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幼儿学会谦让与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导幼儿学会谦让与分享

内容摘要:

从“孔融让梨”到“李小多分果果”都充分体现了谦让与分享的教育思想,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然而在实际生活教育过程中,大部分幼儿做不到将大梨子留给他人。幼儿能否理谦让与分享的道理,真正做到主动自发的与他人谦让、分享的行为呢?从小培养幼儿的谦让、分享观念,有利其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发展,适应社会的要求。分享对于幼儿来说,仅仅是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不经意间流露或者发生与同伴交往的一种形式。而谦让,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工作中我们也始终将谦让与分享作为幼儿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去对幼儿进行培养教育。

一、案例描述

1、徐雯是小班的小朋友,性格比较内向,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有一天,我带着小朋友们去玩滑滑梯,孩子们都格外的兴奋,一个个都恨不得把滑滑梯抱进怀里。只见好几个孩子在滑梯小楼梯口挤着,都互不相让,我走到孩子们面前说:“我看谁是个懂得谦让的好孩子?”雯雯就退到了旁边等其他小朋友先上,可是这一等却等了很久,孩子们总是一个接一个的挤在口子上。雯雯只好垂头丧气地走开了,不情愿地玩着别的玩具。

2、过了几天,雯雯的妈妈从老家带来了些果子,她想让雯雯分给小朋友们吃,让小朋友们更喜欢雯雯,多和她玩。可是一上午过去了,徐雯一直把果子放在书包里不肯拿出来。我抱着她问:“你怎么不把果子分给小朋友吃呢?”她怯怯地说:“我不会分。”然后我就告诉她,可以一人一个,也可以多分些你喜欢的小朋友,由你自己做主。最终雯雯把果子拿了出来,分得很慢,小朋友们都等不及了,我小声的提醒她:你找个好朋友帮你一起分会不会快些呢。她左右看看,叫来了好朋友冉冉,很快每个小朋友都分到果子了,大家都很开心。我借此机会引导孩子们:雯雯愿意把自己的好东西和大家一起分享,真棒,你们应该对她说些什么呢?所有的孩子们都用赞赏的眼光看着雯雯说:谢谢雯雯!雯雯也开心地笑了。

二、分析与反思:

案例1让我思考到一个问题:谦让是一种良好的品德行为,但是不是应当发自内心呢?幼儿年龄尚小,固然需要老师的教育,但像徐雯这样的谦让究竟叫不叫谦让?这种做法对其本身的成长发展究竟有多大意义?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分享行为包括自发分享,诱发分享,被动分享。案例1即属于被动分享。被动分享行为产生最初,在老师要求下共同分享,或在幼儿强迫下进行的“分享行为”幼儿不懂得同伴间玩玩具的规则:大家一起玩。在老师得被迫下,被动地与其他幼儿产生分享行为。有的幼儿过于胆小,如:徐雯退出楼梯口让别人先上,只是稍微作出反应,却也只能被迫地产生“分享”。这样“分享”使一方愉快,一方愁。

而诱发分享行为使在幼儿初步理解“分享”,却又在道德认识水平低的情况下,产生利他行为。在平时的游戏中,幼儿往往会为争抢玩具而大大出手,在建立了“不许随便拿别人的玩具”这一规则下,幼儿的争抢行为得已制止,教师进一步主导幼儿向其他幼儿“借玩具”产生另一种规则:在别人同意下,拿走玩具。

因此,这样诱发,使得幼儿都愿意与别人来分享他的积木,这时也抓住时机进行礼貌教育。

教师在发挥幼儿的主导性。积极性,能动性,注意幼儿之间的相互合作探索分享行为的过程中,幼儿的分享慷慨程度会不断提高。这时自发分享就会产生其中、当幼儿发现某一幼儿正在为一玩具而苦苦另一幼儿借时,他会主动拿出来说:我给你玩,在尝试分享图书时,幼儿会主动的提出;我要和好朋友一起看;或者幼儿间相互商量说:我们一起看这本书吧!此时的自发的分享就以成为幼儿间社会交往的手段。

其次,经验告诉我们,要让幼儿分享是比较容易的,而谦让对于幼儿就不太容易接受。要使幼儿达到能够自觉谦让,实非易事,因为不但要有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还要有这种品德形成的情感态度,即要乐意去做。所以这是一个涉及到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往往笼而统之地把分享、谦让混作一团去处理,使本来易于解决且对幼儿十分有利的教育机会就失去了。如两个幼儿争夺一本图书,我认为,如果以两人一起看的解决方式处理,就更利于幼儿的健康心理与品质的培养,因为既解决了矛盾冲突,又培养了幼儿合作共享的情感。在对幼儿进行谦让教育时,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去实施,对于较小的幼儿可尽量满足其心理需求,以分享教育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可在满足其心理需求的基础上,逐渐教育其学会轮流玩、轮流使用。如班上添置了新玩具、新图书,幼儿都想玩、看,教师可引导幼儿想想在人多玩具少的情况下,如何都能玩到新玩具。如可采取先轮流玩的办法,再由此过渡到谦让。

再次教师在教育幼儿谦让的同时,也应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作考虑。一个人的良好品德不仅仅是谦让,诚实、勇敢、自信、热情、友爱、好问以及活泼开朗的个性品质都是不可忽略的。案例1中徐雯的行为就说明过分的谦让有时反而会成为一种懦弱,甚至对自己丧失信心。或许罗杰斯的无条件积极关注能给我们一点启示,以孔融让梨为例:

我们把大的梨子与小的梨子都放在孩子面前,可以告诉孩子什么时候选大的,什么时候选小的,我们还可以把我们大人的选择告诉孩子,并告诉他原因,我们也可以告诉我们希望孩子选择哪个,但是,最后的选择是由孩子来做的,那时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关注孩子的选择。

谦让和分享,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幼教工作中我们也始终将谦让与分享作为幼儿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去对幼儿进行培养教育。然而在人们对知识、对学习、对教育重新进行思考的今天,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却不免又使人困惑、令人深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