 一是肯定“三个代表”中 强调的“实践没有止境,创 新也没有止境”。 O 二是指出最广大人民改造 世界,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 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 泉。 O 三是号召”解放思想,实 事求是,与时俱进,……有所 发现,有所改造,有所前 进。”
中国精神的价值与传承作文

中国精神的价值与传承作文【篇1】一个人需要一种精神,一个民族需要一种精神,一个国家更需要一种精神,这就是中国精神。
永不服输,宽豁大度的精神。
“不因波折让信念动摇,不惧伤痛与低谷,也不惧强敌。
”体操运动员肖若腾对自己默默发誓。
在东京奥运男子体操全能决赛中,肖若腾以完美的表现拼下银牌,虽憾失金牌,但他有一颗永不言败的心,坚持如初走好每一步,这也源于对自我的认知及对自我的肯定。
他在场上表现出坚定自我的力量,不服输的精神以及宽豁大度的气量,这就是中国精神!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精神。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中国人们面对疫情做出的表率。
疫情期间全国各地成员主动请缨,要求上前线。
八十四岁的钟南山院士一边建议民众不要前往武汉,一边踏上了飞向武汉的飞机。
他们在千家万户共享团圆之时摩拳擦掌,纷纷请战。
战书上一个个鲜红的手印,是医护人员一颗颗必胜的决心。
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他们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国家有需赴汤蹈火。
这就是中国精神!舍己为人勇敢善良的精神。
“暴雨无情,人间有爱。
”洪灾现场各个省份的消防救援队,争分夺秒,星夜驰援。
地铁五号线一个赤裸上身的大哥抬着受伤的女士大喊:“先团结自救再帮忙救援。
让妇女孩子先走。
”这一句惹得全网泪崩。
天灾虽无情,人间真情在。
大家互相帮助,鼓励,他们的勇敢善良舍己为人。
这就是中国精神。
辜鸿铭老先生说过:“我们中国人身上有其他民族都没有的,难以言喻的东西,那就是温良。
温良不是温顺更不是懦弱,温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同情和人类智慧的力量。
”这个夏天,让我们明白了这就是中国人的精神,这就是中国精神!【篇2】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精神,永存我心。
何为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在遭到外辱的时候,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中国精神,就是在灾难面前先人后己的献身精神;中国精神,就是在祖国遭遇灾难的时候,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
我们的祖国——一个饱含着我们炽热的爱的地方,饱经沧桑的她早已度过了五千多个春秋,从女娲造人的上古时期,到黑暗封建的夏、商、周时代,从七国战乱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从兴盛的隋唐五代到受尽侮辱的明清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