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齿轮加工范成法加工实验

合集下载

齿轮范成原理实验报告数据

齿轮范成原理实验报告数据

齿轮范成原理实验报告数据齿轮是一种常见的传动装置,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应用广泛。

齿轮的传动原理是利用轮齿之间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运动,因此齿轮的设计和制造非常重要。

本实验主要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探究齿轮的范成原理。

一、实验原理齿轮范成原理是指用一个齿轮来制造另一个齿轮时,制造成品的模具齿轮称为母齿轮,被制造成品的齿轮称为子齿轮。

当母齿轮和子齿轮啮合时,子齿轮可以复制母齿轮的齿形和齿距。

这个过程称为范成。

通常用刀具在母齿轮上切削出与齿形相同的齿槽(即范),把范放在待加工的齿轮上,然后利用滚刀或齿轮刀等加工工具,在待加工的齿轮上加工出与母齿轮相同的齿形和齿距的齿轮。

这种方法适用于全部齿数位数相同的齿轮,或少量齿数不同但斜齿轮加工时。

二、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通过制作母齿轮、按照范成原理制造子齿轮和检测子齿轮的啮合效果来探究齿轮范成原理。

实验过程如下:1. 选择一个适合制作母齿轮的材料。

2. 设计并制作母齿轮,注意保证母齿轮的齿距和齿数。

3. 利用刀具在母齿轮上切削出与齿形相同的齿槽(即范)。

4. 用此范进行子齿轮的制作,注意子齿轮的齿形和齿距必须与母齿轮相同。

5. 组装母齿轮和子齿轮,检查它们的啮合是否正常。

三、实验步骤1. 选择适合制作母齿轮的材料。

本实验选择了一种金属材料,比较容易加工和表面光滑度好。

2. 设计并制作母齿轮。

我们选择了一个20齿的齿轮作为母齿轮,材料为黄铜。

需要注意的是,首先需要计算出母齿轮的齿距和齿数,才能按照设计进行制作。

3. 在母齿轮上切削出齿槽。

使用刀具在母齿轮表面上切割出与齿形相同的齿槽,即范。

在切削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加工参数,比如切削深度、速度等。

4. 利用范制造子齿轮。

将范与待制造子齿轮进行啮合,在待制造子齿轮表面上形成与母齿轮相同的齿形和齿距。

同样,在制造子齿轮时需要控制好加工参数和啮合效果。

5. 检查母齿轮和子齿轮的啮合效果。

将母齿轮和子齿轮装配起来,检查它们的啮合效果是否正常。

齿轮范成原理实验

齿轮范成原理实验

齿轮范成原理实验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掌握范成法切制渐开线齿轮的原理,观察齿廓形成的过程。

2.了解渐开线齿轮产生根切的原因、现象和避免根切的方法。

3.分析比较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异同点。

二、设备及工具1.齿轮范成仪2.工具:剪刀3.自带工具:圆规、三角尺、铅笔(HB)、橡皮、裁好直径230mm圆形图纸一张。

三、原理和方法1.原理范成法是利用一对齿轮相互啮合时,齿轮齿廓互为包络线的原理来加工轮齿的。

加工时,其中一轮为刀具,另一轮为轮坯,他们仍能保持固定的角速比转动,完全和一对真正的齿轮互相啮合传动一样,同时刀具还沿轮坯的轴向作切削运动。

这样切制得到的齿轮齿廓就是刀具刀刃在各位置的包络线。

今若用渐开线作为刀具齿廓,则其包络线也必为渐开线。

由于实际加工时,看不到刀刃在各个位置形成包络线的过程,所以在实验中用齿轮范成仪来实现轮坯与刀具间的传动过程并用铅笔将其记录在纸上,这样我们能清楚地观察到齿轮范成的过程。

2.齿轮范成仪(图6-1)圆盘1绕底座5的轴线回转。

纵拖板2与齿轮圆盘3做纯滚动。

齿条中线机床节线图6-1 齿轮范成仪示意图1.圆盘2.齿条纵拖板3.齿轮分度圆4.齿条刀具5.底座6.螺钉7.压环 8.调节螺钉圆盘与纵拖板为齿轮齿条传动。

因此两者之间为无滑动的纯滚动。

圆盘上放纸相当于轮坯。

齿条刀具由两个螺钉8与纵拖板相联接,可以使齿条刀具的中心线移近或远离轮坯的中心。

如果当刀具4上的刻度对准“0”时,即齿条刀具的中心线对准机床节线并与分度圆相切时,为切制标准齿轮时刀具的位置;当刀具的中心线远离轮坯中心,即使中线以上的任一分度线与机床节线对准并与轮坯分度圆相切作纯滚动时,为切制正变位齿轮时刀具的位置;反之则为切制负变位齿轮时的位置。

3.齿轮范成仪参数刀具:25.0 1 20 ,20=*=*==c h mm m a α 轮坯:分度圆直径mm d 160=,故齿数8==mdz 四、实验内容绘制:1.标准齿轮(根切齿轮)2.修正齿轮(正变位齿轮)五、实验步骤1.预备工作1)计算:根据下面公式及上面规定的参数算出标准齿轮及正变位齿轮的 d 、 a d 、f d ,变位齿轮参数计算公式:mx d d m x d d a f )22()25.2(++=--=当计算标准齿轮尺寸时,可取上式中0=x ,当切制正变位齿轮时x 的取值为:17)17(min z x -=。

齿轮实验

齿轮实验

齿轮范成原理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范成法切制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原理,观察轮齿渐开线部分和过渡曲线的形成过程;2.了解渐开线齿轮产生根切现象的原因和避免根切的方法;3.分析比较渐开线标准齿轮和变化齿轮的异同点。

二、设备和工具:1.齿轮范成仪2.圆规、三角板、铅笔等;3.充作毛坯的绘图纸( 260)。

三、原理和方法:1.原理:范成法是利用一对齿轮传动时其共轭齿廓互为包络线的原理来加工齿轮轮齿的方法。

加工时其中一轮为刀具,另一轮为毛坯,它们之间仍保持固定的角速比的传动(强制的),完全和一对真正的齿轮互相啮合传动一样;同时刀具还沿轮坯的轴向作切削运动。

这样所制得齿轮的齿廓就是刀具刀刃在各个位置的包络线。

今若用渐开线作刀具齿廓,则其包络线亦必为渐开线。

刀具可以是轮形插刀,也可以半径为无穷大的齿条刀具。

由于在实际加工时,看不到刀刃在各个位置形成包络线的过程,故通过齿轮范成仪来实现轮坯与刀具间的传动过程,并用铅笔将刀具刀刃的各个位置记录在绘图纸上,这样我们就能清楚地观察到齿轮范成的过程。

2.范成仪的构造范成仪构造如图2-1所示:圆盘1绕其固定轴心O转动。

在圆盘的周缘上刻有凹槽,槽内绕有钢丝2,钢丝绕在凹槽内以后,其中心线所形成的圆应等于被加工齿轮的分度圆(d=Zm)。

钢丝的一端固定在横拖板3上的a处,另一端固定b处。

横拖板3可在机架4上沿水平方向移动,通过钢丝的作用使圆盘相对于横拖板的运动和被加工齿轮相对于齿条的运动一样,即齿轮的节圆和齿条的节线作纯滚,运动学的关系V=r ω。

齿条5装在横拖板上,齿条上有两个槽孔借螺钉6加以固定,齿条刀具中线相对于轮坯中心的位置可借齿条上的槽孔相对于横拖板沿垂直方向移动。

图2-1 齿轮范成仪构造范成仪所用齿条刀具基本参数,被加工齿轮分度直径和齿数,见表2-1。

基本参数齿条刀具模数m(mm)压力角α()(刀具角)齿顶高系数h *a顶隙系数c * 220;1021==m m2010.25被加工齿轮分度圆直径 被加工齿轮的齿数200()d zm mm == d z m==四、实验步骤:1.根据已知的刀具参数(m 、α、h*a 、c*)和被加工齿轮的分度圆直径d ,计算被加工齿轮(标准齿轮、正变位齿轮、负变位齿轮)的齿数和基圆、根圆、顶圆直径,并将上述四个圆画在绘图纸上,然后将纸剪成比顶圆直径图大12(mm )的圆形作为轮坯。

实验三齿轮范成法实验

实验三齿轮范成法实验

实验三齿轮范成原理实验在工程中,齿轮齿廓的制造方法很多,但其中以用范成法(亦称展成法)制造最为普遍。

因此,有必要对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及齿廓的形成过程加以研究。

一、实验目的:1.了解用范成法加工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原理,观察齿廓渐开线部分及过渡曲线部分的形成过程。

2.了解渐开线齿轮在制造过程中产生根切现象的原因和避免根切现象的方法——变位法,并比较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各部分尺寸的异同点。

二、实验的原理和方法:1.基本原理:范成法是利用一对齿轮或齿条与齿轮啮合原理来加工齿轮的一种方法。

常见有滚齿(刀具为齿轮滚刀)法,插齿法(刀具为齿轮插刀,齿条插刀)。

我们这里只讨论齿条形刀具。

齿轮滚刀在绕其轴线自转时,其轴向剖面相当于一个沿轴线平移的齿条(见图2-1)。

滚刀范成加工齿轮是强制性地保证刀具和轮坯之间按齿条与齿轮啮合运动关系来保证齿形的准确和分度均匀。

同时再辅以切削及走刀等运动。

这样对于同一把刀具就能加工出同一模数m和压力角α的不同齿数z的齿轮。

齿条型刀具与传动用的齿条在齿形上的差别仅在于:刀具在其中线以上的高度为,比齿条高出了c*m,这部分的齿廓曲线是某种圆角部分,(图2-2)此圆角部分所范成出连接渐开线与齿根圆的某种过渡曲线,使被切齿轮在啮合传动时具有径向间隙。

由齿轮与齿条啮合传动的特点可知:用齿条型刀具加工齿轮时,被加工齿轮的分度圆始终等于节圆,而刀具上与之相切并作纯滚动的直线为节线。

齿轮范成加工中的两个重要因素是:a)运动条件:为了保证被加工齿轮的分度圆(始终等于节圆)与刀具的相切作纯滚动,一定要满足下列关系:。

b)刀具与轮坯的相对位置:加工标准齿轮时,必须以刀具的中线作为节线,使轮坯的分度圆与刀具中线相切作纯滚动,加工正(负)变位齿轮时,刀具的中线相对于轮坯中心外移(内移)一个xm使轮坯的分度圆与齿条刀具上另一条与中线平行的直线(节线)相切作纯滚动。

图2-3为一齿条刀具范成齿轮的过程,轮坯以ω回转,而齿条刀具以移动,通过机床运动链使,且轮坯分度圆与刀具节线相切,图中所示的是齿条插刀在对滚过程中在轮坯上切出的刀刃痕迹,这些刀刃痕迹的包络线即为被加工齿轮的渐开线齿廓曲线。

范成法加工齿轮实验报告

范成法加工齿轮实验报告

范成法加工齿轮实验报告摘要齿轮是机械传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度和可靠性直接影响整个机器的性能。

本实验以范成法加工齿轮为研究对象,探究范成法加工齿轮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对齿轮的加工工艺和精度控制进行深入分析。

实验过程中,首先采用斜盘切槽法制作了车床夹具,然后通过转轴辅助加工齿轮,控制齿轮的加工深度和角度,并进行精度测量。

实验结果表明,在范成法加工齿轮时,需要注意控制刀具的质量、加工条件、夹具的稳定性和加工深度的控制等因素,以确保加工出的齿轮质量和精度达到要求。

本实验结果可以为齿轮加工精度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对于机械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齿轮的加工和检测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范成法;齿轮加工;精度控制;车床夹具;转轴辅助加工。

AbstractGear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and its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directly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machine. In this experiment, the hobbing method was used to process the gear, and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and results of hobbing method for processing gear were explored, and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accuracy control of gear were analyzed in depth.Keywords: hobbing method; gear processing; accuracy control; lathe fixture; turning axis assisted processing.一、实验目的1.了解范成法加工齿轮的原理及工艺。

范成法加工实验报告

范成法加工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范成法加工齿轮的原理及过程。

2. 掌握范成法加工齿轮的实验操作步骤。

3. 分析范成法加工齿轮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及解决方法。

4. 了解范成法加工齿轮的应用及优缺点。

二、实验原理范成法加工齿轮是利用一对齿轮啮合传动时,两轮的齿廓互为包络线的原理进行加工的方法。

其中一个齿轮作为刀具,另一个齿轮作为被加工的齿轮坯。

在加工过程中,刀具与齿轮坯按一定的传动比进行旋转,刀具沿齿轮坯轴线方向进行切削,从而形成齿轮的齿廓。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 实验设备:范成法加工齿轮实验台、渐开线齿轮刀具、齿轮坯、游标卡尺、千分尺等。

2. 实验材料:45号钢齿轮坯。

四、实验步骤1. 将齿轮坯固定在实验台上,调整刀具与齿轮坯的相对位置,使刀具的齿顶与齿轮坯的齿根对齐。

2. 启动实验台,使刀具与齿轮坯按一定的传动比进行旋转。

3. 开启切削电源,进行切削加工。

4. 加工完成后,关闭切削电源,停止实验台旋转。

5. 使用游标卡尺和千分尺等工具对加工完成的齿轮进行测量,检查其齿形、齿距、齿厚等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显示,通过范成法加工的齿轮齿形较为理想,齿距、齿厚等参数符合要求。

2.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以下误差现象:(1)齿形误差:可能是由于刀具磨损、加工中心偏移等原因引起的。

(2)齿距误差:可能是由于传动比设置不准确、刀具安装误差等原因引起的。

(3)齿厚误差:可能是由于刀具磨损、加工中心偏移等原因引起的。

3. 针对以上误差现象,提出以下解决方法:(1)定期更换刀具,确保刀具的锋利度。

(2)精确调整传动比,减小传动误差。

(3)确保加工中心的安装精度,减小加工中心偏移。

六、实验结论1. 范成法加工齿轮是一种常用的齿轮加工方法,具有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2. 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刀具磨损、传动比设置、加工中心偏移等因素,以保证加工质量。

3.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范成法加工齿轮的原理、操作步骤及误差分析,为今后从事齿轮加工工作奠定了基础。

机械设计实验齿轮范成法实验

机械设计实验齿轮范成法实验

3
2
一.实验目的
利用一对齿廓互相啮合时,其共轭齿廓互为包络线的原理。
1、特点:刀刃包络线=齿槽形状
01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02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二、实验原理
三、仪器与工具
大圆盘 2.横拖板 3.底座 4.齿条形刀具 5.压板
齿轮范成仪。
大圆盘 2.横拖板 3.底座 4.齿条形刀具 5.压板
6、观察所加工的标准齿轮的根切现象;观察刀具的齿顶线是否超过了极限啮合点N;观察和体会渐开线的形成过程和根切的形成过程。
7、加工变位齿轮:重新调整刀具位置(对刀),将刀具离开轮坯分度圆移动一段距离(mxmin),然后按上述方法加工变位齿轮。
加工标准齿轮
加工负变位齿轮
齿坯图尺寸的计算。 附上齿廓加工图。
拧下范成仪大圆盘上的圆形压板5,将轮坯纸样安装在大圆盘上,压上圆形压板,完成轮坯的装夹过程。
5、将齿条刀具与轮坯对滚并横向移动到一端极限位置(以保证刀具横拖板底部齿条与大圆盘底部的齿轮不脱开为限),然后向另一端走刀(横向移动刀具),每次移动距离不要太大(每次移动3-4mm),以免渐开线不圆滑;每移动一次,用铅笔描下刀具的位置(注意:应把压着纸的刀具齿廓完全描下,不要漏描;否则渐开线不完全);直至刀具拖板走到另一端不能再走为止(应保证画出2个完整齿的渐开线齿廓)。
实验报告:
2、绘图纸(260X250)、圆规、三角板、铅笔、铅笔刀、橡皮等绘图工具。
d
db
φ65
φ30
根据被加工齿轮的参数制作标准齿轮轮坯(x=0)和变位齿轮轮坯(x=xmin),将两种轮坯各画一半组成一个整圆轮坯图;并在图中画出各自的基圆、分度圆、齿根圆及齿顶圆;沿两个齿顶圆剪掉多余的纸,形成轮坯纸样。

齿轮范成实验

齿轮范成实验

实验渐开线齿轮齿廓范成原理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范成法加工渐开线齿轮的根本原理,观察渐开线齿轮齿廓曲线的形成过程。

2.理解渐开线齿轮齿廓的根切现象和用径向变位防止根切的方法。

3.分析比拟标准齿轮与变位齿轮齿形的异同。

二、实验仪器和工具〔1〕齿轮展成仪。

〔2〕钢直尺、圆规、剪刀。

〔3〕铅笔、三角板、绘图纸。

三、实验原理由齿轮啮合原理可知:一对渐开线齿轮(或齿轮和齿条)啮合传动时,两轮的齿廓曲线互为包络线。

范成法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来加工齿轮的。

用范成法加工齿轮时,其中一轮为形同齿轮或齿条的刀具,另一轮为待加工齿轮的轮坯。

刀具与轮坯都安装在机床上,在机床传动链的作用下,刀具与轮坯按齿数比作定传动比的回转运动,与一对齿轮(它们的齿数分别与刀具和待加工齿轮的齿数一样)的啮合传动完全一样。

在对滚中刀具齿廓曲线的包络线就是待加工齿轮的齿廓曲线。

与此同时,刀具还一面作径向进给运动(直至全齿高),另一面沿轮坯的轴线作切削运动,这样刀具的刀刃就可切削出待加工齿轮的齿廓。

由于在实际加工时看不到刀刃包络出齿轮的过程,故通过齿轮范成实验来表现这一过程。

在实验中所用的齿轮范成仪相当于用齿条型刀具加工齿轮的机床,待加工齿轮的纸坯与刀具模型都安装在范成仪上,由范成仪来保证刀具与轮坯的对滚运动(待加工齿轮的分度圆线速度与刀具的挪动速度相等)。

对于在对滚中的刀具与轮坯的各个对应位置,依次用铅笔在纸上描绘出刀具的刀刃廓线,每次所描下的刀刃廓线相当于齿坯在该位置被刀刃所切去的局部。

这样我们就能清楚地观察到刀刃廓线逐渐包络出待加工齿轮的渐开线齿廓,形成轮齿切削加工的全过程。

四、齿轮范成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简介实验所用的范成仪有两种规格,它们的构造原理一样。

范成仪构造如图1所示,由机座1,扇形盘2,旋钮3,齿条刀4,溜板5,螺母6等组成。

机座上有两孔为O1和O2;扇形盘可绕轴心(大扇绕O1,小扇O2)转动,扇形盘上装有扇形齿轮,溜板上装有齿条,它与扇形齿轮相啮合,在扇形齿轮的分度圆与溜板齿条的节线(分度线)上该有数字,挪动溜板时可看到它们一一对应,即表示齿轮的分度圆与齿条的节线(分度线)作纯滚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齿轮加工范成法加工实验
一、目的
1、掌握用范成法切制渐开线齿轮的原理,观察用齿条(刀具)绘制齿廓曲线的过程;
2、了解标准齿轮Z<Zmin时产生根切的现象及用移距修正法避免根切的方法,以建立变位齿轮的概念
3、比较标准齿轮与变位齿轮约顶圆齿厚和根圆齿厚。

二、设备和工具
1、三角尺;
2、齿轮范成仪:
3、圆规:
4:绘图纸(280mmxl50mm),
5、剪刀:
6、两种不同颜色的铅笔或圆珠笔
三、齿轮范成仪的技术规范
1、齿条刀具的参数:模数m=2.5mm;压力角α=20°;齿顶高系数ha*=1;径向间隙系数C*=0.25;
2、被加工齿轮的参数:分度圆直径d=200mm,齿数z=d/m=8:
3、仪器的最大移距量:x m=-5mm~+20mm。

四、齿轮范成仪的工作原理与构造
范成法是利用一对齿轮(或齿轮与齿条)互相啮合时其共轭齿廓为包络线的原理来切齿的。

本实验所用的齿轮范成仪是模仿齿轮与齿条的啮合过程来设计的,刀具模型为一齿条(相当于齿条插刀),齿轮模型则为相当于被切削齿轮的半圆盘,其结构如图2所示。

半圆盘1可绕其固定的轴心o转动,在半圆盘1边缘刻有代表分度圆的凹槽,槽内绕有钢丝3,两端分别固定在半圆盘1及纵拖板5上的a,b和c,d处,纵拖板5可在机架8上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并通过钢丝3带动半圆盘1亦相应地向左或向右转动,这与被加工齿
轮相对于齿条刀具的运动过程相同,齿条刀具6通过两只销钉固定在横拖板4上,横拖板4装在纵拖板5的径向导槽内,旋转螺秆7,可使横拖板4带着齿条6沿垂直方向相对于半圆盘l的中心O作径向移动,用以调节齿条中线与半圆盘中心之间的距离当齿条中线与被切齿轮分度圆相切时,齿条中线与节线重合,便能切制出标准齿轮。

这时均匀地移动纵拖板5,将刀刃各个位置的投影线用铅笔描绘在轮坯纸上,便能清楚地观察到齿轮的范成过程。

图2 齿轮范成仪结构简图
1、半圆盘
2、压环
3、钢丝
4、横拖板
5、纵拖板
6、齿条刀具
7、螺杆
8、机架
若旋转螺杆8,改变齿条中线与半圆盘l中心o的距离,使齿条中线与刀具节线分离,如图2所示,此时齿条中线与被切齿轮分度圆分离xm,但刀具节线仍与被切齿轮分度圆相切,这样便能切制出变位
齿轮。

这时均匀地移动纵拖板5,将刀刃每个位置的投影线用铅笔描绘在轮坯纸上,便更能清楚地观察到变位齿轮的范成过程。

五、实验步骤
l、根据刀具参数α,m,h a*,C*和被加工齿轮的分度圆半径r,求出被加工齿轮的基圆半径r b,齿根圆半经rf和齿顶圆半径r a。

2、计算出不发生根切现象时的最小变位系数X min=(17-z)/17,然后取定变位系数x(X>X min),得变位齿轮的移距数值x m。

计算变位齿轮的节圆半径r',齿根圆半径r f'和齿顶圆半径r a'。

3、在一张图纸上分别以r,r f,r a,r f',r a’和r ’为半径画七个同心半圆,最后将图纸
剪成半径比r a’大3-5mm的半圆纸坯,作为被加工齿轮的轮坯。

4、将半圆纸坯放在范成仪的半圆盘1上,使二者圆心重合,然后用压板2压住,并用两只螺钉夹紧,对准两销孔放上有机机玻璃材料的齿条刀具6。

5、范成标准齿轮
(1) 旋转螺杆7使横拖板4垂直移动,调整刀具中线与纸坯的分度圆相切;
(2) 将纵拖板5推至左(或右)极限位置,然后将纵拖板5均匀地向右(或左)移动,每移动一微小距离再用蓝铅笔(或蓝圆珠笔)在纸坯上描下齿条刀刃位置的投影线(相当于切去齿坯间的材料),直至形成2-3个完整的轮齿为止;
(3) 用标准渐开线样板检验所绘得的渐开线齿廓,观蔡有无根报切现象或观察刀具的齿顶线是否超过极限啮合点N,以判别有无根切。

6、范成正变位齿轮
(1) 调整螺杆7使横拖板4垂直移动,调整刀具中线与齿坯的分度圆分离x m值;
(2) 将纵拖板5推至左(或右)极限位置,然后将纵拖板5均匀地向右(或左)移动,每移动—微小距离,用红铅笔(或红圆珠笔)在纸坯上描下齿条刀刃位置的投影线,直至形成2~3个完整的轮齿为止;
(3) 检验变位齿轮的齿廓.观察还有没有根切观象。

7、比较不同颜色绘出的齿廓,渐开线是否相同?注意齿顶圆齿厚与齿根圆齿厚的变化情况。

六、思考题
l、通过实验,说明你所观察到的根切现象是怎样的?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避免根切?
2、比较用同—齿条刀具加工出的标准齿轮与变位齿轮的儿何参数:m,a,r,r b,h a,h f,r f,
r a,s,s b,s a,s f哪些变了,哪些没变?为什么?
3、齿廓曲线是否全是渐开线?根切现象发生在基圆内还是基圆外?
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设备:
1、实验机名称:
2、量具名称:
四、实验记录:
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