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降水量线与分界线

合集下载

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

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

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考试中地理方面的知识点经常会涉及到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知识,快来看看吧!年等降水量及干湿状况分界线1.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沿秦岭——淮河一线向西折向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此线也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此线以东以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 以上,为湿润地区,此线以西以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 以下,为半湿润地区。

2.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是沿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一线,最后到喜马拉雅山东部,此线也是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此线以东年降水量一般在400mm 以上,为半湿润地区,此线以西年降水量一般在400mm 以下,为半干旱地区。

3.2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经河西走廊西部以及藏北高原一线,此线也是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此线以东以南可以受到夏季风的影响,即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或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此线以西以北地区则难于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稀少。

地势界线1.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2.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地形区界线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分界线太行山: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巫山: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武夷山:江南丘陵与浙闽丘陵天山:准噶尔盆地与塔里木盆地长城: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秦岭:汉江谷地与渭河平原大巴山:汉江谷地与四川盆地祁连山:青藏高原与河西走廊南岭:江南丘陵与两广丘陵横断山: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及云贵高原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大兴安岭西侧——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南段比较接近 200 毫米等降水量线。

此线以西以北地区大部分是内流区(除额尔齐斯河流域),以南以东地区大部分属外流区(除鄂尔多斯高原的无流区和松嫩平原的个别无流区外) 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沿秦岭——淮河一线向西折向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

世界地理分界线

世界地理分界线

世界地理分界线1.各洲的界线:(1)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黑海—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2)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3)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自然界线[北美地区与拉美地区界线:美国与墨西哥的国界线]——人文界线(4)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5)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6)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

(7)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丹麦海峡【冰岛和格林兰岛之间】(8)亚洲与大洋洲的分界线:阿拉弗拉海—新几内亚岛西侧2.世界大洋界线:(1)太平洋与北冰洋的界线:白令海峡即楚科奇半岛的克利古贡角与苏厄德半岛的约克角连线。

(2)太平洋与大西洋的界线:通过合恩角的经线即从火地岛沿德雷克海峡西端到查理斯角连线。

(3)太平洋与印度洋的界线:沿马六甲海峡北端、苏门答腊岛西岸、爪哇岛南岸、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南岸,澳大利业大陆、巴斯海峡、塔斯马尼亚岛,再大致沿146°52'E到南极一线为界。

(4)大西洋与印度洋的界线:通过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经线(20o E)。

中国地理分界线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2.地势阶梯界线(1)第一、二阶梯的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2)第二、三阶梯的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区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汉江与嘉陵江分水岭】(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l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12)云贵高原与江南丘陵界线:雪峰山(13)江南丘陵与浙闽丘陵界线:武夷山(14)东北与华北分界线:山海关(河北秦皇岛)(15)江南丘陵与两广丘陵界线:南岭4.气候界线(1)l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我国的降水和地区分界线

我国的降水和地区分界线

秦岭一淮河线以北,大部分地区降水在八百毫米以下,属半湿润地区。淮河流域及秦岭山地大部在八百到一千毫米。黄河下游、华北平原为五百到七百五十毫米。再往北去,到东北区,降水量仍表现出从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的趋势。面对海洋上湿润气流来向的长白山地,是东北多雨中心,年降水量超过一千毫米。而位于长白山地背风一侧的东北平原,年雨量一般只有六百到七百毫米。靠近内蒙古的东北西部地区,则已减少为四百毫米了。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年雨量一般在二百到四百毫米,属半干旱地区。西北广大内陆区,除天山、阿尔泰山等山地降水可达四百到六百毫米外,其他地区年雨量都在二百毫米以下,属于干旱地区。并且降水量向新疆南部、甘肃西部我国最干旱中心地区迅速减少。这些干旱中心区,年雨量多在五十毫米以下。塔里木盆地内部尚不及二十毫米。吐鲁番盆地西侧的托克逊,年平均降水量仅五点九毫米,有些年份甚至滴雨不降,是我国降雨最少的地方。
当夏季风开始登陆时,水汽最为丰富。当它向内陆深入的过程中,沿途降雨,水汽逐渐减少。距水汽来源越近的地区,降雨就越多,反之,降雨就少。我国夏季风来自东面或南面的海洋,华南地区首先迎来东南季凤,西南地区最先迎来西南季风,形成我国东南和西南两个多雨地区。西北广大内陆区,受不到夏季风的影响,成为我国降水最少的地区。
若以四百毫米等雨量线为界,可把我国分为两大部分。以东为东亚季风所控制的湿润、半湿润区;以西大部属中亚干旱、半干旱区。这与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大体相当。这条界线是我国气候上的一条重要分界线。在东部季风区,等雨量线呈东北一西南走向,降水量随纬度增高而递减。以大致与秦岭一淮河线相符的八百毫米等雨量线为界,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面是半湿润气候区,南面是湿润气候区。
18�
第二个特点,我国的雨量分布山地多于平原,山地的迎风波多于背风坡。在我国降水量分布图上出现许多闭合的多雨中心或少雨中心就反映这一特点。台湾岛,中央山地南北纵列,北、东、南三面都是迎风玻,面对来自热往自每洋上的暖湿气流,由于高山地形的抬升、滞留作用,迎风面的年雨量竟达三千毫米以上,而位于背风面的台湾西部平原和澎湖列岛,年降水量已减少到一千二百毫米以下,澎湖列岛的澎湖则不足一千毫米。海南岛五指山东南坡,全年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年雨量在两千毫米以上,而背风面的西南海岸,只有一千毫米左右。南岭山地和武夷山脉的迎风玻,年雨量可达两千毫米以上,而其背风地带的两湖盆地只有一千五百毫米左右。四川盆地西部的峨眉山,东南气流受地形拾升致雨,年雨量多达约两千毫米,最多的一年竟达七千六百零九毫米,故有“湿岛”之喻。华北地区的山东丘陵降水较多,年雨量在七百到八百毫米以上。太行山和燕山的迎风波也有六百到七百毫米。而位于其间的华北平原只有五百毫米左右。东北的情况与华北类似。长白山地降水最多,其次是大兴安岭山地迎风面,而东北平原降水较少。滇西高山深谷区,受西南季风影响,西被降水比东坡丰沛。这与东南季风影响地区相反。例如高黎贡山西坡龙陵,年雨量高达两千一百六十毫米,而东坡保山则为九百五十八毫米,附近的怒江谷地则不足七百五十毫米。喜马拉雅山东段南翼的门达旺、洛瑜、察隅地区,地处西南季风迎风酒,年降水量一千到四千毫米。而喜马拉雅山以北、雅鲁藏布江以南和康托山以西范围内,是著名的“喜马拉雅山麓雨影带”,年雨量不到三百毫米。新疆地区降水量的分布,受地形影响特别明显。全区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北麓三个多雨中心,和准噶尔、塔里木和吐鲁番盆地三个少雨中。柴达木盆地年雨量多在五十毫米以下,而其附近的祁连山却有三百到五百毫米。

南北方怎么划分 有什么依据

南北方怎么划分 有什么依据

南北方怎么划分有什么依据秦岭山脉到淮河延长的这一条线,是真正的南北方的分界线,这是一条地理分界线,是亚热和暖温气候带的分界线。

中国南北方怎么分从气候上讲,南北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即800mm等降水量线,以北称为北方,以南称为南方,这是依据气候分的,理论上就是这样的,不过通常状况下,人们习惯上以长江来说,江北叫北方人,江南叫南方人,这是依据人们的习惯来说的。

不过,还是以气候,也就是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一线的南面和北面,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或是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

南北分界线指秦岭-淮河线,是中国一条带有多重历史特别意义的地理分界线,被认为对于熟悉中国自然地理规律和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的地理意义包括水田旱地分布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等。

南北分界线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

此线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不同。

从气候特点看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河湖冬季结冰,每当冬季来临,北风咆哮,大部分的树会落叶,不落叶的树叶多呈针状,叫做针叶树。

由于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所以河流的水量不大,水位变化大,只有夏季才形成汛期,时间也比较短,河流的含沙量较大。

而在秦淮以南地区则正好相反,冬季不结冰,树木不落叶,一年四季常绿。

河流的水量较大,水位变化不大,汛期时间长,河水含沙量较小。

农业及风俗从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习俗来看,秦淮南北的差异就更明显。

北方耕地为旱地,主要作物为小麦和杂粮,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则主要是水田,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甘蔗、茶叶等亚热带经济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

人们平常所说的“北麦南稻,南船北马”是这种差异的真实写照。

秦岭—淮河一线经过甘、陕、豫、皖、苏等省,是中国中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南北在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地理意义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地理意义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地理意义
1.是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2.是种植业与畜牧业分界线。

3.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

4.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

5.400mm降水量线把我国大致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半壁。

6.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

秦岭-淮河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一、气温方面:
1、1月份0℃等温线(该线以南温度在0℃以上,以北温度在0℃以下,越往北气温越低)
2、日均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3、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降水方面:
4、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此线以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上,为湿润地区,以北年降水量
一般在800mm以下,为半湿润地区.)
5、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三、气候方面:
6、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四、农业方面:
7、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8、水稻生产与小麦生产的分界线
五、植被方面:
9、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六、河流方面:
10、该线以北的河流流量大、水位变化小、有结冰期。

该线以南的河流流量小、水位变化大、无结
冰期
11、秦岭(和巴颜喀拉山)还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
七、地形方面:
12、该线以北地形完整,以大高原和平原为主。

该线以南地形破碎,以盆地和丘陵为主。

八、区域方面:
13、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14、我国华中和华北的分界线。

等降水量线

等降水量线

等降水量线
一般是指在地图上,将同一时间里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由等降水量线组成的地图,就是等降水量线图。

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在地图上,将同一时间里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就称之为等降水量线。

它是研究一个地区同一时段不同地方的降水分布规律和特点的重要工具。

等降水量线根据反应的时段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分别反应微观,中观,宏观的降水状况。

中国情况
在中国年等降水量地图上,可以明显看到三条鲜明的等降水量线,代表了中国特别的地理意义: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沿秦岭——淮河一线向西折向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此线以东以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上,为湿润地区,此线以西以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下,为半湿润地区。

它的地理意义是:统意义上南方与北方分界线,北方旱地与南方水田的分界线,水稻小麦种植分界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分界线,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等等。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沿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端
一线,它同时也是我国的半湿润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是森林植被与草原植被的分界线,是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400mm降水量线把我国大致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半壁。

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经河西走廊西部以及藏北高原一线,此线是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也是中国沙漠区与非沙漠区的分界线。

初中地理知识点:我国的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初中地理知识点:我国的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是年降水量800毫米经过线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也是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故选b4b解析详解答案第2页总5页由图可知图中m位于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n位于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在6月份长江中下游平原进入雨季降水多n地有可能发展洪涝灾害6月份m地还没进入雨季所以有可能发生旱灾故选b
初中地理知识点:我国的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14.读图,回答问题。
(1)填写图中所表示的干湿地区名称: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2)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5)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均温低于0℃,所以河流有结冰现象。
【点睛】
本题重点考查了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掌握秦岭—淮河的众多地理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3.0800mm季风区非季风大兴安岭阴山冈底斯山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F外流区太平洋西高东低
【解析】
【分析】
根据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要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进行分析解答。
(2)B线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其中山脉①是大兴安岭,②是阴山,③是冈底斯山。
(3)城市E是沈阳,为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F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其中E、F两地中适宜种植水稻的是F。
(4)C线东南一侧为外流区,该区河流众多,水量丰富,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我国外流河以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最多。

中国地理大题概述

中国地理大题概述

中国地理分界线一、气候分界线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大阴贺巴冈)2、800 mm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1月份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青藏高原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3、400 mm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并不很有代表性,大致在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

4、200 mm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分界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二、三大自然区分界线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400mm年等降水量线。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3、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3000m等高线。

三、三级阶梯分界线1、一、二级阶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

2、二、三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四、水文分界线1、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分界线:北段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一线,南段接近200mm年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水岭:南岭。

3、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秦岭。

4、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怒江与澜沧江)分水岭:怒山。

五、地形区分界线1、巫山:湖北与重庆的分界线,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

2、太行山:山西与河北的分界线,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

3、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5、天山: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的分界线。

6、昆仑山:新疆与西藏的分界线,塔里木盆地与青藏高原的分界线,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7、秦岭:黄土高原与汉水谷地的分界线。

8、南岭:两广与湘赣的分界线。

9、祁连山:甘肃与西藏的分界线,河西走廊与柴达木盆地的分界线。

10、横断山: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分界线,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11、阴山: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分界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岭至淮河:800mm等降水量线
1月0摄氏度等温线
温带季风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界线
湿润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水稻小麦种植分界线
河流结冰不结冰分界线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沿大兴安岭—阴山山脉—古长城(黄土高原北缘)—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一线,它同时也量
我国的半湿润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是森林植被与草原植被的分界线。

是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

400mm降水量线把我国大致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半壁。

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经河西走廊西部以及藏北高原一线,
是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沙漠区与非沙漠区的分界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