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续命汤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的临床观察
小续命汤治疗急性中风研究新进展李元元

小续命汤治疗急性中风研究新进展李元元发布时间:2021-09-15T03:27:31.959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6期作者:李元元[导读] 在急性中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治疗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不符合患者的实际需求。
郑州市中医院河南郑州 450007【摘要】近年来,急性中风的患病率日趋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在发病后,患者主要症状为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及活动不利等症状,急性中风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需提高其重视程度,实施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小续命汤治疗方法,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
实施小续命汤治疗方法,具有扶正祛邪、温经通络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治疗效果。
【关键词】小续命汤;急性中风;研究进展;治疗效果在急性中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治疗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不符合患者的实际需求。
在发病初期多采用溶栓治疗方法,需要把握患者的溶栓时间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医治疗方法,充分发挥其优势,有助于提高急性中风的治疗效果[1]。
一、急性中风的基本概述(一)急性中风的基本概念在临床中,中风也叫做脑卒中,该疾病属于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患者产生动脉狭窄闭塞现象。
患者主要表现为脑功能障碍症状体征。
根据不同的类型可将脑中风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缺血性脑卒中,二是出血性脑卒中[2]。
(二)急性中风的发病原因1.高血压导致急性中风对于急性中风患者而言,高血压是独立危险因素,相关医务人员应该指导患者低盐饮食,给予降压药物控制患者血压[3]。
2.心脏疾病导致急性中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都会导致急性中风,尤其是患者心房长动颤动会导致栓子脱落,引发急性中风症状。
3.血脂代谢紊乱导致急性中风症状患者自身血脂异常现象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急性中风症状。
4.血液流变学紊乱导致急性中风症状患者全血黏度增加会导致脑血流量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红细胞比积增高均会产生脑卒中。
小续命汤治疗中风~钟相根

小续命汤治疗中风~钟相根小续命汤治疗中风~钟相根小续命汤最早记载见于汉魏两晋时期著名医家陈延之的《小品方》。
因该方治疗中风效果显著,被当时众医奉为“诸汤之最要”。
后由孙思邈收入《备急千金要方》,并确定其功用为:扶正祛风,主治外中风之口眼歪斜,筋脉拘急,半身不遂等症。
该方治疗中风病在唐宋以前颇为广泛,其重要性也是勿庸置疑的,如《备急千金要方・诸风》就把小续命汤放在治风剂之首,并列有续命汤类方数首,王焘《外台秘要》亦如此排列。
显示出小续命汤在唐宋以前治疗中风病的重要地位。
组成甘草、麻黄、防己、人参、桂枝、黄芩、川芎、杏仁、芍药各一两、防风一两半、生姜五两、附子大者一枚炮用法上十ー物,以水九升,煮取三升。
分三服,甚良。
不差更服三四剂必佳。
取汗随人风轻重虚实也。
有人脚弱服此方,至六七剂得差。
有风疹家,天阴节变辄服之,以防瘖癔也。
功效温经通阳,祛风扶正。
主治治卒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惚惚,精神闷乱,诸风服之皆验,不令人虚方。
方解方中用麻黄、桂枝、防风、防己祛风逐湿,以开其表;又邪壅于外,则里气不宣,故郁而化热,当以杏仁利之,黄芩清之;而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以人参、甘草益气而调中;白芍、川芎护营和血;用附子既可补药之力,又能济麻黄以行其表;姜、枣为引者,以调和营卫。
临床应用提要《灵枢・五变篇》:“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
”人体正气衰弱,风邪挟寒外袭所致,由于正气不足,腠理疏松,风寒之邪长驱直入,直达经络,属真中风。
小续命汤功能温经通阳,扶正祛风,可用于西医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等。
临床见症:风邪中经,筋脉拘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头痛项强,或神志闷乱等。
舌淡苔薄腻,舌体强硬或短缩、颤动。
脉浮退或浮缓。
临床应用案1、脑血栓(李可医案)孙某,男,60岁。
2007年1月22日初诊。
30年前诊为原发性高血压(低压偏高,持续在100~110mmHg)、脑动脉硬化。
中风治疗良方:小续命汤

中风治疗良方:小续命汤[按]大小续命汤是治疗中风的良方,若运用得当,效果明显。
一般中风早期使用,效果更好。
中风,多见肢体不利,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等症(中脏腑者另说),现代检查,可见血脉於阻,或血溢脉外。
而不可见的气络於阻,在西风强劲,‘眼见为实’的环境下,越来越被很多人淡忘一亲友,男,六十余,脑血栓,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行动不利,住院十天,有所缓解,但行动依据需要二人搀扶。
查其舌软色暗,脉小紧,方选小续命合牵正散,三剂不需搀扶可自己拄杖慢行,十余剂后,基本行动如前。
又一例,因突然言语不清,左半身麻木,活动不利,就诊,舌胖大厚白腻苔,脉沉紧,与小续命汤加减,四剂恢复正常(患者害怕瘫痪,用银杏达莫输液8天,言打吊针预防云云,一笑--治疗,西药尚不如中药之神奇,何况预防?)小续命中的麻、桂既是所谓的刚药,其治非血络,而是宣通气络。
血络,气络合而为一,既是经络。
历代经验多多,明明白白,也不赘述,临床多加重视,莫失中医之本即可.....本方出自《备急干金要方》卷八。
方由麻黄、防己(《外台》引崔氏不用防己)、人参、黄芩、桂心、甘草、芍药、杏仁各一两,附子一枚,防风一两半,生姜五两组成。
上十二味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三沸去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三服;不愈更合三、四剂,取汗。
功能祛风扶正。
主治中风卒起,筋脉拘急,半身不遂,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或神志闷乱等。
令方所治证属正气内虚,风邪外袭所致。
正如《成方便读》所说:“此方所治之不省人事,神气愤乱者,乃邪气骤加,正‘气不守之象”。
故治宜祛风扶正。
方中麻黄、防风、杏仁、生姜开表泄闭,疏通经络而驱风邪外出,人参、甘草、附子、桂心益气温阳以扶正,川芍、芍药调气血,有助正气恢复;并取苦寒之黄芩,一以清泄风邪外望、里气不宣所产生之郁热,一以缓方中诸药之过于温燥;共成祛风扶正、温经通络之剂。
本方是治疗真中风的方剂,兼治风寒湿痹疼痛者。
现临床上亦用于额面神经麻痹所致的口报明名:入列·酌加僵蚕,白附子等,以增强祛风。
小续命汤配合针灸阴阳平衡疗法治疗中风偏瘫临床观察

光明中医2021 年2 月第36 卷第4 期CJGMCM February 2021. Vol 36.4• 573•表3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对比(例,无± s)组别例数时间心悸胸痛气短观察组34治疗前1.72 ±0.95 1. 18 ±0. 81 1.67 ±0. 83对照组34 1.74 ±0.93 1. 15 ±0. 77 1. 71 ±0. 88 Z值0. 08801570. 193P值0.9300. 8760.848观察组34治疗后0. 55 ±0. 72"0. 73 ±0. 64n0.96 ±0.79。
对照组34 1.02 ±0. 881)0. 33 ±0.51°0.52士0.61"f值 2.410 2. 850 2. 571Z5值0.0190.0060.012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0.05。
的常用药物,但长期服用,可出现消化道出血、心动过缓、血压降低等不良反应[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血清N O高于对照组,Ps、vWF、ET-1低于对照组,心悸、胸痛、气短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说明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可提高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究其原因在于血府逐瘀汤具有活血化瘀、散瘀止痛之功效,方中君药为红花、桃仁,均有活血化瘀之功效,两者同用效果更甚。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红花、桃仁还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扩张冠脉及外周血管的作用,有效改善血液循环;臣药为川芎、赤芍、生地黄,具 有散瘀止痛、清热凉血之功效,其中川芎中川芎嗪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生地黄还具有强心的作用[6]。
余为佐药,其中当归具有活血、补血之功效,现 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当归还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从而抑制冠脉粥样硬化;山萸肉具有补肝益肾之功效;枳壳、結梗具有行气活血之功效;牛膝具有行血逐瘀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牛膝还具有解痉、止痛的作用;何首乌性微温,具有内调气血之功效[7]。
小续命汤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的临床观察

小续命汤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小续命汤度中风病急性期者治疗的效果。
方法遵循随机平行分组原则,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撷取的62例急性期中风病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均为(n=31)。
乙组采用卒中单元模式治疗,甲组在乙组之上采用小续命汤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甲组和乙组治疗总有效率的数据对比为:96.77%、80.65%,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比较,P>0.05;治疗后,甲组与乙组NIHSS评分实行对比,前者明显低于后者,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结论急性期中风病患者治疗中,采用小续命汤方案治疗,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小续命汤;中风病;急性期;临床效果中风,为外风因感受外邪/风邪所致,内风为内伤病症,也可以叫作脑卒中/卒中[1]。
现代一般称为中风,即为内伤病症类中风,发病的原因和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情志郁怒、饮食不节、过度劳累等有关,常见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舌歪斜等表现。
本次研究,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急性期中风病患者作为试验对象,评判分别采用卒中单元模式+小续命汤治疗、卒中单元模式治疗的临床价值。
1.资料情况和方法1.1资料情况分析通过随机平行分组方法,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撷取的62例急性期中风病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各31例。
甲组男性及女性分别为(n=18 vsn=13);年龄区间为55~69岁,平均(62.4±5.5)岁;病程区间为3~5d,平均(4.3±0.6)d。
包括脑梗塞者、脑出血者各24例、7例。
乙组男性及女性分别为(n=17 vs n=14);年龄区间为56~70岁,平均(63.3±5.6)岁;病程区间为3~4d,平均(3.5±0.4)d。
脑梗塞者和脑出血者各23例、8例。
小续命汤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

小续命汤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周叶;陆征宇;赵虹【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5(000)013【摘要】目的:评价小续命汤对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缺血性中风的中医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9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续命汤。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中医证候积分量表进行评价,并对安全性指标进行检测。
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有降低趋势,治疗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小续命汤能有效改善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对中医证候的缓解亦有疗效。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Xiaoxuming decoction (XXMD)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with wind phlegm obstruction syndrome.Methods Ninety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and wind phlegm ob-struction syndrom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routine treat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uide to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in China 2010,and treatment group treated with routine treatment plus XXMD for 1 week.The scores of National Institutes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Chinese Medicine Symptoms Scales and security indicators were observed.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scores ofNIHSS in two groups showed an descending trend.But the NIHSS scores in treatment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0.05).The scores of Chinese Medicine Symptoms Scales in two groups were improved.The effect in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in controlgroup(P<0.01).Conclusion XXMD can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neurologic and Chinese medicine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and wind phlegm obstruction syndrome.【总页数】4页(P1483-1486)【作者】周叶;陆征宇;赵虹【作者单位】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201900;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宝山分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R255【相关文献】1.小续命汤对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及中医证候的影响 [J], 巢敏;刘菊芬2.针药结合加西药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中风51例 [J], 徐进;张怀亮;秦海凤3.平之胶囊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风痰瘀阻证临床研究 [J], 翟宏伟; 尹梅; 邹慧娟4.小续命汤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 [J], 李娟;李义松;王亚宁5.小续命汤对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J], 翟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续命汤配合针灸阴阳平衡疗法治疗中风偏瘫临床观察

小续命汤配合针灸阴阳平衡疗法治疗中风偏瘫临床观察摘要目的分析对中风偏瘫患者实施小续命汤配合针灸阴阳平衡疗法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10月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6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分成各有30例的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接受西医常规治疗以及小续命汤配合针灸阴阳平衡疗法进行治疗,并对不同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p<0.05),实验组明显较高,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观察两组的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性。
结论对中风偏瘫患者实施小续命汤配合针灸阴阳平衡疗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续命汤;针灸;阴阳平衡疗法;中风偏瘫偏瘫是中风患者的常见后遗症,在中医学上,中风偏瘫属于“口眼歪斜”“口僻”范畴[1],多以针灸联合中药口服的方式控制病情的发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本文以我院中风偏瘫患者为例,整理小续命汤配合针灸阴阳平衡疗法治疗的效果。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所选对象共计60例,均为我院2020年1月至10月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并将其按照抽签法分成两组进行对比,其中一组命名为对照组,另一组命名为实验组。
对照组:本组30例中有患者女14名,有患者男16名,年龄范围:44岁-67岁,平均年龄为(59.78±2.11)岁。
实验组:本组30例中有患者女13名,有患者男17名,年龄范围:46岁-69岁,平均年龄为(59.99±2.52)岁。
以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选取阿司匹林药物口服治疗,一天一次,一次100mg,选取硝苯地平片口服治疗,一天三次,一次10mg。
用药期间,严密检测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水平,并根据实际的情况,辅以患者甘露醇、甘油果糖等抗脑水肿的药物。
小续命汤治疗中风简直是一剂见效

小续命汤治疗中风简直是一剂见效
中风,是中医古代四大难症“风、痨、鼓、隔”之一,十分棘手。
现在,中风的致死率、致残率及其后遗症之严重,相信每个医生都也是能感受得到的,在此,我贡献我师傅医治中风的经验,希望能够对同道有所启发。
不是我吹牛,我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力所为的这条方治疗的几个中风证候,效果非常明显,简直是一剂见效,它让我真正看到了中医的魅力所在,也把我心中之前“中医不能治疗急症”的观念彻底打破了。
不过首先得声明,它的灵活运用是在你会六经辩证的基础上辩证施治的。
这条方就是:小续命汤
方歌:小续命汤桂附芎,麻黄参芍杏防风,黄芩防几同甘草,风中诸经此方通。
桂枝附子川芎麻黄白芍人参杏仁防风黄芩防几甘草
这条方是桂枝汤、麻黄汤、四君子汤、四物汤几个方加减而成,很具有灵活性。
事实临床上,风中脾经和肾经的情况十分多,只要大家辩证准确,用此方加减有效率及减少致残率几乎达100%(我跟随我师傅所治疗的几个中风病人,因为是农村,根本没有钱住院治疗,但是当偏瘫在床上的患者服用此方后,即能起坐,再经过一周时间左右的调理,几
乎都能进行不同程度自理、吐语清楚,而且患者的致残率大大减少,这是令我感到很惊讶的事情,因为在我实习的时候,我所见到住院的中风病人,几乎都是长时间卧床的,少则1个月,多则半年,而且如果康复跟不上,致残率几乎是很严重的)
这条方的具体方解,大家可以查阅一下《医方集解》,里面说的很清楚,也可以看一下《时方妙用》,里面都有很精彩的点评。
最后,希望这条方的提出,能引起大家对中风治疗的更进一步的研究,这也就是我最终所愿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续命汤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小续命汤度中风病急性期者治疗的效果。
方法遵循随机平
行分组原则,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撷取的62例急性期中风病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均为(n=31)。
乙组采用卒中单元模式治疗,甲组在乙组
之上采用小续命汤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甲组和乙组治疗总有效率
的数据对比为:96.77%、80.65%,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治疗前,两组神经
功能缺损评分NIHSS比较,P>0.05;治疗后,甲组与乙组NIHSS评分实行对比,
前者明显低于后者,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结论急性期中风病患者治疗中,采用小续命汤方案治疗,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小续命汤;中风病;急性期;临床效果
中风,为外风因感受外邪/风邪所致,内风为内伤病症,也可以叫作脑卒中/
卒中[1]。
现代一般称为中风,即为内伤病症类中风,发病的原因和气血逆乱、脑
脉痹阻、情志郁怒、饮食不节、过度劳累等有关,常见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
舌歪斜等表现。
本次研究,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急性期中风病患者作为试验对象,评判分别采用卒中单元模式+小续命汤治疗、卒中单元模式治疗的临床价值。
1.资料情况和方法
1.1资料情况分析
通过随机平行分组方法,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撷取的62例急性
期中风病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各31例。
甲组男性及女性分别为(n=18 vs
n=13);年龄区间为55~69岁,平均(62.4±5.5)岁;病程区间为3~5d,平均(4.3±0.6)d。
包括脑梗塞者、脑出血者各24例、7例。
乙组男性及女性分别为(n=17 vs n=14);年龄区间为56~70岁,平均(63.3±5.6)岁;病程区间为3~4d,平均(3.5±0.4)d。
脑梗塞者和脑出血者各23例、8例。
两组病例的临床相关数
据均列入统计学软件SPSS25.0统计学软件中,加以分析和处理,没有发现明显的
差异(P>0.05)。
纳入标准:通过中风病诊断和治疗标准[2]者;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3]者;
主症为半身不遂者、偏身感觉障碍者、口舌歪斜者;次症为头痛者、眩晕者、共
济失调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对本次治疗禁忌者、不配合医务人员治疗者。
1.2方法
1.2.1 乙组通过卒中单元模式治疗,采用降压药物治疗、抗感染治疗、纠正高
血糖治疗,以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时间为14d。
然后,结合患者恢复情况,制
定康复训练方案,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服务。
1.2.2 甲组在乙组之上,采用小续命汤治疗,药方及成分分别为:附子30g,
防风15g,麻黄、党参、防已、杏仁、川芎及白芍均为10g,桂枝、黄芪、甘草
各6g,生姜为5片。
上述药方中的附子先煎,60min后再煎其他药方。
上述药方
每剂取汁200ml,分早、晚2次服用,治疗时间为14d。
1.3观察项目
1.3.1 观察、比较两组急性期中风患者的治疗效果、NIHSS评分。
1.3.2 参照中风病诊疗标准,评判所有病例的临床疗效。
其中,治疗后,临床
症状基本恢复,即为治愈。
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得以有效改善,即为显效。
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缓解,即为有效。
治疗后,没有达到治愈、显效、
有效的标准,即为无效。
前3项的总和×100%=治疗总有效率。
1.3.3 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予以评分,评分为42分,分数更高即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更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文临床涉及的临床数据,均输入SPSS25.0软件中。
其中,计量资料、两组NIHSS评分的对比,均以±S表示,予以t检验处理;计数资料、两组治疗效果的
对比,均以%方式表示,予以X2检验处理。
对比结果显示:P<0.05,能够判定为
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甲组和乙组治疗效果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如表1。
表1 甲组和乙组治疗效果情况的比较[n=31(%)]
3.讨论
中风,为中风病的范围,具有发病突然、病情发展速度快的特点。
发病原因,和恶寒、发热、营卫失和等因素有关[4]。
中风病主要以阴类症为主,和较多因素
有关,如:患者生活方式、工作环境、接触阳光/土壤的机会少、久坐、机体锻炼少、饮食偏辣、睡眠时间不规律、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5]。
临床应重视阳气治疗,故此本研究通过小续命汤治疗。
小续命汤中的附子,具有温补阳气的功效;防风,镇痛效果较佳;麻黄,可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党参,能够补中益气、健脾益肺;防已,在祛风止痛、利水消肿方面的优势比较突出;杏仁,能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川芎,可实现解郁、通达、止痛等效果;白芍,具有平肝止痛、敛阴止汗的
作用;桂枝,可以发汗解表、散寒止痛,并通阳化气;黄芪,提高患者机体免疫
能力、降压方面的效果显著;甘草,不但能补脾益气,而且可清热解毒、止痛、
调和主要;生姜,可以达到发散的目的。
上述药方联合应用,活血、散血、凉血
的同时,能经多靶点治疗中风患者,降低缺血半暗带区域神经凋亡及纤维蛋白原
含量,加强对患者脑的保护,有效改善患者凝血情况[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
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未见统计学的意义,P>0.05。
但经过治疗两组NIHS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较,均可见明显的差异性,P<0.05。
可见,采用
小续命汤对中风病急性期患者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治疗安全、可行,能有效改
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利于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存质量。
总而言之,急性期中风病患者接受小续命汤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方面优势突出,建议在临床方面广泛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红亮,李亚利,刘彦子等.浅析麻黄汤治疗中风恢复期意识障碍[J].中医
学报,2018,33(2):265-268.
[2]李泽钊,洪震,芮汉臣等.浅议小续命汤的临床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0):119.
[3]刘禹锋.小续命汤加减配合自制麝香药线埋线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17,36(04):99.
[4]巢敏,刘菊芬.小续命汤对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及中医证候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1):58-61.
[5]王晓燕,钱立锋.葛根汤合小续命汤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运用[J].光明中
医,2017,32(9):1296-1298.
[6]邵飞,王圆圆,刘清泉.厚朴三物汤、续命汤治疗中风急性期验案1则[J].中医杂志,2017,58(20):1799-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