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休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通州策划方案

通州策划方案

通州策划方案引言通州是中国北京市的一个辖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区域,也是首都北京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州作为北京的副中心,正迅速发展壮大。

本文档将介绍通州的策划方案,以促进通州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目标通州策划方案的目标是实现以下几点:1.提高通州的城市设计和规划水平,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区。

2.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通州与北京市区及周边地区的连接。

3.促进通州经济结构调整,吸引外部投资和人才流入。

4.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实施策略城市设计和规划为了实现宜居、宜业、宜游的目标,通州将采取以下措施:•建设更多的绿地和公共休闲设施,提供更多的户外活动空间。

•规划并建设新的商业中心和商业街区,吸引商业投资和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优化居住区规划,提供多样化的住房选择,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升通州区的文化价值和吸引力。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提升通州与北京市区及周边地区的连通性,通州将:•建设新的地铁线路和公交线路,增加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覆盖范围。

•扩建和改造道路,提高通州与周边地区的交通流动性。

•建设综合交通枢纽,便于不同交通工具之间的换乘。

经济结构调整为了促进通州经济的发展和吸引更多的外部投资和人才流入,通州将:•提供优惠政策和政府支持,鼓励企业在通州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

•加强与北京市区和周边地区的产业合作,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建设科技园区和创新中心,培育创新企业和创新人才。

生态环境保护为了保护通州的生态环境和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通州将:•推行节能减排政策,减少污染物排放。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保护生态系统,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实施计划第一阶段:城市建设和规划(2年)•完善通州的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城市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开展城市设计竞赛,吸引优秀的设计师和规划师参与通州的规划工作。

北京通州最新规划方案

北京通州最新规划方案

北京通州最新规划方案引言近年来,北京市通州区发展迅猛,经济快速增长,人口持续增加。

为了更好地应对城市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相关政府部门制定了通州区最新的规划方案。

本文将介绍北京通州最新规划方案的主要内容、目标和实施措施。

规划目标北京通州最新规划方案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区域,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1.建设现代化城市核心区:加强通州区的城市功能,打造现代化的城市中心,提升城市形象。

2.优化空间布局:合理规划各类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城市的开放性和紧凑性。

3.发展现代产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4.保护环境生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提高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城市。

5.改善民生福祉: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和幸福感。

规划内容北京通州最新规划方案包括以下内容:城市建设1.打造通州区的城市核心区:集中发展商务、金融、文化、科技等功能,打造高品质的商务区。

2.加强交通建设:修建地铁、快速公交等交通设施,优化交通网络,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3.建设现代化住宅区:提供多样化的住房选择,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推动城市居民化。

经济发展1.发展现代产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促进企业创新:提供有利的政策支持和创业环境,激发企业家精神,推动创新创业发展。

3.引进外资和人才: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吸引外资和人才落户通州,推动经济国际化。

环境保护1.加强空气质量治理:采取措施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保护居民健康。

2.促进生态修复:加强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措施,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3.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民生改善1.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大投资力度,修建更多的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公共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通州规划实施方案

通州规划实施方案

通州规划实施方案背景通州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地处京津冀腹地,素有“京畿明珠”之称,是全国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群发展的战略引领区和重要节点,也是北京市“疏解非首都功能”的主要承接区之一。

为了推进通州地区的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北京市通州区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并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

战略目标《总体规划》提出,通州将建设成为“一小时交通圈内的现代化城市新区”,打造“人民满意、国际视野、具有全球城市魅力的现代化城市新区”,实现“经济强、生态好、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的发展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通州将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基础设施通州将继续完善其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新建、扩建和提升了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包括:•加快推进北运河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和提升北运河的生态环境,打造成为通州的绿色生态廊道。

•继续推进与京唐城际铁路、大兴机场联络线、地铁四期等重大交通项目的整合,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交通网络,提高通州的城市交通便捷度。

•多措并举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城市智慧化、数字化发展的基础设施。

城市建设通州将继续推进城市建设,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城市升级,推进城市的规模扩大和空间效益提升,包括:•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融合发展,创新城市模式、城市管理和城市服务,打造具有先进理念和科技水平的城市。

•加快推进城市绿色化和生态化建设,继续推进通州生态修复和绿化工程,打造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功能转型,打造具有突破性和创新性的产业体系,建立起全新的工业、商业和服务业发展新体系。

社区建设通州将继续推进社区建设,加强社区治理和社会文化建设,包括:•推进“社区城市化”进程,打造交通便捷、配套完善、服务优质的社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加强社区治理实践,推进社区自治,建立和完善社区权力与责任制度,提高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京通州文化旅游区建设现场管理办公室工作方案的通知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京通州文化旅游区建设现场管理办公室工作方案的通知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京通州文化旅游区建设现场管理办公室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11.18•【字号】通政办发〔2016〕41号•【施行日期】2016.11.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京通州文化旅游区建设现场管理办公室工作方案的通知通政办发〔2016〕41号各乡、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各区属机构:经区政府同意,现将《北京通州文化旅游区建设现场管理办公室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11月18日北京通州文化旅游区建设现场管理办公室工作方案根据《北京通州文化旅游区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并结合北京市通州区商务中心区的建设管理经验,在北京通州文化旅游区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立“北京通州文化旅游区建设现场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现场办公室),以进一步维护文化旅游区建设秩序,加大联合管控力度,提升综合服务水平。

保证文化旅游区安全、文明、绿色施工。

一、现场办公室职责现场办公室在区文化旅游区管委会的牵头组织下,负责管理范围内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和综合服务,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加强执法检查,完善服务功能,确保管理范围内建设施工的安全、文明、环保、有序。

二、管理范围文化旅游区规划12.05平方公里区域:万盛南街-通马路-京哈高速-东六环路所围成的区域。

三、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需明确一名主管领导,并指派2名同志专职负责管理范围内日常管理和执法检查工作,其中,需配备1名科级干部。

成员单位包括:区文化旅游区管委会、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区市政市容委、区城管执法局、区安全监管局、通州公安分局、区环保局、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市规划委通州分局、通州国土分局、区园林绿化局、区水务局、区公安消防支队、通州交通支队、通州供电公司、区国资公司、张家湾镇政府、梨园镇政府、台湖镇政府。

通州规划实施方案

通州规划实施方案

通州规划实施方案通州作为北京市的重要城市副中心,其规划实施方案备受关注。

通州地处北京东南部,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节点。

通州规划实施方案的制定,将对通州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对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化北京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州规划实施方案将围绕“宜居宜业宜游”的总体目标展开。

在宜居方面,将加大力度改善通州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绿化率和空气质量,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

在宜业方面,将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推动通州产业向高端、绿色、智能方向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在宜游方面,将加强城市功能建设,完善交通、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

其次,通州规划实施方案将注重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和完善。

在城市功能布局方面,将进一步完善通州的产业功能区、城市中心区、生态休闲区等功能区域,提升城市的整体功能和服务水平。

在交通布局方面,将加快推进通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快速路网等,提升通州的交通便捷性和通达性。

在城市空间形态方面,将注重保护和利用通州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打造具有特色和魅力的城市形态。

再次,通州规划实施方案将注重城市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在城市治理体系方面,将加强政府规划、环保、市政设施建设等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形成统一高效的城市治理体系。

在城市能力建设方面,将加强通州人才引进和培养,提升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竞争力,为通州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最后,通州规划实施方案将注重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度融合。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将加强通州与北京市中心城区、天津市等周边城市的协同合作,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区域发展格局。

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方面,将加强通州与周边城市的交通、产业、人才等方面的合作,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总之,通州规划实施方案的制定,将为通州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新动力,为优化北京城市空间布局提供新路径,为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开辟新空间。

通州区旅游业发展规划word参考模板

通州区旅游业发展规划word参考模板

北京市通州区“十三五”发展规划——以旅游业为例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城市的休闲旅游业在城市竞争中的作用变得日益突出和重要,日益成为城市的枢纽产业与媒介产业。

通州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属华北平原的一部分,主要由永定河、潮白河冲积而成,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全区平均海拔20 m左右,自然环境相对不错,是发展大城市周郊自然风光类旅游业的圣地。

在国家的“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应该将旅游业的发展规划逐步给提上议程。

首先,通州区具备现代休闲旅游的构成要素:第一,绝佳的区位条件。

一个优秀的休闲城市,需要有大量的客源做支撑,主要客源市场到目的地的最佳距离为1小时以上,2小时以下的车程所代表的距离。

第二,独特的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包括很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气候、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植被。

第三,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吸引人们前来休闲旅游的重要原因。

第四,完善的城市配套。

支撑性的硬、软件配套,如交通、酒店、餐饮、日用品以及休闲生活用品的零售等以及文化配套,如学校、青少年宫、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图书馆、影剧院等。

1.通州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一一国际化的现代休闲旅游城市。

通州建设国际化新城能为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越的经济基础、优良的生态环境、高新的技术支持、古老文化的传承等。

2.通州旅游产业的核心价值:休闲之城通州旅游产业的“核心价值”就是“休闲”:现代休闲、时尚休闲、娱乐休闲、购物休闲、文化休闲、商务休闲。

最后,是我对通州旅游产业发展作出的“十三五”发展规划。

(1) 通州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向:四大区域(见下图)第一,运河核心区:以运河文化为主的休闲旅游区,购物、餐饮设施齐全,交通便利。

第二,城市休闲区:水是运河之魂,应结合通州实际,设置运河广场、亲水平台、运河景观等元素,并将水与活动休息场地充分结合,使每处休闲空间都有水的元素,满足人的亲水性。

第三,高端商务区:金融总部管理中心、购物休闲中心、星级宾馆、甲级写字楼、会议中心等5种商务形态融为利。

通州规划实施方案-最新版

通州规划实施方案-最新版

通州规划实施方案一、背景通州是北京市的一个新城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总面积为906.8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为906.16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0.72平方公里。

通州区地处京津冀核心区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和建设首都副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适应新城区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要,通州区制定了规划实施方案,以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创新发展的理念推动通州区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与优化,提供良好的城市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新生活。

二、总体目标通州区规划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推进城市功能、空间结构和居住环境的优化升级,加快实现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目标,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三、重点任务1. 推动重点经济区域发展通州区将以打造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产业为重点,提升通州区的经济核心竞争力,建设科技产业园、现代物流园、金融中心等产业集聚区,并加强与京津冀及全国的产业对接。

2.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通州区将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优化区域交通网络,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建设,提升通州区的城市轨道交通覆盖率,同时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3.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通州区将深入实施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修订新城区总体规划,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建设多核心、多功能城市空间结构,完善城市中心区人文环境和公共设施,提高城市功能水平。

4. 保障生态环境和城市品质通州区将深化生态优先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强化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提高城市环境品质与城市空气质量,打造宜居、宜游、宜业城市环境。

四、保障措施通州区将制定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强化项目管理和市场化机制引导,建立健全规制化、科学化的城市规划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保障规划实施的顺利进行。

同时,通州区将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社会监督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规划实施方案,确保规划实施取得实效,为实现通州区发展目标提供坚实的规划保障。

巅峰智业北京市通州区运河文化旅游策划

巅峰智业北京市通州区运河文化旅游策划

巅峰智业xxxx运河文化旅游策划前言京杭运河是一条闻名中外的人工河道,历史悠久,贯穿四省二市、绵延1794公里。

自春秋末期开始创修,积历代人民的血汗,集亿万人的聪明才智,至元三十年(1293年)随着通惠河的开通,才建成这举世闻名、世界最长的大运河。

两千多年来,京杭大运河多次改道和维修,历经了风风雨雨,同时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历代的荣辱兴衰。

可以说,一部京杭运河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若干代王朝的兴衰史。

京杭运河贯穿五条巨川,沟通了五大流域,像一条洒落人间的银河一般蜿蜒在中华大地上。

它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我国灿烂的古老文化的一个象征。

在历史上,它是我国南北水陆交通的大动脉,对我国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起到重要的纽带作用。

京杭大运河的伟大功绩在于加速了南北物质经济的流通,联结了物产富饶、经济发达的长江中下游与政治中心北京,沟通了南北的经济与文化,平衡了全国政治经济的影响,使国家更加团结、更加巩固。

运河蜿蜒,势若游龙,河上千樯万艘,陆路冠盖交驰,城内肆坊林立,弦歌相闻。

古镇通州地处京杭大运河的起点,成为京杭大运河北端的水陆要会,全国知名商埠。

在京杭运河畅通的封建王朝时代,通州是“上拱神京,下控徐兖,襟河带海,为国家转漕之通衢”,“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

运河漕运,关系着国家的物质与文化命脉,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因此,通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非常重要:它一头连着全国的政治中心-北京城,一头连着富庶的江南地区,成为历史上南北货物的集散地,多派文化的交汇地,一度成为商旅集中、人文荟萃之地,成为京畿首邑。

运河航运期间,通州及其东南的张家湾古镇,成为京东屏障,扼南北交通咽喉。

其地位在京郊乃至全国都是重中之重。

可以这样说,通州与张家湾,浓缩了一部中国运河发展史。

由于运河的存在以及通州与运河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发展起来的运河文化,积聚了通州古镇与古运河的双重效应。

运河文化是以京杭运河的兴盛与通州古城的繁荣为基石,以运河带来的南北经济文化相互交融形成的历史遗产、风土人情为核心,通过运河与流经地区的交互影响发展起来的综合的文化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通州区休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领导小组顾问:梁伟区委书记组长:邓小刚区长常务副组长:张树森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刘德龙副区长刘淑华副区长副组长:蒋洪昉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张秀余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林殿彪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张兰荣区旅游局局长禹学垠区规划分局局长成员:陈秋平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华区发改委主任张志强区建委主任李柏松区农委主任杜德久区文化委主任周鸿武区市政管委主任王士杰区商务局局长陈国庆区工业局局长贾宝才区房地局局长李永锋区交通局局长李冠健区环保局局长张春良区统计局局长张冠启区水资源局局长张春华区林业局局长张洪林区史志办主任廉建设区工商分局局长刘国军区邮政局局长李金玺区招商局局长王树生区电信局局长刘贵明区规划分局副局长李永林区旅游局副局长周庆良区文物所原所长北京市通州区休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小组高级顾问:于英士北京市委政策研究室前主任李明德北京市旅游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刘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博士后编制组长:王兴斌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总规划师、中国旅游学院旅游科学研究所前所长、教授特邀专家:王衍用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系主任、教授季诚迁北京中景园旅游规划设计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高级经济师成员:文立玲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副主任白俊风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总经理助理田至美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副总规划师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王忠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高级策划师殷平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系讲师、硕士王新宇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景观设计所副所长景观设计师孙和钦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设计师目录规划图件1.通州区区位与对外交通图2.通州区在北京城市空间发展中战略地位图3.通州区主要旅游资源与景点现状图4.通州区旅游发展总体布局图5.通州区旅游开发项目布局图6.通州区旅游线路图7.京杭运河图8.通州区运河文化旅游带总体布局9.通州区客源市场示意图北京市通州区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性质与任务本规划为通州区旅游发展规划。

根据国家标准《旅游规划通则》规定,“旅游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明确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旅游业发展目标,优化旅游业发展的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安排旅游业发展优先项目,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第2条规划地域范围北京市通州区地域,东西宽36.5公里,南北长48公里,面积912.34平方公里。

第3条规划期限近期(2005~2008年):重点突破、加速发展阶段;中期(2009~2015年):全面开发、提升品质阶段;远期(2016年~2020年):全面完善、持续发展阶段。

第4条编制依据1. 国家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法》2. 政府法规《旅行社管理条例》(国务院)《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建设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建设部)《北京市旅游管理条例》(北京市人民政府,2004年9月修订)3. 国家标准《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4. 行业标准与规定《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5. 规划与计划《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北京市旅游局)《北京市“十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北京市旅游局)《通州区域及卫星城总体规划》(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北京市通州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通州新城规划》(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通州区人民政府)第5条编制指导思想以党的基本路线与“三亇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北京市举办奥运会、通州区建成北京新城区为契机,旅游开发与通州区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旅游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相结合,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把通州区建成中国运河文化旅游首要目的地和京东滨水休闲度假基地。

第6条编制指导原则1. 通州旅游发展与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相一致,与通州城区性质与发展目标相一致,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通州国民经济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2. 通州旅游发展与北京市旅游发展目标与布局相一致,把通州区建设成为“近郊平原康体娱乐旅游圈”中重要的亲水休闲基地;3. 突出特色、扬长避短,塑造“运河龙头、休闲水都”的旅游总体形象,完善运河文化旅游与休闲度假功能;4.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特色资源为基础,文化旅游与休闲度假产品为核心,培育休闲旅游产业经济为基本任务;5. 总体布局、突出重点,分期开发、留有余地,确保休闲旅游业有序、健康、持续发展。

第二章通州区休闲旅游业发展基础第7条社会基础1. 区位与人口通州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西邻朝阳区、大兴区,北与顺义区接壤,东隔潮白河与河北省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相邻,南与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交界。

通州城位于京杭大运河北端,西距北京天安门20.5公里;全区面积912.34平方公里,总人口68万,其中户籍常住人口59.75万人,农业人口43.84万人。

下辖4个街道、10个镇、1个乡。

2. 历史沿革通州区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已有人类活动。

西汉初始建路县,后先后改称通路亭、潞县、通州,清初漷县归并通州,民国初改称通县。

1948年12月通县解放,分置通县、通州市。

1958年4月合并为北京市通州区。

1960年复称通县。

1997年5月撤县设区。

3. 经济概况通州区坚持解放思想,扩大开放,营造环境,重组引进,加快发展的总体思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绩显著。

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90.0亿元,三大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14.7:44.2:41.1。

十五期间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实现产业全面升级。

优化一产结构,扩大二产规模,拓展三产领域,力争一、二、三产业的构成达到10:55:3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万元,城市化率达到50%以上。

4. 交通条件通州作为北京新城区,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京通快速路、八通轻轨贯通北京长安街东部延长线,五环、六环连通北京四周。

京津塘、京沈和京哈高速公路穿越全区。

京津公路直达天津,有公路直达首都国际机场。

京承铁路、京秦电气化铁路在通州城内交汇。

第8条资源基础1. 资源类型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标准,在全国8个主类、155种基本类型的旅游资源中,通州区占6大类中基本类型的20种,占全国基本类型的29%。

通州人文旅游资源属文化古迹类型,自然旅游资源属河网平原类型。

2. 资源评价以运河文化为核心的人文资源品位高、运河龙头具有垄断性和标志性,但物质遗存较为残缺、观光效果不强;以河流纵横为特点的田园风光在北京具有优势,但河流的管理、防治和利用较差。

表2-1 通州区旅游资源单体评级汇总表3. 资源开发方向运河文化是北京“人文奥运”的一部分,运河文化观完考察旅游产品可面向国内外客源市场;滨水田园是北京“绿色奥运”的一部分,滨水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主要面向京津冀城市群客源市场。

第9条市场基础1. 游客区域分布以本市游客为主,外地游客为次;本市游客中,以本区、朝阳区等城区居民为多;外地游客中以环渤海湾地区津、冀游客为多;境外游客以常驻北京的海外人士为主。

2. 国内游客人口特征通州区游客的文化程度高于全国和北京市的平均水平;企事业单位、文教技术人员和商务人员占多数,其比例高于全国和北京市平均水平;游客家庭收入高于北京市城乡居民的平均水平;度假、商务、会议为目的的高学历市民是通州客源市场的主体。

3. 游客行为特征休闲度假、会议、商务旅游为主,休闲度假比例较大;以家庭、亲朋好友结伴同行居多,商务会议旅游以单位组织为主。

旅行社组织的很少。

休闲旅游客源市场的特点是近域性、大众化和多元化趋向、淡旺季不很明显、重游率较高和自驾车游比例大。

第10条产业基础通州区政府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业”,通州旅游业得到较快发展。

向市民和游客开放的有西海子公园、运河文化广场、奥体公园、生态公园,已经营接待游客的主要旅游景点、度假村有10多个,星级饭店8家,旅行社及分社共11家,市定点农业观光点1家。

其中通顺赛马场、运河苑度假村(四星级)、月亮河度假村(四星级)是北京近郊知名的休闲度假地。

全区已建立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区旅游局。

2002年全区接待游客205.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18亿元,相当于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2.4%,已初步形成休闲旅游产业基础,但旅游经济规模和水平在全市处于落后状态。

表2-2 通州区旅游发展概况第11条发展条件1. 优势战略位置:北京城市东西轴线的东端,东部发展带的中心,北京国家公园战略的东郊游憩公园;区位交通:贴近市中心、交通便捷;核心资源:运河龙头具有唯一性和标志性;生态环境:多河富水的绿色湿地之乡;客源市场:中外市场潜力丰厚。

2. 弱势与制约景点小而散,缺乏高知名度和高观赏度的旅游产品;缺乏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游客的认知度低;目前河水生态质量不高,水源不足、水质不高;产业政策模糊,政府主导力度不足。

3. 机遇中国大众休闲时代正在到来,旅游产业正在转型升级;加入WTO,中外双向经贸文体旅游交流将空前活跃;“人文奥运”、“绿色奥运”促进通州运河文化产业建设与河水治理工程;北京市域空间发展“两轴两带多中心”战略的实施;“北京新城区”、“首都东部副中心”的新定位促进三产发展与城市化进程;4. 挑战与威胁北京市民对近郊山区自然观光休闲的兴趣高于平原地区;北京各区县观光休闲目的地群雄并起,竞争空前激烈。

5. 通州对策通州发展旅游业必须突出特色、扬长避短、突破常规,引领市场、创造市场,变被动为主动,发挥后发效应。

以运河文化为主题、以河流湿地为主体、以绿色休闲为基础,打造“中国运河龙头、京东水都休闲”品牌,在创造“北有长城雄风、东有运河龙头”的北京大旅游格局中崛起。

只有打造“运河旅游”品牌,通州才能在北京十八区县中异军突起,亮出特色,才有可能在全国树一面靓丽的运河之旅旗帜;只有以亲水休闲为重点开发方向,才能对接市场、开拓市场。

第三章发展战略与目标第12条通州区发展目标通州新城是承接北京部分职能的城市东部副中心和东部城镇带综合服务中心。

2005年12月3日通过的由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联合编制的《通州新城规划2005-2020》中提出:将通州新城定位为北京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是面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服务新城,也是北京参与环渤海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基地;并确定了区域服务中心、文化产业基地及滨水宜居新城的发展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