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积液的临床治疗
胸腔积液的产生机制及治疗

胸腔积液胸腔指的是由膈肌和胸廓围成的总腔,胸膜腔是由脏壁两层胸膜在左右两肺周围围成的一个完全封闭的潜在性腔隙,腔内含少量浆液,起到润滑作用。
正常人胸膜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正常人,每24小时亦有500~1000ml的液体形成与吸收。
胸膜腔内液体自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再吸收,其余的液体由淋巴系统回收至血液,滤过与吸收处于动态平衡。
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临床产生胸腔积液(Ple ural effusion,简称胸液)。
产生机制:胸腔积液健康人的胸膜腔为负压(呼吸时平均为-5cmH2O,1cmH2O=98Pa),胸液中含蛋白质,具有胶体渗透压(8cmH2O)。
胸液的积聚与消散亦与胸膜毛细血管中渗透压、静水压有密切关系。
壁层胸膜由体循环供血,毛细血管静水压高(30cmH2O);脏层胸膜则由肺循环供血,静脉压低(11cmH2 O)。
体循环与肺循环血膜以相等速度被吸收。
胸液中的蛋白质主要经由淋巴管进入胸导管。
病因及发病机制一、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血容量增加、上腔静脉或奇静脉受阻,产生胸腔漏出液。
二、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如胸膜炎症(结核病、肺炎)结缔组织病、胸膜肿瘤、肺梗死、膈下炎症,产生胸腔渗出液。
三、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如低蛋白血症、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粘液性水肿等,产生胸腔漏出液。
四、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癌症淋巴管阻塞、发育性淋巴管引流异常等,产生胸腔渗出液。
五、损伤所致胸腔内出血:主动脉瘤破裂、食管破裂、胸导管破裂等。
症状:积液量少于时症状多不明显;若超过,患者渐感胸闷。
积液量增多后,两层胸膜隔开,不再随呼吸摩擦,胸痛亦渐缓解,但呼吸困难亦渐加剧;大量积液时纵膈脏器受压,心悸及呼吸困难更加明显。
诊断影像诊断胸腔积液量~时,X线仅见肋膈角变钝;更多的积液显示有向外侧、向上的弧形上缘的积液影。
胸腔积液怎样治疗?

胸腔积液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治疗胸腔积液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胸腔积液应该吃什么药。
*胸腔积液怎么治疗?*一、西医*1、西医治疗:通过治疗原发病或纠正胸腔液体漏出的原因使漏出性胸腔积液吸收或稳定。
渗出性胸腔积液根据病因不同而处理有所差异,下面简述结核性胸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化脓性胸腔积液3种常见渗出性胸腔积液的治疗。
1、结核性胸腔积液1)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
2)胸腔穿刺抽液:中等量以上积液需治疗性胸腔穿刺抽液,可减轻或解除肺、心血管的受压症状,减少纤维蛋白沉着及胸膜增厚,降低或避免影响肺功能的可能,另外抽液治疗具有减轻结核毒性症状作用。
抽液每次不宜超过1000ml,不宜过快、过多,以免造成胸腔压力骤降,出现复张后肺水肿。
抽液过程中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四肢发凉,则考虑“胸膜反应”,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使患者平卧,密切观察血压等症状变化,必要时肌注尼可刹米(可拉明)0.375g或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ml。
3)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可降低炎症反应、减轻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中毒症状,可加快胸腔积液吸收(缩短积液吸收时间)、减少胸膜增厚、粘连的机会。
但糖皮质激素具有免疫抑制功能,可导致结核播散,必须谨慎应用。
在有效抗结核治疗前提下,主要用于有严重结核毒性症状经抽液、抗结核治疗未有效缓解的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患者。
采用中小剂量(15~30mg/d泼尼松)、疗程一般不超过4~6周,要求症状得到控制后尽早减量、停药。
2、恶性胸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系最常见的胸腔积液之一。
其中肺癌、乳腺癌、淋巴瘤、卵巢癌的转移是恶性胸腔积液最常见的病因。
1)全身性抗肿瘤化学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病变不仅局限于胸腔局部(除原发胸膜恶性肿瘤外),因此,对于全身性抗肿瘤化疗较为敏感的恶性肿瘤,如小细胞肺癌、恶性淋巴瘤、乳腺癌等经全身性化疗约1/3患者胸腔积液消失。
2)胸腔局部治疗:①胸腔内注入抗肿瘤药物:通常采用肋间切开引流尽可能将胸腔积液排空,经引流管注入抗肿瘤药物,如顺铂(顺氯氨铂)40~80mg、多柔比星(阿霉素)30mg、丝裂霉素10~20mg、博莱霉素60mg、氟尿嘧啶(5-氟尿嘧啶)750~1000mg等,既有杀伤癌细胞作用,又可引起胸膜粘连。
胸腔积液诊断治疗指南

胸腔积液诊断治疗指南胸腔积液是一种常见的内科问题,它可以由肺、胸膜和肺外疾病引起。
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有一层很薄的液体,起到润滑作用。
胸膜腔和其中的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任何因素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即产生胸腔积液。
以前认为胸水的交换完全取决于流体静水压和胶体渗透压之间的压力差,但是现在发现,脏层胸膜厚的动物(包括人类)其壁层胸膜间皮细胞间存在淋巴管微孔,胸水从壁层和脏层胸膜的体循环血管由于压力梯度通过有渗漏性的胸膜进人胸膜腔,然后通过壁层胸膜的淋巴管微孔经淋巴管回吸收,这一形式类似于机体的任何间质腔。
胸水滤过胸腔上部大于下部,吸收则主要在横膈和胸腔下部纵隔胸膜。
胸腔积液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很多,常见的有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血容量增加、上腔静脉或奇静脉受阻,产生胸腔漏出液。
这些情况都会导致胸腔积液的产生。
二)胸腔渗出液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胸膜炎症、结缔组织病、胸膜肿瘤、肺梗死、膈下炎症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胸膜通透性增加,从而使胸膜产生渗出液。
三)胸腔漏出液的产生则与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有关。
低蛋白血症、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黏液性水肿等疾病都会导致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从而产生胸腔漏出液。
四)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也是胸腔渗出液的产生原因之一。
癌症淋巴管阻塞、发育性淋巴管引流异常等疾病都会影响壁层胸膜淋巴引流,从而导致胸腔渗出液的产生。
五)血胸、脓胸和乳糜胸的产生则与损伤有关,如主动脉瘤破裂、食管破裂、胸导管破裂等。
六)医源性因素也是引起胸腔积液的原因之一,如药物、放射治疗、消化内镜检查和治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等。
此外,液体负荷过大、冠脉搭桥手术、骨髓移植、中心静脉置管穿破和腹膜透析等也可能导致胸腔积液的产生。
临床表现】一)胸腔积液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和咳嗽等。
不同病因引起的症状有所不同。
例如,结核性胸膜炎常伴有发热、干咳、胸痛等症状,而恶性胸腔积液则多见于中年以上患者,一般无发热,胸部隐痛,伴有消瘦和肿瘤的症状。
胸腔积液最佳治疗方法

胸腔积液最佳治疗方法
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取决于其成因和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
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1. 引流术:对于大量积液或严重症状的患者,引流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通过胸导管进行引流,可以将积液排出胸腔,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
2. 药物治疗:如果积液的成因是炎症导致的,可以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类固醇类药物来减轻炎症反应,并减少积液的形成。
3. 抗癌治疗:如果积液是由于恶性肿瘤导致的,抗癌治疗,如化疗、靶向治疗或放疗,可以帮助减少或消除积液。
4. 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可以给予支持性治疗,如氧气治疗、镇痛、止咳药物等,以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最佳的治疗方法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包括积液的成因、积液的严重程度、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等因素。
因此,建议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咨询医生的意见,以制定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如何预防及治疗胸腔积液

如何预防及治疗胸腔积液胸腔积液,是指胸腔内的液体过多积聚,导致胸腔内压力增加,影响肺部的正常工作。
胸腔积液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常见于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如心血管疾病、肺癌等。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预防及治疗胸腔积液。
一、预防胸腔积液预防比治疗更加重要,防范于未然。
下面介绍几种预防胸腔积液的措施。
1.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预防胸腔积液的基础。
吸烟、饮酒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等均会增加患病风险。
因此,保持适度的体重、均衡的饮食、戒烟、限制饮酒等有利于预防胸腔积液。
2.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全面的体检,特别是胸部的影像学检查,可以及早发现患病的迹象,进而及时治疗,减少疾病对身体的伤害。
3.注意呼吸道卫生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是造成胸腔积液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保持呼吸道的卫生,勤洗手,避免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密切接触等。
二、治疗胸腔积液对于已经发生了胸腔积液的患者,需要及时治疗。
下面介绍几种治疗胸腔积液的方法。
1.穿刺抽液术穿刺抽液术是通过注射针头直接穿刺胸膜,将积液抽出来的方法。
如果积液过多,会影响心肺功能,此时需立即进行穿刺抽液。
这种方法对患者的难受程度较小,但由于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胸腔镜手术胸腔镜手术指的是将胸腔镜直接插入胸膜,通过观察胸膜腔的内部情况,以便确定积液的性质。
很多情况下,积液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单纯的肺水肿或胸腔积液,而是肺脏本身存在问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检查和治疗。
胸腔镜手术的作用在于对病原体进行深度研究,以便定位病因。
3.中药治疗中药治疗已被广泛接受。
中草药的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炎和修复作用,可以有效减轻症状,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不仅仅是临床效果明显,而且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对于一些不能进行手术的患者来说,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总之,尽管现在有很多预防和治疗胸腔积液的方法,但仍然需要留意和了解自己身体的变化。
及早发现病情,对身体做好全面的保护和呵护,是预防胸腔积液的最佳方式。
胸腔积液

发病机制
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 胸膜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
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 胸腔组织损伤
病
渗出液 结核 肿瘤 肺炎(肺炎旁积液) 肺栓塞 结缔组织疾病 病毒感染
因
漏出液 心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 肝硬化 低蛋白血症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Meigs综合征
胸腔积液的诊断
有核细胞分类
一般规律
急性胸膜炎都是中性粒细胞首先进入胸膜腔 急性胸膜炎症终止后48-72小时单核细胞进入到胸 膜腔中,成为最主要的细胞 超过2周后,以淋巴细胞为主
急性细菌性胸膜炎、急性肺栓塞、急性胰腺 炎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隐匿起病者(如恶性胸水和结核)均以淋巴 细胞为主 漏出液以单核细胞为主。出现中性粒细胞为 主的情况,应考虑其他诊断
胸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PEE)
嗜酸性粒细胞超过10%
疾病 气胸 血胸 良性石棉性胸水 肺栓塞 寄生虫 真菌 淋巴瘤 癌 CSS 结核性胸膜炎 结节病 特征 胸水 10-20% 1-2 周后出现 30%出现 和梗死及血性积液有关 棘球蚴、阿米巴、蛔虫 组织孢浆菌、球孢子菌 HD 5-8% 和外周血 E 增高有关 少见 少见
淋巴细胞超过80%
疾病 结核性胸膜炎 乳糜胸 淋巴瘤 黄甲综合征 类风湿性胸膜炎 结节病 肺萎陷 急性肺脏排斥 冠脉搭桥术后 特征 最常见,90-95% 2000-20000/mm3 常见于淋巴瘤 几乎 100%。通过细胞学和活检对 于 NHL 诊断价值高 胸水可存在数月到数年 常常伴有肺萎陷 常常大于 90% 除非有炎症或肿瘤,常常为漏出液 移植后 2-6 周新出现或胸水增加 术后 2 月以上发生,和肺萎陷无关
肺癌胸腔积液最好的治疗方法是

肺癌胸腔积液最好的治疗方法是
胸腔积液是指液体在胸腔内部的异常积聚。
对于肺癌患者出现的胸腔积液,治疗方法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 胸腔积液穿刺(胸腔抽液):这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医生会使用一根细长的针或导管穿刺胸膜腔,将积聚的液体抽出来。
这可以缓解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同时也为其他治疗方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2. 化疗:化疗是使用化学药物杀死或抑制癌细胞的治疗方法。
对于肺癌患者,化疗可以通过静脉输液或口服药物的方式进行。
化疗可以控制癌细胞的扩散,并可能缓解胸腔积液的症状。
3.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利用特定的药物干扰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对于一些有特定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靶向治疗可以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可能减少积液形成的风险。
4. 放疗:放疗使用高能射线照射肿瘤,以杀灭癌细胞。
对于在胸腔积液形成区域存在肿瘤的患者,放疗可以减小肿瘤的体积,从而缓解积液的症状。
5. 手术:对于一些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以去除或减小胸腔内的肿瘤。
手术可能包括肺叶切除、肺切除或部分胸膜切除等。
最佳的治疗方法将取决于患者的肿瘤类型、分期和个人健康状况等因素。
每个患者都应与医生进行详细讨论,以确定最适合他们的治疗计划。
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

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
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取决于积液的原因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 基础疾病的治疗:胸腔积液通常是其他疾病的症状,如心力衰竭、肺炎或肿瘤等。
治疗胸腔积液的首要方法是针对这些基础疾病进行治疗。
2. 胸腔穿刺:对于大量积液或症状明显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胸腔穿刺。
通过在胸壁上插入一根细长的针,将积液抽出来。
这可以缓解症状并帮助医生确定积液的原因。
3. 胸腔引流管:对于反复发作的胸腔积液或大量积液的患者,可能需要在胸腔内放置一个引流管。
这可以帮助积液持续排出,减少积液的再积聚。
4. 药物治疗:对于某些类型的胸腔积液,如肿瘤性胸腔积液,可能需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例如,化疗药物可以帮助减少肿瘤的大小和积液的产生。
5. 手术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来治疗胸腔积液。
例如,胸腔积液的原因是胸膜炎或其他胸膜疾病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修复。
6. 支持性治疗:在治疗胸腔积液的同时,还需要进行支持性治疗,以缓解症状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这可能包括镇痛药物、呼吸支持和康复治疗等。
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病因的胸腔积液,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因此,对于胸腔积液的治疗,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决策,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腔积液的临床治疗
发表时间:2011-05-31T16:18:05.9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9期供稿作者:张茵
[导读] 恶性胸腔积液多为恶性肿瘤进展所致,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并症,如肺癌伴有胸腔积液者已属晚期。
张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一人民医院 150500)
【中图分类号】R5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9-0112-02
【关键词】胸腔积液临床治疗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但胸膜腔中的积液量并非固定不变。
即使是正常人,每24小时亦有500~1000ml的液体形成与吸收。
胸膜腔内液体自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再吸收,其余的液体由淋巴系统回收至血液,滤过与吸收处于动态平衡。
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临床产生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简称胸液。
胸腔积液为胸部全身疾病的一部分,病因治疗尤为重要。
漏出液常在纠正病因后可吸收。
渗出性胸膜炎的常见病因为结核病、恶性肿瘤和肺炎。
一结核性胸膜炎
多数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满意,少量胸液一般不必抽液或仅作诊断性穿刺,胸腔穿刺不仅有助于诊断,且可解除肺及心、血管受压,改善呼吸,防止纤维蛋白沉着与胸膜增厚,使肺功能免受损伤。
抽液后可减轻毒性症状,体温下降,有助于使被压迫的肺迅速复张。
大量胸液者每周抽液2~3次,直至胸液完全吸收。
每次抽液量不应超过1000ml,过快、过多抽液可使胸腔压力骤降,发生肺水肿或循环障碍。
此种由抽胸液后迅速产生的肺复张后肺水肿,表现为剧咳、气促、咳大量泡沫状痰,双肺满布细湿啰音,PaO2下降,X线显示肺水肿征。
应立即吸氧,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利尿剂,控制入水量,严密监测病情与酸碱平衡。
抽液时若发生表现为头晕、冷汗、心悸、面色苍白、脉细、四肢发凉的“胸膜反应”时,应立即停止抽液,使患者平卧,必要时皮下注射0.1%。
肾上腺素0.5ml,密切观察病情,注意血压,防止休克。
一般情况下,抽胸液后,没必要向胸腔内注入药物。
糖皮质激素可减少机体的变态反应及炎症反应,改善毒性症状,加速胸液吸收,减少胸膜粘连或胸膜增厚等后遗症。
但亦有一定不良反应或导致结核播散,故应慎重掌握适应证。
急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全身毒性症状严重、胸液较多者,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可加用糖皮质激素,通常用泼尼松或泼尼松龙25~30mg/d,分3次口服。
待体温正常、全身毒性症状减轻消退、胸液明显减少时,即应逐渐减量以至停用。
停药速度不宜过快,否则易出现反跳现象,一般疗程约4~6周。
二脓胸
脓胸是指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胸膜腔感染性炎症,同时伴有外观混浊,具有脓样特性的胸腔渗出液。
细菌是脓胸的最常见病原体。
大多数细菌性脓胸与细菌性胸膜炎未能有效控制有关。
少数脓胸可由结核菌或真菌、放线菌、奴卡菌等所致。
目前感染性胸腔积液中最常见的病原体为革兰阴性杆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球菌。
革兰阴性杆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等假单胞菌及大肠杆菌较为常见。
厌氧菌作为脓胸的常见病原体办已被广泛证实。
肺炎并发的脓胸常为单一菌感染。
若为肺脓肿或支气管扩张并发脓胸,则多为混合菌感染。
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中,真菌及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甚为常见。
急性脓胸常表现为高热、消耗状态、胸胀痛等。
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引流胸腔积液及促使肺复张,恢复肺功能。
针对脓胸的病原菌尽早应用有效抗菌药物,全身及胸腔内给药。
引流是脓胸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反复抽脓或闭式引流。
可用2%碳酸氢钠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胸腔,然后注入适量抗生素及链激酶,使脓液变稀便于引流。
少数脓胸可采用肋间开水封瓶闭式引流。
对有支气管胸膜瘘者不宜冲洗胸腔,以免引起细菌播散。
慢性脓胸有胸膜增厚、胸廓塌陷、慢性消耗、杵状指(趾)等,应考虑外科胸膜剥脱术等治疗。
此外,一般支持治疗亦相当重要,应给予高能量、高蛋白及含维生素的食物。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维持酸碱平衡,必要时可予少量多次输血。
三恶性胸腔积液
恶性胸腔积液多为恶性肿瘤进展所致,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并症,如肺癌伴有胸腔积液者已属晚期。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了解肺内及纵隔淋巴结等病变范围。
鉴于其胸液生长迅速且持续存在,常因大量积液的压迫引起严重呼吸困难,甚至导致死亡,故需反复胸腔穿刺抽液,但反复抽液可使蛋白丢失太多(1L胸液含蛋白40g),故治疗甚为棘手,效果不理想。
为此,正确诊断恶性肿瘤及组织类型,及时进行合理有效治疗,对缓解症状、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有重要意义。
全身化疗对于部分小细胞肺癌所致胸腔积液有一定疗效。
纵隔淋巴结有转移者可行局部放射治疗。
在抽吸胸液后,胸腔内注入包括阿霉素、顺铂、氟尿嘧啶、丝裂霉素、硝卡芥、博来霉素等在内的抗肿瘤药物,是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杀伤肿瘤细胞、减缓胸液的产生,并可以引起胸膜粘连。
胸腔内注人生物免疫调节剂,是近年探索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较为成功的方法,诸如短小棒状杆菌疫苗(CP)、IL-2、干扰素β、干扰素γ、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等,可抑制恶性肿瘤细胞、增强淋巴细胞局部浸润及活性,并使胸膜粘连。
为闭锁胸膜腔,可用胸腔插管将胸液引流完后,注入胸膜粘连剂,如四环素、红霉素、滑石粉,使两层胸膜发生粘连,以避免胸液的再度形成,若同时注入少量利多卡因及地塞米松,可减轻疼痛及发热等不良反应。
虽经上述多种治疗,但恶性胸腔积液的预后不良。
参考文献
[1] 李心忠,微创置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肿瘤基础与临床,2007年05期.
[2] 李淑兰,史立宏,林松娟.腔内应用博来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5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