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环网技术在本地传输系统中的应用_0

合集下载

7 口光环网交换机使用说明书

7 口光环网交换机使用说明书

7口光环网交换机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法律声明版权声明© 2017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在未经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华”)事先书面许可的情况下,任何人不能以任何形式复制、传递、分发或存储本文档中的任何内容。

本文档描述的产品中,可能包含大华及可能存在的第三人享有版权的软件。

除非获得相关权利人的许可,否则,任何人不能以任何形式对前述软件进行复制、分发、修改、摘录、反编译、反汇编、解密、反向工程、出租、转让、分许可等侵犯软件版权的行为。

商标声明●、、、是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HDMI标识、HDMI和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是HDMI LicensingLLC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本产品已经获得HDMI Licensing LLC授权使用HDMI技术。

●VGA是IBM公司的商标。

●Windows标识和Windows是微软公司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在本文档中可能提及的其他商标或公司的名称,由其各自所有者拥有。

更新与修改为增强本产品的安全性、以及为您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大华可能会通过软件自动更新方式对本产品进行改进,但大华无需提前通知且不承担任何责任。

大华保留随时修改本文档中任何信息的权利,修改的内容将会在本文档的新版本中加入,恕不另行通知。

产品部分功能在更新前后可能存在细微差异。

前言概述本文档详细描述了7口光环网交换机的安装、配置和使用。

符号约定在本文中可能出现下列标志,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如下:符号说明表示有高度潜在危险,如果不能避免,会导致人员伤亡或严重伤害。

表示有中度或低度潜在危险, 表示有潜在风险,如果忽视这些文本,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数据丢失、设备性能降低或不可预知的结果。

表示能帮助您解决某个问题或节省您的时间。

表示是正文的附加信息,是对正文的强调和补充。

重要安全须知下面是关于产品的正确使用方法、为预防危险、防止财产受到损失等内容,使用设备前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并在使用时严格遵守,阅读后请妥善保存说明书。

光传送网OTN技术的特点及应用探讨

光传送网OTN技术的特点及应用探讨

光传送网OTN技术的特点及应用探讨摘要:ONT技术作为全新的光传送网技术,继承并扩展现有传送网络诸多优势,是现阶段面向宽带客户数据业务驱动最佳传送技术之一,而ONT技术应用定位、设备组网选取等,是ONT技术应用关键点,需根据业务传送实际状况综合决定,本文分析ONT技术内涵及特征基础上,分析其实际应用。

关键词:光传送网;OTN技术;应用伴随OTN技术不断推广及应用,当前已使用于部分商用网络中,国内外对OTN技术发展及应用十分关注,国外运营商对其接口支持需求愈发明显。

特别是现阶段网络高速发展时期,全光网络是未来网络发展趋势,为人们勾画出信息传送美好蓝图,需不断朝该方向发展。

1.光传送网OTN技术概述1.光传送网OTN技术内涵OTN技术主要立足于全光组网核心基础上,且根据当前已有光电技术提出传送网技术,其虽然在子网内部完成光处理,在其边缘完成光电混合,但其目标始终未能变更,仍为全光组网,当前也可作为OTN过渡时期。

根据OTN技术网络分层,可将其划分为三个层面,即为光通道层、光复用层、光传输层。

此外,为将客户信号数字监控问题解决,将其光通道予以进行细分,主要涉及传送单元及数据单元。

因此,立足于该技术核心层面,OTN技术将SDH 和WDM精华予以借鉴,进行资源重新配合,同时为满足业务传送需求,构建新型组网,其设备可视为SDH和WDM融合体,且将传统设备优点予以扩展。

2.光传送网OTN技术特征2.1客户信号承载开放性IP over SDH简称为POS,主要作为SDH核心介质,实现IP业务传送目标。

路由器通过POS端口的SDH开销字节,短时间内将线路输送质量予以检测,为线路发生故障时可进行短时间启动保护转换。

但其POS端口需投入成本较高,若路由器直接从LAN端口出,可将网络建设成本予以降低。

通过利用OTN接口,将其设备与路由器出口进行连接,实现循环叠加开销字节目标,将路由器POS端口开销字节所替代,进而将路由器不再仅依附于POS端口。

基于SDH光环网的空管台站的传输系统建设

基于SDH光环网的空管台站的传输系统建设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空管台站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地成熟中。

因此民航空管技术人员围绕如何更好地应用网络及相关技术,建设空管台站开展了深入研究。

其中基于SDH光环网络技术的台站建设,是空管网络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1 SDH光环网在空管台站管理中的优势分析在实际的网络通信过程中,SDH技术较之其他网络技术具有以下的几个优势。

1.1 较强的使用性能在通信实践过程中,SDH网络具有较强的使用性能。

特别是与其他网路技术相比较,SDH网络在使用中的同步性,确保了其通信等级结构性。

同时在使用中,由于这一网络技术采用了标准化数字信息技术,进而确保其在空管台站管理中可以实现通信的交叉连接、复用与数字交换等多样化的通信连接模式。

同时随着这一技术使用的推广,基于这一技术建设的台站网络更加完整与灵活。

1.2 通信技术的规范性在空管通信过程中,通信技术的规范性与稳定性是通信网络技术应有的基础。

与其他技术相比较,SDH光环网技术对数字信号进行了有效的规范,进而确保了其在通信中的信号稳定性。

在使用中,其采用了规范化的接口码型与传输速率等级,同时采用了复用方式,使其在空管通信中应有的数字信号支持框架逐步完善,进而建立了规范通用以及稳定的通信网络系统。

2 空管台站建设要求以及网络系统2.1 SDH在空管台站中的应用领域在本单位的空管台站建设中,SDH网络主要应用于雷达、气象以及以太网等通信领域,同时应用中提出了以下的建设要求:一是确保台站控制的时效性与灵活性;二是在台站建设中通过光环网的建设,实现台站通信中的多业务传输需求;三是在满足台站建设技术需求的基础上,实现最优化的项目建设性价比功能;四是在网络通信发生故障的情况下,SDH光环网可以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在极短时间内(≦50ms)自动恢复网络通信,提高网络通信稳定性。

2.2 SDH光环网基础结构空管台站建设中,技术人员采用了华为OptixOSN1500/3500的设备,登录系统为SDHU2000网管系统。

基于SDH的光传输技术在民航空管系统中的应用

基于SDH的光传输技术在民航空管系统中的应用

基于SDH的光传输技术在民航空管系统中的应用摘要 SDH光传输网在民航空管系统中的应用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改进。

本文介绍了SDH 光传输网以及基于SDH技术发展的MSTP技术在民航空管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和优势,探讨了光传输网在民航空管系统中的应用方案和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SDH 光传输网民航空管0、引言民航空管系统是国家重要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其安全性、可靠性和实时性至关重要。

随着航空事业的发展,对民航空管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不断地对其进行技术改进和完善。

基于SDH的光传输网在民航空管系统中的应用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改进,可以提高民航空管系统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SDH光传输网在民航空管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和优势,探讨SDH光传输网在民航空管系统中的应用方案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SDH传输技术的基本原理SDH(同步数字体系)是一种将复接、线路传输及交换功能融为一体、并由统一网管系统操作的综合信息传送网络。

它可实现网络有效管理、实时业务监控、动态网络维护、不同厂商设备间的互通等多项功能,能大大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降低管理及维护费用、实现灵活可靠和高效的网络运行与维护,因此是当今世界信息领域在传输技术方面的发展和应用的热点,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SDH采用的信息结构等级称为同步传送模块STM-N(N=1,4,16,64),最基本的模块为 STM-1,4个STM-1同步复用构成STM-4,16个STM-1或4个STM-4同步复用构成STM-16;SDH采用块状的帧结构来承载信息,每帧由纵向9行和横向270×N列字节组成,每个字节含8bit,整个帧结构分成段开销(SDH)区、STM-N净负荷区和管理单元指针(AU-PTR)区三个区域,其中段开销区主要用于网络的运行、管理、维护及指配以保证信息能够正常灵活地传送,它又分为再生段开销(RSOH)和复用段开销(MSOH);净负荷区用于存放真正用于信息业务的比特和少量的用于通道维护管理的通道开销字节;管理单元指针用来指示净负荷区内的信息首字节在STM-N帧内的准确位置以便接收时能正确分离净负荷。

光传送网络设备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光传送网络设备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光传送网络设备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规划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光传送网络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中。

本文将深入探讨光传送网络设备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挑战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光传送网络设备的基本概念。

光传送网络设备是指利用光信号进行信息传输的设备,它通过光纤传输信号,具有传输速度快、容量大、传输损耗低等优点。

这些优势使得光传送网络设备在城市规划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方面,光传送网络设备能够实现城市规划中的智能化管理。

通过部署光传送网络设备,城市规划部门可以实时监测城市各项指标,包括交通状况、环境质量、能源消耗等。

这样,城市规划部门可以根据实时数据做出深入分析和决策,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光传送网络设备可以与城市的各种智能设备进行互联互通,实现智慧城市的建设。

例如,通过与交通信号灯、摄像头等设备的连接,可以实现交通信号的智能化调度,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另一方面,光传送网络设备能够提高城市规划的效率和质量。

传统的城市规划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资源,而光传送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手段,加快规划过程,提高规划质量。

例如,利用光传送网络设备进行三维建模和仿真,城市规划部门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影响,避免出现规划错误和后期调整。

此外,光传送网络设备还能够促进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光传送网络设备不仅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能源消耗,同时还可以提供绿色环保的数据传输方式。

相比较传统的电缆传输,光传送网络设备的传输损耗更低,不会产生电磁辐射和电磁污染。

因此,光传送网络设备在实现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然而,光传送网络设备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成本问题,光传送网络设备的部署和维护成本较高。

环网保护在SDH传输网中的应用

环网保护在SDH传输网中的应用

环网保护在SDH传输网中的应用作者:刘宝忠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年第01期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SDH网络组网方式以及环网保护在SDH网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环网自愈环二纤通道保护环中图分类号:TN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4)01-0034-01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进入了信息爆炸时期,人们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各种信息。

这就对承载传输这些信息的传输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求传输网的传输速度更快之外,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有很高的要求。

于是在实际的组网过程中,自愈环网成为了不二的选择。

自愈环网就是在网络出现故障时不需要人为的干涉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自动恢复业务传输能力。

1 网络拓扑结构在SDH网络中网元设备通过传输光缆相互连接在一起,这些设备和传输光缆的排列结构就构成了网络的拓扑结构。

网络的利用率、网络的可靠性和网络的经济性与拓扑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大家常用的网络拓扑有:星形、树形、链形、环形和网孔形。

星形网就是网络中有一中心节点,网络中的所有节点相互都无连接,他们都与中心节点相连,传输业务时通过中心节点进行转接。

链形网是网络中所有网元一一串联并且首尾两端开发。

树形网可以想象成链形网和星形网组合而成的一种网络。

网孔形网是指网络中所有网元都两两相连,这样每个网元的传输路径就有多个,使得网络可靠性很强但结构过于复杂并且成本过高。

环形网是将链形网的首尾相连在一起,这样全网中每一个网元都不对外开放的网络拓扑形式。

2 自愈环网所谓自愈环网就是当网络中的某处发送故障时,网络在极短的时间内自动进行一些活动使得正常的传输得以恢复,整个恢复的过程不需要任何人工的干预,这一自动恢复的过程用户几乎感觉不到任何变化。

自愈网自愈的过程实际是网络自动发现替代路由并重新建立通信的能力。

我们一般采用备用设备或者使用中设备的冗余通道来进行路由替代,使得所有业务或者优先级别高的业务迅速得到恢复。

自动交换光网络技术在传送网中的应用

自动交换光网络技术在传送网中的应用

自动交换光网络技术在传送网中的应用摘要:近年来,光传输网络这一名词不断出现在电信领域中,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文章对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在城域网传输中的应用、部署策略、规划设计进行了分析,对网络规划和运维产生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 ) SDH网络城域传输网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term of the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is emerging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s field, causing peopl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rticle on 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 (ASON), in the metro transport applications, deployment strategies, planning and design analysis, the impact of network planning an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Keywords: Automatic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 (ASON), SDH network, metro transport network.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技术是一种能够自动完成网络连接的新型网络概念,顺应了业务发展对于传送网络的业务支撑能力和丰富性的高需求,突破了传统人工配置的网络理念,适应了现代网络和新业务拓展的需要。

智能光网络是将SONET/SDH的功能特性、高效的IP技大容量的DWDM和网络控制软件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动光交换网络。

对于网络运营商来说,它可以直接从光域快速提供业务,使运营商拥有的不再是一个一般的光网络,而是一个极具竞争潜力的业提供平台。

光纤通信技术应用于高速网络和数据传输领域

光纤通信技术应用于高速网络和数据传输领域

光纤通信技术应用于高速网络和数据传输领域光纤通信技术是一种通过光信号传输信息的技术,近年来在高速网络和数据传输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光纤通信技术通过利用光纤的高带宽、低损耗和抗干扰等优势,实现了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为信息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速网络是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重要基础,而光纤通信技术作为高带宽、长距离传输的理想选择,被广泛应用于高速网络建设中。

相比传统的铜缆,光纤传输更快、更稳定,可以提供更大的带宽,满足现代社会对于大容量数据的传输需求。

在高速网络中,光纤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光纤到家,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为用户提供更加快速、可靠的网络服务。

在数据传输领域,光纤通信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数据传输的速度和可靠性对于现代社会的科研、生产、管理等各个领域都至关重要。

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大规模数据的传输变得更为高效,大大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度和可靠性,为科学研究、工业生产等领域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例如,在医疗领域,医院可以通过光纤通信技术实现远程诊断、远程手术等,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在金融领域,高速的光纤通信技术可以实现金融数据的快速传输,提高金融交易的效率和安全性。

光纤通信技术在高速网络和数据传输领域的应用还包括光纤电缆的建设和维护。

光纤电缆作为光纤通信技术的基础设施,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测、维护和更新。

通过对光纤电缆进行定期的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故障点,保证光纤通信的正常运行。

同时,定期的更新和升级也可以提高光纤通信的传输速度和性能,适应不断增长的数据传输需求。

尽管光纤通信技术在高速网络和数据传输领域的应用带来了巨大的优势和便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光纤通信技术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投资和人力资源支持。

其次,光纤通信技术的传输距离受到限制,需要在一定的距离内进行中继或者使用光放大器增强信号。

此外,光纤通信技术的设备和设施需要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保证长时间的运行和数据的安全传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环网技术在本地传输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自愈环因其具有自动故障恢复、高可靠性、组网灵活、实现简单等特点,使其成为光环网最常用的组网方案,从而在电信传输网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首先对光网及自愈环网进行简单介绍,分析了本地传输系统自愈环网的迫切需求,以及本地传输系统自愈环网的实现方式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

关键字:光纤本地网、自愈环网、迫切需求、实现方式
一、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光纤通信网络已建设成多数地区覆盖的光纤专用网络。

在通信系统生产运行过程中,不仅需要光纤通信网络提供充足可靠的支持,同时还需要通信网络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在这一背景下,作为通信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本地传输网光纤通信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建设与管理就显得极为重要。

二、光网及自愈环网概述
光纤通信网络传输的媒介与载波分别为光纤与光波,其中,光纤作为传输媒介可将光信号加以传送,由一处传送到另一处。

光纤通信系统主要包括光发送机、中继器、光纤光缆、光接收机等设备。

相较于其他的通信方式,光纤通信网具有很多显著优势,在整个通信系统中,其主要优势有:光纤不惧高温;光缆具有较轻自重,尺寸较小;光纤的传输带宽极大,可承载较大通信容量;光纤在传输中衰耗较低,中继距离相对较长;光纤不受电磁、雷电及强电的干扰等。

自愈网是指网络在出现意外故障时能够在极短时间内且无需人为干涉自动恢复所携带业务,即网络具备发现替代传输路由并重新确立通信的能力。

光纤自愈环网是实现自愈网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很强的自愈能力,正在被本地传输系统中广泛采用。

光纤自愈环可分为通道保护环和复用段保护环,每种环网按照工作状态可以分为两段,即业务段和保护段(备用段)。

通道保护环在正常工作情况下保护段也传输业务信号;而复用段保护环在正常情况下保护段空闲,可用于传输其他业务信号。

三、本地传输系统自愈环网的迫切需求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运营商所提供的基本业务在速率和数量上也都在飞速的膨胀,而且为了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各种新业务不断的出现。

作为基础的传输网络自然也日趋庞大和复杂,特别是本地传输网,作为传输网络中最为繁杂和庞大的部分,经过不断的发展,在安全性、可控性、高效性和扩展性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和隐患。

针对目前传输网存在的这些问题,对现有传输网进行优化和新建传输网统筹部署显得非常必要。

在传输网的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到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优化和统筹部署使传输网络结构清晰化,有利于提高网络利用率,发挥设备的功用,提高网络安全性,同时也有利于网络的扩容、升级以及便于各种新业务接入。

四、本地传输系统自愈环网的实现方式
目前,光纤自愈环网具有五种典型结构,包括:
1、两纤单向通道保护环;
2、两纤双向通道保护环;
3、两纤单向复用段保护环;
4、两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
5、四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

限于篇幅,本文就举例进行简单介绍。

4.1两纤保护环
两纤环是目前较多采用的方式,其工作原理见图1和图2所示。

其中左侧图为正常运行的光纤通道示意图,右侧图为自愈环倒换后的光纤通道示意图。

A、B、C、D分别为光纤通道上的节点倒换开关,S表示业务段光纤,P表示保护段光纤,AC表示由节点A流向节点C的数据信号,CA表示由节点C流向节点A 的数据信号。

图1:两纤单向通道保护环
图2:两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
二纤单向复用段倒换环如图3所示。

AC信号沿S1/P2光纤顺时针方向传输,而CA信号沿S2/P1逆时针方向传输,所以它仍是一个双向环。

当B和C节点间光缆被切断,B和C节点内的倒换开关将根据APS协议,将S1/P2与S2/P1沟通,利用时隙交换技术,可将S1/P2和S2/P1上的业务信号时隙移到另一根光纤上的保护信号时隙,从而完成保护倒换作用,保护倒换时间小于30ms。

例如,将S1/P2的业务信号奇时隙可转移到S2/P1上的保护信号偶时隙,即将所有业务
信号置于另一根光纤上传输,并且在A,B,C,D这四个站点都要进行这种时隙交换。

当故障排除后,倒换开关将返回原来位置。

图3:二纤单向复用段倒换环
4.2四纤倒换环
如图4所示,四纤双向复用段倒换环有两根分别对应收发方向的业务光纤S1和S2,以及两根对应收发方向的保护光纤P1和P2。

正常情况下,从A节点进入环,以由C节点为目的地的低速支路信号沿S1顺时针传输,而由C节点返回A节点的低速支路信号则沿S2逆时针传输,所以它是一个双向环;而保护光纤P1和P2是空闲的。

当B和C节点间的光缆被切断时,利用APS协议,B和C节点中各有两个倒换开关执行环回功能,从而得以维持环的连续性。

当光纤S1和P1沟通,S2和P2沟通,沿S1的AC信号在B节点经倒换开关从P1返回,沿逆时针方向经过A和D节点到达C节点,并经倒换开关回到S1光纤落地分路,CA信号也类似。

从图文中可以看出,S1上的业务信号与P2上的保护信号的传输方向相同,都是顺时针。

利用时隙交换技术,可以时光纤S1和P2上的信号都置于一根光纤上,这根就称为S1/P2光纤,这时,这根光纤上的一半时隙如奇时隙用于传业务信号,而另一半时隙如偶时隙给保护信号,同样也有S2/P1光纤。

S1/P2上的保护时隙可保护S2/P1上的业务信号,而S2/P1上的保护信号时隙可保护S1/P2上的业务信号。

于是,四纤环可以简化为二纤环。

对于二纤双向复用段倒换环我们一般采用奇偶时隙保护,也有其他保护形式,如前半时隙传业务信号,后半时隙传保护信号。

图4:四纤双向复用段倒换环
五、总结
分析上述五种结构形式的光纤自愈环网通信路由情况可知:两纤单向通道保护环在正常通信时收发信路由不一致,通道故障后收发信路由一致;两纤单向复用段保护环在正常时和故障后收发信路由均不一致;两纤双向通道保护环、两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四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在正常工作时收发信路由一致,故障后通信路由会发生变化,但收发信路由仍然一致。

在本地传输网的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到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光纤环网的自愈功能非常有效地防止了因线路设备故障而导致的业务中断,极大地提高了电路的可用率和可靠性,增强了网络的安全性。

因此在传输网建设中,应充分利用光纤环网自愈功能的优越性,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自愈环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韦乐平,光同步数字传送网(修订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09
[2]张怿宁、索南加乐、焦在滨,光纤自愈环网电流纵差保护的数据同步方法,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05
[3]张志寿,光纤环形网在本地市话网中的应用与探讨,光通信研究,1995-03
[4]S​D​H​自​愈​环​及​其​在​光​接​入​网​中​的​应​用,来源网络温控
[5]白静茹,SDH自愈环的设计与改进,北京邮电大学,2009-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