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设计流派与风格(名词解释)
现代设计史基础知识点总结

现代设计史基础知识点总结现代设计史是指自19世纪末期以来的设计发展历史。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总结现代设计史的基础知识点,包括设计风格、设计师及其作品,以及设计影响等。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总结:一、设计风格1. 装饰艺术风格:装饰艺术运动兴起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欧洲。
其特点是强调装饰性,注重线条、颜色及图案的和谐统一,代表作品有维也纳分离派的家具设计。
2. 包豪斯风格:包豪斯是一所位于德国的设计学院,强调功能性和现代化的设计理念。
其影响广泛,包括建筑、家具和平面设计等领域。
3. 极简主义:极简主义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注重简约、纯粹和功能性,代表作品有建筑师密斯·凡·德·罗的设计作品。
4.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破坏了传统设计的规范和限制,追求创新和表达个人主义,代表作品有法国设计师菲利普·斯塔克的产品设计。
二、设计师及其作品1. 威廉·莫里斯:英国设计师、艺术家和社会主义者,创立了英国艺术与工艺运动。
他的作品以自然主义的纹样设计和手工艺制作而闻名。
2. 查理斯·伦纳德·伊姆斯:美国平面设计师,以其创新和图形化的设计风格闻名。
他的作品对现代平面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3. 丹尼斯·哈普斯温:荷兰设计师,以其简洁且有力的设计风格而著名。
他是包豪斯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作品以几何形状和功能性见长。
4. 乔纳森·伊夫:英国工业设计师,以他在家居产品设计领域的创新作品而著名。
他的设计强调人机工程学和可持续发展。
三、设计影响1. 科技进步对设计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设计受到了数字化工具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影响,设计师可以更好地实现创意和创新。
2. 社会文化对设计的影响:设计总是与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连。
例如,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会影响设计师的创作,例如女权主义对家居设计的影响。
3. 可持续发展对设计的影响: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重要议题的背景下,现代设计越来越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例如使用可再生材料和降低能源消耗等方面。
艺术流派、风格的概念

艺术流派、风格的概念
艺术流派和艺术风格是用来描述和分类艺术作品、艺术家或艺术时期的概念。
它们涉及到对于艺术作品的特定样式、主题、技巧、表现形式和思想背景的共同特征的归纳和总结。
以下是对这些概念的简要解释:
1. 艺术流派(Art Movements):艺术流派是指在一段特定时
间内,艺术家们根据共同的艺术观念和风格而形成的群体或学派。
每个艺术流派都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风格,并通常受到特定的艺术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艺术流派可能涵盖不同的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和文学等。
一些重要的艺术流派包括文艺复兴、印象派、立体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
2. 艺术风格(Art Style):艺术风格是指艺术作品的特定样式
和规范,包括艺术家的个人创作风格以及特定时期或地区的共同风格。
它包括了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色彩、构图、线条和技巧等方面的方式和特征。
艺术风格可以对个别艺术家或特定的艺术作品进行分类和比较,也可以用来识别和区分不同的艺术时期、地区或学派。
例如,写实主义、立体主义、民族艺术、装饰艺术等都是不同的艺术风格的例子。
艺术流派和艺术风格的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艺术作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艺术家和时期的创作特点和风格。
它们为艺术史的研究和艺术品的鉴赏提供了重要的框架和分类方式。
设计风格分类

设计风格分类关于设计风格,很多人是模糊不清的,特别不是学设计或跟设计、市场相关领域不想管的也时常运用“风格”开展工作等,比如生活中要买家具就要考虑风格,比喻工作中的专业风格等,比喻管理的也有风格之分,但“风格”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有如何运用呢?一、设计风格有如下的分类,各类风格从国外地域角度来说,主要包括有:1、罗马风格;产生于公元5~6世纪,以强调庄重为主,多用浮雕及雕塑,具神秘感。
2、哥特风格;产生于公元12~13世纪,以竖向排列的柱子及柱间尖形向上的细花格拱形门洞,多华丽、彩色丰富。
3、欧洲文艺复兴风格;产生于公元15~16世纪,强调人性的文化特征,表面雕饰细密,效果华丽。
通常被用来指称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活动,始终十四世纪,而十六世纪达到巅峰。
4、巴洛克风格;产生于公元17世纪,强调线型的流动变化,装饰繁琐精巧。
5、洛可可风格;产生于公元17~18世纪,以贝壳状的曲线、皱褶和曲线进行表面处理,绚丽细致。
洛可可为法语rococo 的音译,此词源于法语ro- caille(贝壳工艺)。
意思是此风格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其特色。
是巴洛克风格与中国装饰趣味结合起来的、运用多个S线组合的一种华丽雕琢、纤巧繁琐的艺术样式。
巴罗克艺术尽管有呆板的礼仪,有形式上的骄矜和夸张,但它毕竟是一个阳刚的时期。
而紧随其后的时期,即洛可可艺术,是大约自路易十四 1715年逝世时开始的,则显得更为讲究,更为矫饰,更为呆板,因而也更为柔弱。
可以认为,这个时期的一个标志是18世纪初欧洲瓷器使用的普及。
原先,人们一直是用笨重的银餐具饮食,用大块的石头创作巨大的雕塑,而现在则是用易碎的瓷器来作餐具,也制作小巧玲珑的瓷塑像,从而反映了这个风流时期的精神。
6、美国殖民地风格;强调自由明朗的感觉,具有英国洛可可的风格,是其简易版本。
7、欧洲新古典风格;多运用直线条进行表达,部分地方细致处理。
具有对比美。
8、古埃及风格;喜欢采用动物造型,图案形象。
设计风格与流派

自然风格
• 自然式风格又称“乡土风格”、“田园风 格”、“地方风格。,它提倡“回归自 然”。美学上推崇“自然美”,认为只有 崇尚自然、结合自然,才能在当今高科技、 高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使人们的生理与心 理得到平衡。它主张用木料、织物、石材 等天然材料,显示材料本身的纹理,清新 淡雅,力求表现悠闲、质朴、舒畅的情调, 营造自然、高雅的室内氛围。
新古典风格
• 其风格是经过改良的 古典主义风格。“形 散神聚”是新古典主 义的主要特点。一方 面保留了材质、色彩 的大致风格,仍然可 以强烈地感受传统的 历史痕迹与浑厚的文 化底蕴,同时摒弃了 过于复杂的机理和装 饰,简化线条。
中式风格
• 新中式风格不是纯粹 的元素堆砌,而是通 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 素结合起来,以现代 人的审美要求莱打造 富有传统韵味的事物, 让传统艺术在当代社 会得到合适的体现、。
光亮派
• 光亮派是晚期现代主 义中的极少主义派的 演变,也称“银色 派”。室内设计师们 擅长抽象形体的构成, 夸耀新型材料及现代 加工工艺的精密细致 及光亮效果,在室内 往往大量采用镜面及 平曲面玻璃、不锈钢、 磨光的花岗石和大理 石等作为装饰面材。
白色派
• 室内朴实无华,各界 面以及家具等常以白 色为基调,简洁明朗
哥特式风格
•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 尖塔高耸、尖形拱门、 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 事的花窗玻璃。在设 计中利用尖肋拱顶、 飞扶壁、修长的束柱, 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 天感。
后现代风格
• 后现代风格——是对现代风格中存理性主义倾向 的批判,后现代风格强调建筑及室内装潢应具有 的历史延续性,但有不拘泥于传统的思维逻辑方 式,探索创新造型手法,讲究人情味,常在室内 设置夸张、变形的柱式和断裂的拱券,或把古典 构件的抽象形式椅新的手法组合在一起,既采用 非传统的混合、叠加、错位、裂变等手法和象征、 隐喻等手段,以期创造一种溶感性与理性、集传 统与现代、揉大众与行家于一体的既“亦此亦彼” 的建筑形象与室内环境。对后现代风格不能仅仅 以看到的视觉形象莱评价,需要我们透过形象从 设计思想来分析。
国内外室内设计艺术流派与风格介绍

国内外室内设计艺术流派与风格介绍室内设计?哎呀,这可不是简单的把家具往屋子里一扔那么回事。
室内设计就像是给房子穿衣服,给它打造个独特的“气质”。
别小看这个“气质”哦,不同的设计风格可有不同的味道,跟人的性格一样,能展现出主人的个性,能让整个空间都充满灵魂。
说到这,可能有人就要问了:室内设计到底有哪些风格?哎呀,真的是五花八门,今天咱们就来轻轻松松地聊聊,看看国内外那些经典的室内设计风格。
先从咱们国内说起吧。
我们中国的传统设计风格可不简单,讲究的可是“天人合一”,就是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这种风格有个名字叫“中式风格”,其实说白了就是你看到古老的四合院、古董家具、雕花屏风这些东西就能知道,它就是典型的中式设计了。
你要是细细品味,这种设计不光是看得顺眼,还能让人心里觉得特别安定。
比如那种深色的木质家具、古朴的雕花和极具中国风的元素,都让整个空间充满了儒雅的气息。
说真的,这种设计就是有种让人心情平和、静下心来读书写字的魔力。
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把这种设计融入现代元素,形成“新中式”,就是既有传统的精致,又不失现代的简约。
再往外看看,国外的室内设计风格可就更多啦。
最经典的,应该得说一说“北欧风格”。
这个风格最大的特点就是简约和自然,几乎没有什么花哨的装饰,反而给人一种清爽、干净的感觉。
你想啊,北欧那边冬天特别长,大家为了弥补缺乏阳光的日子,就把室内设计搞得超级明亮,超简洁。
你走进北欧风的房子,基本上是原木色的家具,白色墙面,还有大量的自然元素。
说白了,就是让你觉得“哇,空气都变清新了!”而且北欧设计特别注重功能性,家具每一件都能发挥它的作用,不浪费一丝空间。
你要是在这屋子里待上几小时,浑身都能感受到一种无忧无虑的轻松感。
你可能也听说过“现代简约风”,这个风格可以说是所有设计风格里最容易跟现代生活对接的一个。
它的理念很简单——就是“少即是多”。
不像中式有那么多讲究,也不像北欧风那么冷清,现代简约追求的是一种简洁大方、干净利落的感觉。
设计风格流派总结

新中式风格
• 新中式风格诞生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新 时期,伴随着国力增强,民族意识逐渐复 苏,人们开始从纷乱的“摹仿”和“拷贝” 中整理出头绪。在探寻中国设计界的本土 意识之初,逐渐成熟的新一代设计队伍和 消费市场孕育出含蓄秀美的新中式风格。
新古典风格
• 新古典主义的设计风格其实是经过改良的 古典主义风格。欧洲文化丰富的艺术底蕴, 开放、创新的设计思想及其尊贵的姿容, 一直以来颇受众人喜爱与追求。新古典风 格从简单到繁杂、从整体到局部,精雕细 琢,镶花刻金都给人一丝不苟的印象。一 方面保留了材质、色彩的大致风格,仍然 可以很强烈地感受传统的历史痕迹与浑厚 的文化底蕴,同时又摒弃了过于复杂的肌 理和装饰,简化了线条。
解构主义
• 解构主义60年代缘起于法国,雅克· 德里 达——解构主义领袖——不满于西方几千年 来贯穿至今的哲学思想,对那种传统的不 容置疑的哲学信念发起挑战,对自柏拉图 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大加责难。
光洁派
• 光洁派是晚期现代主义极少主义派的演变,因 此又称为“极少主义派”。在风格和手法上有 很多与极少主义相似。事实上,光洁派就是极 少主义的一种延伸和发展。光洁派是盛行于60、 70年代的室内设计流派。光洁派的室内设计师 们擅长于抽象形体的构成,常常用雕塑感的几 何构成来塑造室内空间,室内空间具有明晰的 轮廓,功能上实用、舒适,在简洁明快的空间 里运用现代材料和现代加工技术;高精度的装 修和家具传递着时代精神,使这些产品、部件 的高精密度表象成为欣赏的对象,因而无须其 他多余的装饰来画蛇添足。
后现代主义
• 后现代主义以复杂性和矛盾性去洗刷现代主义的简 洁性、单一性。采用非传统的混合、叠加等设计手 段,以模棱两可的紧张感取代陈直不误的清晰感, 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杂乱取代明确统一,在艺术 风格上,主张多元化的统一。 • 后现代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达到鼎盛, 是西方学术界的热点和主流。它是对西方现代社会 的批判与反思,也是对西方近现代哲学的批判和继 承,是在批判和反省西方社会、哲学、科技和理性 中形成的一股文化思潮,其著名的代表人物有德里 达、利奥塔、福柯、罗蒂、詹姆逊、哈贝马斯等。
西方设计流派知识点汇总

西方设计流派知识点汇总设计作为一门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需要深入了解不同的设计流派以及其背后的理念和风格。
本文将对几个西方设计流派进行知识点的汇总,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这些设计风格。
1. 现代主义设计流派现代主义设计流派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股潮流,追求简洁、功能性和抽象性的设计风格。
这一流派强调线条的纯粹性、几何形状的简洁性以及材料的实用性。
著名的现代主义设计师包括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和贝聿铭等。
2. 包豪斯设计流派包豪斯设计流派起源于德国,追求将艺术与工艺相结合,注重功能性和工业生产。
包豪斯设计师倡导将设计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追求简约、实用和经济。
包豪斯设计流派对现代建筑和家具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代表人物有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和米斯·凡·德·罗等。
3. 艺术装饰派设计流派艺术装饰派设计流派兴起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欧洲,强调对细节的精雕细琢、对材料的讲究和对装饰的过度。
艺术装饰派设计流派的设计师致力于将艺术与工艺相融合,创造出华丽独特的艺术品。
代表人物包括奥本海默、威廉·莫里斯和路易斯·康等。
4. 极简主义设计流派极简主义设计流派强调简洁、精确和功能性,追求去除多余的装饰和繁琐的细节,突出设计的本质和实用性。
极简主义设计流派的作品通常具有几何形状的纯净线条、中性色调和简单的材料。
代表人物有迪特·拉姆斯和乔纳森·艾夫等。
5. 后现代主义设计流派后现代主义设计流派强调对传统规则和限制的反叛,注重个体性和表达形式的多样性。
后现代主义设计师通常善于使用非传统的材料和形式,追求拼贴和碎片化的视觉效果。
代表人物包括弗兰克·盖里和菲利普·约翰逊等。
总结:以上是几个西方设计流派的知识点汇总,每个设计流派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理念,对于设计师和设计爱好者来说,了解这些流派的背景和特点对于进行设计创作是非常重要的。
展示设计风格流派

展示设计风格流派设计是一门有关美学和创意的艺术,而设计风格则是设计师创作作品时所借鉴和运用的一种特定风格。
在设计领域,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设计风格流派,每种流派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设计风格流派,帮助读者更了解并欣赏设计的多样性。
一、现代主义风格现代主义风格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设计风格流派,它强调功能性、简洁性和形式的纯粹性。
现代主义设计师追求排除一切不必要的元素和装饰,注重表达简洁、明确的设计理念。
色彩方面,现代主义风格通常使用简洁的中性色调,如白色、黑色和灰色,以强调物体的线条和形状。
二、艺术装饰风格艺术装饰风格是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的一种设计风格流派,它注重装饰性和精细的手工艺。
艺术装饰风格强调对细节的关注,常常使用大胆的几何图案、华丽的花卉图案和复杂的线条来装饰物体。
同时,这种风格还经常使用贵重的材料,如黄铜、玻璃和宝石,以增加作品的豪华感。
三、后现代主义风格后现代主义风格是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的一种设计风格流派,它打破了传统的设计规则和风格,追求个性化、变化和创新。
后现代主义设计作品常常具有不对称的形状、丰富多样的色彩和独特的材料组合。
这种风格强调设计师的创意和自由表达,注重视觉冲击和反传统。
四、民族风格民族风格是受当地传统文化和艺术风格影响的一种设计风格。
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如中国的传统风格、印度的神秘风格和北欧的简约风格。
这些风格经常使用特定的图案、颜色和材料,以展示当地文化的特点和个性。
五、现代复古风格现代复古风格是对过去时代设计元素的重新解读和运用。
它将传统的设计元素与现代的理念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而具有历史感的风格。
现代复古风格经常使用怀旧的色彩、复古的家具和装饰品,以呈现出一种温暖和亲切的感觉。
总结:设计风格流派的多样性体现了人们对美的不同理解和追求。
无论是现代主义、艺术装饰、后现代主义、民族风格还是现代复古风格,每一种设计风格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表达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设计流派】【古典主义】17世纪一种艺术思潮,由法国流传世界。
它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和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
代表作品:马拉之死、佩劳的卢浮宫东立面建筑设计。
【新古典主义】又称“典雅主义”“形式美主义”“新复古主义”。
兴起于18世纪。
资本主义初期一种设计思潮。
把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作为创作源泉。
追求古典风格和简洁、典雅。
追求合理的结构和简洁的形式。
代表人物:杰弗逊的维吉尼亚大学校园。
英国大笨钟。
美国建筑师菲利普·约翰逊。
【折衷主义】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而不拘泥于某种特定风格。
也被称为“集仿主义”。
【形式主义】或“形式主义设计”。
对形式而非内容的重视。
20世纪形式主义美学,形式主义强调艺术的形式因素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将文本的形式结构作为艺术的核心。
【现代主义】兴起于20世纪初。
最初发端于建筑领域。
在建筑设计表现最为充分。
特点是功能主义,形式上非装饰性的几何造型,重视空间的考虑,重视设计对象费用开支,具有高度理性化。
幕墙架构,梁柱支撑。
代表人物:瑞士勒·柯布西埃的钢管座椅。
米斯·凡德罗的“少则多”。
美国的弗兰克·赖特。
芬兰的阿尔瓦·阿图的伊马特拉教堂。
德国格罗佩斯的法古斯鞋楦厂和包豪斯校舍。
【粗野主义】也就“野性主义”“朴野主义”。
以柯布西埃的粗犷的建筑风格为设计倾向。
以表现建筑自身为主,讲究建筑形式美。
以毛糙、粗鲁为建筑美的标准。
只有钢筋混泥土,没有涂抹和装饰。
马赛公寓是粗野主义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代表人物:柯布西埃。
路易康的达卡政府大楼。
【纯粹主义】属于现代主义风格的一个分支。
以新帕拉图哲学为基础,涉及到所有塑性表现的造型设计倾向。
由建筑师兼画家勒•柯布西埃和画家奥占芳发展起来的。
1920年以后,在柯布西埃的力主下,建筑领域出现了纯粹主义创作思潮。
它以“数学”即秩序为基础建立新创造纯净与美的形式的过程中,用来作为构图参考的。
在建筑造型上,纯粹主义摒弃个人情感,反对装饰,认为比例是处理建筑体量与形式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提倡表现立方体,圆锥体以及它们在阳光下的光影变化为主的构图手法。
柯布西埃1928主义的经典作品。
【草原式风格】也称“草原式住宅”。
建筑师弗兰克·赖特。
这类住宅大多坐落在郊外平坦的草地上,周围是树林,用地宽阔,环境优美。
代表作品:流水别墅。
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构成主义】又称“结构主义”。
1917年俄国构成主义,从立体主义派生出来。
“结构”是设计的出发点。
用非常简单的造型,抽象的手法。
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探寻理性主义。
构成主义的三大基本原则;技术性、肌理、构成。
代表人物:马列维奇,塔特林的第三国际纪念塔。
构成主义风格来源:①分解与重构——立体主义:是西方现代艺术的一个流派。
代表人物是毕加索。
立体主义艺术的中心是如何使用二维的平面展现三维的形态。
对构成主义的影响:雕塑领域,艺术的重点是空间里的动感,而不是量感;对材料的重新组合。
②速度之美的展现——未来主义:号召扫荡一切传统艺术、创建能与机器时代的生活节奏相合拍的全新艺术形式。
对构成主义的影响:抽象的、动感的表现形式。
③至上派(至上主义)——马列维奇,用正方形、三角形、十字形之类简单的形式作画,“极力解放具象艺术中的形式,我在正方块的形式中寻求一处避难的空间。
”“当我想离开自己生活过、工作过并且曾信以为真的理想世界之时,恐惧就会降临。
”随后宣称至上主义结束。
【样式主义】20世纪20年代开始。
“样式追随市场”的设计理念。
美国工业设计一种理念:保持功能稳定,重点放在产品的外观上。
在美国主要体现在汽车产业上,通用汽车公司。
【消费主义设计】30年代兴起于美国。
在工业设计中体现最明显。
重要的是汽车设计。
强调“创造需求”。
【商业性设计商业性设计的具体体现,即通过人为的方式使产品在较短时间内失效,从而迫使消费者不断地购买新产品。
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汽车设计是商业性设计的典型代表。
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和福特公司通过不断推出新奇、夸张的设计,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效。
【国际主义】也叫”米斯主义”。
20世纪60年代兴盛。
形式简单、反装饰性、系统化特点。
代表人物:米斯的西格莱姆大厦。
庞蒂的佩莱利大厦。
后来发展成减少主义,最后变成一种为形式而形式的形式主义追求。
【集合艺术】又称“拼合艺术”)为后现代主义艺术流派,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
属于粘贴和物体艺术。
它是把身边能发现或捡拾的消费文明的废物、机器的残片凑合在一起,成为立体作品的一种艺术。
是达达理念的另一种呈现形式,也是大量生产物资过剩时代的表现。
集合艺术对环境艺术的产生起了很大的作用。
代表人物有阿曼等。
【反设计】又称“意大利反主流设计”。
反设计是一种设计运动,是抗拒主流的设计模式,这种设计运动兴起于1960年代后期的意大利,反设计运动对於1950年代至1960年代初期设计主流模式投向消费者主义而扭曲了〞现代运动〞或〞好设计〞。
反设计对抗了所谓国际式样带领了计界在1960年代的激进化。
维多·德罗可和弗兰克·莫罗设计的仙人掌形状挂衣架,是设计史上反设计的典型例子。
代表人物还有爱尔多·索塔萨斯。
【后现代主义】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
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
以反对现代主义艺术为思想基础。
反对米斯的“少则多”思想。
主张装饰手法达到视觉丰富。
主张设计多样化,反对理性主义,关注人性。
注重人文含义,注重作品与环境的关系。
代表人物:美国罗伯特·温图利提出“少则烦”。
设计英国国家艺术博物馆圣斯布里厅。
《建筑中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温图利”住宅提出了后现代主义宣言。
还有栗子山别墅。
詹克斯: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权威。
斯坦恩:后现代主义理论奠基人。
【有机现代主义】二战到20世纪60年代。
流行在斯堪的纳维亚、美国、意大利等国的现代设计风格。
是对现代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设计风格为“有机”的自由形态,而不是刻板、冰冷的几何形。
代表人物:阿尔瓦·阿尔托。
美国沙里宁的肯尼迪机场候机大楼和美国国家机场。
丹麦设计师伍重的悉尼歌剧院。
【新现代主义】兴起于70年代后期。
以“纽约五人”为中心。
坚持现代主义传统,根据新的需要给现代主义加入新的简单的形式的象征意义。
依然坚持理性主义、功能主义、减少主义。
代表人物:“纽约五人”、贝聿铭:香港中银大厦、北京香山饭店、卢浮宫“水晶金字塔”。
查理·迈耶:法兰克福装饰艺术博物馆。
【高科技风格】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机械美学(柯布西埃)。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
是现代技术在设计艺术中的应用的具体体现。
特征是强调技术特征和商品味。
首先在建筑领域。
代表人物:理查·罗杰斯设计的法国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
【过渡高科技风格】也叫“改良高科技风格”。
对工业化风格、高科技风格的冷嘲热讽、戏谑和嘲弄的表现,具有更高的个人表现特征,难以批量生产。
代表组织:意大利的阿基米呀和孟菲斯集团。
【减少主义】又称“极少主义”。
【极少主义风格】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盛的设计风格。
德•罗“少则多”的思想和影响发展而来的。
这种风格的工业产品,特别是家具,具有简单格最有代表性的组织,法国减少主义大师菲利普·斯塔特作品有水果榨汁器、“普拉法尔”椅子。
【简约主义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种追求极端简单的设计流派兴起,将产品的造型化简到极致,这就是所谓的“简约主义”。
法国著名设计师菲利普·斯塔特是简约主义的代表人物。
【解构主义】作为设计风格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实质是对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
从建筑上最先开始。
代表人物:弗兰克·盖里是第一个解构主义建筑设计师。
作品有威克斯奈视觉艺术中心和古根海姆博物馆。
艾什曼等。
【循环设计】循环设计是20部件及材料资源和能源的再利用。
它旨在通过设计来节约能源和原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人类的设计物能多次反复利用,形成产品设计和使用的良性循环。
【组合设计】组合设计是20世纪80-90同性能的可以互换选用的模块式组件,在更好地满足用户需要的同时,达到节约材料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实现产品的循环利用。
【微电子风格的工业产品设计具有超薄、超小、轻便、便携、多功能而造型简单明快的特点。
代表人物:托马斯·斯塔特。
【建筑风格】后现代主义在产品设计上的一个分支,在建筑师设计的家具上,产生像建筑的家具来。
代表作:罗西设计的柜子AR-1。
【微型建筑风格】可以跟“建筑风格”相同理解。
【荷兰风格派】现代主义艺术流派,现代设计摇篮之一。
以设计师、画家等以《风格》杂志交流而得名。
代表人物:杜斯伯格、画家蒙德里安、里特维特设计的红蓝椅子,施罗德住宅。
【技术美学】也称“迪扎因”问题。
是研究物质生产和器物文化中有关美学问题的应用美学学科。
它是指在现代科学技术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全面考虑劳动生产的经济、实用、美观和工艺需要而进行的设计。
这种设计不仅涉及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而且还涉及整个社会生活的美化。
代表作品:格罗佩斯的法古斯鞋楦厂。
【波普艺术】又称“新写实主义\新达达主义、流行艺术、通俗艺术”。
它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求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代表人物:时装界:英国玛丽·奎特设计的“迷你裙”。
法国特伦斯·科兰设计的家具“哈比塔特”。
【人体工程学】又称“人机工程学”研究人与人造产品之间的协调关系,为设计提供依据。
【绿色设计】又称“生态设计”。
【非物质设计】又称“非物质主义设计”。
物质主义设计是以信息社会是一个“提供服务和非物质产品的社会”为前提,以“非物质”这个概念来表述未来设计发展的总趋势:即从物的设计转变为非物质的设计、从产品的设计转变为服务的设计、从占有产品转变为共享服务。
非物质主义不拘泥于特定的技术、材料,而是对人类生活和消费方式进行重新规划,在更高层次上理解产品和服务,突破传统设计的作用领域去研究“人与非物”的关系,力图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和物质产出保证生活质量,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包豪斯的设计风格】(1)注重满足实用要求(2)注重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技术性能和美学性能(3)强调各门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和,提倡工艺美术和建筑设计向抽象派绘画和雕刻艺术学习。
(4)将手工艺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5)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20世纪30年代以后,建筑史研究大大的兴盛起来。
许多人测绘、写生,新发明的照相术给建筑史的研究以很大的帮助。
这是的建筑史纯粹服务于模仿历史样一整套标准的特点。
并给这些历史风格一个简单的评语,以便于业主选购。
例如:古典主义快变成一种典型的美国风格,在30年代的时候逐渐影响到北美和欧洲的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和平面设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