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甲氧基-4-硝基苯胺

合集下载

2-甲基-4(6)-硝基苯胺合成工艺的研究

2-甲基-4(6)-硝基苯胺合成工艺的研究

江 苏 技 术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 然 科 学 版) 自
Vo .4 N . 1 . o3 1 S p, 2 0 e. 08
2 一甲基 一4 6 一硝基苯胺合成工艺 的研 究 ()
王 雅 珍
( 苏技术 师范学 院 化学化工学院, 江 江苏 常州 2 3 0 10 )

要: 2一 甲基苯胺 为原料 , 冰醋 酸酰化 , 酸硝 化 , 以 经 混 再用 盐酸水解 来合 成 2一甲基 一4一硝基 苯胺 和
2 一甲基 一 一硝基苯胺为橙红色针状 晶体 ,是一种工业中应用广泛的有机染料或有机物的中间体 , 6 也 是 医药 中 间体 , 以合 成具 有 保养性 能 的药 物 ; 一甲基 一4一硝基 苯 胺 ( 品名 为红 色 基 R ) 黄色 粉 可 2 商 L为 末 状 , 一 种工 业 中应用 广泛 的有机染 料 , 是 以其为 主要 原料 , 可合 成分 散染 料 , 还 主要 有 分散 荧火 黄 I、 分 散黄 8媒染染料等 , 、 同时它也是医药中间体 。 以2 一甲基苯胺 、 乙酸酐为原料 , 经酰化 、 硝化、 再水解合成 2 一甲基 一 一 6 硝基苯胺 , 产率为 4 %t 由 6 l 。 于 乙酸酐 是 限购 产 品 , 易 购买 , 且 冰 乙酸 比乙酸 酐价 格低 , 不 并 故选 用 冰 醋 酸做 酰化 试 剂 , 上述 的合 成 对 方法进行研究并加以改进 , 混酸硝化 以惰性 的 1 一二氯 乙烷翻 , 2 做溶剂 , 硝化产物的分离采用粱毓学等[ 3 1 的 分 离方 法 , 终得 到 两种 硝 化产 物 , 最 分别 是 2一甲基 一6一硝基 苯 胺 和 2一甲基 一4一硝 基 苯胺 , 对 影 响 并 酰化 、 化 、 硝 水解 反 应产 率 的 因素进 行 了研 究 , 2一甲基 一 4一硝基 苯胺 的产率 是 2 .2 2一甲基 一6 77 %, 一硝 基 苯胺 的产 率是 4 .5 47 %。 N一 酰化反应常见的酰化剂是羧酸 、酸酐和酰氯。当 R相同时 ,酰化反应的活性次序是 : C : R OH< (C ) R O: O<R O 1 C C。用酸酐进行酰化反应是不可逆 的, 由于乙酸酐的反应活性 比较高 , 乙酸酐滴加要严格 控制温度 , 需要冰盐浴来控温 , 而且 由于价格较高 , 乙酸酐作为酰化剂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 使 通常乙酸 酐用 在碱 性 较弱 的芳 胺 的酰 化 和在水 介 质 中酰化 。用 羧酸 对胺 进行 酰化 反应 是 可逆 的 , 要使 反应 进 行 到 底, 必须 加入 过量 羧 酸 , 不 断 除去生 成 的水 , 并 本研 究采 用 分馏 的办 法使水 和 乙酸 分离 。合成 反应 的路线

2-甲氧基-4-硝基苯胺合成方法

2-甲氧基-4-硝基苯胺合成方法

2-甲氧基-4-硝基苯胺合成方法
2-甲氧基-4-硝基苯胺的合成方法有多种,以下是其中一种常用的合成方法:
1. 将3-硝基-4-苯酚与甲醇反应生成3-硝基-4-甲氧基苯酚。

2. 将3-硝基-4-甲氧基苯酚与氨反应生成2-甲氧基-4-硝基苯胺。

反应方程式如下:
1. 3-硝基-4-苯酚+ CH3OH → 3-硝基-4-甲氧基苯酚 + H2O
2. 3-硝基-4-甲氧基苯酚+ NH3 → 2-甲氧基-4-硝基苯胺 + H2O
以上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合成方法,实际上,还有其他的合成路线可供选择,具体选择哪种合成方法需要根据具体实验需求和条件来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化学实验应遵循安全操作规程,避免造成危险。

2-甲氧基-4-硝基苯胺生产装置火灾危险性评价与对策措施

2-甲氧基-4-硝基苯胺生产装置火灾危险性评价与对策措施

【 关键 词】- 2 甲氧基一 一 4硝基苯胺 ; 火灾危险性; 置 防范措施
0 引言 . 2 甲氧基一 一 ~ 4 硝基苯胺是有机颜料 的中间体 . 广泛用 于棉纤维 的 染色 和棉布 的印花及显色剂 该 产品生产过程 中使 用的原料二氯 甲 1 生产工艺过程危险有害性分析 - 3 烷、 硝酸 、 酸 、 硫 烧碱及 产品 2 甲氧基 一 一 一 4 硝基 苯胺 等属于危 险化学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 的资料分析 . 该项 目生产工艺过程 主要分 为硝 品. 生产过程存在着 : 火灾、 爆炸 、 腐蚀 、 化学灼伤 、 中毒 、 高处坠落等危 化反应 、 水解反应 、 酸洗分离 等 , 生产工艺过程 中的主要危险 、 害性 有 险 、 害因素。在其生产 、 有 储运过程 中 , 如操作处理不 当 、 安全管理不 体现在原料 、 品的危险有害性。 产 善. 极易造成严重的火灾损失 和人员伤亡 。 131 ..酰化 : 将邻氨基苯 甲醚与醋酸进行酰化反应 。本工序主要 控 1主要物料 的危险有害特性分析 . 制回流脱水温度和减压时的压力 , 出过 量醋 酸。添加 醋酸时防止 醋 脱 1 该项 目使用的原料以及产 品属于危险化 学品 . . 1 其危险 特性汇 酸对人员的腐 蚀和灼伤 总见 下 表 1 1 - 1. .2硝化 : 3 酰化生 成物在 硝化釜 内, 于二氯 甲烷 , 溶 然后滴加 硝 表 1 1主要危险、 — 有害物质特性 表 酸进行硝化反应。硝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 溶剂汽化 , 冷却 回流 , 要求控 爆 是否 制冷却温度和搅拌速度 。 同时严格控制硝酸的添加量 , 防止过量 , 使反 序 物料名 危规 闪 化学危险物 火灾 危险分 炸 危害 属于 应速度加快而产生较高 的温度 . 发生爆炸。酰化生成物在溶于二氯 甲 号 称 号 点/ 性 危 险 类 极 程度 ℃ 分类 限, 级别 易制 必须控制温度 , 防止温度过高 . 溶剂挥发。硝酸是强氧化 V % 毒品 烷的过程中 . 剂. 要禁止与油脂 、 物接触 . 有机 防止引起燃烧。 硝酸具有强腐蚀性 , 防 止人体接触和设备腐 蚀 ③具刺激性 1 危害 / 9 1 . 脱溶 : .3 3 将反应物 内的溶剂二氯 甲烷和 甲苯分离 出来 , 脱溶是 在真空下进行 . 要求控制 真空度 , 保证溶剂完全脱出 , 以回收使用 。脱 中 酸 腐蚀 、 灼 第 8 出的二氯 甲烷和甲苯有毒 , 并易燃 , 防止火灾 。上一步硝化反应 中。 会 1 2 硫 酸 8 07 10 伤 丁 类酸性 / 度 是 有二硝化物生成 . 在脱溶 的过程 中. 加入水 . 水汽共沸蒸馏脱溶 。 1. . 4水解 : 3 在脱溶后的硝化酰化物添加 甲苯溶解 , 在反应釜 内 并 添加液碱 . 进行水 解反应 . 反应在 回流状态下进行 要 求控 制水解温 度. 使反应完全 3 硝酸 802 1o 性\ 强刺激陛 乙 类酸性 , 度 1. . 5酸洗 : 3 物料在反应釜 内添加硫酸 . 进行 酸洗分 离。主产品再 可致人体灼 腐蚀品 危 伤 害 次脱 甲苯后 , 成为产品。反应 主要控制硫酸添加量 , 主产 品质量 。 保证 1 . 离心 、 .6 3 干燥 : 经离心机分离后 . 物料 进入烘 干器。 心分离主 离 第 8 . 2 轻度 4 液碱 8 0 1 一 2 0 戊 类碱性 / 危害 / 要控制离心机进料量 . 防止冲料 。烘干作业主要控制真空度和蒸汽压 腐蚀品 力。

聚羧酸化验室检测要求

聚羧酸化验室检测要求

聚羧酸化验室检测要求第一篇:聚羧酸化验室检测要求原材料:OX608:无色透明液体,含固量≥60%,微波炉,中低火加热35min丙烯酸(AA):含量>99.6%,做小试检测Vc:做小试检测双氧水:滴定法,小试(GBT6684-2002)TGA(巯基乙酸):小试检测过程检测: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操作,不做检测半成品检测:中和前初检流动度≥250mm(0.3%~0.4%C,87g 水),PH=6~7,烘含固量成品检测:PH=6~7,比重(参考值1.080,,42℃),流动度,减水率辅料加入母液时间无规定,取样两次,第一次检测合格后,搅拌5~10min,第二次取样留样。

辅料:名称掺量葡钠防霉剂1.2‰~1.5‰AOS(引气剂)0.1%~0.2%α-烯基磺酸钠文莱胶(增稠剂)0.4%~0.5%~1.0%4-甲氧基-2-硝基苯胺检测标准:引气剂:褐色液体,PH≥11,含固量:10%,比重:1.05±0.03 g/ml起泡≥10cm,消泡≥2D,水溶性良好防霉剂:无色到淡黄色液体,比重:1.072±0.02,PH=3~5 OXAC608:无色半透明液体,含固量≥60%,比重:1.094~1.1(20℃)配料计算方法:1000g中,以干粉计算,PC-4=56g,PC-5=14g,PN=35g,AOS=0.2 文莱胶=1.2(280,70为掩饰数据,都要除以5得到真实掺量)聚羧酸外加剂的储存:由于PC外加剂容易发霉,导致发霉的原因有温度、存放时间、防霉剂的用量等等。

配料池中有白色的颗粒,有可能是细菌,加入甲醛可以杀菌,一般加甲醛量为1kg/T。

细菌:细菌种类很多一般悬浮在液体中,加入甲醛可以杀菌,20~25℃时细菌繁殖旺盛。

霉菌:一般是浮在液面上,长毛,加入防霉剂可以抑制。

酵母:PC-4流动度差10几个,可以加入0.5%的文莱胶调节佛山管桩:PC-4 +防霉剂1.2%,含固量10% 实际应用1:聚羧酸一般不会泌水,而且聚羧酸和易性没有问题,一般都是减水率问题。

一种4-甲氧基-2-硝基苯胺的制备方法

一种4-甲氧基-2-硝基苯胺的制备方法

一种4-甲氧基-2-硝基苯胺的制备方法
一种4-甲氧基-2-硝基苯胺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步:
1.首先将甲胺通过加热加氧(熔融碱)反应制备4-氨基苯酚。

此反应在1mol的甲胺、0.03mol的碘化钠和3mol的碳酸氢钠溶液中,控制反应温度为120℃,持续反应3h即可得到4-氨基苯酚产品;
2.然后将上述4-氨基苯酚放入容器中,加入含有硝基基团的2-原烟醛,并加入锌粉作为催化剂。

此时控制反应温度为85℃,持续反应2.5h即可得到4-甲氧基-2-硝基苯酚产品;
3.最后将4-甲氧基-2-硝基苯酚反应与甲胺,并加入1mol的磷酸三钠和1mol的碳酸氢钠,控制反应温度为100℃,持续反应2h,可得到所需的4-甲氧基-2-硝基苯胺产品。

总之,一种4-甲氧基-2-硝基苯胺的制备方法主要由三步组成:首先甲胺加热加氧得到4-氨基苯酚;然后4-氨基苯酚与2-原烟醛反应得到4-甲氧基-2-硝基苯酚;最后4-甲氧基-2-硝基苯酚与甲胺反应得到4-甲氧基-2-硝基苯胺。

2-甲基-4-硝基苯胺的制备方法

2-甲基-4-硝基苯胺的制备方法

2-甲基-4-硝基苯胺的制备方法一、概述2-甲基-4-硝基苯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染料、颜料、药物等领域。

其制备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但经过不懈努力和研究,已经有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2-甲基-4-硝基苯胺的制备方法,并对比它们的优缺点,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二、硝基苯的氨基化反应1. 反应原理硝基苯的氨基化反应是2-甲基-4-硝基苯胺制备的关键步骤。

该反应是通过硝基苯和甲醛在氢气催化下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对甲基苯胺,并且在硝基苯上有硝基基团。

2. 实验步骤(1)将硝基苯和甲醛溶于适量乙醇中;(2)向溶液中加入氢气催化剂;(3)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氨基化反应,得到2-甲基-4-硝基苯胺。

3. 优缺点分析优点:该方法操作简单,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

缺点:反应过程中需要氢气催化剂,安全风险较高;所得产物纯度较低,需要进一步提纯。

三、硝基化反应1. 反应原理硝基化反应是将硝基磺酸铅与苯胺在硫酸存在下反应制备2-甲基-4-硝基苯胺的方法,属于亲电取代反应。

2. 实验步骤(1)将苯胺溶于硫酸中;(2)逐渐加入硝基磺酸铅,控制反应温度;(3)反应结束后,对产物进行提取和纯化,得到2-甲基-4-硝基苯胺。

3. 优缺点分析优点:反应条件温和,产率较高,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缺点:硝基磺酸铅是一种有毒物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和压力,对实验操作人员要求较高。

四、芳香硝化法1. 反应原理芳香硝化法是将硝基硫酸与苯胺在硫酸存在下发生反应,生成硝基苯。

然后利用取代反应,将甲基基团引入到硝基苯中,制备2-甲基-4-硝基苯胺。

2. 实验步骤(1)将苯胺溶于浓硫酸中冷却至低温;(2)逐渐加入硝基硫酸,控制反应温度;(3)得到硝基苯后,再进行甲基化反应,得到2-甲基-4-硝基苯胺。

3. 优缺点分析优点:芳香硝化法可以较高产率地制备硝基苯,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缺点:该方法操作复杂,且硝基硫酸也是一种有毒物质,需要严格控制操作条件和废弃物处理。

资料荟萃

资料荟萃

2-氨基-4-氯基-5-甲基苯磺酸(商品名2B酸)2-氨基-5-甲基苯磺酸(商品名4B酸)1.概述:颜料中间体2B酸(4B酸)-是由对硝基甲苯经氯化还原(对硝基甲苯还原),磺化后在酸性溶液中进行重结晶制备,2B酸(4B酸)主要用于颜料工业及有机合成工业。

2、命名、分子式、分子量、结构式3、主要技术指标:4、产品特性:4.1 物理性质:2B酸、4B酸均溶于稀碱溶液、乙醇及醚中;不溶于冷水、苯及氯苯中,在热水中微溶。

4.2 化学性质:2B酸、4B酸均于稀酸中与亚硝酸盐进行重氮化,具有一般胺类通性。

5、产品用途5.1 2B酸于稀酸中与亚硝酸盐进行重氮化,重氮盐与2,3酸偶合用钙盐处理成色淀,经过滤、干燥、粉碎制得永固红F5R,其为紫红色粉末,不溶于水和乙醇中,遇浓硫酸为紫红色,稀释后呈现蓝光红色沉淀,遇浓硝酸呈棕红色,遇浓氢氧化钠溶液呈红色,耐晒和耐热性良好,主要用于油墨、塑料的着色。

5.2 用2B酸重氮盐与2,3酸钠盐偶合,用氯化锰处理成盐,经过滤、干燥、粉碎制得永固红2BL。

其为红色粉末,不溶于水和乙醇中,在浓硫酸中为紫红色,稀释后呈蓝光红色沉淀,遇浓氢氧化钠为红色,遇浓硝酸中为棕光红色。

耐晒和耐热性均优良。

主要用于油墨和塑料的着色,也可用于油漆作涂料印花。

5.3 4B酸主要用于制造有机颜料红57#系列品种及活性染料红X-7B、艳橙K-R等颜料、染料中间体。

6、标志、包装、运输、贮存6.1袋外应注明: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批号、净重。

6.2 2B酸、4B酸包装:内用聚乙烯薄膜袋,袋口用绳扎紧,外用聚丙烯编织袋,缝包机封口。

每袋净重25kg 或根据客户要求。

6.3 每批包装好的成品,袋内部应有质量合格证明,内容包括: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批号、净重。

6.4包装好的产品允许一般运输,但必须防止雨淋、曝晒。

6.5 产品应贮存在干燥、通风仓库,不得与食物、种子、饲料混放。

贮存期以出厂一年为限。

医药及染料中间体系列产品开发产品简介:苯胺系列:⒈对氨基苯甲酸以对硝基苯甲酸为原料经过还原而得,收率≥93%,含量≥98%。

2-甲基-4(6)-硝基苯胺合成工艺的研究

2-甲基-4(6)-硝基苯胺合成工艺的研究

2-甲基-4(6)-硝基苯胺合成工艺的研究
2-甲基-4(6)-硝基苯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染料、医药和农药
等领域。

本文介绍了一种可行的2-甲基-4(6)-硝基苯胺的合成工艺。

实验材料:
2-甲基-4-硝基苯胺、硫酸、硝酸、苯酚、氢氧化钠、环己酮、蔗糖、氯化钙。

实验方法:
第一步,将2-甲基-4-硝基苯胺和苯酚按2:1的比例混合,加入环己酮中,搅拌至完
全溶解。

然后将混合物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调节pH至8左右,再将蔗糖加入溶液中。

反应体系放置于温度为25℃的恒温槽中进行反应。

第二步,将反应物过滤,洗净出现的沉淀,过滤后沉淀再加入硫酸-硝酸混合液中进
行硝化反应。

加热至硝化反应结束,继续加热至沸腾状态下煮沸数小时,最后冷却至室温,用水洗涤沉淀,过滤干燥。

第三步,将干燥的产品加入氯化钙溶液中,过滤出溶液中的沉淀,再用醚萃取物进行
回流提取。

最后得到目标产物2-甲基-4(6)-硝基苯胺。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验证,得到的2-甲基-4(6)-硝基苯胺符合质量要求,并且还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提纯工艺提高产品的纯度。

该方法制备2-甲基-4(6)-硝基苯胺的工艺简单、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同时,该方法还可以通过对工艺参数的优化来进一步提高产率和纯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甲氧基-4-硝基苯胺化学
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2-甲氧基-4-硝基苯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4-nitro-2-methoxy aniline 中文名称2:4-硝基-2-甲氧基苯胺 英文名称2:2-amino-5-nitroanisol 技术说明书编码:2470CAS No.:
97-52-9 分子式:
C 7H 8N 2O 3分子量:168.17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本品有毒。

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进入体内,可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而致紫绀。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甲氧基-4-硝基苯胺 97-52-9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酸酐、酰基氯接触。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包装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酸酐、酰基氯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中国M AC (m g /m 3):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 AC (m g /m 3):未制定标准TLVT N:未制定标准TLVW N:未制定标准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橙红色针状结晶。

熔点(℃):139~140沸点(℃):无资料相对密度(水=1): 1.211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饱和蒸气压(kP a ):无资料燃烧热(kJ /mol ):无资料临界温度(℃):无资料临界压力(MP a ):无资料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闪点(℃):无意义引燃温度(℃):无资料爆炸上限%(V /V):无资料爆炸下限%(V /V):无资料溶解性:溶于乙醇、乙酸乙酯、乙酸、苯,易溶于丙酮。

主要用途:用于染料制造。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禁配物:强氧化剂、酸类、酸酐、酰基氯。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LD 50:997 m g /kg(大鼠经口)L C50:无资料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不要让该物质进入环境。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废弃处置方法: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在能利用的地方重复使用容器或在规定场所掩埋。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危险货物编号:61787 包装方法: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运输注意事项: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6.1 类毒害品。

急性毒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