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记忆

合集下载

浅谈音乐记忆能力的培养

浅谈音乐记忆能力的培养

浅谈音乐记忆能力的培养1. 引言1.1 音乐记忆能力的重要性音乐记忆能力是指个体在学习、演奏或欣赏音乐时,对音乐素材的记忆和提取能力。

这种能力在学习乐理知识、掌握乐曲演奏技巧、以及表现音乐情感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音乐记忆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个体学习和掌握音乐的效率和质量。

在学习乐曲时,要求快速准确地记忆音符、节奏、和弦等信息,只有通过良好的音乐记忆能力才能在演奏中做到信手拈来。

音乐记忆能力还是表现音乐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的基础。

只有在记忆了大量的音乐素材后,个体才能在演奏中做到自如驾驭,从而展现出高超的演奏和表现能力。

音乐记忆能力还能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和内涵,从而更好地传达音乐的情感和意境。

培养音乐记忆能力对于提升音乐学习和表演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音乐记忆能力的定义音乐记忆能力是指一个人对音乐素材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准确地说,音乐记忆能力包括了记忆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和声以及曲式等方面的能力。

一个具有良好音乐记忆能力的人能够在听过一段音乐后迅速准确地回忆起这段音乐的各种要素,并能够理解这些要素在整个音乐作品中的作用和关系。

音乐记忆能力的好坏往往决定了一个人在学习和表演音乐时的成绩和水平。

对于学习乐器的人来说,具备良好的音乐记忆能力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快地掌握各种乐器技巧。

音乐记忆能力对于音乐学习和表演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要提高音乐记忆能力,首先需要加强对音乐素材的学习和理解,保持专注和耐心,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提升自己的音乐记忆能力。

通过有效的方法和工具辅助,可以更好地培养和提高音乐记忆能力。

2.2 音乐记忆能力的培养方法1. 多听多练:要提升音乐记忆能力,必须多听音乐,不仅可以帮助记忆曲调和歌词,还可以培养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多做练习也有助于加深对音乐的记忆。

2. 刻意练习:通过有目的地练习音乐乐曲或乐器演奏技巧,可以有效提高音乐记忆能力。

练习时要将注意力集中在细节上,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从而加深音乐的印象。

浅谈音乐记忆能力的培养

浅谈音乐记忆能力的培养

浅谈音乐记忆能力的培养音乐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语言,它能够温暖人心,感染人的情绪,甚至改变人的心情。

而要学会欣赏和理解音乐,除了具备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外,音乐记忆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音乐从业者来说,良好的音乐记忆能力更是必不可少的素质。

那么,如何培养音乐记忆能力呢?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要想提高音乐记忆能力,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对音乐产生兴趣和热爱。

对于孩子来说,可以从他们喜欢的音乐开始,引导他们去认识和了解那些经典的音乐作品,慢慢培养起他们的音乐兴趣。

对于成年人来说,可以尝试去了解一些不同类型的音乐,开拓自己的音乐视野,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音乐类型,逐渐培养起对音乐的热爱。

二、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也是培养音乐记忆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加音乐课堂、音乐会、音乐比赛等活动,通过学习、表演和欣赏,不仅能够锻炼我们的音乐记忆能力,还能够增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从而提高音乐记忆能力。

三、反复练习和记忆音乐记忆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反复的练习和记忆。

无论是学习乐器,还是学习唱歌,都需要不断地重复练习和记忆乐曲,熟悉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弦等要素,从而使乐曲深入到我们的大脑中,形成稳定的记忆。

四、注重音乐的理论知识学习五、多种形式的练习和记忆在培养音乐记忆能力的过程中,多种形式的练习和记忆也是十分重要的。

除了通过乐器演奏和歌唱练习外,可以尝试通过听力训练、视唱练耳、乐谱分析等多种方式来锻炼音乐记忆能力。

不同的练习方式能够激发大脑不同的感知机制,从而全面提高音乐记忆能力。

六、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也是培养音乐记忆能力的关键。

音乐记忆需要我们保持良好的专注力和记忆力,而这需要我们的身心状态处于最佳状态。

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都能够保持我们的身心状态良好,有助于提高音乐记忆能力。

音乐记忆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训练和提高。

乐器演奏中的音乐记忆与技术记忆

乐器演奏中的音乐记忆与技术记忆

乐器演奏中的音乐记忆与技术记忆音乐是一门艺术,它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与表达方式。

乐器演奏者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音乐记忆,还需要掌握精湛的技术记忆。

音乐记忆和技术记忆在乐器演奏中相辅相成,共同为演奏者创造优秀的演奏效果。

一、音乐记忆的重要性音乐记忆指的是演奏者在演奏时所需要记忆的音乐内容,包括乐曲的主题、旋律、和声和节奏等。

音乐记忆是乐器演奏中的基本功,它能够帮助演奏者准确地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意境。

首先,音乐记忆是演奏者对乐曲结构和形式的理解。

演奏者需要通过记忆音乐内容,理解乐曲的起承转合,把握乐曲的整体结构。

只有在熟悉乐曲结构的基础上,演奏者才能更好地表达乐曲的逻辑和情感。

其次,准确的音乐记忆可以提高演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演奏者通过记忆音乐内容,可以在演奏过程中准确无误地完成各个乐句和乐段。

良好的音乐记忆能够帮助演奏者稳定地控制演奏的速度、音量和音色。

最后,音乐记忆是演奏者进行艺术演绎的基础。

通过准确地记忆音乐内容,演奏者可以更好地体现乐曲的风格和特点,展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

二、技术记忆的重要性技术记忆是指演奏者在乐器演奏过程中所需要记忆的技术动作和手指的位置变化等。

乐器演奏需要良好的技术记忆,以确保演奏者能够准确地击中音阶、和弦和音符等。

首先,技术记忆是乐器演奏的基本功。

演奏者需要通过记忆各种技术动作,包括指法、换气和击弦等,以确保演奏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只有在熟练掌握技术记忆的基础上,演奏者才能灵活地驾驭乐器,展现自己的技术水平。

其次,技术记忆对于乐器演奏的速度和准确性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充分记忆技术动作和手指的位置变化,演奏者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各种音符和音程的演奏。

良好的技术记忆不仅可以提高演奏速度,还能够减少错误和失误。

最后,技术记忆是演奏者进行个性化演绎的保障。

演奏者通过记忆各种技术动作,可以更好地塑造音乐的表达和情感。

良好的技术记忆可以为演奏者提供更多的自由度和创造力,使演奏更加富有个性和魅力。

高中记忆音乐教案模板

高中记忆音乐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记忆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欣赏、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知识与技能:掌握音乐记忆的基本方法,提高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增强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音乐记忆的基本方法,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2. 难点:如何将音乐记忆方法运用到实际学习中,提高音乐素养。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音乐作品音频3. 钢琴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音乐,引导学生回忆这首歌曲的名字。

2.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并导入本课主题:记忆音乐。

(二)新课讲授1. 讲解音乐记忆的基本方法:a. 重复聆听法:多次聆听音乐作品,加深印象。

b. 关联记忆法:将音乐作品与生活中的事物或情感建立联系。

c. 歌词记忆法:通过歌词来记忆音乐旋律。

2.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记忆音乐方面的经验和方法。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著名音乐家的记忆音乐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三)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首歌曲进行记忆。

2. 每组学生分别演唱,其他学生尝试记住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 教师随机抽查学生,检查他们对歌曲的记忆情况。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记忆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环节中的收获和感悟。

3. 拓展:教师推荐一些记忆音乐的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3. 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音乐对记忆的影响

音乐对记忆的影响

音乐对记忆的影响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激发情感,还能对记忆产生深远的影响。

许多研究表明,音乐与记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以下将从多个角度探讨音乐如何影响我们的记忆。

音乐的情感联结音乐能够唤起深刻的情感体验,而情感在记忆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当人们在特定的情境下听到某首音乐时,往往会与过去的记忆产生连接。

例如,一首老歌能够让人瞬间回忆起年轻时的快乐时光或者某个特别的事件。

这种情感联结使得音乐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记忆线索。

音乐与学习效果研究发现,适当的背景音乐能够提高学习和记忆的效果。

当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学习时,背景音乐适度播放可以帮助他们保持专注并降低压力。

尤其是一些节奏较慢、旋律优美的音乐,比如古典音乐,能够提高信息的记忆效果。

这是因为音乐可以激活大脑中与情感和记忆相关的区域,从而增强学习效果。

音乐的生理反应音乐也会引起生理反应,例如心率的变化和荷尔蒙的分泌。

这些生理变化会影响个体的记忆能力。

快乐的音乐可以促进多巴胺的释放,而多巴胺在记忆与学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个体感到愉悦时,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都会显著增强。

因此,当我们在学习新知识时,适当地加入一些音乐元素,可以帮助提高记忆效果。

记忆的时序性音乐还可以通过时序性促进记忆的形成。

研究表明,记忆通常与学习时的特定刺激相结合,而音乐就是这种有效的刺激之一。

例如,一项实验显示,当学生在学习时同时听一首特定的歌曲,然后在测试时再播放这首歌曲时,他们的回忆能力显著提高。

这表明,音乐可以帮助建立时序和情境的记忆关联,使得信息在后续回忆时更加容易。

音乐与老年痴呆症的研究近年来,关于音乐对老年痴呆症患者记忆恢复的研究也吸引了广泛关注。

一些临床实验发现,当老年痴呆症患者听到他们年轻时的音乐时,往往能够恢复一些过去的记忆。

这种现象表明,音乐可以作为一种强有力的记忆刺激,帮助患者重新连接与他们过去生活相关的记忆。

结论总的来说,音乐对记忆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

浅谈音乐记忆能力的培养

浅谈音乐记忆能力的培养

浅谈音乐记忆能力的培养音乐记忆能力是指人们在接收到音乐信息后,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记忆、储存、提取和运用的能力。

它是音乐技能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具备了良好的音乐记忆能力,才能较好地演奏音乐、理解音乐、创造音乐,不论是从业人员还是普通爱好者,都需要注重音乐记忆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基本的音乐技能在学习音乐中,培养基本的音乐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音乐技能包括乐理知识、节奏感、音感、和声知识等。

这些技能是音乐记忆的基础,只有在学习这些技能的过程中,才能够体验到音乐的美妙。

同时也会对音乐的记忆、分析以及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二、听音乐纪录或演奏录音在学习音乐中,听音乐纪录或演奏录音是非常有帮助的。

通过反复听歌曲或演奏录,可以加深对音乐的了解,帮助人们更好地记忆曲调,得到更好的演奏效果。

并在下一次演奏中避免重复犯错,这样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提高音乐技能,还能够帮助培养我们的音乐记忆能力。

三、练习视觉记忆音乐记忆不仅包括听力记忆,还有视觉记忆。

如果能够把每个音符牢记于心,那么音乐记忆能力会更加的好。

练习记忆乐谱,可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让我们更加深入音乐的内涵。

而且视觉记忆的能力也是可以进行有效的提高的。

平时可以多看乐谱,持之以恒地练习视觉记忆,锻炼脑部记忆功能。

四、练习节奏和韵律的记忆在音乐中,节奏和韵律是非常关键的。

如果没有良好的节奏和韵律感,将难以把握音乐的感觉。

因此,在练习时,可以更加专注于节奏和韵律的训练,通过反复练习,进一步提高记忆能力。

可以通过敲击节拍器,跟着节拍器练习节奏记忆,同时也可以用手打击让含有节奏感的音乐,进行专业性训练。

五、练习即兴表演练习即兴表演,是培养音乐记忆能力的一个非常好的手段。

如果能够在不看乐谱的情况下表演出一首曲子,说明我们对该曲子的记忆非常深入。

即兴表演可以让我们更加灵活地运用音乐技能和音乐理论。

通过反复的即兴表演,能够加深对曲子的理解和记忆,对加强音乐记忆意义非凡。

总之,音乐记忆能力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努力,持之以恒,只有通过练习和培养,才能够真正拥有强大的音乐记忆能力,不管是从业人员还是爱好者,我们都需要注重音乐记忆能力的发展。

试析“音乐记忆”在中学音乐课程中的重要意义

试析“音乐记忆”在中学音乐课程中的重要意义

试析“音乐记忆”在中学音乐课程中的重要意义音乐记忆作为音乐课的一部分,是音乐教学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

在教学中,通过学生对古今中外各种题材、体材、形式、风格的音乐作品的接触,除了达到扩展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发展学生想象力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健康的情趣和良好的审美力,寓思想教育于欣赏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这对于建设社会的精神文明,培养“四有”新人,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音乐记忆的特点及其表现方式音乐记忆具有记忆音乐的音响性、记忆过程的时间性和记忆方式的连续性的特点。

音乐是门时间艺术,这就需要听者在音乐记忆中奖感知过、体验过、思考过的音乐,经过大脑“刻盘”存储,记录在大脑中,当音乐需要再现时能够重新“读盘”、“播放”。

这些特点构成音乐记忆的特殊性,用具体的音乐要素来说明就是三种能力:1.曲调感——既区别旋律的曲调感特点的能力.它表示在对音调的准确性的感知和对旋律的情绪反应上。

2.音乐表象——既能随意地反映音高的情绪和音强关系的听觉能力,表现为能再现听过的旋律,并能实现听觉与反声之间的迁移和转移。

3.节奏感——既感受音乐的节奏能力,表现在音符之间关系的敏锐感觉和准确的再现能力上。

从这三个方面来说.音乐的记忆能力是从事音乐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音乐记忆被运用于歌唱实践中,便形成了歌唱记忆。

歌唱记忆的过程具体体现在演唱者的演唱实践和学习活动中,是对所感知过的音乐进行记忆的事实过程。

其间有感知过的发声技能技巧、思考过的歌曲思想内容、体验过的音乐情感等,在事隔很久以后,仍能被再现出来.并且还可能作为经验参与到后来的音乐实践中去。

歌唱的记忆主要以回忆(再现)和认知(再认)的方式表现出来。

回忆、认知是为了在记忆中保持更清晰的印象而往往需要进行反复记忆的过程,就是回忆与认知的过程。

总之.音乐记忆在歌唱实践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歌唱者通过音乐记忆获得演唱知识,并将其保持下去,转化成歌唱记忆.使之变成自己的演唱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完善自己的演唱。

音乐与记忆的联系

音乐与记忆的联系

音乐与记忆的联系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自古以来就与人类的情感、文化和记忆紧密相连。

它能够激发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唤起我们对过去的回忆。

那么,音乐与记忆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本文将探讨这一话题。

首先,音乐对记忆的影响可以从生理层面来解释。

研究表明,当我们听到喜欢的音乐时,大脑中负责处理奖励和愉悦感的区域会被激活。

这些区域与多巴胺的释放有关,而多巴胺是一种与学习和记忆形成密切相关的神经递质。

因此,音乐可以增强我们的记忆力,帮助我们更好地记住信息。

其次,音乐还可以通过情感共鸣来加深记忆。

音乐往往能够引发强烈的情感反应,如快乐、悲伤、兴奋等。

这些情感反应会与特定的音乐片段或旋律联系在一起,使我们在听到相同或类似的音乐时,重新体验到当时的情感。

这种情感共鸣有助于我们将音乐与特定的事件或经历联系起来,从而加深记忆。

此外,音乐还可以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帮助人们进行记忆编码和提取。

例如,在学习新知识时,将学习内容与背景音乐相结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住信息。

这是因为音乐可以为学习过程提供一种节奏感和结构感,使学习变得更有条理,更容易记住。

同样,在回忆过去的事件时,音乐也可以作为一种线索,帮助我们回忆起与特定音乐相关的经历。

音乐还可以作为一种社交纽带,加强人际关系中的记忆。

共同欣赏音乐的经历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使彼此之间的记忆更加深刻。

例如,一对恋人可能会将某首歌曲视为他们爱情故事的象征,每当再次听到这首歌时,都会唤起他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总之,音乐与记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音乐不仅可以影响我们的大脑活动,还可以通过情感共鸣、认知工具和社交纽带等方式,加深我们对过去经历的记忆。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音乐的力量,提高自己的记忆力,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血液里流着清华西阶注入的音乐记忆
一切要从国家大剧院的周末音乐会说起。

这也是我第一次走进国家大剧院,观看的曲目是《贝多芬第七交响曲》。

对我来说,交响乐是一个似曾相识却又陌生的概念。

看着曲目单,我使劲儿回忆,仿佛曾经听过这首《贝多芬第七交响曲》,却又想不起一丁点儿的旋律、曲调。

因为记忆太遥远了,远到三十六七年以前。

那时候我刚刚上大学不久,我的世界从一个北京普通胡同的狭窄线条,一下子发散到充满陌生与好奇的,充满过去与现实的,充满情感与诱惑的四维空间。

那时候的清华几乎是一个完全的工科大学,但在校园里也不时有各种文学艺术类的讲座,这让以朴素无华著称的清华同学在刻苦学习科学技术的同时,也有机会汲取吸收世界文化经典。

正是在这种氛围下,我在西阶教室第一次听到了交响乐。

那是中央乐团的宁德厚老师给同学们做的美学讲座,讲的是《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又名《悲怆交响曲》。

西阶教室,是清华历史最悠久最具代表性的教室之一,因其每排座椅随着台阶逐渐升高而得名,可同时容纳三百人一齐上课。

每一个清华的学生应该都在这里上过课,我在这里上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高等代数、马列主义哲学等很多课程。

现在的西阶是2006年以后在原址上翻建而成,据说当时文物部门和专家认为其没有文物价值而建议拆除,但最终因为顾及95%以上清华人的情感而得以被重建,这张照片就是翻建后的西阶。

可惜我没有找到翻建前的西阶照片,也是个遗憾吧。

印象中宁老师介绍了柴可夫斯基的生平,然后边放录音边讲解地带着同学们欣赏《悲怆交响曲》中的几个精彩片段,最后让我们完整的听了一遍这首交响诗篇。

宁老师所讲的具体内容在当时我也只听得一知半解的,后来除了他那充满感染力的声音之
外,就几乎什么也不记得了。

但是那些感人的旋律却深深刻在了我的记忆里,听到某些地方,我也会激动,甚至落泪。

此后我还听过几次交响乐讲座,主讲者除了宁德厚老师之外,还有当时中央歌剧团的指挥郑晓英老师。

我第一次听贝多芬也是在这次讲座上,听的是《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又名《命运交响曲》)和《第三交响曲》(又名《英雄交响曲》)。

古典音乐的旋律不仅曲调优美,更能进入我的世界,带走我的心。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会找机会听古典音乐。

那时,清华音乐教研室每星期总有几天会在吃晚饭的时候,用大喇叭播放古典音乐。

我们就端着买好饭的饭盆,在路边的树下静静地站着,边听音乐边吃晚饭。

音乐教研室的路边两侧,通常站满了听音乐的同学。

清华音乐教研室是清华撤销音乐系后保留下来的,虽然不再进行音乐教学,但清华与音乐有关的社团无不在这里训练,这里是清华音乐的摇篮。

如此看来,从清华走出来多位著名音乐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我来说,宿舍也是听音乐的好地方。

同屋中有家境好的同学从家里带来“砖头录音机”,也有人带来各种音乐磁带,我们经常会围坐在录音机旁,安静地聆听。

那段时间听过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第六、第七、第九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曲》等等。

我还对有些曲子只有编号没有标题一直困惑不解,贝七似乎就是其中之一。

听了很多音乐,回到家里碰见邻居或者中学同学难免也会炫耀几句,哼哼旋律什么的,可是人家一句话就把我问住了。

他们往往会问这个曲子讲的是什么。

是啊,讲的什么?我可真回答不上来,尤其是那些连标题都没有的曲目。

那时候没有互联网,没有百度,只有尴尬。

转眼五年大学毕业了,再以后三十多年,奔波于工作、生计、事业,历经数不清的失败、挫折和痛苦,也有数不清的成功和快乐,但好像竟一直再也没有好好听过这些古典音乐经典,甚至无暇享受成功,无暇沉迷痛苦。

反而,现在坐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聆听着贝多芬的交响曲,却让我联想和回忆起了自己几十年来的历程,甚至能够感觉作曲家在听我倾诉或者回忆。

我突然觉得我现在可以告诉邻居们曲子讲的是什么了,是自己的经历、感受和共鸣。

这时候演出现场响起我曾经熟悉的曲调,就是它,曾经在宿舍,或者是在路边听过并留下记忆的曲调,那个我始终得不到曲名答案的曲子,贝多芬第七交响曲,已经有三十多年没有听过的音乐。

演出结束了,我来到国家大剧院的咖啡厅要了咖啡和三明治。

坐在餐台前,脑子里想的却是上大学时候,端着饭盆在路边听音乐广播的场景和心情。

前一阵子,在微信里有人想让我讲讲是怎样考上清华的,这让我无从回答。

我猜想,凡是本科考上清华的校友,多数也无从回答。

我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我认为自己能考上。

当然
我明白,这不是那位朋友想要的答案,可这是事实。

我是幸运的枝桠/谁不羡慕我/入选青春嘉年华
年轮一圈圈增加/最快乐的记忆/那五个春秋冬夏
——2015/3/26
记忆中,从我工作起,每逢需要介绍我的场合,同行人多半会有一句清华毕业之类的话。

我相信这样的介绍对我的社交和工作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我的确也想象不出来别人是怎样看我的,而且我也并不在意别人怎样看我,更多的是实实在在的努力、失败、再努力,自强不息。

在我看来,人生仿佛也符合能量守恒定律,跌宕起伏是常态,有大起可能就有大落,平平淡淡才是真。

就像生活在宽广而美丽的田园,简单甚至原始,但心胸是博大的,视野是开阔的。

真正让我以在清华读书为自豪的,是在那里养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尤其是用书本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加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信条,使我在职业过程中一直收益。

不过,这也许正是那些羡慕清华光环的人所看不见的。

当然,这一切都缘于清华这个我们曾经的家,我们不论在何时何地,始终对家有一份感恩,有一份牵挂。

下面这首题为《清华,我曾经的家》的诗是两年前我为纪念毕业三十年所作,代表了清华学子内心的声音和旋律。

每一次读起来,都会有心灵震颤,都会激动,都会湿润了眼眶......
清华,我曾经的家
你是金字塔尖之上,简单而质朴的花园
你是万众瞩目之下,平凡又扎实的冬夏
金秋时节,幸运把青涩留给金黄的土地
春风吹来,这里呈现一幅青春绚丽的图画
深绿、浅绿、嫩绿的树,或参天或婆娑
白色、黄色、红色的花,或飘香或奇葩
这就是清华,我曾经的家
一个茂盛的苗圃,这里有园艺师精心呵护
不论是成材的营养,还是舒展的闲暇
一个包容的温室,这里有工程师辛勤哺育
不论是栋梁的扶植,还是细胞的孵化
修剪、修炼、修正,修出钢筋铁骨
雨水、露水、汗水,水映七色彩霞
这就是清华,我曾经的家
曾经过五年的茁壮,园林中的花木撒向天下
已启航三十年的今春,从天下飞回各异的鲜花
成材、成荫、成畦,成就多彩世界
亚洲、欧洲、美洲,洲洲生根长大
还记得当年葱郁的青丝,如今已生出华发
还记得出发时丰满的根系,有几根一直埋在金黄之下
这就是清华,我曾经的家
这是我生命中的精华
——2015/4/1 2017年3月24日,写于清华大学校庆前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