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pt演示课件

合集下载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科普讲座PPT课件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科普讲座PPT课件
及时的医疗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
如何治疗?
如何治疗?
治疗方法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包括观 察、药物治疗和必要时的手术治疗。
大多数病例在观察和支持治疗下可自愈。
如何治疗?
药物治疗
使用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来抑制免疫反应,增加血 小板数目。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如何治疗?
长期管理
定期随访和监测血小板水平,防止复发。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饮食和良 好的作息。
如何预防?
如何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
鼓励儿童保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提高免疫力 。
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降低患病风险。
如何预防?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早发现潜在问题。
特别是在流感季节,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 癜科普讲座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 谁会受到影响? 3. 何时就医? 4. 如何治疗? 5. 如何预防?
什么是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 少性紫癜?
什么是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定义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由免疫系统 异常引起的疾病,导致血小板减少。
谁会受到影响?
谁会受到影响?
高风险人群
主要影响5岁以下的儿童,男孩和女孩的发病率 相似。
部分患有家族史的儿童风险较高。
谁会受到影响?
易感因素
病毒感染、某些药物和疫苗接种可能增加患病风 险。
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早期识别和干预。
谁会受到影响?
发病率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率相对较低 ,但在某些地区可能有所增加。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讲课PPT课件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讲课PPT课件

讲解疾病知识, 减少恐惧和焦虑
鼓励患者积极配 合治疗,树立信 心
与家属沟通,共 同关心患者心理 健康
护理注意事项
避免外伤和碰撞,以防出血不止。
避免使用抗凝药物,以防加重出血。 注意饮食调理,多吃富含蛋白质、铁、维生素的食物,以提高血小板的 数量和质量。 定期检查血常规,监测血小板数量和功能。
血小板减少06性紫癜的饮
患者应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K的食物,如菠菜、柑橘、猕猴桃 等,以促进血小板生成和功能正常。
宜食食物
花生衣:补血、 止血、提高血小 板数量
大枣:益气养血, 增加血小板数量
猪肝:富含铁元 素和维生素K, 有助于提高血小 板数量和质量
菠菜:富含铁元 素和维生素C, 有助于促进血液 凝固和增加血小 板数量
心理支持: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和鼓励,帮助孩子树立 战胜疾病的信心。
康复护理
定期监测:定期检查血小板计 数,评估病情状况
饮食调理:合理搭配营养,避 免刺激性食物
预防出血:避免外伤和过度用 力,预防出血不止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心理状态, 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情绪变 化,提供心理支 持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讲 课PPT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Part One
Part Two
Part Three
Part Four
Part Five
Part Six
01
汇报人员:XX医院-XX
血小板减少02性紫癜的概

定义和症状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特征为血小板数量减少,导致皮肤、粘膜出血。 患者通常会出现皮肤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内脏出血。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型常见于儿童,慢性型多见于成人。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免疫、遗传、感染等因素有关。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pt课件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pt课件
• Zhang J, et al. (2019).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omiplostim in children with chronic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A multicentre, double-blind,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 Haematol. 6(3):e143-e153.
症状
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 出血、内脏出血(如消化道出血 、脑出血等)等。
病因和病理机制
病因
可能的原因有自身免疫反应、药物、 感染等。
病理机制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体内存在针对 血小板的自身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 过多和血小板生成受抑,进而引发出 血。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抗 体检测等)进行诊断。
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避免不良情绪的影响
03
避免在患者面前表现出不良情绪,以免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
05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最 新研究进展 CHAPTER
新药研发和治疗新技术
新型血小板生成素
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血小板生成素,可 以更有效地促进血小板生成,减轻紫癜症状。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已成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热门治疗方法。研究 发现了新的免疫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能够有效地控制疾 病进展。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感染
感染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常见 的诱发因素之一。患者应积极预 防感冒、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
触感染源等。
避免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可能会加重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的症状。患者应注意休息,保 持充足的睡眠,避免剧烈运动等。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演示ppt课件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演示ppt课件

03
治疗原则与方案
一般治疗原则
早期诊断和治疗
对于疑似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 患者,应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以避 免病情恶化。
个体化治疗
综合治疗
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多种手段 ,综合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制 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
糖皮质激素
诊疗技术改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 疗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如基因测序、血小板功能检测等, 提高了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体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将更加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基 因型、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慰,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心理干预
03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
措施,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
家属参与和沟通技巧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提供 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
沟通技巧
指导家属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注意倾听、表达 关心和理解,避免给患者带来负面情绪。
02 03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
HUS多发生于儿童,以急性肾功能衰竭、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 板减少三联征为主要表现,但ADAMTS13活性正常,可通过实验室检 测及临床表现进行鉴别。
Evans综合征
Evans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和自身免疫性 溶血性贫血,但无微血管病性溶血表现,可通过实验室检测及临床表现 进行鉴别。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避免一刀切的治疗方法。

护理查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pt课件

护理查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pt课件

3、用药指导,不滥用药物,特别是对血小板有
损伤作用的药物。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应该
告知按医嘱服药,不可自行减量或突然停药,
否则易出现反跳现象。服药期间注意个人卫生,
防止感染;低盐饮食,每周测体重,防止水钠
潴留,加重肾脏负担;注意观察其不良反应。
ppt课件
48
健康教育
ppt课件
49
谢谢!
ppt课件
ppt课件
5
病因
• 感染 :细菌或病毒 • 免疫因素:病毒与相应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后者
与血小板膜的Fc受体结合;病毒使血小板抗原性发 生改变,导致自身抗体形成,从而影响巨核细胞生成 血小板;血小板与血小板相关抗体或补体相结合。
ppt课件
6
• 肝与脾作用
– 脾可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 1/3血小板滞积于 脾
• 免疫球蛋白:400mg/kg·d,iv连续5天,必要时每4周重 复一疗程。或小剂量疗法,1g/kg·d用1天;800 mg/kg·d 用2天;400mg/kg·d用3天 。
ppt课件
36
• 环孢霉素A(CsA):4mg/kg·d分2次口服,用3个月, 显效后逐渐减量,维持治疗3个月,有效率52.9%。
ppt课件
39
评估
防跌倒评分:0分,防压疮评分:23分 T:36.4℃ P: 81次/分 R:27次/分 BP:120/70mmHg 神志清,精神可,营养良好,无贫血貌,巩膜无黄染, 双下肢皮肤可见少量瘀点瘀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 及肿大,咽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 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问及干湿啰音,心率81次/分, 律齐,各瓣膜区无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 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pt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pt
四、高剂量静滴免疫球蛋白
适应症:儿童ITP或难治慢性ITP;输入抗D血清后Rh(D)抗原阳性ITP。
01
注意:可引起轻度溶血;对Rh(D)阴性无效;血小板上升缓慢;不适用于脾切除后患者。
02
五、抗D血清输入
弱化的雄性激素。
剂量:10-15mg/kg.d(0.6-0.8g/d)分次口服
机制:抑制巨噬细胞FC受体的表达,降低血小板抗体产生。
第一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1
可称特发性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ATP)或称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血小板减少性疾病。
2
主要由于自身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引起血小板生存期缩短,故破坏增多致血小板减少。
3
女性多于男性;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血小板抗体
ITP发病机理与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有关。
4.抗血小板抗体测定:
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1-3天,正常8-10天)
5.其他检查:
01
02
诊断和鉴别诊断
全国统一诊断标准: 多次化验检查血小板数减少 脾脏不增大或仅轻度增大 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 以下五点中应具备任何一点: 泼尼松治疗有效;切脾治疗有效;PAIgG增多;PAc3增多;血小板寿命测定缩短 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脾亢
01
SLE
02
HIV感染
03
药物性血小板减少
04
恶性血液病
05
感染性血小板减少(登革热等)
06
妊娠期及妊高征血小板减少
07
老年血小板减少,注意排除MDS
08
鉴别
治疗
综合治疗: 考虑年龄,出血情况,血小板减少程度 紧急处理包括: 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静脉输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输注浓缩血小板 非常紧急时可考虑 紧急脾切除术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演示ppt课件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演示ppt课件
促血小板生成药物
如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艾曲波帕 等,可促进血小板生成,提高血小 板数量。
其他治疗手段
血浆置换
通过去除患者血浆中的有害物质,同时补充正常血浆或血小板, 以达到治疗目的。适用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脾切除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脾功能亢进的患者,可考虑脾切除手术,以减 少血小板破坏和抗体产生。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汇报人:XXX 2024-01-19
目录
• 疾病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01
疾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TPP)是一种由血小板数量 减少或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性疾病,以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紫癜、鼻出血、牙 龈出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环境因素
感染、药物使用、疫苗接种等环境因 素也可能与TPP的发病有关。
遗传因素
部分TPP患者存在家族聚集现象,提 示遗传因素在疾病发生中可能起一定 作用。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TPP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如瘀点、紫癜、鼻出血、牙龈出血等。严重者可出现内脏出血,如颅内 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危及生命。
支持治疗
包括输血、止血、抗感染等措施,以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害
出血
血小板减少导致凝血功能下降,容易引发皮肤、 黏膜出血,严重时可出现内脏出血,危及生命。
感染
由于免疫功能异常,患者易并发各种感染,如呼 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加重病情。

预防药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PT课件

预防药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PT课件

总结与展望
健康保障
通过预防和早期治疗,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健 康保障。
希望每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谢谢观看
预防药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 癜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 为什么要预防ITP? 3. 如何预防ITP? 4. 在发生ITP后如何管理? 5. 总结与展望
什么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 癜?
什么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定义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 性疾病,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
在发生ITP后如何管理? 定期随访
定期回访医生,监测病情变化。
医生会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 效果。
总结与展望
总结与展望
多方合作
预防ITP需要医疗机构、患者及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ITP的认识。
总结与展望
未来研究
未来应加强对ITP病因及治疗的研究。
探索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生活 质量。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心理健康都有助于预 防ITP。
在发生ITP后如何管理?
在发生ITP后如何管理? 及时就医
一旦出现ITP症状,应及时就医以进行相关检 查和治疗。
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推荐不同的治疗方案。
在发生ITP后如何管理? 遵循医嘱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和进行治疗。
不自行停药或更改药物,避免加重病情。
为什么要预防ITP?
为什么要预防ITP? 减少发病率
通过预防,能够显著降低ITP的发生率。
早期干预可以避免病情恶化,减少医疗费用 。
为什么要预防ITP? 保护患者健康
预防措施有助于保护患者的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1
• • • •
脾切除 适应症: ①糖皮质激素治疗3~6月无效 ②糖皮质激素有效,减量或停药复发, 或泼尼松维持量>15mg者 • ③泼尼松有使用禁忌症 • ④51Cr扫描脾区放射指数增高者.Leabharlann 12• • • • •
免疫抑制剂 CTX、VCR、CSA 高剂量免疫球蛋白 适应症: (1)危重型ITP(2)难治型ITP(3)对糖 皮质激素有反指征者(4)需迅速提升血小 板的ITP患者 • 用法: • 0.4g/kg.d×5天
.
5
临床表现
• 急性型 • 儿童多见,初起有 上感,全身皮肤粘 膜出血,但大多数 呈自限性,一般 4~6周可自行缓解
.
6
• 慢性型 • 主要见于女青年, 症状多在偶然中 发现,也有皮肤 粘膜的出血,内 脏出血较少见
.
7
实验室检查
• • • • • • • • • • 血象 血小板计数减少 急性型常<(20~10)×109/L; 慢性型常(30~80)× 109/L 骨髓象 巨核细胞数目增多或正常 急性型轻度增多或正常 慢性型增多更显著 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 产板型巨核细胞﹤30%
. 8
• 抗血小板抗体 • 80%以上ITP患者PAIg及PAC3阳性 • 出血时间延长 • 血块退缩不良
• 束臂试验阳性
• 凝血机制正常
.
9
诊断与鉴别诊断
• • • • • • 诊断标准 ①有出血症状; ②多次检查血小板减低; ③脾不大或轻度肿大; ④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 ⑤具备以下任何一条:a.泼尼松治疗有效,b. 脾切除有效,c.PAIg(+),d.PAC3(+),e. 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 • ⑥排除其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SLE,脾亢, 病毒感染 -HIV,乙、丙肝,药物性;妊娠期, 淋巴增殖性疾病,MDS等)。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与治 疗
.
1
概述目的和要求
1 、掌握本病临床表现的特点、 诊断依据、治疗原则 2 、熟悉本病的发病机制、鉴别 诊断 3 、了解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 癜的病因
. 2
概述
• 定义 • ITP系免疫性血小板破坏,外周血中血小 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 • 临床特点 • 皮肤粘膜、内脏出血,外周血血小板减 少,有抗血小板自身抗体,骨髓巨核细 胞发育成熟障碍 • 发病率约1/10000,女比男为约2~4:1
. 13
• 其他 • ①达那唑10~15mg/kg.d; • ②血浆置换:3~5日内连续3次以上, 每次置换3000ml血浆。 • 抗D血清输入
.
14
. 3
病因和发病机制
• 病毒感染
• 急性ITP在发病前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 慢性ITP常因感染而加重病情
• 病毒感染后可在患者的血液中发现抗病 毒抗体或免疫复合物,并证实抗体滴度 或免疫复合物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及生存 时间呈负相关
. 4
• 免疫因素 • 约75%ITP患者可测到血小板相关自 身抗体 • 血小板生存期缩短 • 经同位素示踪示ITP患者血小板易 在脾脏被扣留/破坏
. 10
治疗
• 糖皮质激素 • 机制:①减少抗原抗体反应;②抑 制单核-巨噬细胞吞噬;③改善毛细 血管通透性;④刺激骨髓造血及血 小板向外周血释放 • 用法:泼尼松口服1~2mg/kg.d(或 30~60mg/d),待血小板达到正常 后,逐步减量,每周减5mg,最后 以5~10mg/d维持3~6个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