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的无损检测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射线的无损检测技术

.、八、一

一前言

无损检测方法是利用声、光、电、热、磁及射线等与被测物质的相互作用, 在不破坏和损伤被测物质的结构和性能的前提下, 检测材料、构件或设备中存在的内外部缺陷, 并能确定缺陷的大小、形状和位置。

无损检测的技术有很多,包括:染料渗透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强型光学检测法、渗透检测法、声发射检测法,以及本文介绍的

x 射线检测法。

X 射线无损探伤是工业无损检测的主要方法之一, 是保证焊接质量的重要技术, 其检测结果己作为焊缝缺陷分析和质量评定的重要判定依据, 应用十分广泛。胶片照相法是早期X 射线无损探伤中常用的方法。X射线胶片的成像质量较高,能够准确地提供焊

缝中缺陷真实信息, 但是, 该方法具有操作过程复杂、运行成本高、结果不易存放且查询携带不方便等缺点。

由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 一种新型的X 射线无损检测方法“ X 射线工业电视”已应运而生, 并开始应用到焊缝质量的无损检测当中。X射线工业电视己经发展到由工业CCD摄像机取代原始X 射线无损探伤中的胶片, 并用监视器(工业电视)实时显示探伤图像, 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X 射线胶片, 而且还可以在线实时检测,提高了

X射线无损检测的检测效率。但现在的X射线工业电视大多还都采用人工方式进行在线检测与分析, 而人工检测本身存在几个不可避免的缺点, 如主观标准不一致、劳动强度大、检测效率低等等。

x 射线无损探伤计算机辅助评判系统的原理可以用两个“转换”

来概述:首先X射线穿透金属材料及焊缝区域后被图像增强器所接收,图像增强器把不可见的X射线检测信息转换为可视图像,并被CCD 摄像机所摄取,这个过程称为“光电转换”;就信息量

的性质而言, 可视图像是模拟量, 它不能被计算机所识别, 如果要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 则需要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 进行“模/ 数转换” , 即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将可视图像转换为数字图像。其方法是用高清晰度工业CCD摄像机摄取可视图像,输入到视频采集卡当中, 并将其转换为数字图像, 再经过计算机处理后, 在显示器屏幕上显示出材料内部缺陷的性质、大小和位置等信息, 再按照有关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等级评定, 从而达到焊缝焊接质量的检测和分析。

二X 射线无损检测系统结构与原理射线无损探伤缺陷自动检测系统的硬件组成与结构如图 1 所示。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信号转换部分、图像处理部分及缺陷位置的获取与传输部分。

圧射器

显示爲

图1系统结构图

信号转换部分主要由X光光源、螺旋钢管、传送车、图像增强器、反射器以及CCD摄像机组成,信号转换部分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从x射线到可见光的信息载体转换以及可见光到可视图像的光电转换。螺旋钢管首先被放置到传送车上,传送车在承载螺旋钢管前进的同时,车上的旋转滚轮带动螺旋钢管旋转,这样可以保证螺旋钢管的螺旋焊缝始终保持在CCD摄像机的正下方,CCD摄像机就可以始终摄取到螺旋焊缝的探伤图像。由X光光源发出的X射

线穿透螺旋钢管及焊缝区域后,被图像增强器接收,图像增强器将不可见的X射线探伤信息转换为可见光探伤信息,再通过反射镜反射到CCD摄像机当中,CCD摄像机再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模拟数据),完成光电转换,并将探伤图像送入图像处理部分。在信号转换部分中,CCD 摄像机将摄取到的探伤图像以帧的形式送入图

像处理部分的视频采集卡当中, 同时在图像处理部分中的监视器(工业电视)上实时显示这帧原始探伤图像(模拟图像)。如果在焊缝区域中存在气孔、夹渣或未焊透等缺陷时, 由于与背景区域(焊缝区域)相比较,缺陷区域透过的X射线较多,所以在监视器(工业电视)上显示的探伤图像中就会形成一个亮点或者一条亮线,图像处理部分也正是利用这个特点来检测每一帧探伤图像中是否存在缺陷的。

图像处理部分中主要包括监视器(工业电视), 视频采集卡, 计算机, 计算机显示器等设备,图像处理部分的功能主要包括采集、显示、处理并存储所采集到的探伤图像数据。由CCD摄像机摄取到的探伤图像数据(模拟数据)首先被送入监视器, 并在监视器上实时显示, 同时该探伤图像数据被输入到视频采集卡当中, 经过视频采集卡进行采样、量化和编码之后将其数字化。数字化后的探伤图像同样以帧的形式送入到计算机当中, 在计算机中通过下述基于模糊识别准则的模糊缺陷检测算法来检测每一帧探伤图像中是否存在缺陷(本文将在后续详细介绍该模糊缺陷检测算法), 并在计算机显示器上实时显示检测结果, 同时将检测结果存储到

计算机的存储器当中, 以备后续的查找和验证。

缺陷位置的获取与传输部分主要由AT89C2051单片机、旋转编码器、Max232芯片、ADAM一4520模块和传输线等组成,缺陷位置的获取与传输部分的主要功能是获取并传输缺陷的位置信息、系统利用AT89C2051 单片机并通过日本欧姆龙公司生产的旋转编码器将位移信号转换为脉冲信号, 通过脉冲信号的个数来一记录传送车的位移信号, 再通过串行通信接口将位移信号传送给计算机进行处理, 从而确定缺陷的位置信息。

三缺陷检测流程在本文设计并实现的X 射线无损探伤缺陷自动检测系统中, 缺陷的自动检测与识别部分是系统的核心部分, 该部分的程序流程可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l) 程序初始化: 完成程序开始运行时, 一些变量的定义和赋值以及视频采集卡的初始化工作;

2) 图像采集和串行通信接口初始化: 利用视频采集卡采集X 射线探伤图像, 并同时初始化串行通信接口, 完成串行通信的初始连接; 3) 图像预处理和获取位置信息: 完成一些必要的图像预处理运算从而保证模糊缺陷检测算法的有效检测; 获取螺旋钢管前进的位置信息, 以保证计算缺陷位置信息时使用:

4) 检测缺陷: 应用模糊缺陷检测算法, 检测当前X 射线探伤图像中是否有缺陷存在, 并在探伤图像中标记检测到的缺陷;

5)缺陷的识别:计算缺陷的一些基本信息,如:大小、个数和位置等信息,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检测到的缺陷进行统一的识别和判定;

6)缺陷是否超标:判断缺陷是否超出标准,如果超出标准,则发送喷标信号,在螺旋钢管上标记超出标准的缺陷;如果没有缺陷超出标准,则程序返回到初始状态,准备下一帧X射线探伤图像的米集、检测与识别。

缺陷自动检测与识别部分的程序流程框图如图2所示

图三缺陷检测流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