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知识900题中国历史知识竞赛900题

中国历史知识900题中国历史知识竞赛900题
中国历史知识900题中国历史知识竞赛900题

中国历史知识900题中国历史知识竞赛900题

中国历史知识竞赛900题1.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是哪位?答案:万历帝(朱翊钧)2.火药始用于军事上是在什么时候?答案:唐朝末年3.唐德宗死后,李诵提拔王坯,王

叔文主持朝政,实行一系列的改革,这场改革称作什么?答案:永贞革新4.龙阳之癖的故事出自于那本书?答案:《战国策》5.明朝几个皇帝的以南京为都?答案:三个6.红巾军徐寿辉

被谁杀死?答案:陈友谅7.“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于哪首词?答案:《望海潮》8.禹建立夏朝后姓什么?答案:姓姒9.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后谁被逼为湖北军政府都督?答案:黎元洪10.“大清”的国号是哪位清朝皇帝定的?答案:皇太极(清太宗)11.1947—1949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三年解放战争。哪三大战役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答案:辽沈、平津、淮海12.八岁的小皇帝宋幼主赵昺被元朝逼的走投无路,被哪位大臣背着跳海而死?答案:陆秀夫13.召公、周公两位宰相共同管理政务,称为什么?答案:共和14.魏忠贤是在哪个皇帝当政期间乱政?答案:天启(明熹宗——朱由校)15.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发生了甘露之变?答案:

唐文宗16.杨贵妃死在什么地方?答案:马嵬驿17.明宫三大

案是指哪三案?答案:梃击案、移宫案、红丸案18.汉宣帝

靠谁的支持登上帝位?答案:霍光19.项羽破釜沉舟杀了谁?

答案:苏角20.公元1127年,金国军队攻入开封,宋徽宗、

宋钦宗被俘,史称什么?答案:靖康之变21.吐谷浑最终因

为谁的侵袭举族内迁成为唐的属民?答案:土藩22.安禄山

死在谁的手里?答案:李猪儿23.历史上李朔雪夜袭蔡州迫

使谁投降?答案:吴元济24.清朝初年的“三藩之乱”是指哪三藩?答案:吴三桂(平西王)、尚可喜尚之信(平南王)、耿精忠(靖南王)25.在七七事变后被宋哲元留在北平与日本人周旋的人是谁,后来他被答案:张自忠26.是哪位周天子有

西游昆仑会王母的传说?答案:周穆王27.汉武帝的乳名是什么?答案:刘彘28.“王与马,共天下”里的王指的是谁?答案:王导29.《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分为哪四部?故名四库。答案:经、史、子、集30.韩林儿

在谁的拥立下,带领红巾军与元军抗衡?答案:刘福通31.《左传》纪元从鲁国哪位国君开始? 答案:鲁隐公3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谁说的?答案:李清照(易安居士)33.是谁享有“三造共和”的美誉?答案:段祺瑞34.三国时期马谡曾在街亭一战败给哪位魏国大将?答案:张郃35.李后主(李煜)投降后,宋太祖(赵匡胤)

封他的爵位叫什么?答案:违命侯36.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什么思想?答案:儒家思想37.明代内阁和清代

军机处是做什么用的?答案:参与机要政务(没决策权)38.

唐朝工匠用各种矿物烧制出青、绿、黄三种艳丽的彩色陶器称为?答案: 唐三彩39.“戊戌变法”持续了几天?

答案:10340.“大历十才子”分别是:李端、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峒)、耿湋、夏侯审,还有谁?

答案:卢纶41.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明初定都南京,后来明

成祖把都城有迁到那里?答案:北京42.“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谁的主张?答案:魏源43.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

趋势是逐渐怎样?答案:平民化44.清顺治帝能坐上皇位主

要是得到谁的支持?答案:多尔衮45.扁鹊本名叫什么?答案:秦越人46.魏文侯叫谁收服中山?答案:乐羊47.唐宪宗因为登位之初,事物繁杂,就任命谁为西川节度副使、知节度事(即代理节度使)?答案:刘辟48.汉武帝为了巩固大一统的政权,提出了什么?答案:“独尊儒术”49.周桓王曾被郑国哪位大将射中肩膀?答案:祝聃50.约

70——20万年前,“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那座山的洞穴里?答案:龙骨山51.古代流传的

名曲“十面埋伏”主要由哪种乐器演奏?答案:琵琶52.“番菜

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哪个朝代?答案:清朝53.“铜权”是古代常见的金属器物,后来被俗

高中资料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一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一) 一、科举教育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 【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3.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ě)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

历史知识竞赛题库

百科知识竞赛题库一(历史) 1:以 下历史事件中,与关羽无关的是(D):A:单刀赴会B:水淹七军C: 大意失荆州D:七擒七纵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的作者生活的年代与诗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大约相隔 了(C):A:400年B:500年C:600年D:800年3、"中秋节"吃月饼最初的兴起是为了:B A.纪念屈原 B.推翻元朝 统治 C.南宋人民纪念抗金将士 D.由长娥奔月的传说而来初一·1班 宫强军4、古代贡院是用来做什么的场所?(B )A.向上级进贡的 B.考 试用的 C.踢蹴鞠的 D.带孝的灵堂 5、1910年10月国际飞机比赛大会中,获得第一名的是: c a.美国的莱特兄弟 b.德国的本茨 c.中国的冯如 d.英国的的莱特兄弟 6、巴黎凯旋门是为 纪念谁而建?( B ) A.丘吉尔 B.拿破仑 C.哥伦布 D. 路 易 7、埃及电视台建于哪年?( D ) A.1956 B.1961 C.1969 D.1960 8、在我国古代神话中"开天辟地" "钻木取火" "尝 百草"分别指( c ) ⑴燧人氏⑵女娲⑶冒厥⑷神农氏⑸盘古氏 A.1 2 3 B.5 4 2 C.5 1 4 D.5 3 1 9、下列哪个人不属于唐宋八大家是( d )(1.8)A.欧阳修 B.曾巩 C.柳宗元 D.陆游 10、下列四种情绪情感中,哪一种被认 为不是最原始最基本的是( d )(1.8) A.喜悦 B.愤怒 C.悲哀 D.苦 恼11、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传世之作是什么?这幅画描绘的是哪个地 方?[张择端、汴京(今河南开封)] 12、《西游记》中,玉皇大帝除封过 孙悟空“齐天大圣”之外,还封过他什么官?[弼马温] 13、中国封建王朝的 第一个皇帝是谁?[秦始皇——赢正] 14、香港是在什么时候重回祖国怀抱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过关试题30题学生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检测题 1.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 A.在古代,“亲”表示的亲属关系比较广泛,儿女对父母可称为“亲”,父母对儿女也可以称为“亲”。“戚”表示亲属关系时比“亲”疏远些。 B.从周代起,王位一般都由嫡长子世袭,直至清末。 C.依宗法,继承大宗的是嫡长子,嫡长子也称为宗子。宗子也是一宗之祖,故又叫“宗主”。 D.宗法是旧时以社会为中心,以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 2.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 A.庶子是封建宗法社会中小妾生的儿子。宗法社会以“杀嫡立庶”为非法。 B.众子是指嫡长子以外的诸子。包括长子以外正妻所生的嫡子和妾所生的庶子。 C.汉代以后,“亲”表外亲,“戚”表内亲。“亲戚”连用时,有时指父母兄弟等本宗同姓亲属,有时指内外亲属。 D.旧时父亲死后称为“考”,母亲死后称为“妣”。 3.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 A.六亲泛指亲属。昭穆是古代宗法制度下宗庙排列的次序。始祖庙在中间,以下各代按照辈分,分别列于两侧,二世、四世、六世居右,为昭。 B.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丧服分为五等,称作“五服”。习惯上以五服之内为亲,五服以外为疏。 C.《陈情表》里“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中的“期”是古代的一种丧服,即“期服”的简称。 D.历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居中。后以“七庙”为王朝的代称。 4.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 A.五常“五伦”,是封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伦理关系,即君臣有义,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朋友有信。这些人伦关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 B.三纲是封建时代的一种道德规范,最先由汉代董仲舒提出,后经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加以系统化,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一套封建教义。 C.古代兄弟或姊妹间依长幼排列时,习惯上以伯、仲、叔、季为序。一般来说,“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 D.兄弟姊妹中年龄最大的称为“伯”,有时也称为“孟”,但二者有区别。嫡长子称为“孟”,庶出长子称为“伯”。 5.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 A.衅钟、衅鼓,是用牲血涂器祭祀。古时新钟铸成,必杀牲口取血涂在钟的孔隙上,并举行祭钟仪式,称为衅钟。 B.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谷神叫“社”,土神叫“稷”。后来就以“社稷”指称国家。 C.古代祭祀时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叫做“牺牲”。祭祀用的牲畜体全叫“牲”,毛色纯一的叫“牺”。 D.古代给尸体穿衣下棺,叫“入殓”。 6.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 A.坟墓是埋葬死人的地方。古时高出地面的葬人土堆叫“坟”,与地面相平的葬人场所叫“墓”。 B.古时用“崩”来比喻帝王的死。用薨来比喻诸侯和王后的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叫“薨”。 C.古代祭品,太牢指猪、牛、羊各一;少牢指猪、羊各一。 D.丧礼,古代“凶礼”之一。旧时处理死者殓殡奠馔和跪拜哭泣的礼节。 7.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 A.古代社会不同地位的人的死有不同的称谓。“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 B.旧时是放在墓中刻有死者传记的石刻叫“墓志”,立在墓旁,刻载死者生平、表扬其功德的石碑叫“墓表”。 C.“棺”是指外棺,即棺材的套棺,用以保护棺材。“椁”是装殓死人的器具,即棺材。上古贵族的墓里大多有椁。 D.庶人死了至多用“稿葬”。“稿葬”就是用草苫子裹住尸体埋葬。“庐墓”是古人在服丧期间,为守护父母或师长的坟墓而盖的房舍。 8.以下古代的宗法制度中关于朝拜等礼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朝:古代各国的诸侯,按规定的时间觐见天子,叫“朝”。每次朝见天子,都要带着玉帛、兽皮、珍玩和土产等贡品,叫做朝贡。如果不按时朝见天子,就会被视为不尊敬天子,天子就会出兵征伐。 B.觐:朝拜皇帝。古代诸侯见天子称觐。诸侯春见曰朝,秋见曰觐。诸侯朝见天子的仪式称觐礼。觐礼规定,天子要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天文历法(整理精校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天文历法 作文辅导 1207 0018 : 【星宿】宿(xiu),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范进中举》:“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古人认为人间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这是迷信说法。 【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kang、氐di、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mao、毕、觜zT、参shen);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en)。唐代温庭筠的《太液池歌》:“夜深银汉通柏梁,二十八宿朝玉堂。”夸饰地描写星光灿烂、照耀宫阙殿堂的景象。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是说物产华美有天然的珍宝,龙泉剑光直射斗宿、牛宿的星区。刘禹锡诗:“鼙鼓夜闻惊朔雁,旌旗晓动拂参星。”形容雄兵出师惊天动地的场面,参星即参宿。 【四象】参见“二十八宿”条。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官苍龙;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官玄武;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官白虎;南方七宿像一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南官朱雀。 【分野】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如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宿是益州(今四川)的分野,井宿是雍州(今陕西、甘肃大部)的分野,蜀道跨益、雍二州。扪参历井是说入蜀之路在益、雍两州极高的山上,人们要仰着头摸着天上的星宿才能过去。 二十八宿与国分野如下 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国郑宋燕越吴齐卫鲁魏赵秦周楚 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州兖州豫州幽州江湖扬州青州并州徐州冀州益州雍州三河荆州 【昴宿】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由七颗星组成,又称旄头(旗头的意思)。唐代李贺诗“秋静见旄头”,旄头指昴宿。唐代卫象诗“辽东老将鬓有

高中历史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 选择题 1、 法国作家雨果说 1860 年有两个强盗闯入圆明园,能拿的拿走,拿不走的烧坏、 砸坏,这两个强盗指的是( B ) A 八国联军 B 英法联军 C 美日同盟 2、 电影《大独裁者》的主演是( B ) A 克拉克.盖博 B 卓别林 C 格里高利.派克 3、新文化运动中提倡的德先生是指(C ) A 白话文 B 科学 C 民主 4、 十七世纪的“海上马车夫”指的是B A 英国 B 荷兰 C 西班牙 5、 中山装前襟四只口袋代表立国的四维是(A) A 礼义廉耻 B 智信勇仁 C 温良恭让 6、 被誉为“小说的莎士比亚”是C A 雨果 B 托尔斯泰 C 巴尔扎克 7、法国作家贝克特的现代荒诞剧《等待戈多》中的“戈多”指的是C A 一个人 B 一件东西 C 某种生活的名称或人类生存的本质 8、古代的水排是A A 冶炼工具 B 灌溉工具 C 排水工具 9、上海发昌机器厂的性质是(B) A 洋务企业 B 民族企业 C 外资企业 10、画僧八大山人是(A) A 明宗后裔 B 元宗室后裔 C 清宗室后裔 二 、 填空题 1 宋代的二府三司是指__________(C 二府是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是度支、户部、盐铁) A 二府是宣政院、枢密院,三司是度支、户部、盐铁) B 二府是中书省、门下生,三司是度支、户部、盐铁 C 二府是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是度支、户部、盐铁 2 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A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A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B 公民大会轮番而治 C 民众法庭、五百人议事会 3、 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________(B《十二铜表法》 ) A《查士丁尼民法大全》B《十二铜表法》C 习惯法 4、辛亥革命后被推翻的最后一位皇帝是________(C) A 路易十六 B 查理一世 C 溥仪 5、二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是________ (C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 A 世界银行、上海合作组织、联合国 B 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第一章皇帝与皇权 一、“皇帝”称谓的由来及其至高无上的地位 (一)三皇:天皇、地皇、泰皇 五帝:黄帝、颛(zhuan)顼(xu)、帝喾、尧、舜 (二)君主世袭制度的产生: 禹生前,曾遵循禅让的原则选皋陶为继承人。后因皋陶早逝而改立伯益。但禹死后,禹的儿子启却将伯益杀死,夺取了王位,从此,君位从“传贤”改为“传子”(或传弟、传侄),君位世袭制度得到确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政权:夏王朝 (三)皇帝的由来: 秦统一全国后,秦王赢政决定兼采三皇之“皇”与五帝之“帝”,号称“皇帝”。赢政自称“始皇帝”,其后世依次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从此,君主专制制度得以确立,秦始皇遂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代专制帝王,他所建立的秦朝则成为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四)皇帝的饮食起居 1、宫室、山陵 宫殿:皇帝居住的地方称为“宫殿” “宫”最早原为普通房屋的通称,“殿”则指高大的房屋。秦汉以后,一般用来指称帝王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中国古代的宫殿建筑一般皆遵循:坐北朝南、“前朝后寝”的规制。 “前朝”:皇帝举行朝会典礼之所,多称“殿”。 “后寝”:则为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皇帝与后妃居住的地方多称“宫”。 “行宫”:皇帝出外巡游所居之处则称。 另外,为满足皇帝及其后妃游玩、享乐需要、历代王朝建有大量“苑囿”,风光绮丽,极尽奢华。 山陵为皇帝死后的葬所,犹如民间的坟墓。 皇帝的陵寝一般包括地下墓室、封土和陵园建筑三部分。皇帝的陵寝一般皆依山而建。主要建筑一般由神道,宫墙,殿宇,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地宫等组成。 2、饮食、服饰 早在周代,就有了膳夫、庖人、内瓮等专司天子饮食的执事人员十几种。 秦汉以后,历代皆设有负责皇帝及宫中饮食的专门机构,如秦奉常、汉太常及南北朝以后的光禄寺等。 皇帝及其后妃的饮食,每日皆有一定的分例。每顿正餐包括各类山珍海味、时鲜蔬菜等上百种,另有名目繁多的各种小吃。每逢年节、寿辰及其它喜庆之事,宫中照例要举行盛大筵宴,名目繁多,其耗费之巨。 天子的服饰,早在周朝就已形成定制,包括六种冕服和弁服。汉代皇帝以五色长袍作朝服,魏晋时期改用绛纱长袍,唐代出现赭黄色圆领朝服,明清时期则以明黄作为皇帝龙袍的专用颜色,不同的场合,皇帝的着装有明确的区别。如祭祀或盛大典礼,皇帝穿衮冕服,包括冕、玄色上衣、绛色围裳、革带、蔽膝、白袜青舄等;平时及一般朝会则穿公服或常服。 3、车马、仪仗 古代皇帝出外巡幸、游历所用车驾称为“卤簿,包括御辂、御辇、御轿等。 自周朝以来,天子出行一般皆备五辂。卤簿以外,尚有仪仗。历代皇帝出巡所用的仪仗队规模都非常庞大,如宋神宗时多达22200人,清康熙帝崇尚节俭,但也有3000人。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测试题及详解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是什么?”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 )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D.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2.马克思说巴黎公社“只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其含义是( ) A.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 B.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 D.巴黎公社起义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 3.一部影片有一组镜头:夜色中,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首都的一座官邸,从停在不远处河面上的战舰传来隆隆的炮声;人群很快冲垮了守卫部队设立的防线,官邸沉重的大门在起义者的呼喊声中缓缓打开。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1640年英国的伦敦 B.1871年法国的巴黎 C.1917年俄国的彼得格勒 D.1949年中国的南京4.“‘阿芙乐尔’的大炮已经不再沉默,它们的回声代表着未来而不是代表着过去。‘共产主义的幽灵’继续在地球上游荡,出没于帝国主义者和剥削者的住所,无论其住所在哪里。”下列结论足已印证这段论述的是( ) ①各国无产阶级有了一条崭新的解放道路 ②在封建专制统治下的国家有了一条中心城市尝试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道路 ③世界被压迫人民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④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有了一条崭新的民族解放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5.陈独秀说:“中国国民党目前的使命……是:统帅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一认识对当时中国产生的影响有( ) A.推动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B.促进国共合作的建立 C.指明了中国国民党的道路 D.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道路 6.1924年,孙中山曾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的关键是( ) A.武装夺取政权 B.联合地方实力派 C.建立责任内阁 D.唤醒民众进行国民革命7.在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 ) A.采取暴力革命 B.领导工人运动 C.农村包围城市 D.国共两党合作 8.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毛泽东正式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概念,以下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终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阶段 B.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允许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五四运动、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9.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中指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卫。”对上述材料的准确理解是( ) A.蒋介石准备抗击日本的侵略 B.蒋介石已看透日本灭亡中国的野心 C.国民政府已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D.国民政府已经作好全面抗战的准备

(按川教版体系)全国各地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汇编 七下 第九学习专题 中国古代文化(下)

中国古代文化(下) 第15课 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三大发明) 第16课 建筑奇观(大运河、明长城、赵州桥、北京故宫) 第17课 科技巨著与史学巨著(《天工开物》、《本草纲目》、《资治通鉴》) 第18课 唐诗与宋词(唐诗、宋词) 第19课 明清小说 (明清小说) 第20课 石窟艺术宝库 (石窟) 第21课 书法与绘画(书法、绘画) 一、选择题 ◆(2020·广东茂名)6.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此材料反映的是哪一科技成就?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华佗制成“麻沸散” C.张衡发明地动仪 D.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2020·广东汕尾)2.右图内容记载的科技成就是 A .造纸术 B .活字印刷术 C .造船技术 D .指南针 ◆(2020·贵州黔西南)8.下列属于我国四大发明的是 ①火药 ②地动仪 ③印刷术 ④造纸术 ⑤筒车 ⑥指南针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⑥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⑥ ◆(2020·湖南衡阳)3.《宋史》记载“……有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指南针 D .火药 ◆(2020·江苏连云港)31.“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以下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改进造纸术 ③普遍使用指南针 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20·山东莱芜市)1.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 A .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B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C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D .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 ◆(2020·天津市)1.活字印刷术最早出现在 A.汉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2020·天津市)2.北宋时制成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的发明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 指南针 ◆(2020·海南省)2.在2020年6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大运河与丝绸之路双双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历史上,大运河开凿于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历史知识竞赛题

历史知识竞赛题 1.美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唯一的一位四次连任总统的著名人物,他应该是: A、华盛顿 B、林肯 C、富兰克林·罗斯福 D、尼克松 2.联合国的总部设在: A、美国旧金山 B、瑞士日内瓦 C、美国纽约 D、美国华盛顿 3.二战后对德国纳粹战犯进行的审判是在: A、伦敦 B、纽伦堡 C、柏林 D、巴黎 4.“五一”国际劳动节起源于1886年美国哪一城市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日的斗争? A、纽约 B、华盛顿 C、芝加哥 D、旧金山 5.第一个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欧洲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6.下列哪一部纲领文件,宣布废除封建制度,又树立资本主义原则,基本上实现了革命的目的( ) A、《独立宣言》 B、《权利法案》 C、《拿破仑法典》 D、《人 权宣言》 7.在近代历史上受到法国《人权宣言》政治思想影响文件 ①英国《权利法案》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③美国《独立宣言》④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② D. ②③ 8.美洲出现的第一个独立国家是:() A、美国B、海地C、古巴D、墨西哥 9. 地处亚洲革命风暴最南端的国家是:() A、越南B、印度C、印尼D、菲律宾 10.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首脑在()举行会议。会议形成重大协议: 三国将派军队分区占领战败后的德国;苏联同意在欧洲战争结束三个月后参加对日作战;成立联合国。 A、华盛顿 B、波茨坦 C、雅尔塔 D、巴黎 11. 近代自然科学是以下列哪一领域的革命为开端的 A.医学B.物理学C.天文学D.数学 12.丘吉尔“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防卫领土。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地点作战……”。丘吉尔的话表明英国对德奉行的对外政策是 A绥靖政策B抵抗政策 C势力均衡政策 D妥协政策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大全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大全 【十大名河】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黑龙江、淮河、汉江、湘江、鸭绿江、嘉陵江 【十大名酒】茅台、五粮液、洋河大曲、泸州老窖、汾酒、郎酒、古井贡酒、西凤酒、董酒、剑南春 【十大火炉】吐鲁番、重庆、长沙、武汉、南京、福州、成都、合肥、广州、南昌 【五大瑞兽】龙、凤凰、龟、貔貅、麒麟 【十大避暑胜地】贵阳、昆明、承德、哈尔滨、长春、伊春、丽江、吉林、呼伦贝尔、大连 【十大名花】兰花、梅花、牡丹、菊花、月季、杜鹃、荷花、茶花、桂花、水仙 【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五贡】恩贡、拔贡、岁贡、副贡、优贡

【六家】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 【六部】礼部、户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 【六历】《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六法】规、矩、权、衡、准、绳 【四礼】冠、婚、丧、祭 【五行】金、木、水、火、土 【十大宗教名山】 1、湖北武当山 2、四川峨眉山 3、山西五台山 4、浙江普陀山 5、浙江天台山 6、江西龙虎山 7、安微九华山 8、甘肃崆峒山

9、江西三清山 10、山西绵山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义】风、赋、比、兴、雅、颂 【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最有影响力的十大诗歌】 1、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白居易《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及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曹植《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5、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6、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020年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60题)

2020年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共60题) 1、《诗经·大雅》中的(《公刘》)一首记叙了周族的酋长公刘率领周人自邰至豳的大迁徙历史,诗的每章都以(“笃公刘”)作为首句,表达了周人对公刘的爱戴赞美之情。 2、被认为是《诗经》中的五大史诗之一的《生民》一诗叙述了周始祖(后稷)的诞生以及他发明农业、定居邰地并开创祭礼的历史,并通过生而无灾、弃而不死等细节,塑造了一个半人半神的英雄形象。 3、周民族曾经经历过五次大规模的迁徙,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古公亶父率领周人从豳地迁居岐山下的周原,这段历史记载在周民族史诗(《绵》)中。 4、《七月》是一首最典型的农业生活诗,它属于十五国风中的(豳风),大约是西周初期该地还未被猃狁侵占时的作品。 5、“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是《诗经》(《豳风·七月》)一篇中的句子,诗中用蟋蟀的迁移来表示气温的下降、季节的变化,生动地传达出农业生活的乡土气息。 6、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属于_旧___石器时代化石,为研究古人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7.通行于西周时期,铸在青铜上的文字,后世称为__金___文,

也叫钟鼎文。 8.儒家经典中的“三礼”是指《仪礼》《周礼》和___《礼记》____。 9.古代一些帝王曾专程赴_泰______山祭拜天地,并把这一隆重典礼称为封禅。 10.“民为贵,社稷为重,___君为轻___ ”是思想家孟子对春秋以来民为本思想的高度概括。 11、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1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中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 14、《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经过跋山涉水,九九八十一难后修得正果,他被加封。沙僧和孙悟空分别被封为金身罗汉和斗战胜佛 15、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属于阴阳的转化 16、古人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旨在强调调养四时阴阳的重要性 17、肝火犯肺, 属于木侮金 18、武术具有增强体质、防身自卫、修身养性、娱乐观赏等作用。 19、武术运动按照功能分类,可以分为健身武术、学校武术、竞技武术。 20、传统武德的内涵为:仁、义、礼、智、信。 21、“饮中八仙”指(贺知章)、(汝阳王)、( 李适之 )、(崔

古代中国文化历史知识点总结

古代中国文化历史知识点总结 【核心解读】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演变历程(以儒家思想发展为线索) 1、冷遇与创立(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1)背景 ①物质条件: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②政治条件: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士大夫崛起 ③阶级条件:新兴地主阶级兴起,“士”的活跃并受重用 ④思想文化条件:私学兴起,学术下移,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2)内容 (3)意义:中国 历史上一次思想 解放运动,奠定了 中国传统文化的 基础 2、沉重挫折(秦) ——焚书坑儒(思 想文化专制政策) 3、改造与正统(汉 代)——董仲舒新 儒学 (1)含义:董仲 舒把诸子百家中 的道家、阴阳五行 家的思想糅合到 儒家思想中,加以 改造形成具有时 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2)目的:为了适应统治者的需要,维护封建统治 (3)内容 董仲舒新儒学给统治者 披上神圣的外衣,政治上 主张实现大一统,以加强 君权,维护君主专制;思 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以维护思想上的封 建专制。 (4)特点:新儒学以儒 学为基础,阴阳五行为框 架,兼采诸子百家,具有 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 主流是唯心主义的 (5)评价 积极:政治上,有利于加

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思想上,使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正统思想,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消极:维护封建专制等级秩序,具有神学色彩,是唯心主义,其主张愚民政策,成为后来历代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思想工具。 4、冲击与挑战(魏晋至隋唐)——佛道盛行、三教合一 5、转型与成熟(宋明)——宋明理学 (1)背景: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2)内容 ①创立——北宋五子 A、周敦颐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B、邵雍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C、张载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 D、程颢、程颐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天理的核心就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仁”。 ②成熟——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 A、思想主张:理气论、道统论、心性论(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 ③新发展——陆王心学 A、陆九渊:心即理也、发明本心 B、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核心)。 (3)评价 ①积极: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奋发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②消极:维系三纲五常专制的统治,维护封建等级秩序,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6、批判与继承—— 明清早期启蒙思想 (1)背景 ①政治上:腐朽落后 的封建制度 ②经济:商品经济的 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的产生 ③思想:理学僵化, 八股取士使文化专 制加强 (2)代表人物及其思 想 (3)特点 反传统、反教条,反 对封建专制,带有一 定的民主色彩,反映 了资本主义萌芽时 代的要求 (4)性质:反封建 的民主启蒙思想

高一历史上学期基础知识竞赛试题

高一历史上学期基础知识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 制度的反映() A. 内外服制度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宗法制 2. 中国古代出现的第一个国家政权是() A.周 B.商 C.夏 D.汉 3. 西周维系嫡长子继承制的纽带是() A. 财产 B. 地域 C. 血缘 D. 宗教 4. 观察右图,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 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 A. 奴隶制 B. 分封制 C. 中央集权制 D. 嫡长子继承制 6. “皇帝”成为我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首创于()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7. 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特别繁忙,除了将大臣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 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名政府高官应是() A.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郡守 8. 秦朝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的主要目的是() A. 扩大统治疆域 B. 促进边疆地区开发 C. 密切地方间联系 D.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9. 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读下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 () A.②③①⑤ B.②①⑤⑥ C.①③⑤④ D.④③⑤⑥ 10. 中国开始实行行省制度的朝代 是() A. 西汉 B. 东汉 C.宋朝 D.元朝 11、西汉武帝为加强皇权,巩固国家 统一,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 设御史大夫 B. 建立中朝,削弱相权 C. 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实力 D. 设置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察 12. 历史发展证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执政能力,下列我国古 代的选官标准中体现这一认识的是( ) A. 按军功选官 B. 按门第选官 C. 科举考试选官 D. 按品德选官 13.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场景,许多成 语典故都与此考试制度有关,如名落孙山、朱 衣点头、金榜题名、黄粱一梦等。该制度() A. 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 B. 把考试选拔和门第推荐结合起来 C. 把考试选拔和世袭制结合起来 D. 把世袭制和门第推荐结合起来 14. 清朝军机大臣的最基本职责是() A. 决定全国军国大事 B. 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C. 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D. 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 15. 下列是有关加强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措施,按其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①设置参知政事②废丞相、设内阁③设立军机处④创立三省六部制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试题(1-5)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作业(一) 班级学号姓名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儒家六经,即、、、、、,四书即、、、。 2、神话传说凝结着民族精神,据《史记》记载、、、、,是我国传说中的五帝。他们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文化注重伦理的核心特征。 3、中国古代学术与政治关系密切,不同时代各有其最为发达的学术形态,春秋战国时期学发达,两汉盛行。魏晋风靡士林,隋唐独步一时,宋明理学精致高妙,清代达到极盛。 二.选择(每题1.5分,共30分) 1.五行说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哲学思想,最早提出阴阳五行说的是(). A.邹衍B.《尚书》C.《周易》D.《老子》 2.周代实行() A.宗庙祭祀 B.分封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以上答案都正确 3.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A.造纸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4.目前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A.仰韶文化的陶文 B.甲骨文 C.金文 D.石鼓文 5.佛教约于汉代传入中国,魏晋时期借()之风获得大的发展 A.儒学 B.道学 C.玄学 D.经学 6.宋明理学改变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成为渗透着佛道思想的新儒学。宋代理学理气论、心性论集大成者是() A.程颐 B.程颢 C.朱熹 D.王重阳 7.中国高度发达的文化对周边产生了巨大影响,有的国家曾长期使用汉字,并借鉴汉字创造了本国文字,如() A.日本 B.朝鲜 C.越南 D.上述三国 8.法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法家中提出“法,术,势”的是() A.韩非 B.商鞅 C.申不害 D.李悝 9.华夏族最终形成于() A.夏 B.商 C.汉 D.春秋战国 10.在整个中国古代,教育和科技最发达的朝代是() A.汉 B.唐 C.宋 D.清 11.佛教“四谛”是指() A.生老病死 B.四大皆空 C.脱苦 D.苦集灭道 12.下列史书中属于编年体的是() A.《春秋》 B.《史记》 C.《汉书》 D.《文献通考》 13.中国最古老的高等学校是() A.汉太学 B.唐国子监 C.宋书院 D.明宗学 14.下列农作物中除()外都是华夏大地古已有之的。 A.水稻 B.大豆 C.粟 D.西瓜 15.中国古代科学中,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科学之林的唯一传统学科是() A.天文学 B.数学 C.农学 D.中医学 16.把中国古代各行艺术加以综合并使之精致化的艺术形式是()

2021年度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100题)

2021年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知识竞赛试题库及 答案(共100题) 1、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D )。 A、射 B、御 C、礼 D、武 2、经魏晋多名士,有著名的竹林七贤,《与山巨源绝交书》是竹林七贤中的谁写给山涛的(B )。 A、阮籍 B、嵇康 C、刘伶 D、向秀 3、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 C )。 A、“大元” B、“解元” C、“进士” D、“榜眼” 4、“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哪位诗人的作品?( D ) A、李白 B、杜甫 C、李商隐 D、李清照 5、“豆蔻”是指( A )岁。 A、十三 B、十五 C、十八 D、二十 6、中国的书院制度自唐代始,有官方和私人设置的两类,下列各书院属于官方创办的是( C ) A、岳麓书院 B、嵩阳书院 C、集贤书院 D、白鹿洞书院 7、友谊的深浅,由下列那一个成语可以看出情义最为深重?(C ) A、莫逆之交 B、金兰之交 C、刎颈之交 D、点头之交 8、一提到书法中的草书,人们便会想到“颠张醉素”,请问下列属于颠张的作品的是( B )

A、自叙帖 B、自言帖 C、中秋帖 D、黄州寒食帖 9、鲁迅先生称( A )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史记 B、汉书 C、三国志 D、资治通鉴 10、郑谷有诗曰:“何事文星与酒星,一时钟在李先生。高吟大醉三千百,留着人间伴月明。”诗中的李先生指的是( C ) A、李商隐 B、李贺 C、李白 D、李煜 11、“四羊方尊”是哪个朝代的文物:( C ) A、周 B、元C、商 D、夏 12、张渭《别韦郎中》一诗中有“不知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别离何”一句,句中所提到的“桑落酒”原产地在( A ) A、永济 B、桑落 C、汾阳 D、绵竹 13、“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百家中那位思想家的观点(C ) A、孟子 B、韩非子 C、荀子 D、老子 14、爵是一种典礼时用的酒器,那么爵有几只脚?( A ) A、三只脚 B、两只脚 C、四只脚 D、五只脚 15、魏晋时期,建安七子是当时文学的代表人物,下列属于建安七子的是(D )。 A、嵇康 B、曹植 C、山涛 D、阮瑀 16、南宋时期出现了中兴四大诗人,其中陆游声名最著,下列各诗句不是陆游所作的是( C )。 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汇总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中国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一、先秦时期的历史发展 距今50万年的周口店 “北京猿人” (一)先秦时期--原始社会 ?先秦时期--中国古代传说 ?盘古——开天地 ?女娲——造人类 ?伏羲——画八卦 ?燧人——钻木取火 ?神农(炎帝)——教稼穑创医药 ?黄帝(轩辕)——造屋宇、作舟车、制衣服 ?嫘祖——养蚕缫丝 ?仓颉——造字 ?伶伦——造律吕 ?大挠——作甲子 ?尧、舜、禹——禅让制“禅始不禅终” (二)先秦时期--奴隶社会 1、夏:(前2070年至1600年) 启废“禅让制”,用“世袭制”替代,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2、商:(前1600年至前1046年) 青铜铸造业/甲骨文文字 代表:四羊方尊(精美的艺术品) 司母戊大方鼎(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3、周:(前1046至前771年西周--前771年221年东周)

公元前841年,周公、召公共同执掌朝政, 史称“共和行政”——中国确切纪年开始 商在公元前1600年灭夏 出现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青铜器的冶炼和 铸造技术达到了 很高的水平 司母戊大方鼎 平王东迁为界分为西周和东周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周朝,共近八百年的历史,以平王东迁为界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 二、封建社会 ?(一)确立和初步发展?a?a春秋战国、秦、 ?1、春秋战国(前771年至前476年、前475至前221年) ?春秋五霸:一说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另一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百家争鸣: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楚庄王、秦穆公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2、秦——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前221年至前206年) 秦始皇的主要事迹: 政治上: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确立中央集权 和地方行政机构 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高中历史知识竞赛试题

高中历史知识竞赛试题 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 姓名:班级:成绩: 一、问答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总分30分,要求根据所给问题,将答案填在括号内。) 1、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大诗人屈原。他生活在当时的哪一国家?() 2、三顾茅庐的历史故事发生于我国古代的哪一历史时期?() 3、中国高等学府北京大学的前身是?() 4、1937年12月至次年1月日军进行了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遇难同胞达30万人以上。当时日军实施如此暴行的地点在?() 5、唱遍华夏大地的歌曲《春天的故事》唱道:“……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其中的“一位老人”是指?() 6、“初出茅庐”中的“茅庐”本意是指谁的住处?() 7、“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这首曾在安徽芜糊地区流传的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8、“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此联称颂的英雄是?( ) 9、清末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10、“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诗描绘的战役是?() 11、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出现于我国古代的哪一王朝?() 12、创造了“望、闻、问、切”的四诊法,一直成为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主要诊查手段的我国古代名医是?() 1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14、中国革命在农村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 15、世界上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