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b2968631.html,

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

作者:张怡

来源:《新课程·教研版》2009年第22期

摘要: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把第一学习阶段的识字量由原来的1250个增加到1600~1800个,提出了“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多认少写,认写分开,目的就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认识汉字,及早地进入阅读阶段。这对我们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开展了多种识字教学的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激发主动识字的积极性,我们对学生识字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兴趣

识字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难点。从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来看,识字是

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要阅读和作文,就必须先识字。因此,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重点。从语言文字教育的实践来看,识字教学的重要性也一再证明:识字问题解决得好,往往对小学语文的整体教学效果有很大促进。识字教学搞好了,可以使语文各项基本功得到扎实训练,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教给学生识字方法,让学生全身心地轻松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但在实际的识字教学过程中往往由于识字量大,内容枯燥,因而教师教得辛苦,学生也学得吃力,而且很容易回生。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实际上我们不难看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立足于教师教学授课过程的转化,即如何把枯燥的识

字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在尊重低年级小学生的身心客观规律和认知能力基础上,使学生在

枯燥的识字教学中形成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使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得以培养、创新意识得以萌发,变被动的听课、灌输、死记为主动的识字学习的动机,进而转化为扎实的语言文字应用的初步基础,但是这一转化的实现需要我们大量的思考和实践。

对一名语文教师来说,“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是识字教学的基本要求,虽然不要求学习所有的字时音形义都同时一步到位,但是对要求掌握的基本字最终必须要达到这样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能够从低年级小学生的兴趣特点出发来实施识字教学过程。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他们对于许多事物都感到新鲜、有趣,从而趋向于接触它们、认识它们和掌握它们。但是,他们的兴趣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由于知识的贫乏,活动的目的性差,因而,他们的兴趣往往容易受当前具体生动的形象所吸引和诱惑,总是从对事物本身的喜爱出发来认识事物。所以,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不完全是由于对学习活动的意义和结果的认识而产生的,而是对学习过程本身产生的兴趣。例如,教学中的游戏、教师讲的动人故事、教师和蔼可亲的态度甚至

独特的教法等,都能引起小学生的兴趣。下面就结合以上认识谈谈我在识字教学实践中所得的

几点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