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城镇和乡村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十一章乡村和城镇第48课时城镇化课件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十一章乡村和城镇第48课时城镇化课件

必备知识梳理
关键能力提升
随堂巩固训练
必备知识梳理
1.城镇化的意义 (1)概念:乡村人口向__城__镇____地区集聚 和乡村地区转变为__城__镇____地区的过程。 (2)标志:城镇人口__增__加____、城镇人口 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__上__升____、城镇建设 用地规模___扩_大____。 (3)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 __城__镇_人__口___占总人口的比例。
答案:(1)B (2)A
[解题能力培养] 第(1)题:
第(2)题:
[借题发挥] 城镇化坐标图的判读
判读步骤分析: 第一,根据横、纵坐标类型,可确定变量。例如,上图,横坐标表 示与市中心距离,纵坐标表示人口密度。曲线反映与市中心的距离对 人口分布的影响。 第二,比较曲线形态变化,可推断城镇化发展阶段。例如,b时期和 a时期相比,b时期市中心人口密度较小,距离市中心约8 km处人口密 度较大,反映b时期该城市进入郊区城镇化阶段。 第三,比较市中心数值变化,可推断城镇化水平高低。例如,比较 图a和图c,前者市中心人口密度在120千人/km2以上,而后者在120千 人/km2以下,表示从a时期到c时期,市中心人口密度逐渐下降,人口 逐渐向郊区迁移。
3.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典例] [2022·广东卷]下图反映国内某城市群15个城市1990~2018 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及排序的变动情况。据此完成(1)~(2)题。
(1)由图可判断,该城市群呈现( ) A.单核模式发展 B.双核模式发展 C.多核模式发展 D.金字塔式发展
(2)影响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①人口规模 ②产业发展 ③建城历史 ④生态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城镇和乡村PPT课件(第2课时)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城镇和乡村PPT课件(第2课时)

三、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①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大城市职能;
(雄安新区设立是为了缓解北京城市压力,促进京津冀协调发展)
②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城市管理,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如实行“公交优先”原则;加强交通设施的建设;兴建经济适用房;抑制楼价 等)
为降低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使生活、生产、生态环境协调统一起来, 人们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田园城市、智慧城市的目标,走健康、持续、绿色、高 效的城镇化道路。
智慧城市:运用数字城市技术,实现城市 智慧化管理和运行。 意义: 对城市:破解城市病,降低资源消耗。 对居民:提供出行、看病等便利条件 对旅行者:及时获取吃住行购娱各类信息
资料下载: . /ziliao/
范文下载: . /fanwen/
试卷下载: . /shiti/
教案下载: . /jiaoan/
ppt论坛: . .cn
ppt课件: . /kejian/
语文课件: . /kejian/yuwen/ 数学课件: . /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 . /kejian/yingyu/ 美术课件: . /kejian/meishu/
1.宁波市建设杭州湾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住房价格 B.减轻交通拥堵 C.促进经济发展 D.缓解热岛效应 2.杭州湾新区的建设对宁波主城区的主要影响是( ) A.提升了人口总量和人口密度 B.缓解与新区之间的交通压力 C.促进了主城区产业结构调整 D.降低了宁波市的城市化水平
美、日、德三个国家各自经历了迥然不同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分别是美国的大都市 区发展模式、日本的综合发展模式和德国的中小城市发展模式。下图示意美、日、德 三个国家城市化发展历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城镇和乡村PPT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城镇和乡村PPT

地理 必修 第二册 X
返回导航
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
(1)据图推测,都市核心区衰落开始于( )
城镇化水平明显___超__过___了本国的经济 表现 发展的承受能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
服务建设相对落后
城镇化进程显著___落__后___于相应的 经济发展阶段
分布 __拉___丁__美__洲___国家最为突出
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国
地理 必修 第二册 X
返回导航
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
[点拨] 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高≠发达国家城镇人口数量多 虽然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高,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水平低,但由于发展中国 家的总人口远远超过发达国家,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城镇人口已超过了发达国家。
地理 必修 第二册 X
返回导航
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
2.世界城镇化进程的差异 (1)时间差异 从世界各国的城镇化进程来看,城镇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 平的“S”形曲线。如下图所示:
地理 必修 第二册 X
返回导航
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
(2)空间差异
表现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 早晚 时间 原因
地理 必修 第二册 X
返回导航
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
思维导图
地理 必修 第二册 X
返回导航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核心探究 当堂素能培优 随堂达标训练
栏目索引
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
课前自主预习
一、城镇化 1.含义:又叫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___乡__村__地__区___转
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解决措施 建设___卫__星__城___和工业区,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
地理 必修 第二册 X

2.2城镇化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

2.2城镇化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

3、城镇化发展的动力
相互促进
推拉因素
乡村的推力 城镇的拉力
区域经济发展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社会繁荣 生活环境改善
人口多,增长快 土地压力大 经济收入低
就业机会多 福利保障程度高
交通便捷
城镇化
是城镇化的动力 推动城镇化进程
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 重要标志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70%
70%
墨西哥、巴西、阿根廷 城镇化水平接近发达国家,但人均国内生 产总值远低于发达国家 城镇化水平与社会发展水平不匹配
④发展趋势: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城镇人口比重随时间变化图
城镇化的进程和特点
⒈城镇化的历史进程
城镇化进程示意图—“S”曲线
⑶后期阶段:(城镇人口比重>70%);
①特点:城镇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
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②问题: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
③产业结构:城乡差距缩小,第三产业成为
主导产业;
④发展趋势: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①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4、 城 镇 化 意 ③提高资源利用率 义
②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④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P32
城镇化的概况
⑴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经济发展) ⑵带动农村的发展,改善地区产业结构;(产业结构) ⑶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使城镇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生产效率) ⑷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提高区域 整体发展水平;(科技信息) ⑸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念等发生显著变化,提高 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生活文化)
链接生活:110指挥中心要随时掌握 每辆巡警车在城市中的位置,可以利 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110指挥中心 要确定哪一辆巡警车离事故地点最近, 可以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

高一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课件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高一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课件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地理
1
01
自学导引 新知初探
02
课堂探究 师生互动
03
随堂演练 提升素养
04
课后检测 能力提升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3
一、城镇化 1.概念:又叫城市化,是指人口和__产__业__活__动__在空间上集聚、_乡__村___地区 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上一页
返回导航
广场等低密度、高标准建筑的布局,将会带来的后果是降低土地资源的利
用率。
(√ )
5.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对地理环境造成较大破坏,
导致人居环境质量普遍下降。
(√ )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12
二、选择题
6.关于城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镇化的含义是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
B.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无关联性
下一页
13
读 1990-2010 年江西省、安徽省的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回答 7~ 8 题。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14
7.与江西省相比,1990-2010 年安徽省的城镇化水平和速度分别是( ) A.城镇化水平一直较低,城市占地面积一直较小 B.城镇化速度一直较慢,城市占地面积一直较大 C.城镇化水平一直较高,城镇化速度一直较快 D.前十年城镇化速度较快,后十年城镇化速度较慢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17
联合国人居署曾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发布了一份《拉美城市发展报告》。 报告指出,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有 80%的人口居住在城镇里,是全 球城镇化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城镇化水平甚至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读图, 完成 9~10 题。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城镇和乡村第3节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教案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城镇和乡村第3节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教案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知识点梳理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涉及的概念、发展阶段、影响因素及对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以下是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梳理:
一、城镇化概念及其类型
1.城镇化: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转移,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现象。
2.城镇化类型:根据不同标准,城镇化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城市型城镇化、镇型城镇化、小城镇型城镇化等。
2.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使其能够从统计图表中解读城镇化进程的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关注城镇化进程中的实际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
4.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理解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城镇化进程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
4.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5.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加强课堂管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
-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湘教版必修第二册》教材,提前指导学生预习本节课内容。
4.总结归纳:
-在新课呈现结束后,对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1.随堂练习:
-设计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2.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六、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城镇和乡村PPT 图文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城镇和乡村PPT 图文
由内地流向沿海,由山区流向平原,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 向经济发达地区,由农村流向城市,70%流向大中城市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规模不 断扩大 虽然生态环境在采取了许多措施的情况下得到了初步 的改善,但是仍不乐观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项目 城镇化与 经济发展 的关系 城镇化与 工业化的 关系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解析:(1)获取和解读信息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课堂篇探究学习
(2)调动和运用知识解题 第(1)题,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城镇化水平高,故甲表示发达国 家城镇化进程;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晚,发展快,故丙表示发展中 国家城镇化进程;乙表示全世界城镇化进程;我国城镇化起步晚,改 革开放后发展快,故丁表示我国城镇化进程。第(2)题,城镇化能够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2000年后,发达国家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产 值比重逐步增大,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中心区人口逐步减少。 答案:(1)D (2)A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 化水平持续提高。 1978—2017 年,城 镇化水平由 17.9% 上升到 58.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经济社会的迅猛发 展拉动了城镇化进 程。城镇人口快速 增长,城镇数量不断 增加,城镇化水平持 续提高
课前篇自主预习
自主预习
自主检测
项目 影响
发达国家
现代交通和互联 网显著提高了城 镇运行的效率。 发达国家注重营 造高质量的人居 环境,城镇绿化率 保持在比较高的 水平,城镇历史文 化保护也得到普 遍的重视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逐渐转移
2.表现 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乡村景观逐渐转化为城市景观

湘教版(2021)高中地理必修二PPT课件2.3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湘教版(2021)高中地理必修二PPT课件2.3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改革土地制度,使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
5.建筑密集,形成城市风 Howard)针对英国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
三、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城市病
原因
➢ 人类产业活动密集 ➢ 长期高强度的工业生产 ➢ 不合理的城市规划
体现 城市就业和配套服务造成很大压力 环境污染、交通阻塞、房价居高不下、建设用地紧张等。
原因: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提高;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城市化比较
3.城市道路硬化,改变水质、水量 (2)城市的绿化以山区的森林植被破坏为代价,而山区的水土流失又会给下游地区和城市造成哪些影响?
是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 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
经是济城发 市展化是后城的镇洪化水4的过.城主程要线市动力废。 气产生“热岛”效应
虚假城市化: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
滞后城市化: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
我国的城镇化
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都市区、城市群和城市圈不断涌现,一些学者将特大城市的多种职能分散到周边的小城市,形成各有侧重、联系紧密的空间组织形式。 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 3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乡村景观逐渐转化为城市景观
水资源缺乏,洪涉灾害多发。
(3)你怎样理解“生态城市”的内涵?你认为应如何搞好大城市的绿化?
• 内涵:指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和适合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 措施:统一规划;城郊防护林和城内绿地构成层级系统;种植适生的本土
植被;花、草、灌、林相结合;依法保护绿地。
一、城镇化
什么原因导致城镇化呢? ➢ 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镇化水平
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近年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镇化速度较快的是哪一个?
为什么?
提示发展中国家。原因:发展中国家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有更多
的就业机会,吸引更多的劳动力进入城市。
(4)现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各处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哪一个阶
段?这两个阶段各有何特点?
提示发展中国家处于中期阶段。特点:城镇化推进很快,市区出
特征
人口高度集中,大中 小城市密集分布,加 工制造业、交通运
输业和信息产业相
对发达。有些大城
市由于过度扩张,出 现了郊区化和逆城
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
城镇化水平还 比较低,但近半 个多世纪以来 上升迅速
发展中国家城 镇化水平很不 平衡。有一部 分发展中国家 则表现为“虚 假城镇化”和 “滞后城镇化”
我国
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1-
课标阐释
激趣诱思
1.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 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
以及城镇化的利弊。(区域
认知、综合思维)
2.运用相关图表统计资
料,概括发达国家与发展 中国家城镇化的差异。(综 合思维) 3.设计活动,探究城镇化 过程对地理环境的不利 影响及解决措施。(综合思 维、地理实践力)
2.选择题 (1)关于城镇化的标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B.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在上升 C.城镇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D.城镇人口数量增加 (2)下列叙述中属于发达国家城镇化特点的是( ) ①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城镇化水平高 ③城镇化快于生产力
发展 ④起步晚、发展快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随着经济和城镇化的发展,各大城市的 卫星城出现,随之出现了各种功能 城,“睡城”就是其中之一。居住在这里的 人,大部分早上涌到老城,晚上又涌回新 城,形成钟摆式的城市交通。 推动“睡城”形成的因素是什么?
课前篇自主预习
自主预习
自主检测
一、城镇化
1.概念:城镇化又叫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 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3)许多大城市生态失衡的关键在于( )
A.绿化面积少 B.人口过度膨胀
C.交通拥挤严重 D.环境污染加重
答案:(1)A (2)A (3)B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城镇化的特点和地域差异 问题探究 材料一 1800—2000年全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 水平示意。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发展中国家
有些国家城镇化 明显超过了国家 经济发展的承受 能力,还有的国家 城镇化进程显著 落后于相应的经 济发展阶段
我国
拓展了高效率的 成长空间,拉动了 生产与消费,创造 了大量的就业机 会,提高了区域 对外开放程度,提 升了经济社会发 展质量
自主预习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三、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 (1)有利影响:城镇规模逐步扩大,城镇功能日益增强,成为人们生 产、生活、休闲娱乐的中心。 (2)不利影响:环境污染、交通阻塞、房价居高不下、建设用地紧 张等,导致人居环境质量普遍下降。 2.解决措施:建设生态城市、田园城市、智慧城市,走健康、持续、 绿色、高效的城镇化道路。
自主预习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1.判断题 (1)城镇化水平可以体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2)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水平高低的标志是城 镇人口规模。( ) (3)在城镇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差距加大。
() 答案:(1)√ (2)× (3)×
课前篇自主预习
自主预习
自主检测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差异
国家 类型
城镇化特点
原因
起步早,目前速度 工业化早,城镇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
变缓
的发展阶段
发达 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 化水平持续提高。 1978—2017 年,城 镇化水平由 17.9% 上升到 58.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经济社会的迅猛发 展拉动了城镇化进 程。城镇人口快速 增长,城镇数量不断 增加,城镇化水平持 续提高
课前篇自主预习
自主预习
自主检测
项目 影响
发达国家
现代交通和互联 网显著提高了城 镇运行的效率。 发达国家注重营 造高质量的人居 环境,城镇绿化率 保持在比较高的 水平,城镇历史文 化保护也得到普 遍的重视
课堂篇探究学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现象差异较大。
国家 类型 发达 国家 发展 中 国家
起步时间
目前 速度
18 世纪中叶趋缓
第二次世界 快速 大战以后 增长
城镇化 水平 高

后果
出现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 象
大城市规模膨胀、城市数 量剧增
②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都市带出现。 ③大都市带成为国家的核心区域。 ④城镇化进程大大加快。
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郊
区化现象。
发达国家处于后期阶段。特点:城镇化水平比较高,城镇人口比
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名师精讲 1.城镇化的发展阶段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2.不同国家城镇化的差异 (1)世界城镇化趋势及特点
材料二 世界城镇化进程。
课堂篇探究学习
结合材料探究: (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镇化开始的时间哪一个早?为什么? 提示发达国家城镇化开始的时间早。发达国家工业革命开始早, 城镇化开始的时间早。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2)2000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哪一个高?
提示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高。
3.影响因素: (1)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镇 化水平越高,反之就越低。 (2)城镇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关系尤为密切。 (3)城镇的兴起又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课前篇自主预习
自主预习
自主检测
二、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项目 发达国家
城镇 城镇化水平大多在
化水 75%以上,有些国家 平 甚至高达 90%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逐渐转移
2.表现 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乡村景观逐渐转化为城市景观
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念
等随之发生显著变化 拓展延伸衡量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 重,比值越大,说明城镇化水平越高。
自主预习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