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3.3 寄情山水(28张)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3.3 寄情山水PPT(共28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3.3 寄情山水(共2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3.3 寄情山水(共28张PPT)
山水册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3.3 寄情山水(共28张PPT)
清代
梅清
墨色的 浓淡变化使 画面层次丰 富,充满生 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3.3 寄情山水(共2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3.3 寄情山水(共2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3.3 寄情山水(共2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3.3 寄情山水(共2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3.3 寄情山水(共28张PPT)
中国传统山水画,强调面对大自然 的想象活动,追求诗的意境,创造情景 交融的艺术境界。历代画家以笔情墨趣 营造可游、可居的图画,追寻与自然融 为一体的生活理想。他们寄情于山林云 水之间,抒发对生活的真切感悟。
点叶
夹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3.3 寄情山水(共2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3.3 寄情山水(共28张PPT)
树木组合遵循统一变化的 法则,强调大小对比、前后空 间关系的变换,更注重树木之 间相互呼应的情意性。
树的组 合要有大小 之别、互相 顾盼,穿插 自然,忌讳 根顶俱齐, 等距排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3.3 寄情山水(共2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3.3 寄情山水(共28张PPT)
•
1.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日益折射出了 东方大 国走向 世界舞 台中央 的诚挚 友好的 心态、 沉稳大 气的姿 态、从 容自信 的仪态 。
•
2.聚集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 建立社 会诚信 资本, 对资金 的需求 和供给 双方借 贷的成 功概率 提升有 促进作 用,能 够有效 降低金 融风险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3.3 寄情山水(共28张PPT)
山水册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3.3 寄情山水(共28张PPT)
清代
梅清
墨色的 浓淡变化使 画面层次丰 富,充满生 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3.3 寄情山水(共2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3.3 寄情山水(共2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3.3 寄情山水(共2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3.3 寄情山水(共2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3.3 寄情山水(共28张PPT)
中国传统山水画,强调面对大自然 的想象活动,追求诗的意境,创造情景 交融的艺术境界。历代画家以笔情墨趣 营造可游、可居的图画,追寻与自然融 为一体的生活理想。他们寄情于山林云 水之间,抒发对生活的真切感悟。
点叶
夹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3.3 寄情山水(共2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3.3 寄情山水(共28张PPT)
树木组合遵循统一变化的 法则,强调大小对比、前后空 间关系的变换,更注重树木之 间相互呼应的情意性。
树的组 合要有大小 之别、互相 顾盼,穿插 自然,忌讳 根顶俱齐, 等距排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3.3 寄情山水(共2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3.3 寄情山水(共28张PPT)
•
1.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日益折射出了 东方大 国走向 世界舞 台中央 的诚挚 友好的 心态、 沉稳大 气的姿 态、从 容自信 的仪态 。
•
2.聚集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 建立社 会诚信 资本, 对资金 的需求 和供给 双方借 贷的成 功概率 提升有 促进作 用,能 够有效 降低金 融风险 。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美术第三课:寄情山水(22张)ppt

立干:
一株树的姿势有正、直、曲,皆决定于主干的基 本倾向,画干宜用中锋、以使树干圆劲挺健,而 采用逆锋,又可表现老树苍劲的质感;运笔要注 意顿挫转折,才能矫健多姿,富有生气。
分枝:古人有“树分四枝”之说, 即画树要以左右、前后四面出枝, 才能表现一株树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美术第三课:寄 情山水( 22张)p pt
人t
树木的组合造 型:树木不宜 单株独立,要 适当组合,通 常有二株分形、 多株分形、二 株交形、多株 交形,高低交 形及混合分形、 混合交形等组 合方式。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美术第三课:寄 情山水( 22张)p 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美术第三课:寄 情山水( 22张)p 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美术第三课:寄 情山水( 22张)p 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美术第三课:寄 情山水( 22张)p pt
练一练:
将树与石结合,画出小型山水画。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美术第三课:寄 情山水( 22张)p 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美术第三课:寄 情山水( 22张)p pt
谢谢观看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美术第三课:寄 情山水( 22张)p 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美术第三课:寄 情山水( 22张)p pt
山石的画法: 1石分三面,表现体积
2轮廓左右要有浓淡之 分,表现阴阳向背
画山先定外形轮廓,然后皴出山体结构,点染而 成。山的造型要注意脉络贯通,山势起伏,层次 分明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美术第三课:寄 情山水( 22张)p 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美术第三课:寄 情山水( 22张)p 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美术第三课:寄 情山水( 22张)p 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美术第三课:寄 情山水( 22张)p 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三课《寄情山水》课件(36张)

•
1. 一个情商较高的人,不仅能够妥善 管理自 己的情 绪,还 能够准 确地解 读他人 的情绪 表征, 诸如面 部表情 、肢体 语言等 ,进而 做出恰 当的反 映。
•
2. 肖邦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 如此有 意识地 自成一 体,因 此,可 以毫无 愧色地 说,他 的艺术 是世界 文化的 不容质 疑的组 成部分 。
●树木和山石
树的造型千变万 化,世界上没有完全 相同的两棵树;树的 结构规律大致相同, 万变不离其宗。
下笔当取势,确 定树干的姿态,再根 据树木结构规律完成。
树干前后左右出 枝体现空间感,树枝 当争当让,或增或减, 穿插自然。
树木组合遵循统一变化的 法则,强调大小对比、前后空 间关系的变换,更注重树木之 间相互呼应的情意性。
•
8、 横 向 立 意 :就是 在思考 问题的 过程中 ,思维 顺着原 材料所 告诉读 者的指 向去考 虑。我 们无论 做什么 事,都 不能脱 离实际 。这种 立意的 好处是 能紧扣 材料的 基本倾 向、主 要观点 ,因而 不会出 现偏题 、走题 的现象 。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 石的组合要大小相间、之厚
重并富有体积感。
披麻皴
斧劈皴
画山先定外形轮廓,然后 皴出山体结构,点染而成。山 的造型要注意脉络贯通,山势 起伏,层次分明。
山石画法步骤
披麻皴
披麻皴
染
学习活动二
学习山石画法,并添加树 木,组合为完整的山水小品。
云雾聚散,泉流蜿蜒,使画 面布局变化万千,层次丰富,虚 实相间。
山水画中的点景人物、 舟船、屋宇、桥梁、栈道等,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宣示 作品主题,并在构图中起着重 要作用。画点景的人、物结 构要简洁、用笔与整体协调 一致,山水景物浑然一体。
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三单元3寄情山水课件1新人教版

尖子生好方法:听课时应该始终跟着老师的节奏,要善于抓住老师讲解中的关键词,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利用老师讲课的间隙,猜想老师还会讲什么,会怎样讲, 怎样讲会更好,如果让我来讲,我会怎样讲。这种方法适合于听课容易分心的同学。
2019/5/27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6
thank
you!
2019/5/27
思考·练习
画大小两棵树,表现它们 之间相互呼应的生动姿态。
《山水册页》 清代 梅清
墨色的 浓淡变化使 画面层次丰 富,充满生 机。
学习活动
欣赏山水画,体会其中的 意境及表现特点。通过临摹学 习树木画法。
编后语
有的同学听课时容易走神,常常听着听着心思就不知道溜到哪里去了;有的学生,虽然留心听讲,却常常“跟不上步伐”,思维落后在老师的讲解后。这两种情况都 不能达到理想的听课效果。听课最重要的是紧跟老师的思路,否则,教师讲得再好,新知识也无法接受。如何跟上老师饭思路呢?以下的听课方法值得同学们学习:
●树木和山石
树的造型千变万 化,世界上没有完全 相同的两棵树;树的 结构规律大致相同, 万变不离其宗。
下笔当取势,确 定树干的姿态,再根 据树木结构规律完成。
树干前后左右出 枝体现空间感,树枝 当争当让,或增或减, 穿插自然。
树木组合遵循统一变化的 法则,强调大小对比、前后空 间关系的变换,更注重树木之 间相互呼应的情意性。
树的组 合要有大小 之别、互相 顾盼,穿插 自然,忌讳 根顶俱齐, 等距排列。
散
聚
点叶则要注意聚 散,增枝点叶须适度 把握繁简疏密。
“点”可以是各种各样的。
绿柳白帆图 现代 齐白石
你感受到柳树和帆船之间的关系吗?
想画出树的生动姿态就要了解树的结 构规律,更重要的是根据表现的主题进行 联想和发挥。
2019/5/27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6
thank
you!
2019/5/27
思考·练习
画大小两棵树,表现它们 之间相互呼应的生动姿态。
《山水册页》 清代 梅清
墨色的 浓淡变化使 画面层次丰 富,充满生 机。
学习活动
欣赏山水画,体会其中的 意境及表现特点。通过临摹学 习树木画法。
编后语
有的同学听课时容易走神,常常听着听着心思就不知道溜到哪里去了;有的学生,虽然留心听讲,却常常“跟不上步伐”,思维落后在老师的讲解后。这两种情况都 不能达到理想的听课效果。听课最重要的是紧跟老师的思路,否则,教师讲得再好,新知识也无法接受。如何跟上老师饭思路呢?以下的听课方法值得同学们学习:
●树木和山石
树的造型千变万 化,世界上没有完全 相同的两棵树;树的 结构规律大致相同, 万变不离其宗。
下笔当取势,确 定树干的姿态,再根 据树木结构规律完成。
树干前后左右出 枝体现空间感,树枝 当争当让,或增或减, 穿插自然。
树木组合遵循统一变化的 法则,强调大小对比、前后空 间关系的变换,更注重树木之 间相互呼应的情意性。
树的组 合要有大小 之别、互相 顾盼,穿插 自然,忌讳 根顶俱齐, 等距排列。
散
聚
点叶则要注意聚 散,增枝点叶须适度 把握繁简疏密。
“点”可以是各种各样的。
绿柳白帆图 现代 齐白石
你感受到柳树和帆船之间的关系吗?
想画出树的生动姿态就要了解树的结 构规律,更重要的是根据表现的主题进行 联想和发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3.3 寄情山水PPT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3.3 寄情山水PPT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3.3 寄情山水PPT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3.3 寄情山水PPT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3.3 寄情山水PPT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3.3 寄情山水PPT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3.3 寄情山水PPT下载
•
11. 每个人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世 间就只 有一个 独一无 二的你 ,世界 不会为 你而改 变。因 此,我 们要改 变自己 !环境 永远不 会主动 去适应 我们, 我们却 可以改 变自己 ,去适 应环境 ,进而 取得成 功。
•
6. 经典阅读可以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 习得珍 贵的思 维方式 和价值 观念, 尤其是 在童年 、少年 和青年 时期。
•
7.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 式就像 大脑的 最佳操 作系统 ,任何 时候安 装都不 算晚, 但一定 是越早 安装越 好。
•
8.家训和家风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 中的尊 长以身 作则, 同时又 教育其 他成员 循规守 矩,久 而久之 ,良好 的家风 便逐渐 形成并 延传下 来。
•
3. 中国画把客观物象作为艺术对象来 表现, 而不是 将其作 为科学 对象来 描绘, 它传达 给观众 的是文 化的智 慧,而 非科学 的知识
•
4.写意画中的“意”不只是个人的和当下 的,还 是群体 的和历 史的; 惟其如 此,它 才能为 别人所 理解, 才能作 为文化 被后人 所传承 .
5. 虽说“传统中国画的创作是一种精神 生活方 式,而 不是一 种技能 ”,但 另一方 面,作 为精神 生活方 式存在 的绘画 ,其技 能并不 是不重 要.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3.3 寄情山水PPT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3.3 寄情山水PPT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3.3 寄情山水PPT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3.3 寄情山水PPT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3.3 寄情山水PPT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3.3 寄情山水PPT下载
•
11. 每个人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世 间就只 有一个 独一无 二的你 ,世界 不会为 你而改 变。因 此,我 们要改 变自己 !环境 永远不 会主动 去适应 我们, 我们却 可以改 变自己 ,去适 应环境 ,进而 取得成 功。
•
6. 经典阅读可以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 习得珍 贵的思 维方式 和价值 观念, 尤其是 在童年 、少年 和青年 时期。
•
7.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 式就像 大脑的 最佳操 作系统 ,任何 时候安 装都不 算晚, 但一定 是越早 安装越 好。
•
8.家训和家风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 中的尊 长以身 作则, 同时又 教育其 他成员 循规守 矩,久 而久之 ,良好 的家风 便逐渐 形成并 延传下 来。
•
3. 中国画把客观物象作为艺术对象来 表现, 而不是 将其作 为科学 对象来 描绘, 它传达 给观众 的是文 化的智 慧,而 非科学 的知识
•
4.写意画中的“意”不只是个人的和当下 的,还 是群体 的和历 史的; 惟其如 此,它 才能为 别人所 理解, 才能作 为文化 被后人 所传承 .
5. 虽说“传统中国画的创作是一种精神 生活方 式,而 不是一 种技能 ”,但 另一方 面,作 为精神 生活方 式存在 的绘画 ,其技 能并不 是不重 要.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3.3 寄情山水PPT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3.3 寄情山水PPT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三课《寄情山水》课件(共21张PPT)

注意事项
下笔当取势,确 定树干的姿态,再根
据树木结构规律完成。
树干前后左右出 枝体现空间感,树枝 当争当让,或增或减, 穿插自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三课《寄情 山水》 课件(共 21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三课《寄情 山水》 课件(共 21张PPT)
注意事项
树木组合遵循统一变化
的法则,强调大小对比、前后 空间关系的变换,更注重树木 之间相互呼应的情意性。
中国传统山水画,强调面对大 自然的想象活动,追求诗的意境, 创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历代画 家以笔情墨趣营造可游、可居的图 画,追寻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理 想。他们寄情于山林云水之间,抒 发对生活的真切感悟。
欣赏山水画,体会其中的情 境及表现特点。理解并感受平远 法、深远法、高远法
《富春山居图》黄公望作于1347年,时年78 岁,是赠给朋友“无 用师”和尚的。 平远:表现出的是开阔感。
树的组合 要有大小之别、 互相顾盼,穿 插自然,忌讳 根顶俱齐,等 距排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三课《寄情 山水》 课件(共 21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三课《寄情 山水》 课件(共 21张PPT)
注意事项
墨色的浓淡
变化使画面层次 丰富,充满生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三课《寄情 山水》 课件(共 21张PPT)
树的画法
第一步: 用中锋重墨干笔
勾出树的主干, 顺势干笔皴擦出
树干的表皮纹理。
“树分四枝”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三课《寄情 山水》 课件(共 21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三课《寄情 山水》 课件(共 21张PPT)
树的画法
第二步:用浓 墨画出树枝,注
意枝干的生长方 向。
下笔当取势,确 定树干的姿态,再根
据树木结构规律完成。
树干前后左右出 枝体现空间感,树枝 当争当让,或增或减, 穿插自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三课《寄情 山水》 课件(共 21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三课《寄情 山水》 课件(共 21张PPT)
注意事项
树木组合遵循统一变化
的法则,强调大小对比、前后 空间关系的变换,更注重树木 之间相互呼应的情意性。
中国传统山水画,强调面对大 自然的想象活动,追求诗的意境, 创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历代画 家以笔情墨趣营造可游、可居的图 画,追寻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理 想。他们寄情于山林云水之间,抒 发对生活的真切感悟。
欣赏山水画,体会其中的情 境及表现特点。理解并感受平远 法、深远法、高远法
《富春山居图》黄公望作于1347年,时年78 岁,是赠给朋友“无 用师”和尚的。 平远:表现出的是开阔感。
树的组合 要有大小之别、 互相顾盼,穿 插自然,忌讳 根顶俱齐,等 距排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三课《寄情 山水》 课件(共 21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三课《寄情 山水》 课件(共 21张PPT)
注意事项
墨色的浓淡
变化使画面层次 丰富,充满生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三课《寄情 山水》 课件(共 21张PPT)
树的画法
第一步: 用中锋重墨干笔
勾出树的主干, 顺势干笔皴擦出
树干的表皮纹理。
“树分四枝”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三课《寄情 山水》 课件(共 21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三课《寄情 山水》 课件(共 21张PPT)
树的画法
第二步:用浓 墨画出树枝,注
意枝干的生长方 向。
八上美术第三课《寄情山水》优质课件

注意事项
墨色的浓淡 变化使画面层次 丰富,充满生机。
山水册页 之间相互呼应的生动姿态。
思考·练习
你感受到柳树和帆船之间的关系吗?
绿柳白帆图 现代 齐白石
想画出树的生动姿态就要了解树的结构规律,更 重要的是根据表现的主题进行联想和发挥。
感谢指导!
第二课时
中国传统山水画,强调面对大 自然的想象活动,追求诗的意境, 创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历代画 家以笔情墨趣营造可游、可居的图 画,追寻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理 想。他们寄情于山林云水之间,抒 发对生活的真切感悟。
欣赏山水画,体会其中的情 境及表现特点。理解并感受平远 法、深远法、高远法
《富春山居图》黄公望作于1347年,时年78 岁,是赠给朋友“无 用师”和尚的。 平远:表现出的是开阔感。
知识巩固 运笔
知识巩固 用墨
树的画法
第一步:
用中锋重墨干笔 勾出树的主干, 顺势干笔皴擦出 树干的表皮纹理。
“树分四枝”
树的画法
第二步:用浓 墨画出树枝,注 意枝干的生长方 向。
树的画法
第三步:用小 狼毫笔勾画柳条, 墨色不宜太浓, 行笔应快捷。
树的画法
散 聚
点叶则要注意聚
散,增枝点叶须适度 把握繁简疏密。
深远:把人的视 力和思想引向远 处,远至天际, 远离尘俗和烦嚣, 观想着山水,大 地和虚空“远” 的无限延续。
特点是山水多变 化,幽邃曲折, 深而且远。
耿杉 《山水》
高远:以仰视的 角度构图,表现 山峰高松、壁立 千仞的感觉。
特点是 画面往 往是巨石飞瀑, 重峦叠峰,山外 有山,峰上有峰。
姚玉泉 《山居图》
“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注意事项
“点”可以是各种各样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三课《寄情山水》ppt下载

浩渺无际。
仰望山巅为高远,峰峦
之势高耸突兀。
由前窥其后为深远,山
清
山
重水复层层叠叠。
卞 山
水
居
清
图
代
元
弘
代
仁
王
蒙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三课《寄情 山水》p pt下载
潇湘奇观图 南宋 米友仁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三课《寄情 山水》p pt下载
云雾聚散,泉流蜿蜒,使画 面布局变化万千,层次丰富,虚 实相间。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三课《寄情 山水》p pt下载
山水册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三课《寄情 山水》p pt下载
清代
梅清
墨色的 浓淡变化使 画面层次丰 富,充满生 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三课《寄情 山水》p pt下载
学习活动一 欣赏山水画,体会其中的
意境及表现特点。通过临摹学 习树木画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三课《寄情 山水》p pt下载
富春山居图 元代 黄公望
● 纵观画面全篇,画家的视角是 静止的还是游动的? ● 你能通过线条想象画家作画时 的情绪,通过水墨想象色彩吗? ● 画家是怎样表现深、远、阔、 平淡的? ● 结合画题,针对画面整体或局 部,找出恰当的词汇描述自己所感 受到的意境。
思考·练习
中国山水画强调“可行、可望、可 游、可居”的原则,据此选择《富春山 居图》中的一段,描述你的感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三课《寄情 山水》p pt下载
披麻皴
斧劈皴
折定外形轮廓,然后 皴出山体结构,点染而成。山 的造型要注意脉络贯通,山势 起伏,层次分明。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三课《寄情 山水》p pt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三课《寄情 山水》p pt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 每年的诺奖季,村上春树都会被预 测为热 门得主 ,曾几 何时, 连声称“ 喜欢的 日本作 家只有 村上春 树”的 石黑一 雄都已 获奖, 而村上 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 吃好” 、“吃 健康” 的转变 ,在这 一历史 进程中 ,能否 保证公 众的食 品安全 ,取决 于政府 的执政 水平, 事关老 百姓的 切身利 益。
欣赏山水画,体会其中的 意境及表现特点。通过临摹学 习树木画法。
•
1. 一个情商较高的人,不仅能够妥善 管理自 己的情 绪,还 能够准 确地解 读他人 的情绪 表征, 诸如面 部表情 、肢体 语言等 ,进而 做出恰 当的反 映。
•
2. 肖邦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 如此有 意识地 自成一 体,因 此,可 以毫无 愧色地 说,他 的艺术 是世界 文化的 不容质 疑的组 成部分 。
•
8、 横 向 立 意 :就是 在思考 问题的 过程中 ,思维 顺着原 材料所 告诉读 者的指 向去考 虑。我 们无论 做什么 事,都 不能脱 离实际 。这种 立意的 好处是 能紧扣 材料的 基本倾 向、主 要观点 ,因而 不会出 现偏题 、走题 的现象 。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中国传统山水画,强调面对大自然 的想象活动,追求诗的意境,创造情景 交融的艺术境界。历代画家以笔情墨趣 营造可游、可居的图画,追寻与自然融 为一体的生活理想。他们寄情于山林云 水之间,抒发对生活的真切感悟。
下笔当取势,确 定树干的姿态,再根 据树木结构规律完成。
树干前后左右出 枝体现空间感,树枝 当争当让,或增或减, 穿插自然。
•
7. 其 实 , 每 个 人心 中都有 一座山 峰,雕 刻着理 想、信 念、追 求、抱 负;每 个人心 中都有 一片森 林,承 载着收 获、芬 芳、失 意、磨 砺。一 个人, 若要获 得成功 ,必须 拿出勇 气,付 出努力 、拼搏 、奋斗 。无论 何时何 地,都 要牢记 :成功 ,不相 信眼泪 ;成功 ,不相 信颓废 ;成功 ,不相 信幻影 ;未来 ,要靠 自己去 打拼!
•
5.人工智能如果能够突破人类思维的 局限, 就能带 来巨大 的变革 和创新 ,促进 人类社 会跨越 式发展 ,但同 时也会 有失控 的风险 。
•
6.一 个 不 能 靠 自己 的能力 改变命 运的人 ,是不 幸的, 也是可 怜的, 因为这 些人没 有把命 运掌握 在自己 的手中 ,反而 成为命 运的奴 隶。而 人的一 生中究 竟有多 少个春 秋,有 多少事 是值得 回忆和 纪念的 。生命 就像一 张白纸 ,等待 着我们 去描绘 ,去谱 写。
“点”可以是各种各样的。
绿柳白帆图 现代 齐白石
你感受到柳树和帆船之间的关系吗?
想画出树的生动姿态就要了解树的结 构规律,更重要的是根据表现的主题进行 联想和发挥。
思考·练习
画大小两棵树,表现它们 之间相互呼应的生动姿态。
山水册页 清代 梅清
墨色的 浓淡变化使 画面层次丰 富,充满生 机。
学习活动一
树的造型千变万 化,世界上没有完全 相同的两棵树;树的 结构规律大致相同, 万变不离其宗。
点叶
夹叶
树木组合遵循统一变化的 法则,强调大小对比、前后空 间关系的变换,更注重树木之 间相互呼应的情意性。
树的组 合要有大小 之别、互相 顾盼,穿插 自然,忌讳 根顶俱齐, 等距排列。
散
聚
点叶则要注意聚 散,增枝点叶须适度 把握繁简疏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