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及太阳电池基础

合集下载

半导体基础知识PPT培训课件

半导体基础知识PPT培训课件
半导体基础知识ppt培 训课件
目录
• 半导体简介 • 半导体材料 • 半导体器件 • 半导体制造工艺 • 半导体技术发展趋势 • 案例分析
半导体简介
01
半导体的定义
总结词
半导体的定义
详细描述
半导体是指在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常见的半导体材 料有硅、锗等。
半导体的特性
总结词
化合物半导体具有宽的禁带宽度和高 的电子迁移率等特点,使得化合物半 导体在光电子器件和高速电子器件等 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掺杂半导体
掺杂半导体是在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其他元素,改变其导电 性能的半导体。
掺杂半导体的导电性能可以通过掺入不同类型和浓度的杂质 来调控,从而实现电子和空穴的平衡,是制造晶体管、集成 电路等电子器件的重要材料。
掺杂的目的是形成PN结、调控载流 子浓度等,从而影响器件的电学性能。
掺杂和退火的均匀性和控制精度对器 件性能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最终产品 的质量和可靠性。
半导体技术发展趋势
05
新型半导体材料
硅基半导体材料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
作为传统的半导体材料,硅基半导体 在集成电路、微电子等领域应用广泛。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硅基半导体的 性能也在不断提升。
半导体制造工艺
04
晶圆制备
晶圆制备是半导体制造的第一步,其目的是获得具有特定晶体结构和纯度的单晶硅 片。
制备过程包括多晶硅的提纯、熔炼、长晶、切磨、抛光等步骤,最终得到可用于后 续工艺的晶圆。
晶圆的质量和表面光洁度对后续工艺的成败至关重要,因此制备过程中需严格控制 工艺参数和材料质量。
薄膜沉积
输入 标题
详细描述
集成电路的制作过程涉及微电子技术,通过一系列的 工艺步骤,将晶体管、电阻、电容等电子元件集成在 一块硅片上,形成复杂的电路。

太阳能电池的原材料半导体物理

太阳能电池的原材料半导体物理
目录
1.概论:课程背景及计划 2.光伏技术的发展历史 3.太阳能分布与光谱分析 4.太阳电池物理基础 5.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6.太阳电池工作原理 7.硅材料的制备工艺 8.太阳电池的制备过程 9.太阳电池的检测技术 10.太阳电池组件的制作与测试 11.太阳电池技术的最新进展
上次课程重点回顾
• 大气质量(AM): AM1.5(地面测试条件),AM0(太空测试条件)
• 准晶体在材料中所起的强 化作用,相当于“装甲”
• 准晶是一种介于晶体和非 晶体之间的固体
典型半导体材料-硅
• 晶体硅(14)
1.结构特征为长程有序 2.呈正四面体排列,每一个硅原子位于正四
面体的顶点,并与另外四个硅原子以共价 键紧密结合。这种结构可以延展得非常庞 大,从而形成稳定的晶格结构。 3.间接带隙,禁带宽度为1.1eV 4.制备方法: 单晶:CZ法(直拉法),区熔法(FZ)等 多晶:改良西门子法、硅烷法和流化床法
共有化电子很难从低能级(满带)跃迁到 高能级(空带)上去。
半导体 能带结构,满带与空带之间也是禁带,
但是禁带很窄(E g 约0.1~2 eV )。
绝缘体与半导体的击穿
当外电场非常强时,它们的共有化电子还是 能越过禁带跃迁到上面的空带中的。
绝缘体 半导体
导体

纯硅是半导体。 导电性非常明显的与温度有关 硅原子在外电子层具有四个电子,即本质上决定物理和 化学性能的价电子。 在晶体中每个硅原子通过四个价电子和四个相邻的原子 键合形成结合,即共价键。 由于键合外层电子被固定在相对有序的状态,在晶体中 不能用于传输电荷。在绝对零度附近,即0 K = -273 ℃, 纯硅是绝缘体。 通过输入能量(如热量,光)电子结合可被破坏,以至于 在较高的温度时电子被释放并在晶体中在一定范围移动, 可在晶体中形成电流

太阳能电池基础知识

太阳能电池基础知识

一,基础知识(1)太阳能电池的发电原理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效应,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半导体的光电效应所有的物质均有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旋转的电子组成.半导体材料在正常状态下,原子核和电子紧密结合(处于非导体状态),但在某种外界因素的刺激下,原子核和电子的结合力降低,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搏,成为自由电子.光激励核核电子空穴电子电子对•PN 结合型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是由 P 型半导体和 N 型半导体结合而成,N 型半导体中含有较多的空穴,而P 型半导体中含有较多的电子 ,当 P 型和 N 型半导体结合时在结合处会形成电势当芯片在受光过程中,带正电的空穴往 P 型区移动,带负电子的电子往 N 型区移动,在接上连线和负载后,就形成电流..(2)太阳能电池种类-++--+P 型铸 造 2工PN 结合(正面 N 极,反 面 P 极 ) 减 反膜形成通过电极,汇集电※在现在的太阳能电池产品中,以硅半导体材料为主,其中又以单晶硅和多晶硅为代表.由于其原材料的广泛性,较高的转换效率和可靠性,被市场广泛接受.非晶硅在民用产品上也有 广泛的应用(如电子手表,计算器等),但是它的稳定性和转换效率劣于结晶类半导体材料. 化合物太阳能电池由于其材料的稀有性和部分材料具有公害,现阶段未被市场广泛采用. ※现在太阳能电池的主流产品的材料是半导体硅,是现代电子工业的必不可少的材料,同时 以氧化状态的硅原料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储藏物质. ※京瓷公司早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就认识到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阔前景和美好未来,率先 开启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工业化生产大门.现在已经是行业的龙头,同时多晶硅太阳能电 池也结晶类太阳能电池的主流产品(太阳能电池的 70%以上).(3)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空间用民用转换效率:24%转换效率:10%转换效率:8%(1400 度以上)破锭(150mm *155mm )N 极烧结电极 印刷 ( 正 反组配叠片层压模拟光源,输出测试边框安装(4)太阳能电池关连的名称和含义•转换效率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是指电池将接收到的光能转换成电能的比率转换效率 = 100%太阳能电池板被照射的太阳能※标准测试状态由于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受太阳能的辐射强度,温度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为了表述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和评价其性能,设定在太阳能电池板的表面温度为 25 度,太阳能辐射强度为 1000 w/㎡、分光分布 AM1.5 的模拟光源条件下的测试为标准测试状态.大气层分光分布小知识晶硅类理论转换效率极限为 29%,而现在的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为 17%~19%,因此,太阳能电池的技术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太阳能电池输出特性【太阳能电池电流---电压特性(I-V 曲线)】最大输出(PM):最大输出电压(Vpm) 最大输出电流( Ipm ) 开路电压(Voc ):开路状态的太阳能电池端子间的电压短路电流(Isc ):太阳能电池端子间的短路电流最大输出电压(Vpm):最大输出状态时的动作电压最大输出电流 (Ipm ):最大输出状态时的动作电流日照强度变化和 I-V 曲线】温度变化和 I-V 曲线】日照强度—最大输出特性】温度-最大输出特性】最大输出%温度(度)12010080604020-25 0 25 50 75 100专用设备直流有蓄 电 路灯,交通信号灯,无线电 无蓄电池DC 水泵,换气扇,充电器②对能源和节能的贡献太阳能电池 2。

太阳能电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太阳能电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太阳能电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设备。

其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十分关键,本文将从多方面进行阐述。

一、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太阳能电池的主要结构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材料组成的PN结构。

其具体结构如下:(1)P型半导体层:由于P型半导体材料内部原子存在杂质,导致其内部有大量少子分布,因此呈现出正电导特性。

(2)N型半导体层:与P型半导体层相似,N型半导体材料内部原子也存在杂质,导致其内有大量多子分布,因此呈现出负电导特性。

(3)P-N结:当P型半导体层与N型半导体层相结合时,因其电子浓度相反,形成PN结。

PN结中含有少量的杂质离子,如磷、硅、锗等,在室温下可获得稳定性,并形成一定的空间电荷区,即反向漏电区,可以有效防止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从而将光电转换效率提高到最高。

(4)金属电极:在P型半导体的顶部和N型半导体的底部,分别电浆贴附上一层金属电极,以加强电路连通性。

二、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实现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

当光线经过太阳能电池表面时,会被吸收,产生光电子激发,使电子跃迁到导带中,形成相应的空穴。

通过PN结的内部电场作用使空穴向P型半导体集中,电子向N型半导体集中,形成电动势。

在外部电路的作用下,电子流进入电路的负载,使得负载发生电流,从而实现转换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太阳能的强度与方向、电池板的温度与表面状况、电池板质量等因素。

同时,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也对其转换效率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多样化材质结构的选择,制造出转换效率高、成本低、稳定性好的太阳能电池,对于太阳能电池的推广应用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

三、太阳能电池的种类太阳能电池种类较多,根据主要材料不同,太阳能电池可分为硅太阳能电池和非硅太阳能电池。

其中,硅太阳能电池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非硅太阳能电池虽然目前市场份额较小,但这种新型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及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衬底(substrate):太阳能电池的基础材料,通常为硅(silicon)材料。

衬底是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支撑部分。

2. pn结(pn junction):太阳能电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n型半导体(n-type semiconductor)和p型半导体(p-type semiconductor)组成。

这两种材料的特性不同,使得在pn结附近形成了电势差,从而形成一个内建电场。

3. 正极(anode)和负极(cathode):太阳能电池的正
极和负极分别连接到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中,用于收
集电流。

正极和负极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

4. 电池封装材料(encapsulation material):太阳能电
池需要通过封装材料来保护衬底和pn结,同时也要防止湿气、灰尘等外界物体进入。

常见的封装材料有玻璃(glass)、聚合物(polymer)等。

5. 反射层(reflective layer):用于减少光的反射损失,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吸收效率。

常见的反射层材料有氧化铝(aluminum oxide)等。

总的来说,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可以简化为由衬底、pn结、正极、负极、封装材料和反射层等组成的一个封装结构。

当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上时,光能被吸收并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电池基本原理

太阳能电池基本原理

太阳能电池基本原理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设备。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光电效应,将太阳光直接转化为电能。

下面将从几个步骤来阐述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

一、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是将光子能量转化为电子能量的过程。

当光子能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将电子从金属表面上释放出来,这个现象被称为“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是太阳能电池能够工作的基础。

二、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

半导体是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类材料。

在太阳能电池中,半导体被掺杂成p型和n型材料。

p型半导体的材料中含有掺杂元素的空穴,n型半导体的材料中含有掺杂元素的自由电子,这种不同类型的半导体材料通过接触形成p-n结。

三、太阳能电池的原理当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上时,光子将经由计算机的帮助,穿过外表面玻璃接触到p-n结的p区。

此时,p型半导体材料中的空穴会将能量吸收,然后n型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会被激活,从而产生电流。

这样的过程就是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

四、太阳能电池的制作太阳能电池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多个步骤,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步骤:(1)掺杂:尝试将半导体材料掺杂成p型和n型;(2)打沟槽:用磁力或者机械的方式在导体表面打沟槽,以便形成导线;(3)在导体表面涂抹:用具有导电性质的金属在导体表面形成电极;(4)密封:太阳能电池在制作完成后需要密封,以便保证其不会遭受氧化而失效。

总之,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光电效应来转化太阳能为电能。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高效的清洁能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使用太阳能电池,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太阳电池及其应用技术讲座(一) 半导体基础知识

太阳电池及其应用技术讲座(一) 半导体基础知识
… …
- 1
南师 燕六学本阳 能研搴所 南 昆明 609) 5 2 0
瓠0 瓷 藿 、
\“ 。
\l l

中 图分 类 号 :T 6 5 文 献标 志 码 :  ̄ I m q :1 1— 2 2 2 0 ) 10 0 - 4 M 1 B - 67 5 9 (0 7 0 — 1 2- 0
维普资讯
第 2 5卷 第 l期 20 0 7年 2 月
可 再 生 能 源
Ren wa e e bl Ene g Re ouce ry s r s
Vo. 5 No 1 12 . Fe b. 2 07 0
谢 建, 勇刚, 华, 庆益, 景天, 娟 马 廖 。 季 李 杨丽
电 阻率 随 着 温 度 的升 高 和 辐 照 强 度 的增 大 而减
实 际使 用 的半 导 体都 掺 有 少 量 的某 种 杂质 . 这里所 指 的“ 质” 有选择 的 。 杂 是 如果 在 纯 净 的硅 中 掺人 少 量 的 五 价元 素 磷 .
这些 磷原 子在 晶格 中取 代硅 原子 ,并 用它 的 4个
称 的 、 规则 的排 列 叫做 晶体 的晶格 。 有

块 晶体 如 果从 头 到 尾 都 按 一 种 方 向重 复
排列 , 即长 程有序 , 称其 为单 晶体 。在硅 的 晶体 就 中 , 个 硅 原 子 近 邻 有 4个 硅 原子 , 2个 相 邻 每 每 原 子 之 间有 一对 电子 , 们 与 2个 相邻 原 子 核 都 它 有 相互 作用 , 为共 价键 。正是靠 共价 键 的作 用 , 称 使 硅 原子 紧 紧结 合在 一起 , 成 了晶体 。 构 由许 多 小 颗 粒 单 晶杂 乱 地 排 列 在 一 起 的 固 体 称 为多 晶体 。

《太阳能电池基础与应用》太阳能电池-第一章

《太阳能电池基础与应用》太阳能电池-第一章

课程大纲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第章引言第一章:引言第二章:半导体基础第三章:P-N结第四章:太阳能电池基础第二部分:传统太阳能电池第章能第五章: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第六章:高效III-V族化合物太阳能电池第七章: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第八章:高效薄膜太阳能电池(CIGS, CdTe)第三部分:新型太阳能电池第九章:有机太阳能电池第十章:染料敏化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第十一章:其它新型太阳能电池(量子点,中间带等)第十二章:多结太阳能电池主讲教师:(1-4 章:18学时);82304569,xwzhang@张兴旺14章学时)xwzhang@semi ac cn尹志岗(5-7 章:14学时);82304469,yzhg@游经碧(8-12章:22学时);82304566,jyou@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课时:54课时考试类型:开卷成绩计算方式:期末考试(70%)+小组文献汇报(30%)成绩计算方式期末考试参考书目:1熊绍珍朱美芳:《太阳能电池基础与应用》科学出版社1. 熊绍珍,朱美芳:《太阳能电池基础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009年2. 刘恩科,朱秉升,罗晋生:《半导体物理学》,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3. 白一鸣等编,《太阳电池物理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第一章引言太阳能的利用方式1.2太阳能资源及其分布31.114太阳电池工作原理31.3太阳电池发展历程1.4太阳电池应用与趋势31.51.6中国光伏发电的现状1973年,由于中东战争而引起的“石油禁运”,全世界发生了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危机,人类认识到常规能源的局限性、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危机”,人类认识到常规能源的局限性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认识到新能源对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及安全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环境污染日益加剧、极端天气频繁出现,不断挑战着人类的忍受极限……1.1 太阳能资源:未来能源的主要形式太阳能核能地热能生物质能风能水势能清洁能源--光伏发电太阳------物理参数太阳------地球生命之源!表度太阳------巨大的火球!表面温度:5760-6000K中心温度:1.5×107K日冕层温度:5×106K198930质量:1.989×10kg太阳每秒释放的能量:3.865×1026J,相当于132每秒燃烧1.32×1016吨标准煤的能量(世界能源消耗)3.0 ×1020joule/y=万分之一!3.0 ×1024joule/y万分之巨大潜力(照射到地面的太阳能)457亿年>50亿年我国的太阳能资源45.7亿年,>50亿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地表每年吸收太阳能17000亿吨标煤2007年一次能源26.5亿吨标煤解决能源危机特点能源取之不尽、无污染地球表面角度0.1%的太阳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可达5.6×1012千瓦小时,相当于目前世界上能耗的40倍资源丰富太阳环改善环境、保护气候无污染物废气噪音的污染特点能的境角无污染物、废气、噪音的污染1 MW并网光伏电站的年发电能力约为113万优点度并能kWh,可减排二氧化碳约191余吨相当于每年可节省标准煤约384余吨,减排粉尘约5.5吨,减排灰渣约114吨,减排二氧化硫约节能减排8.54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i Si Si Si Si
Si Si
As
Si Si Si Si Si Si Si Si
施主能级
价带
Si Si Si
如果是填隙式掺杂,成为非活性掺杂,不产生电离,只产生点缺陷(复合中心)
15
三价原子硼掺入四价锗晶 体中,空穴环绕 B 离子运动

空穴
导带
其中,μ载流子迁移率,温度升高或 者掺杂浓度或者缺陷密度增大,μ减 小
18
2、扩散运动 半导体材料内部由于载流子的浓度差而引起载流子的移动称为载流子 的扩散运动。
IP
P(x)
dp J h qDh dx
其中D是扩散常数
x
dp J e qDe dx
0
空穴将从浓度高的向浓度低的方向扩散,形成扩散电流 IP ,浓度差越 大,扩散电流越大。
+4
“多余”价电子
+4
+4
+5
+4
+4
+3
+4
杂质离子
+4
+4

30
nn0 Pn0 ni
是一个常数.
2
即在一定温度下,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浓度与少数载流子浓度的乘积
例1 为了获得N型硅单晶,掺入五价元素磷,磷的含量为0.0000003℅,试求: (1) 掺杂前后电子浓度的变化; (2) 掺杂前后空穴浓度的变化。已知T=300K。 解:(1)由于硅原子密度为 故施主杂质浓度(磷) N型半导体中电子浓度
注意: ni的绝对数值似乎很大,但与原子密度相比,本征载 流子浓度仍然极小 ,所以本征半导体的导电能力是很差的。

29
二. 杂质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即使是极微量的其他元素(统称为杂质),其导电 性能将大大增强。例如掺入0.0001%杂质,半导体导电能力将提高106倍!
Ec
EF
分布函数对于能级 EF 是对称的。
EF Ev
导带和价带中的电子
能态数相同,导带中
0.5
1
的电子数和价带中的
空穴数也相同,即EF
必定位于禁带中线
9
N型
导带电子浓度比本征
Ec EF EF Ev
情况要大得多,而导 带中能态的密度与本 征情况是一样的,因 此 N 型半导体的费米 能级连同整个费米分

23
载流子的复合
1.直接复合(辐射复合) 导带电子直接跳回价带与空穴复合叫直接复合。由于间接带隙半导体 需要包括声子的两级过程,所以辐射复合在直接带隙半导体中比间接
带隙半导体中进行得快。在硅中,除非出现温度特别高或者特别大注
入的情况,一般辐射复合造成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28
ni=n0=p0
式中,n0表示热平衡状态下的电子浓度,p0表示热平衡状态下的空穴浓度,在
T=300K时, Si的ni = 1.5×1010/cm3, Ge的ni = 2.4×1013/cm3
温度愈高,本征激发产生的载流子数目愈多,ni愈大,导电性能也就愈好。
在表面处存在许多能量位于禁带中的允许能态。因此由上面所叙述
的机构,在表面处,复合很容易发生。位于带隙中央附近的表面态能 级也是最有效的复合中心。另外,在硅片切割时会在表面留下损伤, 造成晶格畸变和缺陷,增加复合中心。 表面复合与陷阱复合的本质是禁带中深能级太对载流子的俘获,俘 获截面越大,复合越严重。 导带 表面 陷阱

其显著。对于高质量硅,掺杂浓 度大于1017cm3时,俄歇复合处于 支配地位。
27
p-n结二极管
半导体导电能力最终决定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载流子的多少;
一. 本征半导体
2. 载流子的性质;
3. 载流子的运动速度。
指“纯净”的半导体单晶体。在常温下,它有微弱的导电能力,其中载 流子是由本征热激发产生的。 激发使“电子——空穴对”增加,复合使“电子——空穴对”减少,一定温 度下,这两种过程最终将达到动态平衡,在动态平衡状态下,单位时间内激发 产生的载流子数目等于因复合消失的载流子数目,因而自由电子(或空穴)的 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该浓度统称为“本征载流子浓度” ni。
不变的状态,称为热平衡状态。
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例如 n 型硅受到光照时,价带中的电子吸收
光子能量跳入导带(光生电子),在价带中留下等量空穴(光激发),
电子和空穴的产生率就大于复合率。这些多余平衡浓度的光生电子和空 穴,称为非平衡载流子或过剩载流子。

22
由于外界条件的改变而使半导体产生非平衡载流子的过程,称为载流 子注入。载流子注入的方法有多种。用适当波长的光照射半导体使之产 生非平衡载流子,叫光注入。用电学方法使半导体产生非平衡载流子, 叫电注入。 半导体中非平衡少数载流子从产生到复合的平均时间间隔称为少子寿 命。 在n型半导体中出现非平衡的电子和空穴时,电子是非平衡多子,空 穴是非平衡少子。P型半导体中,空穴是非平衡多子,电子是非平衡少 子。在低注入条件下,非平衡多子和少子之间是少子处于主导地位,少 子寿命就是非平衡少子产生、复合又消失的时间。
0.5
1
布函数将一起在能带
图上向上移动。

10
P型
Ec
P型半导体的费米能 级连同整个费米分布 函数将一起在能带图 上向下移动。
EF
EF Ev 0.5 1

11
注: 温度升高时,费米能级向本征费米能 级靠近,电子和空穴浓度不断增加,不论 是 P 还是 N ,在温度很高时都会变成本征硅。
Ge Ge Ge
Ge
Ge
Ge Ge Ge
受主能级 价带
B
Ge

Ge
如果是填隙式掺杂,成为非活性掺杂,不产生电离,只产生点缺陷(复合中心)
16
举例:磷扩散
非活性掺杂,填隙式,死层的来源
活性掺杂,替代式

17
载流子浓度(单位体积的载流子数目)
所以在运动中电子和空穴常常碰在一起,即电子跳到空穴位置把空穴填
补掉,这时,电子和空穴就随之消失。这种半导体的电子和空穴在运动 中相遇而造成的消失,并释放出多余能量的现象,称为载流子复合。

21
在一定温度下,半导体内不断产生电子和空穴,电子和空穴不断复合, 如果没有外表的光和电的影响,那么单位时间内产生和复合的电子与空 穴即达到相对平衡,称为平衡载流子。这种半导体的总载流子浓度保持
散常数不是独立的,它们通过爱因斯坦关系相互联系
De
kT e q
Dh
kT h q
kT/q是在与太阳电池有关的关系式中经常出现的参数,它具有电压的量纲, 室温(25oC)时为26mV。
20
载流子产生、复合及器件物理学的基本方程
在半导体中,载流子包括导带中的电子和价带中的空穴。由于晶格的 热运动,电子不断从价带被激发到导带,形成一对电子和空穴,这就是 载流子产生的过程。 在不存在外电场时,由于电子和空穴在晶格中的运动是没有规则的,
半导体及太阳电池基础
吴坚 2015.07.22
目录
半导体基础 太阳能电池基础原理 Q&A

2
晶体特性
自然界物质存在的状态分为液态、气态、固态。固态物质根据它们的质 点(原子、离子和分子)排列规则的不同,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具 有确定熔点的固态物质称为晶体,如硅、砷化镓、冰及一般金属等;没有 确定的熔点,加热时在某以温度范围内就逐渐软化的固态物质称为非晶体, 如玻璃、松香等。 晶体又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整块材料从头到尾都按同以规则作周期性 排列的晶体,称为单晶体。整个晶体由多个同样成分、同样晶体结构的小 晶体(即晶粒)组成的晶体,称为多晶体。 硅材料有多种形态,按晶体结构,可分为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
载流子(携带电荷可自由移动的微观粒子,电子与空穴)的运动形式有 两种:漂移运动与扩散运动。 1.漂移运动 载流子在外电场作用下的运动称为漂移运动,由此引起的电流称为 漂移电流。
E
J e qnve q e nE
vP ve I

J p q p pE

3
长程序
短程序
无序
单晶、多晶和非晶体原子排列

4
各类固体的能带特性
允许能态被电子占据的方式
导带 电子可自由移动 EF EF EF
价带 电子被束缚
(a)在金属中
(b)在绝缘体中
(c)在半导体中

f E
1 e
E EF
1
KT
能 量 E
距离

N(E)
6
允许态的能量密度
电子集中在导带底 EF EF 空穴集中在价带顶
f(E)
载流子数/单位能量

7
电子和空穴的密度
1、单位体积晶体中,在导带内的电子数
5
允许态的能量密度
在低温下,晶体的某一能级以下的所有可能能态都将被两个电子占据,该能 级称为费米能级(EF)。随着温度的升高,一些电子得到超过费米能级的能 量,考虑到泡利不相容原理的限制,任一给定能量E的一个所允许的电子能态 的占有几率可以根据统计规律计算,其结果是由下式给出的费米-狄拉克分 布函数,
导带
n0 p0 2 Bni n0 p0
硅的B值约为210-15cm3/s。
EF 价带

24
2. 间接复合(陷阱复合,Shockley–Read–Hall recombination) 电子和空穴通过复合中心复合叫作间接复合。由于半导体中晶体的 不完整性(晶界、结构缺陷如点缺陷及位错等、制绒绒丝、表面线痕)和 存在有害杂质(金属杂质 AgCuFeCr等、碳杂质或者氧沉淀、氧环),在 禁带中存在一些深能级,这些能级能俘获自由电子和自由空穴,从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